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七律·長征為紀念遵義會議召開90周年,班級舉辦“重溫長征”作品展,一起來看看吧!基礎鞏固一、下面是喬喬準備的參展照片和相關介紹,請你協助完善。五嶺 烏蒙(méng)山 岷(mín)山 大渡河簡介:五嶺逶迤①(wēi yǐ),不過細浪翻騰;烏蒙(méng)磅(páng)礴②,只當泥丸滾滾。岷(mín)山的皚皚白雪,見證了行軍勇士的豪情毅志,大渡河的條條鐵素,鋪就了通往勝利的希望之路。面對懸涯峭壁,紅軍戰士履險歷難的步伐永不停歇,置身冰天雪地,紅軍戰士追求光明的熱情從未消滅。山一程,水一程,紅軍戰士 過了重重難關;風一更,雪一更,中國革命也 過了難忘歲月。【注釋】①逶迤: ②磅礴:1.簡介中為重點字標注了讀音,其中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A.逶迤(wēi yǐ) B.烏蒙(méng) C.岷山(mín) D.磅礴(páng)2.簡介中的畫線句子中出現了兩個錯別字和一處語病,請你用修改符號更正。3.根據語境和字義,將恰當的“dù”字填在簡介的橫線上。4.下列詩詞名句中的“等閑”與“萬水千山只等閑”中的“等閑”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B.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C.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 D.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5.簡介的首句化用了詩歌《七律·長征》的頷聯,讀一讀,完成相關練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1)結合上面的攝影作品,理解其中重點詞語的意思,將【注釋】補充完整。(2)毛澤東在遣詞造句上獨具匠心,這兩句詩運用對偶、 和 的修辭手法,襯托出紅軍戰士 的高大形象。下列詩句運用的修辭手法與這兩句詩完全不相同的一項是 (填序號)。A.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B.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C.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D.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綜合提升二、某同學決定臨摹毛澤東的詩歌《七律·長征》,作為書法作品送展。請你補全詩歌,并完成下面小題。七律·長征紅軍不怕遠征難,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三軍過后盡開顏。資料袋:在中國革命的危急關頭,中央紅軍從江西集結出發,一路戰勝千難萬險,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冊的萬里長征。從1934年長征開始到1936年勝利結束,途中紅軍共進行了600余次戰役戰斗,期間共經過14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草地,翻過大雪山,行程約二萬五千里。1.本詩既有高度概括,又有典型事例。請你結合本詩和資料袋,完成練習。(1)根據詩歌內容,補全詩中具體描寫的五件事。(2)由資料袋可知,“ , ”兩句詩是從“面”上總括了長征的艱難歷程,而具體描寫的五件事則屬于“點”的描寫,“ ”寫法的運用充分體現了紅軍的 精神。2.下列是喬喬在閱讀本詩的過程中所作的批注,其中理解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首聯:“等閑”意為“平常”,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將困難輕輕一描,與“不怕”相對應。B.頷聯:運用了對偶、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凸顯了現實中山的兇險和紅軍眼里山的渺小。C.頸聯:一個“暖”字,一個“寒”字,巧妙地交代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這兩場戰斗的時令。D.尾聯:以“開顏”收篇,寫出了紅軍勝利大會師的喜悅之態,預示了長征的最后勝利。3.詩句“金沙水拍云崖暖”中的“云崖”,原作是“懸崖”,后改為“云崖”。你認為這樣修改有什么好處 三、下面這首詞也是展覽上的書法作品之一,請按要求回答問題。(了解文章是怎樣點面結合寫場面的)水調歌頭·游泳①毛澤東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里長江橫渡,極目②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今日得寬余③,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風檣④動,龜蛇⑤靜,起宏圖。一橋飛架⑥南北,天塹⑦變通途。