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2026學年九年級上學期開學考試語文試卷一、積累與運用(每題1分,共12分)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A.皎潔(jiǎo) 農諺(yàn) 兩棲(xī) 挑撥離間(jiàn)B.渺遠(miáo) 誣蔑(miè) 矗立(zhù) 海枯石爛(kū)C.抉擇(jué) 瞄準(miāo) 棱角(léng) 名副其實(fú)D.緬懷(miǎn) 摯愛(zhì) 亢奮(kàng) 怒不可遏(è)2.下列詞語中,每對加點字的讀音都相同的一項是( )A.襁褓/強詞奪理 惡劣/深惡痛疾B.油饃/偷偷摸摸 記載/風雪載途C.漫溢/輕歌曼舞 暴曬/暴風驟雨D.瞭望/眼花繚亂 折皺/不折不撓3.下列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家眷 偏辟 大徹大悟 嘆為觀止B.翌日 褪色 人情事故 周而復始C.嚴峻 遷徙 天衣無縫 目眩神迷D.帷慕 凋零 目空一切 花香鳥語4.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A.他在演講比賽中,口若懸河,夸夸其談,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B.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災難,全國人民眾志成城,齊心協力,共渡難關。C.他上課經常遲到,老師批評了多次還是改不了,已經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D.這部小說情節跌宕起伏,抑揚頓挫,具有很強的吸引力。5.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A.狂風吹來,越是笨重的石塊越跑不遠,越是輕小的沙礫越能旅行到遙遠的地方。B.漫步在自貢燈會的“星河天幕”之下,光影交織的夢幻奇境讓游人嘆為觀止。C.有些年輕人目空一切,覺得誰都不如自己,等碰了釘子后才知道“天外有天”。D.在這草長鶯飛的金秋時節,一切都是美的:樹葉飄零之美,碩果掛滿枝頭之美。6.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通過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活動,使我市環境衛生狀況有了很大改變。B.能否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讓他們快樂成長,是我國中小學教學工作的當務之急。C.紀錄片《厲害了,我的國》展示了我國在各個領域所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D.一個人能否成為真正的閱讀愛好者,關鍵在于青少年時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7.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當前,全球物種滅絕速度加快,生態系統退化,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構成重大威脅。B.當遭受挫折時,傷心是解決不了問題的,關鍵在于勇敢面對困難是十分重要的。C.六足機器人近年來受到逐漸關注,尤其是在航天和救災等領域的應用潛力巨大。D.觀看《哪吒之魔童鬧海》的幕后特輯,使觀眾們深刻理解了國產動畫制作的艱辛歷程。8.在語段橫線上填寫句子,排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甘肅黃河文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源頭之一,其流域內留存了大地灣文化、馬家窯文化等史前文明遺跡,印證了黃河上游早期農耕與彩陶文化的高度發展。_________①沿河而生的羊皮筏子、黃河水車等傳統技藝,以及游牧與農耕交織的生活方式,展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智慧。②這一區域不僅是華夏文明探源的核心地帶,更是多元文化碰撞與傳承的鮮活見證,持續書寫著黃河文化的壯麗篇章。③作為絲綢之路與黃河文明的交匯地,甘肅黃河流域孕育了炳靈寺石窟等世界文化遺產,體現了佛教藝術與多民族文化的融合。