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3法國的民主共和制與半總統半議會制教案【教學目標】知識目標一、民主共和制的形成與主要權力機關1.法國國家機構由哪幾部分組成?(主要權力機關有哪些?)2.法國總統的地位、產生方式、主要職權?3.法國總理的地位、產生方式、主要職權?4.法國議會⑴議會由哪兩部分組成?⑵國民議會的議員數量、任期產生方式?⑶具體說明國民議會的主要職權?⑷參議院議席數量、議員產生方式、特殊的代表性?⑸參議院的主要權力?二、法國政體的運行1.簡要說明法國政體的變化及原因。2.簡要說明法國政體的運行機制。⑴法國總統在法國舞臺上起什么作用?⑵總統和總理行政權力的劃分?⑶法國議會在政治體制運行中的作用?三、法國政體的特點1.法國政體具有哪些特點?2.為什么說法國是“半總統半議會制”國家而不是總統制國家?3.什么是“左右共治”?為什么會出現“左右共治”的現象?4.法國政黨制度有什么特點?能力目標1、通過對法國政體演變的了解能夠分析一個國家政體不同的根源2、對比法國的總統和總理,合理分析現今法國政體的一些實例情感目標深刻認識國體對政體的決定作用,以及一國政體產生的其他因素。從而合理的評價法國政體。【教學重難點】法國政體的特點。【教學方法】情景討論法、小組探究法、分析講授法、活動啟發法。【教學設計】【導入】教師:播放大國崛起中有關法國的解說。問題:你了解法國嗎?她的歷史地位如何?法國這一個充滿激情與現代氣息的國家,究竟憑借什么力量,在歷史變幻的風云中,始終發揮著大國作用?(讓我們一起走進法國,了解法國)學生:觀看錄像,討論教師問題【學習新知識】教師:法國的現有政體是怎樣的?學生;半總統半議會制政體教師:法國政體先后經歷了那些變化,為什么現在確立的這一政體,這一政體同其他的資本主義國家政體有何不同 (教師播放錄像:法國政體是怎樣形成的)學生:以錄像為依據,討論,闡述法國政體的演變歷程。【總結】法國政體歷經200多年的演變,是個階級力量不斷角逐,彼此斗爭的產物,但是法國政體無論如何變化,其資產階級的本性不會變,其階級本質不會變,其階級職能不會變。【自主學習】教師:法國政體的結構如何?他們各有那些權力? 總統總理 議會國民議會參議院 地位 產生 任期 職權 注意 學生:自主閱讀課文,完成表格【自主學習驗證】教師引導學生填涂表格,驗證自主學習效果【深化分析】教師:出示引導提綱,提問學生法國總統怎樣產生?有那些職權法國總理怎樣產生 有那些職權法國議會怎樣產生?有那些職權學生:回答教師提問,驗證自己的記憶效果【法國政體的運行】教師:既然法國政體主要是由總統、總理和議會組成,那么法國政體是如何運行的呢?請同學們列出圖示。學生:閱讀課文,了解運行,并列出圖示【探究總結】1、歷史上的議會制法國歷史上曾經實行過議會制。第四共和國時期(1946~1958),法國議會的權力達到巔峰。議會擁有選舉總統、決定政府組成、任免總理和批準政府施政綱領等權力。當時,法國是典型的議會制國家。實行議會制的法國第四共和國遇到的最大問題是政局不穩。由于法國政黨林立(最多時達200個),各黨派在議會翻云覆雨,導致政局持續震蕩。1947~1956年,平均不到十個月就更換一屆內閣,其中有兩屆政府僅存在兩天。為了克服議會濫用權力的弊端,第五共和國(1958至今)制憲者有意識地調整了總統、議會和政府之間的權力分配,權力中心從議會轉移到總統。2、總統總統利用憲法賦予的權力,在法國政治舞臺上發揮主要作用??偨y通過任免總理和組織政府、主持內閣會議,直接領導國家行政權力的實施,尤其在國防和外交領域發揮著決定性作用。在國家遇到重大問題時,總統可以通過解散國民議會、舉行公民投票、宣布緊急狀態等,控制國家局勢,決定國家命運。3、總理總理領導政府具體行使國家行政權力。由于總統和總理都有行政權,人們把法國行政領導體制稱為“行政雙頭制”。一般來說,總統和總理有基本分工:總統掌握大政方針,總理負責具體行政;總統占主導地位,總理聽命于總統;總統的施政重點是國防外交,總理的施政重點在內政經濟。不同的執政環境,對法國總統和總理行使行政領導權的影響大不一樣。如果總統、總理同出一個黨派,總統對總理和政府的支配權要大得多,也廣泛得多,體現出強勢總統的特點。如果總統與總理不是一個黨派,出現“左右共治”局面,總統權力就要受到很大的限制,這時總統會更多地關注憲法賦予其特權的外交和國防領域,總理則主要處理內政事務。4、議會議會擁有立法權和監督權,在國家政治體制運行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議會對政府的監督和制約表現在多方面:政府施政綱領及各項改革方案、立法修正案和提案,必須經過兩院議會通過才能生效;年度財政預算須經議會通過;議會可以通過“政府對議會負責”的規定制約政府行動,可以通過質詢、投不信任票甚至彈劾等方式,追究政府的政治責任。教師:結合你的圖表,你能概括出法國政體的運行特點嗎?