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7張PPT)夢游天姥吟留別編版高中語文教材 必修 上冊解夢?夢見廳堂有濕潤的泥土,有喪事。夢見身體落地,失去官位,有不好的事情發生。夢見火從地下冒出,會患病。夢見大石頭,財富滾滾而來。夢見大地被劈開,收成不好。夢見土在心腹上,痛失子孫。——《敦煌遺書·解夢書》在古代社會生活中,有一門非常特殊的職業——占夢師。根據《周禮·春官·占夢》的論述:“占夢,掌其歲時,觀天地之會,辨陰陽之氣,以日月星辰占六夢之吉兇。”周代就設置了占夢析夢的專職官員和機構,專門分析那些千奇百怪的夢境。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李白用詩的筆觸,生動細致得為我們描寫了他的一次奇幻夢境,這些夢境究竟是吉,還是兇?反映了李白哪些潛意識的觀念?那就需要各位占夢師,細致剖析,解迷開悟。任務一:知人論世詩仙李白作者介紹——詩仙李白701年—762年12月李白(701年—762年)字號稱號朝代詩派愛好詩風太白青蓮居士詩仙唐代浪漫主義詩人飲酒、賞月、作詩、旅游飄逸奔放、雄奇壯麗李白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明堂賦》《早發白帝城》等。15歲,自傲的李白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贈張相鎬二首》我十五歲觀閱奇書,作賦凌駕于司馬相如之上。詩仙李白的一生15歲,李白的武俠夢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俠客行》十步可斬殺一人,千里之行,無人可擋。事成之后,連個姓名也不肯留下。詩仙李白的一生19歲,李白的求職路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上李邕》(節選)大鵬總有一天會和風飛起,憑借風力直上九天云外。孔圣人還說后生可畏,大丈夫可不能輕視年輕人啊!詩仙李白的一生34歲,李白第一次接近統治者上層人物玉真之仙人,時往太華峰。清晨鳴天鼓,飆欻騰雙龍。弄電不輟手,行云本無蹤。幾時入少室,王母應相逢。李白來到長安,通過衛尉張卿向玉真公主獻了這首詩,祝愿公主早日得道成仙。詩仙李白的一生41歲,唐玄宗召李白入京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南陵別兒童入京》(節選)會稽愚婦看不起貧窮的朱買臣,如今我也辭家去長安而西入秦。仰面朝天縱聲大笑著走出門去,我怎么會是長期身處草野之人?詩仙李白的一生清平調·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玄宗皇帝居然給他一個供奉翰林的職務,工作內容就是給皇帝寫詩文娛樂。唐玄宗聽膩了陳詞舊曲,便派人將李白進宮譜寫新的樂章。李白便提筆在金花箋上作了《清平調》三首,以贊美楊貴妃的美貌。詩仙李白的一生詩仙李白的一生44歲,賜金放還行路難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云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除了給皇帝寫詩作樂,還關系朝政,他向玄宗上書勸諫,讓他以朝政為主,不要整日歌舞,耽誤朝政。唐玄宗賜給李白千兩黃金,將他放還田園。詩仙李白的一生永王東巡歌其一永王正月東出師,天子遙分龍虎旗。樓船一舉風波靜,江漢翻為燕鶩池。安史之亂爆發后,唐玄宗逃入四川。太子李亨在靈武繼位,是為唐肅宗。到了漢中的玄宗任命永王李璘為山南東路、嶺南、黔中、江南西路四道節度使。永王招賢納士,邀請李白入其府中做了幕僚。說到這里不得不說李邕的確有識人之明,李白政治眼光確實不太好,永王擅自引兵東巡,類似謀反,最終遭到朝廷軍隊的圍剿,永王兵敗被殺,李白也因罪入獄。