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考語文散文專題訓練----林語塵散文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今夏的晚風林語塵①今年夏天我好喜歡“晚風”這個詞。②一天大太陽,空氣都曬燙了。傍晚這一陣風也不涼,但迎面吹來,真是清清爽爽,連頭發絲兒都放松下來。③因為一些原因,今年有許多時間都在家關著。便好好收拾了窗臺,養起更多花草。藻百年開滿小碎花,有一股悠悠的香味,并不濃烈,擺在窗口,晚風就會若有似無地帶進來一縷。姬玉簪花苞也顯出紫色,快要開了,纖長的花枝在風里顫動,“一朵釵頭顫裊,向人敧側”,楚楚惹人愛憐。④牽牛今年長得慢,大半個月過去了,藤蔓還在逡巡盤桓,不肯繞上繩子去。晚風一來,毛絨絨的藤尖就劃著圈兒,與風彼此纏繞。你是要攀著風往上長嗎,像盤旋的鷹那樣?⑤乘著晚風而來的,還有些可愛的訪客。⑥六月那會兒,是碧綠的草蛉。尤其晚間有雨時,往往一下子出現好幾只,都安安靜靜、輕飄飄地棲在窗紗上。我夜間去給花澆水,便隔著紗網跟它們對上目光:真好,我的小客人又跟夏天一起來啦。⑦草蛉偶爾也會從窗縫鉆進屋,翩翩撲燈。放著不管的話,就會因為沒有食物而餓死——每年夏天過后,都能在屋角發現干癟的殘骸,輕輕一碰,四扇綠紗般的翅膀就像落花散去。因此每見草蛉誤入,我就用紙卷引它們爬上來,再小心地請出去。窗臺水草豐茂,隨你們玩耍,屋里卻沒什么能招待呀。⑧還會有不知名的瓢蟲,橘黃色,像一枚渾圓光潔的小紐扣。這也是個容易遇到麻煩的客人,我不知多少次把它們從花盆下的積水里撈出來,看它們揮動小短腿刮除身上的水漬,原地打轉晾干自己,然后鞘翅一張,倏然展開折疊的內翅,起飛姿態充滿機械感。⑨七月里某個深夜,我被一陣刺啦刺啦的聲音驚起,往窗前一看,來了個意外的客人。一只黑蚱蟬,大概是被我沒關掉的植物補光燈引來的,翅膀在燈下宛如鉆石,閃著輝煌的火彩。客人貌美,卻是個傻大個兒。在窗沿爬了半天,不斷打滑掉下去,又刺啦刺啦撲騰起來調整姿勢。有一回抱住了縞蔓穗,那細細的葉子也擔不起它的重量, 像蹺蹺板一樣墜了下去。眼看著它背部著地,摔得動作凝固、一臉茫然,我也笑清醒了。⑩過了好久,它終于在窗紗上找到了落腳點,趴著不動了,露給我一個不甚美觀的肚子。我關燈躺回去,默默想著,這不請自來的鬧鐘,明天可別太早響起。沒想到客人頗有禮貌,清晨去看時,它還在窗上趴著,八點再看便已無蹤,走得悄無聲息。 七月底一個陣雨天,夜窗又有蟬來。這回是一只蒙古寒蟬,披著暗綠的紗衣,姿態輕盈,撲翅聲比黑蚱蟬要溫柔不少。這一回的客人也沒有擾民,是何時離去,我依舊不知曉。 有不少人看到蟲子便要受些驚嚇,我卻將它們的到來視作褒獎——古人種梧桐引鳳凰,我只種了尋常草花,難得也有不俗的客人愿來。正如“昨夜蟋蟀入我床下”,美麗的昆蟲光臨寒舍,我覺得蓬蓽生輝。 再之,輕柔的花香,蟬翼的聲響,都是時節的吉光片羽。因為它們,我也能在今年居家的壓抑氣氛里,保持一種心平氣和。即使足不出戶,晚風也會將夏天帶到我窗前,讓我覺得自己與世界,從未斷開聯結。(選自《這無畏的行旅》,有刪改)下列對文章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夏天的晚風迎面吹來,雖不涼,卻真是清清爽爽。B.牽牛花“一朵釵頭顫裊,向人敲側”,楚楚動人。C.文章中的第⑤自然段在文中起著引出下文的作用。D.第 自然段中的破折號在文中起解釋說明的作用。文章第③段寫到了藻百年和姬玉簪,對這兩種花,作者描寫的角度有何不同?對光臨我家的小昆蟲,我懷有怎樣的情感?請結合文章相關內容說說。結合上下文,按要求品析。(1)第④段中加點的人稱代詞“你”改為“它”好嗎?為什么?