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一單元現代文閱讀易錯精選題-語文五年級上冊統編版課內閱讀桂花雨(節選)①桂花搖落以后, 去小枝小葉,曬上幾天太陽, 在鐵盒子里,可以加在茶葉里泡茶,過年時還可以做糕餅。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②我念中學的時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處小山,全是桂花樹,花開時那才是香飄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兒去 桂花。回家時,總要 一大袋桂花給母親。可是母親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1.將下列動詞分別填入選文中的橫線上撿 收 賞 挑2.選文第①自然段中用的最有魅力的一個字是 ,這個字寫出了桂花 的特點。3.文中畫“ ”的句子說明了( )A.家鄉院子里的桂花香氣確實勝過了杭州小山上的桂花。B.母親惦記著家鄉的一切,認為家鄉的東西是最好的,沒有什么能比得上。C.家鄉院子里的桂花是自家栽的,杭州小山上的桂花是給大眾觀賞的。4.文中提到曬好的桂花可以泡茶、做糕餅,你知道還能用來干什么嗎?課外閱讀。落花生(節選)父親說:“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你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必須挖起來才知道。”我們都說是,母親也點點頭。父親接下去說:“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我說:“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父親說:“對。這是我對你們的希望。”我們談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親的話卻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5.短文有( )個自然段。6.在文中找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寶貴( ) 排場( ) 傾慕( ) 期望( )7.父親把花生和 、 、 相比。8.父親對“我”的希望是什么?請用“____”畫出來相關語句。9.下面對父親的話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父親不喜歡桃子、石榴、蘋果的果實,認為它們比不上花生的果實好吃。B.父親認為桃子、蘋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際用處。C.父親認為花生不把新鮮、美麗的外表露在外面,即使成熟了,也無聲無息,不急于表露,這種品格的確可貴。10.我們身邊還有像花生這樣的人嗎?他們是誰?課外閱讀。生命與氣候①你能想到嗎?千百萬年以來,地球的氣候是由地球的兩大生命王國——動物界與植物界的斗爭所決定的。動物吸進氧氣而呼出二氧化碳,植物則吸進二氧化碳而放出氧氣。二氧化碳為溫室氣體,因此可以得出結論:動物能使地球升溫,而植物則使地球降溫。如果哪一方占上風,那么地球就會面臨溫室效應或又一次嚴寒期。②5億多年前的“寒武紀大爆炸”時期,到處都是將二氧化碳釋放到空氣中的節肢動物,使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達今天的20倍,所以當時的氣候極其溫暖。③但是,植物很快進行了反擊。化石顯示,4.5億年前,含有木質素的植物首次出現,木質素使細胞壁堅硬,這樣植物就得以長大,地球上出現了第一批樹木。隨著全球的植物大量生長,毫無約束的光合作用使植物從空氣中吸取著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含量大大減少,而不能吸收木質素的、饑餓的節肢動物對此無能為力——地球進入了嚴寒期。④動物又通過進一步進化進行了回擊,當時的主角是白蟻和恐龍,它們學會了如何食用木質素,如何繁榮昌盛。它們粗重的呼吸及對植物的破壞使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達今天的3倍,地球大部分地區酷熱而潮濕,又恢復了溫室效應。⑤然而植物并沒有被消滅。