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考語文詩歌閱讀賞練----米芾詩歌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各題。詠潮[宋]米芾怒氣號聲迸海門①,州人傳是子胥魂②。天排云陣千雷震,地卷銀山萬馬奔。勢與月輪齊朔望,信如壺漏報晨昏。吳亡越霸成何事?一唱漁歌過遠村。【注】①海門:指錢塘江與海交匯的地方,是海潮入江的必經(jīng)之處。②子胥魂:子胥即伍子胥,他幫助吳王夫差打敗越國,靈魂化為波濤之神。(1)下列對詩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怒氣號聲迸海門”一句,先聲奪人,以形象、凝練的語言狀寫錢塘江潮水經(jīng)過海門之時,濤聲震耳、浪花迸濺的雄壯景象。B.“州人傳是子胥魂”一句融歷史傳說于詩中,仿佛潮水因子胥之冤而奔涌激蕩,怒號不已,增添了詩歌的厚重感,發(fā)人深思。C.頸聯(lián)中“朔望”指農(nóng)歷每月初一、十五,“壺漏”是古代的一種計時器,該聯(lián)寫因潮水漲落有規(guī)律,人們就據(jù)此確定日期和時間。D.“吳亡越霸成何事”指歷史上的興衰變遷算不了什么,這是詩人觀潮的感慨;“一唱漁歌過遠村”抒發(fā)了詩人瀟灑超脫的情懷。(2)“天排云陣千雷震”一句有版本作“天排云陣千家吼”,你喜歡哪一個版本?請簡述理由。(3)“地卷銀山萬馬奔”中的“卷”字用得精妙,請說說妙在何處。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各題。中秋登海岱樓①北宋·米芾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②。天上若無修月戶③,桂枝撐損向西輪④。【注釋】①海岱樓,在淮河入海處。此詩作于米芾任漣水軍使期間。中秋之夜,米芾觸景生情,想到自己坎坷的仕途之路,提筆寫下此詩。②蚌珍:河蚌里的珍珠。③修月戶:指神話傳說中“吳剛伐桂”的典故。④向西輪:指向西運行的月亮。請發(fā)揮想象,用生動的語言描繪“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的畫面。有人說本詩最后兩句與杜牧《赤壁》中的“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有異曲同工之妙,請試著加以分析。閱讀下邊這首詩歌,然后回答問題。望海樓米芾①云間鐵甕②近青天,縹緲飛樓百尺連。三峽江聲流筆底,六朝帆影落樽前。幾番畫角③催紅日,無事滄州④起白煙。忽憶賞心何處是?春風(fēng)秋月兩茫然。【注釋】①米芾[fú],北宋書法家、畫家。望海樓:宋時在鎮(zhèn)江城內(nèi)。這首詩是米芾晚年寓居鎮(zhèn)江時所作。②鐵甕:鎮(zhèn)江古有“鐵甕城”之稱口。③畫角:古代以皮革或竹木制成的管樂器,聲音哀厲高亢。④滄州:江、河等水域瀕臨的陸地邊緣地帶。(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 )A.這是一首七言律詩,韻腳分別是“連”、“前”、“煙”、“然”,押ān韻。B.該詩首聯(lián)用夸張的手法,寫鐵甕城矗立云間,烘托望海樓的高峻奇?zhèn)ィ瑸橄侣?lián)登臨縱目作鋪墊。C.頷聯(lián)句首分別冠以“三峽”、“六朝”,從現(xiàn)在和未來兩個方面拓展了詩歌的境界,增強了詩歌的氣勢。D.這首詩以問句作結(jié),抒發(fā)了作者低沉而又傷感的情緒。(2)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頸聯(lián)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閱讀下面古詩,完成下列小題。垂虹亭①米芾斷天一葉洞庭②帆,玉破鱸魚金破柑。好作新詩寄桑苧③,垂虹秋色滿東南。[注釋] ①垂虹亭:在太湖東側(cè)的吳江垂虹橋上,橋形環(huán)若半月,長若垂虹。②洞庭:此乃太湖之別名,非湖南省之洞庭湖。③桑苧:代指廣植桑苧的家鄉(xiāng)。本詩最后一句“垂虹秋色滿江南”一句中“滿”字用得好,為什么?