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上冊 第一單元《1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第一課時(共2課時)【教材分析】本課時為《小蝌蚪找媽媽》的第一課時,核心內容包括:1.導入課題,激發學生對“小蝌蚪找媽媽”的興趣;2.初讀課文,圈畫生字,掌握“教”“迎”“蹲”等字的讀音,區分前后鼻音、平翹舌音;3.圖文結合,學習第1自然段,感知小蝌蚪“大腦袋、長尾巴”的外形特點,理解“一群”“快活”“游來游去”等詞語;4.鞏固生字的認讀與組詞。本課時是后續學習青蛙成長變化的基礎,側重識字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學情分析】學生對小蝌蚪和青蛙有生活認知,能通過圖片快速識別;已具備自主圈畫生字、同桌互考的能力,但對“捕、迎”等字的讀音易出錯,需教師正音;對“疊詞(大大的、長長的)”表達效果的理解需引導;喜歡直觀形象的學習方式,適合通過圖片、游戲鞏固識字。【教學目標】1.認識16個生字,會寫8個字,掌握“袋”在“腦袋”中讀輕音的特點。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讀好第1自然段,體會小蝌蚪的自在。3.通過圖文結合,說出小蝌蚪的外形特點,理解詞語的含義。【教學重點】學習生字,讀準字音;正確朗讀課文,感知小蝌蚪外形。【教學難點】區分“迎”的讀音;理解疊詞“大大的”“長長的”的表達效果。【學習評價】1.過程性評價:通過“開火車讀生字”“同桌互考識字”檢查生字掌握情況;通過“指名讀第1自然段”評價朗讀效果。2.結果性評價:讓學生口頭描述小蝌蚪的外形,檢查對第1自然段內容的理解;通過組詞練習鞏固生字運用。【教學過程】一、情景導入1.提問導入:池塘里有一群小家伙,它們想找媽媽,大家知道它們是誰嗎?學生交流討論。2.板書課題。引導學生齊讀課題,強調“找”重讀,“媽媽”讀得親切。設計意圖:通過直觀圖片和情境提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自然導入課題,同時為后續感知蝌蚪外形埋下伏筆。二、課文學習1.范讀課文,要求學生聽準字音、注意停頓。學生自由讀課文,圈出生字,多讀幾遍。2.自學課文,圈出生字。學生標出自然段序號。3.重點關注讀音易錯的字“披、迎、甩”。同桌互相認讀生字,互考字音。設計意圖:通過“范讀—自學—互助”的流程,培養學生自主識字和合作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在語境中初步感知生字。三、展示1.開火車讀字詞。認讀生字。2.指名學生讀第1自然段。其他學生認真傾聽,評價是否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設計意圖:通過展示與評價,檢驗自學效果,糾正讀音錯誤,同時培養學生的傾聽與評價能力。四、講解1.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插圖里有什么?小蝌蚪長什么樣?引導學生找出文中描寫小蝌蚪外形的句子,說明疊詞更能突出特點。2.講解“一群”、“快活”、“游來游去”的含義。學生結合生活舉例。設計意圖:通過圖文結合和詞語對比,讓學生直觀理解課文內容,掌握重點詞語,突破教學難點。五、練習1.出示生字并組詞。學生組詞。2.練習:小蝌蚪有( )的腦袋,( )的尾巴,( )地游來游去。口頭練習。設計意圖:通過組詞、朗讀、填空練習,鞏固本課所學知識,強化生字和課文內容的記憶,提升學習效果。六、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小蝌蚪的外形,下節課我們一起跟著小蝌蚪找媽媽,看看它們會發生什么變化。【課堂作業】基礎性訓練:抄寫生字并組詞。鞏固性訓練:朗讀第1自然段。拓展性訓練:觀察身邊的小動物(如小魚、小雞),說說它們的外形特點。【板書設計】1小蝌蚪找媽媽小蝌蚪的外形: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長長的尾巴詞語:一群、快活、游來游去【作業布置】生字本:生字書寫第二課時(共2課時)【教材分析】文本第2-6自然段,核心是小蝌蚪四次變化與找媽媽過程,需梳理邏輯,理解關鍵詞情感差異。【學情分析】學生已掌握基礎、小蝌蚪的外形特點,對“找媽媽”的情節有更多期待。【教學目標】1.梳理小蝌蚪四次變化與找媽媽過程,理解關鍵詞情感差異。2.有感情分角色朗讀,參與表演,樹立保護青蛙意識。【教學重點】梳理變化與找媽媽過程。【教學難點】理解關鍵詞情感差異,掌握要點。【學習評價】1.過程性評價:通過小組匯報、朗讀、表演檢查理解情況。2.結果性評價:通過填空(變化順序)評價目標達成度。【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1.聽寫生字詞。2.回顧上節課內容。設計意圖:復習舊知,銜接新課。二、趣味學習1.出示自學提示,指導小組合作。2.引導梳理變化。小組交流討論小蝌蚪的變化。設計意圖:培養合作與探究能力,落實文本理解。三、角色表演1.組織分角色朗讀;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小組表演。2.邀請小組表演,指導評價。設計意圖:提升朗讀與表達能力。四、情感朗讀1.學習課文第2~6自然段。2.自由讀課文,體會思想感情,練習朗讀。圖文結合,學生自由閱讀課文,合作探討。設計意圖:深化理解,體會情感,提升小組合作探究能力。五、探討成長學習其他小動物的成長過程。學生根據搜集情況進行匯報(蝴蝶的成長過程;蟬的成長過程)設計意圖:鞏固課文內容,滲透情感教育。六、課堂小結1.提問回顧變化與找媽媽過程。2.總結學習內容,強調保護青蛙。【課堂作業】基礎性訓練:朗讀全文,聽寫會寫字。鞏固性訓練:填空寫出小蝌蚪變化順序。拓展性訓練:畫小蝌蚪變化過程。【板書設計】1小蝌蚪找媽媽小蝌蚪變化:長后腿→長前腿→尾巴變短→尾巴消失(變青蛙)找媽媽:遇鯉魚→遇烏龜→找青蛙【作業布置】講述小蝌蚪變青蛙的生長歷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