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測試卷(時間:90分鐘 總分:100分)一、看拼音,寫詞語。(7分)雪霽初晴,雪花手牽著手給大地披上了一層 máo tǎn( ),院中 dān bó( )的梅樹也穿上了新 yīshang( )。晃神間,一股yōu xiāng( )襲來,透過 bō li( )窗望去:果然,那棵樹上雪白色的 huālěi ( )已經 zhuì mǎn ( )了枝頭。二、選擇題。(16分)1.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勒緊 勒索 勾勒 B.參賽 參加 參差C.啟蒙 蒙昧 迷蒙 D.宿舍 住宿 星宿2.(1)元元在上學途中發現路牌中的“東祛路”的路名拼音出現了掉漆現象,到了學校,她通過查字典(見圖),覺得按拼音的拼寫規則應該這樣寫( )A. dongqulu B. DONGQULUC. DONG QU LU D. DONGQU LU(2)在查“ ”的同時,她還認識了“ ”的幾個同音字,“我們在比賽時要 qū除緊張心理,才能贏得更多的掌聲”中的“qū”應該選擇( )A. B.胠 C.祛 D.袪3.下列句子中,對加點字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極遠的地方)碧草話斜陽!B.舊時茅店社林(社廟叢林)邊,路轉溪橋忽見(看見)。C.移舟泊煙渚(水中間的小塊陸地),日暮(黃昏)客愁新。D.在天底下,一碧(青綠色)千里,而并不茫茫(沒有邊際,看不清楚)。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A.神秘而迷人的九寨風光令人心馳神往。B.一下車,只覺綠意撲眼而來,翠色欲流。C.《紅樓夢》中的林妹妹真讓人顧影自憐。D.晚秋的原野寂靜,身后的湖水像面碩大無朋的鏡子。5.詩人善用奇異的想象、夸張的表述描述自己內心的感受,下列詩句中沒有運用上述方法的一項是( )A.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B.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C.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D.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6.下列有關課文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草原》一文不僅為我們展現了美麗的草原風光,而且讓我們感受到蒙漢兩族人民之間濃濃的民族情。B.課文中的“丁香結”指的是生活中不順心的事情。C.《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中寫到的這場雨最大的特點是來去匆匆。D.《宿建德江》這首詩中的三、四句按照由近及遠的順序描寫了眼前景物,借物喻人。7.填在語段橫線上的句子,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老翁有詩意般的想象,也很會創造美。這園子雖小,也沒奇景異彩, ,草坪種得很濃厚,花兒侍弄得很艷麗。我每次走近園子,看他都在不停地打理、修剪園里的樹、草、花,園里總是飄散著青草、樹木被修剪后吐出的香味。A.不過,老翁選種的松柏、垂柳都很特別B.但是,老翁選種的松柏、垂柳都很精致C.是啊,老翁隨意種的松柏、垂柳都長得很好D.這樣,老翁選種的松柏、垂柳就長得很茂盛三、閱讀語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題目。(10分)①世界需要愛。②沒有愛,誰也無法阻塞人生的風雨。③愛如漆黑長夜里的明燈,為孤寂失路的人指引方向□愛如茫茫沙漠中的綠洲,為唇焦口燥的人呈上瓊漿□愛如, 。④( )在愛的懷抱中,( )能幸福地成長。1.第②句有語病,修改為: 。(2分)2.讀第③句,完成練習。(6分)(1)給第③句的方框里填上正確的標點符號,并仿照畫“ ”的句子,將語段中的句子補充完整。(3分)(2)第③句運用了 和排比的修辭手法,對后一種修辭手法的特點表述有誤的一項是(3分)( )A.每個句子的結構相似。B.每個句子的意義相同。C.每一組不少于3句。D.讀起來朗朗上口,富有節奏感。3.在第④句的括號里寫上恰當的關聯詞語。(2分)四、根據課本所學知識填空。(11分)1.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 ,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欲流, 。2.《丁香結》一文從顏色、 、 三個方面描寫了丁香花,表達了作者的生活態度。3.蘇軾在游西湖之時偶遇暴雨,“ , ”,才發現原來暴雨也可以那么豪邁。