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語文綜合測試卷一、知識積累與運用(共18分)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晶瑩(yín) 太陽寨(zhài) 簡陋(lòu) 悲天憫人(mǐn)B.覽勝(lǎn) 商酌(zhuó) 譬如(pì) 如釋重負(shì)C.累贅(zhuì) 別扭(niù) 拖沓(tà) 顛沛流離(fèi)D.契約(qiè) 修葺(qì) 淤泥(yū) 誨人不倦(huì)2.下列各組詞語中字形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3分)A.草率 生梳 褻玩 不恥下問B.拖沓 恍忽 朦朧 學而不厭C.攆走 陡帩 循環 南腔北調D.懇切 竹篾 妥帖 香氣四溢3.下列句子中沒有使用修辭方法的一項是( )(3分)A.種桃花心木苗的是一個很高的人,他彎腰種樹的時候,感覺就像插秧一樣。B.于是,除夕噼里啪啦大笑著走來,又噼里啪啦大笑著離去。C.火箭劃過一道絢麗的曲線,看起來宛若一條蜿蜒的蒼龍,瞬間便消失在了蒼穹之中。D.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是戴著面具演出的呢?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在演出時是沒有舞臺的呢?4.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3分)A.我們要養成認真思考。B.農貿市場里有黃瓜、豆角、西瓜、西紅柿等蔬菜。C.各國運動員走進了“鳥巢”,受到熱烈觀眾的歡迎。D.他以堅強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難,一生創作了許多不朽的作品。5.下列詩句與作者及詩題搭配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B.“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于謙《石灰吟》C.“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D.“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6.下列關于文學常識的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3分)A.《孟子》是孟子及門人所作的儒家經典著作,記錄了孟子的仁政、民本等政治主張。B.《儒林外史》是清代吳敬梓的長篇諷刺小說,范進、賈雨村、嚴監生等都是其中的藝術典型。C.老舍,原名舒慶春,杰出的語言大師,代表作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茶館》等。D.雨果,法國作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悲慘世界》等。二、古詩詞填空(每空2分,共12分)1青青子衿,______。2.______,欲飲琵琶馬上催。3.少小離家老大回,______。4.______,何人不起故園情。5.羌笛何須怨楊柳,______。6.______,不教胡馬度陰山。三、將下面文學常識補充完整(每空2分,共20分)1.“初唐四杰”是指王勃、盧照鄰、______和______四位杰出詩人。2.人們經常將宋詞按照風格分為______和______兩大流派。3.老舍創作的話劇《______》中,有位重要的線索人物,他生于清末的北平城,一人獨立支撐父親遺留下的產業,年輕精明,左右逢源,直到風燭殘年,依舊想盡辦法,苦心經營。他的名字是______。4.《______》中非常經典的一篇文章《曹劌論戰》,講述了曹劌在長勺之戰中對此次戰爭的一番評論,并在戰時活用“______(填成語),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擊退強大的齊軍的史實。5.相傳公元前6世紀,一位古希臘被釋放的奴隸______(填人名)搜集古希臘民間故事,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做事,創作三百五十余篇,成為世界著名寓言故事集《______》。四、閱讀理解(共10分)今者臣來,見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駕①,告臣曰:“我欲之②楚。”臣曰:“君之楚,將奚為北面?”曰:“吾馬良!”臣曰:“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③多!”臣曰:“用雖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④善!”此數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注釋】①持其駕:拿著韁繩,駕著他的車子。②之:動詞,往,到。③用:資用,即路費。④御者:駕車的仆夫。1.解釋下面加點詞語。(4分)(1)我欲之楚______ (2)將奚為北面______(3)吾馬良______ (4)此數者愈善______2.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4分)(1)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數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成語______出自本文,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五、作文(40分)飛鳥用啼叫歌唱生活,游魚用肢體傳達信息,人類用語言抒發情感……你學會傾聽來自四面八方的聲音了嗎?傾聽是一種交流,是一種親和的態度,是我們了解彼此心靈、領略大自然風光的途徑。大自然的山風松濤、溪韻海嘯,人世間的管弦樂章、喜怒哀樂,都需要我們靜靜地聆聽。請以“學會傾聽”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要有真情實感,不得套寫、抄襲;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要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