在6500萬年前,恐龍因為小行星的碰撞或其他災難而徹底消失后,植物抓住了這一機會再次反擊,突破點是第一批草地的出現。青草本身不會保存很多二氧化碳,但能形成軟土,軟土可以保存大量的二氧化碳,從而使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事實上,草地生態系統含有的二氧化碳比森林生態系統還多。⑥大約1萬年前,由于人類活動的顯著增強,地球空氣的二氧化碳含量再度升高。尤其是近百年來,地球的溫室效應愈來愈明顯。1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約束( ) 碰撞( ) 酷熱( ) 尤其( )12.第⑤段中“再次”照應的是前文的哪一句?(用原文回答)13.寫出下列句子所運用的說明方法。(1)動物能使地球升溫,而植物則使地球降溫。( )(2)它們粗重的呼吸及對植物的破壞使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達今天的3倍。( )(3)動物又通過進一步進化進行了回擊,當時的主角是白蟻和恐龍。( )14.短文告訴我們地球的氣候是由誰所決定的?課外閱讀。懷念家鄉的桑樹①我一直在思念我故鄉的桑樹,因為它給予我童年的生活無窮的樂趣。②年年春來,當屋后的積雪漸漸 、當河邊的楊柳 出新芽,我們村上的一群孩子就開始 ,盼望著桑樹早一天長出葉子來。誰都說不清,第一片桑葉是什么時候從樹枝上鉆出來的。常常地,當一群人從桑樹下走過時,會有眼尖的孩子大叫:“快看啊,桑葉長出來了。”果然,原本光禿禿的桑樹上,已經爬滿了一片片嫩芽。桑葉見風長,小小的嫩芽很快就長成了大大的葉子。當片片桑葉在風中搖曳時,我們便開始忙著養蠶。那些黑黑的蠶寶寶,剛被我小心翼翼地從別人家捧回來,我便匆忙跑到桑樹林,采回一大筐又肥又嫩的桑葉,送到了蠶寶寶的嘴邊,看著小東西張著貪婪的小嘴不停地吞噬著桑葉,發出絲絲的樂曲聲時,無比的快樂在我的心底油然而生……③不用說,桑葉是蠶寶寶的最愛,而我們這些孩子,愛的卻是桑葚(也稱為桑樹果、桑棗)。通常一過四月,便有像小狼牙棒一般的青果子從濃密的桑葉間翹起頭來,那就是桑葚。隨著時間的推移,桑葚一天天地變化著:先是從青色中微微地透出一點紅潤;接著紅色越來越多;直到有一天,整個桑葚變得紅彤彤的,猶如紅色的瑪瑙,在萬綠叢中顯得格外誘人。于是,饞嘴的孩子們忍不住了,他們爭先恐后地擁向桑林,三下兩下地竄到樹上,摘一粒桑葚喊一聲酸,享受著大自然賦予的歡樂。④但孩子們都很清楚,桑葚一紅,離熟透的日子就不遠了。因此,放學歸來,誰都不急著回家,而是將書包掛在樹權上,對著共同的目標,一哄而上,在茂密的桑葉中搜尋。果然,在一串串紅形彤的桑葚中,有許多桑葚已經成熟,紫得發黑,讓人垂涎欲滴。伸手摘下一粒放進嘴里,輕輕一咬,飽滿的汁液在唇齒間流淌,甘甜中帶著微微的酸澀,無比滋潤。農村的孩子平時沒有什么零食,而桑葚成了他們這個季節里的最好點心。除了一日三餐之外,孩子們總是以桑林為樂園,吃著玩著,高興個夠。⑤時光流轉,季節輪回。在年年如期而至的春天里,桑樹為清貧的孩子們帶來不盡的歡樂,隨著他們的成長,這種歡樂也浸潤到他們的血肉之中。15.結合上下文,在橫線處補充合適的字詞。16.從第三自然段中找出比喻句。17.文章詳寫的是 、 ,略寫的是 。18.文章結尾一段中畫線句子說明了什么?19.作者在文章中透露出怎樣的情感?課外閱讀。杭粽子里的鄉愁(節選)①異鄉客地,越是沒有年節的氣氛,越是懷念舊時代的年節情景。②端陽是個大節,也是母親大忙特忙、大顯身手的好時光。想起她靈活的雙手,裹著四角玲瓏的粽子,就好像馬上聞到那股子粽香了。③母親的粽子,種類很多,蓮子紅棗粽只包少許幾個,是專為供佛的素粽。葷的豆沙粽、豬肉粽、火腿粽可以供祖先,供過以后稱之謂“子孫粽”。吃了將會保佑后代兒孫綿延。包得最多的是紅豆粽、白米粽和灰湯粽。一家人享受以外,還要布施乞丐。母親總是為乞丐大量的準備一些,美其名曰“富貴粽”。④我最最喜歡吃的是灰湯粽。那是用旱稻草燒成灰,鋪在白布上,拿開水一沖。滴下的熱湯呈深褐色,內含大量的鹼。把包好的白米粽浸泡灰湯中一段時間(大約一夜晚吧),提出來煮熟,就是淺咖啡色帶鹼味的灰湯粽。那股子特別的清香, 是其他粽子所不及的。我一口氣可以吃兩個,因為灰湯粽不但不礙胃,反而有幫助消化之功。過節時若吃得過飽,母親就用灰湯粽焙成灰,叫我用開水送服,胃就舒服了。完全是自然食物的自然治療法。母親常說我是從灰湯粽里長大的。幾十年來,一想起灰湯粽的香味,就神往童年與故鄉的快樂時光。⑤但在今天,到哪里去找旱稻草燒出灰來沖灰湯呢?20.“端陽”就是 ,為每年的農歷 。這個傳統節日的設立是為了紀念偉大愛國詩人 。21.用橫線畫出“子孫粽”;用波浪線畫出“富貴粽” 。22.從粽子類別上說,短文中提到的“素粽”有( );“葷粽”有( )(多選)A.