學生:閱讀課文,合作分析法國政體的特點【研究總結】1、半總統半議會制總統——地位高,權力大;議會監督政府,削弱總統權力;議會對總統有直接和間接的監督權;總統的重要文件、命令要由總理副署。在法國政體中,總統處于很高的地位,權力很大,但不能說法國是“總統制國家”,因為總統權力受到一些結構性因素的限制。其一,盡管總統任命總理并主持內閣會議,但憲法規定政府應對議會負責,議會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限制政府的行為或追究政府的政治責任,從而使總統權力大打折扣。其二,議會對總統有直接和間接的監督權。其三,總統的重要文件、命令要由總理副署。這些限制使總統的實際權力受到很大制約,因此人們把法國稱為“半總統半議會制”國家。補充:“副署”即是正式命令或文件在正職人員簽署之后連同簽署。2、“左右共治”“左右共治”,是法國政體結構導致的一種特有現象。法國第五共和國期間,一共經歷過三次“左右共治”?!白笥夜仓巍睂偨y和總理都是一種挑戰,處理不好,就會引發危機。法國“左右共治”現象出現的原因是總統和總理權力來源不同??偨y由選民直接選出,議會無法制約選民??偫黼m由總統直接任命,但總理要對議會負責。因此總統任命總理時,必須接受議會多數黨推舉的總理候選人,否則總理領導的政府就無法正常運行。議會多數黨不一定與總統是同一黨派,因而會出現總統與總理不是一個黨派的“左右共治”局面。3、多黨制多黨制也是法國政體的一個特點。法國目前有四十多個政黨。這種多黨制的主要表現是:始終未能形成兩個左右政治局勢的大黨;黨外有黨,黨內有派,黨派林立;隨著中間階層壯大,左右翼政黨都出現向中間靠攏的趨勢。【深化探究】教師:播放錄像《希拉克不謀求連任》讓學生分析,其原因學生:觀看錄像,利用本課知識分析原因【探究提示】從權力來源看——總統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總理由總統任命,政府成員由總理提名總統任命,國民議會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參議院由選舉人團選舉產生從權力的相互制約看——總統位于權力頂峰,他不僅對總理和政府有一定的權力,而且可以在必要時解散國民議會。當然,總統的權力也要受到制約。政府要對議會負責,議會可以通過信任、監督等措施實施對政府的制約。【課堂分析】2005年12月法國國民議會和參議院22日相繼通過了一項反恐怖主義法草案,以加強法國對恐怖主義活動的監控力度。材料體現了法國國民議會和參議院的什么職權?二者在行使這一職權上有何區別?法國議會還擁有對政府的監督權,這種權力表現在哪些方面?簡要比較法國議會與英國議會?(1)立法權。沒有區別,具有同等的權力。(2)政府施政綱領及各項改革方案、立法修正案和提案,必須經過兩院議會通過才能生效,年度財政預算須經議會通過;議會可以通過“政府對議會負責”的規定制約政府行動,可以通過質詢、投不信任票甚至彈劾等方式,追究政府的政治責任。(3)英國議會是最高立法機關,主要由上議院和下議院組成。英國議會下院歷來有“至尊議會”之稱,擁有極大的權力,包括立法權、一定的財政權和司法權、對政府的監督權,是行政權力的最高來源。法國議會由國民議會和參議院兩院組成。擁有立法權、財政權和監督權。其地位和作用都不能與英國相提并論。)【小結】本課學習的主要內容有:4個特點:即法國政體的4個特點(1)半總統半議會制:①總統——地位高,權力大②議會監督政府,削弱總統權力③議會對總統有直接和間接的監督權④總統的重要文件、命令要由總理副署(2)“左右共治”現象及其原因(3)多黨制3主要權力機關:即總統、政府、議會2對主要關系:即總統與總理的關系、議會與政府的關系(1)、即總統與總理的關系①、權力交叉——都有行政權②、地位不同——總統掌握大政方針,總理負責具體行政;總統占主導地位,總理聽命于總統③、施政重點不同——總統的施政重點是國防外交,總理的施政重點在內政經濟。④、總統的重要文件、命令要由總理副署(2)、議會與政府的關系:議會對政府監督1個權力中心:即總統【課堂練習】2005年11月,法國眾多城市發生騷亂,11月8上午,法國總統希拉克召開特別內閣會議宣布法國進入“緊急狀態”,授權騷亂地區政府實行宵禁?;卮?~5題。1、法國總統希拉克召開特別內閣會議宣布法國進入“緊急狀態”,授權騷亂地區政府實行宵禁,說明法國總統在行使____職權(D)A.任免總理和組織政府B.將某些重要法案直接提交公民投票表決C.統帥武裝部隊D.宣布緊急狀態,控制國家局勢2、法國總理多尼米克·德維爾潘11月7日正式宣布政府將出臺一項新的法令,試圖解決少數族裔移民居住區青少年面臨的無業、失學、家境貧寒等現實問題,受到法國民眾普遍歡迎。法國總理(C)①是政府首腦,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②具體負責國家行政權力③向總統建議任免政府各部部長和國務秘書④可代替總統主持內閣會議、最高國防會議和國防委員會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3、到11月17日,騷亂逐漸趨于平息,法國政府經國民議會授權,依然宣布將緊急狀態延長3個月,以徹底平息縱火和騷亂行為。