辛棄疾在夜行黃沙道時看到夏夜鄉村景色,“ , ”,我們才發現原來青蛙的叫聲也可以如此美好。“ , ”,經孟浩然之筆后,我們才發現尋常的綠樹青山也可以如此開闊。五、閱讀短文,完成練習。(26分)(一)草 原(節選)(12分)我們訪問的是陳巴爾虎旗。汽車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達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還是草原。草原上行車十分灑脫,只要方向不錯,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聽不見一點兒聲音,也看不見什么東西,除了一些忽飛忽落的小鳥。走了許久,遠遠地望見了一條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帶子——河!牛羊多起來,也看到了馬群,隱隱有鞭子的輕響。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遠處的小丘上出現了一群馬,馬上的男女老少穿著各色的衣裳,群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這是主人來到幾十里外歡迎遠客。見到我們,主人們立刻撥轉馬頭,歡呼著,飛馳著,在汽車左右與前面引路。靜寂的草原熱鬧起來:歡呼聲,車聲,馬蹄聲,響成一片。車跟著馬飛過小丘,看見了幾座蒙古包。1.用小標題概括選段的主要內容,最恰當的一項是(2分)( )A.草原風光 B.喜迎遠客C.依依話別 D.草原聯歡2.“一百五十里”在選段中反復出現,有什么作用 (2分)3.在朗讀描寫草原遼闊和靜寂的語句時,語速要( );在朗讀描寫草原熱鬧場面的語句時,要讀出( )的心情。(2分)A.急速、緊張 B.舒緩、輕柔C.得意、陶醉 D.興奮、激動4.體會用詞的精妙:加點詞“飛過來”體現了主人怎樣的心情 加點詞“飛過小丘”體現了客人怎樣的心情 (2分)飛過來:主人想早點見到客人的急切心情。飛過小丘:5.讀畫“ ”的句子,我們可以感受到 。你覺得當時的“我們”會想些什么呢 發揮想象寫一寫。(4分)(二)曇花 綻 放(14分)蔣子龍①心不在焉地摸出鑰匙打開房門。一抬頭,赫然嚇了一跳,借著窗外的光,看見屋子中央站著一個人,輪廓一團烏黑。②“誰 ”我高聲問道,卻沒有得到回答。③打開屋頂的大燈,原來,是我那盆曇花。④知道它今天夜里要開花,早晨,給它噴了水,洗凈葉片上的塵土,就如同給即將出嫁的姑娘梳洗打扮一樣。因它太高大了,最高的幾片葉子,高過了我的頭頂一截,其枝葉繁茂,頭重腰細,像舞臺上打扮好了的美女。一靠近它,它就款搖腰肢,姿態迷人。⑤忙打開寫字臺上的燈和書柜前賊亮的聚光燈,把燈口都轉向曇花,讓屋內一片通明,準備迎接曇花輝煌的“一現”。隨后,我搬著凳子坐到它跟前,打算從現在起寸步不離地守護它。曇花也激動起來,花蕾微微顫動,如天鵝抖動頸上的羽毛。包在外面的根根紅針,像傘骨一樣挺直、撐開……綠的,像窗外的夜色,厚重、堅實;白的,尖銳、輕巧,一心要突破綠的籠罩。彎彎噘起的尖嘴兒,眼瞅著就咧開了,一股宜人的香氣立刻噴射出來。我把臉貼上去,猛吸幾口。一團濃香,一股清涼,從喉頭直墜肺腑,立刻覺得,五臟六腑,清潔透亮,如醉如癡。剎那間,忘記了塵世間的一切榮辱喜憂。⑥花瓣顫動,千嬌百媚,愈張愈大,愈大愈白,奇跡般有節律地伸展開來。曇花簡直是在討好我,綻放自己活潑潑的生命,眼對眼的,讓人目不暇接地開放了。一團絨毛般的白線,簇擁著潔白嬌嫩的花蕊,白得高貴,白得純凈。滿屋彌漫著醉人的香氣,我胃里發出一陣貪婪的嗚叫,真恨不得立刻就把所有花蕊及花粉吃掉。⑦曇花那楚楚動人的神態,又讓人下不去嘴,它是專為我開的,躲開所有的人,躲開君臨萬物的太陽,不湊熱鬧,不爭喝彩,藏進黑夜,躲在刀叢劍樹的葉片之下,自甘寂寞,只為悅己者“容”。它又是多么傲慢,多么自得。⑧“曇花一現”從來都是貶義。這是文人們編排出來的。一般人喜歡好吃多給,喜歡堅固耐用,喜歡“死不了”或“不死不活”,甚至是“好死不如賴活著”……他們輕易看不見曇花開放,便嘲笑它的“一現”。正因為它“一現”即逝,才更說明它清逸、珍貴、不同凡響。⑨人活一世,能像曇花這樣轟轟烈烈地“一現”,足矣!天下英雄多是“一現”,瞬間永恒。世上還有多少終身未能開花的人生,談何“一現” 1.文章開頭寫了一個誤會,作用是 。(2分)2.文章詳細描繪了曇花開放的過程,請根據文章內容,在下面橫線上填上恰當的內容。(3分)花蕾微微顫動→ → →→讓人目不暇接地開放3.第⑤段中,作者主要從 、 的感官角度描寫花開狀態,這樣寫的好處是 。(3分)4.曇花的綻放引發了作者豐富的聯想,下列不屬于作者聯想到的一項是(2分) ( )A.曇花在屋子中央像一個輪廓烏黑的人。B.曇花像舞臺上打扮好了的美女。C.由曇花盛開的時間想到文人把“曇花一現”當作貶義。D.由曇花一現聯想到天下英雄多是“一現”,卻能瞬間永恒。5.文章贊揚了曇花的什么精神 (2分)6.聯系生活實際想開去,說說你對文章結尾句的理解和感悟。(2分)六、習作。