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2026學年統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2課《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積累與運用1. 下面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 進駐(zhù) 軌道(kuǐ) 獲悉(xī)B. 艙門(chāng) 設置(zhì) 機械(xiè)C. 關鍵(jiàn) 保障(zhàng) 驗證(yàn )D. 載客(zǎi) 核心(hé) 繼續(xù )2. 下列語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每一種文明都延續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既要與時俱進、勇于創新,更需薪火相傳、代代守護。B.一個人是否善良取決于他能用自己的愛心去包容這個世界。C.隨著“神舟十二號”航天員先后入駐天和核心艙,標志著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D.《覺醒年代》得到各年齡段觀眾的高度認同,是因為創作者以共情之心去貼近革命者的偉大靈魂。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上的標點符號,最恰當的一項是( )課文__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__報道了我國三名航天員搭乘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順利升空并進入中國空間站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先后進入天和核心艙,標志著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____那么,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是如何對接的呢___飛船采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對接于天和核心艙前向端口,在對接過程中飛船上的主動捕獲裝置在與核心艙的對接機構接觸的一瞬間,緊緊抓住并拉回再鎖死,最終完成交會對接。A.《》。? B.《》,。C.“”。。 D.“”,?4. 下列關于《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這則消息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則消息以極其凝練的語言報道了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的事實,點明了寫作內容,表達了強烈的民族自豪感。B. 天和核心艙是空間站的核心部分,也是航天員長期駐留的主要生活場所。C. “這是天和核心艙發射入軌后,首次與載人飛船進行的交會對接”中的“首次”點明了此次交會對接的意義,體現了新聞的直實性,新聞語言的生動性。D.這則消息除了正題,還有一個引題,該引題位于正題之前,傳遞了該則消息的重要內容。5. 選擇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的一句話 ( )A. 她站在10米高臺的前沿,沉靜自若,風度優雅。B.她那修長美妙的身體猶如被空氣托住了一樣。C. 她已經展開身體,像輕盈的、筆直的,“哧”地插進碧波之中。D. 幾串白色的氣泡擁抱了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6. 下列句子中劃線詞語運用不當的一項是( )A.陳老師一絲不茍地檢查著學生的作業。B.汽車飛躍黃河,真是一個驚心動魄的壯舉,讓我們非常驚訝,C.日本侵略者白手起家,侵占了我國的大片領土。D. 長江,好比一位叱咤風云的勇士, 一路翻山越嶺, 呼嘯著奔向大海。7. 給下列這則消息擬一新聞標題,最恰當的一項是( )昨天,北京大學進行了自主招生考試。有考生告訴記者:“題目活,題型新。比如語文第一題用拼音默寫宋詞,挺新鮮的,從沒這么考過。還有對對聯,給“九天攬月華夏英豪馳字宙”對出下聯,挺有意思的。"除筆試外,考生還須參加北大教授組成的專家組面試,在15分鐘面試時間內自我陳述并抽簽問,以考查考生的綜合素質。A.北大教授組成招生面試團 B.高考招生出現新亮點C.北大招生考試題目活,題型新 D.北大自主招生出新招8. 文學常識填空。消息的時效性______,主要內容是報道新聞事件整體。一般來說,消息的篇幅比較______,表達方式以______、_______為主。閱讀理解(一)閱讀回答問題。【材料一】①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是我國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的首艘載船。10月30日20時37分,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成功分離返回前,航天員乘組先手持離清相機,以地球為背景給建成后的中國空間拍攝了高清全身照,隨后正式啟程回家。