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新區小學語文二年級課時備課課題 小蝌蚪找媽媽 ——第一單元 課型 精讀引領課 主備人 臧雨 序號教材分析課標分析 維度 學段目標 任務群要求 學業質量標準識字與寫字 能按基本的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 嘗試發現漢字的一些規律,初步學習分類整理課內外認識的字。 喜歡識字,有意識地梳理在日常生活中學習的漢字、詞語。閱讀與鑒賞 能正確琉璃有感情朗讀課文,結合生活實際了解文中語句的意思。 閱讀淺近的童話、故事,關心自然和生命樂于交流想法和感受。 認識圖文中相關的漢字,感受美好親情。 與人討論交流,注意傾聽。樂于表達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說清楚。表達與交流 有表達交流的自信心,能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 閱讀有趣的短文,發現、思考身邊的鳥獸蟲魚、花草樹木等日常事物的奇妙之處,說出自己的想法。 能借助關鍵詞句復述自己讀過的故事或其他內容,嘗試對閱讀內容提出問題。梳理與探究 觀察字形,體會漢字部件之間的關系。梳理學過的字,感知漢字與生活的聯系。 觀察大自然,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整理、表達自己在活動中的見聞和想法。 養護一種綠植或者小動物。綜合運用語文、科學等多學科知識,學習日常觀察。 喜歡觀察、提問,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呈現學習所得。 愿意整理自己的學習成果,并向他人展示。 學情分析 已知經驗 困難障礙 突破措施1.學生對于基礎動詞(跑、跳、吃等)有一定的積累。 2.能借助插圖簡單梳理蝌蚪找媽媽的內容。 3.對青蛙有初步的了解,能夠主動觀察自然現象。 1.對于“蝌蚪變青蛙”這一變化缺乏規律性認識 2.信息提取碎片化,有的只關注插圖,忽略其中細節,文字/圖畫記錄能力有待提高。 1.強化動詞差異辨析,通過動作演示幫助準確理解動詞,通過句式支架規范表達。 2.用學生提出的問題切入,“為什么小蝌蚪會認錯媽媽?小蝌蚪是怎樣一步步找到媽媽的?除了形體的成長,小蝌蚪還得到了哪些成長?”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和總結規律。課時目標 1.通過查字典、借助拼音、結合語境、做動作等方法,正確認讀“塘、腦”等16個生字;通過組詞識記、情境認讀等方法,讀準多音字“教”;通過師生示范、動畫演示等方法,規范、端正、整潔書寫“兩、條”等8個生字;通過觀察“孩、那”等字的間架結構,初步體會并說出部分左右結構的字具有“左窄右寬”的特點。 2.通過自讀、范讀、分角色朗讀等方式,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通過圈畫關鍵信息和借助課文插圖,比較青蛙和小蝌蚪的外形特點,并借助圖片、動作,理解“披、鼓”等描寫青蛙蝌蚪外形動詞的含義。通過提取關鍵信息,能正確擺放蝌蚪形態變化的圖片,并按順序將小蝌蚪的形體變化說清楚,感受小蝌蚪成長變化的奇妙。 3.結合課文內容,通過圈畫關鍵信息,梳理“小蝌蚪找媽媽”過程表格,按順序準確、流暢地講述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通過活動體驗、角色演繹等方式,理解并說出“迎”“追”“蹦”等動詞的含義,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動探索的精神。 