詩仙李白的一生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受永王連累被下獄,唐肅宗曾一度想判他死罪,但在眾多大臣的求情下改判流放夜郎。當李白路過白帝城時,突然收到朝廷大赦天下的消息,是驚喜交加,隨即乘舟東下江陵。58歲的年齡,被流放夜郎,拋妻別子,走向長途,忽然遇赦,得以歸家,心里自然十分高興。詩仙李白的一生臨路歌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馀風激兮萬世,游扶桑兮掛左袂。后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大鵬奮飛啊振過八方,中天摧折啊力量不濟。所余之風啊可以激勵萬世,東游扶桑啊掛住了我的左袖。后人得此消息而相傳,仲尼已亡,還有誰能為我之死傷心哭泣。寫作背景李白不肯與權貴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寵臣高力士脫靴,楊貴妃研磨,得罪京城權貴,受到排擠,使他只居住了一年多便被賜金放還。由布衣而卿相的夢幻就此破滅。李白離開長安后,先到洛陽與杜甫相會,結下友誼。隨后又同游梁、宋故地,這時高適也趕來相會,三人一同往山東游覽,到兗州不久,杜甫西入長安,李白南下吳、越故地。這首詩就是他行前寫的。任務二:解決字詞該詩的另一個標題為“夢游天姥山別東魯諸公”,全詩是通過記敘“夢游天姥”的經歷,來“留別(詩贈東魯諸公)”。解題吟:本意就是吟詠,也就是作詩,后來成為一種詩體的名稱,即樂府詩的一種體裁。與“歌”“行”相仿,其音節格律較自由,有五言、七言、雜言等。夢游天姥吟留別留別:臨行贈言。“送別詩”和“留別詩”都寫離別時的離愁別緒;送別詩是送者所作,留別詩是離者所作。天姥:李白所夢內容,在地理上看,天姥山是天臺山脈的一部分。古體詩近體詩詩經體楚辭體樂府體絕句律詩白話寫詩;不受格律束縛;適合表達現代人的思想情感五四唐代詩經楚辭古樂府唐詩元曲現代新詩宋詞自由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文體知識回顧文體知識回顧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初唐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陳子昂等大李杜山水田園邊塞詩(岑參、高適、王昌齡)賀知章張若虛元白韓孟柳宗元劉禹錫小李杜唐詩七言古詩簡稱“七古”。“古詩”又稱“古體詩”,是相對于格律嚴格的“近體詩”而言。文體知識七言古詩七言分兩種:一種是以七言為基礎,雜用四、五、六、九言而構成了形式自由的長短句,長短交錯,換韻自由,富于變化,也稱為“歌行體”;另一種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齊。本詩屬于前一種,即“歌行體”。讀文正音天姥山 瀛洲 天臺山 剡溪淥水 腳著 殷巖泉 澹澹霹靂 訇然 恍驚起 覺時mǔyíngtāishànlùzhuóyǐndànpī lìhōnghuǎngjué掌握字意、注意易錯字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 ,使我不得開心顏!古典詩詞中的虛寫“虛”是指主觀意識中存在的情感、設想、夢境等,是通過詩人主觀想象得到的部分。(一)追憶過往之景。(二)設想未來之境。(三)從對方角度著筆。(四)摹寫夢境、仙境、想象。(五)抒發情志,闡發哲理。作用:使詩意含蓄蘊藉,大大豐富詩的意象,拓展詩的意境,給讀者以廣闊的審美空間和充盈的審美趣味。任務三:入夢探情第一段:夢游之由(起)——第二段:夢游之景(見)——第三段:夢醒之感(嘆)——敘述描寫議論、抒情本詩圍繞著“夢”寫了什么內容?