④黃河甘肅段干流長達913公里,形成了瑪曲“天下黃河第一灣”、黃河三峽等自然奇觀,塑造了獨特的高峽平湖與丹霞地貌景觀。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②①③ D.④③①②9.下列關于文學常識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社戲》選自魯迅的小說集《吶喊》,文章通過描寫少年時代在農村看社戲的生活,表達了對童年美好生活的回憶和留戀。B.《大自然的語言》的作者是竺可楨,他是我國著名的天文學家、地理學家。這篇文章是一篇事物說明文。C.《阿西莫夫短文兩篇》的作者阿西莫夫是英國科幻小說家、科普作家。這兩篇短文都運用了作比較、打比方等說明方法。D.《桃花源記》的作者是陶淵明,字元亮,號五柳先生,是唐朝著名詩人,他的作品多描繪田園風光。10.某班擬開展以“漫步古詩苑”為主題的系列活動,下列詩詞句不宜放在“思鄉”主題類的一項是( )A.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B.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C.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D.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11.“以和為貴“內涵豐富,你認為為下列三句名言匹配的解釋全正確的一項是( )①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魯迅②禮讓一寸,得禮一尺。——曹操③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a以和為貴,順乎天意人心。b.以和為貴,成就大道正理。c.以和為貴,止息紛爭殺戮。A.①c ②b ③a B.①a ②b ③cC.①c ②a ③b D.①a ②c ③b12.下面是《以和為貴》演講稿提綱,分論點與論據對應正確的一項是( )。中心論點:以和為貴,“和”是修身之道,是興家之本,是強國之根。分論點一:“和”體現修身正已、推已及人的道德觀。____分論點二:“和”體現和睦孝順、融洽和美的家庭觀。____分論點三:“和”體現世界大同、天下為公的家國觀。____論據:①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②事父母者莫善于順,宜兄弟者莫善于讓。 ③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A.①②③B.②①③C.①③② D.③②①二、古詩文閱讀(共24分)13.古詩文默寫(8分)中國的古詩文,名家輩出,佳作如林,在中華文明史上蔚為壯觀,讓我們漫步詩山文海吧。《蒹葭》中“蒹葭蒼蒼,① ”“蒹葭萋萋,② ”,讓我們感受到一種朦朧、清新而又神秘的意境。孟浩然筆下“③ ,④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讓我們體會到洞庭湖水勢浩大、氣勢磅礴的動蕩美。陶淵明筆下“⑤ ,⑥ ”(《桃花源記》)描繪了老人小孩其樂融融的幸福圖景,讓我們向往那安閑快樂的美好生活。杜甫筆下“⑦ ,⑧ ”(《石壕吏》),及其形象地寫出了“吏”與“婦”的尖銳矛盾,讓我們感受到了官吏的橫暴和老婦的悲苦。卜算子·詠梅陸游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14.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詞的上闋描繪了梅花所處的惡劣環境,“驛外““斷橋““黃昏““風““雨“等意象,營造出悲涼的氛圍。B.“寂寞“一詞寫出梅花無人欣賞、孤獨開放的狀態。C.“無意苦爭春“表明梅花不想在春天與百花爭奇斗艷,是因為它害怕群芳的嫉妒。D.這首詞運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現手法,含蓄地表達了作者雖歷經坎坷但依然堅守高潔品質的心境。晚泊潯陽望廬山孟浩然掛席①幾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潯陽郭,始見香爐峰。嘗讀遠公②傳,永懷塵外蹤。東林精舍③近,日暮空聞鐘。[注]①掛席:揚帆。②遠公:指東晉高僧慧遠。③東林精舍:即東林寺,慧遠創建。