4.根據“小蝌蚪找媽媽”過程表格,完成自然繪本第一部分,初步體會大自然的奧秘。 評價任務1:能夠正確認讀生字和多音字,掌握左右結構漢字的書寫規則并且寫正確。 評價任務2:能夠正確、流利朗讀課文,圈畫信息;正確理解并運用 動詞,借助圖片說清楚青蛙的形態變化,感受生命的成長變化。 評價任務3:理解課文內容,通過圈畫關鍵信息、梳理表格、借助動詞等方式講清楚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感受小蝌蚪的善于觀察,主動探索的精神。 評價任務4:完成自然繪本第一部分——蝌蚪成長密碼課時驅動任務 制作自然繪本集——探尋蝌蚪成長密碼 同學們,大自然是個奇妙的世界,藏著許多有趣的秘密。今天讓我們走進池塘,跟隨小蝌蚪一起找媽媽,探尋蝌蚪成長的密碼。請你仔細閱讀課文,發現線索并及時記錄整理,完成自然繪本集的第一部分,爭當最佳探秘員! 探尋蝌蚪成長密碼,我們要解決哪些問題? 預設1:小蝌蚪是怎樣一步一步長成青蛙的?(任務二:借助圖片,探形體之變) 預設2:小蝌蚪是怎樣找到媽媽的 除了形體的成長,小蝌蚪還得到了哪些成長? 預設3:小蝌蚪為什么要找媽媽?從中你獲得哪些啟示?教學環節 學習過程 (強化學生提出問題—教師引導解決問題的過程) 評價任務及標準環節1 初讀感知掃清生字障礙 任務一: 化身探秘員,初識小蝌蚪。 活動1:分類梳理,集中識字。 1.自由讀課文,把句子讀正確、讀通順,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次。標注自然段,圈出不認識的生字。 2.出示本課生字詞,學生自由認讀,根據音形義進行分類梳理,集中識字。 ①出示“腦、腿、肚”,仔細觀察這三個字,你有什么發現?學生預設:這三個字都是月字旁。這三個字都與身體部位有關。 你還知道哪些帶有月字旁的字?學生預設:腳、臉、肝臟、腰、膽 鏈接其他和偏旁有關的生字學習。學生預設:“披”都是提手旁和手部動作有關。“蹲”足字旁和腳部動作有關。 ②出示多音字“教”,組詞識記,如:、。教師出示句子檢測:你能讀準多音字“教”的字音嗎 強調易讀錯的音--“腦”,“袋”單獨一個字,讀四聲,和“腦”組成詞語,讀輕聲。 活動2:讀通課文,了解故事內容。 1.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途中遇到了誰?按照故事發展,給圖片排排序,將序號填入括號。 2.為了幫助小蝌蚪更快地找到媽媽,大家一起來找一找他們的外貌特征。 (1)出示自讀要求: 第1自然段,畫出描寫小蝌料樣子的句子。 讀第4自然段.畫出描寫青蛙樣子的句子。 (2)學生匯報小蝌蚪的外形特點。教師相機指導。 ①對照圖片,感受疊詞的妙用:大大的、長長的,給你的感覺是怎樣? 學生預設:小蝌蚪樣子很可愛。寫出了小蝌蚪大腦袋拖著長尾巴的樣子。 ②學生做動作體會“甩”:哪個詞寫出了小蝌蚪的尾巴特別好玩。 學生預設:畫青蛙的相關句子匯報。 師:指導學生正確朗讀,對的字短語示范朗讀,的字讀的快而輕。 活動3:借助圖片,揭示形體變化規律 1.小蝌蚪和青蛙長得一點都不一樣,為什么青蛙是小蝌蚪的媽媽呢?小蝌蚪是怎樣慢慢長大變成青蛙的呢? 自學提示:閱讀2-6自然段,把描寫小蝌蚪形體逐漸發生變化的句子畫出來。 學生預設; 2.學生朗讀:教師指導“游哇游”聲音拖長,“長出”“變短”“消失”語氣短而快。 3.打亂圖片,學生能上臺按順序擺放,借助句子“首先、接著、然后、最后……引導學生將小蝌蚪形體變化說清楚。 