由現實轉入夢境的過渡句是由夢境轉入現實的過渡句是“我欲因之夢吳越”“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確實、實在談起有時形容詞作動詞,遮蔽超出偏斜,倒下航海的人談起瀛洲,(大海)波濤渺茫,(瀛洲)確實難以找到;吳越一帶的人談起天姥山,此山在云霞忽明忽暗時也許可以看到。天姥山與天相連遮蔽天空,山勢高過五岳,遮掩了赤城山。天臺山雖高四萬八千丈,對著這天姥山,天臺山就好像要拜倒在它的東南面一樣。全文感知-第一段夸張既然題為“夢游天姥”,為什么要從瀛洲寫起?“煙濤微茫”的瀛洲與“云霞明滅”的天姥同樣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難求”讓人卻步,而天姥的“或(有時)可睹”則成了一種強烈的誘惑,以瀛洲來襯托天姥(側面描述)。同時也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頭,為下文入夢作了鋪墊。全文感知-第一段襯托是為了突出主要事物, 用相似的或相反的事物作為陪襯的一種修辭方式。 分為正襯和反襯兩種。 正襯,是用相類似的事物作為陪襯以充分反映主要事物。簡言之,是以美好的景物來生樂,以凄苦的景物來襯哀,或以次要的人物來襯主要人物。 反襯,是用與主要事物相反或相對的事物作陪襯以突出主要事物, 是“以樂景寫哀, 以哀景寫樂”。襯托知識鏈接李白筆下的天姥山有哪些特點?解夢:天姥山主峰762米,遠低于五岳和天臺山(華山2154米,天臺山1137米),李白為什么違背現實呢?神奇高大峻拔雄偉對比夸張襯托天姥可睹向天橫拔五岳掩赤城天臺傾天姥被詩人理想化、人格化,已不僅是實際意義上的山,而是一座精神大山,一種人格象征,是詩人追求的理想境界。遮天蔽日高聳入云廣度高度云霞明滅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受前面越人的話所吸引承上啟下由現實轉入夢境思考:第二段夢境部分可以分為幾個畫面?(以地點和時間作為劃分依據)月夜飛渡圖登山奇觀圖山中夜景圖洞天仙人圖全文感知-第二段我想依越人的話夢游吳越,一夜之間就飛過灑滿月光的鏡湖。夸張月夜——剡溪白晝——山中傍晚——洞外夜晚——洞中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受前面越人的話所吸引謝靈運清澈我想根據這(傳說),夢游一趟越地(的天姥山), 夢中,一個夜晚飛過月光映照下的鏡湖。湖上的月光映照著我的身影,送我到剡溪。詩人謝靈運游天姥山時住宿的地方現在還存在,清澈的溪流水波蕩漾,山中的猿猴叫聲凄清。月夜飛渡圖思考:①寫了哪些景物,寫出了景物什么特點?②詩中寫一夜飛度,湖月照送的情景,表現了詩人當時怎樣的心情,從哪些詞上體現出來?凄清幽靜鏡湖明月清猿夜啼剡溪淥水擬人輕松愉快心馳神往夸張一夜飛度,“飛”:湖月照送,“送”:景象:用詞:謝靈運是南朝時期著名的山水派詩人,他熱衷政治仕途,但到了劉宋時代,他的仕途地位受到威脅,很不順利;后來他干脆辭官,領著僮仆門生幾百人游山玩水,以排遣政治上的不滿。謝靈運與李白一樣,也是空有滿腔抱負,卻在政治上飽受打擊,都有政治上的不滿。所以,李白借謝靈運來寫自己,也表達了自己要效仿謝靈運寄情山水、鄙棄俗世。詩人為何提到“謝公”?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直上云霄的山路(我)腳穿謝公游山時穿的木屐,親自攀登直入云霄的山路。在半山腰就看見從海上升起的太陽,在山頂上可以聽到天雞啼叫。 無數山巖重疊,道路曲折回旋,沒有一定(的方向)。(由于)迷戀奇花,倚著山石,不覺已經天黑了。登山奇觀圖昏暗夸張視聽結合夸張月夜拂曉清幽壯美傍晚縱情山水,樂而忘返思考詩人為何反復提及“謝公”?1.謝靈運曾經游覽過這個地方。將夢境寫得真切具體,與之前的輕靈飄忽形成鮮明對照。2.李白此時的境遇與謝靈運相似,選擇謝公的宿處,謝式木屐,目的是進入謝靈運的感覺,享受精神的解脫。