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學習更有效 新課備課備考 | 數學學科/ 讓學習更有效 新課備課備考 | 數學學科2025-2026學年六年級數學上冊單元提升培優精練蘇教版第3單元 分數除法 專項03 判斷題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1.若與互為倒數,則。( )2.A筐香蕉的與B筐香蕉的都是18千克,那么A筐比B筐香蕉重。( )3.比的后項和前項同時乘一個整數,比值不變。( )4.汽車行駛的路程和所用時間的比值,就是汽車行駛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5.一杯糖水,糖與水的比是1∶48,喝了一半后,糖與水的比是1∶24。( )6.剪紙是中國傳統的民間藝術形式之一,紅紅加入手工小組后發現,原來有35人,現在男女生的比是2∶5。( )7.A的等于B的(A、B都不為0),則A∶B=5∶6。( )8.“世界杯”某場比賽2∶0,說明在特殊情況下比的后項可以是0。( )9.甲、乙、丙三人分水果,按2∶4∶3分配或按1∶4∶5分配,乙所得相同。( )10.比的后項相當于除法算式中的除數,或分數中的分母,不能為0。( )11.2∶9可以寫成,讀作九分之二。( )12.倉庫里有2噸面粉,每天賣掉,10天正好賣完。( )13.如果甲繩長度的與乙繩長度的相等,那么甲繩比乙繩長。( )14.兩個正方體的棱長比為,這兩個正方體表面積比。( )15.無論大小,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都相等。( )16.由男生人數占全班人數的可知,這個班男、女生的人數比是3∶2。( )17.把0.4∶0.08化成最簡整數比是1∶0.2。( )18.如果,那么的值是4。( )19.0.3t∶300kg的最簡單的整數比是1。( )20.8∶15的前項加8,要使比值不變,后項也要加8。( )21.a和b都是自然數,已知,則b>a。( )22.既可以表示比,也可以表示比值。( )23.從圖書館走到少年宮,龍龍用了15分鐘,蘭蘭用了小時,龍龍和蘭蘭的速度比是。( )24.10克糖溶解在100克水中,糖和糖水的質量比是。( )25.汽車比拖拉機快,拖拉機就比汽車慢。( )26.如果(A,B均不為0),則A>B。( )27.甲乙兩數的和是65,甲乙兩數的比是2∶3,甲數是39,乙數是26。( )28.比的前項乘4,后項除以0.25,比值不變。( )29.如果比的前項加8,要使比值不變,后項也加8。( )30.化簡比的最后結果是一個比。( )31.a∶b=5∶9,那么a一定是5,b一定是9。( )32.千克∶1噸化簡比后是7∶8。( )33.一個數除以分數,商一定大于被除數。( )34.今年媽媽的年齡和小杰的年齡比是37∶12,明年他們的年齡比不變。( )35.比的前項是10,后項是5,比值是。( )36.化簡兩個分數的比,可以把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兩個分母的最小公倍數。( )37.0.25∶0.5的前項和后項都乘100,就可以得到最簡比。( )38.化簡比是根據比的基本性質進行化簡。( )39.已知紅花的朵數比黃花多,那么黃花和紅花的朵數比是6∶7。( )40.白菜比蘿卜多,那么蘿卜就比白菜少。( )41.一輛變速自行車,前齒輪的齒數和后齒輪的齒數的比值越大,蹬同樣的圈數,這輛自行車走得越遠。( )42.一個分數除以自然數(0除外),所得的商不一定比這個分數小。( )43.方程沒有解。( )44.從學校到少年宮,甲用9分鐘,乙用10分鐘,甲和乙的速度比是9∶10。( )45.一個等腰三角形,三條邊的和為30厘米。三條邊長度的比為,這個等腰三角形的底是6厘米。( )46.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或除以一個數(0除外),比值不變。( )47.五(7)班女生人數是男生的,男生人數就是全班的。( )48.若甲數的和乙數的相等(甲、乙均大于0),則甲數大于乙數。( )49.就是求的是多少。( )50.修一條公路,已經修了,已修的和剩下的比是5∶1。( )51.甲乙為兩個非零自然數,甲數的等于乙數的,那么甲數大于乙數。( )52.甲數的等于乙數(甲、乙兩數均不為0),甲數和乙數的比是2∶5。( )53.可以看成分數,也可以看作一個比,還可以看作一個比值。( )54.比值是的比有無數個。( )55.與的意義相同,計算結果也相同。( )56.3升∶350毫升的比值是15∶7。( )57.一根繩子對折再對折,量得每段長米,這根繩子原來的長度是5米。( )58.一輛汽車0.5時行駛48km,這輛汽車行駛路程與時間的最簡比是96∶1。( )59.在2∶3中,如果后項加上6,要使比值不變,前項只要加上4。( )60.把一個蛋糕的平均分給6個小朋友,每人分得這塊蛋糕的。( )61.六(1)班男生與女生人數的比是,如果六(1)班的人數在之間,那么六(1)班有男生30人。( )62.