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與朱元思書》自主學習單一、基礎性練習作者介紹:【吳均】(469-520年),字叔庠(xiáng),吳興故鄣人(現在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時期的文學家。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卒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好學有俊才,其詩文清新,多為反映社會現實之作,深受沈約的稱贊。其文工于寫景,詩文自成一家,常描寫山水景物,稱為"吳均體",開創一代詩風。文體介紹:駢體文,又稱駢儷文體。是我國古典文學中特有的一種文體。主要特點是:①語言對仗。句式結構,要求平行對仗,即主語對主語、謂語對謂語、賓語對賓語;詞語要求相互對偶,即詞性也要相互對稱。②四、六句式。即每句主要有四字或六字兩式,其他句式較少,且在文中只起輔助作用。③講究音韻平仄。④極端化的用典、藻飾,造成許多末流作品的空洞華麗。(一)請解釋下列表格中的字詞。天山共色 共色: 任意東西 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 許: 水皆縹碧 縹碧:泉水激石 激: 蟬則千轉不窮 轉:鳶飛戾天者 戾: 望峰息心 息心:經綸世務者 經綸: 窺谷忘反 反:橫柯上蔽 橫柯: 疏條交映 交映:(二)默寫。(1)《與朱元思書》中以游魚襯水清的句子是: , 。(2)《與朱元思書》中,概括贊嘆富春江景的句子是: , 。(3)吳均的《與朱元思書》中通過寫蟬和猿的叫聲來襯托山林寧靜的句子是: , 。(三)翻譯下列句子。(1)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2)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二、拓展性練習閱讀下面文章,完成問題。(甲文)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陶弘景《答謝中書書》)(乙文)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吳均《與朱元思書》)(丙文)故鄣①縣東三十五里,有青山絕壁干天孤峰入漢;綠嶂百重,清川萬轉。歸飛之鳥,千翼競來;企水②之猿,百臂相接。秋露為霜,春羅③被徑。風雨如晦,雞鳴不已。信足蕩累④頤物⑤,悟衷⑥散賞⑦。(吳均《與施從事書》)【注釋】①故鄣:古縣名,今浙江安吉縣西北。②企水:口渴思飲。③春羅:綠蘿。④蕩累:消除憂慮。⑤頤物:留戀物態以怡養性情。⑥悟衷:開擴心胸。⑦散賞:散心,欣賞。(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含義。①曉霧將歇②四時俱備③泉水激石④窺谷忘反(2)翻譯下列句子。①夕日欲頹,沉鱗競躍。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3)請用兩條“/”線為丙文畫線句劃分朗讀節奏。有青山絕壁干天孤峰入漢(4)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答謝中書書》寫景,將猿鳥、沉鱗與高峰、石壁等景物相結合,動靜相襯。B.《與朱元思書》寫山,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化動為靜,把山寫活了。C.《與施從事書》首先總寫全景,然后分寫山中飛鳥歸林和猿猴“企水”的情景。D.三篇選文都以四字句為主,講究對仗的工整、聲律的和諧鏗鏘,語言優美。(5)陶弘景和吳均都是南朝梁時期的文學家,請你說說這三封書信情感表達的共同點三、挑戰性練習如果你是旅行社的導游,你將如何向旅客介紹富春江呢?請結合課文《與朱元思書》中的相關描寫,寫一段導游詞。參考答案:一、基礎性練習(一)天山共色:天空和遠山呈現出同樣的顏色。共色:同樣的顏色;任意東西:(船)隨意向東或向西漂流。 東西:名詞用作動詞,向東或向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從富陽到桐廬,大約一百里左右。許:表示約數;水皆縹碧:江水都是青白色的。縹碧:淺青色;泉水激石:泉水沖擊著石頭。激:沖擊,撞擊;蟬則千轉不窮:蟬長久不斷地鳴叫。 轉:同“囀”,鳥鳴,這里指蟬鳴;鳶飛戾天者:那些極力追求功名利祿的人。戾:至、到達;望峰息心: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就會平息追求功名利祿的心。息心:平息名利之心; 經綸世務者:治理政務的人。經綸:籌劃、治理;窺谷忘反: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反:同“返”,返回;橫柯上蔽:橫斜的樹枝在上邊遮蔽著。橫柯:橫斜的樹枝;疏條交映:稀疏的枝條互相掩映。交映:互相掩映。(二) 游魚細石 直視無礙 奇山異水 天下獨絕 蟬則千轉不窮 猿則百叫無絕(三)(1)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2)那些極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高峰,就會平息熱衷于功名利祿的心;那些治理政務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二、拓展性練習(1) 消散。 都。 沖擊,撞擊。 同“返”,返回。(2)①翻譯: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②翻譯:湍急的水流比箭還快,兇猛的巨浪就像奔騰的駿馬。(3)有青山/絕壁干天/孤峰入漢。(4)B(5)熱愛自然:甲文直接表達對山川美景的贊美,體現對自然的熱愛;乙文描繪水的清澈、山的奇峻、林間的生機等,流露出對自然的喜愛;丙文展現青山綠水的美景,表達對自然景色的熱愛。厭棄塵俗:甲文暗示自己對自然的獨特領悟,與世俗之人不同,流露出對世俗的厭棄;乙文表明看到美景能讓追逐名利、忙于政務的人平息心境、流連忘返,側面體現對塵俗的厭棄;丙文在這美景中能消除煩惱、怡情養性,反映出對塵俗的厭倦,向往自然的寧靜。(丙文)翻譯:故鄣縣向東三十五里地,有一座青山,懸崖陡峭高峻,山峰直插天際。青翠的山巒層層疊疊,流水千折百回。歸巢的鳥兒爭相飛來,飲水的猿猴成群結隊。秋天清晨的露水凝結成了霜花,綠蘿覆蓋了小路。風雨交加,白天如同黑夜一樣昏暗,雞也鳴叫不停。在這里確實可以消除煩惱,怡情養性,使人心胸開闊,得到慰藉。三、挑戰性練習示例:各位旅客,大家好。現在我們正置身于有“奇山異水,天下獨絕”之稱的富春江。瞧,那“爭高直指,千百成峰”的高山奇偉嶙峋,令人驚嘆。那“游魚細石,直視無礙”的江水,潺潺流淌,魚兒嬉戲其間,似與游者相樂。面對如此人間仙境,你是否已經陶醉其中,“窺谷忘反”了呢?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