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短文兩篇》自主學習單一、基礎性練習作者介紹:【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號華陽隱居,南朝齊梁時道教思想家、醫(yī)學家和文學家。《答謝中書書》寫于南北朝時期。這個時期,政局動蕩,社會矛盾尖銳,不少文人遁跡山林,在自然中尋求精神上的解脫。陶弘景就是看透了混濁的人世而選擇隱居山林的。【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散文家、詩人。他與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都是文學名士,世稱“三蘇”。他在文學藝術方面堪稱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為“ 唐宋八大家”之一。《記承天寺夜游》寫于宋神宗元豐六年,當時,作者被貶謫到黃州已有四年,做著有職無權的團練副使。文體介紹:“書”即書信,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牘dú)”“信札(zhá)”,是一種應用性文體,多用來記事陳情。它的文學功能多種多樣,可以抒情,可以寫景,可以寫私人化的事件,也可以談論政事,還可以勉勵后學,等等。“游記”簡單地說,游記就是將旅途的所見所聞所感描述下來表達自己內心情感的一種文體。熔敘事、寫景、議論于一爐,環(huán)環(huán)相扣。(一)請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1)夕日欲頹 欲:(2)沉鱗競躍 沉鱗:(3)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復:(4)答謝中書書 書:(5)四時俱備 四時:(6)曉霧將歇 曉:(7)沉鱗競躍 競:(二)默寫。1.月亮總能牽動文人雅士的情思。夜里,“ , ”,皎潔的月色,讓蘇軾興致大起,去承天寺找好友。美麗的月色讓人沉醉,“ , ”,如水月色,讓蘇軾產生身在水中的幻覺。2.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 。兩岸石壁, 。青林翠竹, 。 ,猿鳥亂鳴。 , 。實是欲界之仙都。(三)翻譯下列句子。(1)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2)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3)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二、拓展性練習(一)復興學校校團委開展“讀古典詩詞,修美好心靈”系列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下列任務。(1)下面是活動中的兩道題目,請你回答。①根據詞句,寫出古人的一種節(jié)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節(jié)日:②根據詩句,寫出古人送別時的一種習俗。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送別的習俗:(2)劉禹錫寫過《西塞山懷古》這首七律,詩歌的內容是歷史上的事實,狀摹的景色是眼前的實景,抒發(fā)的感嘆是詩人胸中的真情。但是在排版過程中,編輯不慎把詩句的順序弄亂了,請你將詩句重新排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①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②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③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④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A.④②③① B.②③④① C.①②③④ D.④①②③(3)活動結束后,小芳在校園網發(fā)布了一則通訊,其中有些問題,請你幫助解決。校園網10月26日下午,校團委在報告廳舉行了主題為“讀古典詩詞,修美好心靈”的經典誦讀比賽。經過激烈的角逐,活動評出一等獎3人,二等獎4人,三等獎5人。【A】誦讀經典詩詞,有助于學生從誦讀中汲取精華,汲取智慧,陶冶美好的情操,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質,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B】學校今后還會繼續(xù)開啟經典古詩詞誦讀活動。①A句中的標點符號使用不當,應該將“ ”改成“ ”②B句有語病,請?zhí)岢鲂薷囊庖姟?br/>③請你給這則通訊擬寫一個恰當的標題。(不超過15字)三、挑戰(zhàn)性練習閱讀下面選文,完成下面小題。【甲】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暉。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乙】下山二里,循舊路,向五老峰。漢陽、五老,俱匡廬南面之山,如兩角相向,而犁頭尖界于中,退于后,故兩峰相望甚近。自漢陽計之,且三十里。余始至嶺角望峰頂坦夷莫詳五老面目。及至峰頂,風高水絕,寂無居者。因遍歷五老峰,始知是山之陰,一岡連屬;陽則山從絕頂平剖,列為五枝,憑空下墜者萬仞,外無重岡疊嶂之蔽,際目甚寬。然彼此相望,則五峰排列自掩,一覽不能兼收;惟登一峰,則兩旁無底。峰峰各奇不少讓,真雄曠之極觀也!(節(jié)選自徐霞客《游廬山日記》,有刪改)1.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山川之美 無絲竹之亂耳(《陋室銘》)B.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念無與為樂者(《記承天寺夜游》)C.及至峰頂 及魯肅過尋陽(《孫權勸學》)D.則五峰排列自掩 自三峽七百里中(《三峽》)2.把選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曉霧將歇,猿鳥亂鳴。(2)自漢陽計之,且三十里。3.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余始至嶺角望峰頂坦夷莫詳五老面目4.甲、乙兩文寫到了山。甲文中陶弘景通過“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暉”等語句突出了山 和 的特點;而乙文中徐霞客則通過“憑空下墜者萬仞”“兩旁無底”等語句突出了山 和 的特點。甲、乙兩文分別用“ ”和“ ”表達了作者對所寫景物的贊美之情。參考答案:一、基礎性練習(一)(1)句意: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欲:快要。(2)句意: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沉鱗:水中潛游的魚。(3)句意: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異的山水景色了。復:再。(4)句意:回答謝中書的書信。書:書信。(5)句意:四季長存。四時:四季。(6)句意: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曉:天剛亮。(7)句意: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競:爭相。(二)1. 月色入戶 欣然起行 庭下如積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橫2. 清流見底 五色交輝 四時俱備 曉霧將歇 夕日欲頹 沉鱗競躍(三)(1)庭院中的月光像積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錯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吧。(2)哪一個夜晚沒有月亮?哪一個地方沒有竹子和柏樹?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清閑的人罷了。(3)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二、拓展性練習(一)(1) 中秋節(jié) 飲酒(2)A(3) 頓號(、) 逗號(,) 將“開啟”改為“開展”。 示例:校團委舉行經典誦讀比賽三、挑戰(zhàn)性練習1.C 2.(1)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猿、鳥此起彼伏地鳴叫著。(2)從漢陽峰算起,(到五老峰)將近三十里路。 3.余始至嶺角/望峰頂坦夷/莫詳五老面目 4. 高 美 高 險 實是欲界之仙都 真雄曠之極觀也【點睛】參考譯文:乙文:下山走了二里路,沿著舊路,前往五老峰。漢陽峰、五老峰,都是廬山南面的山峰,就像兩只角相對而立,而犁頭尖峰橫亙在中間,又退縮在后面,所以兩座山峰看起來距離很近。從漢陽峰算起,(到五老峰)將近三十里路。我剛到嶺角時,眺望峰頂,只見峰頂平坦開闊,無法詳細看清五老峰的具體面貌。等到達峰頂,只見風勢很大,沒有流水,空寂得沒有居住的人。于是我走遍了五老峰,才知道這座山的北面,是一條山岡相互連接;山的南面,山峰從絕頂處橫向剖開,分成五支,(像)憑空向下墜落萬仞深淵,外面沒有重疊的山岡山峰遮蔽,視野非常開闊。然而(站在峰上)彼此觀望,五座山峰排列著相互遮蔽,一眼不能將它們全部看盡;只有登上其中一座山峰,才看到兩旁深不見底。每一座山峰都有獨特的奇觀,互不遜色,真是雄偉開闊到極致的景象啊!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