評價活動一: 開火車檢查。 教師隨機指詞語,抽查學生認讀。 評價方式: 評價標準星級朗讀正確、聲音洪亮☆根據偏旁部首等方法識字☆多音字認讀正確☆評價活動二: 評價標準星級能用1-2個詞語說蝌蚪和青蛙的外形特征☆能按故事發展,給圖片正確排序☆能準確找出描寫蝌蚪和青蛙的句子。☆評價活動三: 評價標準星級聲音響亮☆按順序說☆說清楚變化☆環節2 精讀感悟,品析成長變化 任務二:探尋母過程,感成長之樂 多么可愛的小蝌蚪呀,可是他們卻不知道自己的媽媽在哪里。現在就讓我們跟隨小蝌蚪一起去找他們的媽媽,看看會發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活動1:朗讀課文,梳理尋母過程 大聲朗讀課文2-5段,用橫線畫出小蝌蚪遇見了誰?它是怎么做的?嘗試填寫表格。 小蝌蚪的變化小蝌蚪遇見了誰小蝌蚪的做法長出后腿長出前腿尾巴變短學生預設:小蝌蚪先遇見了鯉魚,它迎上去問媽媽在哪。小蝌蚪又遇見了青蛙,它追上去叫媽媽。小蝌蚪繼續又遇見了青蛙,叫她媽媽,找到了媽媽。 活動2:分析動詞,體會語言精妙 1.分析動詞“追、迎” 小蝌蚪遇見不同的動物時的動作是不一樣的,你能和同桌演一演嗎?請生上臺表演。 是啊,小蝌蚪在遇見不同的情況下,作出的動作是不同的,作者用的動詞多么精準呀! 2.分析動詞“披、露、鼓” 當它遇見青蛙媽媽時,媽媽是什么樣子的? 學生預設:披著碧綠的衣裳、露著雪白的肚皮、鼓著一對大眼睛。 披、露 、鼓著三個動詞將青蛙美麗的外表和神氣的樣子表現了出來,你能試著做做這三個動作嗎? 嘗試用這三個動作說一句話。 活動3:分角色朗讀,還原尋母過程 1.小組合作朗讀,讀好人物對話 小蝌蚪找到了媽媽,自己也變成了只青蛙,真快樂啊!和小組成員一起分角色讀一讀這個有趣的故事吧! 小組合作朗讀,展示朗讀成果 活動4:思考探究,啟迪智慧。 1.引導學生思考身體之外的收獲 在找媽媽的過程中,小蝌蚪的身體一路成長,除了形體的成長,小蝌蚪還得到了哪些成長? 學生預設:它從鯉魚媽媽那里知道了媽媽四條腿寬嘴巴,從烏龜那里知道了媽媽頭頂上有兩只大眼睛,披著綠衣裳。找到媽媽后,它知道了媽媽露著雪白的肚皮,鼓著大眼睛,還跟著媽媽天天去捉害蟲。 2.教師總結收獲 他在找媽媽的過程中,不僅認識了媽媽,也了解了自己的形體、習性等特點,這是對自我的認識。 任務三:思尋母之因,獲生活啟示 活動1:小蝌蚪找媽媽的原因 1.引導學生復述關鍵情節: 學生預設:小蝌蚪看見鯉魚媽媽教小鯉魚捕食→發現其他小動物都有媽媽 → 意識到自己不一樣。 提問點撥:小蝌蚪是通過什么發現‘不一樣’的?(觀察身邊事物) 2.提煉核心品質 發現不同→主動探索→堅持行動 3.關聯學生經驗: 學生預設:同桌會自己整理書包,而“我”還需媽媽幫忙——這就是觀察! 活動2:我的成長發現卡 1.啟發提問(小組討論) 升入二年級后,你發現自己對哪些事的認識更深了? 學生預設: “以前要媽媽喊起床,現在能自己定鬧鐘!” → 主動 “以前不敢舉手發言,現在敢嘗試了!”→ 勇敢 “發現植物從種子到開花的變化!”→ 觀察 2.深化思考(個體反思): “這些變化是因為你做了什么?” (引導學生歸因“主動行動”) 總結:“小蝌蚪因‘觀察差異’開始找媽媽,你們因‘觀察自我’獲得成長——這就是主動探索的魔力!” 評價活動一: 評價維度星級完整圈畫關鍵信息☆正確填寫表格☆語言通順流暢☆評價活動二: 評價維度星級正確表演動作☆聲音洪亮☆能正確使用動詞造句☆評價活動三: 評價維度星級聲音洪亮☆讀音準確,朗讀流暢☆感情充沛☆ 評價活動一: 評價維度星級抓住關鍵情節☆把握主動觀察☆評價活動二: 評價維度星級成長有變化☆學生總結反思☆評價維度星級按照順序有調理☆關注變化講清楚☆抓住內核談感受☆環節3 拓展運用 任務四:爭當最佳探秘員,破解更多自然成長密碼。 