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四川省綿陽市江油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語文期中考試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四川省綿陽市江油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語文期中考試試卷

資源簡介

四川省綿陽市江油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語文期中考試試卷
一、(10分,每小題2分)
1.(2024七上·江油期中)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
A.攫?。╦ué) 粗獷(kuǎng) 和藹(ǎi) 諄諄教導(zhūn)
B.擱置(gé) 浩渺(miǎo) 質樸(pǔ) 繁花嫩葉(nèng)
C.吞噬(shì) 雕鏤(lòu) 徘徊(huái) 亭亭玉立(tíng)
D.沁涼(qìn) 倜儻(dǎng) 匿笑(nì) 孤陋寡聞(lòu)
2.(2024七上·江油期中)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br/>A.淋漓 憔粹 嬌媚 鴉雀無聲
B.感慨 絮叨 鑒賞 搜索枯腸
C.慚愧 倘若 吝嗇 茫然無錯
D.企盼 淵博 屋檐 走頭無路
3.(2024七上·江油期中)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使用不正確的一句是(  )
A.臨近秋分,暑氣漸退,終于熬過了日蒸夜煮的夏天,翻來覆去熱到難以入睡的日子已經遠去。
B.坐高鐵看中國,人們看到不只是祖國的壯美河山,也是經濟復蘇的勃勃生機,政通人和的氣象萬千。
C.他在學習上,不僅勤奮刻苦,廢寢忘食,而且方法得當,懂得溫故知新。
D.盛夏又至,萬物蓬勃,油然而生的秧苗已然開花抽穗。
4.(2024七上·江油期中)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br/>A.通過閱讀《往事依依》,使我感悟到了“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師的青春激情。
B.濕地與人類的生存、繁衍、發展息息相關,為人類的生活提供資源。
C.據統計,市民不文明用車現象大幅減少,單車破壞率下降了1倍。
D.讀經典作品,會拓寬我們的人生感受和視野。
5.(2024七上·江油期中)下列各句中,表達得體的一句是( ?。?br/>A.令尊告訴我,你前幾天去杭州旅游了。
B.君君請我吃蛋糕,我不好意思的只好笑納了。
C.吳文對老師說:“這是我的作文,請您拜讀并面批?!?br/>D.魏老師,我們全班都很賞識你的教學方法和人格魅力。
二、(4分,每小題2分)
(2024七上·江油期中)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甲】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保ā稙檎罚?br/>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保ā稙檎罚?br/>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保ā队阂病罚?br/>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保ā妒龆罚?br/>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保ā蹲訌垺罚?br/>(節選自《〈論語〉十二章》)
【乙】
邴原少孤①,數歲時,過書舍而泣。師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傷,貧者易感。夫書者凡得②學者有親也。一則③羨其不孤,二則羨其得學,中心④感傷,故泣耳?!睅煇湃辉唬骸坝麜啥?!”原曰:“無錢資⑤?!睅熢唬骸巴悠堄兄?,吾徒相教,不求資也?!庇谑撬炀蜁?。一冬之間,誦《孝經》《論語》。
(節選自李贄《邴原泣學》)
【注】①少孤:從小失去父親。②得:能夠。③一則:一方面。④中心:內心。⑤資:錢財。此處指學費。
6.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br/>A.學而不思則罔 罔:迷惑
B.擇其善者而從之 善者:善良的人
C.故泣耳 故:所以,因此
D.于是遂就書 遂:于是,就
7.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語句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夫/書者凡得學者/有親也 B.夫書者/凡得學者有親/也
C.夫/書者/凡得學者有親也 D.夫書者/凡得學者/有親也
8.請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童子茍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資也。
9.【甲】【乙】文段分別表現了顏回和邴原什么樣的精神品質?
三、(18分)
(2024七上·江油期中)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春興
[唐]武元衡
楊柳陰陰細雨晴,殘花落盡見流鶯。
春風一夜吹鄉夢,夢逐春風到洛城。
10.本詩通過“殘花”可以看出是   季節。
11.詩的最后兩句語言平易自然,而想象卻非常新奇,意境也十分美妙,請做簡要賞析。
12.(2024七上·江油期中)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春天像小姑娘,   ,笑著,走著。(朱自清《春》)
(2)水何澹澹,   。(曹操《觀滄?!罚?br/>(3)   ,聞道龍標過五溪。(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4)峨眉山月半輪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
(5)王灣在《次北固山下》中用“   ,   ?!眱删涿鑼懥顺睗q江闊、揚帆東下的情景。
(6)當別人不了解甚至誤解自己時,孔子在《論語》中認為應當采取的正確態度是:“   ,  ???”
四、【整本書閱讀】(6分)
13.(2024七上·江油期中)下面是學生推薦《朝花夕拾》的片段,請在橫線上填寫,替同學補充完整。
親愛的同學們:
《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我建議大家讀一讀。在書中,有描述魯迅與小動物為友的《   》;有揭露封建社會孝道的虛偽和殘酷的《   》;也有反映他家鄉賽會風俗的《   》。魯迅還寫了自己最不能忘懷的三個人,他是“其時進來的是一個黑瘦的先生,八字須,戴著眼鏡,挾著一迭大大小小的書”的   ,是“生得黃胖而矮,說話時喜歡切切察察,還豎起第二個手指,在空中上下搖動,或者點著對手或自己的鼻尖”的   ,是“高大身材,長頭發,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總像在渺視”的   。在這些溫馨的回憶里,蘊含著深沉的情感和理性的批判,令人回味無窮。
五、(12分)
(2024七上·江油期中)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題。
扁擔那頭的父親
卞毓方
①人說“有其父,必有其子”??尚r候,沒人說我長得像父親。除了身高不及,臉型也不像,父親的臉明顯偏長,我的臉則近似于圓;五官也不像,父親的線條是儒家的,外柔而內剛,我的線條卻是剛的,更準確地說,是粗糙的;脾性也不像,父親詼諧、幽默,我則木訥、無趣。
②父親有頂禮帽,深灰色的,冠高而圓,帽檐寬大而略微翹起。我偶見父親戴過一次,其余日子,禮帽一直放在紙盒里,紙盒擱在竹棚上。我曾無數次偷著試戴,可我的腦瓜太小,往頭上一套,禁不住想起成語“沐猴而冠”。從此只能仰望父親高大的背影興嘆,那頂禮帽或許在竹棚上竊笑。是的,它屬于魁梧、偉岸的父親。
③夏日晚間,一幫小孩捉迷藏,玩得興起,夜深了也不歸宿。這時,各家大人就會出來找。找著了,還賴著,不肯回,大人出手就打:“讓你瘋!讓你瘋!”父親也會出來找我,他號準我的脈,料定我會往哪兒躲,一下子就找個正著。見了面,老遠揚起右手,作狠抽狠揍狀。我曉得,那是唱戲的胡子——假生氣,父親的巴掌不會落下,嚇唬而已。父親從來沒有打過我,也沒有打過弟弟。四弟生性頑皮,走路總是亂跑亂撞,一不小心,不是把墻角的暖瓶踢倒了,就是把桌上的醬油瓶碰翻了……然而父親對四弟的“劣行”沒有呵斥,只是溫和勸誡。他有一句掛在嘴邊的話:“牛大自耕田。”因此,對一時過錯無須責打,重在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果然,四弟上學后,各方面表現皆優。
④父親在家里,從來不發脾氣;對外人,更是笑顏相對,真誠相待。父親對鄰里關系是看得很重的,“行要好伴,住要好鄰”“惱個鄰居瞎只眼”是他的口頭禪。因此,遠近鄰居都非常敬重父親。
⑤為人處世,父親常講,宰相肚里能撐船,小肚雞腸成不了大事。他跟我講過一個故事,特別強調,是祖上傳下來的。
⑥這個故事叫“秦穆飲盜馬”。秦穆公丟了幾匹馬,派負責養馬的官員去找。官員回報:“馬兒已經被三百多個農夫殺了分吃,我把這幫不知好歹的家伙統統抓來了,國君您看如何處治!”秦穆公說:“別,別,哪兒能因為幾匹馬,就把這么多百姓都抓起來呢?我聽說馬肉不是尋常食物,吃它時必須喝點兒酒,否則會傷腸胃。趕緊給每人都喝點兒酒吧,然后放他們回家?!比旰?,秦國與晉國爆發戰爭。秦穆公被圍,身負重傷。節骨眼上,那三百個農夫趕了來,舍命將秦穆公救出。
⑦這個故事,令我想到祖父的待人接物,原來這是“家學”。祖上傳下來的還有諸多。竹棚上,在禮帽盒的旁邊,還擱著一根扁擔。這也是文物級的古董,串聯著父親前半生的許多故事。父親說,這扁擔是曾祖父留下的。祖父用過,父親接過。
⑧父親還說,自己去上海打工,在碼頭上裝貨卸貨,用的也是它。船與碼頭之間,搭著一尺寬的跳板,挑著擔子走在上面,沒經驗的,腿會發抖,一不小心,就會栽下河。經驗從哪里來?練呀。巷子里放幾條長板凳,連在一起,權當跳板。徒手走,挑著擔子走,閉了眼睛走。練腿勁,練膽量。
⑨后來,我去北京念大學,因事陷入困境,我寫信給父親,說不想念書了,干脆回家種田。父親回信:“人都有七災八難,捆起來經住打,牙打碎了往肚子里咽,挺一挺就過去了。大丈夫要能伸能屈,一根扁擔能睡三個人,天無絕人之路?!?br/>⑩“一根扁擔能睡三個人”,這句話給了我力量。我后來遇到過更大的苦境、逆境,也都是憑了這種信念,咬牙度過。
晚歲攬鏡,發現我和父親竟然有幾分相像,而且是愈老愈掛相。當初為什么覺得不像呢?這是因為,那時我面對的是父親的不惑之年或天命之秋,以我之稚嫩,去比照歲月的滄桑,當然是合不上轍的。如今我已邁入耄耋,五官逐漸向父親趨同,總歸是基因相承,血濃于水,繁華落盡,露了本色。
歲月是一根長長的扁擔,父親在那頭,我在這頭。
(節選自《光明日報》,有刪改)
14.本文是一篇回憶性散文。文章寫了父親對“我”言傳身教的哪幾件事?請仿照示例簡要概括。
①父親佯裝打“我”;②  ??;③   ;④  ??;⑤父親回信鼓勵“我”。
15.文章第⑥段用較大篇幅寫了“秦穆飲盜馬”的故事,你認為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16.請任選一個角度,賞析文章第⑧段中畫線的句子。
徒手走,挑著擔子走,閉了眼睛走,練腿勁,練膽量。
17.文章結尾的句子含義豐富,請結合文章內容談談你的理解。
歲月是一根長長的扁擔,父親在那頭,我在這頭。
六、(10分)
(2024七上·江油期中)外婆的世界
李娟
①外婆大部分時候跟著我生活,有時也送到鄉下由我媽照顧。我媽家大業大,又是雞又是狗又是牛,整天忙得團團轉。能專心照顧外婆的,只有我。
②我在阿勒泰,外婆便跟著我。我白天上班,她一個人在家。每天下班回家,一進小區,遠遠就看見外婆趴在陽臺上眼巴巴地朝小區大門方向張望。她一看到我趕緊高高揮手。
③每到周六周日,只要不加班我都帶她出去閑逛。逛公園的綠化帶,逛超市,逛商場。每到那時,她被我收拾得渾身干干凈凈,頭發梳得一絲不茍。一手牽著我一手拄杖,在人群中慢吞吞地走啊走啊,四面張望。
④看到人行道邊的花,喜笑顏開:“長得極好!老子今天晚上要來偷……”看到有人蹲路邊算命,就用以為只有我聽得到的大嗓門說:“這是騙錢的!你莫要開腔,我們悄悄瞇瞇在一邊看他怎么騙錢……”在水族館櫥窗前,舉起拐棍指指點點:“這里有個紅的魚,這里有個白的魚,這里有個黑的魚……”水族館老板非常擔心:“老奶奶,可別給我砸了?!边M入超市,更是高興,走在商品的海洋里,一樣一樣細細地看,還悄聲叮囑我:“好生點,打爛了要賠。”
⑤除此之外,大部時間她總是糊里糊涂的,總是不知身處何地。常常每天早上一起床就收拾行李,說要回家。還老是向鄰居打聽火車站怎么走。但她不知道阿勒泰還沒通火車,她只知道火車是唯一的希望,火車意味著最堅定的離開。在過去漫長的一生里,只有火車帶她走過的路最長,去的地方最遠。只有火車能令她擺脫一切困境,仿佛火車是她最后的依靠。
⑥她總是趁我上班時,自己拖著行李悄悄跑下樓。有一次我回家,發現門把手上拴了根布條,以為是鄰居小孩子惡作劇,就解開扔了。第二天回家,發現又給系了一根。后身又發現單元門上也有。原來,每次她偷偷出門回家,都認不出我們的單元門,不記得我家的樓層。對她來說,小區的房子統統一模一樣,這個城市猶如迷宮。于是她便做上記號。這幾根布條,是她為適應異鄉生活所付出的最大努力。
⑦我很惱火。我對她說:“外婆你別再亂跑了,走丟了怎么辦?摔跤了怎么辦?”她之前身體強健,自從前兩年摔了一跤后,便一天不如一天。我當著她的面,把門上的布條拆掉,沒收了她的鑰匙。她破口大罵。又哭喊著要回四川,深更半夜地拖著行李就走,我筋疲力盡,灰心喪氣。第二天我上班時就把她反鎖在家里。她開不了門,在門內絕望地號啕大哭。我抹著眼淚下樓。心想,我一定要賺很多錢,總有一天一定要帶外婆離開這里。