(2)請結合具體的動詞,品析第⑨段中的畫線句。在窗沿爬了半天,不斷打滑掉下去,又刺啦刺啦撲騰起來調整姿勢。文章開頭說:“今年夏天我好喜歡‘晚風’這個詞。”我為什么喜歡“晚風”這個詞?請結合全文內容簡要談談。閱讀下面的選文,回答小題。我總能遇到一些可愛的人林語塵賞花人①紅花羊蹄甲是我很喜歡的南國花木,樸素,多花,還很香——香得毫不甜蜜,有肥皂的潔凈感,十分特別。我家附近某條路栽滿這種樹,春節前后盛放,紫紅落花混入鞭炮的紅紙屑,行人過處,暗香滿路。環衛工人每天都要將落花掃走,不然路面很快會碾出一層花泥。②有天傍晚,我和母親經過那里,地上又積了不少花。我說著“好看”并停下拍照,母親也興致勃勃,幫我尋找花瓣更密的地面。忽聽人說:“好看嗎?我看過更好看的!”抬頭看到一位環衛工人,把竹掃帚倚在樹上,沖我們笑。③他略顯生疏地翻手機相冊給我們看。照片很模糊,都是凌晨天色未明時,路燈昏黃,各種遍地花瓣的場景。有幾張照片,主體是頂著厚厚落花的一對垃圾桶,他指著樂呵呵說:“馬桶開花!”不知是口誤還是什么地方特有的俗稱。④我們謝過他走開時,都挺高興。我跟母親講起以前讀的故事,白居易當地方官,在城外種了很多花樹,一春好景,當地人卻不來賞花。他獨自流連其間,很陶醉,很自在,但也多少有點兒失望,覺得世俗之人呀,怎么都這么沒有情趣。我說,真想讓他跟今天這位環衛工人喝一杯。__________⑤居民區的野貓不少,喂貓的人好像更多。⑥玉簪花圃里,去年秋天有兩只奶貓,姜黃皮毛,小小兩團,在雪白的花下打滾曬太陽,像郎世寧的畫兒。附近有阿姨一天三頓拎著飯盒來喂,寒來暑往,奶貓長成了滿臉橫肉的壯漢。⑦有一天我看見野貓鉆進快遞車半開的門縫。快遞員就在車邊忙著分揀,只掃了一眼便不管它,像是老熟人。貓:“今兒個夠冷的,我上你車焐一焐,你忙你的。”快遞小哥:“得嘞。”⑧附近還有只玳瑁色的貓,叫聲格外低啞。時常見它趴在井蓋上,我若蹲下拍照,它便主動走來,顯然也是常被投喂的主兒。我兩手空空,每每在它期待的注視中窘迫而逃。⑨某個加班深夜,我看到有人跟它在一起,背著包,大約也是晚歸的工薪族。那小哥捧著便利店的包子,沒有刻意蹲下去喂貓,就站在那兒,自己吃一口,給貓丟一塊。⑩鄰居阿姨喂貓,像喂幼兒吃飯;他喂貓,像跟朋友喝酒。一人一貓,無聲地推杯換盞,畫一樣鑲在空寂夜色里。__________ 立春,氣溫還是低,樹木依然線條冷硬,顏筋柳骨,寫不出春氣。風倒是軟了,不再像三九天那樣割臉。白天太陽很好。 傍晚在外面走,看天幕一點點暗下去。西天有長長云帶,正好懸在普藍與金橙色過渡之處。這一片水平涂抹的色彩,又被掛著鵲巢、高而筆直的楊樹剪影刺破。 路上有遛狗的老爺爺,對他的狗嘮叨不停:“往前走往前走往前走,你老看我干嗎呀。”“著什么急,仔細車輪子碾著你。”小狗看起來也上了年紀,不吵不鬧,極為乖巧,走走停停,不時回頭看他,黑眼睛濕漉漉的。 這是老伴兒型的人與狗。也有家長型的。人高馬大的男子,邊遛狗邊玩手機。忽然小狗不肯挪步了,他拽兩下沒拽動,索性繩子一丟,單手把狗撈起來,夾在胳膊底下,健步如飛地走了。全程視線都沒離開過手機。我目送著他瀟灑的背影——臂彎里垂下一個毛茸茸的狗尾巴,跟著他的步伐搖晃。…… 這世界有那么多人,多幸運我遇到了他們。閱讀選文,擬寫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的小標題。閱讀選文第一部分,說說為什么“我們謝過他走開時,都挺高興”。聯系選文,揣摩句中加點詞表情達意的效果。他喂貓,像跟朋友喝酒。一人一貓,無聲地推杯換盞,畫一樣鑲在空寂夜色里。選文第 段畫線句運用了什么描寫方法?有什么作用?世上有可愛的人,也還需要有像“我”這樣的人,說說文中“我”是一個怎樣的人。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問題。