你在主動觀察中獲得成長,請你走進自然,留心觀察,用心發現,積極探索,選擇一個你觀察到的變化的自然事物(如:毛毛蟲、種子、月亮、水滴等),用圖片+文字的方式,創編一個繪本故事,須使用3個以上精準的動詞,完成自然繪本故事集的第一部分,優秀作品將會收入《自然探秘手冊》。 提示:1.可以描寫主角最初的樣子(例:一顆小小的種子,埋在黑乎乎的泥土里)。 2.他有哪些變化:遇到誰(陽光、雨露、春風)?身體發生了什么變化(長出嫩芽、抽出枝條)? 3.故事的結局:最終找到真正的歸屬,并認識了自己(長成向日葵,媽媽是大地)。 4.帶給你的啟示。 評價維度星級按照順序有調理☆巧用動詞更生動☆關注變化講清楚☆抓住內核談感受☆課堂小結 在本節課的學習中,我們和小蝌蚪一起找到了它的媽媽,了解了蝌蚪的不同形態和成長歷程,并且通過表示動作的詞語、借助圖片等方法梳理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像小蝌蚪一樣,善于觀察,勤于思考,不斷探索,發現更多生活中的“小秘密”。板書設計作業設計 【基礎性作業】 根據圖片提示,借助文中積累的動詞(游、追、問等),把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講給家人聽,力求得到生動有趣的評價。 【發展性作業】 回顧故事內容,想一想小蝌蚪在找媽媽時遇到了哪些困難,它是怎樣想的,又是怎樣做的? 【綜合性作業】 完成任務四(繪本故事的創作):你在主動觀察中獲得成長,請你走進自然,留心觀察,用心發現,積極探索,選擇一個你觀察到的變化的自然事物(如:毛毛蟲、種子、月亮、水滴等),用圖片+文字的方式,創編一個繪本故事,須使用3個以上精準的動詞,完成自然繪本故事集的第一部分,優秀作品將會收入《自然探秘手冊》。課后反思 《小蝌蚪找媽媽》是一篇童話,內容生動有趣,在課堂中我力求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小蝌蚪找媽媽》這課時,我運用了許多不同的評價語言:“你讀得真不錯,讓我們覺得這些小蝌蚪真的很快活。”“讀得真不錯,如果再稍稍響亮一些,就更完美了。”……這樣的評價語言并不是泛泛地一味表揚,而是表揚中指出不足,提出了希望,更好地激發了學生的朗讀熱情,使孩子心理上得到了展示,利于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同時通過引導學習,學生知道青蛙是莊稼的好朋友并且開動腦筋說出了許多保護的措施,增強了學生保護有益動物的意識,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同時存在不足之處,比如:學生讀懂了課文,但對學生理解課文的方法總結的不及時、不明確。在今后的教學中,我還將堅持把讀的權利留給學生,把問的權利交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共47張PPT)小蝌蚪找媽媽1語文 二年級 上冊xiǎokēdǒuzhǎomāma同學們,大自然是個奇妙的世界,藏著許多有趣的秘密。今天讓我們走進池塘,跟隨小蝌蚪一起找媽媽,探尋蝌蚪成長的密碼。請你仔細閱讀課文,發現線索并及時記錄整理,完成自然繪本集的第一部分,爭當最佳探秘員!探尋蝌蚪成長密碼,我們要解決哪些問題?