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一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教學質量檢測八年級語文試卷答題卡9.(2分)竹逸徘徊四顧曰似在斯而徑不可辨考號10.(4分)17.(3分)①姓名貼條形碼區②③學校三.現代文閱讀(34分)注意事項:(一)(6分)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18.(2分)寫清楚。11.請在選擇題答題區作答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且按正確填涂方式缺考 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12.(3分)A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晰。(三)(11分)19.(3分)選擇題部分(16分)1 AB]C]D2 A B [CD3B四4ABC四6BCD四7四BOD11A四B四四一.積累與運用(9分)20.(3分)4.(2)(3分)①②③13.(3分)我選擇我建議5.(6分)(1)(2)(二)(17分)14.(4分)(3)(4)(1)21.(3分)(2)(5)二.古詩文閱讀(11分)(一)題的第6題請在選擇題答題區作答15.(4分)(二)(11分)7.請在選擇題答題區作答8.(5分)(1)22.(2分)(2)16.(4分)四.作文題(50分)不少于600字。第1頁第2頁第3頁第4頁第5頁第6頁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教學質量檢測八年語文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積累與運用。(17分)1. B(2分) 2. B (2分) 3. D (2分) 4.(1)A(2分)(2)①《說文解字》 ② 興 ③ 司馬遷(共3分)5.(1)所謂伊人 (2)參差披拂 (3)悠悠我心 (4)坐觀垂釣者(5)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注:(每空1分,共6分,詩詞文言文的默寫有錯別字,該空不得分。)二、古詩文閱讀。(17分)(一)閱讀下面兩首古詩,完成第6題。6. C(3分)(二)閱讀下面選文,完成7-10題。(14分)★ 注意:考生答題與所給答案意思相近即可。C(3分)8.(1)尋找先前所做的記號,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共3分)(2)眾人高興地說:“如果不是你,這里就成了無人問津的桃花源啦!”(共2分,意思相近即可)9. 竹 逸 徘 徊 四 顧 曰 /似 在 斯/ 而 徑 不 可 辨(共2分)10.①遠離人煙,人跡罕至(很難被發現)(2分) ②異(1分) ③喜(1分)(共4分)【乙】文參考譯文:從上沙村過雞籠山,忽然遇到一股流泉阻斷了道路無法繼續前進。有三五個村童在亂草中挖菌子,探頭探腦地對我們笑著,似乎對這么多人來到這里感到驚訝。(我們)向村童詢問通往無隱寺的路,(村童)回答說:“前面水大不能前行,請往回走一段,向南有一條小路,翻過山嶺就能到了。”我們按照村童說的(前行)。翻越了山嶺后向南走了一里多,漸漸覺得竹林和樹林雜亂叢生,四周群山環繞,小路上長滿荒草,已經沒有人的足跡。竹逸和尚環顧四周,猶豫地說:“好像就在這里,但是道路已經無法辨認了,該怎么辦呢?”我于是蹲下身仔細觀察,發現千竿修竹中隱隱約約有亂石屋墻,徑直撥開竹叢,橫穿竹林而入往里尋找,才發現了一扇門,上面寫著“無隱禪院,某年月日南園老人彭某重修”。眾人高興地說:“如果不是你,這里就成了無人問津的桃花源啦!”三、現代文閱讀 (36分)(一)閱讀下面選文,完成11-13題。(8分)11. D(2分)12. 景點名:張氏帥府博物館(1分)地點為:沈陽市沈河區朝陽街少帥府巷46號。(1分)推薦理由:可從材料一第一段中摘抄“張氏帥府博物館是北洋軍閥張作霖及愛國將領張學良將軍的官邸和私宅,是迄今為止東北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好的名人故居”作答。(1分)(共3分,注意結合材料作答)13.示例一:我選擇①,(1分)張氏帥府作為沈陽市的地標性建筑,在推廣文化衍生品時,可以限量發行有關張氏帥府或人物的紀念品,如帶有張氏帥府或張學良將軍形象的紀念幣、明信片、徽章等來吸引游客 。(2分,想法具有合理性、可行性即可,答案不唯一)(共3分)示例二:我選擇②,(1分)仙人洞作為海城市著名的歷史文化遺址,在推廣文化衍生品時,要與原始人的文物有關。結合材料二第②段“洞穴內還出土了由獸牙和蚌殼制作而成的裝飾品,它們小巧精致。