一個雙向害怕的故事林語塵①我在陽臺養了一只蜘蛛。②這是一個高樓層有紗窗的封閉陽臺,潮濕盆土中滋生的小黑飛就是極限了,很難出現比它們更大的蟲子。但有一天,我突然瞥見一粒貓砂大小的淺色影子,飛速捯飭著幾條腿,從一個花盆陰影溜進了另一個花盆的陰影里。③我的雷達嗡嗡作響,伸出兩個手指尖,顫抖著把花盆拖開一看——果然!是我最害怕的動物——一個小蜘蛛。④這源自童年陰影。吾鄉物華天寶,盛產大蜘蛛,山林間隨處可見張著巨網的絡新婦(蜘蛛),更震撼人心的,是足不出戶也會遇到的白額高腳蛛。⑤高腳蛛那長相,實在不討喜:個頭足有巴掌大,身軀卻是干癟的,八條長腿撇得很開,顯得瘦骨嶙峋又張牙舞爪。花色也顯臟,有的背上還長一塊“八”字形黑紋,乍一看像骷髏黑洞洞的眼眶。⑥最要命的就是在陰暗潮濕的老宅子里上廁所——常常把門一關,就跟門背后碗大一只白額高腳蛛臉貼臉。而且大人都說這種蜘蛛會“撒尿”,尿液一沾身,皮膚就會潰爛。這其實是將隱翅蟲造的孽張冠李戴,但兒時不懂,被虛實結合地嚇唬了很多年。一見白額高腳蛛,雞皮疙瘩就集體起立,見到其他蜘蛛也發毛。⑦二十多年后,當我在陽臺遭遇這只小蜘蛛,只感到熟悉的頭皮發麻。作為一個體形萬倍于它的龐然巨物,我雖然怕,還是有一拖鞋拍扁它這個選項的。所以小蜘蛛看起來比我更怕——太小了,我也看不清它的眼神,但它縮在陰影里一動不動這個肢體語言世界通用。⑧我猶豫了十秒鐘,想著,它這么小,陽臺這么大,以后也未必能時常見面,算了吧,怪可憐的。我把花盆挪回去,假裝什么也沒看見。⑨幾天后,我在陽臺角落的一盆玉樹上發現一簇弱小的蛛網,知道那小家伙暫時租住在這兒了。這租戶很能折騰,十天后,蛛網覆蓋整棵玉樹,又違章搭建到旁邊的天竺葵上。⑩不行,得拆。 想象一下吧,我一個害怕蜘蛛的人,舉著一片枯葉,先確認蛛網可見范圍內沒有蜘蛛身影,并禮貌地在網上敲了好幾下門——意思是我要拆房了,您躲好別出門嚇我。然后,像卷棉花糖一樣,迅雷不及掩耳地把連在其他植物上的蛛網全卷到枯葉上,“嗖”一下丟進垃圾桶……終于只剩下玉樹還被蛛網籠罩——玉樹葉子一層層,對蜘蛛來說是很好的建筑結構,它只要用網稍微封一下外側,就是多層落地窗小別墅。 我顫巍巍地端起玉樹花盆,轉著圈觀察:顯然,有兩層已經被它當廚房了,堆了好多小黑飛尸體,都用蛛絲纏裹著卷在網上。有一層可能是更衣室,懸著蜘蛛蛻下的皮。 從養花的角度說,玉樹被纏得太難看了……我拿枯葉掃了掃,清理了一部分蟲尸殘蛻,像個租客埋汰的倒霉房東,不得不承擔起額外的保潔工作。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片狼藉正是蜘蛛所付的租金——它在角落里默默貢獻了相當于兩三片黃板的殺蟲量。 清掃的時候,我猝不及防地跟蜘蛛打了照面。它就藏在玉樹兩層葉片之間,猶抱蛛網半遮面,身體原來是淺淺的灰紅色,腹部尖尖的,修長的腿有點半透明。它的體形已經比初見面時大了一圈,但依然嚇得一動不動,對我強拆它房子的行為敢怒而不敢言,甚至在我掃到附近時,無奈地縮了一下腿。 這動作忽然看得我有點內疚。人沒犯我,僅僅是借地方吃口飯(甚至算得上幫忙),如果只因為我的恐懼就要傷害它,也怪對不起人家的。 我把花盆放了回去。算了,怪可憐的。愛織網就織吧,哪天我要實在忍不了,就端著花盆把你放生到樓下去。(摘自2023.5“文匯筆會”,有刪改)(1)一個故事的敘述可以有不同的視角,請從蜘蛛的視角,用第一人稱來概述故事。(2)按要求賞析下面的句子。①這租戶很能折騰,十天后,蛛網覆蓋整棵玉樹,又違章搭建到旁邊的天竺葵上。(賞析加點詞的表達效果)②像卷棉花糖一樣,迅雷不及掩耳地把連在其他植物上的蛛網全卷到枯葉上,“嗖”一下丟進垃圾桶……(從描寫方法的角度賞析)(3)“害怕”情感貫穿全文,第③段劃波浪線的句子要如何朗讀才能體現我的害怕?