31日7時21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地面測控站發出返回指令,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軌道艙與返回艙成功分離。之后,飛船返回制動發動機點火,返回艙與推進艙分離返回艙成功著陸,擔負搜救回收任務的搜救分隊及時發現目標并抵達著陸現場。②)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此次返回任務延續了神舟十三號以來的“快速返回方案”,即繞地球飛行5圈后開始返回地面。在返回制動階段,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延續了神舟十二號以來的設計,采用了預測--校正雙環翻導列式,可以確保返回艙落點的高精度。在再入返回過程中,制導導航與控制(CNC)系統會全自動駕駛飛船返回地球。③當返回艙降落到距離地面10千米左右,進入減速階段時,神舟十六號返回艙引導傘、減速傘和主傘相繼打開,將飛船的速度降低到每秒幾米。④當返回艙距離地面|米左右時,安裝在返回艙底部的4臺著陸反推發動機點火,使返回艙進一步減速,完成著陸緩沖,最終以每秒1-2米的速度,成功著陸于預定著陸場。著陸反推發動機是決定航天員能否安全回家的“最后一棒”。4臺發動機必須在10室秒內同時點火,還需保證在200毫秒內推力精準一致,否則會造成返回艙落地姿態異常。⑤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于2023年5月30日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隨后與天和核心艙對接形成組合體。作為首批執行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載人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3名航天員在軌駐留154天,其間進行了!次出艙活動和中國空間站第四次太空授課活動,配合完成空間站多次貨物出艙任務,為空間站任務常態化實施奠定了基礎。至此,航天員景海鵬圓滿完成了第四次飛天旅程,累計在軌執行任務時間超過200天,是目前為止執,行飛行任務次數最多的中國航天員。我國首位航天飛行工程師朱楊柱和首位載荷專家桂海潮也圓滿完成首飛之旅,標志著我國現有3種類型航天員均已完成飛行考核和實踐檢驗,為工程后續發展建設和大規模開展空間科學實(試)驗打下良好基礎。(選自《科技日報》2023年11月1日第2版)【材料二】神舟十七號乘組由湯洪波、唐勝杰、江新林3名航天員組成,湯洪波擔任指令長。乘組包括|名第二批航天員和2名第三批航天員。是空間站建造任務啟動以來,平均年齡最小的航天員乘組。10月26日11時14分,搭載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七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10月26日17時46分,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完成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在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成功實現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后,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從飛船返回艙進入軌道艙。北京時間2023年10月26日19時34分,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順利打開“家門”,歡迎遠道而來的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入駐“天宮”。9. 下列表述與材料內容不相符的一項是( )A,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是我國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的首艘載人飛船。B.我國現有3種類型航天員均已完成飛行考核和實踐檢驗,為工程后續發展建設和大規模開展空間科學實(試)驗打下良好基礎。C.神舟十七號乘組是它間站建造任務啟動以來,平均年齡最小的航天員乘組。D.神舟十六號返回艙在再入返回過程中,制導導航與控制系統會半自動駕駛。飛船返回地球。10. 材料一第⑤段中的畫線句運用哪種說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11. 航天員景海鵬圓滿完成了第四次飛天旅程,累計在軌執行任務時間超過200天,是目前為止執行飛行任務次數最多的中國航天員。(句中的“目前”一詞有什么作用 )12. 近年來,我國在科技創新領域取得了很多令世人矚目的成就,請列舉兩個。(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朱雀二號”成為全球首枚成功入軌的液氧甲烷火箭①本報北京7月12日電(記者屈暢)7月12日上午,“朱雀二號”遙二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按程序完成了飛行任務,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至此,“朱雀二號”成為全球首枚成功入軌的液氧甲烷火箭,標志著我國運載火箭在新型低成本液體推進劑應用方面取得突破。