⑧我和她生活在一起,卻終日在她的世界邊緣徘徊。_奇異的,難以想象地孤獨著的時光。如蠶繭中的世界。
⑨每天我下班回家,走上三樓,她拄著拐棍準時出現在樓梯口。一陣風拂起門口的柳枝,紙條亂擺,溫柔而急促,似乎是幫外婆喚我。那是我今生今世所能擁有的最隆重的迎接。每天一到那個時刻,她艱難地從她的世界中抽身而出。我向她百般承諾,帶她回四川,坐火車回,坐汽車回,坐飛機回。想盡一切辦法回?;厝コ愿收?,吃涼粉,吃一切她思念的食物,見一切她思念的舊人……但是我做不到。
⑩我媽把外婆接走那一天,我送她們去客運站,再回到空曠安靜的出租屋,看到門把手上又被系了一塊布條。終于痛哭出聲……
(選自《文匯報》,有刪改)
18.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br/>A.文章二、三自然段寫外婆在陽臺上張望的情形,表現出外婆對“我”的依賴。
B.外婆雖然年邁,但是內心仍保持對生活的熱愛,這一點從第④段作者帶她外出時對她的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中可以看出。
C.文章的字里行間充滿了我對外婆的深深的依戀,哪怕我把外婆“狠心”地反鎖在家里,也是出于對外婆安全的考慮。
D.作者是四川籍人,在進行語言描寫的時候,多用四川方言,這樣不僅貼近生活,也讓人物形象更加鮮活真實,躍然于紙上。
19.文章中,作者主要記敘了“我”與外婆的哪幾件事?請仿照示例簡要概括。
①外婆每天趴在陽臺上等我回家;②  ??;③  ?。虎堋? ??;⑤我看到外婆系在門上的布條,痛哭出聲。
20.從修辭角度賞析第⑨段畫橫線的句子。
一陣風拂起門口的柳枝,紙條亂擺,溫柔而急促,似乎是幫外婆喚我。
21.文章末尾說作者“終于痛哭出聲”,作者為何痛哭?請你說說你的理解。
七、(40分)
22.(2024七上·江油期中)根據下列提示和要求,寫一篇作文。
進入初中以來,與新朋友相識,讓你感受到友誼的美好;與書籍相識,讓你感受到文字的美麗;與傳統民俗相識,讓你感受到文化的魅力……生活是首歌,同行是你和我,與你相識,是這首歌中最動人的旋律。
請你以“與你相識,真好”為題寫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要求:(1)文體不限;
(2)書寫要正確,規范美觀;
(3)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識點】常用易錯字字音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字音。
A.粗獷(kuǎng)——guǎng;
B.擱置(gé)——gē, 繁花嫩葉(nèng)——nèn;
C.正確;
D.倜儻(dǎng)——tǎng。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字音的識記能力。需要學生在平時讀課文時,養成仔細觀察的習慣,注意讀音、字形,并注意在具體語境中體會讀音及書寫。
2.【答案】B
【知識點】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字形。
A.憔粹——憔悴;
B.正確;
C.茫然無錯——茫然無措;
D.走頭無路——走投無路。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基礎字詞的字形。解答此類題型時,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時打好字詞基礎,另一方面在答題時要認真審題,仔細辨析。
3.【答案】D
【知識點】近義成語適用范圍對象辨析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成語運用。
A.“翻來覆去”的含義:該成語本意是指一次又一次來回地翻動身體,通常用于描述人在睡眠時因各種原因(如難以入睡、思緒煩亂等)而不斷改變身體姿勢的狀態。在句中的運用:在“臨近秋分,暑氣漸退,終于熬過了日蒸夜煮的夏天,翻來覆去熱到難以入睡的日子已經遠去”這句話中,結合前文描述夏天炎熱難耐的情境,“翻來覆去”精準地刻畫了人們在炎熱的夏天里因為酷熱而無法安穩入睡,在床上不斷翻身的狀態,生動形象地體現出夏天夜晚的難熬,所以此處使用“翻來覆去”是恰當的;
B.“氣象萬千”的含義:它有兩種常見釋義,一是形容景象宏偉絢麗,非常壯觀;二是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種多樣,壯麗而多變化。常用來描繪宏大、豐富且富有變化的場景或局面。在句中的運用:“坐高鐵看中國,人們看到不只是祖國的壯美河山,也是經濟復蘇的勃勃生機,政通人和的氣象萬千”,這里用“氣象萬千”來形容政通人和狀態下社會所呈現出的繁榮、多樣且充滿活力的局面,與前文提到的“壯美河山”“經濟復蘇的勃勃生機”相呼應,從自然景觀、經濟狀況到社會氛圍,全方位地展現出中國積極向上的發展態勢,所以“氣象萬千”使用正確;
C.“溫故知新”的含義:其原義是溫習學過的知識,而得到新的理解和心得,也可以指回顧歷史,對現在有新的指導意義。強調通過對已有知識的復習和思考,獲得新的認識和感悟。在句中的運用:“他在學習上,不僅勤奮刻苦,廢寢忘食,而且方法得當,懂得溫故知新”,此句描述“他”在學習過程中不僅具備勤奮的態度,還掌握了有效的學習方法,“溫故知新”準確地體現了“他”能夠通過復習舊知識來獲取新的理解和體會,符合學習方法的語境,所以使用恰當;
D.“油然而生”的含義:該成語形容某種好的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產生,通常用于描述人的情感、想法等在特定情境下自然而然地涌現出來,其主語一般是人,表達的是人的內心感受。在句中的運用:“盛夏又至,萬物蓬勃,油然而生的秧苗已然開花抽穗”,這里將“油然而生”用來形容秧苗的生長,秧苗是植物,不具備產生思想感情的能力,該成語與“秧苗”搭配屬于望文生義,使用錯誤,不能這樣表達秧苗的生長狀態。所以D選項中加點詞語使用不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成語的正確使用能力。成語的理解與運用,首先要把握成語的準確含義,再結合具體的語境做出分析與判斷。成語的誤用一般容易出現幾種情況:色彩不當、輕重不分、詞義不明、謙敬誤用、語境不和等等。
4.【答案】B
【知識點】成分殘缺;搭配不當;用詞不當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病句辨析。
A.句子成分殘缺問題:在語法規則中,一個完整的句子需要有明確的主語來執行動作或承載狀態。在“通過閱讀《往事依依》,使我感悟到了‘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師的青春激情”這句話里,“通過閱讀《往事依依》”是一個介詞短語,“使”是一個使令性動詞,二者同時使用,導致句子沒有了真正的主語?!巴ㄟ^……使……”的結構,使得句子表意的主體被掩蓋,不知道是誰感悟到了于漪老師的青春激情。所以,應該刪去“通過”,讓“閱讀《往事依依》”這個動作的發出者(即“我”)成為主語;或者刪去“使”,讓“通過閱讀《往事依依》”這一行為產生的結果直接由“我”來承接,這樣句子就有了明確的主語,表意也就完整清晰了;
B.正確;
C.詞語使用不當問題:在描述數量變化時,“下降”通常用分數或百分數來表示減少的比例,而不能用倍數?!氨稊怠币话闶怯糜诒硎緮盗康脑黾?,比如“增加了1倍”意味著數量變為原來的2倍。在“據統計,市民不文明用車現象大幅減少,單車破壞率下降了1倍”這句話中,“下降了1倍”的表述不符合語言習慣和邏輯,因為下降1倍就意味著破壞率變為0,這顯然與實際情況不符。正確的表達可以是“單車破壞率下降了一半”或者“單車破壞率下降了50%”等,這樣能準確地體現出破壞率減少的程度;
D.搭配不當問題:“拓寬”這個動詞通常與表示范圍、空間等方面的名詞搭配,如“拓寬道路”“拓寬視野”等;而“人生感受”是一種主觀的體驗和認知,不能用“拓寬”來搭配?!白x經典作品,會拓寬我們的人生感受和視野”這句話存在動賓搭配不當的問題。可以有兩種修改方式,一是刪去“人生感受和”,讓“拓寬”只與“視野”搭配,即“讀經典作品,會拓寬我們的視野”;二是調整句子結構,將后句改為“會拓寬我們的視野,豐富我們的人生感受”,使“拓寬”與“視野”搭配,“豐富”與“人生感受”搭配,這樣句子的搭配就合理了。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病句的辨析與修改。辨析并修改病句,一般來說,一看語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對不對,三看修辭妥不妥。要想快速而準確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時多閱讀,增強語感外,還應該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語感審讀法、枝干梳理法、邏輯分析法。
5.【答案】A
【知識點】語言得體;稱謂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語言表達。
A.正確;
B.“笑納”一詞的誤用:“笑納”是一個客套話,通常用于請對方收下自己的禮物時,表達一種謙遜和希望對方不要推辭的意思,其主語應該是贈送禮物的一方,接受者是對方。而在“君君請我吃蛋糕,我不好意思的只好笑納了”這句話中,“我”是接受蛋糕的一方,卻使用了“笑納”這個詞,這顯然不符合“笑納”的使用規則,屬于用詞不當,正確的表達可以是“我不好意思地收下了”等;
C.“拜讀”一詞的誤用:“拜讀”是一個敬辭,主要用于讀別人作品或書信時,表達對對方作品的尊重和敬意,使用的主語應該是讀作品的人,對象是別人的作品。在“吳文對老師說:‘這是我的作文,請您拜讀并面批’”這句話中,吳文是請老師讀自己的作文,此時使用“拜讀”就不合適了,因為“拜讀”不能用于自己請別人讀自己的作品,正確的表達可以是“請您閱讀并面批”;
D.“賞識”一詞的誤用:“賞識”指的是認識到別人的才能或作品等的價值而給予重視或贊揚,一般多用于前輩對后代、領導對下屬、大師對學生等存在一定身份差距且前者對后者有認可和提攜意味的情境中。在“魏老師,我們全班都很賞識你的教學方法和人格魅力”這句話中,學生和老師之間是學習和教導的關系,用“賞識”來形容學生對老師的評價不恰當,可將“賞識”改為“欣賞”,“欣賞”有享受美好的事物,領略其中情趣,認為好、喜歡的意思,更適合用于學生對老師的評價。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語言表達。解答語言表達類的題目,要做到“準確、簡明、連貫、得體”四個方面,同時還應掌握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實用類文體的基本寫作方法和技巧。
【答案】6.B
7.D
8.(1)廣泛學習且堅定志向,懇切地發問求教,多思考當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2)你如果有志讀書,我可以免費教你,不要學費。
9.甲文贊揚了顏回安貧樂道的優秀品質。乙文表現了邴原貧不喪志、熱愛學習,并能勤奮努力。
【知識點】分析文言文的寫作特色;文言文斷句;文言文翻譯;常用文言實詞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文言實詞意義。翻譯文言實詞的意義時要注意文言詞語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的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詞;同時還應結合具體的語境做出準確的判斷??碱}涉及的詞語都來源于教材中所選的課文,這要求學生應加強對教材所選入的文言文誦讀與掌握,解答根據所學過的課文,根據上下文做出判斷。
(2)本題考查斷句的能力。給語句斷句時,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在弄清句子的成分。一般來說,主謂之間,謂語和賓語、補語之間應該有停頓;同時注意題干的要求,需要斷幾處。
(3)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的翻譯。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譯的關鍵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語境中,根據上下文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同時對語句中的重要實詞、虛詞做到準確的翻譯。并按照現代漢語的規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達到符合現代漢語的用詞造句的標準。
(4)本題考查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的關鍵是在通曉全文大意的基礎,找出相關的語句做出具體的分析即可?!緟⒖甲g文】
【甲】
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獲得新的理解與體會,那么就可以憑借這一點去當(別人的)老師了?!?br/>孔子說:“只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而無所適從;只空想卻不學習,就會疑惑而一無所得。”
孔子說:“多么賢德啊,顏回!”一碗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巷子里,別人都不能忍受這種窮困清苦,顏回卻不改變他(愛好學習)的樂趣?!岸嗝促t德啊,顏回!”