更立西江石壁⑧,截斷巫山云雨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注釋】①游泳:1956年6月,作者曾由武昌游泳橫渡長江,到達漢口。②極目:放眼遠望。③寬余:神態舒緩,心情暢快。④風檣:帆船。檣,桅桿。⑤龜蛇:龜山、蛇山。⑥一橋飛架:武漢長江大橋,該橋為長江上第一座由中國人自己建造的橋梁,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重大工程之一,當時正在施工中,故屬“宏圖”。⑦天塹:塹,溝壕。古人把長江視為“天塹”。⑧西江石壁:計劃中的長江三峽大水壩。⑨巫山云雨:戰國楚人宋玉《高唐賦》說,楚襄王在游云夢澤的高唐時曾夢遇巫山神女,神女自稱“旦為朝云,暮為行雨”,這里只是借用這個故事中的字面和人物。1.下列對加點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極目楚天舒(盡,達到頂點) B.勝似閑庭信步(隨意)C.更立西江石壁(還要) D.當驚世界殊(特殊)2.“極目楚天舒”一句中的“舒”是舒展、開闊之意,它既寫出了 ,又寫出了作者 ,景和情交融。“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能讓人聯想到《七律·長征》中“ , ”的樂觀主義精神。3.品讀下片,思考作者是如何運用點面結合、以點帶面的寫法來寫治理長江的,補全導圖。點(典型景物): 、 、一橋點(具體設想):梳理探究四、作品展上,同學們分享了各式各樣的“長征”作品,仔細欣賞,完成相關練習。1.有篆刻愛好者將《七律·長征》的部分詩句刻成了印章,它們的正確順序應該是 。2.木木參展的作品是有關“長征”主題的連環畫。仔細觀察左圖,將對話補充完整。當突擊隊剛沖到對面橋頭,橋頭突然燒起沖天大火。敵人企圖用火把我們擋在橋上,用火力消滅我們。一時火光照紅了半邊天,橋頭被熊火包圍住了。參考答案:一、1. A2. “素”改成“索” “涯”改成“崖” “消滅”改成“泯滅”(用修改符號修改)解析:本題考查字形和修改病句。“素”指白色生絹,引申指白色,本色。題目中說的是橋上的繩子,應是“索”;“崖”指高地或山石陡立的側面,所以應是“懸崖”,“涯”指水邊,引申義為邊際、極限。故兩處錯別字是“素”“涯”,分別改為“索”“崖”。句中的一處語病是搭配不當,“消滅”的意思是除掉(敵對的或有害的人或事物),與“熱情”搭配不當,應改為“泯滅”。3.渡度 解析:本題考查形近字辨析。“過了難關”強調的是過程的“過”,故用“渡”;“難忘歲月”強調的是時間的“過”,故用“度”。4. B解析:本題考查詞語理解。“萬水千山只等閑”中的“等閑”意思是“平常”。A項“等閑”的意思是“無端,平白地”。B項“等閑”的意思是“平常”,與“萬水千山只等閑”中“等閑”意思相同。C項“等閑”意為“無端,平白地”。D項“等閑”的意思是“輕易,隨便”。故選 B。5.(1)形容道路、山脈、河流等彎彎曲曲連綿不絕的樣子。(氣勢)盛大。這里指山勢險峻。(2)比喻 夸張 征服高山、不畏艱難 C二、萬水千山只等閑 更喜岷山千里雪1.(1)烏蒙 渡金沙 岷山 (2)紅軍不怕遠征難 萬水千山只等閑 點面結合 革命樂觀主義2. C解析:本題考查詩歌鑒賞。C項“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的意思是金沙江湍急的流水拍擊著兩岸高聳入云的山崖,給人溫暖的感受;大渡河險橋橫跨東西兩岸,鐵索晃動,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暖”字表現的是戰勝困難的激動;“寒”字表現的是奪取瀘定橋的驚心動魄。“暖”和“寒”寫的是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這兩場戰斗給人的心理感受,而非交代戰斗的時令。故選C。3.“云崖”比“懸崖”用得好,“云崖”體現了山高,突出了長征的艱險。解析:云崖:高聳入云的山崖;懸崖:高而陡的山崖。“云崖”著重體現山崖之高,高聳入云,用以突出長征之路的艱險十分恰當,比“懸崖”的意境更深遠。三、1. D解析:本題考查字詞理解。“殊”在這里表示的意思是不同,而不是特殊,故選D。2.南方天空的開闊 心中的舒暢開朗 紅軍不怕遠征難 萬水千山只等閑 解析:本題考查詞句品析。“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的意思是我在萬里長江上橫渡,舉目眺望舒展的長空,這里的“舒”既是形容“楚天”,意思是“開闊”,“楚天舒”即“楚地天空開闊”,又是形容詞人的內心,意思是“舒暢”“舒展”,表現詞人心靈的開闊、志向的遠大、情感的豪邁。3.風檣 龜蛇 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 起宏圖 解析:作者先寫眼前的景物“風檣動,龜蛇靜”“一橋飛架南北”,再寫由眼前的景象引起的對未來景象的展望,“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這屬于具體設想的“點”。而以上這些都是屬于長江治理的宏圖,因此“起宏圖”是“面”。四、1.①④③②2.飛奪瀘定橋 示例:堅定信念、勇往直前的樂觀主義精神 示例:張桂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