試從朗讀重音的設計上談談并說明理由。我的雷達嗡嗡作響,伸出兩個手指尖,顫抖著把花盆拖開一看——(4)文章④—⑥段在故事的講述中有何作用?(5)作者結尾說“哪天我要實在忍不了,就端著花盆把你放生到樓下去”,你覺得“我”會把蜘蛛放生到樓下去嗎?結合文本談談。答案1.B 2.示例:作者寫藻百年悠悠的香味,主要從嗅覺的角度入手,寫姬玉簪花枝顫動的樣子,主要從視覺角度入手。 3.示例:對光臨我家的小昆蟲,我欣喜且憐惜。草蛉來了,我覺得“真好”,生怕它因沒有食物而餓死,總是小心地將它移到窗臺;瓢蟲掉到水里,我不斷將它撈出;黑蚱蟬和蒙古寒蟬的到來讓我愉悅,我隨它們自由來去。我覺得它們的到來是對我的褒獎,令我蓬蓽生輝。 4.(1)示例:不好。文中使用第二人稱,似乎在與牽牛花對話,親切溫情,體現出了作者對待自然萬物平等、尊重的思想情感。(2)示例:爬半天、不斷打滑、刺啦刺啦撲騰,這些詞語形象生動地刻畫了黑蚱蟬苦苦掙扎的樣子,勾勒出黑蚱蟬傻萌、可愛的情態。 5.示例:今年夏天的晚風雖然不涼,但清爽宜人。我雖然無法外出,但晚風吹拂,送來輕柔的花香,還有許多可愛的訪客,讓我覺得自己與世界,從未斷開聯結。“晚風”這個詞能讓我想起這些美好的事物,令我心平氣和,我自然喜歡。【導語】林語塵的《今夏的晚風》通過生動的細節描寫和富有情感的筆觸,呈現了一個充滿生機的夏日窗臺景象。文中以“晚風”為線索,不僅描繪了自然界的植物和昆蟲的動態,也表達了作者在居家生活中的內心感受。通過輕柔的晚風、醉人的花香,以及小昆蟲們不期而至的拜訪,作者展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溫暖情感,同時也隱喻了在困境中保持心境平和的重要性。文風清新,意境悠長,讓人感受到微風中那種獨特的寧靜與美好。1.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B.分析第③段“姬玉簪花苞也顯出紫色,快要開了,纖長的花枝在風里顫動,‘一朵釵頭顫裊,向人敧側’”可知,“一朵釵頭顫裊,向人敧側”寫的是姬玉簪花,并非牽牛花;故選B。2.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描寫方法的能力。分析第③段可知,作者在寫“藻百年”時,用了“悠悠的香味”和“晚風帶一縷香”,這正是運用了嗅覺感官的描寫;而作者寫“姬玉簪花苞”時,則用了“紫色”“纖長的花枝”“敧側”“楚楚惹人憐愛”等詞語,這些都是都是視覺描寫。所以不同在于作者從嗅覺的角度入手寫藻百年悠悠的香味,從視覺角度入手寫姬玉簪花枝顫動的情態。3.本題考查內容理解。對草蛉的情感:從第⑥段“我夜間去給花澆水,便隔著紗網跟它們對上目光:真好,我的小客人又跟夏天一起來啦”可以看出作者對草蛉到來的欣喜之情;從第⑦段“草蛉偶爾也會從窗縫鉆進屋…… 因此每見草蛉誤入,我就用紙卷引它們爬上來,再小心地請出去”能分析出作者對草蛉的憐惜,生怕它餓死。對瓢蟲的情感:依據第⑧段“我不知多少次把它們從花盆下的積水里撈出來”可知作者對瓢蟲充滿憐惜,不忍其被水淹。對黑蚱蟬和蒙古寒蟬的情感:結合第⑨段看到黑蚱蟬的各種行為以及第⑩段“我也笑清醒了”,還有第 段對蒙古寒蟬“姿態輕盈,撲翅聲比黑蚱蟬要溫柔不少”的描寫,以及“這一回的客人也沒有擾民,是何時離去,我依舊不知曉”可以看出作者對它們到來的愉悅之情,并且從第 段“古人種梧桐引鳳凰…… 我覺得蓬蓽生輝” 能看出作者認為它們的到來是一種褒獎,令自己蓬蓽生輝,體現出作者對它們的喜愛與珍視。所以對光臨我家的小昆蟲,我欣喜且憐惜。4. 本題考查學生品析句子的能力。