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下學期泉州臺商投資區小學六年級語文學科期末質量抽測試卷(時間:120分鐘 總分:100分)1. 讀拼音,根據語境寫詞語。新型冠狀病毒襲來時,面對yán jùn( )的疫情形勢,白衣天使們逆行而上,他們忘記kǒng jù( ),也忘記jīng huáng( ),全力投入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履行自己的zé rèn( ),甚至不惜xī shēng( )生命,wǎn jiù( )了很多生命,唱響了一曲又一曲愛的贊歌。2. 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關聯詞。( )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 ),我們( )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 )是什么人,誰向我們指出就行。( )你說得對,我們( )改正。單項選擇題。3. 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有誤的是哪一項?( )A. 埋頭(mái) 避免(pì) B. 幼稚(zhì) 酷刑(xíng)C. 拘留(jū) 徹底(chè) D. 威脅(xié) 送葬(zàng)4. “賦”的意思最可能與下列哪一項有關?( )A. 詩賦 B. 金錢 C. 武力 D. 給予5. 下列各組詞語中書寫有誤的是哪一項?( )A. 書籍 傾覆 B. 何曾 空虛 C. 齒輪 倒霉 D. 僻靜 通霄6. 用一個字概括每組詞語所包含的共同意思,其中錯誤的是哪一組?( )A. 極目遠眺 屏息凝視 有目共睹 察言觀色(看)B. 安然無恙 安居樂業 忐忑不安 寢不安席(安)C. 喜出望外 興高采烈 眉開眼笑 笑逐顏開(喜)D. 深思熟慮 冥思苦想 處心積慮 發人深省(思)7. 下列句子中的標點符號使用不恰當的是哪一項?( )A. “呃……”他驚異地喊了起來,鍋中的一切已進了他的眼中。B. 詩句“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出自詩人于謙寫的《石灰吟》。C. “你過來,”名叫五月玫瑰的牛說:“我給你一蹄子,讓你永遠不能忘記!”D.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那些筆、墨水、紙,還有船長、大副、炮手和木匠的幾包東西。8. 下列與“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意思不同的是哪一項?( )A. 這正是因為離得近讓人感覺熱,離得遠讓人感覺涼。B. 這是因為離得近讓人感覺熱,離得遠讓人感覺涼嗎?C. 這不是因為離得近讓人感覺熱,離得遠讓人感覺涼嗎?D. 這難道不是離得近讓人感覺熱,離得遠讓人感覺涼嗎?9. 下列詩句中,與我國傳統節日無關的是哪一項?( )A.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B.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C.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D.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10. 老師想用一句名言鼓勵學生多讀書,多實踐,學會積累知識和經驗。下列最恰當的是哪一項?( )A. 常將有日思無日,莫把無時當有時。 B.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C. 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D. 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11. 下列選項中排列順序正確的是哪一項?( )①逐漸形成了緬懷先賢、忠君愛國的傳統。②關于它的起源,最初是祛除暑熱疫病、禳災止惡的活動。③漢魏以后,被附加了紀念屈原、伍子胥等歷史人物內涵。④經過幾千年的文化積累和節俗傳承,吃粽子、賽龍舟、紀念屈原已經成為當今流傳范圍最廣的端午節民俗活動,融進了世代中華兒女的生活記憶。⑤端午節,是入夏后的第一個重要節日,也是我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節日。A. ⑤②③①④ B. ①④⑤③② C. ⑤②①③④ D. ③①④⑤②12. 下面這個句子運用了怎樣的抒情方法?( )有誰知道我心里的痛!唉,語文課,在我深深喜歡上你的時候,我就要離開你了,我將要學習另一種完全不同的語言了,想到這里,我噙著淚。A. 融情于景 B. 借助事例 C. 直抒胸臆 D. 內心獨白13. 下列關于閱讀世界名著的方法,不恰當的是哪一項?( )A. 邊讀邊思考,隨時批注,對人物關系和情節復雜的作品可以畫思維導圖。B. 讀完名著后,可以用思維導圖梳理整本書的結構,寫讀后感、演課本劇等。C. 為了更好地理解名著,可以先了解作品梗概、作者、寫作背景及相關書評等。D. 有些名著不那么通俗易懂,我們遇到閱讀有困難的句段或章節,可以略去不讀。按要求完成練習。14. 下面語段有四處錯誤,請根據提示進行修改。中華傳統經典誦讀大賽自啟動以來,有近8萬名左右市民報名參加。