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6張PPT)吳均富春江景區(qū)招募線上解說員,請同學們學習本課后,完成線上解說員招募任務,并根據(jù)課文內容創(chuàng)作一篇解說詞,為廣大網友介紹富春江的美景。要求:1.抓住景物主要特征進行解說。2.條理清楚,適當發(fā)揮想象。3.通過議論抒情句表達賞景感受。活動任務任務一:誦音韻美任務二:感文言美任務三:賞風景美任務四:析情思美任務一:誦音韻美吳均,(469-520年),字叔庠(xiáng),吳興故鄣人(現(xiàn)在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時期的文學家。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卒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好學有俊才,其詩文清新,多為反映社會現(xiàn)實之作,深受沈約的稱贊。其文工于寫景,詩文自成一家,常描寫山水景物,稱為"吳均體",開創(chuàng)一代詩風。作者介紹21世紀教育網精選資料1.書,即書信,是應用文體的一種。又稱尺牘、尺素、尺翰、簡札、書簡、書函等。2.駢體文,又稱駢儷文體。是我國古典文學中特有的一種文體。主要特點是:①語言對仗。句式結構,要求平行對仗,即主語對主語、謂語對謂語、賓語對賓語;詞語要求相互對偶,即詞性也要相互對稱。②四、六句式。即每句主要有四字或六字兩式,其他句式較少,且在文中只起輔助作用。③講究音韻平仄。④極端化的用典、藻飾,造成許多末流作品的空洞華麗。文體介紹21世紀教育網精選資料杭州灣水系錢塘江中游河段。全長110公里,流貫浙江省桐廬、富陽兩縣區(qū)。富春江兩岸山色青翠秀麗,江水清碧見底,素以水色佳美著稱,更兼許多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村落和集鎮(zhèn)點染。富春江一帶有“小三峽”之稱,“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富春江介紹與 朱元思 書吳均是“給予”的意思 吳均的朋友 書信文題意為作者寫給朋友的一封書信。本文是作者寫給友人書信中的一段話,寫的是浙江境內富春江的秋景,是一篇山水小品文。解 題解題21世紀教育網精選資料作為解說員,必須能熟練地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piǎo)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miǎo),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líng)/作響;好鳥/相鳴,嚶嚶(yīng)/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yuān)飛/戾(lì)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kuī)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音韻美:這是一篇駢文,全文多用對仗的四字句,讀起來節(jié)奏鮮明、音韻和諧、朗朗上口。任務二:感文言美作為解說員,必須能熟練地翻譯課文,小組合作,疏通文意。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全,都adj-v,消散,散凈同樣的顏色乘船隨著江流飄蕩,時而向東,時而向西。從,跟、隨。東西,n-v,向東向西。從表示約數(shù),“左右”獨一無二的,絕妙的。譯文:沒有一絲風,煙霧也都消散了,天空和群山是同樣的顏色。(我乘著小船)隨著江流漂蕩,任憑船隨意向東向西飄流。從富陽到桐廬一百里左右(的水路上),奇山異水,天下獨一無二。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淺青色一眼看下去,毫無障礙。形容江水清澈透明。譯文:江水都是淺青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一望到底,游動的魚兒和細小的石頭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毫無障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形作名,急流的水。“甚于箭”,比箭還快。甚;超過動作名,飛奔的馬。譯文:湍急的江流比箭還要快,洶涌的大浪就像飛奔的駿馬。