孔子說:“知道學習的人比不上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比不上以學習為快樂的人。”
孔子說:“幾個人同行,在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我選擇他的優點向他學習,發現他的缺點(如果自己也有)就對照著改正自己的缺點?!?br/>子夏說:“博覽群書并廣泛學習,而且能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多思考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br/>【乙】邴原從小就失去父親,幾歲時,從書塾經過就哭起來了,書塾的老師問他說:“孩子,你為什么哭泣?”邴原答道:“孤兒容易悲哀,窮人容易感傷。凡是能夠讀書學習的人,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來羨慕他們有父親,二來羨慕他們能夠上學。內心感到悲傷,所以就哭了?!崩蠋煘樗械奖瘋?,說:“你想要讀書嗎?”邴原說:“我沒有錢支付學費?!崩蠋熣f:“孩子你如果有志向,我只傳授你知識,不收學費?!庇谑勤烷_始讀書。只過了一個冬天,就已能背誦《孝經》《論語》。
6.本題考查文言實詞。
ACD.正確;
B. “擇其善者而從之”重點在于闡述選擇學習的對象?!吧普摺痹谶@里并非單純指“善良的人”,結合上下文,它強調的是他人身上好的方面、優點或長處,我們應該選擇這些好的方面來學習。所以將“善者”解釋為“善良的人”不準確。
故答案為:B
7.本題考查文言斷句。句意:凡是能夠讀書學習的人,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依據: “夫書者”中,“夫”是發語詞,常用于句首,引起議論或說明,在這里“夫書者”可理解為“那些能讀書的人”,是一個整體的表述,所以在“夫”后應斷開。“凡得學者”意思是“凡是能夠學習的人”,它是一個主語部分,表示所描述的對象?!坝杏H也”則是謂語部分,說明這些能夠學習的人的情況是“有父母”?!啊?,……也”是典型的判斷句結構,在這里“凡得學者”和“有親也”構成了判斷關系,表明“能夠學習的人是有父母的”。
故答案為:D
8.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翻譯。(1)重點詞語:博學,指廣泛地學習;篤志,指堅定志向;切問,指懇切地提問;近思,指深入思考;仁,指仁德。(2)重點詞語:茍,如果;徒,白白地;相教,指教你;不求資,指不收學費。
故答案為:(1)廣泛學習且堅定志向,懇切地發問求教,多思考當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2)你如果有志讀書,我可以免費教你,不要學費。
9.本題考查分析人物形象。①顏回的精神品質:在【甲】文中,“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這段話生動地描繪了顏回的生活狀態。他居住在簡陋的小巷中,飲食極為簡單,只有一簞食物和一瓢水。對于常人來說,這樣的生活條件是難以忍受的,會充滿憂愁和不滿。然而,顏回卻能在這樣的環境中保持內心的平靜和快樂,專注于自己的學問和道德修養,不被物質的匱乏所干擾。這充分體現出他安貧樂道的精神品質,即能夠在貧困的生活中堅守自己的道德準則和精神追求,享受內心的富足和快樂。②邴原的精神品質:在【乙】文中,邴原從小失去父親,家境貧寒。當他路過書舍時,看到其他孩子能夠學習,心中充滿了羨慕和感傷,不禁哭泣起來。這表明他對學習有著強烈的渴望和熱切向往,盡管生活困苦,但他并沒有放棄對知識的追求。當老師表示愿意免費教他時,邴原立刻抓住這個機會,開始認真學習。在一個冬天的時間里,他就能夠誦讀《孝經》《論語》等經典著作,這顯示出他勤奮努力的學習態度和刻苦鉆研的精神。他不因為自己的貧困而喪失志向,一旦有機會就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學習中,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識和素養。因此,邴原表現出了貧不喪志、熱愛學習且勤奮努力的精神品質。
故答案為:甲文贊揚了顏回安貧樂道的優秀品質。乙文表現了邴原貧不喪志、熱愛學習,并能勤奮努力。
【答案】10.暮春
11.作者將春風人格化;/春風變得特別多情,它仿佛理解詩人的心思,特意來吹送鄉夢,吹起了作者甜蜜的思鄉夢,在夢中作者追逐著春風飛回了家鄉;/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深深思念之情。
【知識點】把握古詩詞曲的內容;古詩詞曲的形象、語言及表達技巧賞析;思鄉懷人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完成此類題目的關鍵是認真讀詩,反復誦讀,仔細分析詩中的內容,聯系創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2)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鑒賞。解答此類題目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作答,如從詩歌遣詞用句的角度賞析詩歌的語言特色,從修辭的角度、抒情的方法、表現手法的角度賞析詩歌的表達技巧。作答時只要抓住其中的一個方面的特點完成作答即可。
10.本題考查文化常識。在詩歌里,意象是傳達情感與體現季節等特征的重要元素?!皻埢浔M見流鶯”這句詩中,“殘花”是一個關鍵意象?!皻埢ā敝傅氖强煲蛑x、已經凋零大半的花朵。在自然時序里,花朵盛開是春天繁盛時期的景象,而當花朵逐漸殘敗、落盡,就意味著春天已經接近尾聲,即將步入下一個季節。結合整首詩描繪的春景以及“殘花”這一典型意象所呈現出的狀態,可以清晰地判斷出詩中所描繪的季節是暮春。暮春時節,春光漸漸消逝,花朵凋零,正符合“殘花落盡”所營造出的那種春將歸去的氛圍。
故答案為: 暮春
11.本題考查語句賞析。①修辭手法與人格化體現:“春風一夜吹鄉夢,夢逐春風到洛城”這兩句詩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將春風進行了人格化處理。在詩人的筆下,春風仿佛具有了人的情感和意識,它不再是自然中無意識的空氣流動,而是變成了一個善解人意的角色?!按猴L一夜吹鄉夢”,就好像春風知道詩人內心深處的思鄉之情,于是在一夜之間輕輕吹拂,將詩人的鄉夢勾起并吹送出去。這種人格化的描寫,讓春風變得生動形象、富有情感,使讀者能夠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詩人與春風之間那種微妙的情感聯系。②想象手法的奇妙運用:詩句中展現出了非常新奇的想象?!皦糁鸫猴L到洛城”一句,詩人突破了現實的束縛,展開大膽的幻想。在現實中,夢是無形的、虛幻的,無法像人一樣行走或追逐。但詩人卻想象自己的鄉夢如同一個有生命的個體,能夠緊緊追隨春風的腳步,一路飄蕩,最終到達自己日夜思念的故鄉洛城。這種想象將無形的夢與有形的春風相結合,賦予了夢具體的行動和方向,讓讀者仿佛能夠看到詩人的鄉夢在春風中翩翩起舞、飄向遠方的畫面,充滿了奇幻色彩。③意境的營造與情感的表達:從意境方面來看,這兩句詩營造出了一種美妙而空靈的意境。春風輕柔地吹拂,帶著詩人的鄉夢穿越時空,飛向遠方的故鄉。整個畫面寧靜而又充滿動感,給人一種如夢如幻的感覺。而在這種美妙的意境背后,蘊含著詩人深深的思鄉之情。詩人客居他鄉,在暮春時節,看到楊柳細雨、殘花流鶯等景象,思鄉之情油然而生。這兩句詩通過新奇的想象和美妙的意境,將詩人內心深處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委婉而又強烈地表達了出來,讓讀者能夠深刻體會到詩人那種渴望回到家鄉、與親人團聚的迫切心情。
故答案為:作者將春風人格化;/春風變得特別多情,它仿佛理解詩人的心思,特意來吹送鄉夢,吹起了作者甜蜜的思鄉夢,在夢中作者追逐著春風飛回了家鄉;/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深深思念之情。
12.【答案】花枝招展的;山島竦峙;楊花落盡子規啼;影入平羌江水流;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知識點】一般性默寫;理解性默寫
【解析】【分析】詩文默寫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筆畫要準確,不能寫錯別字。此題中容易寫錯的字有:展、竦、峙、落、啼、羌、闊、懸、慍
(5) 這兩句詩出自王灣的《次北固山下》,是千古名句。“潮平兩岸闊”描繪了春潮涌漲,江水浩渺,與兩岸齊平,使得江面顯得格外寬闊的景象,展現出一種雄渾壯闊的氣勢。“風正一帆懸”則刻畫了順風行船,船帆高掛,平穩前行的畫面,“正”字既寫出了風的和順,又暗示了航行的順利。這兩句詩不僅寫景逼真,敘事確切,而且表現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真理,給人以積極向上的藝術鼓舞力量。
(6) 這句話出自《論語·學而》,體現了孔子的道德觀念和處世哲學?!叭瞬恢敝傅氖莿e人不了解自己,“不慍”即不生氣、不怨恨??鬃诱J為,當別人不理解自己甚至誤解自己時,能夠做到不惱怒、不抱怨,保持平和的心態,這才是一個君子的風范。這句話教導人們在面對他人的不理解和誤解時,要保持寬容、豁達的胸懷,以平和的心態去對待,不要因為別人的看法而影響自己的情緒和行為,這是一種高尚的道德修養和人生境界。故答案為:花枝招展的;山島竦峙;楊花落盡子規啼;影入平羌江水流;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點評】本題考查古詩文名句的識記能力。解答此類題目,要求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不僅要做好對于古詩文、名言名句的背誦,更要注重這些語句的默寫,特別關注文句中容易寫錯的字,從而做到準確、工整的完成作答。
13.【答案】《狗·貓·鼠》;《〈二十四孝圖〉》;《五猖會》;藤野先生;長媽媽(阿長);范愛農
【知識點】作品的基本內容;《朝花夕拾》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名著內容和人物。
1.在書中,有描述魯迅與小動物為友的《第1空》:在文中,魯迅詳細講述了自己對貓和鼠的復雜情感。他仇貓,是因為貓在捕食時那種殘忍的姿態,以及對弱者的欺凌,讓他聯想到生活中那些恃強凌弱的人。而鼠,在文中雖常被貓捕食,但魯迅也回憶起童年時救養的一只可愛隱鼠,它曾帶給他許多歡樂。通過與這些小動物的互動,我們能感受到魯迅童年生活的趣味,也能體會到他對生活中各種現象的敏銳觀察與思考。
2.有揭露封建社會孝道的虛偽和殘酷的《第2空》:此篇里,魯迅回憶起兒時閱讀《二十四孝圖》的經歷。書中那些所謂的“孝道”故事,如“郭巨埋兒”,為了養活母親竟要將兒子活埋,這種違背人性的行為卻被當作孝道的典范宣揚;“老萊娛親”,七十多歲的老人還要穿著彩衣扮嬰兒來逗父母開心,顯得十分做作。魯迅通過這些故事,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孝道不顧兒童性命、扭曲人性的本質,讓我們看到封建禮教對人性的壓抑和摧殘。
3.也有反映他家鄉賽會風俗的《第3空》:文中生動描繪了家鄉迎神賽會的熱鬧場景。孩子們懷著興奮和期待的心情,早早地盼望著賽會的到來。賽會上,有各種裝扮奇特的神像、精彩的表演,還有琳瑯滿目的商品。然而,魯迅在回憶中也夾雜著一些無奈和失落,比如他滿心歡喜地準備去看五猖會,卻被父親強迫背誦《鑒略》,原本歡快的心情瞬間被沖淡。這讓我們感受到封建教育對兒童天性的束縛,以及傳統習俗背后隱藏的復雜情感。
4.魯迅還寫了自己最不能忘懷的三個人,他是“其時進來的是一個黑瘦的先生,八字須,戴著眼鏡,挾著一迭大大小小的書”的《第4空》:在魯迅留學日本期間,藤野先生給予了他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教導。藤野先生認真批改他的講義,糾正解剖圖中的錯誤,關心他的學習進度。他不僅沒有民族偏見,還對魯迅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將先進的醫學知識帶回祖國。藤野先生的嚴謹治學態度和高尚的人格品質,深深地影響了魯迅,成為他心中永遠敬重的老師。
5.是“生得黃胖而矮,說話時喜歡切切察察,還豎起第二個手指,在空中上下搖動,或者點著對手或自己的鼻尖”的《第5空》:長媽媽是魯迅家的保姆,她雖然有些迷信、嘮叨,還喜歡切切察察,但她心地善良,對魯迅關懷備至。她知道魯迅喜歡《山海經》,雖然自己不識字,卻想盡辦法為魯迅買來了這本書。長媽媽的這一舉動,讓魯迅對她充滿了感激和敬意,也讓我們看到了底層勞動人民的淳樸和善良。
6.是“高大身材,長頭發,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總像在渺視”的《第6空》:范愛農是魯迅的朋友,他是一位覺醒的知識分子,正直、倔強,對封建勢力和黑暗社會充滿了不滿和反抗精神。然而,在那樣一個黑暗的時代,他的理想無法實現,處處碰壁,最終陷入窮困潦倒的境地。他斜眼看人的渺視目光,透露出他傲岸不群的豪爽和自尊,也讓我們感受到他在困境中不屈的靈魂。
故答案為:《狗·貓·鼠》;《〈二十四孝圖〉》;《五猖會》;藤野先生;長媽媽(阿長);范愛農
【點評】本題考查名著的閱讀。閱讀名著要注意積累的廣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識,如作者、人物及故事,還要知道一些細節,并且及時做好筆記,做到積少成多,常讀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題時才能得心應手。
【答案】14.父親對四弟的“劣行”視若無睹;;父親給“我”講故事;;父親去上海碼頭裝貨卸貨。
15.表現父親與人為善的性格特點/和家風的醇厚,/突出文章的主題。
16.示例:運用動作描寫,/連用三個“走”,細致地描寫出父親練習的刻苦和方式多樣,/表現了父親吃苦耐勞、勤奮努力、意志頑強的性格特點,/表達了“我”對父親的敬重之情。
17.父親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父親重視家風傳承。家中保留著曾祖父用過的扁擔,它見證過父輩的成長與堅持,父親又用“一根扁擔能睡三個人”鼓勵“我”像父輩一樣不怕困難。/隨著歲月的流逝,對作者的成長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作者明白了自己的責任和擔當。
【知識點】梳理、概括文章情節;散文;理解文章關鍵語句意思;啟發、思考、感悟等開放類型;分析文段、人物、情節的作用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解決此類題目首先要瀏覽全文,明確各個段落(語句)的內容,同時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語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關鍵語句),簡潔準確概括。
(2)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閱讀文章時要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即初讀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詞,讀懂每句話,給文章分段和歸納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體上來,進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
(3)本題考查賞析句子的能力。賞析句子要結合具體的語境,從修辭、語句中重要的動詞、形容詞、描寫的角度、句式特點等幾個角度考慮。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對作者情感內容的闡述。
(4)本題考查對語句的理解。解答句子理解的試題,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情感分析、區位分析、主旨分析、修辭分析。作答時學生可自選一個角度進行賞析即可。
