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年山西省陽泉市多校中考語文一模試卷一、讀 書(12分)1.(2分)龍是中華文化的象征,歲逢甲辰龍年,請欣賞以下關于“龍”的書體,下列評價正確的一項是( )A.甲為篆書,像龍側身正視之形,有頭冠、角、口、身、尾的樣子。B.乙為甲骨文,漢字的書寫形式出現了分離,筆畫圓潤古樸,形態優雅。C.丙為隸書,平直有力,流動自然,適合表現龍的動態和氣勢。D.丁為繁體的楷書,筆畫清晰,形態端莊,給人以穩定之感。2.(10分)【詩文 情感審美】袁枚在《隨園詩話》中寫道:“一切詩文,總需字立紙上,不可字臥紙上。”修辭手法的運用,使詩文語言具有了這種立體感,從而表現出絢麗多姿的形象化美感。讀下面語段,將空缺處的古詩文原句書寫在橫線上。比喻形象,擬人生動。辛棄疾“馬作的盧飛快,① ”塑造了一位沖鋒陷陣、殺敵報國的將軍形象;文天祥“山河破碎風飄絮,② ”抒寫了國破家亡的悲哀心境;龔自珍“③ ,化作春泥更護花”吟誦了詩人超凡脫俗的寬廣胸懷;李白“④ ,⑤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表達了對友人的關切與同情之意。夸張深刻,對偶和諧。岑參“⑥ ,愁云慘淡萬里凝”勾勒出瑰奇壯麗的沙漠雪景;崔顥“晴川歷歷漢陽樹,⑦ ”呈現出空明悠遠的蔥蘢畫面;劉禹錫“⑧ ,病樹前頭萬木春”流露出詩人樂觀進取的人生態度;陶弘景“⑨ ,⑩ ;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傳達出靈動的生命氣息。二、讀 思(38分)3.(9分)為傳承歷史遺產,厚植鄉土文化。學校開展了主題為“表里山河看山西”的系列活動。【傳唱民歌 賡續紅色血脈】(1)歌從黃河來,中國民歌在山西,山西民歌在左權。同學們分享了紅色花戲《太行奶娘》中的“開花調”選段,請根據小貼士賞讀民歌,完成對話。小貼士 歷史知識:在殘酷的抗敵歲月里,太行山上成百上千的婦女用乳汁、母愛,甚至是生命哺育著八路軍的后代,她們名叫“太行奶娘”。開花調 山前頭種花呀背洼洼開,太行的奶娘啊呀呆八路軍的孩。人前人后放不下你啊,好人家的孩子呀好人家愛,啊格呀呀呆。 ——《奶娘曲》晉晉:“開花調”最大的特色就是萬物皆可“開花”。花是美麗的,左權人正是以“開花”表達自己對美的追求。你發現了嗎?民歌選段中呈現出《詩經》里常用的① 手法,可見我們的民族文化綿延千年,一脈相承。陽陽:是的,原始的韻味,動情的歌唱,謳歌了太行奶娘的② (請用恰當的詞語概括人物群體的品質精神),展現了太行軍民攜手抗日的壯麗詩篇,弘揚了光耀千秋的太行精神。【補寫詩歌 演繹故土鄉情】(2)文文同學根據網上流行的“你寫……,就不能只寫……”的詩歌形式,改編撰寫了一首贊美山西的詩歌,請你幫他補寫一句,使詩歌結構合理,內容通暢。你要寫山西,就不能只寫山西。你要寫人文薈萃,你要寫汾河水的滋養。你要寫山河表里,你要寫巍巍太行的屏障。寫五千年厚重的文化氣場,寫鐵骨錚錚的忠義頑強,寫內斂樸實的三晉兒女,寫 ……直至最后,把他寫進中華騰飛的功勞簿上,世人怎會遺忘?【追尋足跡 汲取榜樣力量】(3)壯美風光和深厚文化培植了山西人“信義、堅忍、創新、圖強”的品質。班級組織了“文學——我的精神家園”讀書交流會,同學們紛紛以“信義”“堅忍”“創新”“圖強”為主題發言,請你以其中一個詞語為主題詞,選擇一部名著,結合相關人物和情節,寫一段發言。(不少于50字)備選名著:《紅巖》《水滸傳》《簡 愛》《鋼鐵是怎樣煉成的》4.(11分)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問題。愧改對聯蘇軾年少時聰明好學,才華過人。相傳,有一天,他給自己寫了一副對聯:“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他很是得意地把這副對聯貼到屋外。許多人見狀,紛紛表示贊同。一位老者看到蘇軾的對聯后,一言不發,只是從懷中拿出一本書給他看。蘇軾拿到書后,發現里面的字有很多都沒見過,想到自己寫的那副對聯,頓感羞愧不已。蘇軾面紅耳赤,連忙向老者認錯:“請先生原諒小生的一時狂言!”隨即他撤下了那副對聯,在上下聯的前面各添寫了兩個字,使其成了一副新的對聯:“ , 。”老先生看了修改后的對聯,微笑著踱步離去。從此之后,蘇軾埋頭苦學,到了20歲時,已博古通今,之后更是享譽文壇。(1)文中蘇軾羞愧地修改了對聯,請根據語境補寫空缺處內容。(2)小故事蘊含大智慧。本文故事引發你怎樣的思考?請結合文本,寫一段議論性文字,表明你的觀點并加以闡述。