當時的小孤山人正處于母系氏族社會時期,為了便于佩戴,他們在這些裝飾品上鉆孔打洞,讓這些獸牙、蚌殼更具裝飾性”,可設計仿制一些與獸牙和蚌殼材質、樣式相近的項鏈、手環等裝飾品來吸引游客。(2分,想法具有合理性、可行性即可,答案不唯一)(共3分)示例三:我選擇③,(1分)千山是鞍山市著名的自然風景區,推廣文化衍生品時,要以自然事物為主。千山植被茂密,樹種繁多,可以用各類樹葉加工成書簽,或制成水晶封閉的桌面擺件等,吸引游客購買作為紀念。(2分,想法具有合理性、可行性即可,答案不唯一)(共3分)(二)閱讀下面選文,完成14-18題。(17分)★ 注意:考生答題與所給答案意思相近即可。14.(1)三個環衛工人進入愛心粥鋪喝粥并與“我”交談。(2分)(2)老李于2012年開辦粥鋪幫助環衛工人、老人等。(2分)(共4分)15. 插敘;(1分)交代老李辦愛心粥鋪的初衷,說明老李是個知恩圖報、有社會責任感的人,照應上文第⑤-⑦段環衛工人喝粥的內容。(3分)(共4分)16. 神態描寫、語言描寫;(2分)生動形象的描寫出環衛工人喝粥的神情,表現了她們內心的喜悅、欣慰和對愛心粥鋪的贊美。(2分)(共4分)17. 使用疊詞,(1分)生動形象地展現了粥的色彩、品質,體現了愛心粥鋪的工作人員熱心、真誠。(2分)(共3分)18.“暖意”既指照進屋里的陽光讓人感覺溫暖,又指愛心粥鋪的愛心行為讓人感到溫暖。(共2分)(三)閱讀下面選文,完成19-22題。(11分)★ 注意:考生答題與所給答案意思相近即可。19.文章先描繪四季變遷的景象;再指出諸如草木榮枯、候鳥遷徙等動植物的變化與氣候之間存在的關聯;最后指出,這些“大自然的語言”就是物候。(共3分)20.“許多”是“很多”“大部分”的意思,表數量和范圍,起修飾和限制作用;(1分)在文中指大部分農諺包含了豐富的物候知識,而不是全部的農諺都含有物候知識;(1分)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和嚴密性。(1分)(共3分)21.運用了舉例子、作比較、列數字(寫出任意兩點即可得2分)的說明方法,(2分),通過列舉北京1962年物候記錄的實例,有力(突出、具體,可根據說明方法的不同進行不同地闡述)地說明了物候對農業生產的重要性。(1分)(共3分)22.以“大自然的語言”為標題,能夠生動形象地描繪出自然界中各種現象如同人類的語言一樣,傳達著關于季節、氣候等信息;(1分)既準確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又吸引了讀者的閱讀興趣。(1分)(共2分)四、寫作。(50分)評分標準:分類 分數檔 評分標準一類 50—46 1.寫作目的明確,選擇的文體恰當,文體特征明顯。 2.選材立意緊扣題意,中心明確,思考深入。 3.依據文體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語言流暢,結構合理。 4.依據情境敘述故事,內容充實,描寫生動,符合主題思想的表達需要,感情真摯。 5.文學創作想象合理,形象鮮明,構思精巧,寓意深刻。能運用個性化語言表情達意。 6.能針對情境所反映的問題展開論述,觀點鮮明,能運用論據進行充分論證,恰當運用論證方法,邏輯清晰。二類 45—41 1.寫作目的較明確,選擇的文體較恰當,文體特征較明顯。 2.選材立意符合題意,中心較明確,思考較深入。 3.依據文體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語言通順,結構較合理。 4.依據情境敘述故事,內容較充實,有一定描寫,符合主題表達的需要,感情真實。 5.文學創作想象合理,形象較鮮明,構思合理,立意較深刻。 6.能針對情境所反映的問題展開論述,觀點明確,能運用論據進行論證,能運用論證方法展開論證,邏輯比較清晰。三類 40—36 1.寫作目的基本明確,選擇的文體基本恰當,基本符合文體特征。 2.選材立意基本符合題意,中心基本明確,有一定的思考。 3.語言基本通順,結構較完整。 4.基本能依據情境敘述故事,內容較具體,基本符合主題表達的需要。 5.文學創作有一定想象,構思基本合理,有所立意。 6.能就情境所反映的問題有所論述,觀點基本明確。四類 35—31 1.寫作目的不明確,文體混亂。 2.選材偏離情境,中心欠明確。 3.語言欠通順,結構欠完整。 4.敘述故事偏離情境,內容空泛,情感虛假。 5.文學創作想象不合理,立意模糊。 6.論述偏離情境,觀點不明,條理混亂。五類 30分以下(含30分) 有以下情況之一:1.文不對題或內容有嚴重錯誤;2.文理不通,結構混亂;3.文不成篇,且字數不足300字。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教學質量檢測八年級語文試卷※ 考試時間120分鐘 試卷滿分120分考生注意:請在答題卡上各題目規定答題區域內作答,答在本試卷上無效。一、積累與運用 (17分)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 )(2分)A. 