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使……戰栗使…震驚震動層層山峰黑沉沉的動蕩不定熊在怒吼,龍在長吟,聲音在巖泉中震響,使幽靜的樹林戰栗,使層層山巖震驚,烏云黑沉沉的將要下雨,水波蕩漾升起陣陣煙霧。山中夜景圖山中夜景圖恐怖、陰森楚辭句式,使節奏變化,增添浪漫主義色彩昏暗恍惚的景低沉裂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聲音很大閃電電閃雷鳴,山峰好像要崩塌似的。仙府的石門,轟隆一聲從中間打開了,洞天仙人圖為下文仙人出場做鋪墊驚天動地的聲高昂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仙人盛會圖洞中蔚藍的天空廣闊無際,看不到盡頭,日月的光輝照耀著金銀筑成的宮殿。仙人以彩虹為衣,以清風為馬,云中的神仙一個接一個地飄然而下。老虎彈著琴瑟,鸞鳥駕著車,仙人排成列,多如密麻。彩虹泛指駕乘云彩的神仙鸞鳥拉車回轉洞天仙人圖天空神仙居住的地方熱鬧非凡富麗堂皇雄偉壯觀、光輝燦爛夢游之景所夢之境 所夢之景(意象) 意境特點 心理感受月夜飛度圖湖、月、溪水、謝公宿處、淥水、猿聲清幽寧靜恬靜幽美愉悅神往登山奇觀圖青云梯、海日、天雞、迷花、奇石雄奇壯美迷醉神蕩樂而忘返山中奇景圖熊咆、龍吟、巖泉、深林、層巔、云、雨、煙驚心動魄光怪陸離悸動驚恐洞天仙人圖列缺霹靂、丘巒、洞天石扉、浩蕩青冥、日月、金銀臺、霓衣、風馬、紛紛云君、虎鸞、如麻仙人光輝燦爛富麗堂皇熱鬧綺麗盛大和樂驚嘆艷羨深入研讀——這里的“夢”具有怎樣的內涵?①作者在現實中不愿對權貴卑躬屈膝,而受排擠,對現實感到失望。于是詩人借“夢游”,傾泄心中情感,表現了他追求自由的思想感情。②寫仙人的集會,實際是人世間生活的一種變形。在這里既有塵世之多彩,又有塵世所無的自由浪漫,稱心愜意,是夢寐以求的理想樂土。這是歡迎“謫仙”蒞臨的盛典,李白的主體性得以顯現。在夢里,李白完成自己生命價值的轉換。夢境愈美好,則顯示現實愈丑惡。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忽然驚魂動魄,恍然間,我一驚而起,不禁長聲嘆息。醒來時見到的只有枕頭床席,剛才夢中的煙霧云霞消失了醒因驚懼而心跳猛然驚醒的樣子原來前面的仙境夢醒若失在夢境的最高點急轉直下,由夢境轉入現實憎恨現實 痛苦惆悵詩人為什么會突然“驚心動魄”而“覺起”,又為何“驚起”之后而“長嗟”,這“夢”究竟是一個美夢是一個噩夢 夢境成為他擺脫現實的避難所,成為他人生追求的理想國。“一夜飛度鏡湖月”:飛度月夜,表達對夢中生活的迫切向往。“腳著青云梯”:表現直上云霄的無盡快樂。“半壁聞天雞”:日升而鳴,意象美好,顯示出詩人的愉悅 。“霓為衣兮風為馬,仙之人兮列如麻”:詩人在長安三年并不得志,描繪夢中的理想世界,表露詩人的向往與追求,以美夢反襯現實的不如意。夢境是現實的反面。——偉格利美夢詩人為什么會突然“驚心動魄”而“覺起”,又為何“驚起”之后而“長嗟”,這“夢”究竟是一個美夢是一個噩夢 弗洛伊德說:"夢是一種愿望的達成!它可以算是一種清醒狀態精神活動的延續。”噩夢太白被放以后…回首蓬菜宮殿(唐宮)…有若夢游,故托天姥以寄意。——陳沅《詩比興箋》詩人為什么會突然“驚心動魄”而“覺起”,又為何“驚起”之后而“長嗟”,這“夢”究竟是一個美夢是一個噩夢 天姥一夢,實是李白的長安一夢。“云霞明滅或可睹”:曾經心目中帝京長安的模樣。“一夜飛度鏡湖月”:李白由一介布衣躍為萬眾仰慕的卿相。“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云青青兮欲雨”:進入朝廷,君心難測,陰森逼人;權貴傾軋,明爭暗斗。李白處境孤危。“仙之人兮列如麻”:達官貴胄齊聚,桀驁不馴的李白卻無法與他們合拍,名士風度難以在朝廷存留。“忽魂悸以魄動”:內心深受震動,實則賜金還山。弗洛伊德說:"夢是一種愿望的達成!