某班男生人數比女生多,則女生人數占全班人數的。( )63.化成最簡整數比是。( )64.一個數的是15,求它的是多少?正確的列式是:15÷÷。( )65.把長與寬的比是3∶1的長方形按2∶1放大后,新長方形的長和寬的比是6∶1。( )66.三個數的平均數是36,它們的比是3∶4∶5,其中最小的數是9。( )67.一杯糖水,糖與水的比是1∶8,喝掉一半后,糖與水的比變成1∶4。( )68.甲班人數的等于乙班人數的,說明甲班人數比乙班多。( )69.如果(、均不為),那么。( )70.小明和小亮放學回家所用的時間比是4∶3,小明的速度快一些。( )71.小明5分鐘跑了400米,路程與時間的比是80∶1,比值80表示小明的速度是80米/分。( )72.男生比女生多,則女生比男生少。( )73.兩個正方體的棱長比是1∶3,那么他們的表面積比是1∶3。( )74.4∶9的后項加上18,要使比值不變,前項應乘3。( )75.一個等腰三角形三條邊長度比是。( )76.甲組人數調到乙組后,兩組人數相等,原來甲、乙兩組人數的比是9∶7。( )77.把甲班人數的調入乙班后,甲、乙兩班人數相等,原來甲班人數是乙班的2倍。( )78.軍軍家離學校千米,如果他每分鐘走千米,那么他上學只要9分鐘。( )79.小剛體重的和小明體重的相等,小明比小剛重。( )80.真分數的倒數不一定大于假分數的倒數。( )/ 讓學習更有效 新課備課備考 | 數學學科/ 讓學習更有效 新課備課備考 | 數學學科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1.×【分析】根據倒數的定義,若a與b互為倒數,則a×b=1;除以一個數(0除外)等于乘這個數的倒數,則=,分子乘分子作為積的分子,分母乘分母作為積的分母,計算出結果;據此判斷。【解析】已知a與b互為倒數,則a×b=1。===結果為,與題目中的結果6不符。故答案為:×2.√【分析】已知A筐的和B筐的均為18千克,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用除法計算,據此分別求出A、B兩筐的香蕉質量,最后再比較大小。【解析】18÷=18×=42(千克)18÷=18×=30(千克)42>30所以A筐比B筐香蕉重。故答案為:√3.×【分析】比的基本性質:比的后項和前項同時乘或除以一個不為0的數,比值不變。據此解答。【解析】根據比的基本性質,如果比的后項和前項同時乘整數0,比會不成立。原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4.√【分析】根據“路程÷時間=速度”以及比與除法的關系進行判斷。比與除法的關系:比的前項相當于被除數,比的后項相當于除數,比號相當于除號。【解析】由路程÷時間=速度可得,路程∶時間=速度。所以,汽車行駛的路程和所用時間的比值,就是汽車行駛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原題說法正確。故答案為:√5.×【分析】已知一杯糖水,糖與水的比是1∶48,可以把糖的質量看作1份,水的質量看作48份;喝了一半后,糖的質量是(1÷2)份,水的質量是(48÷2)份,根據比的意義寫出糖與水的比,再化簡比即可。【解析】(1÷2)∶(48÷2)=0.5∶24=(0.5÷0.5)∶(24÷0.5)=1∶48一杯糖水,糖與水的比是1∶48,喝了一半后,糖與水的比不變,仍是1∶48。原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6.×【分析】已知原來有35人,現在紅紅加入,總人數是35+1=36人;現在男女生的比是2∶5,把男生人數看作2份,女生人數看作5份,一共是2+5=7份;用總人數除以總份數,求出一份數,看一份數是否是整數,是整數的,這個比就是現在男女生人數之比;反之,這個比就不是現在男女生人數之比。【解析】35+1=36(人)2+5=736÷7=5……1一份數不是整數,所以現在男女生的比不是2∶5。原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7.√【分析】根據題意可知,A×=B×,可以設它們的積是1;根據“因數=積÷另一個因數”,分別求出A、B的值,再根據比的意義寫出A與B的比,并化簡比。【解析】設A×=B×=1;A=1÷=1×=B=1÷=1×=A∶B=∶=(×4)∶(×4)=5∶6所以A的等于B的(A、B都不為0),則A∶B=5∶6。原題說法正確。故答案為:√8.×【分析】體育比賽中的“比”并不是數學意義上的比,比賽結果要體現雙方進球的多少,是數量關系;數學上的比要體現一個量是另一個量的幾倍(或幾分之幾),是倍數比關系。據此解答。【解析】“世界杯”某場比賽2∶0,不是數學意義上的比,比的后項不能為0。所以原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9.×【分析】根據比的意義,按2∶4∶3分配表示把水果總量平均分為份,乙分得4份;按1∶4∶5分配表示把水果總量平均分為份,乙分得4份。因為水果總量平均分的份數不同,每份的多少也不同,所以乙得到的4份也不相同。