(30分)馬丁每天早上醒來,都會發生奇特的“變身”,如變成超人、國王、魚、鳥等,這讓他每天的生活充滿了難以預料的驚奇與冒險。假如你是馬丁,今天早晨起來會變成什么 請發揮想象,把你“變形”之后的經歷寫出來,注意把重點部分寫具體,不少于450字。(自備作文紙)參考答案:一、毛毯 單薄 衣裳 幽香 玻璃 花蕾綴滿二、1. C2.(1)D(2)C 解析:本題考查字詞理解。結合句子語境,應該是除去緊張心理,故選“祛”。3. B解析:本題考查字詞理解。B項中的“見”同“現”,是出現的意思。4. C解析:本題考查詞語運用。顧影自憐:回頭看自己的影子,自己憐惜自己。形容孤獨失意的樣子,也指自我欣賞。這里使用對象錯誤。5. C解析:本題考查修辭手法和表現手法。A 項運用夸張修辭,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懷疑是天上的銀河落下,寫出了廬山瀑布的壯觀景象;B項運用夸張修辭,汪倫給的情誼比千尺深的桃花潭潭水還要深,寫出了李白與汪倫的深厚情誼;C項是詩人眼前所見的實際景象,沒有運用夸張或想象;D項運用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把二月的春風想象成剪刀,裁出了絲絲柳葉。6. D解析:本題考查課文內容理解。《宿建德江》的三、四句“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是按照由遠及近的順序描寫眼前景物,通過描寫曠野、天空、樹木、江水、明月等景象,烘托出詩人的孤寂、愁悶之情,是借景抒情,而非借物喻人,D項理解不正確。7. B解析:本題考查句子銜接。“小,也沒奇景異彩”和“草坪種得很濃厚,花兒侍弄得很艷麗”是轉折關系,用“但是 ”銜接,故選B。三、1.沒有愛,誰也無法阻擋人生的風雨2.(1);;凜凜寒冬里的暖陽 為頂風踏雪的人送來溫暖 解析:本題考查標點使用和句子仿寫。第③句是用“愛如 ,為 ”的句式與前面兩個分句構成排比句,分句之間要用分號隔開;仿照“愛如 ,為 ”這樣的句式,把“愛”比作另一種事物,突出愛的作用即可。如:愛如沙漠里的一灣清泉,為瀕臨死亡的人帶來生的希望。(2)比喻 B 解析:本題考查修辭手法。根據“愛如漆黑長夜里的明燈”可知本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排比一般是句子結構整齊、內容相近、不少于三句,讀起來朗朗上口的語句,并非每個句子意義都相同。故選B。3.只有 才 解析:本題考查關聯詞運用。“在愛的懷抱中”和“能幸福地成長”兩個分句是條件關系,可以用表示條件關系的關聯詞“只有 才……”來連接。四、1.只用綠色渲染 輕輕流入云際2.樣子 氣味 積極樂觀3.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 稻花香里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 綠樹村邊合 青山郭外斜五、(一)1. B解析:通過閱讀語段可知,語段主要描寫了“我們”去草原訪問陳巴爾虎旗,汽車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達目的地。這個地方的主人騎馬到幾十里外來迎接“我們”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由此可知,本語段的小標題應擬定為:喜迎遠客。故選B。2.運用反復的修辭,表現草原的遼闊。3. BD 解析:本題考查朗讀語速和情感理解。通常在朗讀描寫草原遼闊和靜寂的語句時,語速要舒緩、輕柔;在朗讀描寫草原熱鬧場面的語句時,要讀出興奮、激動的心情。4.客人見到主人的喜悅和想要早點到達目的地的急切。5.草原人民的熱情好客 示例:草原人民的熱情好客真是名不虛傳啊!這一次,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們濃濃的情誼。大草原不僅景美,人們的心更美。(二)1.突出曇花的形象,引出下文對曇花開放的關注2.根根紅針挺直、撐開 香氣立刻噴射出來 花瓣顫動,有節律地伸展開來3.視覺 嗅覺 彰顯曇花開花時姿態美麗、香氣濃郁的特點,表達作者對曇花綻放的驚喜與喜愛4. A解析:A項是作者真實所見,不是聯想。文章①~⑥段寫的是作者在家觀賞曇花怒放的過程,從第⑦段開始,是作者由曇花的綻放所產生的聯想。根據第⑧段可知,作者喜歡曇花,批評文人們把“曇花一現”當作貶義。聯想到曇花的清逸,它珍貴,不同凡響;人活一世,能像曇花這樣轟轟烈烈地“一現”,足矣。5.高貴純凈,不湊熱鬧,不爭喝彩,自甘寂寞,努力開放。6.理解:曇花一現卻能轟轟烈烈,人生也一樣。有的人雖然“一現”,卻能轟轟烈烈成為英雄,而有的人碌碌無為,終生都沒辦法盛開。感悟:要把握好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實現人生意義和價值。六、作文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