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2中國與聯合國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框題在上一框題的基礎上進一步向我們介紹中國與聯合國的關系。其中“中國與聯合國關系的演變”(第一目)學生很熟悉,簡單了解即可;第二目“中國在聯合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本框的學習重點。結合現實生活,這一部分知識對于學生正確認識和評價我國在國際舞臺上的一些做法很有幫助。二、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評析聯合國在國際社會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2、闡述中國在聯合國的地位和作用。(二)能力目標通過對歷史的了解,培養學生歷史分析能力通過對中國與聯合國的了解培養學生,能夠用聯系的觀點分析問題(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感知中國的地位與作用,樹立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三、教學重點難點中國在聯合國的地位與作用四、學情分析學生對于這一框題的知識比較熟悉,也比較感興趣,關鍵就是處理好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關系,能否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認識、解決實際問題。五、教學方法情景討論法、小組探究法、分析講授法、活動啟發法。六、課前準備教師:了解學生對于聯合國的認知程度,搜集整理有關我國和聯合國關系的最新時政案例。學生:通過報紙、電視、網絡搜集我國與聯合國的新聞,嘗試分析評價。七、課時安排:1課時八、教學過程(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檢查落實學生的預習情況并了解學生的疑惑,使教學具有針對性。(二)情景導入、展示目標。教師:中國在聯合國中的地位如何?發揮怎樣的作用?伴隨我國經濟的日趨強大,中國應該發揮怎樣的作用?學生:思考,回答(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學習探究過程】教師:誰來說一下中國與聯合國關系的演變,這一演變過程說明了什么?學生:分組,討論,闡述歷史教師:誰知道中國在聯合國地位的回復是那年,當時的情景如何,這同什么有關?學生:回答教師:播放《重返聯合國》的錄像【探究總結】中國與聯合國關系的歷史演變1、中國是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之一2、1949—1971年中國因美國的無理阻撓而被排除在聯合國之外。3、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大通過第2758號決議案,決定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探究深化】教師:既然中國是聯合國重要成員,并且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那么中國在聯合國所處的地位以及發揮什么樣的作用?學生:分組,合作,論證舉例【引導探究】地位1、中國是國際社會的重要成員,也是當代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是國際政治經濟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2、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在事關和平與安全的重大事務上享有否決權,是聯合國中擁有重要影響的國家之一。作用第一,尊重聯合國的權威地位;遵循和維護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積極參加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活動和各項工作.第二,堅持以多邊主義實現共同安全。第三,堅持以互利合作實現共同繁榮。第四,中國積極倡導和支持聯合國改革。(立場主張)【探究總結】1、作用:尊重聯合國的權威地位,維護憲章的宗旨和原則,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1)、中國堅持以多邊主義實現共同安全----維護世界和平(2)、中國堅持以互利合作實現共同繁榮----促進共同發展2、中國關于聯合國改革的主張:中國是聯合國改革的最早倡導者和有力支持者之一。中國主張改革應有利于堅持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更好地發揮聯合國作用,維護會員國的共同利益;應增加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權和發言權,切實維護其利益。(四)反思總結,當堂檢測。通過本節的學習,我們主要要掌握如下知識:◇2個作用:即中國在聯合國中作用的兩個方面◇1個地位:即中國在聯合國中的地位(五)發導學案、布置預習。請同學們根據我們發下去的導學案把下一框《走進世界貿易組織》的有關知識點預習一下。九、板書設計(一)中國與聯合國關系的歷史演變(了解)(二)中國在聯合國中的地位和作用1、地位: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否決權 重要影響2、作用:尊重聯合國的權威地位,維護憲章的宗旨和原則,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表現在兩個方面)3、中國關于聯合國改革的主張十、教學反思 從知識角度講,這節課的教學沒有多大的難度。從能力和情感養成角度來說,如何正確認識中國與聯合國的關系,恰當地評價中國在處理與聯合國、與國際社會關系時的做法,如何正確看待當前正在進行的聯合國改革,等等,這些都是不可能在之一節課里完全解決的問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