據此解答。【解析】據分析可知,甲、乙、丙三人分水果,按2∶4∶3分配或按1∶4∶5分配,乙所得不相同。原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10.√【分析】根據題意,結合比和除法的關系可知,比的后項相當于除法算式中的除數,或分數中的分母,不能為0。【解析】2∶3=2÷3=,除法中除數不能為0,分數的分母不能為0。即比的后項相當于除法算式中的除數,或分數中的分母,不能為0。原題說法正確。故答案為:√11.×【分析】根據題意,結合比的讀法可知,2∶9可以寫成,讀作2比9,據此判斷即可。【解析】2∶9可以寫成,讀作2比9,所以原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12.×【分析】由題意可知,把2噸面粉看作單位“1”,每天賣掉,求多少天賣完,即求“1”里面有多少個,根據除法的意義,用1除以即可得解。【解析】(天)倉庫里有2噸面粉,每天賣掉,5天正好賣完。原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13.√【分析】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假設甲繩=乙繩=1,根據積÷因數=另一個因數,分別計算出甲繩和乙繩長度,比較即可。【解析】假設甲繩=乙繩=1甲繩=1÷=1×==乙繩=1÷=1×==>,甲繩比乙繩長,原題說法正確。故答案為:√14.√【分析】根據題意,兩個正方體的棱長比為1∶3,設兩個正方體的棱長分別為1和3,再根據正方體表面積公式:表面積=棱長×棱長×6,代入數據,分別求出兩個正方體的表面積,再根據比的意義,進行解答。【解析】設兩個正方體的棱長分別為1和3。(1×1×6)∶(3×3×6)=(1×6)∶(9×6)=6∶54=(6÷6)∶(54÷6)=1∶9兩個正方體的棱長比為1∶3,這兩個正方體表面積比1∶9。原題干說法正確。故答案為:√15.√【分析】任意一個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的比值是一個固定的數,我們把它叫作圓周率,用字母π表示。據此解答。【解析】由分析知:任意一個圓,其周長和直徑的比值都等于圓周率,圓周率不隨圓的大小的改變而改變。所以圓無論大小,它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都相等,說法正確。故答案為:√16.√【分析】根據題意,男生人數占全班人數的,是把全班人數看作單位“1”,平均分成5份,男生人數占的3份,則女生人數占(5-3)份,再根據比的意義,用男生人數的份數∶女生人數的份數,即可求出這個班男、女生人數的比,再進行比較,即可解答。【解析】把全班人數看作單位“1”,平均分成5份,男生人數占的3份,則女生人數占(5-3)份。3∶(5-3)=3∶2由男生人數占全班人數的可知,這個班男、女生的人數比是3∶2。原題干說法正確。故答案為:√17.×【分析】比的基本性質: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不為0的數,比值不變。化簡比是根據比的基本性質把比化成最簡整數比,即比的前項和后項都是整數,并且前項和后項只有公因數1,結果仍然是一個比。據此解答。【解析】0.4∶0.08=(0.4×100)∶(0.08×100)=40∶8=(40÷8)∶(8÷8)=5∶1所以把0.4∶0.08化成最簡整數比是5∶1。故答案為:×18.×【分析】比的基本性質: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據此解答。【解析】因為=,所以。原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19.×【分析】根據化簡比的方法:根據比的基本性質,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一個數或除以一個數(0除外)比值不變。單位不同的先統一單位。根據1t=1000kg,把單位統一為以gk為單位,再化簡。據此解答。【解析】0.3t∶300kg=300kg∶300kg=300∶300=(300÷100)∶(300÷100)=1∶10.3t∶300kg的最簡單的整數比是1∶1。原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20.×【分析】比的基本性質: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據此解答。【解析】(8+8)÷8=16÷8=2要使比值不變,后項應乘2,相當于后項加:15×2-15=30-15=15所以8∶15的前項加8,要使比值不變,后項要加15,原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21.×【分析】假設,根據積÷因數=另一個因數,商×除數=被除數,分別計算出a和b,比較即可。