14.本題考查內容的概括。1.(1)原文依據:第③段中提到“四弟生性頑皮,走路總是亂跑亂撞,一不小心,不是把墻角的暖瓶踢倒了,就是把桌上的醬油瓶碰翻了……然而父親對四弟的‘劣行’沒有呵斥,只是溫和勸誡。他有一句掛在嘴邊的話:‘牛大自耕田?!虼?,對一時過錯無須責打,重在以身作則,言傳身教”。(2)詳細分析:這里詳細描述了四弟頑皮經常犯錯,但父親并沒有嚴厲呵斥或責打,而是溫和勸誡,秉持“對一時過錯無須責打,重在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的理念,所以概括為“父親對四弟的‘劣行’視若無睹”,這里“視若無睹”是相對寬泛的表述,實際強調的是父親不采用嚴厲懲罰,而是溫和教育的方式。2.(1)原文依據:第⑤段“為人處世,父親常講,宰相肚里能撐船,小肚雞腸成不了大事。他跟我講過一個故事,特別強調,是祖上傳下來的”,第⑥段“這個故事叫‘秦穆飲盜馬’……三年后,秦國與晉國爆發戰爭。秦穆公被圍,身負重傷。節骨眼上,那三百個農夫趕了來,舍命將秦穆公救出”。(2)詳細分析:父親通過講述“秦穆飲盜馬”這個祖上傳下來的故事,向“我”傳達為人要寬容大度、與人為善的道理,這是父親用講述故事這種獨特的方式對“我”進行品德教育,所以概括為“父親給‘我’講故事”。3.(1)原文依據:第⑧段“父親還說,自己去上海打工,在碼頭上裝貨卸貨,用的也是它。船與碼頭之間,搭著一尺寬的跳板,挑著擔子走在上面,沒經驗的,腿會發抖,一不小心,就會栽下河。經驗從哪里來?練呀。巷子里放幾條長板凳,連在一起,權當跳板”。(2)詳細分析:此段詳細敘述了父親講述自己去上海打工,在碼頭裝貨卸貨的經歷,包括在危險的跳板上挑擔工作以及為了鍛煉能力進行的各種練習,所以概括為“父親去上海碼頭裝貨卸貨”,突出了父親的工作經歷對“我”可能產生的影響以及其中蘊含的吃苦耐勞等精神。
故答案為:父親對四弟的“劣行”視若無睹;父親給“我”講故事;父親去上海碼頭裝貨卸貨。
15.本題考查內容的理解。1.表現父親與人為善的性格特點:(1)原文依據:第⑥段中秦穆公面對農夫吃了自己的馬,不僅沒有懲罰他們,反而說“別,別,哪兒能因為幾匹馬,就把這么多百姓都抓起來呢?我聽說馬肉不是尋常食物,吃它時必須喝點兒酒,否則會傷腸胃。趕緊給每人都喝點兒酒吧,然后放他們回家”。(2)詳細分析:父親講述這個故事,故事中的秦穆公展現出寬容、善良的品質,不因農夫的過錯而懲罰他們,還給予關懷。父親通過講述這個故事,側面反映出他自己也具有與人為善的性格特點,因為父親愿意將這樣的故事分享給“我”,說明他認同并踐行這種善良寬容的品德。2.體現家風的醇厚:(1)原文依據:第⑤段“他跟我講過一個故事,特別強調,是祖上傳下來的”。(2)詳細分析:父親強調這個故事是祖上傳下來的,這意味著這種善良寬容的品質在家族中是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體現了家族中醇厚的家風,這種家風蘊含著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對家族成員有著深遠的影響。3.突出文章的主題:(1)原文整體分析:文章主題圍繞父親的言傳身教和家風傳承展開,父親對“我”的教育不僅僅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上,還通過講述這些具有深刻寓意的故事來傳遞品德和價值觀。(2)詳細分析:“秦穆飲盜馬”這個故事進一步深化了文章主題,它表明父親所秉持的善良、寬容等品德不是偶然形成的,而是家族傳承的重要部分,是家風的具體體現。通過這個故事,讓讀者更深刻地理解到父親的行為和品質背后的根源,以及這種家風對“我”成長的重要意義,從而突出文章關于家風傳承和父親言傳身教的主題。
故答案為:表現父親與人為善的性格特點/和家風的醇厚,/突出文章的主題。
16.本題考查語句的賞析。1.運用動作描寫:①原文依據:句子中“走”這個動作反復出現,“徒手走”“挑著擔子走”“閉了眼睛走”是對父親具體動作的細致描繪。②詳細分析:通過這些動作描寫,將父親練習時的場景生動形象地展現在讀者面前,讓讀者能夠直觀地感受到父親練習的情景,仿佛親眼看到父親在長板凳上進行各種練習的樣子,增強了文章的畫面感和感染力。2.連用三個“走”,細致地描寫出父親練習的刻苦和方式多樣:①原文依據:“徒手走”“挑著擔子走”“閉了眼睛走”三種不同的“走”的方式。②詳細分析:這三種不同的“走”體現了父親練習方式的多樣性,從最基礎的徒手,到增加難度的挑著擔子,再到更具有挑戰性的閉著眼睛,說明父親為了能在碼頭挑擔工作,進行了全面且刻苦的練習。他不滿足于一種簡單的練習方式,而是不斷挑戰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突出了父親練習的刻苦程度和為了工作付出的努力。3.表現了父親吃苦耐勞、勤奮努力、意志頑強的性格特點:①原文整體分析:結合前文提到的碼頭工作環境的危險,船與碼頭之間只有一尺寬的跳板,挑著擔子走在上面沒經驗會發抖甚至栽下河,以及父親為了適應工作進行的各種艱苦練習。②詳細分析:父親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依然堅持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刻苦練習,不怕吃苦,不怕困難,充分展現了他吃苦耐勞、勤奮努力、意志頑強的性格特點。他為了能夠勝任碼頭的工作,不惜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訓練,這種精神令人敬佩。4.表達了“我”對父親的敬重之情:①原文依據:從全文來看,作者對父親充滿了敬佩和贊美之情,在描述父親的各種行為和經歷時,都流露出深深的敬意。②詳細分析:在這句話中,作者通過細致描寫父親艱苦的練習過程,讓讀者感受到父親的不易和堅韌,而作者作為兒子,親眼目睹了父親的這些付出,內心對父親必然是充滿敬重的。這種敬重之情不僅體現在對父親個人的敬佩上,還包含著對父親所代表的那種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精神的認同和贊美。
故答案為:示例:運用動作描寫,/連用三個“走”,細致地描寫出父親練習的刻苦和方式多樣,/表現了父親吃苦耐勞、勤奮努力、意志頑強的性格特點,/表達了“我”對父親的敬重之情。
17.本題考查內容的理解。1.父親以身作則、言傳身教:(1)原文依據:文章中多處體現父親對“我”的言傳身教,如第③段父親佯裝打“我”卻從不真的動手,對四弟的“劣行”溫和勸誡;第⑤ - ⑥段父親通過講述“秦穆飲盜馬”的故事向“我”傳達為人處世的道理;第⑧段父親講述自己去上海打工的經歷,分享自己過往艱難的工作經驗等。(2)詳細分析:父親在日常生活中,通過自己的行為和言語,為“我”樹立了榜樣。他對待家人的寬容、對待外人的和善、面對困難時的堅韌等品質,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我”。這些言傳身教的點滴,就像歲月長河中的點點星光,在漫長的時光里慢慢照亮“我”成長的道路,讓“我”在不知不覺中受到熏陶和教育。2.父親重視家風傳承:(1)原文依據:第⑦段“祖上傳下來的還有諸多。竹棚上,在禮帽盒的旁邊,還擱著一根扁擔。這也是文物級的古董,串聯著父親前半生的許多故事。父親說,這扁擔是曾祖父留下的。祖父用過,父親接過”,第⑨段“父親回信:‘人都有七災八難,捆起來經住打,牙打碎了往肚子里咽,挺一挺就過去了。大丈夫要能伸能屈,一根扁擔能睡三個人,天無絕人之路’”。(2)詳細分析:扁擔作為曾祖父留下、祖父用過、父親接過的物件,它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勞動工具,更是家族傳承的象征。它串聯著父親前半生的許多故事,見證了家族幾代人的奮斗歷程。父親用“一根扁擔能睡三個人”這句充滿力量的話鼓勵“我”,就是希望“我”能繼承家族那種不怕困難、堅韌不拔的精神。在父親看來,家族的精神和品質就像這根扁擔一樣,需要一代一代傳承下去,“我”作為家族的一員,有責任和義務接過這根“扁擔”,擔當起生活的重任,這就是家風傳承在具體行為和話語中的體現。3.隨著歲月的流逝,對作者的成長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作者明白了自己的責任和擔當:(1)原文依據:第①段“除了身高不及,臉型也不像,父親的臉明顯偏長,我的臉則近似于圓;五官也不像,父親的線條是儒家的,外柔而內剛,我的線條卻是剛的,更準確地說,是粗糙的;脾性也不像,父親詼諧、幽默,我則木訥、無趣”,第 段“晚歲攬鏡,發現我和父親竟然有幾分相像,而且是愈老愈掛相。當初為什么覺得不像呢?這是因為,那時我面對的是父親的不惑之年或天命之秋,以我之稚嫩,去比照歲月的滄桑,當然是合不上轍的。如今我已邁入耄耋,五官逐漸向父親趨同,總歸是基因相承,血濃于水,繁華落盡,露了本色”。(2)詳細分析:起初“我”覺得與父親不像,是因為當時“我”還稚嫩,無論是年齡、閱歷還是心智發展水平,都與父親有很大的差距。“我”以自己稚嫩的視角去審視父親,無法理解父親經歷歲月磨礪后的那些滄桑和蘊含的精神。然而,隨著時間流逝,“我”經歷了生活的風風雨雨,逐漸在五官上與父親趨同,更重要的是在性格、品德和面對生活的態度上深受父親影響?!拔摇泵靼琢烁赣H所承載的家族責任和擔當,也意識到自己作為家族的一員,同樣需要肩負起生活的重任,傳承家族的優良品質。這種理解和感悟是在歲月的沉淀中逐漸形成的,就像歲月是一根長長的扁擔,父親在歲月的那頭用他的言行詮釋著責任和擔當,“我”在這頭通過不斷成長和經歷,逐漸領悟并承接了這份責任,明白了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使命。
故答案為:父親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父親重視家風傳承。家中保留著曾祖父用過的扁擔,它見證過父輩的成長與堅持,父親又用“一根扁擔能睡三個人”鼓勵“我”像父輩一樣不怕困難。/隨著歲月的流逝,對作者的成長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作者明白了自己的責任和擔當。
【答案】18.B
19.我帶她出去閑逛;;我解開外婆系在門上做標記的布條;;我上班時將她反鎖在家里。
20.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將枝條人格化,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外婆如枝條一樣的心情,急于見到自己的親人卻又不失溫柔,為了迎接孫女回家,艱難的從自己的世界里抽出,表達了外婆對“我”的想念與愛。
21.作者通過外婆系的布條,想起外婆,痛哭出聲。由此可知外婆離開時系布條是為了表達情感,提醒“我”對她的愛和陪伴,也表達了外婆對“我”的不舍和愛。
【知識點】梳理、概括文章情節;散文;理解文章關鍵語句意思;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啟發、思考、感悟等開放類型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閱讀文章時要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即初讀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詞,讀懂每句話,給文章分段和歸納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體上來,進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
(2)本題考查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解決此類題目首先要瀏覽全文,明確各個段落(語句)的內容,同時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語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關鍵語句),簡潔準確概括。
(3)本題考查賞析句子的能力。賞析句子要結合具體的語境,從修辭、語句中重要的動詞、形容詞、描寫的角度、句式特點等幾個角度考慮。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對作者情感內容的闡述。
(4)本題考查對語句的理解。解答句子理解的試題,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情感分析、區位分析、主旨分析、修辭分析。作答時學生可自選一個角度進行賞析即可。
18.本題考查內容理解和辨析。
ACD.正確;
B. 第④段主要運用了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來展現外婆的性格特點,如“喜笑顏開”、“用以為只有我聽得到的大嗓門說”等,但并未直接涉及心理描寫。
故答案為:B
19.本題考查內容理解和概括。(1)根據文章第③段,“每到周六周日,只要不加班我都帶她出去閑逛”,可以概括出“我帶她出去閑逛”這一事件。(2)根據文章第⑥段,“有一次我回家,發現門把手上拴了根布條……于是她便做上記號。這幾根布條,是她為適應異鄉生活所付出的最大努力”,以及第⑦段“我當著她的面,把門上的布條拆掉”,可以概括出“我解開外婆系在門上做標記的布條”這一事件。(3)根據文章第⑦段,“第二天我上班時就把她反鎖在家里。她開不了門,在門內絕望地號啕大哭”,可以概括出“我上班時將她反鎖在家里”這一事件。
故答案為:我帶她出去閑逛;我解開外婆系在門上做標記的布條;我上班時將她反鎖在家里。
20.本題考查句子賞析。畫橫線的句子是“一陣風拂起門口的柳枝,紙條亂擺,溫柔而急促,似乎是幫外婆喚我”。這句話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將柳枝人格化,賦予其“溫柔而急促”的情感特點,形象地描繪了柳枝在風中搖曳的姿態,同時暗示了外婆急切地想要見到“我”的心情。這種修辭手法使得句子更加生動、富有感染力,表達了外婆對“我”的深深想念與愛。
故答案為: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將枝條人格化,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外婆如枝條一樣的心情,急于見到自己的親人卻又不失溫柔,為了迎接孫女回家,艱難的從自己的世界里抽出,表達了外婆對“我”的想念與愛。
21.本題考查內容理解。文章末尾作者“終于痛哭出聲”,是因為在看到門把手上又被系了一塊布條時,想起了外婆。這塊布條是外婆為了記住回家的路而做的標記,也是她對“我”深深的愛和陪伴的象征。外婆離開時系上布條,既是為了表達她對“我”的不舍和愛,也是為了提醒“我”不要忘記她。作者通過這一細節,感受到了外婆的深情厚意,同時也為自己無法帶外婆回到她思念的家鄉而感到愧疚和無奈,因此痛哭出聲。
故答案為:作者通過外婆系的布條,想起外婆,痛哭出聲。由此可知外婆離開時系布條是為了表達情感,提醒“我”對她的愛和陪伴,也表達了外婆對“我”的不舍和愛。
22.【答案】例文:
與你相識,真好
在泛黃書頁的墨香中,我與詩詞悄然邂逅,自此,生活暈染出詩意。
小時候,最喜歡夏日的夜晚,在庭院的竹椅上,奶奶輕吟“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我跟著咿呀學語。那時的我雖不解其意,卻被那朗朗上口的韻律深深吸引。月光如水,溫柔地灑在身上,仿佛為我披上一層夢幻的銀紗,詩詞的種子便在心底種下。
小學時,課本讓我與詩詞重逢。讀到“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筆下廬山瀑布的磅礴氣勢,讓我不禁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驚嘆;一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的悠然自在,又使我對那寧靜的田園生活心生無限向往。詩詞如同一扇扇精巧的窗,讓我得以窺見古人豐富多彩的世界。
步入初中,學業壓力如影隨形,我時常在繁重的功課中感到迷茫。每當這時,“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本腿缤槐K明燈,照亮我前行的道路。每當遭遇難題,想要放棄時,這句詩便如洪鐘般在我耳邊回響,賦予我勇氣,讓我堅信只要堅持不懈,終能跨越重重困難。
詩詞,你帶我領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塞外壯麗風光,讓我真切感受“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的深沉愁緒,使我深刻體悟“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真摯友情。
與你相識,我學會在喧囂塵世中尋一方靜謐之地,于平凡日常里見世間美好;與你相識,我懂得用細膩的心感受萬物的美好;與你相識,我擁有了面對困難的勇氣與力量。詩詞,與你相識,真好!