“斷天一葉洞庭帆,玉破鱸魚金破柑”在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上有什么特點閱讀下面兩首古詩,完成小題。【甲】水調(diào)歌頭 明月幾時有蘇軾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乙】水調(diào)歌頭·砧聲送風(fēng)急米芾砧聲送風(fēng)急,蟋蟀思高秋。我來對景,不學(xué)宋玉解悲愁。收拾凄涼興況,分付尊中醽醁①,倍覺不勝幽。自有多情處,明月掛南樓。悵襟懷,橫玉笛,韻悠悠。清時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甌②。可愛一天風(fēng)物,遍倚欄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欹③枕臥江流。【注釋】①醽醁(línglù):美酒名。②金甌(ōu):盛酒器。③欹(qī):斜綺,斜靠。對上面兩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 )A.兩首詞詞牌相同,都是“水調(diào)歌頭”,題材也相同,都是中秋賞月。B.【甲】詞開篇先寫望月的視覺,因之而“把酒問青天”,顯示了詞人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氣魄。C.【乙】詞開篇先寫秋之聲的聽覺,表達對晚來秋意的感受,以“不學(xué)宋玉解悲愁”表現(xiàn)出詞人曠逸豪宕的襟懷。D.兩首詞都表現(xiàn)了詞人的“醉”,但醉得有別:【甲】詞,詞人“把酒”而“大醉”,有對宦途險惡的體驗,而沒有懷念手足的真情。【乙】詞,詞人“醉困不知醒,欹枕臥江流”,體現(xiàn)的是詞人開懷痛飲的忘我境界和超塵脫俗的襟懷。答案1.(1)C(2)示例一:喜歡“千雷震”。“千雷震”比“千家吼”的聲響更大,以此設(shè)喻;打雷與“云陣”都屬于天氣現(xiàn)象,聯(lián)想自然。示例二:喜歡“千家吼”。“千家吼”以擬人方式,而“千雷震”只是突出潮水聲音大,體現(xiàn)不出這種氣勢。(3)表現(xiàn)了潮水的翻卷狀態(tài),突出了潮水的迅猛有力。【詳解】(1)本題考查詩句的理解和分析。C.理解和分析不正確。頸聯(lián)意思是錢塘潮漲落有規(guī)律,就像壺漏報時一樣準確,而不是說人們根據(jù)潮水確定日期和時間。故選C。(2)本題考查詩句的鑒賞能力。從兩個版本中任選一個,簡述理由即可。如選擇“千雷震”版。“千雷震”是形容錢塘江潮聲如雷鳴,表現(xiàn)錢塘潮由遠而至的雄壯景象,比“千家吼”的聲響更大,氣勢更強大;從詩句的意象上說,潮水形狀猶如天上的云,由“云”想到“雷”,都屬于天氣現(xiàn)象,聯(lián)想自然、貼切。如選擇“千家吼”版。“千家吼”表現(xiàn)錢塘潮奔騰而至?xí)r聲音震天的氣勢,運用擬人手法賦予了錢塘潮以猶如千軍萬馬的聲勢,更加生動形象;而“千雷震”只是突出潮水聲音大,沒有人的行為,比較呆板。(3)本題考查煉字。“地卷銀山萬馬奔”是說錢塘潮排山倒海,猶如從地面上翻卷起來形成一座山,猶如萬馬奔騰,迅猛有力,疾駛而來。所以一個“卷”字表現(xiàn)了潮水的翻卷狀態(tài),突出了潮水的迅猛有力。2.示例:中秋之夜,銀月高懸。月光如水,灑落在遼闊的淮海之上,將整個海面染成一片銀白。天際出現(xiàn)萬道虹光,那是萬千珍珠發(fā)出的璀璨光芒。3.“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詩人米芾借用桂枝撐月的神話傳說,暗指自己的仕途受阻。杜牧在《赤壁》中“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借東風(fēng)不給周瑜以方便,結(jié)局恐怕是曹操取勝,二喬就被關(guān)進銅雀臺了。詩人借此抒發(fā)自己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情,暗指自己胸懷大志不被重用。【解析】2.本題考查詩歌畫面。只要結(jié)合詩句內(nèi)容,運用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描寫即可。