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全詩主要寫詩人“晚泊潯陽”時的所見、所聞、所思。B.頷聯中的“始”字呼應首聯中的“名山都未逢”,也從側面寫出了詩人漫游之久。C.尾聯從聽覺和視覺的角度來描寫,其中“日暮”點明聞鐘的時刻,“聞鐘”又渲染“日暮”的氣氛,加深了意境。D.本詩前兩聯重在抒情,略帶敘事,色彩淡素,落筆空靈;后兩聯以情帶景,可謂寓情于景。去秋行杜甫去秋涪江木落時,臂槍走馬誰家兒。到今不知白骨處,部曲①有去皆無歸。遂州城中漢節在,遂州城外巴人稀。戰場冤魂每夜哭,空令野營猛士悲。【注釋】①部曲:古代軍隊編制單位,借指軍隊。16.下列對詩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這是一首描寫戰爭殘酷和戰士們壯烈犧牲的詩歌,詩人以悲痛的筆觸,描繪了行軍的景象和戰場的慘狀。B.首聯以秋日涪江為背景,用“木落“暗喻生命凋零,“臂槍走馬“的戰士形象與“誰家兒“的追問形成強烈張力。C.頷聯中去年那個鮮活的生命,如今已化為白骨,而且連尸骨埋在哪里都不知道。這是對生命消逝最徹底的否定和最深沉的悲哀,將戰爭的毀滅性推向極致。D.尾聯采用實寫的筆法,描繪戰死者的“冤魂“在夜晚的戰場上哭泣的場景,表達詩人對戰爭罪惡的無聲控訴。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甲】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選自《北冥有魚》)【乙】蜩①與學鳩②笑之曰:“我決起③而飛,搶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④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選自《莊子·逍遙游》節選)【注】①蜩:蟬。②學鳩:斑鳩。③決起:急速起飛。④控:投落。1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用法或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分)( )A.去以六月息者也 望峰息心B.亦若是則已矣 問君是何世C.時則不至 四時俱備D.三餐而反寒暑易節,始一反焉18.下列對甲乙兩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2分)( )A.甲文中“鵬之徙于南冥”需“水擊三千里”,意在說明志向遠大者必經歷艱難險阻。B.甲文以“野馬”“塵埃”為喻,強調萬物皆需借助外力方能活動,暗含對自然的敬畏。C.乙文通過“適莽蒼者”與“適千里者”的對比,證明目標越宏大越需周密準備,體現務實精神。D.乙文中蟬與斑鳩嘲笑大鵬“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是因它們認為依賴外力的飛翔毫無意義。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甲】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乙】禮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人之欲,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于物,物必不屈于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以起也。(節選自荀子《禮論》)【注釋】①屈:竭盡。19.對文中畫橫線句子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2分)( )A.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B.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C.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D.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20.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2分)( )A.講信修睦 修:培養B.爭則亂,亂則窮 窮:貧窮C.