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第一單元·第4課“飛天”凌空——跳水姑娘呂偉奪魁記情境導入在1982年的新德里亞運會上,中國首次在金牌總數上超過歷屆第一的日本隊,其中奪得10米高臺跳水比賽金牌的女運動員是誰?她跳水的這一過程,被記者夏浩然、樊云芳用生動的語言報道了出來。今天,我們來欣賞他們對呂偉跳水的新聞特寫。新聞特寫與消息的異同相同點:二者都是新聞的范疇,都要真實地報道新聞事實。不同點:消息,要迅速及時,真實準確地報道新聞事件的全過程。而新聞特寫不要求報道新聞的全過程,只抓住新聞過程中的一個片段或場景對事件或人物做出形象化的報道,可以借助一些文學手法。文體知識夯實基礎1982年11月,在新德里舉行的第9屆亞運會,是“文革”后中國派選手參加的第一個國際性綜合大型運動會,吸引了國內眾多媒體的目光。女子10米高臺跳水是中國的優勢項目,奪魁不成問題,僅僅寫一篇消息通報賽況不足以吸引讀者的眼球,也容易與其他媒體的報道撞車。于是作者獨辟蹊徑,采用新聞特寫的形式,捕捉、截取新秀呂偉比賽中的幾個場景,以動作分解的方式,精雕細刻,徐徐寫來,從高、險、難、美四個字上下功夫,再現了呂偉奪魁的精彩瞬間,讓讀者身臨其境般欣賞“飛天”凌空的美麗畫面。背景資料夯實基礎字詞注音凌( )空 掠( )過 翹( )首 剎那( ) 屏( )息línglüèqiáochà nàbǐng夯實基礎詞語解釋屏息斂聲:抑制語聲和呼吸。形容畏懼、小心的樣子。從容不迫:不慌不忙,沉著鎮定。眼花繚亂:看著復雜紛繁的東西而感到迷亂。也比喻事物復雜,無法辨清。如夢初醒:像剛從夢中醒來。比喻過去一直糊涂,在別人或事實的啟發下,剛剛明白過來。震耳欲聾:形容聲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聾了。1.閱讀《“飛天”凌空》思考:這則新聞特寫報道了一件什么事?著重抓住什么場面來刻畫的?這則新聞特寫報道的是跳水姑娘呂偉在新德里亞運會上贏得金牌的事。課文抓住呂偉跳水動作來細致刻畫的。整體感知2.再讀課文,思考:本文按照什么順序來記敘的?能不能列出課文的結構提綱。整體感知第一部分:(1-4)記者利用特寫鏡頭,細致刻畫呂偉從準備、起跳、騰空到入水的精彩瞬間。第二部分:(5-8)寫了外國記者、觀眾等對呂偉精彩跳水動作的贊賞。飛天凌空時間順序探究任務:1.文章以“‘飛天’凌空 ”為標題有何妙處?2.這篇新聞特寫和普通的消息有何不同?有什么效果?探究過程:1.再讀課文,圈點勾畫相關內容,思考探究問題。2.全班分為四個小組,合作交流討論,并記錄討論要點。3.各小組選派代表進行交流成果分享。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成果展示1.“ 飛天”是敦煌壁畫中在空中飛舞的神。記者以“‘飛天’凌空”為題,比喻跳水姑娘的動作如仙女般優美絕倫。精彩的比喻不但增加了特寫的文采,而且使動作更加可視可感。同時,也起到吸引讀者的作用。合作探究成果展示2.從標題可以看出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是展示呂偉“凌空”的瞬間,符合新聞特寫的報道對象。這篇特寫細致刻畫了呂偉起跳、騰空、入水的跳水動作,而略寫的是觀眾的反應。這篇特寫運用的表達方式是記敘和描寫,運用了動靜結合、對比烘托、正側面描寫等描寫手法和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這篇新聞特寫不僅描繪了“發生了什么”,還進一步寫出了“事情是怎樣發生的”,甚至寫出了“具體情況如何”。所以這篇新聞特寫和普通的新聞消息比起來,能使新聞報道更有層次,更加豐滿、立體。語言品析文章中有許多語言極富表現力,自主閱讀課文,揣摩語言,并做好批注。1.第一段“她站在十米高臺的前沿,沉靜自若,風度優雅,白云似在她的頭頂飄浮,飛鳥掠過她的身旁。”