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評一體化課時設計課題 植物媽媽有辦法 課型 精讀引領課教 材 分 析 課 標 分 析 學 情 分 析 學 習 目 標 課 時 任 務 維度課標本課學段目標任務群學業質量識字寫字1.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按基本的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2.學習獨立識字。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誦讀表現自然之美的短小詩文,感受大自然的美景與變化。學習兒歌,閱讀圖畫書,體會童真童趣,初步體驗文學閱讀的樂趣。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借助學過的偏旁部首推測字音字義。 喜歡閱讀圖畫書兒歌童話等,在閱讀過程中能根據提示提取文本的顯性信息,通過關鍵詞句說出事物的特點。 3.在跨學科學習和探究活動中,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歡觀察提問,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呈現學習所得。1.認識12個生字,讀準2個多音字,會寫10個字及10個詞語。 2.努力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寫字姿勢正確,書寫規范,端正,整潔。閱讀鑒賞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喜歡閱讀,能感受閱讀的樂趣;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借助課本中的插圖進行閱讀。 2.誦讀兒歌,兒童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3.喜歡閱讀圖畫書、兒歌、童話、寓言等,能借助關鍵詞句復述讀過的故事或其他內容。喜歡積累優美的詞句,并嘗試運用。1.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結合生活實際理解動詞的意思,積累并運用表示動作地詞語。借助課本中的插圖進行閱讀。 2.誦讀兒歌,兒童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3.閱讀童話故事,產生閱讀科學童話、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明白故事中的科學常識。表達交流1.能完整地講述小故事,能簡要復述自己感興趣的見聞。與他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積極參與討論,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1.聯系生活經驗,能簡要講述自己感興趣的見聞。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 2.認真傾聽別人介紹,對不明白的地方,能有禮貌地提問。 3.能借助圖片或關鍵詞,用自己的話清楚的講故事或自然界的現象。梳理探究1.觀察字形,體會漢字部件之間的關系,觀察大自然,積累活動體驗。 2.結合語文學習,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整理自己的學習成果。閱讀有趣的短文,發現、思考日常事物的奇妙之處,說出自己的想法。 3.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結合其他學科的學習和生活經驗交流討論,嘗試提出自己的看法。1.結合語文學習,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整理自己的學習成果。 2..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結合其他學科的學習和生活經驗交流討論,嘗試提出自己的看法。已知經驗: 學生能夠運用加一加、減一減等識字方法自主識字,有了一定的識字量,能夠借助拼音朗讀課文。