9月27晚的終極賽場上,年紀最小的選手已經8歲,可他能背誦近700首詩文。大賽中,他一路戰勝了許多成年選手,最終獲得“誦讀榜眼”。而“誦讀狀元”和“誦讀探花”都是80后人民教師。這次大賽,在我市掀起了一場誦讀中華經典的熱潮。15. 寫句子,通過神態、動作描寫,刻畫“奶奶慈祥模樣”。_________________日積月累。16. (1)“科技領域是最需要不斷改革的領域”這句話可以用《周易》中的“窮則變,________, ________”來解讀;中國的先人們早在兩千多年前就認識到“茍利于民,不必法古;________,__________”,改革、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動力;我們的改革正在進行,不能停止,要“茍日新,_________,又日新”。(2)中國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做司馬遷的說過:“人固有一死,或________,__________。”為_________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________。閱讀非連續性文本,完成18—23題。【材料一】2022年3月23日15時40分,“天宮課堂”第二課在中國空間站開講。“太空教師”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生動演示了微重力環境下太空“冰雪”實驗、液橋演示實驗、水油分離實驗、太空拋物實驗,深入淺出地講解了實驗現象背后的科學原理,同時展示了部分空間科學設施,介紹了在空間站的工作生活情況。授課期間,航天員通過視頻通話形式與地面課堂師生進行了互動交流。(摘編自《中國空間站“天宮課堂”第二課開講》,《中國航天報》2022年3月25日【材料二】千錘百煉始成金。一是加入中國航天員大隊之前,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三位航天員都是有過1000多小時駕機經驗的優秀飛行員,為練就過硬的飛天本領,航天員要進行八大類、上百個課目的學習訓練;二是航天員超重耐力訓練時,在高速旋轉的離心機中,常人只能承受3~4倍重力加速度,而他們要承受8倍重力加速度;三是航天員即使在腦部缺血的情況下,也必須完成各種技術動作。(摘編自《“天宮課堂”刷爆熱搜!這4個關鍵詞,無論如何都要講給孩子》)【材料三】“天宮課堂”展現出強大的中國力量。成熟的廢水再生系統、穩定的視頻通話、防止肌肉萎縮的企鵝服等,短短數十分鐘太空授課中,航天員講解與展示的太空生活,是中國科技力量的集中體現。近年來,我們取得了一個又一個令世界驚嘆的偉大成就——“復興號”高鐵跑出了“中國速度”,大望遠鏡拓寬了“中國維度”,珠峰登頂測出了“中國高度”,“蛟龍”入海潛出了“中國深度”……從逐夢海洋到探索宇宙,一個個大國重器展現了當今中國“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高科技和硬實力。(摘編自《“天宮課堂”讓世界聽見中國夢想的聲音》)17. 閱讀材料一,下列哪一項“天宮課堂”第二課沒有展示?( )A. 展示了空間站部分空間科學設施。B. 介紹了在空間站的工作生活情況。C. 講授了太空環境與地面環境的差別。D. 演示了空間站微重力環境下太空“冰雪”等實驗。18. 分析三則材料,下列說法錯誤的是哪一項?( )A. 航天員如果出現腦部缺血的情況,他們不必完成各種技術動作。B. 授課期間,航天員通過視頻通話形式與地面課堂師生進行了互動交流。C. 成為航天員之前,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已是本領過硬的優秀飛行員。D. “天宮課堂”第二課在中國空間站開講的時間是2022年3月23日15時40分。19. 關于材料三中的省略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哪一項?( )A. 表示引文的省略,使文章更加簡潔明了。B. 表示列舉省略,意在說明我國還有很多偉大的科技成就。C. 表示余意未盡,用以引發思考,中國還有沒有其他科技成就。D. 表示意思的轉換、跳躍或轉折,說明中國科技成就只有這幾項。20. 材料三中引用“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作用是什么?( )A. 體現偉大的中國地大物博。B. 突出宇宙空間的廣大無邊。C. 突出中國當今的高科技和硬實力。D. 用夸張的手法體現上天下海并沒有什么難度。21. 以上三則材料圍繞“天宮課堂”分別介紹了三方面的內容,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和“天宮課堂”的意義與價值。通過閱讀材料三,我們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22. 材料二中畫線的句子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_閱讀文學類文本,完成1—7題。為生活設定目標葦笛①相傳唐太宗貞觀年間,長安城西的一家磨坊里,有一匹馬和一頭驢子。它們是好朋友,馬在外面拉東西,驢子在屋里推磨。那一年,馬被玄奘大師選中,出發經西域前往印度取經。②十七年后,這匹馬馱著佛經回到長安。它重回磨坊會見驢子朋友。老馬談起這次旅途的經歷:浩瀚無邊的沙漠,高入云霄的山嶺,峰頂的冰雪,熱海的波瀾……那些神話般的境界,使驢子聽了大為驚異。