豆沙粽 B.紅豆粽 C.豬肉粽 D.灰湯粽 E.火腿粽 F.白米粽23.第⑤自然段主要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A.對旱稻草燒出灰來沖的灰湯的懷念 B.對故鄉以及端陽節的懷念C.對故鄉以及母親的懷念 D.對小時候吃過的粽子的懷念閱讀新視野。麻 雀這是群精明的家伙。它們賊頭賊腦,似乎心眼兒極多,北方人稱它們“老家賊”。它們幾千年來生活在人間,精明成了它們(必備 必須)的本領。你看,所有麻雀不都是這樣嗎?春去秋來的候鳥黃鶯兒,每每經過城市就有一批成了人們晚間酒桌上的一碟碟新鮮的佳肴,麻雀卻在人間活了下來。這種活在人間的鳥兒,長得細長精瘦,有一雙顯得過大的黑眼睛,目光卻十分(鋒利 銳利)。由于時時提防人,它得處處盯著人的一舉一動。腦袋仿佛一刻不停地轉動著,機警地左顧右盼。它們每時每刻都在躲著人,不叫人接近它們,哪怕那個人并沒看見它,它也趕忙逃掉。它要在人間覓食,還要識破人們布下的種種圈套,諸如支起的籮筐,掛在樹上的鐵夾子,張在半空的透明的網等等。有時地上有一粒亮晶晶的米,它也只能用饑渴的目光遠遠地盯著它,卻沒有飛過去叼起米來的勇氣。它盯著、叫著,然后騰身而去——這是因為它看見了米粒旁邊有東西在晃動,惹起它的疑心或警覺。它們不像燕子那樣,在屋檐下搭窩,而是筑巢在高樓的特角;或者在光禿禿的大墻中間,脫落掉了兩塊磚的洞眼里。這些巢兒總是離地很遠,又高又險,人手是摸不到的。它們不僅機警多疑,而且具有不可馴服性。大多數鳥兒都習慣了被人圈養在一方天地的籠中生活,用一身招人喜歡的羽翼,耍著花腔,換得(溫飽 溫暖)。唯有麻雀甘心在風雨中過著自由自在的日子。它們可以飛來飛去,可以直上云端,可以掠過鏡子一樣的水面,還可以站在鉆滿綠芽的春樹枝頭抖一抖疲乏的翅膀。它們從來不肯在金絲籠里美餐一頓精米細食,也不肯在鍍銀的鳥架上稍息片刻。24.用“/”畫去括號內不正確的詞語。25.“大多數鳥兒的生活”指的是 ;“麻雀的生活”指的是 。26.麻雀的精明是從哪三個方面來寫的?27.如果你是一只鳥,你會選擇怎樣的生活?請寫清楚原因。《第一單元現代文閱讀易錯精選題-語文五年級上冊統編版》參考答案1.挑 收 賞 撿 2. 浸 香氣四溢 3.B 4.作為中藥醫治病人。【解析】1.本題考查選詞填空。撿:拾取。收:把散的東西聚攏;把外面的事物拿到里面。賞:欣賞;觀賞。挑:挑選。根據詞義,結合語境可知桂花搖落以后,挑選去小枝小葉,選擇“挑”;曬上幾天太陽,聚攏在鐵盒子里,選擇“收”。根據詞義,結合語境可知秋天,我常到那兒去觀賞桂花,選擇“賞”;回家時,總要挑選一大袋桂花給母親,選擇“撿”。2.本題考查尋找關鍵句子。根據第①自然段“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一個“浸”字,形象地寫出了桂花的香氣。3.本題考查理解句子的含義。“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這句話中表現出母親濃濃的思鄉之情。故選B。4.本題考查生活常識。結合日常生活積累,如:桂花還可以提取芳香油,制桂花浸膏,可用于食品化妝品,還可釀酒,可入藥。5.5/五 6. 可貴 體面 愛慕 希望 7. 桃子 石榴 蘋果 8.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9.C 10.我們身邊有很多像花生這樣的人,他們是清潔工人、人民警察、消防官兵等。【解析】5.本題考查數自然段。凡是每提行一次(第一句話空兩格)就是一個自然段,文章出現幾次,就有幾個自然段。本短文一共有5個自然段。6.本題考查近義詞。近義詞是指意思相近的詞。許多近義詞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它們中間往往有一個相同的詞素。寶貴:難得的,極富價值的;值得重視的。在第1自然段“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這句話中,可以找到“可貴”與“寶貴”的意思相近。排場:外表奢侈鋪張的形式或局面。在第4自然段“不要做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這句話中,可以找到“體面”與“排場”的意思相近。傾慕:十分向往愛慕。在第1自然段“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這句話中,可以找到“愛慕”與“傾慕”的意思相近。期望:對未來的人或事物抱希望。在第4自然段“這是我對你們的希望”這句話中,可以找到“希望”與“期望”的意思相近。