能夠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初步了解詞句的意思,能夠借助圖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2.喜歡閱讀,能夠感受到閱讀的樂趣。3.對蒲公英、石榴等自然事物有一定的了解。未知經驗:1.對“乘著”等表示動作的詞語等理解不到位,不能正確運用。 2.借助圖片或課文關鍵信息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不足。 3.對蒼耳、豌豆的傳播種子的方法等科學現象缺乏了解。個體差異: 識字量存在差異,識字方法的運用程度不一,部分同學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量差異較大。對自然植物和知識的了解程度不同。根據學生情況,進行分層教學 。 困難障礙識字:1.二類字數量多,對于基礎薄弱同學來說壓力大。2.多音字”為、得“較難,讀錯多音字;3.形近字”已”和“己”難區分。 寫字:1.對于漢字結構、筆順規則把握不準。2.不能按照漢字書寫規律(左右結構、獨特結構)規范書寫。閱讀:1.不能正確運用動詞說出其他種子傳播種子的方法。2.借助圖片理解課文內容時缺乏一定的技巧,不能熟練運用。表達:1.借助圖片難以說清楚傳播種子的方法;2.難以運用積累的動詞把句子說完整。 突破措施識字:1借助形聲字規律、組詞法、換偏旁等多種方法識字,提高識字能力。2講解多音字不同含義,據意定因,廣泛組詞,在語境中運用。3,借助順口溜、組詞等方法區分形近字”已”和“己”。寫字:1.通過熟字加減、結構歸類、總結規律、互評修正等方法進行幫助學生把握書寫規律,能夠規范書寫。閱讀:1.通過做動作、詞語巧搭配等方式理解并運用動詞。2.通過給圖片排隊、圖文對照等方式,借助圖片梳理課文內容。表達:1.引導學生借助觀察插圖、聯系生活實際的方法理解課文;2.學習過程中,注意積累動作詞,多種方法理解詞義,鼓勵多樣化表達。 1.通過借助拼音、形聲字識字、做動作、結合圖片等識字方法,正確認讀“植、旅"等12個生字,運用據義定音等方法讀準多音字“為、得”;通過教師范寫、自主三看等方法規范、端正、整潔書寫“法、如”等10個生字;積累“辦法、如果”等10個詞語。 2.通過范讀、自讀、小組合作讀、教師指導等方式,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讀好兒童詩的停頓、節奏和語氣。 結合課文內容,提取關鍵詞語梳理表格,了解并說出蒲公英、蒼耳、豌豆、石榴四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通過結合生活經驗、插圖、動作演示、換近義詞、展開想象等方法,體會“乘著、掛住、炸開”等動詞的準確性。 拓展閱讀《誰種的樹》,通過圈畫關鍵語句、小組合作說清楚小橡樹傳播種子的方法。通過借助關鍵詞、圖片、結合生活經驗,仿照課文2-4小結,把柳樹、櫻桃樹和鳳仙花傳播種子的方法介紹清楚。在制作《大自然的奧秘》繪本的情境中,完成《種子的旅行》部分,運用恰當的動詞向同伴講清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制作《種子的“旅行”》兒童繪本 同學們,剛體驗了小蝌蚪和水的變化的你,一定感受到了大自然中處處充滿著奇妙的變化,那這節課我們繼續探索植物傳播種子的奇妙,通過觀察、閱讀和探索,繼續領略大自然的秘密,為你的《大自然的奧秘》繪本畫上最后一頁吧!環節 學評任務 學教活動 評價標準環節一: 精讀感悟學方法 (目標3) 環節二: 精讀感悟用方法 (目標3) 任務一:填寫分享蒲公英的旅行報告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植物媽媽有辦法》,朗讀了課文,認識并書寫了生字詞。課文介紹了哪幾種植物呢?孩子們是怎樣去旅行的呢?它們又會在哪里安家呢?用你的火眼金睛找出來,跟小組同學一起合作,用最短的時間完成探索小手冊,這節課讓我們繼續走進奇妙的大自然,一起探索植物傳播種子的奧秘吧! 任務二:梳理分享其他植物的旅行報告 活動一:讀課文,圈畫旅行信息。 學生朗讀課文,用 畫出課文中介紹了幾種植物,找出植物旅行的方法,用 畫出傳播方法的動詞,用 畫出種子在哪里安家。 (教師逐一巡視一圈, 并記錄學生的共性問題,指導個性問題,重點觀察未畫完整的學生) 活動二:理信息,填寫蒲公英旅行報告。 請同學們梳理剛才圈畫的旅行信息,我們先來看看蒲公英種子是怎么樣旅行的吧。 師生共同先來梳理蒲公英的旅行報告。 預設:我圈出的植物是蒲公英。它傳播種子的方法是:蒲公英為孩子準備了降落傘,只要有風輕輕吹過,孩子們就乘著風紛紛出發。畫出的動詞是:“乘著風”“出發”。種子乘著風紛紛出發,它會在哪安家?我沒有找到具體答案。 老師相機板書。播放蒲公英傳播種子的微視頻。 學生做動作理解“乘著風紛紛出發”。 師:蒲公英娃娃乘著風飛走呀飛呀,飛到了哪里? 預設:蒲公英娃娃乘著風飛走呀飛呀,飛到了(草原),飛到了(小河邊),飛到了(田野)。 教師引導:種子飛到哪里,哪里就是他們的家,蒲公英的種子是四海為家。你能把蒲公英的旅行讀好嗎? 植物的旅行報告植物名稱植物媽媽怎么傳播種子 (填寫動詞)種子在哪里安家蒲公英乘著風 出發四海為家活動一:請同學們小組合作,梳理第3、4小節,豐富旅行報告,等會我們一起來分享。 預設1:蒼耳媽媽為孩子穿上帶刺的鎧甲,只要掛住動物的皮毛,孩子們就能去田野山洼。畫的動詞是:穿鎧甲、掛皮毛。種子在田野、山洼安家。老師相機板書。預設2:石榴媽媽讓小鳥把種子吃掉,然后石榴種子再從小鳥的身體里鉆出來,它很聰明,小鳥們會飛到很多地方,石榴的種子也就傳播到了很多地方。動詞“鉆”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石榴種子的可愛和欣喜。老師相機板書。老師相機板書。誰能把它的可愛讀出來呢? 預設3:豌豆媽媽讓豆莢曬在太陽底下,啪的一聲,豆莢炸開,孩子們就蹦著跳著離開媽媽。動詞“太陽曬”“炸開”“蹦著跳著”準確表達了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種子會在田地安家。老師相機板書。誰能把孩子們的欣喜和迫不及待讀出來呢? 播放蒼耳、豌豆傳播種子的微視頻。拿出蒼耳實物,學生做“掛住”的動作,邊讀句子邊體會“掛住”用詞的準確性,相機指導朗讀(語氣、重讀、加上表情動作)。 此環節,學生結合生活經驗、插圖、表演、想象、換詞邊分享邊朗讀等方式,體會動詞的準確性和孩子們旅行的快樂。 學生自主分享補充,還有哪些動詞讓你覺得印象深刻,為什么? 活動二:學生再次帶著理解、表演動作等自由朗讀全文,再次配樂全班朗讀全文,做到熟讀成誦。能借助板書和植物的旅行報告,嘗試有感情背誦全文,感受植物媽媽滿滿的愛意和孩子們的自信、勇敢、欣喜。 評價任務1: 游戲闖關 借助課文內容,提取關鍵詞,填寫探索手冊并進行分享。 評價要素評價 標準評價得星梳理能正確、條理梳理出四種植物種子的旅行方式表達能正確、條理、自信大方地進行分享展示評價要素評價 標準評價得星朗讀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植物媽媽和孩子的欣喜和自信。背誦能夠正確有感情地背誦喜歡的,表情、動作到位。環節三: 拓展運用 (目標4) 任務三:妙筆生花繪奇妙 在剛才奇妙的植物旅行中我們了解了蒲公英、蒼耳、豌豆傳播種子的方法,接下來,其實大自然中的植物還有很多很多其妙的辦法,接下來我們一起走進小橡樹,來看看它又是怎樣傳播種子的呢? 植物傳播種子的過程神奇又新鮮,接下來請大家觀察三幅圖片,說一說他們又是怎樣傳播種子的。 我們了解了如此之多奇妙植物的旅行,接下來請你拿起畫筆,選擇一種喜歡的植物,把它傳播種子的 奧妙描繪下來吧。 活動1:拓展讀文講方法 ①學生自主讀《誰種的樹》,借助文中的氣泡,找到并圈畫出小橡樹傳播種子的方法。 教師巡視,相機指導。 ②借助植物旅行報告單小組交流小橡樹傳播種子方法。 教師巡視,發現合作認真的,幫扶有問題的。 ③班內分享 教師收集信息,及時反饋指導。 活動2:仿照例段講妙處 ①學生觀察三幅圖片,結合植物旅行報告單和生活經驗說一說柳樹、櫻桃樹、鳳仙花是如何傳播種子的。 教師收集學生的信息,部分學生不了解,師適當補充相關知識,讓學生明白這些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②學生借助關鍵詞,仿照課文2-4小結,選擇一種植物說一說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教師收集學情,并及時反饋指導。 活動3:選擇植物繪奇妙 ①發揮想象,選擇一種植物仿照課文,運用恰當的動詞圖文并茂的形式描繪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②同桌互相交流作品,欣賞評價。 