【解析】a=1÷=1×=b=1×=>,因此a>b,原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22.√【分析】根據分數與比的關系:分數的分子做比的前項,分數的分母做比的后項;所以可以化為1∶4;再根據比值的求法,用比的前項÷比的后項,1∶4=1÷4=,即也可以表示比值,據此解答。【解析】根據分析可知,既可以表示比,也可以表示比值。原題干說法正確。故答案為:√23.×【分析】首先將15分鐘化成小時,用15除以60即可,再將學校到圖書館的這段路程看作單位“1”,從而求出龍龍和蘭蘭的速度,再根據比的意義做比求出速度比。【解析】15÷60==(時)龍龍速度:1÷=1×4=4蘭蘭速度:1÷=1×5=5所以龍龍和蘭蘭的速度比為:。原說法錯誤。故答案為:×【點睛】本題考查了比和行程問題,明確“路程÷時間=速度”,掌握比的意義是解題的關鍵。24.×【分析】糖水的質量=糖的質量+水的質量,求出糖水的質量,求出糖和糖水質量的最簡整數比,與題干對比即可。【解析】10+100=110(克)糖∶糖水=10∶110=(10÷10)∶(110÷10)=1∶11糖和糖水的質量比是1∶11,原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25.×【分析】根據分數的意義,汽車比拖拉機快,可以把拖拉機的速度看作5份,則汽車的速度是5+1=6份。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幾分之幾,先求出多(或少)的具體數量,再除以單位“1”數量即可解答,據此用6減去5的差,再除以6,即可求出拖拉機比汽車慢幾分之幾。據此判斷。【解析】5+1=6(6-5)÷6=1÷6=則拖拉機比汽車慢。原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26.×【分析】設,根據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據此求出B的值,再與A比較大小即可。【解析】設所以如果(A,B均不為0),則A<B。原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27.×【分析】根據“甲乙兩數的比是2∶3”,可以將甲乙之和看作5份,甲為2份,乙為3份。把甲、乙兩數的和65平均分成(2+3)份,根據平均分除法的意義,求出1份是多少,再分別求出2份(甲數)、3份(乙數)各是多少,根據計算結果進行判斷。【解析】65÷(2+3)=65÷5=13甲:13×2=26乙:13×3=39甲乙兩數的和是65,甲乙兩數的比是2∶3,甲數是26,乙數是39。原題干說法錯誤。故答案為:×28.√【分析】比的基本性質: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或除以(0除外)相同的數,比值不變。據此判斷即可。【解析】0.25=,后項除以0.25,相當于后項乘4;比的前項乘4,后項乘4,比值不變。原題說法正確。故答案為:√29.×【分析】根據比的基本性質: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或除以一個不為0的數,比值不變;用比的前項加8,再除以比的前項,求出比的前項擴大到原來的多少倍,比的后項也擴大到原來的多少倍,再用擴大后比的后項-原來比的后項,即可解答。【解析】如果比的前項加8,要使比值不變,后項不一定加8,例如:4∶5不等于12∶13;原題干說法錯誤。故答案為:×30.√【分析】化簡比是把一個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前項和后項是互質數)的形式,據此進行判斷即可。【解析】化簡比的最后結果是一個比,說法正確。故答案為:√31.×【分析】比的基本性質:比的前項和后項乘或除以同一個不為0的數,比值不變,據此進行判斷即可。【解析】因為a∶b=5∶9,那么a可以是5,b可以是9;再依據比的性質,5∶9=(5×2)∶(9×2)=10∶18;此時a可以是10,b可以是18;同時將這個比的前項后項繼續同時乘相同的數,a和b的值就可以取更多的數值,本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32.×【分析】先統一單位,再化簡比,化簡比根據比的基本性質作答,即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或除以一個數(0除外),比值不變。【解析】千克∶1噸=千克∶1000千克=(×8)∶(1000×8)=7∶8000千克∶1噸化簡比后是7∶8000;原題干說法錯誤。故答案為:×33.×【分析】在分數除法里,被除數不為0時,除數大于1,商小于被除數;除數等于1,商等于被除數;除數小于1,商大于被除數,據此判斷即可。【解析】根據分析:一個數(0除外)除以分數的商與被除數的大小關系無法確定。如:6÷=6×=4,商4小于被除數6,所以原說法錯誤。故答案為:×34.×【分析】今年媽媽的年齡和小杰的年齡比是37∶12,明年媽媽的年齡是歲,小明的年齡是歲,明年他們的年齡比是38∶13,據此判斷即可。