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敢動身D.詩題用了“寄”字,可見友人并未與詩人同行,但詩語如同沈德潛所言:“如面訴友朋,情文并至。”16.在這首詩中,作者如何讓托付請求顯得自然而動人?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6分)(五)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1)在《念奴嬌·過洞庭》一詞中,”兩句,生動刻畫了詞人雖鬢發稀疏、衣衫單薄卻從容泛舟于洞庭的形象。(2)山間民宿“易安居”開業了!民宿命名是受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兩句的啟發,也體現了民宿可以讓居住的賓客感到安適的特點。(3)“扁舟”在詩人眼中常常有著無限的情思與韻味,與之相關的詩句更是數不勝數,如:。二、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5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題。傘,這一日常之物,看似平凡,實則蘊含著深厚的中華文化。它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在歷史的長河中A一。油紙傘,(甲),堅韌挺拔的竹子,仿佛文人墨客B的脊梁;油紙傘,以紙為面,輕盈柔韌的油紙,恰似風雅之士謙和從容的風度。古代文人雅士,手持油紙傘,漫步于煙雨濛濛之中,那份灑脫與悠然,仿佛與天地融為一體。“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油紙傘下,凝聚著文人對生活的豁達態度和面對困境的無畏精神。綢傘,則宛如一位婉約的江南女子。在江南的婚俗中,它是不可或缺的吉祥之物,寓意著“同心圓滿”。傘面上山水花鳥的薈制細膩入微,處處彰顯典雅經致。當一對新人在綢傘的庇佑下,扶手走進婚姻的殿堂,那精美的圖案仿佛也在訴說著他們對美好未來的期許。傘骨的交錯縱橫,如同生活中的種種經歷與情感交織,雖紛繁復雜卻又和諧統一。而在詩詞的世界里,傘更是承載著無盡的情思。戴望舒筆下,“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這一句,如同一幅細膩的水墨畫,將傘化作了朦朧的詩意。“悠長”二字的反復使用,既增強了詩歌的韻律美,也將詩人內心的孤寂與惆悵渲染得C。一把油紙傘,在雨巷中緩緩移動,那是對美好愛情的渴望,也是對生活迷茫的探尋。傘,不僅僅是實用的,(乙)。從文人風骨的象征,到婚俗中的美好寓意,再到詩詞里的情思寄托,①它以獨特的方式,②修飾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③這小小的物件中,④我們領略到了中華文化的無窮魅力。18.請在文中畫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3分)19,文中第三段有三個錯別字,請找出并加以改正。(3分)20.請在文中括號內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4分)21文中劃橫線的句子表達生動新穎而又富有哲理,請簡要分析這種表達效果是如何達成的。(4分)22文中標序號的部分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