行輩(háng) 載途(zǎi) 閉塞(sè) 嘎然而止(jiá)B. 追溯(sù) 兩棲(qī) 攛掇(cuān) 人情世故(shì)C. 欺侮(rǔ) 致密(mì) 震憾(hàn) 海枯石爛(kū)D. 糜子(méi) 緘默(qiān) 誨暗(huì) 草長鶯飛(yīng)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 ▲ )(2分)讀書要識其字、斷其義、知其人、通其典、解其事,而不是浮光掠影、走馬觀花;更不是囫圇吞棗、 ▲ 。書讀得越多,越感覺自己知之甚少;書讀得越多,越感覺到自己的 ▲ 。書讀得多了,那些書中的知識, ▲ 會變成自己不必親身經歷就能擁有的閱歷;書讀得多了,每一本書都會變成鋪路的磚石,腳下的道路便會無限 ▲ 。A.不求甚解 菲薄 才 延伸 B.不求甚解 淺薄 就 延伸C.望文生義 淺薄 才 蔓延 D.望文生義 菲薄 就 蔓延3.下列各項中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 )(2分)①中國是茶的故鄉,飲茶習俗和茶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并傳播到世界各地,成為享譽全球的“中國名片”。②17世紀至20世紀初,中國茶葉經福建、江西、安徽、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內蒙古九省(區),銷往蒙古國、俄羅斯和歐洲其他國家,干線總長1.4萬余公里,因而被稱為“萬里茶道”。③“萬里茶道”是繼“絲綢之路”之后在亞歐大陸興起的又一條文化傳播之路,也是一條重要國際商貿通道。A.“悠久”“全球”是形容詞,“傳播”是動詞。B.“萬里茶道”“絲綢之路”是偏正短語,“飲茶習俗”是動賓短語。C.“中國是茶的故鄉”一句中,“茶”是主語,“故鄉”是賓語。D. 第③句是病句,應把“文化傳播之路”“重要國際商貿通道”互換位置。4.文學、文化常識與名著閱讀。(5分)(1)下列各項中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 )(2分)A.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周到春秋時期的詩歌305篇,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頌,是各地的民歌。《社戲》作者魯迅,選自《吶喊》,通過回憶“我”少年時代在農村看社戲的情形,展現了勞動人民淳樸、善良、友愛、無私的美好品質,也表達了“我”對家鄉的愛、對鄉民的愛、對鄉村文化的愛。《桃花源記》中“黃發垂髫”指老人和小孩兒;黃發,舊說是長壽的特征,用來指老人;垂髫,垂下來的頭發,用來指小孩。D . 《經典常談》是朱自清為中學生撰寫的一部介紹我國傳統文化經典的著作,全書共13篇,介紹了《周易》、《史記》、《漢書》等經典著作。(2)閱讀完《經典常談》相關內容后,請展示閱讀成果。(3分)閱讀策略 內容呈現 閱讀積累關注名篇 東漢和帝時,有個許慎,作了一部經典,這部經典是文字學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門徑。 這部經典指: ① ▲關注手法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也是我國詩歌現實主義傳統的源頭。 六義:風、雅、頌、賦、比、② ▲關注人物 他為李陵仗義執言,遭受宮刑,發憤著書,終成《史記》。 他是: ③ ▲5.古詩文默寫。(6分)(1) ▲ ,在水一方。(《詩經·蒹葭》)(2) 蒙絡搖綴, ▲ 。(柳宗元《小石潭記》)(3) 青青子衿, ▲ 。(《詩經·子衿》)(4) ▲ ,徒有羨魚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5)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體現真摯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間阻隔,消除孤獨苦悶的千古名句是“ ▲ , ▲ 。”二、古詩文閱讀 (17分)(一)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第6題。(3分)【甲】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乙】澤陂彼澤之坡①,有蒲與荷。有美一人,傷之如何?寤寐無為,涕泗滂沱。彼澤之坡,有蒲與蕳。有美一人,碩大且卷②。寤寐無為,中心悁悁③。彼澤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碩大且儼④。寤寐無為,輾轉伏枕。【注釋】①陂(bēi):堤岸。