【知識點】全命題作文
【解析】【分析】材料以排比句式列舉了進入初中后與不同事物“相識”帶來的美好感受,如與新朋友相識感受友誼美好、與書籍相識感受文字美麗、與傳統民俗相識感受文化魅力等,最后總結“與你相識,是這首歌中最動人的旋律”,強調了“相識”帶來的積極意義和美好體驗。材料整體圍繞“相識”展開,引導學生回憶進入初中后那些令人難忘的相識經歷,抒發真摯的情感。
【題干分析】①材料中提到的“相識”對象多樣,有新朋友、書籍、傳統民俗等,這些“相識”都給人帶來了美好的感受,如友誼的美好、文字的美麗、文化的魅力等。這表明寫作時可以選擇不同的“相識”對象,重點突出相識后帶來的積極影響和內心的美好體驗。②寫作思路:可以從是什么的角度,直接描述與某個對象相識的過程和相識后的美好感受;也可以從為什么的角度,闡述為什么覺得與這個對象相識真好,如它給自己帶來了哪些改變、成長等;還可以從怎么做的角度,講述為了珍惜這份相識,自己采取了哪些行動。寫作時要注意詳略得當,相識的過程可以略寫,相識后的感受和影響要重點闡述。作文開頭可以通過回憶、引用等方式引出主題;事例素材可以選取校園生活、閱讀體驗、文化活動等方面的;結尾可以總結全文,再次強調相識的美好,表達對這份相識的珍惜之情。
【立意提取】
1.與你相識,真好——致書籍:以書籍為相識對象,講述自己進入初中后與書籍結緣的過程,如一次偶然的機會讀到一本好書,從此愛上了閱讀。接著描述閱讀給自己帶來的收獲,如增長了知識、開闊了視野、豐富了情感等,最后表達對書籍的感激和珍惜之情。
2.與你相識,真好——我的摯友:選取新朋友作為相識對象,回憶與朋友相識的場景,如開學第一天在教室的初次相遇。然后通過具體事例,如一起學習、一起參加活動、互相鼓勵等,展現友誼的美好和真摯,最后表達對這份友誼的珍視和對朋友的祝福。
3.與你相識,真好——傳統民俗的魅力:以傳統民俗為相識對象,講述自己參與傳統民俗活動的經歷,如春節貼春聯、元宵節賞花燈等。描述活動中的所見所聞所感,如熱鬧的氛圍、精美的手工藝品、深厚的文化內涵等,最后表達對傳統民俗的熱愛和對傳承傳統文化的責任感。
【點評】這篇作文以“與詩詞相識”為線索,情感真摯細膩,展現了詩詞對作者成長的深遠影響,堪稱佳作。開篇點明邂逅詩詞,奠定詩意基調;接著按時間順序,從兒時聽吟、小學重逢到初中以詩為燈,層次分明地呈現詩詞在各階段的意義。文中多處引用經典詩詞,生動展現其風光、愁緒與友情,豐富內容且凸顯魅力。結尾直抒胸臆,升華主題。
1 / 1四川省綿陽市江油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語文期中考試試卷
一、(10分,每小題2分)
1.(2024七上·江油期中)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br/>A.攫取(jué) 粗獷(kuǎng) 和藹(ǎi) 諄諄教導(zhūn)
B.擱置(gé) 浩渺(miǎo) 質樸(pǔ) 繁花嫩葉(nèng)
C.吞噬(shì) 雕鏤(lòu) 徘徊(huái) 亭亭玉立(tíng)
D.沁涼(qìn) 倜儻(dǎng) 匿笑(nì) 孤陋寡聞(lòu)
【答案】C
【知識點】常用易錯字字音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字音。
A.粗獷(kuǎng)——guǎng;
B.擱置(gé)——gē, 繁花嫩葉(nèng)——nèn;
C.正確;
D.倜儻(dǎng)——tǎng。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字音的識記能力。需要學生在平時讀課文時,養成仔細觀察的習慣,注意讀音、字形,并注意在具體語境中體會讀音及書寫。
2.(2024七上·江油期中)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br/>A.淋漓 憔粹 嬌媚 鴉雀無聲
B.感慨 絮叨 鑒賞 搜索枯腸
C.慚愧 倘若 吝嗇 茫然無錯
D.企盼 淵博 屋檐 走頭無路
【答案】B
【知識點】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字形。
A.憔粹——憔悴;
B.正確;
C.茫然無錯——茫然無措;
D.走頭無路——走投無路。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基礎字詞的字形。解答此類題型時,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時打好字詞基礎,另一方面在答題時要認真審題,仔細辨析。
3.(2024七上·江油期中)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使用不正確的一句是(  )
A.臨近秋分,暑氣漸退,終于熬過了日蒸夜煮的夏天,翻來覆去熱到難以入睡的日子已經遠去。
B.坐高鐵看中國,人們看到不只是祖國的壯美河山,也是經濟復蘇的勃勃生機,政通人和的氣象萬千。
C.他在學習上,不僅勤奮刻苦,廢寢忘食,而且方法得當,懂得溫故知新。
D.盛夏又至,萬物蓬勃,油然而生的秧苗已然開花抽穗。
【答案】D
【知識點】近義成語適用范圍對象辨析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成語運用。
A.“翻來覆去”的含義:該成語本意是指一次又一次來回地翻動身體,通常用于描述人在睡眠時因各種原因(如難以入睡、思緒煩亂等)而不斷改變身體姿勢的狀態。在句中的運用:在“臨近秋分,暑氣漸退,終于熬過了日蒸夜煮的夏天,翻來覆去熱到難以入睡的日子已經遠去”這句話中,結合前文描述夏天炎熱難耐的情境,“翻來覆去”精準地刻畫了人們在炎熱的夏天里因為酷熱而無法安穩入睡,在床上不斷翻身的狀態,生動形象地體現出夏天夜晚的難熬,所以此處使用“翻來覆去”是恰當的;
B.“氣象萬千”的含義:它有兩種常見釋義,一是形容景象宏偉絢麗,非常壯觀;二是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種多樣,壯麗而多變化。常用來描繪宏大、豐富且富有變化的場景或局面。在句中的運用:“坐高鐵看中國,人們看到不只是祖國的壯美河山,也是經濟復蘇的勃勃生機,政通人和的氣象萬千”,這里用“氣象萬千”來形容政通人和狀態下社會所呈現出的繁榮、多樣且充滿活力的局面,與前文提到的“壯美河山”“經濟復蘇的勃勃生機”相呼應,從自然景觀、經濟狀況到社會氛圍,全方位地展現出中國積極向上的發展態勢,所以“氣象萬千”使用正確;
C.“溫故知新”的含義:其原義是溫習學過的知識,而得到新的理解和心得,也可以指回顧歷史,對現在有新的指導意義。強調通過對已有知識的復習和思考,獲得新的認識和感悟。在句中的運用:“他在學習上,不僅勤奮刻苦,廢寢忘食,而且方法得當,懂得溫故知新”,此句描述“他”在學習過程中不僅具備勤奮的態度,還掌握了有效的學習方法,“溫故知新”準確地體現了“他”能夠通過復習舊知識來獲取新的理解和體會,符合學習方法的語境,所以使用恰當;
D.“油然而生”的含義:該成語形容某種好的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產生,通常用于描述人的情感、想法等在特定情境下自然而然地涌現出來,其主語一般是人,表達的是人的內心感受。在句中的運用:“盛夏又至,萬物蓬勃,油然而生的秧苗已然開花抽穗”,這里將“油然而生”用來形容秧苗的生長,秧苗是植物,不具備產生思想感情的能力,該成語與“秧苗”搭配屬于望文生義,使用錯誤,不能這樣表達秧苗的生長狀態。所以D選項中加點詞語使用不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成語的正確使用能力。成語的理解與運用,首先要把握成語的準確含義,再結合具體的語境做出分析與判斷。成語的誤用一般容易出現幾種情況:色彩不當、輕重不分、詞義不明、謙敬誤用、語境不和等等。
4.(2024七上·江油期中)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通過閱讀《往事依依》,使我感悟到了“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師的青春激情。
B.濕地與人類的生存、繁衍、發展息息相關,為人類的生活提供資源。
C.據統計,市民不文明用車現象大幅減少,單車破壞率下降了1倍。
D.讀經典作品,會拓寬我們的人生感受和視野。
【答案】B
【知識點】成分殘缺;搭配不當;用詞不當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病句辨析。
A.句子成分殘缺問題:在語法規則中,一個完整的句子需要有明確的主語來執行動作或承載狀態。在“通過閱讀《往事依依》,使我感悟到了‘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師的青春激情”這句話里,“通過閱讀《往事依依》”是一個介詞短語,“使”是一個使令性動詞,二者同時使用,導致句子沒有了真正的主語?!巴ㄟ^……使……”的結構,使得句子表意的主體被掩蓋,不知道是誰感悟到了于漪老師的青春激情。所以,應該刪去“通過”,讓“閱讀《往事依依》”這個動作的發出者(即“我”)成為主語;或者刪去“使”,讓“通過閱讀《往事依依》”這一行為產生的結果直接由“我”來承接,這樣句子就有了明確的主語,表意也就完整清晰了;
B.正確;
C.詞語使用不當問題:在描述數量變化時,“下降”通常用分數或百分數來表示減少的比例,而不能用倍數?!氨稊怠币话闶怯糜诒硎緮盗康脑黾樱热纭霸黾恿?倍”意味著數量變為原來的2倍。在“據統計,市民不文明用車現象大幅減少,單車破壞率下降了1倍”這句話中,“下降了1倍”的表述不符合語言習慣和邏輯,因為下降1倍就意味著破壞率變為0,這顯然與實際情況不符。正確的表達可以是“單車破壞率下降了一半”或者“單車破壞率下降了50%”等,這樣能準確地體現出破壞率減少的程度;
D.搭配不當問題:“拓寬”這個動詞通常與表示范圍、空間等方面的名詞搭配,如“拓寬道路”“拓寬視野”等;而“人生感受”是一種主觀的體驗和認知,不能用“拓寬”來搭配。“讀經典作品,會拓寬我們的人生感受和視野”這句話存在動賓搭配不當的問題。可以有兩種修改方式,一是刪去“人生感受和”,讓“拓寬”只與“視野”搭配,即“讀經典作品,會拓寬我們的視野”;二是調整句子結構,將后句改為“會拓寬我們的視野,豐富我們的人生感受”,使“拓寬”與“視野”搭配,“豐富”與“人生感受”搭配,這樣句子的搭配就合理了。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病句的辨析與修改。辨析并修改病句,一般來說,一看語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對不對,三看修辭妥不妥。要想快速而準確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時多閱讀,增強語感外,還應該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語感審讀法、枝干梳理法、邏輯分析法。
5.(2024七上·江油期中)下列各句中,表達得體的一句是(  )
A.令尊告訴我,你前幾天去杭州旅游了。
B.君君請我吃蛋糕,我不好意思的只好笑納了。
C.吳文對老師說:“這是我的作文,請您拜讀并面批?!?br/>D.魏老師,我們全班都很賞識你的教學方法和人格魅力。
【答案】A
【知識點】語言得體;稱謂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語言表達。
A.正確;
B.“笑納”一詞的誤用:“笑納”是一個客套話,通常用于請對方收下自己的禮物時,表達一種謙遜和希望對方不要推辭的意思,其主語應該是贈送禮物的一方,接受者是對方。而在“君君請我吃蛋糕,我不好意思的只好笑納了”這句話中,“我”是接受蛋糕的一方,卻使用了“笑納”這個詞,這顯然不符合“笑納”的使用規則,屬于用詞不當,正確的表達可以是“我不好意思地收下了”等;
C.“拜讀”一詞的誤用:“拜讀”是一個敬辭,主要用于讀別人作品或書信時,表達對對方作品的尊重和敬意,使用的主語應該是讀作品的人,對象是別人的作品。在“吳文對老師說:‘這是我的作文,請您拜讀并面批’”這句話中,吳文是請老師讀自己的作文,此時使用“拜讀”就不合適了,因為“拜讀”不能用于自己請別人讀自己的作品,正確的表達可以是“請您閱讀并面批”;
D.“賞識”一詞的誤用:“賞識”指的是認識到別人的才能或作品等的價值而給予重視或贊揚,一般多用于前輩對后代、領導對下屬、大師對學生等存在一定身份差距且前者對后者有認可和提攜意味的情境中。在“魏老師,我們全班都很賞識你的教學方法和人格魅力”這句話中,學生和老師之間是學習和教導的關系,用“賞識”來形容學生對老師的評價不恰當,可將“賞識”改為“欣賞”,“欣賞”有享受美好的事物,領略其中情趣,認為好、喜歡的意思,更適合用于學生對老師的評價。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語言表達。解答語言表達類的題目,要做到“準確、簡明、連貫、得體”四個方面,同時還應掌握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實用類文體的基本寫作方法和技巧。
二、(4分,每小題2分)
(2024七上·江油期中)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甲】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保ā稙檎罚?br/>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保ā队阂病罚?br/>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保ā妒龆罚?br/>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保ā蹲訌垺罚?br/>(節選自《〈論語〉十二章》)
【乙】
邴原少孤①,數歲時,過書舍而泣。師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傷,貧者易感。夫書者凡得②學者有親也。一則③羨其不孤,二則羨其得學,中心④感傷,故泣耳?!睅煇湃辉唬骸坝麜啥 痹唬骸盁o錢資⑤?!睅熢唬骸巴悠堄兄荆嵬较嘟?,不求資也?!庇谑撬炀蜁?。一冬之間,誦《孝經》《論語》。
(節選自李贄《邴原泣學》)
【注】①少孤:從小失去父親。②得:能夠。③一則:一方面。④中心:內心。⑤資:錢財。此處指學費。
6.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學而不思則罔 罔:迷惑
B.擇其善者而從之 善者:善良的人
C.故泣耳 故:所以,因此
D.于是遂就書 遂:于是,就
7.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語句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夫/書者凡得學者/有親也 B.夫書者/凡得學者有親/也
C.夫/書者/凡得學者有親也 D.夫書者/凡得學者/有親也
8.請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童子茍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資也。
9.【甲】【乙】文段分別表現了顏回和邴原什么樣的精神品質?
【答案】6.B
7.D
8.(1)廣泛學習且堅定志向,懇切地發問求教,多思考當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2)你如果有志讀書,我可以免費教你,不要學費。
9.甲文贊揚了顏回安貧樂道的優秀品質。乙文表現了邴原貧不喪志、熱愛學習,并能勤奮努力。
【知識點】分析文言文的寫作特色;文言文斷句;文言文翻譯;常用文言實詞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文言實詞意義。翻譯文言實詞的意義時要注意文言詞語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的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詞;同時還應結合具體的語境做出準確的判斷??碱}涉及的詞語都來源于教材中所選的課文,這要求學生應加強對教材所選入的文言文誦讀與掌握,解答根據所學過的課文,根據上下文做出判斷。
(2)本題考查斷句的能力。給語句斷句時,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在弄清句子的成分。一般來說,主謂之間,謂語和賓語、補語之間應該有停頓;同時注意題干的要求,需要斷幾處。
(3)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的翻譯。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譯的關鍵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語境中,根據上下文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同時對語句中的重要實詞、虛詞做到準確的翻譯。并按照現代漢語的規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達到符合現代漢語的用詞造句的標準。
(4)本題考查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的關鍵是在通曉全文大意的基礎,找出相關的語句做出具體的分析即可?!緟⒖甲g文】
【甲】
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獲得新的理解與體會,那么就可以憑借這一點去當(別人的)老師了?!?br/>孔子說:“只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而無所適從;只空想卻不學習,就會疑惑而一無所得。”
孔子說:“多么賢德啊,顏回!”一碗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巷子里,別人都不能忍受這種窮困清苦,顏回卻不改變他(愛好學習)的樂趣?!岸嗝促t德啊,顏回!”