(1)分析第④段中劃線句可知,這是寫牽牛花的生長情態,作者在這里沒有用“它”,而是用第二人稱“你”來稱呼牽牛花,這樣能夠生動地營造與牽牛花面對面對話的情境,令人品讀后有種親切溫情的味道;把牽牛花當作人一樣來稱呼,也能夠體現出作者以平等且尊重的態度來對待自然界的萬物。(2)分析第⑨段可知,本段是描寫昆蟲黑蚱蟬在我家拜訪的場景。畫線句中的“爬半天”“不斷打滑”“刺啦刺啦撲騰”就給我們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了客人黑蚱蟬傻萌、可愛的情態。這只昆蟲光臨作者家,并且在作者家的窗沿上苦苦掙扎,更能引起了作者內心的喜悅和憐愛。5.本題考查文本內容。晚風本身的清爽宜人。從第②段“一天大太陽,空氣都曬燙了。傍晚這一陣風也不涼,但迎面吹來,真是清清爽爽,連頭發絲兒都放松下來”可以看出,即便在炎熱的夏日,晚風雖不涼卻有著清爽的特質,能讓人從燥熱中獲得舒適感,這種宜人的感受是喜歡“晚風”這個詞的一個基礎原因。晚風吹送花香。在第③段提到“藻百年開滿小碎花,有一股悠悠的香味,并不濃烈,擺在窗口,晚風就會若有似無地帶進來一縷”,說明晚風能攜帶著花草那輕柔、悠悠的香味進入屋內,讓居家的氛圍變得更加美好愜意,使得“晚風”這個詞關聯著美好的嗅覺體驗。晚風中迎來可愛訪客。草蛉:第⑥段“六月那會兒,是碧綠的草蛉。尤其晚間有雨時,往往一下子出現好幾只,都安安靜靜、輕飄飄地棲在窗紗上。我夜間去給花澆水,便隔著紗網跟它們對上目光:真好,我的小客人又跟夏天一起來啦”,展現出草蛉乘著晚風來到窗臺,作者把它們當作可愛的小客人,內心滿是欣喜,晚風帶來了這樣有趣的小生命,讓“晚風”一詞多了幾分靈動與可愛的意味。瓢蟲:第⑧段“還會有不知名的瓢蟲,橘黃色,像一枚渾圓光潔的小紐扣”,描述了瓢蟲也是乘著晚風出現的訪客之一,它們有著獨特的模樣和有趣的晾干起飛姿態,豐富了晚風中訪客的形象,也讓“晚風”與這些可愛小昆蟲聯系起來。黑蚱蟬和蒙古寒蟬:第⑨段“七月里某個深夜,我被一陣刺啦刺啦的聲音驚起,往窗前一看,來了個意外的客人。一只黑蚱蟬……”以及第 段“七月底一個陣雨天,夜窗又有蟬來。這回是一只蒙古寒蟬……”詳細描述了黑蚱蟬和蒙古寒蟬在晚風中來到窗前的情景,它們各具姿態,或憨態可掬或輕盈溫柔,這些都是晚風中獨特的“來客”,使得“晚風”這個詞承載著這些有趣的相遇記憶。晚風帶來與世界的聯結感。第 段“即使足不出戶,晚風也會將夏天帶到我窗前,讓我覺得自己與世界,從未斷開聯結”直接點明了重要原因,盡管因為一些原因居家不能外出,但晚風就像一個紐帶,把外面世界的美好,諸如花香、昆蟲等帶到自己身邊,讓人不會覺得與外界隔絕,“晚風”這個詞也就象征著這種與世界緊密相連的美好感覺,能讓人在居家的壓抑氣氛里保持心平氣和,所以作者喜歡“晚風”這個詞。綜上所述,“晚風”這個詞關聯著諸多美好的事物和感受,自然會讓作者心生喜愛。6.喂貓人、遛狗人 7.示例一:這是因為“我們”不僅欣賞到花的美好,而且遇到了有同樣喜好的人。示例二:環衛工人:分享的快樂;“我們”:遇到了一個有情趣、懂得欣賞美的人。 8.“鑲”字本義是嵌入,生動地寫出了一人一貓的美好畫面與夜色融為一體,突出了畫面的和諧溫馨(或:給人們帶來的寧靜美好的感受)。 9.語言描寫,生動形象寫出老爺爺遛狗時嘮叨的樣子,流露出老爺爺對狗的寵愛(呵護),也表現了小狗對主人的依賴(小狗與主人的親密)。 10.我是熱愛生活,心地善良(充滿愛心),并且能夠發現生活中的美好的人。【解析】6.考查擬寫標題。根據第⑩段中的“鄰居阿姨喂貓,像喂幼兒吃飯;他喂貓,像跟朋友喝酒”可知,這一小節寫的是喂貓的人。根據第 段中的“路上有遛狗的老爺爺,對他的狗嘮叨不停”和第 段中的“人高馬大的男子,邊遛狗邊玩手機”可知,這一小節寫的是遛狗的人。結合第一小節標題“賞花人”的格式,第一空可填“喂貓人”,第二空可填“遛狗人”。