寫作提示:①根據文本提煉觀點;②不少于100字。5.(12分)經典古詩文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班級舉辦了“品讀經典 見賢思齊”專題學習活動。陋室銘劉禹錫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醉翁亭記(節選)歐陽修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通文意 感悟先賢形象】(1)劉禹錫謫居和州,身處陋室,還可“調素琴”,在① 琴弦中表達志向。歐陽修謫守滁州,仕途受挫,猶有“宴酣之樂”,在② 中寄托情懷。(根據句中加點字的意思填空)(2)景色優美,令人神往。“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的意思是① ,描寫陋室環境清幽雅致;“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的意思是太陽出來而樹林里的霧氣散開,② ,描寫山間景物朝暮變幻多姿。【悟哲理 凝聚思想內核】(3)劉禹錫謫居和州,歐陽修謫守滁州,蘇軾謫遷密州。相似的經歷,不同的感悟。請寫出《水調歌頭》中寄寓作者哲思的詞句,并將詞句蘊含的哲理批注在相應位置。水調歌頭 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詞句: 。批注: 。(4)立君子之德,道君子之行。結合選文談談劉禹錫和歐陽修兩位君子各具備哪些美好品質。6.(6分)閱讀回答問題。古文貴達①,學達即所謂學古也。學其意,不必泥其字句也。今之圓領方袍,所以學古人之綴葉蔽皮②也;今之五味煎熬,所以學古人之茹③毛飲血也。何也?古人之意,期于飽口腹,蔽形體;今人之意,亦期于飽口腹,蔽形體,未嘗異也。彼摘古字句入己著作者,是無異綴皮葉于衣袂④之中,投毛血于肴核⑤之內也。(節選自袁宗道《論文》)【注釋】①貴達:講究通順明白。②綴葉蔽皮:指原始人用樹葉或獸皮來遮蔽身體。③茹:吃。④袂:泛指衣服。⑤肴核:泛指食物。(1)查工具書是學習文言文的重要方法。查閱《古代漢語詞典》并結合語境,可以判斷出“期于飽口腹”中的“期”對應的義項是 A.約定的時間B.約會C.周(年、月)D.期望(2)作者認為學古就是“① ”。如果一味“摘古字句入己著作”,就是只注重② ,不注重③ 。(第一空用原文詞句填寫)三、讀 寫(70分)7.(6分)學校圖書館征集志愿者徽標,你們小組積極參與設計并提交了如下作品,請你為該圖標寫一段解說文字。寫作提示:①介紹徽標畫面內容及內涵;②不少于80字。【注】該徽標為紅色。8.(15分)細碎的生活影像里,總有一幕讓人掛懷。請閱讀下面的選文,完成問題。洗澡張猛①已經好久沒和父親一起洗澡,我似乎已經忘記了這回事,就像他根本不需要洗澡一樣。②那晚,在忙了一天之后,帶著滿身疲憊走進澡堂,我,父親,還有我的兒子。偌大的澡堂空空蕩蕩,幾股細密的水流,裹著絲絲縷縷的白汽濺落在冰冷堅硬的大理石上。父親挑了一個離換氣口稍遠的噴頭,小心翼翼躲開那一片寒涼。③此刻,我打量眼前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人。④他的瘦雖然早已司空見慣,但我還是被眼前一幕驚呆了。他背對著我,渾身上下只有皮沒有肉。從肩膀到腰再到兩胯,每一根骨頭都隱約可見,歲月將他壓得只剩下這一身嶙峋瘦骨。他的身體很薄,再也經不起任何風吹雨打;他的骨頭很脆,只要輕輕觸碰,仿佛隨時都有崩塌的可能。父親已經瘦得叫人擔心。⑤在他旁邊是我的兒子。十歲剛過,被沉重的脂肪包裹著,臉蛋、胸脯、四肢……全身都是圓的。他的體重已經遠遠超過了爺爺,而且還不算那兩只拖鞋的分量。盡管是寒冬,從他上方射下的水流依然是涼的,似乎這冷水能澆滅他身體里熊熊燃燒的火。⑥每次洗澡,都帶兒子來,他身上每一粒塵土都從我喜悅的指間跌落。他以我混然不覺的速度悄悄掙脫我的掌心,離噴頭越來越近,離我越來越遠。等我不知多少回俯身又站起,小心翼翼為他搓遍全身再抹上沐浴露之后,終于,他可以給我搓背了。⑦那雙胖乎乎的小手在我身后變得越來越大,勁頭也越來越足。他總喜歡草草了事,幾下就打發我,也常在一個地方流連,好幾次都讓我傷痕累累。后來惡作劇也來了,不是用冷水浸泡過的毛巾激我,就是打完肥皂后在我背上留言。⑧好久沒給父親搓澡了。那些棱角分明的骨頭就真真切切地硌著我的手,不知道是疼痛還是愧疚。記憶中,父親從來就沒有胖過,在歲月的重壓下,他總是一直瘦下去,似乎從沒停止過。要給他檢查,他總說沒事,理由是去醫院沒病也能看出病來。