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3美國的三權分立制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框共三目。首先本框介紹了美國三權分立制度建立的歷史原因和階級原因,并介紹了三權分立的內容與核心。在此基礎上,本課考察了美國三大權力機關之間相互分立、相互制衡的特點。最后,本課從積極、消極兩方面指出了三權分立制的政治作用。二、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了解三權分立制的內容、實質,理解三種權力的相互制衡。(二)能力目標培養運用一分為二的觀點,辨證地看待三權分立制的利弊的能力。(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本課的學習,能正確認識中美兩國政體的差異,從而認同我國的民主集中制,堅持和完善我國的人民大會制度三、教學重點難點1、辨證看待三權分立制的利與弊2、正確理解三種權力的分立、制約和平四、學情分析由于本節課和學生們學習的歷史知識有著密切的聯系,美國三權之間相互分立、相互制衡的特點應該比較容易掌握,而對三權分立制的利與弊,由于理論性強,需重點分析。五、教學方法圖表歸納法、問題探究法、情境分析法。六、課前準備1.學生的學習準備:收集資料,預習閱讀美國三權分立制的特點;認識美國三權分立制的利弊2.教師的教學準備:收集有關美國三權分立制的歷史資料和時政材料;課前預習熟悉本節學案。七、課時安排:1課時八、教學過程(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檢查學生預習情況,使教學更有針對性。(二)情景導入、展示目標。從課題中的圖片直接導入。提問:圖片中的三個建筑物分別為什么?主要職能是什么?(學生回答)(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自主探究】教師:把學生分成三組,一組代表總統、二組代表法院、三組代表議會。讓學生分別介紹自己的權力,然后再闡述一下自己所受的制約學生:分組合作,閱讀課文,發言交流【分布探究】教師:問題:美國為什么最終確立了三權分立制政體?學生:合作交流,回答問題教師:展示圖示,引導學生分析確立三權分立原則的原因(1)、影響因素:歷史條件和具體國情;(2)、決定因素:國家的階級本質【分布探究】教師:出示圖表:美國三權分立,讓學生完成機構有何權力如何產生、對誰負責特別保障國會 總統 聯邦法院 學生:自主填涂圖表【課堂互動】師生共同探究三權的分立三權分立的內容三權各有那些權力?【探究結果】1、三權分立原則的地位及其核心內容:(1)、地位——是美國聯邦政府組建和運行的基本原則(2)、核心內容——權力分立、制約和平衡2、“三權”所屬機關及其運作(1)、中央政權機構及彼此關系:①中央政權機構——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②彼此關系——平等而又獨立(1)、立法權——屬于國會①立法權屬于國會,國會負責制定法律;②國會、行政機關和法院都要依據法律行事;③議員由選舉產生,有一定任期,總統無權解散國會,也不能決定議員的工資待遇。(2)、行政權——屬于總統①行政權屬于總統;②總統由選民間接選舉產生,直接對選民負責,不對國會負責,國會不得增減總統任職期間的報酬,更不能罷免總統(除非定罪);③政府的重要行政官員由總統任命,對總統負責。(3)、司法權——屬于美國聯邦法院系統①司法權屬于美國聯邦法院系統;②聯邦最高法院是美國最高審判機關。最高法院受理的案件,不論初審案件或復審案件,都是終審判決。最高法院還擁有司法審查權,審查聯邦或州的立法或行政行為是否違憲;③法官均由總統征得參議院同意后任命,只要忠于職守,可終身任職,非經國會彈劾不得免職。【問題深化】教師:問題:美國的三權是如何體現分立原則的?學生:依據理解回答【內容展示】立法權:國會——不受行政機關干擾行政權:總統——不對國會負責司法權:聯邦法院——終審判決,司法審查、任職終身【三權制衡】教師:出示圖表:學生自主填涂(自主分析)學生:自主、合作完成圖表,并表述其含義【探究對比】【探究深化】教師:出示圖表,學生閱讀課文,合作完成立法權所屬機關受制約表現總統的制約法院的制約行政權所屬機關司法權所屬機關學生:自主填涂表格,交流合作【合作驗證】立法權所屬機關受制約表現總統的制約法院的制約國會總統有權否決國會立法;可以發布擁有法律效力的行政命令;還有立法倡議權,即建議國會立什么樣的法。法院有權宣布國會制定的法律違反聯邦憲法。行政權所屬機關受制約表現總統國會的制約法院的制約行政機構的設置和所需經費須由國會批準,國會還有權監督行政執行情況、經費開支和官員行為。美國最高法院可以宣布總統發布的行政命令、行政機關頒布的規章條例違憲;還能通過案件的判決對憲法作出新解釋,擴大或限制總統的權力。