孔子說:“知道學習的人比不上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比不上以學習為快樂的人?!?br/>孔子說:“幾個人同行,在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我選擇他的優點向他學習,發現他的缺點(如果自己也有)就對照著改正自己的缺點?!?br/>子夏說:“博覽群書并廣泛學習,而且能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多思考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br/>【乙】邴原從小就失去父親,幾歲時,從書塾經過就哭起來了,書塾的老師問他說:“孩子,你為什么哭泣?”邴原答道:“孤兒容易悲哀,窮人容易感傷。凡是能夠讀書學習的人,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來羨慕他們有父親,二來羨慕他們能夠上學。內心感到悲傷,所以就哭了。”老師為他感到悲傷,說:“你想要讀書嗎?”邴原說:“我沒有錢支付學費?!崩蠋熣f:“孩子你如果有志向,我只傳授你知識,不收學費?!庇谑勤烷_始讀書。只過了一個冬天,就已能背誦《孝經》《論語》。
6.本題考查文言實詞。
ACD.正確;
B. “擇其善者而從之”重點在于闡述選擇學習的對象。“善者”在這里并非單純指“善良的人”,結合上下文,它強調的是他人身上好的方面、優點或長處,我們應該選擇這些好的方面來學習。所以將“善者”解釋為“善良的人”不準確。
故答案為:B
7.本題考查文言斷句。句意:凡是能夠讀書學習的人,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依據: “夫書者”中,“夫”是發語詞,常用于句首,引起議論或說明,在這里“夫書者”可理解為“那些能讀書的人”,是一個整體的表述,所以在“夫”后應斷開?!胺驳脤W者”意思是“凡是能夠學習的人”,它是一個主語部分,表示所描述的對象?!坝杏H也”則是謂語部分,說明這些能夠學習的人的情況是“有父母”?!啊?,……也”是典型的判斷句結構,在這里“凡得學者”和“有親也”構成了判斷關系,表明“能夠學習的人是有父母的”。
故答案為:D
8.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翻譯。(1)重點詞語:博學,指廣泛地學習;篤志,指堅定志向;切問,指懇切地提問;近思,指深入思考;仁,指仁德。(2)重點詞語:茍,如果;徒,白白地;相教,指教你;不求資,指不收學費。
故答案為:(1)廣泛學習且堅定志向,懇切地發問求教,多思考當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2)你如果有志讀書,我可以免費教你,不要學費。
9.本題考查分析人物形象。①顏回的精神品質:在【甲】文中,“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這段話生動地描繪了顏回的生活狀態。他居住在簡陋的小巷中,飲食極為簡單,只有一簞食物和一瓢水。對于常人來說,這樣的生活條件是難以忍受的,會充滿憂愁和不滿。然而,顏回卻能在這樣的環境中保持內心的平靜和快樂,專注于自己的學問和道德修養,不被物質的匱乏所干擾。這充分體現出他安貧樂道的精神品質,即能夠在貧困的生活中堅守自己的道德準則和精神追求,享受內心的富足和快樂。②邴原的精神品質:在【乙】文中,邴原從小失去父親,家境貧寒。當他路過書舍時,看到其他孩子能夠學習,心中充滿了羨慕和感傷,不禁哭泣起來。這表明他對學習有著強烈的渴望和熱切向往,盡管生活困苦,但他并沒有放棄對知識的追求。當老師表示愿意免費教他時,邴原立刻抓住這個機會,開始認真學習。在一個冬天的時間里,他就能夠誦讀《孝經》《論語》等經典著作,這顯示出他勤奮努力的學習態度和刻苦鉆研的精神。他不因為自己的貧困而喪失志向,一旦有機會就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學習中,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識和素養。因此,邴原表現出了貧不喪志、熱愛學習且勤奮努力的精神品質。
故答案為:甲文贊揚了顏回安貧樂道的優秀品質。乙文表現了邴原貧不喪志、熱愛學習,并能勤奮努力。
三、(18分)
(2024七上·江油期中)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春興
[唐]武元衡
楊柳陰陰細雨晴,殘花落盡見流鶯。
春風一夜吹鄉夢,夢逐春風到洛城。
10.本詩通過“殘花”可以看出是   季節。
11.詩的最后兩句語言平易自然,而想象卻非常新奇,意境也十分美妙,請做簡要賞析。
【答案】10.暮春
11.作者將春風人格化;/春風變得特別多情,它仿佛理解詩人的心思,特意來吹送鄉夢,吹起了作者甜蜜的思鄉夢,在夢中作者追逐著春風飛回了家鄉;/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深深思念之情。
【知識點】把握古詩詞曲的內容;古詩詞曲的形象、語言及表達技巧賞析;思鄉懷人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完成此類題目的關鍵是認真讀詩,反復誦讀,仔細分析詩中的內容,聯系創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2)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鑒賞。解答此類題目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作答,如從詩歌遣詞用句的角度賞析詩歌的語言特色,從修辭的角度、抒情的方法、表現手法的角度賞析詩歌的表達技巧。作答時只要抓住其中的一個方面的特點完成作答即可。
10.本題考查文化常識。在詩歌里,意象是傳達情感與體現季節等特征的重要元素?!皻埢浔M見流鶯”這句詩中,“殘花”是一個關鍵意象?!皻埢ā敝傅氖强煲蛑x、已經凋零大半的花朵。在自然時序里,花朵盛開是春天繁盛時期的景象,而當花朵逐漸殘敗、落盡,就意味著春天已經接近尾聲,即將步入下一個季節。結合整首詩描繪的春景以及“殘花”這一典型意象所呈現出的狀態,可以清晰地判斷出詩中所描繪的季節是暮春。暮春時節,春光漸漸消逝,花朵凋零,正符合“殘花落盡”所營造出的那種春將歸去的氛圍。
故答案為: 暮春
11.本題考查語句賞析。①修辭手法與人格化體現:“春風一夜吹鄉夢,夢逐春風到洛城”這兩句詩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將春風進行了人格化處理。在詩人的筆下,春風仿佛具有了人的情感和意識,它不再是自然中無意識的空氣流動,而是變成了一個善解人意的角色。“春風一夜吹鄉夢”,就好像春風知道詩人內心深處的思鄉之情,于是在一夜之間輕輕吹拂,將詩人的鄉夢勾起并吹送出去。這種人格化的描寫,讓春風變得生動形象、富有情感,使讀者能夠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詩人與春風之間那種微妙的情感聯系。②想象手法的奇妙運用:詩句中展現出了非常新奇的想象。“夢逐春風到洛城”一句,詩人突破了現實的束縛,展開大膽的幻想。在現實中,夢是無形的、虛幻的,無法像人一樣行走或追逐。但詩人卻想象自己的鄉夢如同一個有生命的個體,能夠緊緊追隨春風的腳步,一路飄蕩,最終到達自己日夜思念的故鄉洛城。這種想象將無形的夢與有形的春風相結合,賦予了夢具體的行動和方向,讓讀者仿佛能夠看到詩人的鄉夢在春風中翩翩起舞、飄向遠方的畫面,充滿了奇幻色彩。③意境的營造與情感的表達:從意境方面來看,這兩句詩營造出了一種美妙而空靈的意境。春風輕柔地吹拂,帶著詩人的鄉夢穿越時空,飛向遠方的故鄉。整個畫面寧靜而又充滿動感,給人一種如夢如幻的感覺。而在這種美妙的意境背后,蘊含著詩人深深的思鄉之情。詩人客居他鄉,在暮春時節,看到楊柳細雨、殘花流鶯等景象,思鄉之情油然而生。這兩句詩通過新奇的想象和美妙的意境,將詩人內心深處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委婉而又強烈地表達了出來,讓讀者能夠深刻體會到詩人那種渴望回到家鄉、與親人團聚的迫切心情。
故答案為:作者將春風人格化;/春風變得特別多情,它仿佛理解詩人的心思,特意來吹送鄉夢,吹起了作者甜蜜的思鄉夢,在夢中作者追逐著春風飛回了家鄉;/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深深思念之情。
12.(2024七上·江油期中)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春天像小姑娘,   ,笑著,走著。(朱自清《春》)
(2)水何澹澹,   。(曹操《觀滄?!罚?br/>(3)   ,聞道龍標過五溪。(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4)峨眉山月半輪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
(5)王灣在《次北固山下》中用“   ,   。”兩句描寫了潮漲江闊、揚帆東下的情景。
(6)當別人不了解甚至誤解自己時,孔子在《論語》中認為應當采取的正確態度是:“   ,  ???”
【答案】花枝招展的;山島竦峙;楊花落盡子規啼;影入平羌江水流;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知識點】一般性默寫;理解性默寫
【解析】【分析】詩文默寫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筆畫要準確,不能寫錯別字。此題中容易寫錯的字有:展、竦、峙、落、啼、羌、闊、懸、慍
(5) 這兩句詩出自王灣的《次北固山下》,是千古名句?!俺逼絻砂堕煛泵枥L了春潮涌漲,江水浩渺,與兩岸齊平,使得江面顯得格外寬闊的景象,展現出一種雄渾壯闊的氣勢。“風正一帆懸”則刻畫了順風行船,船帆高掛,平穩前行的畫面,“正”字既寫出了風的和順,又暗示了航行的順利。這兩句詩不僅寫景逼真,敘事確切,而且表現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真理,給人以積極向上的藝術鼓舞力量。
(6) 這句話出自《論語·學而》,體現了孔子的道德觀念和處世哲學?!叭瞬恢敝傅氖莿e人不了解自己,“不慍”即不生氣、不怨恨??鬃诱J為,當別人不理解自己甚至誤解自己時,能夠做到不惱怒、不抱怨,保持平和的心態,這才是一個君子的風范。這句話教導人們在面對他人的不理解和誤解時,要保持寬容、豁達的胸懷,以平和的心態去對待,不要因為別人的看法而影響自己的情緒和行為,這是一種高尚的道德修養和人生境界。故答案為:花枝招展的;山島竦峙;楊花落盡子規啼;影入平羌江水流;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點評】本題考查古詩文名句的識記能力。解答此類題目,要求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不僅要做好對于古詩文、名言名句的背誦,更要注重這些語句的默寫,特別關注文句中容易寫錯的字,從而做到準確、工整的完成作答。
四、【整本書閱讀】(6分)
13.(2024七上·江油期中)下面是學生推薦《朝花夕拾》的片段,請在橫線上填寫,替同學補充完整。
親愛的同學們:
《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我建議大家讀一讀。在書中,有描述魯迅與小動物為友的《   》;有揭露封建社會孝道的虛偽和殘酷的《   》;也有反映他家鄉賽會風俗的《   》。魯迅還寫了自己最不能忘懷的三個人,他是“其時進來的是一個黑瘦的先生,八字須,戴著眼鏡,挾著一迭大大小小的書”的   ,是“生得黃胖而矮,說話時喜歡切切察察,還豎起第二個手指,在空中上下搖動,或者點著對手或自己的鼻尖”的   ,是“高大身材,長頭發,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總像在渺視”的   。在這些溫馨的回憶里,蘊含著深沉的情感和理性的批判,令人回味無窮。
【答案】《狗·貓·鼠》;《〈二十四孝圖〉》;《五猖會》;藤野先生;長媽媽(阿長);范愛農
【知識點】作品的基本內容;《朝花夕拾》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名著內容和人物。
1.在書中,有描述魯迅與小動物為友的《第1空》:在文中,魯迅詳細講述了自己對貓和鼠的復雜情感。他仇貓,是因為貓在捕食時那種殘忍的姿態,以及對弱者的欺凌,讓他聯想到生活中那些恃強凌弱的人。而鼠,在文中雖常被貓捕食,但魯迅也回憶起童年時救養的一只可愛隱鼠,它曾帶給他許多歡樂。通過與這些小動物的互動,我們能感受到魯迅童年生活的趣味,也能體會到他對生活中各種現象的敏銳觀察與思考。
2.有揭露封建社會孝道的虛偽和殘酷的《第2空》:此篇里,魯迅回憶起兒時閱讀《二十四孝圖》的經歷。書中那些所謂的“孝道”故事,如“郭巨埋兒”,為了養活母親竟要將兒子活埋,這種違背人性的行為卻被當作孝道的典范宣揚;“老萊娛親”,七十多歲的老人還要穿著彩衣扮嬰兒來逗父母開心,顯得十分做作。魯迅通過這些故事,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孝道不顧兒童性命、扭曲人性的本質,讓我們看到封建禮教對人性的壓抑和摧殘。
3.也有反映他家鄉賽會風俗的《第3空》:文中生動描繪了家鄉迎神賽會的熱鬧場景。孩子們懷著興奮和期待的心情,早早地盼望著賽會的到來。賽會上,有各種裝扮奇特的神像、精彩的表演,還有琳瑯滿目的商品。然而,魯迅在回憶中也夾雜著一些無奈和失落,比如他滿心歡喜地準備去看五猖會,卻被父親強迫背誦《鑒略》,原本歡快的心情瞬間被沖淡。這讓我們感受到封建教育對兒童天性的束縛,以及傳統習俗背后隱藏的復雜情感。
4.魯迅還寫了自己最不能忘懷的三個人,他是“其時進來的是一個黑瘦的先生,八字須,戴著眼鏡,挾著一迭大大小小的書”的《第4空》:在魯迅留學日本期間,藤野先生給予了他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教導。藤野先生認真批改他的講義,糾正解剖圖中的錯誤,關心他的學習進度。他不僅沒有民族偏見,還對魯迅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將先進的醫學知識帶回祖國。藤野先生的嚴謹治學態度和高尚的人格品質,深深地影響了魯迅,成為他心中永遠敬重的老師。
5.是“生得黃胖而矮,說話時喜歡切切察察,還豎起第二個手指,在空中上下搖動,或者點著對手或自己的鼻尖”的《第5空》:長媽媽是魯迅家的保姆,她雖然有些迷信、嘮叨,還喜歡切切察察,但她心地善良,對魯迅關懷備至。她知道魯迅喜歡《山海經》,雖然自己不識字,卻想盡辦法為魯迅買來了這本書。長媽媽的這一舉動,讓魯迅對她充滿了感激和敬意,也讓我們看到了底層勞動人民的淳樸和善良。
6.是“高大身材,長頭發,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總像在渺視”的《第6空》:范愛農是魯迅的朋友,他是一位覺醒的知識分子,正直、倔強,對封建勢力和黑暗社會充滿了不滿和反抗精神。然而,在那樣一個黑暗的時代,他的理想無法實現,處處碰壁,最終陷入窮困潦倒的境地。他斜眼看人的渺視目光,透露出他傲岸不群的豪爽和自尊,也讓我們感受到他在困境中不屈的靈魂。
故答案為:《狗·貓·鼠》;《〈二十四孝圖〉》;《五猖會》;藤野先生;長媽媽(阿長);范愛農
【點評】本題考查名著的閱讀。閱讀名著要注意積累的廣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識,如作者、人物及故事,還要知道一些細節,并且及時做好筆記,做到積少成多,常讀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題時才能得心應手。
