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毫米、分米和千米單元測試卷一、選擇。(第5題8分,其余每空3分,共29分)1.下面物體中,( )的厚度約是1毫米。2.下面哪張紙條的長度是3厘米6毫米 ( )3.10歲的學生用手測量課桌的長度需要4拃,課桌長約( )分米。A. 6 B. 10 C. 12 D. 204.“禾下乘涼夢”是袁隆平對雜交水稻高產的一個理想追求。某巨型水稻植株高度超過了身高170厘米的王伯伯,該巨型水稻植株高度可能是( )。A. 175 毫米 B. 18分米 C. 1米6分米 D. 1米7 厘米5.根據下面信息,為四人分別選擇最合適的出行方式。( )( )步行 B.坐飛機 C.乘汽車 D.騎自行車6.下圖中,( )號點表示的是6分米5 厘米。A. ① B. ②C. ③ D. ④7.三(1)班的小明站在3米高的樹下,想把兩根木棍拼接起來,去夠掛在樹頂上的風箏,選用( )組木棍拼接后肯定無法夠到風箏。A. 15分米,15分米 B. 8厘米,2分米C. 110厘米,190 厘米 D. 9分米,2米8.五金商店將一根電話線對折兩次后捆成一捆出售,如下圖所示,這根電話線的實際長度大約是( )分米。A. 8 B. 10 C. 16 D. 20二、填空。(第4~6題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1.在( )里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9歲小朋友的腳長約20( )。 餅干盒的長約 2( )。電動自行車每小時約行18( )。 數學書厚約6( )。2.在( )里填上合適的數。5分米=( )毫米 ( )千米=6000米8千米600米-800米=( )米 20分米+80分米=( )米3. 在 里填上“>”“<”或“=”。3毫米+67毫米 6厘米 4千米 4□□5米5分米-5厘米 400毫米 2米-5厘米 2米-50毫米4.小區跑道一圈長200米,繞這樣的跑道跑( )圈就是1千米。如果爸爸繞這個跑道跑了7圈,他跑了( )千米( )米。5.小青一家從家前往不同目的地,根據以下信息估測距離并排序(填序號)。①媽媽:我一分鐘大約步行100米,從家步行10分鐘可以到健身房。②爸爸:我坐地鐵去上班,要坐5站,每兩站之間的距離約是1千米。③小青:我聽1首歌的時間大約能跑700米,跑到超市,我聽了3首歌。( )>( )>( )6.用一根吸管測量杯中水深,插入杯底后,插入水中部分長16厘米,露出水面部分比插入水中部分短50毫米,這根吸管長( )厘米。三、操作。(共12分)1.小螞蟻回家。(7分)量一量:第①段長( )厘米,第②段長( )厘米( )毫米,第③段長( )厘米( )毫米。算一算:小螞蟻回家的路一共長( )厘米( )毫米。2.畫一條比1分米短4厘米5毫米的線段。(5分)四、解決問題。(共33分)1.亮亮用一把9厘米的斷尺量一張海報的長邊,他量了 4 次后,還沒有量完,于是他做上記號繼續量,又量出了9毫米,這張海報的長邊長幾厘米幾毫米 (6分)媽媽和小姨要開車去看外婆,途中要行駛205千米。她們上午8時出發,汽車平均每小時行70千米,上午11時能到外婆家嗎 (6分)3.一根繩子的長度不到2米,第一次用去了4分米,第二次又用去剩下的一半,這時繩子還剩7分米。這根繩子原來長多少分米 (7分)列式解答4.下面是某一區域位置分布示意圖。(1)從1號樓到中心廣場怎么走最近 要走多少米 (7分)(2)奶奶正在便民服務站購物,她想走最近的路回1號樓。如果奶奶每步距離相同,她2000步能走到1號樓嗎 寫出思考過程。(7分)附加題。(共10分)小溪把3張長4分米的紙條粘在一起(如下圖),這3張紙條粘在一起后的總長度是多少分米 一、1. C2. D3. A4. B5. B AC D6. C7. B8. C二、1.厘米 分米千米 毫米2. 500 6 7800 103. > < > =4. 5 1 4005. ② ③ ①6. 27三、1. 2 4 5 5 812 32.四、 1. 9×4=36(厘米)36厘米+9毫米=36厘米9毫米答:這張海報的長邊長36厘米9毫米。2. 11-8=3(時)70+70+70=210(千米)210>205答:上午11時能到外婆家。3.(畫法不唯一)7×2+4=18(分米)答:這根繩子原來長18分米。4. (1)550+860+260=1670(米)450+600+800=1850(米)550+450+800=1800(米)1670<1800<1850答:從1號樓到中心廣場經幼兒園、游泳池的路最近,要走1670米。(2)550<600450+550=1000(米)一步走50厘米,兩步走1米,2000步能走1000米。1000=1000答:她 2000步能走到 1 號樓。(思考過程不唯一)附加題 4×3=12(分米) 50毫米=5厘米5×2=10(厘米)10厘米=1分米12-1=11(分米)答:這3張紙條粘在一起后的總長度是11分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