司法權所屬機關受制約表現法院總統的制約國會的制約法官由總統提名經參議院同意后任命;最高法院法官人數和聯邦其他法院的設立,均由國會決定,總統亦可施加影響。國會可以通過批準對法官的任命或彈劾法官的辦法,來改變法院的組成。國會和各州一起,可以用憲法修正案推翻最高法院的裁決。【課堂案例】美國女植物人生死升級為政壇爭斗,引發三權分立大討論!1990年,美國人泰麗;8年后,丈夫向法官申請對妻子實施安樂死;開始了七年的官司生涯,特麗身上的多條喂食管多次撥出,又被插回2001年,佛羅里達法庭第一次判定撥去特麗喂食管,后被州政府干預,重新插上喂食管。2003年,佛羅里達法庭再次判定撥去特麗的喂食管佛羅里達州長杰布·布什決定介入,州議會通過特麗法案干預法院判決,特麗被再次插回喂食管。2005年,美國國會表示關注,但3月18日佛州法庭第三次判定撥去特麗喂食管。美國國會3月19日達成一項議案,要求重新為她插入進食管,美國總統布什中斷休假為特麗簽署救命法案,特麗父母請求法院強制執行.3月21~24日,美國地區法庭、巡回上訴法庭和聯邦最高法院先后駁回了為特麗恢復進食管的請求問題:通過一個普通的人,牽動了美國高層政壇,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美國的政體是如何運行的。請你闡述【圖表解析】【問題總結】教師:何謂三權分立制?請同學們闡述學生:表述對三權分立的理解【總結】三權分立:國家的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分別由議會、政府、法院獨立行使,同時又相互制約,保持權力均衡,按照這種權力分立和權力制衡的原則來組織國家機關,行使國家權力的制度。三權制衡:三種權力的相互制衡1、立法權屬于國會,又受到總統和法院的制約2、行政權屬于總統,又受到國會和法院的制約3、司法權屬于法院,又受到國會和總統的制約三種權力相互制約,保持權力平衡【深化探究】教師:三權分立確實是歷史的進步,但是凡事有利就有弊,請同學們去尋找一下美國政體的弊端。從中你能夠看出其階級本質嗎?學生:閱讀課文,分組合作,闡述【探究總結】三權分立的弊端:三權分立和權力制衡的原則,是早期資產階級革命思想家針對封建專制主義提出來的。他們認為,按照這個原則組織國家機構,可以防止少數人專權,使民主制度不致轉變為專制制度。這對于反對封建專制,調節資產階級內部各集團的利益,維持資本主義民主制度,有其積極作用。1、弊端(1)、人民無權參與,事實上成為協調資產階級內部權力分配的一種機制——協調范圍的局限性;(2)、三權分立、權力制衡導致三大權力機關的工作效率低下——效率低下;其次,實行三權分立、權力制衡的一個必然結果,是三大權力機關之間互相扯皮,導致效率低下。(3)、三權分立原則難以真正貫徹——貫徹難美國建國后150年中,國會一直在政治生活中居于主導地位;到了當代,則是總統居于主導地位。由于司法機關無權直接支配社會力量和財富,相比之下,聯邦法院力量向來較弱。2、三權分立制的本質——是一種資產階級民主制度有效地維護了美國資產階級的統治。但是,廣大勞動人民不可能在這種制度下享有真正的民主。(四)反思總結,當堂檢測。讓學生回顧和總結本課的主干知識,提煉要點。◇3個3種權力:3種權力即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3個弊端:即三權分立原則的3個弊端;3個中央政權機構即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2個原因:即確立三權分立原則的原因◇1個本質:即三權分立原則的本質(五)發導學案、布置預習。1、同學們把指導書上相關的知識做一做,以鞏固今天所學的“三權分立制”的知識點。2、請同學們根據我們發下去的導學案把下一框“美國的利益集團”的有關知識點預習一下九、板書設計1、三權分立:權力運行的規則(1)三權分立原則的確立(2)三權分立的核心內容:權力分立、制約和平衡①立法權:②行政權:③司法權:2、三種權力的相互制衡(1)對國會權力的制約(2)對總統權力的制約(3)對司法權力的制約3、三權分立的弊端(1)積極意義:(2)消極作用:(3)三權分立制的實質十、教學反思教和學是一個感知、感受、感悟的過程。這個重要的過程屬于學生,也屬于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應該處于主體的地位,但這個主體地位不是教師給的,而是教師應該尊重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發揮主導作用,但主導作用的發揮必須圍繞著學生這個主體得到發展這個中心。只要是有利于學生主體發展需要的,就應該是我們教學中需要努力的。我們應該守住教學中永遠不變的東西:把學生放在心中,讓學生在“教”與“學”中得到充分主動的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