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樹密而綠,讓人心生寒意。負:憑借上:向上,名作動軒:往高處伸展邈:往遠處伸展軒邈,形作動筆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千百座山峰。譯文:夾著江水的兩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長著蒼翠的樹,透出一派寒意。山巒憑借(高峻的)地勢,爭著向上,仿佛都在爭著往高處遠處伸展,群山互相爭著高聳,筆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千百座山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沖擊,撞擊擬聲詞,形容水聲清越鳴聲嚶嚶,和諧動聽。譯文:泉水沖擊著巖石,發(fā)出清越的響聲;美麗的鳥兒互相和鳴,鳴聲嚶嚶,和諧動聽。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長久不斷地叫。轉,同“囀”,鳥鳴,這里指蟬鳴。停止譯文:蟬長久不斷地鳴著,猿持續(xù)不斷地啼叫著。發(fā)出盡,停止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至,到達使動用法,使……平靜,平息。名利之心。籌劃,治理。國家大事看到通“返”,返回橫斜的樹枝名作狀,在上邊互相掩映譯文:那些極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這雄奇的)山峰,也會平息名利之心;那些治理國家大事、忙于俗務的人,看到(這些幽深的)山谷,也會流連忘返。橫斜的樹枝在上面交錯遮蔽,擋住了天空,即使在白天,也像傍晚時那樣昏暗;稀疏的枝條互相掩映,有時還能見到陽光。v使用用法,使......平靜,平息。任務三:賞風景美作為解說員,你不但要熟練地掌握文本,還要熟知富春江的景色美在何處,能有的放矢地為廣大網友介紹。請仔細梳理文本中描寫景色的詞句,精準把握富春江山水的特色,說說作者眼中的山和水是什么樣子的?圍繞哪些方面來寫,有何特點?結合句子為廣大網友介紹。水之獨絕在于異,異在水清湍急,你看“水皆縹碧,千丈見底。 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寫出了 江水的清澈與湍急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水之清澈水之湍急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水之清澈水之湍急連倏忽往來的游魚、細小的石塊,都能看得清清楚楚,進一步證明水的清澈。湍急的江水超過離弦之箭,洶涌的浪又如飛馳的駿馬,描繪出江水急速奔涌的狀態(tài)。21世紀教育網精選資料作者主要使用什么手法來寫水?結合原文進行分析。原文 手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采用了正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既從正面寫水的清澈,也用“游魚細石”從側面表現(xiàn)水的清澈。水皆縹碧,千丈見底。采用了夸張、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洶涌的大浪比喻成飛奔的馬,寫出了猛浪奔騰的氣勢。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采用了動靜結合的手法,既寫出了江水清澈的靜態(tài)美,也寫出了流水湍急的動態(tài)美。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①本句運用比擬的修辭手法,并從仰視的角度描繪兩岸陡峭入云、爭高直上的群山,把群山的靜態(tài)美轉化為動態(tài)美。②生動地描寫了富春江兩岸崇山峻嶺高聳入云的雄奇美景,突出山之奇。③”“競”“爭”二字賦予靜態(tài)的山以奮發(fā)向上的生命力和動感。山之勢:高俊秀美21世紀教育網精選資料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①從聽覺的角度,運用對偶的修辭手法,描繪了山間泉流、鳥啼、蟬鳴、猿叫的聲響,音韻和諧,奏出一支美妙的大自然交響曲。②用奇山異水引出鳥、蟬、猿的奇聲異音,以聲音襯托山林之寂靜。山之聲:音韻和諧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①景物色調又發(fā)生變化,由動轉靜,由明亮活躍轉為晦暗沉寂:枝密林茂,幽暗不見天日。②這里實際是寫光影的變化,顯示富春江景物之多變,又是一個奇景。