7.本題考查篩選信息的能力。解答時,帶著問題認真閱讀第1自然段就能找到答案。“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這句話可知父親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相比,說明花生沒有美麗的外表,卻具有樸實、有用的可貴品質。8.本題考查閱讀理解能力。解答時,帶著問題認真閱讀第4自然段就能找到答案。“我說:‘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父親說:‘對。這是我對你們的希望。’”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我”說的話就是父親對“我”的希望,即: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9.本題考查關鍵語句的理解。解答本題應根據對短文內容的整體感知與理解,結合父親的話分析作答。這段話中,父親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相比,通過果實的色彩樣子以及果實生長位置的比較,說明花生沒有桃子、石榴、蘋果的外表美,但它卻具有內在的最可貴之處:樸實無華,默默無聞,不計較名利。其中“鮮紅嫩綠”“高高地掛在枝上”和“埋在地里”“矮矮地長在地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即使是成熟了,也無聲無息,不急于表露,這種品格的確很可貴。故選C。10.本題考查思維拓展。解答時,結合短文的中心思想完成,合理即可。圍繞“樸實無華”“有用”等特點,我們可以選擇身邊的教師、農民、醫生、解放軍等職業群體。11. shù zhuàng kù yóu 12.但是,植物很快進行了反擊。 13. 作比較 列數字、作比較 舉例子 14.地球的氣候是由動物界與植物界的斗爭所決定的。【解析】11.本題考查了對字音的辨析。約束——shù:限制管束使不越出范圍。碰撞——zhuàng:撞擊;沖犯。酷熱——kù:天氣非常炎熱。尤其——yóu:更加,特別。表示在同類事物中突出強調某一種。12.本題考查了對文章內容的理解。通讀全文可以知道植物進行了兩次反擊,第⑤自然段“植物抓住了這一機會再次反擊”是第二次反擊,所以,“再次”照應的是前文中的第一次反擊,即第③自然段中的“但是,植物很快進行了反擊”。13.本題考查了對說明方法的認識。(1)本句話把“動物”和“植物”的作用進行了對比,運用了“作比較”的說法方法。(2)本句話把當時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和今天的進行比較,并通過具體的數字“3倍”,說明了當時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之高,運用了“作比較”和“列數字”的說法方法。(3)本句話通過列舉具體的動物名稱,讓讀者較直觀地了解了當時動物的主角,運用了“舉例子”的說法方法。14.本題考查提取關鍵信息。從文章第①自然段“千百萬年以來,地球的氣候是由地球的兩大生命王國——動物界與植物界的斗爭所決定的”可知,地球的氣候是由動物界與植物界的斗爭所決定的。15.融化 吐 盼望 16.通常一過四月,便有像小狼牙棒一般的青果子從濃密的桑葉間翹起頭來,那就是桑葚。直到有一天,整個桑葚變得紅彤彤的,猶如紅色的瑪瑙,在萬綠叢中顯得格外誘人。 17. 采桑葉養蠶 摘桑葚 品嘗桑葚 18.說明了故鄉童年的快樂在每個人的記憶里都被永遠地銘記著。 19.對故鄉的熱愛,對童年生活的懷念。【解析】15.本題考查補充詞語的能力。結合第②自然段中“年年春來,當屋后的積雪漸漸”可知,春天到了,積雪應該是融化了。此處應填:融化。結合②自然段中“河邊的楊柳出新芽”可知,春天來了,形容楊柳是長出了新芽,此處應填:吐。結合②自然段中“盼望著桑樹早一天長出葉子來”可知,是形容春天到了,孩子們盼望桑樹長葉子,應填:盼望。16.本題考查找比喻句。結合第③自然段中“通常一過四月,便有像小狼牙棒一般的青果子從濃密的桑葉間翹起頭來,那就是桑葚”可知,把“桑葚果子”比作“小獠牙棒”,故是比喻句。結合第③自然段中“直到有一天,整個桑葚變得紅彤彤的,猶如紅色的瑪瑙,在萬綠叢中顯得格外誘人”可知,把“紅色的桑葚”比作“紅色的瑪瑙”,故是比喻句。17.本題考查對寫法的賞析。通過讀短文可知,短文的②③④自然段描寫了我們采桑葉養蠶和摘桑葚,是詳寫;而第④自然段中“伸手摘下一粒放進嘴里,輕輕一咬,飽滿的汁液在唇齒間流淌,甘甜中帶著微微的酸澀,無比滋潤”這句話描述了我們品嘗桑葚,故是略寫。