五、(12分)
(2024七上·江油期中)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題。
扁擔那頭的父親
卞毓方
①人說“有其父,必有其子”。可小時候,沒人說我長得像父親。除了身高不及,臉型也不像,父親的臉明顯偏長,我的臉則近似于圓;五官也不像,父親的線條是儒家的,外柔而內剛,我的線條卻是剛的,更準確地說,是粗糙的;脾性也不像,父親詼諧、幽默,我則木訥、無趣。
②父親有頂禮帽,深灰色的,冠高而圓,帽檐寬大而略微翹起。我偶見父親戴過一次,其余日子,禮帽一直放在紙盒里,紙盒擱在竹棚上。我曾無數次偷著試戴,可我的腦瓜太小,往頭上一套,禁不住想起成語“沐猴而冠”。從此只能仰望父親高大的背影興嘆,那頂禮帽或許在竹棚上竊笑。是的,它屬于魁梧、偉岸的父親。
③夏日晚間,一幫小孩捉迷藏,玩得興起,夜深了也不歸宿。這時,各家大人就會出來找。找著了,還賴著,不肯回,大人出手就打:“讓你瘋!讓你瘋!”父親也會出來找我,他號準我的脈,料定我會往哪兒躲,一下子就找個正著。見了面,老遠揚起右手,作狠抽狠揍狀。我曉得,那是唱戲的胡子——假生氣,父親的巴掌不會落下,嚇唬而已。父親從來沒有打過我,也沒有打過弟弟。四弟生性頑皮,走路總是亂跑亂撞,一不小心,不是把墻角的暖瓶踢倒了,就是把桌上的醬油瓶碰翻了……然而父親對四弟的“劣行”沒有呵斥,只是溫和勸誡。他有一句掛在嘴邊的話:“牛大自耕田。”因此,對一時過錯無須責打,重在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果然,四弟上學后,各方面表現皆優。
④父親在家里,從來不發脾氣;對外人,更是笑顏相對,真誠相待。父親對鄰里關系是看得很重的,“行要好伴,住要好鄰”“惱個鄰居瞎只眼”是他的口頭禪。因此,遠近鄰居都非常敬重父親。
⑤為人處世,父親常講,宰相肚里能撐船,小肚雞腸成不了大事。他跟我講過一個故事,特別強調,是祖上傳下來的。
⑥這個故事叫“秦穆飲盜馬”。秦穆公丟了幾匹馬,派負責養馬的官員去找。官員回報:“馬兒已經被三百多個農夫殺了分吃,我把這幫不知好歹的家伙統統抓來了,國君您看如何處治!”秦穆公說:“別,別,哪兒能因為幾匹馬,就把這么多百姓都抓起來呢?我聽說馬肉不是尋常食物,吃它時必須喝點兒酒,否則會傷腸胃。趕緊給每人都喝點兒酒吧,然后放他們回家?!比旰?,秦國與晉國爆發戰爭。秦穆公被圍,身負重傷。節骨眼上,那三百個農夫趕了來,舍命將秦穆公救出。
⑦這個故事,令我想到祖父的待人接物,原來這是“家學”。祖上傳下來的還有諸多。竹棚上,在禮帽盒的旁邊,還擱著一根扁擔。這也是文物級的古董,串聯著父親前半生的許多故事。父親說,這扁擔是曾祖父留下的。祖父用過,父親接過。
⑧父親還說,自己去上海打工,在碼頭上裝貨卸貨,用的也是它。船與碼頭之間,搭著一尺寬的跳板,挑著擔子走在上面,沒經驗的,腿會發抖,一不小心,就會栽下河。經驗從哪里來?練呀。巷子里放幾條長板凳,連在一起,權當跳板。徒手走,挑著擔子走,閉了眼睛走。練腿勁,練膽量。
⑨后來,我去北京念大學,因事陷入困境,我寫信給父親,說不想念書了,干脆回家種田。父親回信:“人都有七災八難,捆起來經住打,牙打碎了往肚子里咽,挺一挺就過去了。大丈夫要能伸能屈,一根扁擔能睡三個人,天無絕人之路?!?br/>⑩“一根扁擔能睡三個人”,這句話給了我力量。我后來遇到過更大的苦境、逆境,也都是憑了這種信念,咬牙度過。
晚歲攬鏡,發現我和父親竟然有幾分相像,而且是愈老愈掛相。當初為什么覺得不像呢?這是因為,那時我面對的是父親的不惑之年或天命之秋,以我之稚嫩,去比照歲月的滄桑,當然是合不上轍的。如今我已邁入耄耋,五官逐漸向父親趨同,總歸是基因相承,血濃于水,繁華落盡,露了本色。
歲月是一根長長的扁擔,父親在那頭,我在這頭。
(節選自《光明日報》,有刪改)
14.本文是一篇回憶性散文。文章寫了父親對“我”言傳身教的哪幾件事?請仿照示例簡要概括。
①父親佯裝打“我”;②   ;③  ??;④   ;⑤父親回信鼓勵“我”。
15.文章第⑥段用較大篇幅寫了“秦穆飲盜馬”的故事,你認為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16.請任選一個角度,賞析文章第⑧段中畫線的句子。
徒手走,挑著擔子走,閉了眼睛走,練腿勁,練膽量。
17.文章結尾的句子含義豐富,請結合文章內容談談你的理解。
歲月是一根長長的扁擔,父親在那頭,我在這頭。
【答案】14.父親對四弟的“劣行”視若無睹;;父親給“我”講故事;;父親去上海碼頭裝貨卸貨。
15.表現父親與人為善的性格特點/和家風的醇厚,/突出文章的主題。
16.示例:運用動作描寫,/連用三個“走”,細致地描寫出父親練習的刻苦和方式多樣,/表現了父親吃苦耐勞、勤奮努力、意志頑強的性格特點,/表達了“我”對父親的敬重之情。
17.父親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父親重視家風傳承。家中保留著曾祖父用過的扁擔,它見證過父輩的成長與堅持,父親又用“一根扁擔能睡三個人”鼓勵“我”像父輩一樣不怕困難。/隨著歲月的流逝,對作者的成長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作者明白了自己的責任和擔當。
【知識點】梳理、概括文章情節;散文;理解文章關鍵語句意思;啟發、思考、感悟等開放類型;分析文段、人物、情節的作用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解決此類題目首先要瀏覽全文,明確各個段落(語句)的內容,同時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語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關鍵語句),簡潔準確概括。
(2)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閱讀文章時要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即初讀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詞,讀懂每句話,給文章分段和歸納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體上來,進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
(3)本題考查賞析句子的能力。賞析句子要結合具體的語境,從修辭、語句中重要的動詞、形容詞、描寫的角度、句式特點等幾個角度考慮。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對作者情感內容的闡述。
(4)本題考查對語句的理解。解答句子理解的試題,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情感分析、區位分析、主旨分析、修辭分析。作答時學生可自選一個角度進行賞析即可。
14.本題考查內容的概括。1.(1)原文依據:第③段中提到“四弟生性頑皮,走路總是亂跑亂撞,一不小心,不是把墻角的暖瓶踢倒了,就是把桌上的醬油瓶碰翻了……然而父親對四弟的‘劣行’沒有呵斥,只是溫和勸誡。他有一句掛在嘴邊的話:‘牛大自耕田。’因此,對一時過錯無須責打,重在以身作則,言傳身教”。(2)詳細分析:這里詳細描述了四弟頑皮經常犯錯,但父親并沒有嚴厲呵斥或責打,而是溫和勸誡,秉持“對一時過錯無須責打,重在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的理念,所以概括為“父親對四弟的‘劣行’視若無睹”,這里“視若無睹”是相對寬泛的表述,實際強調的是父親不采用嚴厲懲罰,而是溫和教育的方式。2.(1)原文依據:第⑤段“為人處世,父親常講,宰相肚里能撐船,小肚雞腸成不了大事。他跟我講過一個故事,特別強調,是祖上傳下來的”,第⑥段“這個故事叫‘秦穆飲盜馬’……三年后,秦國與晉國爆發戰爭。秦穆公被圍,身負重傷。節骨眼上,那三百個農夫趕了來,舍命將秦穆公救出”。(2)詳細分析:父親通過講述“秦穆飲盜馬”這個祖上傳下來的故事,向“我”傳達為人要寬容大度、與人為善的道理,這是父親用講述故事這種獨特的方式對“我”進行品德教育,所以概括為“父親給‘我’講故事”。3.(1)原文依據:第⑧段“父親還說,自己去上海打工,在碼頭上裝貨卸貨,用的也是它。船與碼頭之間,搭著一尺寬的跳板,挑著擔子走在上面,沒經驗的,腿會發抖,一不小心,就會栽下河。經驗從哪里來?練呀。巷子里放幾條長板凳,連在一起,權當跳板”。(2)詳細分析:此段詳細敘述了父親講述自己去上海打工,在碼頭裝貨卸貨的經歷,包括在危險的跳板上挑擔工作以及為了鍛煉能力進行的各種練習,所以概括為“父親去上海碼頭裝貨卸貨”,突出了父親的工作經歷對“我”可能產生的影響以及其中蘊含的吃苦耐勞等精神。
故答案為:父親對四弟的“劣行”視若無睹;父親給“我”講故事;父親去上海碼頭裝貨卸貨。
15.本題考查內容的理解。1.表現父親與人為善的性格特點:(1)原文依據:第⑥段中秦穆公面對農夫吃了自己的馬,不僅沒有懲罰他們,反而說“別,別,哪兒能因為幾匹馬,就把這么多百姓都抓起來呢?我聽說馬肉不是尋常食物,吃它時必須喝點兒酒,否則會傷腸胃。趕緊給每人都喝點兒酒吧,然后放他們回家”。(2)詳細分析:父親講述這個故事,故事中的秦穆公展現出寬容、善良的品質,不因農夫的過錯而懲罰他們,還給予關懷。父親通過講述這個故事,側面反映出他自己也具有與人為善的性格特點,因為父親愿意將這樣的故事分享給“我”,說明他認同并踐行這種善良寬容的品德。2.體現家風的醇厚:(1)原文依據:第⑤段“他跟我講過一個故事,特別強調,是祖上傳下來的”。(2)詳細分析:父親強調這個故事是祖上傳下來的,這意味著這種善良寬容的品質在家族中是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體現了家族中醇厚的家風,這種家風蘊含著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對家族成員有著深遠的影響。3.突出文章的主題:(1)原文整體分析:文章主題圍繞父親的言傳身教和家風傳承展開,父親對“我”的教育不僅僅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上,還通過講述這些具有深刻寓意的故事來傳遞品德和價值觀。(2)詳細分析:“秦穆飲盜馬”這個故事進一步深化了文章主題,它表明父親所秉持的善良、寬容等品德不是偶然形成的,而是家族傳承的重要部分,是家風的具體體現。通過這個故事,讓讀者更深刻地理解到父親的行為和品質背后的根源,以及這種家風對“我”成長的重要意義,從而突出文章關于家風傳承和父親言傳身教的主題。
故答案為:表現父親與人為善的性格特點/和家風的醇厚,/突出文章的主題。
16.本題考查語句的賞析。1.運用動作描寫:①原文依據:句子中“走”這個動作反復出現,“徒手走”“挑著擔子走”“閉了眼睛走”是對父親具體動作的細致描繪。②詳細分析:通過這些動作描寫,將父親練習時的場景生動形象地展現在讀者面前,讓讀者能夠直觀地感受到父親練習的情景,仿佛親眼看到父親在長板凳上進行各種練習的樣子,增強了文章的畫面感和感染力。2.連用三個“走”,細致地描寫出父親練習的刻苦和方式多樣:①原文依據:“徒手走”“挑著擔子走”“閉了眼睛走”三種不同的“走”的方式。②詳細分析:這三種不同的“走”體現了父親練習方式的多樣性,從最基礎的徒手,到增加難度的挑著擔子,再到更具有挑戰性的閉著眼睛,說明父親為了能在碼頭挑擔工作,進行了全面且刻苦的練習。他不滿足于一種簡單的練習方式,而是不斷挑戰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突出了父親練習的刻苦程度和為了工作付出的努力。3.表現了父親吃苦耐勞、勤奮努力、意志頑強的性格特點:①原文整體分析:結合前文提到的碼頭工作環境的危險,船與碼頭之間只有一尺寬的跳板,挑著擔子走在上面沒經驗會發抖甚至栽下河,以及父親為了適應工作進行的各種艱苦練習。②詳細分析:父親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依然堅持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刻苦練習,不怕吃苦,不怕困難,充分展現了他吃苦耐勞、勤奮努力、意志頑強的性格特點。他為了能夠勝任碼頭的工作,不惜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訓練,這種精神令人敬佩。4.表達了“我”對父親的敬重之情:①原文依據:從全文來看,作者對父親充滿了敬佩和贊美之情,在描述父親的各種行為和經歷時,都流露出深深的敬意。②詳細分析:在這句話中,作者通過細致描寫父親艱苦的練習過程,讓讀者感受到父親的不易和堅韌,而作者作為兒子,親眼目睹了父親的這些付出,內心對父親必然是充滿敬重的。這種敬重之情不僅體現在對父親個人的敬佩上,還包含著對父親所代表的那種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精神的認同和贊美。
故答案為:示例:運用動作描寫,/連用三個“走”,細致地描寫出父親練習的刻苦和方式多樣,/表現了父親吃苦耐勞、勤奮努力、意志頑強的性格特點,/表達了“我”對父親的敬重之情。
17.本題考查內容的理解。1.父親以身作則、言傳身教:(1)原文依據:文章中多處體現父親對“我”的言傳身教,如第③段父親佯裝打“我”卻從不真的動手,對四弟的“劣行”溫和勸誡;第⑤ - ⑥段父親通過講述“秦穆飲盜馬”的故事向“我”傳達為人處世的道理;第⑧段父親講述自己去上海打工的經歷,分享自己過往艱難的工作經驗等。(2)詳細分析:父親在日常生活中,通過自己的行為和言語,為“我”樹立了榜樣。他對待家人的寬容、對待外人的和善、面對困難時的堅韌等品質,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我”。這些言傳身教的點滴,就像歲月長河中的點點星光,在漫長的時光里慢慢照亮“我”成長的道路,讓“我”在不知不覺中受到熏陶和教育。2.父親重視家風傳承:(1)原文依據:第⑦段“祖上傳下來的還有諸多。竹棚上,在禮帽盒的旁邊,還擱著一根扁擔。這也是文物級的古董,串聯著父親前半生的許多故事。父親說,這扁擔是曾祖父留下的。祖父用過,父親接過”,第⑨段“父親回信:‘人都有七災八難,捆起來經住打,牙打碎了往肚子里咽,挺一挺就過去了。大丈夫要能伸能屈,一根扁擔能睡三個人,天無絕人之路’”。(2)詳細分析:扁擔作為曾祖父留下、祖父用過、父親接過的物件,它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勞動工具,更是家族傳承的象征。它串聯著父親前半生的許多故事,見證了家族幾代人的奮斗歷程。父親用“一根扁擔能睡三個人”這句充滿力量的話鼓勵“我”,就是希望“我”能繼承家族那種不怕困難、堅韌不拔的精神。在父親看來,家族的精神和品質就像這根扁擔一樣,需要一代一代傳承下去,“我”作為家族的一員,有責任和義務接過這根“扁擔”,擔當起生活的重任,這就是家風傳承在具體行為和話語中的體現。3.隨著歲月的流逝,對作者的成長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作者明白了自己的責任和擔當:(1)原文依據:第①段“除了身高不及,臉型也不像,父親的臉明顯偏長,我的臉則近似于圓;五官也不像,父親的線條是儒家的,外柔而內剛,我的線條卻是剛的,更準確地說,是粗糙的;脾性也不像,父親詼諧、幽默,我則木訥、無趣”,第 段“晚歲攬鏡,發現我和父親竟然有幾分相像,而且是愈老愈掛相。當初為什么覺得不像呢?這是因為,那時我面對的是父親的不惑之年或天命之秋,以我之稚嫩,去比照歲月的滄桑,當然是合不上轍的。如今我已邁入耄耋,五官逐漸向父親趨同,總歸是基因相承,血濃于水,繁華落盡,露了本色”。(2)詳細分析:起初“我”覺得與父親不像,是因為當時“我”還稚嫩,無論是年齡、閱歷還是心智發展水平,都與父親有很大的差距?!拔摇币宰约褐赡鄣囊暯侨徱暩赣H,無法理解父親經歷歲月磨礪后的那些滄桑和蘊含的精神。然而,隨著時間流逝,“我”經歷了生活的風風雨雨,逐漸在五官上與父親趨同,更重要的是在性格、品德和面對生活的態度上深受父親影響?!拔摇泵靼琢烁赣H所承載的家族責任和擔當,也意識到自己作為家族的一員,同樣需要肩負起生活的重任,傳承家族的優良品質。這種理解和感悟是在歲月的沉淀中逐漸形成的,就像歲月是一根長長的扁擔,父親在歲月的那頭用他的言行詮釋著責任和擔當,“我”在這頭通過不斷成長和經歷,逐漸領悟并承接了這份責任,明白了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使命。