評價任務三:仿照課文介紹傳播過程 仿照課文,借助關鍵詞,分享植物傳播種子方法。 評價要素評價 標準評價得星運用能借助關鍵詞、仿照課文正確說出三種種子傳播方式。表達能正確、條理、自信大方地進行分享展示。評價任務 4:圖文并茂繪過程 對照繪本講一講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評價方式: 師生評價、小組評價 評價標準 4 評價要素評價標準創造圖文并茂,書寫規范。 ☆運用恰當運用積累的動詞。 ☆表達講述完整,自然大方。 ☆作業 設計 講一講:借助制作的繪本把植物旅行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鞏固型必做) 2.找一找:找一找種子旅行的其他方式,講給身邊的人聽。(拓展型選做)板 書 設 計(共22張PPT)第二課時蒲公英媽媽準備了降落傘,把它送給自己的娃娃。只要有風輕輕吹過,孩子們就乘著風紛紛出發。蒲公英媽媽靠風傳播種子。活動一:讀課文,圈畫旅行信息。朗讀課文,用 畫出課文中介紹了幾種植物,找出植物旅行的方法,用 畫出傳播方法的動詞,用 畫出種子在哪里安家。蒲公英乘著風去了很多很多地方,有的飛到了( ),有的飛到了( ),還有的飛到了( )。平原草原山嶺高原四海為家種子飛到哪里,哪里就是他們的家,蒲公英的種子是四海為家。你能把蒲公英的旅行讀好嗎?植物的旅行報告 植物名稱 植物媽媽怎么傳播種子 (填寫動詞) 種子在哪里安家蒲公英 乘著風 出發 四海為家 小組合作,梳理第3、4小節,豐富旅行報告。活動二:理信息,填寫旅行報告。蒼耳媽媽有個好辦法,她給孩子穿上帶刺的鎧甲。只要掛住動物的皮毛,孩子們就能去田野、山洼。蒼耳媽媽靠動物傳播種子。掛住只要 動物的皮毛,孩子們就能去田野、山洼。田野山洼四海為家蒼耳媽媽有個好辦法,她給孩子們穿上帶刺的鎧甲。只要掛住動物的皮毛,孩子們就能去田野、山洼。豌豆媽媽更有辦法,她讓豆莢曬在太陽底下,啪的一聲,豆莢炸開,孩子們就蹦著跳著離開媽媽。豌豆媽媽靠太陽曬傳播種子。蒲公英媽媽給孩子準備了降落傘,蒼耳媽媽給孩子準備了鎧甲。豌豆媽媽給孩子準備了什么?炸開想象你就是豌豆種子,你想蹦蹦跳跳去哪兒?豌豆媽媽更有辦法,她讓豆莢曬在太陽底下。啪的一聲,豆莢炸開,孩子們就蹦著跳著離開媽媽。邊讀邊想象,孩子們離開媽媽的心情是怎樣的?自信、勇敢、欣喜活動三:配樂朗讀,熟讀成誦。帶著理解、表演動作等自由朗讀全文借助旅行報告,嘗試有感情背誦。植物的旅行報告 植物名稱 植物媽媽怎么傳播種子 (填寫動詞) 種子在哪里安家蒲公英 乘著風 出發 四海為家蒼耳 穿上 掛住 田野、山洼 石榴 小鳥吃掉 鉆 花園、院落 豌豆 曬 炸 田地任務四:妙筆生花繪奇妙活動一:拓展讀文用方法自主讀短文,找到并圈畫出小橡樹傳播種子的方法。活動一:拓展讀文用方法合作交流,借助旅行報告分享:小橡樹是怎樣傳播種子的呢?鳳仙花柳樹櫻桃樹請仔細觀察圖片,結合資料,說一說鳳仙花、櫻桃樹、柳樹是如何傳播種子的?活動二:仿照例段說奇妙植物的旅行報告 植物名稱 植物媽媽怎么傳播種子 (填寫動詞) 種子在哪里安家柳樹 乘著風 出發 四海為家鳳仙花 太陽曬 炸開 庭院 花園 櫻桃 穿紅袍 小鳥吃 森林 山洼乘著風紛紛出發炸開蹦著跳著鳳仙花鳳仙花媽媽有個好辦法,她給孩子( )。只要( ),孩子們就( )。選用下面的詞語,或借助積累的動詞,仿照課文說一說。櫻桃樹柳樹活動二:仿照例段說奇妙評價要素 評價標準 創造 圖文并茂,書寫規范。 運用 恰當運用積累的動詞。 表達 講述完整,自然大方。 活動三:選擇植物展奇妙請選擇一種或幾種植物,運用恰當的動詞圖文并茂的形式描繪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作業布置1.講一講:借助制作的繪本把植物旅行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鞏固型必做)2.找一找:找一找種子旅行的其他方式,講給身邊的人聽。(拓展型選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植物媽媽有辦法》第二課時 教學設計.docx 3《植物媽媽有辦法》第二課時 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