是禮之所以起也。 是:這D.盜竊亂賊而不作 賊:傷害21.對【甲】【乙】兩文內容的理解與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2分)( )A.甲文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是:各社會階層都互相關愛,人人能夠安居樂業,人盡其力、物盡其用。B.甲文描繪了一個普遍仁愛、安定和諧的太平盛世,是當時社會現實的真實反映。C.乙文荀子在追溯禮的起源時,認為禮是為約束人的欲望而制定的。D.乙文則主要從避免天下混亂、確定名分、平衡人的欲望、使物資和欲望相互制約四個角度述了禮制產生的主要原因。三、現代文閱讀(共14分)(一)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題。(8分)【材料一】2025年1月20日,深度求索(DeepSeek)正式上線全新推理模型DeepSeek-R1,迅速在全球AI領域引發轟動。該模型憑借強大的自然語言處理能力,能精準理解復雜問題并給出高質量回答,還可輔助編程,有效提升代碼生成效率;在數學解題方面也表現出色,可解答各類高等數學難題。DeepSeek-R1的訓練僅耗費558萬美元與2048個計算機芯片,用時兩個月,成本遠低于同類模型。上線10天,它便積累了足夠流量,在全球AI產品排行榜中躍居第二,僅次于ChatGPT,其移動端產品于1月25日推出,5天內登上全球AI產品排行榜第14位,2月更是飆升至第2位。(來源:中關村在線《中國AI應用嶄露頭角》)【材料二】對比項目 DeepSeek-R1 OpenAI-o1訓練成本 558萬美元 約7800萬美元-1億美元訓練時長 2個月 半年以上自然語言理解能力評分(滿分10分) 8.5 9代碼生成能力(解決復雜算法問題成功率) 80% 90%數學解題準確率(高等數學難題) 82% 88%全球AI產品排行榜排名(2025年1月底) 第2位 第1位月活躍用戶排名(2025年2月) 第2位 第1位【材料三】①DeepSeek-R1的出現,為AI產業發展注入了新活力。從技術層面來看,它采用創新的混合專家系統MoE架構,模擬人類大腦分布式處理機制,大幅提升推理效率與準確性,打破了傳統大模型對巨額成本和海量算力的依賴,為后續AI技術研發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②在產業應用上,其低門檻和高性價比使中小企業與個人開發者能更輕松地涉足AI領域,加速了AI在各行業的普及。比如在醫療領域輔助醫生診斷疾病,提高診斷準確率;在教育領域實現個性化學習輔導,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③然而,隨著DeepSeek-R1的廣泛應用,數據隱私與安全問題日益凸顯。部分國家以數據隱私、國家安全等理由對其進行調查、限制使用,如美國政府考慮多項措施限制DeepSeek,意大利要求其提供數據使用解釋并使其在當地下架。未來,AI產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在技術創新、應用拓展與安全監管之間尋求平衡,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和監管機制,確保AI技術在安全、合規的軌道上服務人類。(來源:綜合科技評論與報道整合)22.下列選項與材料信息不符的一項是(2分)( )A.DeepSeek-R1模型訓練成本低,僅耗費558萬美元與2048個計算機芯片,訓練時長為兩個月。B.材料二運用列圖表、列數字和作比較的說明方法,清晰地展示了DeepSeek-R1與OpenAI-ol在多項關鍵能力指標上的優劣。C.DeepSeek-R1移動端產品推出后發展迅猛,月活躍用戶不斷提升,2月的排名提升了2個位次。D.美國、意大利等國家對DeepSeek-R1進行調查或限制使用,原因之一是數據隱私和國家安全問題。23.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DeepSeek-R1采用創新的MoE架構是其實現高效、低成本訓練的技術因素之一。B.DeepSeek-R1的代碼生成能力與數學解題準確率均超過OpenAI-ol,但自然語言理解能力稍遜。C.DeepSeek-R1的低門檻和高性價比特性,有助于推動AI技術在中小企業和個人開發者中的普及。D.材料三中加點詞“部分”,在范圍上起了限制作用,體現了語言的準確性、嚴謹性。24.