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第1單元新課導入今天就讓我們跟隨這篇新聞通訊一起回顧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那激動人心的時刻。了解這則通訊所報道事件的來龍去脈與重要意義,感受作者在作品中體現的情感。了解作者是怎樣獲取各種新聞事實,思考作者是怎樣組織各種新聞事實的,理解新聞采訪的作用和價值。掌握通訊這一新聞體裁的基礎知識,了解其寫法特點。見證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的偉大時刻,培養民族自豪感,增強愛國意識。本節重點本節重點學習目標1234著( )艦 艦載( )機 嫻( )熟 咆哮( ) 艦艉( ) 鐫( )刻 震耳欲聾( )一絲不茍( ) 殫( )精竭( )慮 白手起家: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圈畫出不認識或讀不準的字以及不理解的詞語,借助工具書把讀音標注出來,借助注釋或工具書理解詞義。zhuó zài xiánxiào wěi juānlónggǒu dān jié比喻在原來沒有基礎或條件很差的情況下成就一番事業。不是“振”。夯實基礎夯實基礎定義:通訊是運用敘述、描寫、抒情、議論等多種手法,具體、生動、形象地反映新聞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種新聞報道形式。它是記敘文的一種,是報社、廣播電臺、通訊社常用的文體。種類:人物通訊、事件通訊、概貌通訊、工作通訊。了解通訊夯實基礎寫作特點:(1)嚴格的真實性。(2)報道的客觀性。(3)較弱的時間性。(相對新聞消息而言)(4)描寫的形象性。(5)議論色彩較濃。了解通訊在這篇通訊中作者是如何組織自己獲取的事實的?1.快速默讀全文,勾畫出文中的新聞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如何、為何),梳理本篇通訊的來龍去脈。2.給文章分層次,從結構上看看作者是怎樣將采訪到的新聞事實組織在一起的,理清作者的思路。課堂活動自主探究探究方法1-2自然段介紹了本次艦載戰斗機試飛的環境和工作人員所做的準備。3-4自然段5-21自然段22自然段23-26自然段補充交代了本次試飛的重大意義和艱難程度。詳細地介紹了我國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降落的全過程,通過緊湊的對話和細節描寫讓讀者如臨其境。回顧了我國艦載戰斗機上艦從零開始的研發之艱,讓我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此次戰斗機成功著艦的不易。描寫了人們與飛行員一起慶祝這一勝利的情景,再次肯定了此次成功的重大意義。成果展示全文以觀察所得的事實構成主干框架艦載機著艦的全過程主要是文中人物說的話突出所報道的事件的意義與價值以記錄所得的事實作為精彩的細節以搜集來的材料作為現場采訪所得內容的延伸拓展教師點撥作為一篇新聞作品,本文是如何打動讀者的?1.從內容上看看作者是如何一步步激發讀者的好奇心,牽動讀者的心的。2.從寫作手法上分析一下作者是如何不斷引起讀者注意,從而打動讀者的。3.從情感上分析一下作者是如何引起讀者共鳴,從而引人入勝、打動讀者的。課堂活動合作探究活動安排內容編排層次感強對新聞事實的組織安排完整有序、重點突出、主次分明。通過一系列背景資料的穿插介紹不斷激發讀者的好奇心,牽動著讀者的心。現場感強價值感強通過反復的渲染、蓄勢及精彩的細節描寫,營造了引人入勝的現場氛圍。插入的背景資料顯示了新聞事實的重大意義和報道的價值,強烈的愛國情和民族自豪感也能夠打動讀者。成果展示打動讀者通過反復的渲染、蓄勢,營造訓練現場的氛圍,讓讀者透過文字感受從期待到緊張到徹底釋放的心理過程,從而受到情感上的沖擊。明確艦載機著艦對于中國海軍的意義,對于近代以來長期落后、被人蔑視的中華民族的意義。