驢子驚嘆道:“你有多么豐富的見聞呀!那么遙遠的道路,我連想都不敢想。”“其實,”老馬說,“我們跨過的距離是大體相等的,當我向西域前進的時候,你一步也沒停止。不同的是,我同玄奘大師有一個遙遠的目標,并始終如一地向著目標前進,所以我們打開了一個廣闊的世界。而你被蒙住了眼睛,一生就圍著磨盤打轉,所以永遠也走不出這個狹隘的天地。”③這是一個簡潔的寓言故事,但我們從中卻能看到一些生活的本質。研究表明,蕓蕓眾生中,真正的天才與白癡都是極少數,絕大多數人的智力都相差不多。然而,這些人在走過漫長的人生之路后,有的功蓋天下,有的卻碌碌無為。④這本是智力相近的一群人,為何他們的成就卻有天壤之別呢?卡耐基的一份調查或許能夠說明問題。⑤卡耐基曾對世界上一萬個不同種族、年齡與性別的人進行過一次關于人生目標的調查。他發現,只有3%的人能夠明確目標,并知道怎樣把目標落實;而另外97%的人,要么根本沒有目標,要么目標不明確,要么不知道怎樣去實現目標……10年后,他對上述對象再一次進行調查。雖然調查樣本總量的5%找不到了,但95%的人還在。調查結果令他吃驚:屬于原來的97%的范圍內的人,除了年齡增長10歲以外,在生活、工作、個人成就上幾乎沒有太大的起色,還是那么普通與平庸;而原來與眾不同的3%,卻在各自的領域里取得了相當的成功,他們10年前制訂的目標,都不同程度地得以實現,并正在按原定的人生目標走下去。⑥卡耐基的結論同樣令我們震驚。原來,杰出人士與平庸之輩最根本的差別,并不在于天賦,也不在于機遇,而在于有無人生的目標!對于沒有目標的人來說,歲月的流逝只意味著年齡的增長,平庸的他們只能日復一日地重復自己。⑦也許我們曾不滿于自己的平庸,也許我們曾抱怨過生活的無聊,然而當我們在心中為自己設下目標并持之以恒地向前邁進時,我們的生活也就掀開了新的一頁。23. 短文第②自然段中“不同的是,我同玄奘大師有一個遙遠的目標”中的“目標”指的是什么?( )A. 到印度取經 B. 在屋里推磨 C. 在外面拉東西 D. 去欣賞外面廣闊的世界24. 短文第④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A. 點明中心 B. 總結全文 C. 承上啟下 D. 前后呼應25. 卡耐基的研究結論告訴我們,杰出人士與平庸之輩最根本的差別是什么?( )A. 天賦高低 B. 機遇不同 C. 生活環境不同 D. 有無人生目標26. 閱讀短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哪一項?( )A. 卡耐基進行的關于人生目標的調查經歷了十年。B. 玄奘大師騎著馬經西域前往印度取經共經歷了17年。C. 蕓蕓眾生中,天才與白癡各自占了一部分,人與人之間的智力相差很多。D. 當我們在心中為自己設下目標并持之以恒地向前邁進時,生活就不會無聊。27. 文中講述了馬和驢的寓言故事,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28. 文中第⑤自然段引用了“3%”“97%”等數據,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29. 讀完短文,請你為自己設定一個目標,并說說你打算怎樣為實現目標而努力。________________2024—2025學年度下學期泉州臺商投資區小學六年級語文學科期末質量抽測試卷(時間:120分鐘 總分:100分)【1題答案】【答案】 ①. 嚴峻 ②. 恐懼 ③. 驚慌 ④. 責任 ⑤. 犧牲 ⑥. 挽救【2題答案】【答案】 ①. 因為 ②. 所以 ③. 如果 ④. 不管 ⑤. 只要 ⑥. 就單項選擇題。【3題答案】【答案】A【4題答案】【答案】B【5題答案】【答案】D【6題答案】【答案】B【7題答案】【答案】C【8題答案】【答案】B【9題答案】【答案】D【10題答案】【答案】B【11題答案】【答案】A【12題答案】【答案】D【13題答案】【答案】D按要求完成練習。【14題答案】【答案】中華傳統經典誦讀大賽自啟動以來,有近8萬名市民報名參加。9月27日晚的終極賽場上,年紀最小的選手已經8歲,可他能背誦近700首詩文。大賽中,他一路戰勝了許多成年選手,最終獲得“誦讀榜眼”的稱號。而“誦讀狀元”和“誦讀探花”都是80后人民教師。這次大賽,在我市掀起了一股誦讀中華經典的熱潮。【15題答案】【答案】奶奶笑瞇瞇地看著我,眼睛彎成了月牙兒,然后輕輕地拍著我背,遞給我一塊熱騰騰的餅干。日積月累。【16題答案】【答案】 ①. 變則通 ②. 通則久 ③. 茍周于事 ④. 不必循舊 ⑤. 日日新 ⑥. 重于泰山 ⑦. 或輕于鴻毛 ⑧. 人民利益 ⑨. 比鴻毛還輕【17~22題答案】【答案】17. C 18. A 19. B 20. C21. ①. “天宮課堂”第二課的具體內容 ②. 航天員練就飛天本領的艱苦訓練 ③. 中國強大的科技力量和硬實力22. 運用列數字、作比較的說明方法,通過具體數據和對比,清晰、直觀地突出航天員超重耐力訓練的強度極大,體現他們為練就飛天本領付出的艱辛,凸顯其專業素養和毅力。【23~29題答案】【答案】23. A 24. C 25. D 26. C27. 文中講述馬和驢的寓言故事的目的是引出話題,為后文闡述人生目標的重要性做鋪墊。28. 用具體數據對比有明確目標者與無目標者的成就差異,增強論證的說服力,直觀體現目標對人生的深遠影響。29. 我設定目標是在下次校繪畫比賽中獲得一等獎。為實現它,我會每天抽一小時練習繪畫技巧,周末參加繪畫培訓課程提升能力。多欣賞優秀畫作汲取靈感,每次練習后總結不足并改進,以積極心態迎接比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