示例:中秋節(jié)夜晚,夜幕降臨,詩人站在海岱樓的高處,放眼望去,淮海浩渺,月光傾瀉,猶如銀色的海洋一般,波光粼粼,滿眼所見都是璀璨如銀的月色。這時,天際間出現(xiàn)了一道道絢麗的虹光,它們猶如彩虹般色彩斑斕,照亮了整個夜空。(“萬道虹光育蚌珍”引用民間傳說,傳說珍珠的育成與月的盈虧有關(guān),月圓之時蚌則孕珠。)那是萬千珍珠發(fā)出的璀璨光芒,令人目不暇接。3.本題考查比較閱讀。中秋之夜,銀月如盤,米芾獨自登臨海岱樓,眼前是淮海如銀的壯麗景象,心中卻是仕途坎坷的沉重心事。在這樣的背景下,他揮毫寫下《中秋登海岱樓》,其中“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兩句,與杜牧《赤壁》中的“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有異曲同工之妙。“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米芾設(shè)想如果天上沒有修月的仙人,那么桂枝恐怕會把向西的月亮都給撐破了。這里,米芾借用了桂枝撐月的神話傳說,暗指他仕途受阻的坎坷。而杜牧在《赤壁》中“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則表達了類似的情感,他借東風(fēng)不給周瑜以方便,結(jié)局恐怕是曹操取勝,二喬就被關(guān)進銅雀臺了。抒發(fā)了自己生不逢時,懷才不遇,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憤慨。4.(1)C(2)黃昏來臨,遠處傳來陣陣畫角聲,像在催促紅日西沉。日落了,平靜的江邊升騰起白色的霧氣。【詳解】(1)考查對詩歌的理解與分析。C.“從現(xiàn)在和未來兩個方面”有誤,應(yīng)為:從空間和時間兩個方面。“三峽”為空間。“六朝”為時間。故選C。(2)考查詩中畫面。開放類試題,尊重原意,語言生動形象即可。如:時間已近黃昏,遠處傳來陣陣的畫角之聲,仿佛也在催促著落日。夕陽終于隱去,只見那平靜的江邊升騰起白色的霧氣,一片迷茫。5.“滿”字寫出了秋色的彌漫和盎然,詩人由描繪洞庭秋景之美進而寫到東南大地都沉浸在金色的秋光之中,豐富了詩歌意境,表現(xiàn)了作者對大自然、對秋色的摯愛之情。 6.這兩句最突出的特點是作者連用三個比喻來描寫洞庭秋季的景色:湖上的白帆好像天空飄浮著的朵朵白云,鱸魚那肥美細嫩的肉就像玉石般潤澤剔透,圓實的柑橘那金黃的橘瓣像金子一樣粲然誘人。詩人抓住最能代表洞庭秋天特色的景物,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秋季的洞庭天高云闊,魚肥橘美的迷人之處,景色富有立體感,色澤明麗和諧。【解析】5.試題分析:考查詩人的煉字功夫。考查對詩句中重要詞語內(nèi)涵的把握。理解詩句的內(nèi)容,要先理解原句的含意,再結(jié)合詩人的思想感情和寫作背景,聯(lián)系詩中的景、物、意象來理解。這個“滿”字寫出了秋色的彌漫和盎然,寫出了東南大地都沉浸在金色的秋光之中。一定要答出對抒情的意義。6.試題分析:考查詩句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上的特點。“斷天一葉洞庭帆,玉破鱸魚金破柑。”以“金”、“玉”作形容,固是魲魚、柑桔色澤如此,也有作者視此二物重比金玉之意——輕廟堂富貴而重山水隱逸。注意此句的比喻手法的運用:鱸魚那肥美細嫩的肉就像玉石般潤澤剔透,圓實的柑橘那金黃的橘瓣像金子一樣粲然誘人。答作用時除了答出生動形象地描寫出景物的特點外,還要答出作者所要抒發(fā)的情感。7.D【詳解】本題考查詩歌賞析。D.有誤,【甲】詞是中秋望月懷人之作,詞前小序“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點明作詞時間及緣由,詞人通宵暢飲,“大醉”遣懷,懷念手足兄弟。“而沒有懷念手足的真情”理解有誤。故選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