制作自然繪本集—探尋蝌蚪成長密碼任務一:化身探秘員,初識小蝌蚪自由讀課文,把句子讀正確,讀通順,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次。標注自然段圈出不認識的生字。活動1:分類梳理,集中識字123456蝌 蚪 腦 袋 灰 甩 活 腿 教 迎 嘴 龜 披 蹲 肚 鼓學認字dǒunǎodàihuījiāogǔyíngguīpīshuǎihuótuǐzuǐdūndù后鼻音kē蝌蚪 腦袋 灰色 甩著 快活后腿 教書 迎接 嘴巴 烏龜披著 蹲著 肚皮 鼓起讀詞語kěnǎodaihuījiāogǔyíngguīpīshuǎihuótuǐzuǐdūndùdǒu仔細觀察這三個字,你有什么發現呢?腦腿肚你還知道哪些有關月字旁的字?_______教師_______教書jiàojiāo教他們看見鯉魚媽媽在教小鯉魚捕食。同學們都在教室里認真地讀課文。jiāojiào多音字蝌腦袋灰嘴教蚪蹲甩龜腿披迎鼓識字游戲肚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遇到了誰?在長成青蛙的過程中發生了幾次變化?小蝌蚪找媽媽活動2:讀通課文,了解故事內容遇到了發生變化四次變化自讀第1自然段,思考:小蝌蚪本來生活在哪里?他們長什么樣子呢?在文中畫出來。互動課堂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長長的尾巴小蝌蚪長什么樣子?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著長長的尾巴,快活地游來游去。思考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著長長的尾巴,快活地游來游去。小蝌蚪們甩著長長的尾巴,請你用手臂做一做“甩”的動作。小蝌蚪生活得很快樂帶著微笑,語速稍快就能讀出小蝌蚪的快樂。你從“甩”字中體會到了什么?自主閱讀2-6自然段,把描寫小蝌蚪形起逐漸發生變化的句子畫出來。活動3:借助圖片揭示形體變化規律2346小蝌蚪游哇游,過了幾天,長出了兩條后腿。小蝌蚪游哇游,過了幾天,長出了兩條前腿。小蝌蚪游哇游,過了幾天,尾巴變短了。不知什么時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經不見了。小蝌蚪是經過一段時間慢慢長成青蛙的。wa從這四次變化中可以明白什么?小蝌蚪是怎樣長成青蛙的?按順序把下面的圖片連起來,再講一講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任務二:探尋母過程,感成長之樂活動1:朗讀課文,梳理尋母過程大聲朗讀課文2-5段,用橫線畫出小蝌蚪遇見了誰?它是怎么做的?嘗試填寫表格。小蝌蚪的變化 小蝌蚪遇見了誰 小蝌蚪的做法長出后腿 長出前腿 尾巴變短 他們看見鯉魚媽媽在教小鯉魚捕食,就迎上去,問:“鯉魚阿姨,我們的媽媽在哪里?”鯉魚媽媽說:“你們的媽媽四條腿,寬嘴巴。你們到那邊去找吧!”活動2:分析動詞,體會語言精妙他們看見一只烏龜擺動著四條腿在水里游,連忙追上去,叫著:“媽媽,媽媽!”烏龜笑著說:“我不是你們的媽媽。你們的媽媽頭頂上有兩只大眼睛,披著綠衣裳。你們到那邊去找吧!”小蝌蚪在烏龜的身后,所以是“追”。 當他遇見青蛙媽媽時,媽媽是什么樣子的?他們游到荷花旁邊,看見荷葉上蹲著一只大青蛙,披著碧綠的衣裳,露著雪白的肚皮,鼓著一對大眼睛。小蝌蚪變成青蛙以后,是怎樣行動的呢?他們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葉上。思考讀一讀這句話,做一做,想一想這三個表示動作的詞語能不能互換一下位置?