故答案為:父親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父親重視家風傳承。家中保留著曾祖父用過的扁擔,它見證過父輩的成長與堅持,父親又用“一根扁擔能睡三個人”鼓勵“我”像父輩一樣不怕困難。/隨著歲月的流逝,對作者的成長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作者明白了自己的責任和擔當。
六、(10分)
(2024七上·江油期中)外婆的世界
李娟
①外婆大部分時候跟著我生活,有時也送到鄉下由我媽照顧。我媽家大業大,又是雞又是狗又是牛,整天忙得團團轉。能專心照顧外婆的,只有我。
②我在阿勒泰,外婆便跟著我。我白天上班,她一個人在家。每天下班回家,一進小區,遠遠就看見外婆趴在陽臺上眼巴巴地朝小區大門方向張望。她一看到我趕緊高高揮手。
③每到周六周日,只要不加班我都帶她出去閑逛。逛公園的綠化帶,逛超市,逛商場。每到那時,她被我收拾得渾身干干凈凈,頭發梳得一絲不茍。一手牽著我一手拄杖,在人群中慢吞吞地走啊走啊,四面張望。
④看到人行道邊的花,喜笑顏開:“長得極好!老子今天晚上要來偷……”看到有人蹲路邊算命,就用以為只有我聽得到的大嗓門說:“這是騙錢的!你莫要開腔,我們悄悄瞇瞇在一邊看他怎么騙錢……”在水族館櫥窗前,舉起拐棍指指點點:“這里有個紅的魚,這里有個白的魚,這里有個黑的魚……”水族館老板非常擔心:“老奶奶,可別給我砸了?!边M入超市,更是高興,走在商品的海洋里,一樣一樣細細地看,還悄聲叮囑我:“好生點,打爛了要賠?!?br/>⑤除此之外,大部時間她總是糊里糊涂的,總是不知身處何地。常常每天早上一起床就收拾行李,說要回家。還老是向鄰居打聽火車站怎么走。但她不知道阿勒泰還沒通火車,她只知道火車是唯一的希望,火車意味著最堅定的離開。在過去漫長的一生里,只有火車帶她走過的路最長,去的地方最遠。只有火車能令她擺脫一切困境,仿佛火車是她最后的依靠。
⑥她總是趁我上班時,自己拖著行李悄悄跑下樓。有一次我回家,發現門把手上拴了根布條,以為是鄰居小孩子惡作劇,就解開扔了。第二天回家,發現又給系了一根。后身又發現單元門上也有。原來,每次她偷偷出門回家,都認不出我們的單元門,不記得我家的樓層。對她來說,小區的房子統統一模一樣,這個城市猶如迷宮。于是她便做上記號。這幾根布條,是她為適應異鄉生活所付出的最大努力。
⑦我很惱火。我對她說:“外婆你別再亂跑了,走丟了怎么辦?摔跤了怎么辦?”她之前身體強健,自從前兩年摔了一跤后,便一天不如一天。我當著她的面,把門上的布條拆掉,沒收了她的鑰匙。她破口大罵。又哭喊著要回四川,深更半夜地拖著行李就走,我筋疲力盡,灰心喪氣。第二天我上班時就把她反鎖在家里。她開不了門,在門內絕望地號啕大哭。我抹著眼淚下樓。心想,我一定要賺很多錢,總有一天一定要帶外婆離開這里。
⑧我和她生活在一起,卻終日在她的世界邊緣徘徊。_奇異的,難以想象地孤獨著的時光。如蠶繭中的世界。
⑨每天我下班回家,走上三樓,她拄著拐棍準時出現在樓梯口。一陣風拂起門口的柳枝,紙條亂擺,溫柔而急促,似乎是幫外婆喚我。那是我今生今世所能擁有的最隆重的迎接。每天一到那個時刻,她艱難地從她的世界中抽身而出。我向她百般承諾,帶她回四川,坐火車回,坐汽車回,坐飛機回。想盡一切辦法回?;厝コ愿收?,吃涼粉,吃一切她思念的食物,見一切她思念的舊人……但是我做不到。
⑩我媽把外婆接走那一天,我送她們去客運站,再回到空曠安靜的出租屋,看到門把手上又被系了一塊布條。終于痛哭出聲……
(選自《文匯報》,有刪改)
18.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br/>A.文章二、三自然段寫外婆在陽臺上張望的情形,表現出外婆對“我”的依賴。
B.外婆雖然年邁,但是內心仍保持對生活的熱愛,這一點從第④段作者帶她外出時對她的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中可以看出。
C.文章的字里行間充滿了我對外婆的深深的依戀,哪怕我把外婆“狠心”地反鎖在家里,也是出于對外婆安全的考慮。
D.作者是四川籍人,在進行語言描寫的時候,多用四川方言,這樣不僅貼近生活,也讓人物形象更加鮮活真實,躍然于紙上。
19.文章中,作者主要記敘了“我”與外婆的哪幾件事?請仿照示例簡要概括。
①外婆每天趴在陽臺上等我回家;②  ??;③  ??;④  ?。虎菸铱吹酵馄畔翟陂T上的布條,痛哭出聲。
20.從修辭角度賞析第⑨段畫橫線的句子。
一陣風拂起門口的柳枝,紙條亂擺,溫柔而急促,似乎是幫外婆喚我。
21.文章末尾說作者“終于痛哭出聲”,作者為何痛哭?請你說說你的理解。
【答案】18.B
19.我帶她出去閑逛;;我解開外婆系在門上做標記的布條;;我上班時將她反鎖在家里。
20.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將枝條人格化,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外婆如枝條一樣的心情,急于見到自己的親人卻又不失溫柔,為了迎接孫女回家,艱難的從自己的世界里抽出,表達了外婆對“我”的想念與愛。
21.作者通過外婆系的布條,想起外婆,痛哭出聲。由此可知外婆離開時系布條是為了表達情感,提醒“我”對她的愛和陪伴,也表達了外婆對“我”的不舍和愛。
【知識點】梳理、概括文章情節;散文;理解文章關鍵語句意思;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啟發、思考、感悟等開放類型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閱讀文章時要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即初讀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詞,讀懂每句話,給文章分段和歸納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體上來,進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
(2)本題考查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解決此類題目首先要瀏覽全文,明確各個段落(語句)的內容,同時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語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關鍵語句),簡潔準確概括。
(3)本題考查賞析句子的能力。賞析句子要結合具體的語境,從修辭、語句中重要的動詞、形容詞、描寫的角度、句式特點等幾個角度考慮。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對作者情感內容的闡述。
(4)本題考查對語句的理解。解答句子理解的試題,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情感分析、區位分析、主旨分析、修辭分析。作答時學生可自選一個角度進行賞析即可。
18.本題考查內容理解和辨析。
ACD.正確;
B. 第④段主要運用了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來展現外婆的性格特點,如“喜笑顏開”、“用以為只有我聽得到的大嗓門說”等,但并未直接涉及心理描寫。
故答案為:B
19.本題考查內容理解和概括。(1)根據文章第③段,“每到周六周日,只要不加班我都帶她出去閑逛”,可以概括出“我帶她出去閑逛”這一事件。(2)根據文章第⑥段,“有一次我回家,發現門把手上拴了根布條……于是她便做上記號。這幾根布條,是她為適應異鄉生活所付出的最大努力”,以及第⑦段“我當著她的面,把門上的布條拆掉”,可以概括出“我解開外婆系在門上做標記的布條”這一事件。(3)根據文章第⑦段,“第二天我上班時就把她反鎖在家里。她開不了門,在門內絕望地號啕大哭”,可以概括出“我上班時將她反鎖在家里”這一事件。
故答案為:我帶她出去閑逛;我解開外婆系在門上做標記的布條;我上班時將她反鎖在家里。
20.本題考查句子賞析。畫橫線的句子是“一陣風拂起門口的柳枝,紙條亂擺,溫柔而急促,似乎是幫外婆喚我”。這句話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將柳枝人格化,賦予其“溫柔而急促”的情感特點,形象地描繪了柳枝在風中搖曳的姿態,同時暗示了外婆急切地想要見到“我”的心情。這種修辭手法使得句子更加生動、富有感染力,表達了外婆對“我”的深深想念與愛。
故答案為: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將枝條人格化,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外婆如枝條一樣的心情,急于見到自己的親人卻又不失溫柔,為了迎接孫女回家,艱難的從自己的世界里抽出,表達了外婆對“我”的想念與愛。
21.本題考查內容理解。文章末尾作者“終于痛哭出聲”,是因為在看到門把手上又被系了一塊布條時,想起了外婆。這塊布條是外婆為了記住回家的路而做的標記,也是她對“我”深深的愛和陪伴的象征。外婆離開時系上布條,既是為了表達她對“我”的不舍和愛,也是為了提醒“我”不要忘記她。作者通過這一細節,感受到了外婆的深情厚意,同時也為自己無法帶外婆回到她思念的家鄉而感到愧疚和無奈,因此痛哭出聲。
故答案為:作者通過外婆系的布條,想起外婆,痛哭出聲。由此可知外婆離開時系布條是為了表達情感,提醒“我”對她的愛和陪伴,也表達了外婆對“我”的不舍和愛。
七、(40分)
22.(2024七上·江油期中)根據下列提示和要求,寫一篇作文。
進入初中以來,與新朋友相識,讓你感受到友誼的美好;與書籍相識,讓你感受到文字的美麗;與傳統民俗相識,讓你感受到文化的魅力……生活是首歌,同行是你和我,與你相識,是這首歌中最動人的旋律。
請你以“與你相識,真好”為題寫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要求:(1)文體不限;
(2)書寫要正確,規范美觀;
(3)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
【答案】例文:
與你相識,真好
在泛黃書頁的墨香中,我與詩詞悄然邂逅,自此,生活暈染出詩意。
小時候,最喜歡夏日的夜晚,在庭院的竹椅上,奶奶輕吟“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我跟著咿呀學語。那時的我雖不解其意,卻被那朗朗上口的韻律深深吸引。月光如水,溫柔地灑在身上,仿佛為我披上一層夢幻的銀紗,詩詞的種子便在心底種下。
小學時,課本讓我與詩詞重逢。讀到“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筆下廬山瀑布的磅礴氣勢,讓我不禁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驚嘆;一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的悠然自在,又使我對那寧靜的田園生活心生無限向往。詩詞如同一扇扇精巧的窗,讓我得以窺見古人豐富多彩的世界。
步入初中,學業壓力如影隨形,我時常在繁重的功課中感到迷茫。每當這時,“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本腿缤槐K明燈,照亮我前行的道路。每當遭遇難題,想要放棄時,這句詩便如洪鐘般在我耳邊回響,賦予我勇氣,讓我堅信只要堅持不懈,終能跨越重重困難。
詩詞,你帶我領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塞外壯麗風光,讓我真切感受“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的深沉愁緒,使我深刻體悟“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真摯友情。
與你相識,我學會在喧囂塵世中尋一方靜謐之地,于平凡日常里見世間美好;與你相識,我懂得用細膩的心感受萬物的美好;與你相識,我擁有了面對困難的勇氣與力量。詩詞,與你相識,真好!
【知識點】全命題作文
【解析】【分析】材料以排比句式列舉了進入初中后與不同事物“相識”帶來的美好感受,如與新朋友相識感受友誼美好、與書籍相識感受文字美麗、與傳統民俗相識感受文化魅力等,最后總結“與你相識,是這首歌中最動人的旋律”,強調了“相識”帶來的積極意義和美好體驗。材料整體圍繞“相識”展開,引導學生回憶進入初中后那些令人難忘的相識經歷,抒發真摯的情感。
【題干分析】①材料中提到的“相識”對象多樣,有新朋友、書籍、傳統民俗等,這些“相識”都給人帶來了美好的感受,如友誼的美好、文字的美麗、文化的魅力等。這表明寫作時可以選擇不同的“相識”對象,重點突出相識后帶來的積極影響和內心的美好體驗。②寫作思路:可以從是什么的角度,直接描述與某個對象相識的過程和相識后的美好感受;也可以從為什么的角度,闡述為什么覺得與這個對象相識真好,如它給自己帶來了哪些改變、成長等;還可以從怎么做的角度,講述為了珍惜這份相識,自己采取了哪些行動。寫作時要注意詳略得當,相識的過程可以略寫,相識后的感受和影響要重點闡述。作文開頭可以通過回憶、引用等方式引出主題;事例素材可以選取校園生活、閱讀體驗、文化活動等方面的;結尾可以總結全文,再次強調相識的美好,表達對這份相識的珍惜之情。
【立意提取】
1.與你相識,真好——致書籍:以書籍為相識對象,講述自己進入初中后與書籍結緣的過程,如一次偶然的機會讀到一本好書,從此愛上了閱讀。接著描述閱讀給自己帶來的收獲,如增長了知識、開闊了視野、豐富了情感等,最后表達對書籍的感激和珍惜之情。
2.與你相識,真好——我的摯友:選取新朋友作為相識對象,回憶與朋友相識的場景,如開學第一天在教室的初次相遇。然后通過具體事例,如一起學習、一起參加活動、互相鼓勵等,展現友誼的美好和真摯,最后表達對這份友誼的珍視和對朋友的祝福。
3.與你相識,真好——傳統民俗的魅力:以傳統民俗為相識對象,講述自己參與傳統民俗活動的經歷,如春節貼春聯、元宵節賞花燈等。描述活動中的所見所聞所感,如熱鬧的氛圍、精美的手工藝品、深厚的文化內涵等,最后表達對傳統民俗的熱愛和對傳承傳統文化的責任感。
【點評】這篇作文以“與詩詞相識”為線索,情感真摯細膩,展現了詩詞對作者成長的深遠影響,堪稱佳作。開篇點明邂逅詩詞,奠定詩意基調;接著按時間順序,從兒時聽吟、小學重逢到初中以詩為燈,層次分明地呈現詩詞在各階段的意義。文中多處引用經典詩詞,生動展現其風光、愁緒與友情,豐富內容且凸顯魅力。結尾直抒胸臆,升華主題。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额敏县| 文化| 宣汉县| 林西县| 乐都县| 巴东县| 鄂伦春自治旗| 库车县| 逊克县| 竹山县| 西畴县| 和田市| 博乐市| 哈密市| 肥乡县| 论坛| 滦南县| 四子王旗| 济宁市| 水城县| 彩票| 资阳市| 岱山县| 河北省| 新龙县| 二连浩特市| 东阳市| 疏附县| 新野县| 策勒县| 邳州市| 琼海市| 彭水| 砀山县| 东方市| 仙桃市| 安陆市| 新建县| 辽宁省| 拉萨市| 汉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