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8.燈光基礎鞏固一、下列加點字的讀音正確的一項是 ( )A. 圍殲(qiān) B.憧憬(tóng) C.黑魆魆(qū) D.郝副營長(hǎo)二、下列詞語中,與“千鈞一發”意思最不相近的一項是 ( )A.間不容發 B.九死一生 C.危在旦夕 D.火燒眉毛三、下面是根據課文內容創作的一首詩歌,請將合適的詞或短語填入括號中。(填序號)①明燈 ②火光 ③中國的光明 ④戰斗的勝利 ⑤生命的火光一星( ),就是你的生命;一盞( ),就是你的追求。為了( ),你點燃了心愛的書本,也點燃了( )。戰友啊,親愛的戰友,是你用生命點亮了( )!四、句子練習。1.他正倚著交通溝的胸墻坐著,一手拿著火柴盒,夾著自制的煙卷,一手輕輕地劃著火柴。(用加點詞語仿寫句子)2.他把頭靠在胸墻上,望著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對未來的憧憬里。這句話是對郝副營長激戰前的 描寫。他眼中“對未來的憧憬”是。閱讀提優五、課外閱讀。(了解文章是怎樣點面結合寫場面的)盧溝橋烽火①1937年7月 7日深夜,星光暗淡,萬籟俱寂。一支全副武裝的日本軍隊,偷偷地向盧溝橋摸來。駐守在盧溝橋的中國官兵發現了敵情,便大聲喝問:“誰 口令!”一個日本軍官氣勢洶洶地說,他們有一個士兵失蹤了,要到宛平縣城內去“搜查”。這顯然是蓄謀已久的挑釁行為。面對敵人的借口,守橋的中國士兵當即嚴詞拒絕。②日軍惱羞成怒,首先向中國軍隊開起火來,密集的機槍子彈傾瀉在盧溝橋橋面上。中國守軍立即開槍還擊。但由于眾寡懸殊,守橋部隊傷亡較大,只得暫時退守大橋東頭的宛平縣城。③第二天凌晨,日軍向宛平縣城發動進攻。早有防備的中國守軍同仇敵愾,奮起還擊,打得日本鬼子人仰馬翻。日寇吃了虧,便拉來大炮。隨著震耳欲聾的炮聲,宛平縣城的東門和西門被炸開了,日本鬼子端著上了刺刀的步槍,“哇哇”吼叫著,瘋狂地向縣城撲來。英勇的中國守軍冒著敵人的炮火,在殺聲中沖出了縣城。他們舉著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刀光閃閃,鮮血四濺。在硝煙和火光中,日寇被殺得哭爹喊娘,狼狽而逃。④當天晚上,大刀隊隊員們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彈,又悄悄地向盧溝橋進發。到了橋頭,隊員們立馬舉起明晃晃的大刀,以奔雷之勢沖殺,揚起漫天塵土。一個大刀隊隊員吶喊:“小鬼子,看刀!”只見他怒視前方,用刀背撩開敵槍,乘勢上步斜揮一記,一刀斃敵!那日寇猝不及防,人頭滾落,尸橫橋頭。這時,我們的援軍又從敵人背后殺來,兩面夾擊,打得日寇鬼哭狼嚎,抱頭鼠竄。激戰一直持續到9日凌晨,侵占橋頭的日軍全部被殲,盧溝橋又重新回到中國軍隊的手中。⑤但是,日寇亡我之心不死,繼續向平津一帶調集兵力,不斷對中國軍隊發起攻擊。中華民族處在生死存亡的關頭。⑥盧溝橋事變的第二天,中國共產黨就通電全國,大聲疾呼:“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號召全國軍民團結一致,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全國人民迅速行動起來。北平市民成群結隊地前往部隊慰勞,長辛店的鐵路工人夜以繼日地幫助軍隊修筑工事。各地民眾、海外華僑也紛紛來電聲援,并送來了大批慰問品。⑦盧溝橋事變拉開了中國人民全面抗戰的序幕,一場偉大的抗日戰爭就此展開了。1.題目中的“烽火”原指古時邊防報警點燃的煙火,在這里指 。2.讀選文,梳理主要事件,完成思維導圖。3.“偷偷地”和“悄悄地”意思相近,但在文章中的語義色彩卻截然不同:第①段的“偷偷地”揭示了日本軍隊的 ,表達了作者的 之情;而第④段的“悄悄地”則展現了我國守軍 的形象,表達了作者的 之情。4.盧溝橋事變后,中國民眾紛紛行動起來支持抗戰。下列不屬于該類行動的一項是 ( )A.北平市民前往部隊慰勞。 B.很多人來電聲援,并送來大批慰問品。C.中共中央號召實行全民族抗戰。 D.長辛店的鐵路工人幫助軍隊修筑工事。5.第④段中,作者運用點面結合的方法描寫了 的場面,判斷其中的“點”與“面”,完成下圖,并回答問題。(2)該段通過對這位大刀隊隊員的神態、 和 描寫,不僅突出了個體 的形象,還側面烘托出整個大刀隊 。梳理探究六、2025年2月18日,四川博物院發布了一則關于征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相關實物的啟事。1.四川博物院征集的文物史料的主要時間范圍應該是 ( )A.1931—1945年 B.1945—1949年 C.1931—1949年 D.1950—1953年2.你認為四川博物院會征集哪些種類的物品呢 根據提示,寫一寫。實物類:軍服、武器、烈士(抗戰老兵)家書、 、 ……文獻檔案類:抗戰時期的政府公告、軍事地圖、 、 ……參考答案:一、D二、B解析:本題考查詞語理解。“千鈞一發”形容情況極其危急。A.“間不容發”形容事物之間距離極小,也形容與災禍相距極近,情勢極其危急。B.“九死一生”形容經歷極大危險而幸存。C.“危在旦夕”指危險就在眼前。D.“火燒眉毛”形容情勢非常急迫。A、C、D三項詞語的意思都與“千鈞一發”意思相近。故選 B。三、② ① ④ ⑤ ③四、1.示例:班里大掃除,我一手拿著掃帚,一手拿著簸箕。解析:首先要了解加點詞語的意思,“一手……一手……”是在分別描寫兩只手同時進行的動作,再想象生活中類似的情景,組織語言進行仿寫即可。2.動作和神態 孩子們都在那樣亮的燈光下學習 解析:從“靠在、望著”可知,這句話是對郝副營長激戰前的動作描寫;從“陷入了”可知,這句話是對郝副營長激戰前的神態描寫;根據課文內容可知,他眼中“對未來的憧憬”是孩子們能在那樣亮的燈光下學習。五、1.中日雙方在盧溝橋發生戰役2.①第二天凌晨 ②借口挑釁(首先開火)③奮起還擊 ④狼狽而逃 ⑤兩面夾擊3.險惡用心和卑劣行徑 貶低、痛恨 足智多謀、英勇善戰 肯定、贊揚4. C解析:本題考查句子理解。中共中央號召實行全民族抗戰,主體是中共中央,并非中國民眾的行動,所以不屬于中國民眾紛紛行動起來支持抗戰的范疇。故選C。5.大刀隊隊員與日寇搏殺 (1)大刀隊隊員集體沖殺 (2)動作 語言 英勇殺敵、武藝高強英勇無畏、勢不可擋的氣勢六、1. A2.實物類示例:戰地旗幟 勛章 文獻檔案類示例:當時的報刊 當時的票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