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作為中學生,你可以通過哪些實際行動支持國家科技發展?(4分)(二)閱讀下文,完成問題。(6分)梅嶺之戀肖復興①想念梅嶺已久。②最早的想念,起于50多年前的中學時代,讀過了陳毅的《梅嶺三章》后,梅嶺便幻化成我青春期的一種向往的意象。梅嶺古道,特別是梅嶺關樓上那面巨石上雕刻的“梅嶺“兩個紅色大字,如一面旌旗,常會浮現在眼前,隨風獵獵飄動。③美好而壯麗的風景,總是在遠方:沒有見過的遠方風景,更是會讓青春的心鼓脹如同一面風帆而充滿無限的想象。更何況,還有《梅嶺三章》這樣的詩,還有陳毅這樣的英雄。那時候的我,對梅嶺充滿向往。④五年前的秋天,和梅嶺擦肩而過。那天黃昏,從它的山腳下穿隧道到江西。過隧道前,趴在車窗前眺望梅嶺,蒼綠的山峰突然陰云密布,瞬間狂風襲來,雷雨大作,斜飛的雨點撲打在車窗上,仿佛是梅嶺特意派來的使者,凜冽而蒼茫,怪罪我路過它而沒有拜訪。奇怪的是,車子穿過隧道,那一邊陽光燦爛,回望梅嶺,仿佛一切并沒有發生,恍然如夢,而梅嶺閱盡春秋,淡然自若,依舊山色蒼蒼。不禁想起一句清詩:八面風來山鎮定。⑤這是梅嶺留給我最初的印象。這是一部大書,不是一首小詩。⑥去年年底,在廣州幾位朋友的陪伴下,從廣州出發,一路北行,過南雄,終于登上梅嶺,心里竟隱隱有些激動。想起五年前在山腳下和它擦肩而過的情景,不禁覺得有些神示般的感應,雖沒有那般的雷雨,卻依舊陰云四合,嶺南漫山草木的綠色,顯得格外濃郁深沉,不似江南煙雨中的草木那樣水嫩輕浮。我在心里對自己說,登梅嶺,不像登別處的山,即使是有名的黃山和廬山,也不盡相同。你不是來游玩觀賞風景的,而是參拜歷史和英雄的。到此一游拍照之后刷朋友圈的輕浮,首先要摒棄。⑦首先出現在眼前的古道,先讓我一步跌入前朝。位于大庾嶺的梅嶺海拔不高,卻地勢險峻,古道建得便格外不容易。那種鵝卵石鋪就的斑駁古道,雖然經過了整修,卻依然存有古跡古風。千年風雨的侵襲所留下的悠久歲月的皺褶,和如今很多經過翻修一新整容過的景點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語。那是歷史這部大書鐫刻下的印跡。就是梅嶺上什么都沒有,只有這樣一條古道,也是值得來的。⑧在古道上,看到一對中年夫婦,妻子的腿有些殘疾,丈夫攙扶著她,踩著有些濕滑的鵝卵石艱難地攀登,讓我心生敬意。望著他們和他們面前這條逶迤向上的古道,仿佛可以一直通向天上,也可以通向歷史的深處。這條古道,如一條巨蟒蜿蜒,千年不老,它頭吐出的火焰般的芯子,應該就是梅嶺的關樓。那是梅嶺的華彩樂章。⑨我坐在古道旁濕滑的山石上畫梅嶺的速寫。山道兩旁遍植各種梅樹,只是季節未到,除了很少急性子的梅花綻開稀疏的花苞之外,沒有梅花如海的盛景。一邊畫,一邊忍不住想,梅嶺成名,對于一般人而言,就在于自古以來滿山的梅花開放。歷史中所說的梅嶺起名,源于戰國時期南遷的越人首領梅絹的姓氏,人們是不會在意的。或許,這里有中原文化和南粵文化的融合之要義,但人們更在乎梅花盛開之美意。或者說,一含有歷史,一含有美學,兩種合一,才是梅嶺文化之含義吧。⑩一路向上攀登,一路想,一路畫,畫畫比拍照更讓梅嶺入味入心。忽然覺得,仿佛戀愛,畫梅嶺,才像是和它有不斷的交流。這真的是一種奇怪的心理體驗,是在登別處名山未曾有過的。 一直覺得梅嶺對于我,不在于風光和風情,而在于梅嶺的英雄。梅嶺的英雄,最早要數唐代的張九齡。如果不是他向唐玄宗諫言,開鑿梅嶺古道,如今我們不會有這樣的機會和歷史邂逅。唐開元四年(公元716年),距今已經1300多年,那時的條件,開鑿這樣一條險峻的山道,可以想象是多么艱難。 蘇東坡也應該算作梅嶺的一位英雄。當年一路被貶,就是過梅嶺到惠州的。再貶至海南,十幾年后,好不容易逢大赦,又是要過梅嶺回到中原的。盡管來時明明知道“問翁大庾嶺頭住,曾見南遷幾個回“,卻依然為梅嶺留下明艷照人的詩句:不趁青梅嘗煮酒,要看細雨熟黃梅。蘇東坡算是一位悲劇式蒼涼的英雄。 陳毅為梅嶺留下的《梅嶺三章》,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絕唱。中學時代,就是這三首絕句,讓我對梅嶺一往情深地神往。那時,我讀得熱血沸騰,覺得只有這樣的詩才配得上這樣的山,覺得這樣的山才配得上這樣的詩。這樣的山真的是英雄的山。 走到半山腰,看到一面巨石上書寫著《梅嶺三章》,用的是陳毅的手書,心里很是激動,仿佛一下看到了當年的陳毅。當年的陳毅在這里打游擊,被圍20余天,寫下了這三首絕命詩。當年的陳毅,只有36歲,本命之年,那么年輕。 面對這幅巨大的詩碑,我站立良久,也仿佛看到青春時的自己。 終于爬到山頂,梅嶺關樓就在眼前。