“蹬、跳、蹦”是一連串的動作,不能調換位置。鯉魚阿姨,我們的媽媽在哪里 你們的媽媽四條腿,寬嘴巴。你們到那邊去找吧!語速要不緊不慢,重讀“四條腿、寬嘴巴”。要讀出疑問的語氣來。活動3:分角色朗讀,還原尋母過程媽媽,媽媽!我不是你們的媽媽。你們的媽媽頭頂上有兩只大眼睛,披著綠衣裳。你們到那邊去找吧!要讀得舒緩,強調“不是、兩只大眼睛、披著綠衣裳”。小蝌蚪以為見到了媽媽,語氣比較急切。好孩子,你們已經長成青蛙了,快跳上來吧!小蝌蚪找到了媽媽讀出小蝌蚪的興奮、激動。讀出青蛙媽媽對小青蛙的喜愛。媽媽,媽媽!在找媽媽的過程中,小蝌蚪的身體一路成長,除了形體的成長,小蝌蚪還得到了哪些成長?活動4:思考探究,啟迪智慧從鯉魚阿姨的話中,小蝌蚪知道了什么?媽媽四條腿,寬嘴巴。媽媽=兩只大眼睛+綠衣裳從烏龜這里,小蝌蚪知道了什么?頭頂大眼睛身披綠衣裳露著白肚皮四條腿寬嘴巴任務三:思尋母之音,獲生活啟示他們看見鯉魚媽媽在教小鯉魚捕食。小蝌蚪看見鯉魚媽媽在教小鯉魚捕食,發現他們都有媽媽,意識到自己不一樣。小蝌蚪是通過什么發現“不一樣”的?思考觀察身邊事物,主動探索活動1:小蝌蚪找媽媽的原因升入二年級后,你發現自己對哪些事的認識更深了?這些變化是因為你做了什么?活動2:我的成長發現卡任務四:爭當最佳探秘員你在主動觀察中獲得成長,請你走進自然,留心觀察,用心發現,積極探索,選擇一個你觀察到的變化的自然事物(如:毛毛蟲、種子、月亮、水滴等),用圖片+文字的方式,創編一個繪本故事,須使用3個以上精準的動詞,完成自然繪本故事集的第一部分,優秀作品將會收入《自然探秘手冊》。提示:1.可以描寫主角最初的樣子(例:一顆小小的種子,埋在黑乎乎的泥土里)。2.他有哪些變化:遇到誰(陽光、雨露、春風)?身體發生了什么變化(長出嫩芽、抽出枝條)?3.故事的結局:最終找到真正的歸屬,并認識了自己(長成向日葵,媽媽是大地)。4.帶給你的啟示。 本文是一篇科學童話故事。課文介紹了 在找媽媽的過程中,經過“長出后腿——長出前腿——尾巴變短——尾巴消失”四個階段,最后變成了 ,說明青蛙生長過程中形體和生活習性的變化,蘊含著遇事要 的道理。小蝌蚪小青蛙主動探索課文小結學寫字兩兩那那孩哪哪孩條條短短成寬寬成獨體字上下結構半包圍結構左右結構tiáo書寫:上下結構,上放下收。第二筆橫短撇長,與捺對稱,收筆在橫中線,上下穿插。組詞:紙條 條件nǎ書寫:各部分要緊湊,中部的橫折鉤和右部的橫撇彎鉤都不要向下寫太長,最后一筆豎最長。組詞:哪里 哪些liǎng書寫:第二筆豎,第三筆橫折鉤圍成的框稍大,前后兩組撇和點的組合撇大點小,后組的撇尖穿插到前組的點的下方。組詞:兩岸 三三兩兩nà書寫:(1)第一筆橫折鉤的折在豎中線上。(2)雙耳旁寫得自然有筆鋒,注意橫撇彎鉤、豎的筆順。組詞:那邊 那樣kuān書寫:(1)寶蓋頭寫寬,首筆點在豎中線上。(2)“見”的撇和豎彎鉤要寫舒展,略寬于寶蓋頭。組詞:寬闊 寬廣duǎn書寫:(1)“矢”上橫短、下橫長,點畫宜短。(2)“豆”上橫宜短;下橫稍長;上下中心對齊。組詞:短跑 短褲學寫字hái書寫:(1)“孑”提畫從中部穿出。(2)“亥”上點居中,撇向筆畫平行,點畫位置恰當。組詞:孩子 女孩chénɡ書寫:第一筆橫略短,第三筆橫折鉤位于左下格靠近交叉點,第四筆斜鉤在豎中線的左邊起筆,往右下格延伸,比左邊的撇長,最后一點在橫的斜上方,不能高于斜鉤。組詞:成功 變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docx 1《小蝌蚪找媽媽》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