我知道,父親是怕我們花錢。⑨只搓幾下父親就連聲說好了,非要給我搓。他先把澡巾在熱水中燙過,再洗干凈,然后暖暖地放到我的背上,一絲不茍,生怕有所遺漏,那雙干枯的手在我不能及的所有地方緩緩移動,不輕不重,恰到好處。父親沒有停的意思,直到我轉身離去,他又幫孫子搓,好像他的手在我們身上多放一會兒是很滿足的事。⑩在一片繚繞的氣靄中,爺爺牽著孫子的手向外走,汩汩而下的水流包圍著我,我說不出是沉重,還是歡喜。閱讀欣賞課上,老師向同學們推薦了《洗澡》這篇文章,并組織開展了以下兩個活動。【誦讀接龍】(1)在朗誦活動中,小辰將代表你們小組進行第⑨段的接龍誦讀,請你幫助他完成下面的誦讀預備單。第⑨段誦讀預備單關鍵詞語 誦讀技巧處理 情感分析① 重讀 ③ “緩緩” ② 寫出了父親動作的小心溫和,力度恰當,表現了他為兒子搓背的細心與耐心,呵護與疼愛。【鑒賞分享】(2)“一千個人讀《哈姆雷特》,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請寫下對文章的理解,分享在“佳作鑒賞”區。A組:冷暖 真情B組:瑣事 對比寫作提示:①從A、B兩組中任選一組詞語,確定一個角度,寫一段賞析性文字;②150字左右。9.(14分)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問題。班級開展“走進南極秦嶺站 致敬南極眾英雄”綜合性學習活動。下面是各小組的成果匯報材料。【新聞速覽】2024年2月7日,南極羅斯海恩克斯堡島,南極大陸的新地標———中國南極秦嶺站正式開站。秦嶺站是中國第五座南極科考站,也是新時代我國建立的第一座常年科考站,將填補中國在南極羅斯海區域的考察空白。【數據調研】中國南極秦嶺站南緯74度56分東經163度42分 *我國在南極的第五座考察站*位于南極羅斯海恩克斯堡島*我國首個面向太平洋扇區的考察站*建筑面積達5244平方米*可容納度夏考察人員80人*可容納越冬考察人員30人 此前中國在南極已建立4座考察站長城站 中山站昆侖站 泰山站【英雄事跡】南極環境惡劣異常,建設窗口期短,隊員們抓住極晝,爭分奪秒施工,時常干到天氣變差才收工;狂風裹挾著雪屑襲來,天地呈灰白一色,隊員們站成一排,拉著一根繩子頂著風墻,摸索著往返于工地和宿舍;隊員們摘掉手套,忍著徹骨疼痛去擰小尺寸的螺絲帽,手指稍有不慎就會被粘住,咬咬牙撕開。 13天完成超9000噸建站物資卸運;約2個月時間,安裝完主體建筑900多根結構件、84個功能性模塊、1100多塊幕墻板……“開站!”當秦嶺站第一面五星紅旗徐徐升起,隊員們高唱國歌,一張張傷跡斑斑的臉上,熱淚縱橫。 設計者多次調整建筑形態和布局,通過風洞與吹雪試驗,秦嶺站設計抗風能力達到每秒65米,相當于17級以上的風力,遠超當地已知的最大風速。為解決鋼材“冷脆現象”,采用特制輕質高強的技術與材料,生產出能抵抗零下60攝氏度超低溫和海岸環境強腐蝕性的鋼材。【深情囑托】今年是中國極地考察40周年。40年來,在黨的領導下,我國極地事業從無到有、由弱到強,一代代極地工作者勇斗極寒、堅忍不拔、拼搏奉獻、嚴謹求實、辛勤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中國南極秦嶺站的建成,將為我國和全世界科學工作者持續探索自然奧秘、勇攀科學高峰提供有力保障。希望廣大極地工作者以此為契機,繼續艱苦奮斗、開拓創新,同國際社會一道,更好地認識極地、保護極地、利用極地,為造福人類、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選自《習近平致中國南極秦嶺站的賀信》)(1)根據材料,用簡潔的語言向大家介紹“中國南極秦嶺站”。(不少于80字)(2)從1984年組織開展第一次南極考察開始,40年來中國極地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就。活動進入尾聲,你作為主持人將圍繞“致敬南極英雄,弘揚南極精神”這一主題作總結發言,表達對南極精神內涵的理解,以及新時代青少年的使命擔當。寫作提示:①結合材料——【英雄事跡】,探究南極精神;②表達條理,思路清晰;③不少于150字。10.(35分)作文。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公布。獲獎作品《寶水》的作者喬葉說:“家鄉和鄉村是我的文學寶藏。”喬葉的創作靈感源于現實生活。獲獎作品《本巴》的作者劉亮程說:“蒙古族英雄史詩《江格爾》給了這部小說智慧和力量。”劉亮程的作品則源自文化經典。