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那么親切,又那么肅然。 關樓是用一塊塊巨大巖石壘成,經過漫長時光的剝蝕和打磨,顯現出沉穩的蒼黑色,有了歲月的包漿,無語而滄桑,是歷史流傳下來的無字書。關樓北面門額上的“南粵雄關“,特別是巨石上雕刻的“梅嶺“二字,涂以鮮紅的顏色,那樣光彩照人。這一切,都是中學時代我在畫片上見到過的,如今真的展現在眼前,一下子像是活了一樣,跳躍到我的面前,有了生氣,有了血脈流暢,有了氣韻貫通。 是的,這才是我青春時戀人的模樣。有了這千年不變的關樓,有了這幾百年不變的“梅嶺“二字,便讓這千年古道一下子復活,讓我的青春記憶一下子復活,讓遙遠的歷史和今天一下子連接在一起,有了彼此的對話和相互的交流。梅嶺,不像一般旅游勝地,而像是鐵錨一樣,沉甸甸地落在我的身心深處。(有刪改)25.下列對文章思想內容和寫作技巧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本文追憶青春、描繪風光、溯源歷史,向讀者展示了一個充滿魅力的梅嶺。B.文中記述了作者五年前的秋天和梅嶺擦肩而過,看到了梅嶺山色蒼蒼的特點。C.文中寫古道上一對夫婦艱難攀登的細節,意在突出梅嶺之高、古道之深遠。D.本文融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于一體,形象鮮明,情感飽滿。26.從遣詞造句或修辭角度,賞析文中畫橫線的語句。(3分)梅嶺古道,特別是梅嶺關樓上那面巨石上雕刻的“梅嶺“兩個紅色大字,如一面旌旗,常會浮現在眼前,隨風獵獵飄動。四、寫作(50分)27. 給自己一個笑臉,讓自己擁有一份坦然;給自己一個退路,讓自己擁有一份希望;給自己一個機會,讓自己擁有一份快樂。親愛的同學,你想給自己一個什么呢?請以“給自己一個”為題目,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①詩歌、戲劇除外,文體不限。②先將題目補充完整,再寫作。③寫作有中心,有條理,有詳略。④書寫工整,卷面整潔。⑤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人名。 答案 一、積累與運用 1.D 2.C 3.C 4.B 5.D 6.C 7.A 8.D 9.A 10.C 11.A 12.D 二、古詩文閱讀 13.①白露為霜;②白露未晞;③氣蒸云夢澤;④波撼岳陽城;⑤黃發垂髫;⑥并怡然自樂;⑦吏呼一何怒;⑧婦啼一何苦 14.C 15.D 16.D 17.D 18.C 19.A 20.B 21.B 三、現代文閱讀 (一) 22.C 23.B 24.①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打好扎實的知識基礎,為未來參與科技研發儲備能力;②關注科技發展動態,通過閱讀科技新聞、觀看科技紀錄片等方式,了解前沿科技成果;③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科技類社團活動、科技創新比賽,嘗試動手實踐,培養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④樹立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尊重科研人員的勞動成果,抵制盜版、抄襲等不良行為。 (二) 25.C 26.示例一(遣詞造句):“獵獵飄動” 一詞富有動態感,生動描繪出 “梅嶺” 二字如旌旗般在作者想象中迎風舒展的模樣,既突出了 “梅嶺” 二字的醒目與有力量,也暗含作者對梅嶺的向往與崇敬,讓抽象的文字形象變得鮮活可感。 示例二(修辭):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巨石上的 “梅嶺” 二字比作 “一面旌旗”,形象地寫出 “梅嶺” 二字的鮮紅醒目與莊重感,也暗示梅嶺如旌旗般具有感召力,承載著作者青春期的向往,為后文寫對梅嶺的追尋與參拜埋下伏筆。 四、寫作 27.略(先將題目補充完整,如 “給自己一個擁抱”“給自己一個堅持”“給自己一個微笑” 等,確定中心,圍繞補充內容展開,可通過具體事例展現 “給自己一個 XX” 的原因、過程及收獲,做到條理清晰、詳略得當,文體不限(詩歌、戲劇除外),不少于 600 字,書寫工整,不出現真實校名、人名。) 編輯分享 現代文閱讀(二)的第27題答案是什么? 給出一些關于如何提高現代文閱讀能力的建議。 分享一些中考語文模擬試卷及答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