【解析】今年媽媽的年齡和小杰的年齡比是37∶12,明年他們的年齡比是38∶13,本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35.×【分析】比號前邊的數叫比的前項,比號后邊的數叫比的后項,據此寫出這個比,求比值,直接用比的前項÷后項,據此求出比值即可。【解析】10∶5=10÷5=2比的前項是10,后項是5,比值是2,所以原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36.√【分析】化簡比根據比的基本性質,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將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兩個分母的最小公倍數,可以將比的兩個分數化為整數,再按化簡整數比的方法來化簡。【解析】根據分析可知,化簡兩個分數的比,可以把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兩個分母的最小公倍數。例如:∶=(×15)∶(×15)=5∶12所以原題干說法正確。故答案為:√37.×【分析】根據比的基本性質: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或除以一個不為0的數,比值不變,據此化簡,即可解答。【解析】0.25∶0.5=(0.25×100)∶(0.5×100)=25∶50=(25÷25)∶(50÷25)=1∶20.25∶0.5的前項和后項都乘100,再都除以25,就可以得到最簡比。原題干說法錯誤。故答案為:×38.√【分析】化簡比的依據是比的基本性質,即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或除以一個數(0除外),比值不變,據此作答。【解析】根據分析可知,化簡比是根據比的基本性質進行化簡。原題干說法正確。故答案為:√【點睛】此題考查了比的化簡方法,另外還要注意化簡比的結果是一個比,它的前項和后項都是整數,并且是互質數。39.√【分析】為了計算方便,假設黃花有6朵,依據“求比一個數多幾分之幾的數是多少,用這個數乘”計算紅花的朵數。再用黃花朵數比上紅花朵數,即可判斷解答。【解析】假設黃花有6朵6×(1+)=6×=7(朵)黃花朵數∶紅花朵數=6∶7所以題目說法是正確的。故答案為:√40.×【分析】由白菜比蘿卜多可知,蘿卜是單位“1”,我們就可以假設蘿卜是9份,然后求出白菜的份數,最后求得蘿卜比白菜少幾分之幾。【解析】假設蘿卜是9份,則白菜有 份,所以蘿卜比白菜少。故答案為:×41.√【分析】自行車蹬一圈行進的距離=(前齒輪齒數×前齒輪圈數)÷后齒輪齒數×2πR ,根據公式我們不難發現對于輪胎相同的自行車來說,當前齒輪齒數與后齒輪齒數比值越大時,自行車蹬一圈行進的距離越遠;進而得出結論。【解析】一輛變速自行車,前齒輪的齒數和后齒輪的齒數的比值越大,蹬同樣的圈數,這輛自行車走得越遠。原題說法正確。故答案為:√42.√【分析】根據分數除法的計算法則,除以一個數等于乘這個數的倒數,據此舉例說明即可。【解析】一個分數除以自然數(0除外),所得的商不一定比這個分數小,說法正確,如。故答案為:√43.×【分析】根據等式的性質,方程兩邊同時減去3.7,再同時除以求解后再驗證即可。【解析】解:把x=0代入方程,得:,方程的左邊=方程右邊,所以x=0是方程的解,原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44.×【分析】將學校到少年宮的路程看作單位“1”,時間分之一可以看作速度,兩數相除又叫兩個數的比,據此寫出甲乙速度比,化簡即可。【解析】∶=(×90)∶(×90)=10∶9從學校到少年宮,甲用9分鐘,乙用10分鐘,甲和乙的速度比是10∶9,所以原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45.√【分析】等腰三條邊長度的比為,則它的底占三條邊之和的,根據“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用三條邊之和乘,即可求出這個等腰三角形的底。據此判斷。【解析】30×=30×=6(厘米)則這個等腰三角形的底是6厘米。原題說法正確。故答案為:√46.√【解析】根據比的基本性質: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或除以一個數(0除外),比值不變。如:2∶3=2÷3=(2×2)∶(3×2)=4∶6=4÷6==原題說法正確。故答案為:√47.√【分析】把男生人數看作單位“1”,則女生為,全班人數為1+,則男生人數除以全班人數可列式1÷(1+)據此解答。【解析】由分析可得:1÷(1+)=1÷=1×=即,男生人數是全班的,所以此題說法是正確的。故答案為:√48.√【分析】已知甲數的和乙數的相等,根據分數乘法的意義,可知甲數×=乙數×,假設甲數×=乙數×=1,根據一個因數=積÷另一個乙數,據此求出甲數和乙數,再比較。