18.本題考查對重點句子的賞析。結合第⑤自然段畫線句子“在年年如期而至的春天里,桑樹為清貧的孩子們帶來不盡的歡樂,隨著他們的成長,這種歡樂也浸潤到他們的血肉之中”中“這種歡樂也浸潤到他們的血肉之中”可知,句子采用了夸張的手法,突出了故鄉童年的快樂在我們的心里都留下了深刻的,無法抹滅的印象。19.本題考查對文章主旨的掌握。通過讀短文可知,短文主要寫了童年時在故鄉養蠶、摘桑葚聽懂的事,說明了故鄉童年的快樂在每個人的記憶力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也表達了作者對童年生活的懷念之情。20. 端午 五月初五 屈原 21.葷的豆沙粽、豬肉粽、火腿粽可以供祖先,供過以后稱之謂“子孫粽”。母親總是為乞丐大量的準備一些,美其名曰“富貴粽”。 22. BDF ACE 23.C【解析】20.考查文學常識。“端陽”就是端午節,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日,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羅江自盡,后人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21.考查尋找句子。仔細閱讀第②段“葷的豆沙粽、豬肉粽、火腿粽可以供祖先,供過以后稱之謂‘子孫粽’”介紹了“子孫粽”;“母親總是為乞丐大量的準備一些,美其名曰‘富貴粽’”介紹了“富貴粽”。22.考查信息提取。第②段“葷的豆沙粽、豬肉粽、火腿粽可以供祖先”,可知葷粽有:豆沙粽、豬肉粽、火腿粽。“包得最多的是紅豆粽、白米粽和灰湯粽。”可知素粽有:紅豆粽、白米粽和灰湯粽。23.考查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但在今天,到哪里去找旱稻草燒出灰來沖灰湯呢?”是一個問句,結合上文講了灰湯粽的做法以及“我”與灰湯粽的故事。可知,問句抒發的是“我”對心靈手巧的母親的懷念,以及對于故鄉以及故鄉快樂時光的懷念。24.必須 鋒利 溫暖 25. 籠中生活 自由生活 26.心眼兒多、時刻提防人、筑巢 27.我會選擇像麻雀一樣的生活。因為自由是最可貴的,任何以失去自由換來的榮華富貴都是不值得的。【解析】24.本題考查對近義詞的辨析和運用。必備:必須具備。必須:必要,一定要(多就事理、情理而言)。根據語境選:必備。銳利:形容眼光、言論、文筆等十分尖銳。鋒利:比喻言論、文章尖銳有力,根據語境選:銳利。溫飽:穿得暖、吃得飽的生活。溫暖:暖和。根據語境選:溫飽。據此劃去不合適的詞語作答即可。25.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仔細閱讀短文,根據文中“大多數鳥兒都習慣了被人圈養在一方天地的籠中生活,用一身招人喜歡的羽翼,耍著花腔,換得溫飽”可知大多數鳥兒的生活指的是籠中生活。根據“唯有麻雀甘心在風雨中過著自由自在的日子”可知,麻雀的生活指的是自由生活。26.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歸納和整理。解答時要帶著問題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內容,再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來即可。從“它們賊頭賊腦,心眼兒極多,北方人稱它們‘老家賊’”“由于時時提防人,它得處處盯著人的一舉一動。腦袋仿佛一刻不停地轉動著,機警地左顧右盼。它們每時每刻都在躲著人,不叫人接近它們,哪怕那個人并沒看見它,它也趕忙逃掉。”“它們不像燕子那樣,在屋檐下搭窩,而是筑巢在高樓的犄角;或者在光禿禿的山墻中間,脫落掉了兩塊磚的洞眼里。這些巢兒總是離地很遠,又高又險,人手是摸不到的”這幾句話可知,作者從心眼兒多、時刻提防人、筑巢三個方面來寫麻雀的精明的。27.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延伸。說說如果你是一只鳥,你會選擇怎樣的生活?結合文章內容,結合麻雀自由自在的生活進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如:我會選擇像麻雀一樣的生活。因為自由是最可貴的,任何以失去自由換來的榮華富貴都是不值得的。或:我會選擇麻雀這樣的生活。因為這種生活獨立自主、自由自在。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