用多種方法表現艦載機著艦的困難,增大情感沖擊的勢能。花較多筆墨描寫艦載機著艦后人們的情感爆發,以感染讀者。通過深化讀者對這一事件的認識,激發出讀者心中的民族自尊心和愛國之情,將讀者的“個人感情”升華到“民族感情”的層面,從深層次打動讀者。本文究竟是通訊還是新聞特寫?1.回憶一下《“飛天凌空”——跳水姑娘呂偉奪魁記》一課學到的新聞特寫的特點。2.從內容選取的角度比較一下本文與《“飛天凌空”——跳水姑娘呂偉奪魁記》的區別。3.從結構上比較一下本文與《“飛天凌空”——跳水姑娘呂偉奪魁記》的區別。課堂活動合作探究過程安排開端戰艦航行、等待戰斗機發展戰機下降、成功著艦艦機協調、準備降落人群狂歡、爭相合影高潮結局新聞特寫一般集中描繪一個場面或瞬間,本文則包括了多個場面、多個瞬間。本文的故事性并不強,也確實使用了不少新聞特寫的手法,如定格畫面、細致描寫等,但這并不等于本文就是一篇新聞特寫。成果展示新聞體裁的區分有其穩定性,但我們也必須意識到,隨著時代的發展,新聞的寫法也在發生變化,一些新聞體裁之間的邊界正逐漸變得模糊。有的研究者甚至主張將新聞體裁只分為消息與通訊兩種,來適應“體裁融合”的現實。近年來,這種“場景組合”式的通訊寫法越來越常見,也涌現出了包括《今天,我們豪邁受閱》(獲第二十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勝利的號角,和平的宣示》(獲第二十六屆中國新聞獎特別獎)等在內的一批佳作。感興趣的同學課下可以讀一讀哦。教師點撥一著驚海天——目擊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見證偉大歷史時刻為成功喝彩!感受到祖國軍事實力取得突破性的發展為祖國感到驕傲,感到自豪!梳理總結“遼寧艦”上,最后的八天七夜——追記航空工業英模羅陽這是羅陽最后的八天七夜。我國自行研制的航母艦載機殲—15在航母“遼寧艦”上順利起飛降落,他把“航空夢”留在了“遼寧艦”上,把生命獻給了我國的航空事業。11月25日,沈陽。天色陰沉,寒風凜冽。在外奔波17天。羅陽回家了。傍晚時分,汽車緩緩開進了中航工業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家屬區。車窗外,有他熟悉的溫暖的家。可他,永遠回不去了。“遼寧艦”上的八天七夜,是他和同事們,和他心愛的戰機共同度過的最后一段時光。讓我們走進羅陽最后的八天七夜,細說這位“航空英雄”和他的戰友們執著的航空信念……羅陽(1961-2012),男,漢族,遼寧沈陽人,中共黨員,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曾任殲15艦載機工程總指揮,2012年11月25日執行任務時,羅陽在工作崗位上因公殉職,終年51歲。通過閱讀《“遼寧艦”上最后的八天七夜——追記航空工業英模羅陽》從另一個角度感受航天人為了祖國硬實力不斷強大而做出的貢獻,同時感受一下事件通訊和人物通訊之間的異同。閱讀推薦參照教材中《“飛天”凌空——跳水姑娘呂偉奪魁記》一文的旁批,從新聞特寫的角度對《一著驚海天——目擊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進行點評,再寫兩處旁批。課堂演練參考教材第9頁的補白、第16頁的表格,整理消息、新聞特寫和通訊三種新聞體裁的相關知識,并填入下表。課后作業新聞體裁 消息 新聞特寫 通訊時效性 篇幅 報道對象 表達方式 課后作業整理消息、新聞特寫和通訊三種新聞體裁的相關知識填入下表。新聞體裁 消息 新聞特寫 通訊時效性 強 較強 較弱篇幅 短 較長 長報道對象 新聞事件整體 新聞事件的某一片段(瞬間、場景) 新聞事件整體及細節表達方式 以記敘,說明為主 以記敘、描寫為主 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教師點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