②本報記者了解到,此次發射成功入軌的“朱雀二號”運載火箭為兩級構型,箭體直徑3.35米,全高度49.5米,起飛重量219噸、起飛推力268噸。火箭一級采用4臺“天鵲”80噸級液氫甲烷發動機并聯,二級由!臺“天鵲”80噸級液氫甲烷發動機和I臺“天鵲10噸級游動液氧甲烷發動機組合而成,運載能力為5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15噸,后續改進型可實現5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4噸。③“朱雀二號”火箭由北京的一家民營企業研發。該民營企業首席執行官向本報記者表示,甲烷是一種常見的工業原料,使用液氫甲烷更能滿足企業的需求,其特性也更適合未來重復使用火箭,最后,使用液氫甲烷作為火箭推進劑也更有利于修復火箭及其發動機。④)他坦言,將液氫甲烷推進劑應用到火箭的研發過程中,公司也遭遇過發動機震動、燃燒不充分、燃燒不穩定的問題,但通過時間的積累和多次的反復驗證,研發團隊得以克服這些難題。⑤ 他接著表示,此次發射的“朱雀二號”火箭并未搭載衛星:“我們這次搭載了一個配重,先去驗證火能的飛行過程,包括分離過程中的可靠性。”⑥記者經過交流還了解到目前該研發團隊還在研制可以反復使用的火箭,希望未來能夠打造出運力足夠大、成本足夠低的火箭,支撐好中國航天事業的建設。⑦ 自20世紀80年代至今,我國液氧甲烷發動機研制歷經基礎研究、原理樣機驗證階段,進入商業航天發展與高性能發動機研制階段。近期多款液氫甲烷發動機試車成功及80噸級液氫甲烷發動機助推“朱雀二號”運載火箭復飛成功,表明我國初步建立了開式循環液氫甲烷發動機設計,生產,試驗體系,培養了相關人才隊伍,研制的各型液氧甲烷發動機可逐步滿足國內商業發射需求。⑧公開資料顯示,我國多家民營航天企業也正在開展液氫甲烷火箭及發動機的研發工作,且陸續取得了比較可觀的成果,(選自《北京青年報》2023年7月14日,有刪改)13. 下列對本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朱雀二號”遙二運載火箭為兩級構型,共采用了6臺“天鵲”液氧甲烷發動機。B.液氧甲烷作為火箭發射的推進劑有利于修復火箭及其發動機,而且成本也較低。C.“朱雀二號”運載火箭搭載衛星遨游太空,目的是驗證火箭的飛行過程的可靠性。D.我國有多家民營航天企業在進行液氧甲烷火箭及發動機的研發,已取得較可觀成果。14. 閱讀新聞要關注導語,導語往往出現在新聞的第一段話中。你從這則新聞的第一段話中獲取了哪些信息 15. 第⑦段是本則新聞的什么部分,有何作用 16. 據說本則新聞原擬標題為“火箭應用液氣甲烷燃料歷經多重考驗",與現有標題相比,你認為哪一個標題更好 談談你的看法。答案1. C2. D【分析】 A.有誤,語序不當,可將“與時俱進、勇于創新”與“薪火相傳、代代守護”互換位置;B.有誤,兩面對一面,可將“他能用自己的愛心”改為“他能否用自己的愛心”; C.有誤,成分殘缺,可將“隨著”刪去; D.正確。3.A4. C【分析】C.有誤,“首次”這個詞體現了新聞語言的準確性和真實性,它準確地說明了此次交會對接的情況是前所未有的,但并沒有體現新聞語言的生動性。新聞語言的生動性一般通過描寫、修辭等手法來體現,這里“首次”只是客觀陳述事實,所以該選項中說體現新聞語言的生動性理解不正確。5.D6. C7.D8. 強 短 記敘 議論9.D10. 列數字。通過“3名"“154天”“」次”“第四次”等具體數字,準確具體地說明了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首批執行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載人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的在軌駐留時長、活動次數等情況,突出了他們為空間站任務常態化實施所做的貢獻,體現了說明語言的準確性和科學性。11. “目前"表示時間限制,說明在當前階段航天員景海鵬是執行飛行任務次數最多的中國航天員,但不排除以后會有其他航天員超過他。該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和嚴謹性。12. 示例:嫦娥探月工程取得重要成果;5G技術廣泛應用。13. C14. ①“朱雀二號”遙二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發射任務成功的時間:2023年7月12日②發射的地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③發射事件:“朱雀二號”成為全球首枚成功入軌的液氫甲烷火箭;④發射事件的意義:標志著我國運載火箭在新型低成本液體推進劑應用方面取得突破。15. 第⑦段交代新聞的背景,讓讀者可以了解液氧甲烷發動機研制的歷程和取得的成就。16. 示例:我認為現有標題更好。現有標題用最精練的文字將本則新聞中最重要、最新鮮的內容提示給讀者,強調其特殊性--全球首枚成功入軌的液氧甲烷火箭。原標題突出的是火箭應用液氧甲烷燃料歷經的種種考驗,并非本則新聞中最重要、最新鮮的內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