【解析】假設甲數×=乙數×=1甲數:1÷1×8=8乙數:1÷=1×7=78>7若甲數的和乙數的相等(甲、乙均大于0),則甲數大于乙數。原題說法正確。故答案為:√49.×【分析】分數的除法是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此時運用除法計算。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運用分數乘法運算,據此可得出答案。【解析】表示的是已知一個數的是,求這個數是多少。求的是多少,應該運用乘法即。原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50.√【分析】已經修了,根據分數的意義,可知把這條公路長度看作單位“1”,平均分成6份,已經修了5份,剩下(6-5)份,據此寫出已修的和剩下的比。【解析】5∶(6-5)=5∶1修一條公路,已經修了,已修的和剩下的比是5∶1。原題說法正確。故答案為:√51.×【分析】由題意可知:甲數×=乙數×,令甲數×=乙數×=1,再根據乘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分別求出甲、乙兩數的值,再進行對比即可。【解析】令甲數×=乙數×=1則甲數=1÷=1×=,乙數=1÷=1×2=2因為2>,所以甲數小于乙數。原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52.×【分析】假設甲數為1,則乙數為1×=,然后用甲數比上乙數,再根據比的基本性質化簡即可。【解析】假設甲數為11×=1∶=(1×5)∶(×5)=5∶2則甲數和乙數的比是5∶2。原說法錯誤。故答案為:×53.√【分析】可以看成一個分數,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6份,取其中的1份;也可以看成一個比,是1∶6的另一種寫法,仍然讀作1比6;還可以看成比值,比值是一個數,可以是小數、分數或整數。【解析】由分析可知:可以看成分數,也可以看作一個比,還可以看作一個比值。原題干說法正確。故答案為:√54.√【分析】根據求比值的意義可知,比值是的比有無數個,如:1∶3、2∶6、3∶9等。【解析】比值是的比有無數個。原題說法正確。故答案為:√55.×【分析】÷2表示把平均分成2份;÷2=×=;×表示的是多少,×=;據此解答。【解析】根據分析可知,÷2與×的意義不同,計算結果相同。原題干說法錯誤。故答案為:×【點睛】本題考查分數除以整數和分數乘分數的意義,要熟練掌握。56.×【分析】根據比的性質:比的前項、后項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不為0的數,比值的大小不變;先化為相同的單位,再化簡比即可。【解析】3升∶350毫升=3000毫升∶350毫升=3000∶350=(3000÷50)∶(350÷50)=60∶7即3升∶350毫升的比值是60∶7。故答案為:×【點睛】本題主要考查比的化簡,解題時注意要先同一單位。57.√【分析】把這根繩子的全長看作單位“1”,把這根繩子對折再對折,繩子被平均分成4段,每段的長度占全長的,量得每段長米,根據分數除法的意義,用米除以求出這根繩子的全長,然后與5米進行比較即可。【解析】÷=×4=5(米)所以這根繩子原來的長度是5米。因此題干中的結論是正確的。故答案為:√。【點睛】此題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分數除法的意義及應用,關鍵是明確:把這根繩子對折再對折,每段的長度占全長的。58.√【分析】先根據比的意義用路程比時間;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再根據比的基本性質把比化成最簡比。【解析】48∶0.5=(48×2)∶(0.5×2)=96∶1所以這輛汽車行駛路程與時間的最簡比是96∶1。即原題說法正確。故答案為:√【點睛】此題主要考查了比的意義及化簡比,注意化簡比的結果是一個比,它的前項和后項都是整數,并且是互質數。59.√【分析】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2∶3的后項加6,相當于后項乘3,要使比值不變,前項應該乘3,據此解答。【解析】3+6=99÷3=32×3=66-2=42∶3的后項加6,要使比值不變,前項應該乘3或加4。原題干說法正確。故答案為:√【點睛】本題主要考查了比的基本性質,熟練掌握比的基本性質是解題的關鍵。60.√【分析】一個蛋糕的÷平均分的人數=每人分得這塊蛋糕的幾分之幾,根據除以一個數等于乘這個數的倒數,計算即可。【解析】÷6=×=把一個蛋糕的平均分給6個小朋友,每人分得這塊蛋糕的,說法正確。故答案為:√【點睛】關鍵是理解除法的意義,掌握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61.√【分析】男生與女生的人數比是5∶4,將男生人數看成5份,女生人數看成4份,則總人數為9份,那么總人數就是在之間的9的倍數;據此找出符合題意的數。