7.考查語句理解。根據第②段中的“有天傍晚,我和母親經過那里,地上又積了不少花。我說著‘好看’并停下拍照,母親也興致勃勃,幫我尋找花瓣更密的地面”可知,我們欣賞到了花的美好。根據第③段中的“他略顯生疏地翻手機相冊給我們看。照片很模糊,都是凌晨天色未明時,路燈昏黃,各種遍地花瓣的場景”可知,這位環衛工人也是一位同樣愛花的人,我們遇到了有同樣喜好的人。根據環衛工人讓我們看他手機里關于花的照片可知,他與我們一起分享自己的快樂。他是一位環衛工人,卻能從枯燥平凡的工作里發現生活的美好,可知他是一個有情趣,懂得欣賞美的人。所以“我們謝過他走開時,都挺高興”。8.考查詞句賞析。“鑲”字本義是嵌入,在句中表示的是“一人一貓,無聲地推杯換盞”的美好畫面與空寂的夜色融為一體,突出了畫面的溫馨和諧,給人們帶來了寧靜美好的感受。9.考查賞析描寫方法。畫線句是遛狗的老爺爺對狗說的話,所以這是對他的語言描寫。聯系句中的“對他的狗嘮叨不停”可知,生動形象寫出老爺爺遛狗時嘮叨的樣子,老爺爺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嘮叨不停,表現了老爺爺對狗的寵愛。“你老看我干嗎呀”說明狗在一直看老爺爺,表現了狗對老爺爺的依賴。由此可見狗與人關系的親密。10.考查分析人物形象。聯系文本內容可知,作者看到地上積了很多的花,于是心生喜愛,遇到一位同樣愛花的清潔工人,感受到他心靈的美好與分享的快樂。從喂貓人的身上,作者看到了人性的善良與美好,人與動物相處時的和諧與溫馨。從遛狗的老爺爺身上,看到他對小狗的寵愛與小狗對他的依賴。這些生活中美好的畫面讓作者心生歡喜,覺得自己是一個幸運的人。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是一個熱愛生活,心地善良,善于從生活中發現美好的人。11.(1)我是一只小蜘蛛,在一個封閉陽臺的花盆陰影里被發現了。我的主人很怕我,因為她童年有蜘蛛的陰影。她本來可以拍死我,但猶豫后放過了我。我在陽臺上的玉樹旁織網生活,網越織越大,主人雖害怕但還是很有禮貌地清理了一部分我的網,她看到了我捉的小黑飛和蛻下的皮,覺得我也算交了租金。后來她再次清理時與我打了照面,我嚇得不敢動,她最終還是放過了我,還想著實在忍不了就把我放生到樓下。(2)①“違章搭建”一詞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將蜘蛛織網的行為擬人化,生動形象地表現出蜘蛛織網范圍不斷擴大,從玉樹延伸到天竺葵上的情景,同時也增添了故事的趣味性。②這句話運用了動作描寫,通過“卷”“丟”等一系列動詞,生動地描繪出作者清理蛛網時的迅速和果斷,表現出作者雖然害怕蜘蛛,但為了清理蛛網還是鼓起勇氣去做的心理。(3)朗讀時應重讀“嗡嗡作響”“顫抖著”。理由:“嗡嗡作響”形象地表現出“我”內心的恐懼,像雷達報警一樣,強調這種害怕的感覺非常強烈;“顫抖著”則直接體現出“我”因為害怕而身體產生的反應,通過重讀這兩個詞語能更好地體現“我”害怕蜘蛛的心理。(4)文章④—⑥段在故事講述中的作用如下:內容上:交代了“我”害怕蜘蛛的原因,是因為童年在家鄉見到的大蜘蛛,尤其是白額高腳蛛給“我”留下了深刻的陰影,豐富了文章的內容,使讀者更能理解“我”害怕蜘蛛的情感根源。結構上:為下文“我”在陽臺看到小蜘蛛時的害怕反應以及與小蜘蛛的一系列互動做鋪墊,使故事的發展更加合理自然。(5)我覺得“我”可能不會把蜘蛛放生到樓下去。從文中可以看出,“我”雖然害怕蜘蛛,但多次放過它,并且在清理蛛網時還考慮到蜘蛛的感受,覺得它也算交了租金。“我”是一個善良且有同情心的人,盡管蜘蛛的網可能會影響到陽臺的美觀,但“我”一直都在容忍它,所以最終可能還是會繼續容忍下去,而不是把它放生到樓下去。