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錢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課件新知導入同學們,蘇東坡曾寫過這樣一首詩:“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首詩是描寫哪里的美景呢?對,西湖。人們常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在美麗的西子湖畔,不僅流傳著動人的愛情故事,更有一首首動人的、優美的詩篇。今天我們就要一起來學習一首描寫西湖美麗景色的《錢塘湖春行》,它的作者是——白居易。白居易(公元772年~公元846年),唐代著名詩人,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 。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謚號“文”,世稱白傅、白文公 。白居易又被稱為“詩王 ” “詩魔”。白居易簡介作者簡介白居易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繼杜甫之后,白居易是我國古代又一位杰出的現實主義詩人。今存白居易詩近三千首,數量之多在唐代詩人中首屈一指。他的成就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政治諷喻詩;一是以《長恨》《琵琶行》為代表的長篇敘事詩。著有《白氏長慶集》。作者簡介代表作品:《賦得古原草送別》《賣炭翁》《長恨歌》《琵琶行》》《暮江吟》《憶江南》《問劉十九》等。寫作背景長慶三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使的時候,到西湖游玩,騎馬走在白沙堤上,遠看風景迷人的西湖,被它特別的氣質吸引了,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了初春的美好。他心曠神怡,詩興大發,寫下了這首著名的七言律詩,一山:孤山。二塔:保俶塔、雷峰塔。三島: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堤:白堤(斷橋)、蘇堤、楊公堤。五湖: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蘇堤春曉雷峰夕照曲院風荷斷橋殘雪平湖秋月雙峰插云西湖十景:蘇堤春曉、曲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花港觀魚、柳浪聞鶯、三潭印月、雙峰插云、雷峰夕照、南屏晚鐘錢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譯文: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公亭的西面,春天湖水初漲,水面剛剛與湖岸齊平,白云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浪連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間,山上有孤山寺。賈亭:又叫賈公亭。西湖名勝之一,唐朝賈全所筑。孤山寺北賈亭西, 水面初平云腳低。初:剛剛。云腳低:白云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浪連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幾處早鶯爭暖樹, 誰家新燕啄春泥。譯文:幾只早出的黃鶯爭先恐后地飛到向陽的樹上棲息,不知是哪家新來的燕子,正忙著銜泥筑巢。早鶯:初春時早來的黃鸝。新燕:剛從南方飛回來的燕子。暖樹:向陽的樹。啄:銜取。燕子銜泥筑巢。亂花漸欲迷人眼, 淺草才能沒馬蹄。譯文:紛繁的花朵漸漸開放,會使人眼花繚亂,芳草才生,尚未長高,僅能沒過馬蹄。亂花:紛繁的花。才:剛,僅。迷人眼:使人眼花繚亂。沒(mò):遮沒,蓋沒。最愛湖東行不足, 綠楊陰里白沙堤。譯文:(我)最喜愛西湖東邊的美景,總是觀賞不夠,楊柳成排,綠蔭中穿過西湖的白堤。行不足:觀賞不夠。白沙堤:指西湖白堤,又稱沙堤、斷橋堤,在西湖東畔。陰:同“蔭”,指樹蔭。比一比,看誰找得快1:統讀全詩,從中歸結出詩人的游蹤2:這首詩寫的是什么時候的景象,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寫了初春的哪些景物?詩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終,即游 蹤:從孤山的北面到湖東的白堤。早春景象早鶯、新燕、亂花、淺草初春湖水,垂云,早鶯,新燕,亂花,淺草,楊柳 白沙堤早春景象的意思首聯是如何緊扣標題來寫的 即首聯中的哪些詞語能夠與標題中的詞語對應 孤山寺、賈公亭是西湖特有的,緊扣“錢塘湖”;水面初平和云腳低, 緊扣“春”;從“北”和“西”,可以看出作者是邊走邊看,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公亭的西邊,明白作者出游的行蹤,緊扣“行”。“水面初平云腳低”勾勒出湖上早春的輪廓。“水面”指西湖湖面。水面初平寫春水新漲,湖面水位上升,與堤平的景象。