又男生人數占總人數的,根據分數乘法的意義,用總人數×即可求出男生人數;據此解答。【解析】全班的人數就是9的倍數,在之間9的倍數只有54,所以這個班的總人數是54人。54×54×=30(人)六(1)班有男生30人,本題說法正確。故答案為:√。【點睛】本題主要考查比的應用,明確總人數是9的倍數是解題的關鍵。62.√【分析】把女生人數看作單位“1”,男生人數比女生多,則男生人數是女生的(1+),再用女生人數÷(男生人數+女生人數),即可求出女生人數占全班人數的幾分之幾,再進行比較,即可解答。【解析】1÷(1+1+)=1÷(2+)=1÷=某班男生人數比女生多,則女生人數占全班人數的。原題干說法正確。故答案為:√【點睛】熟練掌握求一個數占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計算方法是解答本題的關鍵。63.×【分析】根據比的基本性質: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或除以一個不為0的數,比值不變,據此化簡成整數比,再進行比較,即可解答。【解析】∶=(×16)∶(×16)=10∶7∶化成最簡整數比是10∶7。原題干說法錯誤。故答案為:×【點睛】熟練掌握比的基本性質是解答本題的關鍵。64.×【分析】把這個數看成單位“1”,它的對應的數量是15,由此用除法求出這個數,再用這個數乘上即可求解。【解析】15÷×=21×=14所以:一個數的是15,求它的是14,正確的列式為15÷×;原題說法是錯誤的。故答案為:×【點睛】這種類型的題目屬于基本的分數乘除應用題,只要找清單位“1”,利用基本數量關系解決問題即可。65.×【分析】根據比的基本性質,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把長與寬的比是3∶1的長方形按2∶1放大后,即長和寬都乘2,進行判斷即可。【解析】由分析可得:按2∶1放大,即前后項都乘2,根據比的基本性質,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則3∶1的比值不變,仍然是3∶1,而不是6∶1。故答案為:×【點睛】本題考查了比的基本性質,當比的前后項同時乘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66.×【分析】三個數的平均數是36,這三個數的和是36×3,把36×3平均分成(3+4+5)份,先根據除法求出1份是多少,再根據乘法求出3份(最小數)是多少。【解析】[36×3÷(3+4+5)] ×3=[108÷12]×3=9×3=27即其中最小的數是27原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點睛】此題是考查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特點以及解答規律,也可先求出總份數,用它作公分母,再分別求出各部分占總數的幾分之幾,然后根據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用乘法解答。67.×【分析】不論喝掉多少量的糖水,在不重新加入水或者糖的情況下,糖和水的比是不變的。【解析】根據分析可知,一杯糖水,糖與水的比是1∶8,喝掉一半后,糖與水的比還是1∶8.原題干說法錯誤。故答案為:×【點睛】本題考查了比,明確比的意義是解題的關鍵。68.√【分析】由甲班人數的等于乙班人數的可知:甲班人數×=乙班人數×,令甲班人數×=乙班人數×=12;分別表示出兩班人數,即可解答。【解析】由題意可知:甲班人數×=乙班人數×;令甲班人數×=乙班人數×=12則甲班人數為12÷=12×=16人乙班人數為12÷=12×=15人16>15,所以甲班人數比乙班多,原說法正確。故答案為:√【點睛】賦值法是解答此類問題常用的方法,解題時也可直接比較兩個班分率的大小,根據積相同,分率大的人數少,分率小的人數多來判斷。69.×【分析】假設,分別求出A、B的值,比較即可。【解析】假設,則,所以。原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點睛】解決本題的關鍵是假設一個值,分別求出A、B。70.×【分析】此題已知小明和小亮放學回家所用的時間比,但小明和小亮放學回家的路程比不知道(有可能相同,也有可能不相同),當路程相同時,則小亮的速度快;當路程不相同時,無法確定誰的速度快。【解析】據上分析,小明和小亮放學回家所用的時間比是4:3,小明的速度快一些,這樣的說法錯誤。故答案為:×【點睛】此題考查了路程比,時間比與速度比相關的知識點,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71.√【分析】根據題意,路程∶時間=速度,根據比的意義解答即可。【解析】400÷5=80(米/分)400∶5=80∶1因此:路程與時間的比是80∶1,比值80表示小明的速度是80米/分,所以原題說法正確。故答案為:√【點睛】本題考查了路程、時間的關系及比的應用。