③照應了前面對“寒樹”的描寫,給山水增加奇異色彩。山之色:樹茂林密21世紀教育網精選資料任務四:析情思美作為解說員,必須能調動觀眾的情感,結合助讀資料,解讀作者的情感。背景資料作者生活的南北朝時期,政治黑暗,社會動蕩不安。一些仕途失意或受佛教、道教影響的士人便遁跡山林,避世隱居。作者一生的仕途也不如意。梁武帝時,他因私撰《齊春秋》,武帝惡其實錄,焚其稿,免其職。他在《與顧章書》中說:“仆去月謝病,還覓薜蘿”,表明自己辭官隱退后,將要到石門山中去隱居。21世紀教育網精選資料面對奇山異水,作者發(fā)出了怎樣的感慨?你是如何理解作者的感慨的?面對這奇山異水,作者感慨:“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這種感慨由景而生,符合我們見到美景時的自然反應,反襯出景物的怡人。同時也①表達了作者鄙棄名利、寄情山水的情感②想要歸隱山林、享受美景的愿望,③也可能含有勸慰朱元思放下公務、享受美景之意。情境任務:撰解說詞定義解說詞是一種用于解釋、介紹事物的文體,通常伴隨著相應的實物展示或現(xiàn)場講解,旨在幫助聽眾更好地了解和認識所介紹的對象。結構開頭開篇點題,引起聽眾興趣,簡要介紹所要解說的對象。如富春江的地理位置、基本情況等。主體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進行詳細描述。比如按照一定順序(如空間順序、游覽順序等)詳細介紹富春江的美景,包括水的清澈湍急、山的高峻險峻等,突出景物的主要特征。結尾總結升華,表達對景物的感受或對聽眾的祝福。知識小貼士:解說詞21世紀教育網精選資料如何將文中的景物描寫轉化為解說詞呢?轉化要點通俗易懂:將文言文中的字詞句用現(xiàn)代漢語進行解釋,使聽眾易于理解。江底的游魚和細碎的沙石都看得一清二楚。生動形象:結合文中寫作手法,運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描繪景物,增強感染力。示例:“猛浪若奔”那洶涌的浪濤就像脫韁野馬一樣,奔騰咆哮,展現(xiàn)出無盡的力量。條理清晰:按照一定的順序組織語言,使解說詞層次清晰。可以按照空間順序,從富春江的上游到下游,依次介紹沿途的景色;也可以按照游覽順序,帶領聽眾一步步領略美景。如何將文中的景物描寫轉化為解說詞呢?21世紀教育網精選資料小組練習小組合作,從文中選取一些句子運用所學要點進行轉化練習。提示:轉化時要注意語言的通俗易懂和生動形象,同時要準確傳達原文的意境和情感。大家好!今天我將帶大家走進一條在文人筆下被稱為“奇山異水,天下獨絕”的地方——富春江。富陽至桐廬這一段約一百里的江景,堪稱富春江的精華所在。讓我們一起溯江而上,去領略它的獨特魅力。富春江的山,真是奇絕!看,那兩岸高山夾峙,蒼翠挺拔,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藝術品。這些山峰不僅形態(tài)各異,還充滿了生機。你看,那些高聳入云的山巒,像是在比賽,爭先恐后地向著天空伸展;而那些低矮的山丘,則像守護者般靜靜地守護著江水。山間的泉水叮咚作響,鳥鳴聲聲入耳,置身其中,恍若人間仙境。學生作品21世紀教育網精選資料富春江的水,更是美得令人窒息!江水清澈見底,宛如一面巨大的鏡子,映照出藍天白云和兩岸的青山綠樹。當江面風平浪靜之時,那水底的游魚和細石都看得一清二楚,讓人忍不住想要伸手觸摸;可當水流湍急時,又如萬馬奔騰,氣勢磅礴,展現(xiàn)出無窮的活力和魅力。站在這如詩如畫的山水之間,我仿佛能穿越千年,與吳均心有靈犀。那一刻,我好像真正理解了“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的深意。是啊,站在這樣的山水之間,我仿佛能感受到一種超脫塵世的寧靜與自由。富春江不僅是一條美麗的河流,更是一方能讓心靈棲息的凈土。希望家人們在游覽富春江的過程中,能夠沉浸在這片山水之中,感受這份寧靜與美好,讓心靈得到片刻的安寧與自由。本文從作者行船游江的實感起筆,著力描繪自富陽至桐廬一帶富春江的奇山異水,以鮮明生動的筆觸描繪了一幅充滿生機活力的山水圖,抒發(fā)了作者厭倦仕途、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課堂小結21世紀教育網精選資料1.背誦、默寫課文,積累文言詞語。2.結合你對文章的理解,以朱元思口 吻,給吳均寫一封回信,題目《與吳均書》。課后作業(yè)21世紀教育網精選資料感 謝 觀 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media1.mp4 media2.mp3 【輕質減負】第13課《與朱元思書》情境化教學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