“云腳低”指白云重疊,和湖面上蕩漾的波瀾連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寫出了白云低垂與湖水相連的景象。腳,有下垂義。首聯中“水面初平”寫的是怎樣的景象?為什么說“云腳低”?“幾處”為什么不是“處處”,“誰家”為什么不是“家家” “幾處”“誰家”照應“早鶯”“新燕”,說明早鶯尚少,新燕不多,表達了錢塘湖初春景色的特點和作者的欣喜之情。如果改為“處處”“家家”,就沒有這種表達效果。“爭”和“啄”兩個動詞用得好,好在哪里 “爭”運用擬人,“啄”富有動態美,生動地反映出西湖早春黃鶯活躍、燕子忙碌的熱鬧景象,寫出春光給自然帶來的活力。【賞析】頸聯中作者抓住了形容詞“亂”“淺”寫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春的嫵媚動人;又以副詞“漸欲"“才能”描繪了春的變化,突出了春的生機勃勃。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對偶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中考鏈接常見的題型有:某句歷來受到人們的贊賞,該如何理解 詩歌的某聯流傳成為千古名句,請分析原因。詩歌某一聯寫得好,好在哪里?考點:賞析古詩詞名句答題技巧:1.寫作手法角度。比如:修辭手法、表現手法等。【答題格式】運用了......手法,形象生動地描繪了......,抒發了(揭示了)......情感(哲理)2.煉字角度。比如:動詞、形容詞、疊詞、副詞等等。【答題格式】一個“X”字,突出了......(立足于該字的表達效果),表達了......(立足于情感表達)。3.描繪畫面角度。一般采用意譯法理解詩句,用具體的語言展開聯想或想象,明確含義,描繪詩意。4.情感哲理角度。結合詩人的生平、背景以及注釋等,點出詩句表達了怎樣的感情,或抒發了怎樣的志向,或者蘊含了怎樣的哲理。詩中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最后兩句直抒胸臆,表達詩人喜悅的心情。“最愛”,表達作者對錢塘湖美景的贊美熱愛之情;“行不足”,是因為看不夠,說明詩人流連忘返,完全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面對美好的大自然,我們應持什么樣的態度 全文總結:這首詩的題意主要在“行”字。詩人寫騎馬游春的樂趣,截取從孤山寺北寫起至白沙堤止。開頭寫“水面初平”是孤山寺所見之景,中間寫游程中所見,最后用“綠楊陰里”寫白沙堤之景,明麗輕快。表達詩人喜悅的心情。說一說:如果你是一位小導游,請用自己的語言向游人介紹西湖的美景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歡迎來到錢塘湖畔。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孤山寺的北面,前方不遠處立在水邊的亭子就是賈亭。春雨剛過,大家看,淡淡的云氣同湖面上的微微蕩漾的水波連成了一片,像貼在水面似的,湖水漲得滿滿的,快要跟岸齊平了。這水真清啊,跟鏡子一樣呢。大家再聽,不遠處是誰在唱歌?原來是黃鶯婉轉的叫聲,這些春天的歌唱家們,在嬉戲追逐,正爭著搶著往向陽的枝頭飛去。哇,還有幾只新來的燕子在湖邊飛上飛下呢,它們干嘛呢?看,正忙著銜泥筑巢呢。大家看到路邊的繁花了嗎?東一簇,西一叢,真是讓人眼花繚亂。這小草真可愛,嫩嫩的,綠綠的,一定是剛鉆出來的吧。大家現在可以在草地上盡情玩耍,享受一下春天的美好。不知不覺我們到湖東了,這里綠楊成蔭,真美啊,再看這白堤靜靜的躺在湖邊,安閑,自在,真要讓我們留連忘返了。1.背誦全詩2.根據你對《錢塘湖春行》的理解,把它改寫為一篇寫景小短文,題目自擬。1.對本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點題,交代游蹤,從大處落筆,簡單勾畫出西湖早春的輪廓。B.頸聯用“沒馬蹄”寫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密,綠色醉人的景象。C.尾聯“行不足”,說明詩人余興未盡,陶醉在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D.這首詩描寫了西湖的明媚春光,抒發了詩人的喜悅之情。解析:B項,“春草深密”說法有誤。“沒馬蹄”寫出了初春時節西子湖畔春草還是“淺草”,才剛剛沒過馬蹄的景象。故選B。B當堂檢測2.補寫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孤山寺北賈亭西,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綠楊陰里白沙堤。(3)白居易在《錢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點描寫花草的優美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白居易在《錢塘湖春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繪了一幅鳥兒在早春的陽光中嬉戲忙碌的畫面。當堂檢測水面初平云腳低最愛湖東行不足亂花漸欲迷人眼 淺草才能沒馬蹄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