這樣的描寫運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動靜結合。以飄浮的白云、飛鳥掠過之動態,與呂偉的“沉靜自若”的靜態,形成鮮明的對比,從而襯托出她的“沉靜自若、風度優雅”的特點。2.文章第二、三、四段把呂偉跳水的動作分解成起跳、騰空、入水三個步驟,猶如慢鏡頭回放,這樣寫有什么妙處?放慢“鏡頭”,細致描繪,更具層次感和畫面感,可以從多方面調動讀者的視覺、聽覺以及想象力,似觀看影視特寫鏡頭,清晰而逼真,使人產生一種身臨其境、親觀其景的感覺。同時,也便于讀者更好地了解運動員的技術動作。語言品析文章中有許多語言極富表現力,自主閱讀課文,揣摩語言,并做好批注。3.品析第四自然段細節描寫的精彩之處。記者極有層次地描繪了一幅美麗的“飛天” 畫卷,從“輕輕一蹬” 到“凌空翔舞”,由“疾如流星”到“插進碧波之中”,跳水姑娘輕盈似箭、瀟灑自如的身姿就讓人盡收眼底。運用細節描寫,生動形象地描寫出了呂偉整個跳水動作的完美、精彩,令人難忘。語言品析文章中有許多語言極富表現力,自主閱讀課文,揣摩語言,并做好批注。4.品讀課文二三四段動詞的精妙。(1)第二段中“輕舒雙臂”“輕輕一蹬”“向空中飛去”有力地突出了呂偉動作的輕柔、優美、舒展,充滿了動態美。(2)第三段中“向前翻騰一周半”“空中轉體三周”“哧”地插進碧波之中。鏡頭似地特寫,有力地突出了呂偉動作的高難、驚險、完美、震撼人心!語言品析文章中有許多語言極富表現力,自主閱讀課文,揣摩語言,并做好批注。5.第二段中 “托”字有何表達效果?一個“托” 字猶如定格在空中,從而更加表現出呂偉身材的修長、美妙、輕盈的特點,為下文的精彩表現埋下伏筆。語言品析認真再讀課文,小組合作探討:本文采用了什么描寫方式?有什么效果?描寫方式:正面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寫法1-4段,正面描寫(細節描寫),生動形象地描寫出呂偉整個跳水動作完美、精彩、令人難忘。5-8段,側面描寫,通過記者、觀眾的反映,襯托出呂偉跳水動作的完美。同時將特寫推向高潮,將體育健兒奮力拼搏、為國爭光的主題突顯出來。課堂小結這是一篇出神入化的人物特寫,全文只有五百多字,卻巧妙地捕捉到了跳水冠軍呂偉最后奪冠的那一剎那,生動形象地展現了中國跳水姑娘奪取冠軍時的完美的表現,給人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表現出了中國運動健兒拼搏奮斗的精神。拓展延伸新華社新德里11月24日電 11月24日,中國跳水姑娘呂偉在10米跳臺跳水比賽中,技壓群芳,一舉奪魁。新德里跳水運動館,10米跳臺跳水比賽進入白熱化狀態。八名各國選手按照次序登臺比賽。4輪比賽過后,中國姑娘呂偉以微弱優勢排在第一。第五輪比賽,選手們紛紛上了難度。呂偉這最后一輪選擇的動作“5136”,這是跳水比賽中難度系數最高的動作。只見她登上高臺,靜靜站立。起跳,向前翻騰一周半,空中轉體三周,身體打開,筆直地入水,壓住了水花。完美的表現,裁判給了9.5分的高分。憑借著這一跳,呂偉獲得第9屆亞運會10米跳臺跳水賽金牌。中國運動員呂偉亞運會奪冠拓展延伸請仔細閱讀上面的消息,說說這則消息和課文的異同,真正掌握消息和新聞特寫各自的文體特點。同:1.都屬于新聞體裁;2.具有新聞性、時效性和真實性的特點異:1.篇幅:新聞特寫一般比消息要長。2.時效性:比消息略差3.表達方式:以形象化描寫為主要表現手段,側重于再現,兼備新聞和文學的特點;消息則是以記敘為主,輔之以必要的議論。4.前者適合一般性的報道,后者適合更進一步的深度報道。學習課文的寫法,選擇發生在學校的一件事,寫一篇特寫。布置作業國家榮譽永遠超過個人,為國家榮譽而戰,我拼盡了全力。——網球運動員鄭欽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