72.×【分析】把女生人數看作單位“1”,則男生人數就是(1+),求女生比男生少幾分之幾,用女生比男生少的人數除以男生人數。【解析】把女生人數看作單位“1”,則男生人數就是(1+)÷(1+)=÷=即男生比女生多,則女生比男生少原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點睛】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幾分之幾,用這兩數之差除以另一個數。男生比女生多,把女生人數看作單位“1”,把它平均分成7份,男生人數相當于這樣的8份,女生比男生少這樣的1份,1份是男生的人數的。73.×【分析】兩個正方體的棱長比是1∶3,可把小正方體的棱長看作是1份,大正方體的棱長看作是3份,根據正方體表面積公式:表面積=棱長×棱長×6,即可求出它們的表面積比。【解析】(1×1×6)∶(3×3×6)=(1×6)∶(9×6)=6∶54=(6÷6)∶(54÷6)=1∶9兩個正方體的棱長比是1∶3,那么他們的表面積比是1∶9。原題干說法錯誤。故答案為:×【點睛】熟練掌握正方體表面積公式是解答本題的關鍵。74.√【分析】根據比的基本性質: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或除以一個不為0的數,比值不變,據此解答。【解析】(9+18)÷9=27÷9=34∶9的后項加上18,要使比值不變,前項應乘3。原題干說法正確。故答案為:√【點睛】熟練掌握比的基本性質是解答本題的關鍵。75.×【分析】根據三角形的特性: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三角形的兩邊的差一定小于第三邊;由此判斷即可。【解析】因為:所以一個三角形的三條邊的長度的比不可能是,本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點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根據三角形的特性進行分析。76.×【分析】由于甲組人數調到乙組后,兩組人數相等,可以設甲組人數有9人,即甲組調入乙組的人數:9×=2(人),則甲此時的人數:9-2=7(人),乙此時的人數也是7人,由于乙是增加2人后變成7人,則乙原來的人數為:7-2=5(人),據此即可求出原來甲、乙兩組人數的比。【解析】假設甲組人數有9人。9×=2(人)9-2=7(人)7-2=5(人)所以原來甲、乙兩組人數的比是9∶5,原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點睛】本題主要考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以及比的意義,可以假設出甲組的具體人數。77.√【分析】把甲班原來的人數看成4份,調入乙班也就是調入1份,那么甲班還剩下3份,乙這時也有3份,乙原來有3-1=2(份),用甲班原來的份數除以乙班原來的份數即可求解。【解析】甲原來有4份,現在甲乙兩班各有:4-1=3(份),乙原來有:3-1=2(份)4÷2=2把甲班人數的調入乙班后,甲、乙兩班人數相等,原來甲班人數是乙班的2倍。原題干說法正確。故答案為:√【點睛】本題也可以把甲班原來的人數看成單位“1”,則乙班的人數就是甲班的1--。78.√【分析】根據時間=路程÷速度;代入數據,求出軍軍從家到學校的時間,再進行比較,即可解答。【解析】÷=×10=9(分鐘)軍軍家離學校千米,如果他每分鐘走千米,那么他上學只要9分鐘。原題干說法正確。故答案為:√【點睛】利用距離、速度和時間三者的關系,以及分數與分數除法的計算,進行解答。79.√【分析】假設小剛體重的和小明體重的等于10千克,根據單位“1”×分率=分率對應量,單位“1”為小剛的體重與小明的體重,單位“1”未知用除法,據此求出小明和小剛的體重,再進行判斷即可。【解析】假設小剛體重的和小明體重的為10千克。小剛體重:10÷=60(千克)小明體重:10÷=70(千克)70>60故答案為:√【點睛】此題考查分數除法的運用,題目沒有交代具體的量可以用假設法,把關鍵量假設出來,更加便于理解。80.×【分析】在分數中,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數為真分數,真分數小于1。乘積為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真分數的倒數大于1;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數為假分數,所以假分數大于等于1,其倒數小于或等于1。由此可知,真分數的倒數都大于假分數的倒數。【解析】真分數的倒數一定大于假分數的倒數,原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點睛】明確真分數與假分數的意義是完成本題的關鍵。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