這說明在法國國民議會(C)A.是武裝部隊的最高統帥B.是國家行政權力的中心C.主持國防會議和國防委員會D.擁有立法權和監督權,可以制約政府行動4、在法國,總統和總理都有行政權,人們把法國行政領導體制稱為“行政雙頭制”。下列關于總統和總理基本分工的表述不準確的是(D)A.總統掌握大政方針,總理負責具體行政B.總統占主導地位,總理聽命于總統C.總統的施政重點是國防外交,總理的施政重點在內政經濟D.在必要時,總理可代替總統主持內閣會議、解散國民議會5、法國總統、總理、議會在國家政治生活中各處于怎樣的地位,各自的職權是什么?答:(1)總統是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的統帥;總理是政府首腦,領導政府具體行使國家行政權力;議會擁有立法權和監督權,在國家政治體制運行中發揮著重要作用。(2)總統利用憲法賦予的權力,在法國政治舞臺上發揮主要作用。總理領導政府具體行使國家行政權力。議會由國民議會和參議院組成。國民議會主要行使立法權、財政權、監督權。在行使立法權方面,參議院和國民議會有同等的權力。議會在國家政治體制運行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知識了解】法國獨特的政體在法國,總統和議會都由全民直接選舉產生,總理一職由議會的多數派出任。由于過去實行的是總統7年制、議會5年制,不同的選舉時間,總統和議會多數派就可能不是來自同一陣營,因而造成總統和總理二人一個來自左派,一個來自右派,形成“左右共治”的局面。這也是法國政壇獨特的現象。半議會半總統制在1946~1958年的法蘭西第四共和國時期,法國的政體是議會制,即全民選舉國民議會議員,由國民議會中占席位最多的黨派出面組閣。那時候總理大權在握,總統只是象征性的國家元首,沒有任何實權。由于議會內黨派眾多,而且議會有彈劾政府的權力,因此一不小心,多數派聯盟便會分裂,造成政府倒臺。在第四共和國存在的短短12年間,共更換了20屆內閣!政府的頻繁更迭造成政局不穩,國家動蕩。1958年,曾因反對議會制而退出政壇的戴高樂上臺,建立了法蘭西第五共和國。他重返政壇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改憲法,制定總統制。出于穩定政局的目的,他繼承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時期總統任期7年的傳統。他一方面削弱了議會的權利,剝奪了議會任命總理和批準政府組成的大權;另一方面大大增強了總統的職權,甚至賦予總統在“非常時期”可以解散議會、進行全民公決等權利。1962年他宣布法國總統應由全民直選產生,并于1965年當選為第五共和國第一位直接選舉出來的總統。然而,第五共和國的政體并非絕對的總統制,議會對總統仍有制約,主要是:議會可以彈劾政府,迫使其下臺;對議會通過的法律,總統須在15天內簽署,最多只能讓議會復議一次;總統不得在一年之內兩次解散議會。“左右共治”在這樣的政體下,總統只有得到議會多數派支持時,才能充分行使權利,反之,只能與反對派分享權利,把總理一職和組閣權交給政治對手。實行半議會半總統制政體的初期,反對黨勢單力薄,總統的執政地位穩定,長達7年的總統任期又使其能夠充分施展手腳,總統的優勢得以充分發揮。活躍在法國政壇上的主要政黨是右翼的保衛共和聯盟和法國民主聯盟以及左翼的社會黨和共產黨。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法國左翼力量迅速上升,形成左右兩大派旗鼓相當的局面。此時,一個新的問題顯現出來:由于總統和議會任期不一致,因此無論是總統選舉還是議會選舉后,都有可能出現總統與議會的多數派分屬不同派別。1986年,前總統、來自左翼社會黨的密特朗執政時,由議會多數派產生的政府屬于右翼陣營,法國從此出現了“左右共治”的局面。自1997年以來,國民議會一直被若斯潘總理所屬的左翼勢力所控制,而希拉克總統則屬于右翼政黨保衛共和聯盟。總統任期改革自1986年以來,法國已歷經3次“共治”?!肮仓巍逼陂g總理、總統相互牽制,難以放手施政,嚴重影響效率。2000年6月,法國議會以絕對多數通過政府提出的關于“總統任期5年”的修憲法案。同年9月舉行的全民公決中,贊成票占了73.2%。呼吁多年的法總統任期改革終于得以實現。從今年開始,法國總統選舉和議會選舉同步舉行。現在,希拉克已連任總統成功,下個月,法國還將選出577名國民議會議員。在短期內的兩次選民投票中,出現截然不同兩種結果的可能性很小,這就使得“左右共治”的可能性大大減少,但也不意味著從此徹底消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