【導語】文章通過“我”與蜘蛛之間的互動,生動描繪了一段充滿人性心理斗爭的小故事。故事以幽默的語言展現了“我”從害怕到最終接納蜘蛛的轉變,展現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可能性。作者巧妙地將童年陰影與成年恐懼相結合,將內心的矛盾和反思通過細膩的描寫傳遞給讀者,同時也用擬人化手法賦予蜘蛛以生命,將它塑造成一個有趣的角色,增加了文本的可讀性和趣味性。【詳解】(1)本題考查理解概括文章內容。題目要求以蜘蛛的視角概述故事,首先要明確蜘蛛是故事的“主角”之一,概括時要對蜘蛛使用第一人稱,即蜘蛛是“我”。結合第①段“我在陽臺養了一只蜘蛛”,第③段“我的雷達嗡嗡作響,伸出兩個手指尖,顫抖著把花盆拖開一看——果然!是我最害怕的動物——一個小蜘蛛”,第④段“這源自童年陰影”可知,故事的開端是最害怕蜘蛛的主人拖開陽臺的花盆發現了“我”,她害怕蜘蛛是源于童年陰影;結合第⑧段“我猶豫了十秒鐘,想著,它這么小,陽臺這么大,以后也未必能時常見面,算了吧,怪可憐的。我把花盆挪回去,假裝什么也沒看見”,第⑨段“幾天后,我在陽臺角落的一盆玉樹上發現一簇弱小的蛛網,知道那小家伙暫時租住在這兒了。這租戶很能折騰,十天后,蛛網覆蓋整棵玉樹,又違章搭建到旁邊的天竺葵上”可知,故事的發展是主人放過了“我”,“我”在陽臺的玉樹上織起了蛛網,且“我”織網的范圍不斷擴大,已織到天竺葵上了;結合第⑩段“不行,得拆”,第 段“我顫巍巍地端起玉樹花盆,轉著圈觀察”,第 段“我拿枯葉掃了掃,清理了一部分蟲尸殘蛻,像個租客埋汰的倒霉房東,不得不承擔起額外的保潔工作”,第 段“清掃的時候,我猝不及防地跟蜘蛛打了照面。它就藏在玉樹兩層葉片之間,猶抱蛛網半遮面,身體原來是淺淺的灰紅色,腹部尖尖的,修長的腿有點半透明。它的體形已經比初見面時大了一圈,但依然嚇得一動不動,對我強拆它房子的行為敢怒而不敢言,甚至在我掃到附近時,無奈地縮了一下腿”可知,故事的高潮是主人清理蛛網,看見了“我”捉的小黑飛和蛻下的皮,還看見了藏在玉樹的兩層葉片間的“我”;結合第 段“我把花盆放了回去。算了,怪可憐的。愛織網就織吧,哪天我要實在忍不了,就端著花盆把你放生到樓下去”可知,故事的結局是主人又把花盆放了回來,把“我”放過了,沒有把“我”清理,讓“我”繼續在陽臺生活。據此概括作答。(2)本題考查賞析語句。結合①句“這租戶很能折騰,十天后,蛛網覆蓋整棵玉樹,又違章搭建到旁邊的天竺葵上”分析,加點詞“違章搭建”這個詞原本是用于形容人類違反規定進行建筑的行為。在句中用于形容蜘蛛織網,賦予了蜘蛛人的行為特征,這是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這種寫法把蜘蛛織網從玉樹延伸到天竺葵的行為描述得很生動,好像蜘蛛是一個不懂規則的“小租戶”,在陽臺上隨意擴張自己的“領地”,讓讀者更能感受到蜘蛛織網的動態過程,同時也讓故事更有趣味性;結合②句“像卷棉花糖一樣,迅雷不及掩耳地把連在其他植物上的蛛網全卷到枯葉上,‘嗖’一下丟進垃圾桶……”分析,從描寫方法角度看,“卷”“丟”這兩個動詞準確地描述了作者清理蛛網的動作,這是運用了動作描寫;“像卷棉花糖一樣”是一個形象的比喻,把卷蛛網的過程比作卷棉花糖,讓讀者能想象到作者清理蛛網時的小心翼翼和迅速;“迅雷不及掩耳”則強調了速度之快,突出作者雖然害怕蜘蛛,但為了清理蛛網還是鼓起勇氣迅速行動的心理狀態。(3)本題考查朗讀設計。結合第③段劃波浪線的句子“我的雷達嗡嗡作響,伸出兩個手指尖,顫抖著把花盆拖開一看——”分析,朗讀重音的設計是為了更好地體現情感,可以重讀“伸出”強調動作的猶豫和遲緩,以展現內心的猶豫和恐懼;可以重讀“顫抖著”,它直接體現了身體因為害怕而產生的反應,讓聽者感受到“我”的緊張和害怕;可以重讀“拖開”,突出“我”盡管害怕但仍努力進行的決心;通過重讀這些詞語,能讓朗讀更生動地傳達出“我”害怕蜘蛛的心理。