關注生活、記錄生活,感悟人生真諦;閱讀經典、閱讀名著,啟迪人生智慧。請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個,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題目一:品味 的生活。題目二:閱讀讓我成長。寫作提示:①如選題目一,請先補全題目;②避開真實的人名、地名和校名;③書寫規范,卷面整潔。參考答案一、讀 書(12分)1.D。2.①弓如霹靂弦驚(易錯字:霹靂)②身世浮沉雨打萍(易錯字:萍)③落紅不是無情物④我寄愁心與明月(易錯字:愁)⑤隨君直到夜郎西(易錯字:郎)⑥瀚海闌干百丈冰(易錯字:瀚、闌)⑦芳草萋萋鸚鵡洲(易錯字:鸚鵡洲)⑧沉舟側畔千帆過⑨曉霧將歇(易錯字:歇)⑩猿鳥亂鳴二、讀 思(38分)3.(1)示例:①比興 ②無私奉獻和美麗心靈(2)示例:寫慷慨悲歌的英雄氣概(3)示例一:各位同學,我選擇的主題詞是“信義”。在《水滸傳》中,宋江以信義著稱,他對待兄弟情深義重,無論是對待梁山好漢還是對待敵人,都堅守信義。例如,他多次以信義化解梁山內部的矛盾,贏得了眾人的尊敬。宋江的信義精神,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道德力量。示例二:各位同學,我選擇的主題詞是“圖強”。在《紅巖》中,江姐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始終堅守信念,不屈不撓。她不僅在獄中鼓勵其他同志,還通過自己的行動展現了共產黨人的堅強意志和對革命勝利的堅定信念。江姐的圖強精神,激勵著我們不斷前進。示例三:各位同學,我選擇的主題詞是“創新”。在《簡 愛》中,簡 愛面對當時社會對女性的種種限制,始終堅持自我,追求獨立與平等。她不屈從于命運,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這種勇于創新的精神,不僅改變了她自己的命運,也啟發了無數人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夢想。4.(1)發憤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2)示例:人應保持謙虛,不斷學習。蘇軾年少有才,卻因自滿而口出狂言。當老者拿出他不認識字的書時,他才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幸好他能及時認識錯誤,羞愧改聯并發奮學習。這告訴我們,無論自身才華如何,都不可驕傲自滿,只有保持謙虛的態度,不斷學習,才能像蘇軾一樣取得更大的成就,在知識的海洋中不斷前行。5.【分析】譯文:陋室銘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龍就會靈驗。這是簡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苔痕碧綠,長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里。說說笑笑的是博學的人,來來往往的沒有平民。可以彈奏不加裝飾的古琴,閱讀佛經。沒有嘈雜的音樂聲擾亂耳朵,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云的亭子。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醉翁亭記(節選)至于太陽的升起,山林里的霧氣散了;煙云聚攏來,山谷就顯得昏暗了;朝則自暗而明,暮則自明而暗,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樹木枝繁葉茂,形成一片濃密的綠蔭;風高霜潔,水落石出,這就是山中的四季。早晨進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樂趣也是無窮無盡的。至于背著東西的人在路上歡唱,走路的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應答,老人彎著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領著走,來來往往不斷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邊釣魚,溪水深并且魚肉肥美;用釀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那是太守主辦的宴席。