它可以算是一種清醒狀態精神活動的延續。”噩夢這首詩的奇特就在于夢境的不確定性,它可能是李白所向往的自由境界,也可能是他精神上迷惘失意的反映,甚至包含著他對長安三年一夢的嗟嘆。——北大教授葛曉音任務四:夢境指迷不管是美夢還是噩夢,都映射出現實困境。他的困境是什么呢?①儒家“修齊治平”“入世濟時”觀念和壯志難酬之間的矛盾。②名士風流與官場秩序之間的矛盾。身為占夢師的你會給出怎樣的解夢方子?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詩人從夢中醒來,一時難以接受現實,不禁發出快樂短暫、世事無常的感嘆。傳說中神仙、隱士多騎白鹿等到低眉、低頭人世間行樂也是像夢中的幻境這樣,自古以來萬事都像東流的水一樣一去不復返。告別諸位朋友離開(東魯)啊,什么時候才能再回來?暫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間,等到要走時就騎上它去探訪名山。怎么能低頭彎腰侍奉權貴,使我不得露出開心的容顏!全文感知第三段逃避現實,對權臣貴戚的鄙棄和不妥協。抒發世事無常、人生如夢的感傷直抒胸臆卒章顯志寧愿寄情山水也決不向權貴屈服的反抗精神和追求自由的豪邁氣概李白為什么不直說困境和志向,而是借助夢游表達呢?從時空、意象、讀者共性等角度回答。 ①突破時空限制,便于展開想象。“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心神飛馳,凌越虛空,遨游萬水千山,抵達月下鏡湖。②便于鋪陳和組合紛繁意象,形成絢麗神奇、瑰偉怪誕的夢境。兩類意象群(山水意象群、神仙意象群) ③人人都有夢,人人有困境,引起大眾共鳴。還有哪些作品中提到夢呢?傳遞了怎樣的共性情感?莊周夢蝶,天人合一,心靈自由;南柯一夢,夢里功成又砍頭,醒后求仙求自由;紅樓夢,紅樓夢一場,殘霞葬風霜。在初中我們學過《破陣子》,請組內討論,辛棄疾這一場夢的個人意義、文化意義和普遍意義。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宋·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身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①個人意義:一生立志抗金,難敵朝野昏聵。壯志難酬仍奢求,以夢慰藉老臣心。②文化意義:家國情懷、儒仕思想、忠君報國、土地深情。③普遍意義:在困境中不改秉性,于無聲處響驚雷。高舉“人”的火炬,投身奉獻的事業。1.豐富的想象 天雞、金銀臺、霓衣、風馬、云之君2.大膽的夸張 向天橫、拔五岳、掩赤城、傾天臺3.瑰麗的色彩 云霞、明月、淥水、海日、青冥4.奇特的構思 全詩運用對比手法,從現實(渾濁、冷酷)到夢境(和諧、自由、歡樂),又回到現實總結藝術創作風格從本詩看浪漫主義的藝術創作風格(1)通過與五岳和赤城進行對比,用夸張的手法表現天姥山之高峻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兩句運用夸張的手法,以天臺山作反襯,更突出了天姥山高大雄偉的氣勢,從而表明了詩人急欲神游天姥山之念。(3)詩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承上啟下,由現實轉入夢境。從這兩句起,開始寫“夢游”的幻境。(4)古代詩詞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5)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中,描寫在電閃雷鳴中“ ______,______”,走過它就來到了一個光輝斑斕的神仙世界。(6)卒章顯志,揭示全詩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