(4)本題考查理解句段作用。結合第④段“這源自童年陰影。吾鄉物華天寶,盛產大蜘蛛,山林間隨處可見張著巨網的絡新婦(蜘蛛),更震撼人心的,是足不出戶也會遇到的白額高腳蛛”,第⑤段“高腳蛛那長相,實在不討喜:個頭足有巴掌大,身軀卻是干癟的,八條長腿撇得很開,顯得瘦骨嶙峋又張牙舞爪。花色也顯臟,有的背上還長一塊‘八’字形黑紋,乍一看像骷髏黑洞洞的眼眶”,第⑥段“最要命的就是在陰暗潮濕的老宅子里上廁所——常常把門一關,就跟門背后碗大一只白額高腳蛛臉貼臉。而且大人都說這種蜘蛛會‘撒尿’,尿液一沾身,皮膚就會潰爛。這其實是將隱翅蟲造的孽張冠李戴,但兒時不懂,被虛實結合地嚇唬了很多年。一見白額高腳蛛,雞皮疙瘩就集體起立,見到其他蜘蛛也發毛”可知,在內容方面,第④—⑥段詳細描述了家鄉的大蜘蛛,特別是白額高腳蛛的樣子和給“我”帶來的恐懼。這些內容解釋了“我”為什么會對蜘蛛有如此強烈的恐懼,讓讀者了解到這種恐懼不是無緣無故的,而是源于童年的經歷。比如提到白額高腳蛛的長相不討喜,以及大人錯誤的嚇唬,這些都加深了“我”對蜘蛛的恐懼,豐富了文章的情感內涵;在結構方面,結合第⑦段“二十多年后,當我在陽臺遭遇這只小蜘蛛,只感到熟悉的頭皮發麻。作為一個體形萬倍于它的龐然巨物,我雖然怕,還是有一拖鞋拍扁它這個選項的”,第 段“想象一下吧,我一個害怕蜘蛛的人”可知,第④—⑥段為下文做了很好的鋪墊。因為有了前面的恐懼根源的交代,當在陽臺上看到小蜘蛛時,“我”的害怕反應就顯得很自然合理。同時,也為后面“我”與小蜘蛛的一系列互動,如猶豫是否傷害它、清理蛛網等行為奠定了情感基礎,使得整個故事的發展連貫流暢。(5)本題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內容。結合第⑧段“我猶豫了十秒鐘,想著,它這么小,陽臺這么大,以后也未必能時常見面,算了吧,怪可憐的。我把花盆挪回去,假裝什么也沒看見”,“我”在看到小蜘蛛時,雖然害怕,但還是猶豫后放過了它,這是第一次容忍;結合第 段“想象一下吧,我一個害怕蜘蛛的人,舉著一片枯葉,先確認蛛網可見范圍內沒有蜘蛛身影,并禮貌地在網上敲了好幾下門”,第 段“我顫巍巍地端起玉樹花盆,轉著圈觀察:顯然,有兩層已經被它當廚房了,堆了好多小黑飛尸體,都用蛛絲纏裹著卷在網上。有一層可能是更衣室,懸著蜘蛛蛻下的皮”,第 段“從養花的角度說,玉樹被纏得太難看了……我拿枯葉掃了掃,清理了一部分蟲尸殘蛻,像個租客埋汰的倒霉房東,不得不承擔起額外的保潔工作。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片狼藉正是蜘蛛所付的租金——它在角落里默默貢獻了相當于兩三片黃板的殺蟲量”可知,在清理蛛網時,“我”很有禮貌地先確認蜘蛛不在,還覺得它捉小黑飛是交了租金,這體現了“我”對蜘蛛的一種認可和容忍;結合第 段“清掃的時候,我猝不及防地跟蜘蛛打了照面”,第 段“這動作忽然看得我有點內疚”,第 段“我把花盆放了回去。算了,怪可憐的。愛織網就織吧,哪天我要實在忍不了,就端著花盆把你放生到樓下去”可知,“我”再次看到蜘蛛時,雖然它的網影響了玉樹的美觀,但“我”還是因為內疚而放過了它,并且只是想到實在忍不了就放生,而不是直接決定放生。從文中這些細節可以看出“我”的善良和容忍,綜合這些情節可知,“我”雖然害怕蜘蛛,但一直都在容忍它的存在,所以大概率不會把它放生到樓下去。據此概括作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