宴會喝酒的樂趣,不在于彈琴奏樂,投壺的人中了,下棋的贏了,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時起時坐大聲喧鬧的人,是歡樂的賓客們。一個臉色蒼老的老人,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是太守喝醉了。答案(1)①琴弦 ②宴飲(2)①陋室外的青苔爬上了石階,嫩草的綠色映入簾內 ②當云霧聚攏時,山谷和洞穴就變得昏暗起來(3)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批注: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人世間悲歡離合和月亮陰晴圓缺的深刻認識。他認為,這些現象都是自然規律,難以完全避免或改變。因此,我們應該以豁達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中的不如意,珍惜眼前的美好時光,積極面對未來的挑戰。(4)劉禹錫身處陋室,卻能滿足于現狀,不追求奢華的生活,展現出了安貧樂道、高潔傲岸的情操和不慕榮利、不求聞達的生活態度。歐陽修身為太守,卻能放下身段,與百姓同樂,在仕途受挫時,他也能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豁達灑脫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和困難。6.【分析】參考譯文:古文貴在通達事理。所謂“學古”,就是學習古人的意旨,不必拘泥于字句。現在人們穿的圓領方袍,是效法古人用樹葉、獸皮來遮身護體;現在烹飪的五味煎熬,是效法古人吃生肉喝生血。為什么這樣做呢?因為古人的用意,是期望填飽口腹,遮蓋身體;現在人的用意,也是期望填飽口腹,遮蓋身體,二者沒有什么不同。如果摘取古代的字句寫進自己的著作里,這無異于把樹葉獸皮綴到衣服袖子里,把生毛生血投到菜肴果品中啊!答案(1)D(2)①學其意,不必泥其字句也 ②古人之意 ③今人之意三、讀 寫(70分)7.示例:這個圖書館志愿者徽標以紅色為主色調,充滿活力與熱情。畫面上方的圓形代表人,下方展開的書頁組成愛心形狀,寓意志愿者以愛為出發點,用知識服務他人。徽標下方文字明確身份。整體傳達出志愿者奉獻愛心、助力圖書館知識傳播的內涵。8.(1)①“暖暖”“一絲不茍”“緩緩”“不輕不重”“恰到好處”等(任寫一個即可)②輕讀,語速稍慢③“暖暖”重讀,強調澡巾的溫度,傳遞出父親對兒子的關愛,這種溫暖不僅是身體上的,更是情感上的;“一絲不茍”重讀,突出父親為兒子搓背時認真專注的態度,飽含對兒子深深的愛;“不輕不重”“恰到好處”重讀,體現父親搓背力度的適宜,展現他對兒子細致入微的關懷。(任選一詞分析即可)(2)選 A 組:文章巧妙運用冷暖對比展現真情。澡堂里,寒冬中兒子上方射下的是涼水,而父親給“我”搓背時,先把澡巾在熱水中燙過,那“暖暖”的澡巾傳遞著親情的溫度。寒冷的環境與溫暖的親情形成鮮明對比,讓讀者深刻感受到父親對兒子細致入微的關愛,這種在平凡生活中流淌的真情,令人動容。9.(1)中國南極秦嶺站于 2024 年 2 月 7 日在南極羅斯海恩克斯堡島正式開站。它是中國第五座南極科考站,也是新時代我國建立的第一座常年科考站。其位于南緯 74 度 56 分、東經 163 度 42 分,建筑面積達 5244 平方米,可容納度夏考察人員 80 人、越冬考察人員 30 人,將填補我國在南極羅斯海區域的考察空白。(2)各位同學,從【英雄事跡】中我們看到,南極精神是隊員們爭分奪秒施工的吃苦耐勞,是在狂風中摸索前行的堅韌不拔,是攻克技術難題的開拓創新。40 年來,極地工作者憑借這些精神讓我國極地事業取得巨大成就。作為新時代青少年,我們應學習這種精神,努力學習科學知識,培養堅韌品質,遇到困難不退縮,積極探索創新。我們要以南極英雄為榜樣,在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踐行南極精神,為祖國未來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肩負起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擔當。第11頁(共11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