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李嘉圖的政策主張教案一、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理解李嘉圖關于經濟自由與政府職能的觀點;理解李嘉圖的自由貿易與比較成本學說。2、能力目標:幫助學生樹立全面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幫助學生樹立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理解李嘉圖的自由貿易與比較成本學說對我國擴大對外開放、發展對外貿易的意義和要求。二、教學重點及難點教學重點:李嘉圖的自由貿易與“比較成本”理論的主要內容教學難點:斯密的“絕對成本學說”與李嘉圖的“比較成本學說”三、教學過程:一、經濟自由與政府職能1、李嘉圖的經濟主張李嘉圖認為,利己是人們從事經濟活動的動力,通過市場可以使社會資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反對國家干預,主張經濟自由。2、政府的職能他認為政府的作用應主要體現在保障私有財產、革除政治弊端和振興教育上。二、自由貿易與比較成本學說1、廢除“谷物法”如何才能降低個人購買的各種必需品的價格呢?李嘉圖認為有兩進而降低價格。李嘉圖認為,通過對外貿易,從國外進口廉價的生活必需品,可以降低工資,提高利潤率,為資本積累提供條件,這有利于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因此,國家不應限制對外貿易的發展,應廢除“谷物法”。2、比較成本學說的內容李嘉圖認為,生產相同的產品,不同國家的成本是不一樣的;各他國生產的東西,就可以從中獲得好處。3、對比較成本學說的評價(1)李嘉圖的比較成本學說,比較正確地反映了不同國家間經濟發展的一種內在聯系和客觀要求,對指導不同國家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增進各自利益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2)這一學說也有局限性。一國參與國際分工,到底能否給自己帶來好處,取決于許多方面的因素,處理不好會給本國發展帶來嚴重危機。實際上,它同斯密的“絕對成本學說”一樣,反映了當時英國資產階級向外擴張、建立世界霸權的愿望。對現在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在參與國際分工的過程中,必須從本國實際出發,獨立自主,注意維護本國的經濟安全。 專題小結: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又稱古典政治經濟學或古典經濟學,產生的李嘉圖和瑞士的西斯蒙第結束。古典經濟學反對封建制度和重商主義所主張的國家干預制度,主史的觀點來看待它,去除糟粕,取其精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