②卷(quán):頭發卷曲而美好的樣子。③悁悁(yuān):憂傷愁悶的樣子。④儼:莊重威嚴,端莊矜持。下面對兩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3分)A. 【甲】詩開篇即以關雎和鳴引出男女之情,比興手法的運用切合詩意,自然流暢,達到了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B. 【乙】詩用生于水澤邊的植物香蒲、蘭草、蓮花起興,目睹心感,自然而然地引出主人公所思戀的心上人。C. 兩首詩旨意相同,都描寫了主人公對愛戀對象思而不得的煎熬與痛苦以及對美好愛情勇敢大膽、主動熱烈的追求。D. 兩首詩均屬于四言詩,都采用重章疊句的形式,一唱三嘆,形成回環往復的表達效果。(二)閱讀下面選文,完成7-10題。(14分)【甲】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節選自《桃花源記》)【乙】由上沙村過雞籠山,忽流泉阻路不得進,有三五村童掘菌子于亂草中,探頭而笑,似訝多人之至此者。詢以無隱路,對曰:“前途水大不可行,請返數武,南有小徑,度嶺可達。”從其言。度嶺南行里許,漸覺竹樹叢雜,四山環繞,徑滿綠茵,已無蹤跡。竹逸徘徊四顧曰似在斯而徑不可辨,奈何?余乃蹲身細囑,于千竿竹中隱隱見亂石墻舍,徑撥叢竹間,橫穿入覓之,始得一門,曰“無隱禪院,某年月日南園老人彭某重修”。眾喜曰:“若非君,則武陵源矣!”(節選自《浮生六記》,有刪改)7. 下列加點字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3分)A. 忘路之遠近 石青糝之(《核舟記》)B. 及郡下 將復何及(《誡子書》)C. 余乃蹲身細囑 乃記之而去(《小石潭記》)D. 始得一門 蒙乃始就學(《孫權勸學》)8. 翻譯下列句子。(5分)(1)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3分) ▲眾喜曰:“若非君,則武陵源矣!”(2分)▲9. 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2分)竹 逸 徘 徊 四 顧 曰 似 在 斯 而 徑 不 可 辨10.【乙】文中的無隱寺與【甲】文中的桃花源的共同之處是:① ▲ 。分別用文中一個字概括漁人發現桃花源、竹逸一行人發現無隱寺的心情:【甲】文② ▲ ,【乙】文③ ▲ 。(4分)三、現代文閱讀 (36分)(一)閱讀下面選文,完成11-13題。(8分)【材料一】①張氏帥府博物館位于遼寧省沈陽市沈河區朝陽街少帥府巷46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張氏帥府又稱“大帥府”或“少帥府”,是北洋軍閥張作霖及愛國將領張學良將軍的官邸和私宅,始建于1914年,1996年被確定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迄今為止東北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好的名人故居。②近幾年來,遼寧以張氏帥府博物館為平臺,與臺灣開展了大量的交流活動,特別是張氏帥府博物館與西安事變紀念館、新竹縣張學良故居紀念館每年舉辦一次的“兩岸三館年會”,通過開展對張學良將軍的研究活動,弘揚張學良將軍的愛國精神,推動兩岸文化交流,已成為兩岸交流的品牌活動。沈陽也以張氏帥府博物館成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為契機,充分運用張學良將軍的歷史影響,深入開展沈臺兩地間的文化交流、經貿合作,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選自《人民日報》,有改動)【材料二】①海城仙人洞遺址位于遼寧省海城市孤山鎮孤山村東青云山南麓,它的發掘的確價值重大。距今5萬至2萬年前,古人類在這個天然洞穴里連續生活了3萬年,洞穴內出土了大量震驚世界的珍貴文物,尤其是在洞穴內發現的2件岫玉質地的石器,將人類用玉時間提前到了舊石器時代。為中國舊石器時代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和科學依據。②不僅如此,洞穴內還出土了由獸牙和蚌殼制作而成的裝飾品,它們小巧精致。當時的小孤山人正處于母系氏族社會時期,為了便于佩戴,他們在這些裝飾品上鉆孔打洞,讓這些獸牙、蚌殼更具裝飾性,這標志著人類朝文明邁進了一步。③近些年來,隨著海城仙人洞遺址的影響力逐年提升,不少外地人特意開車到這處古人類遺址附近轉一轉。豐茂的水草,秀美的山峰,令人心曠神怡的風景與厚重的歷史底蘊讓外地游客贊不絕口。④今年,聽說海城市有計劃將仙人洞開發成遺址公園,72歲的村民汪立和一直特別期待,“我希望能有更多人知道仙人洞、來了解仙人洞,讓這處古人類遺址成為村里的名片,到時候,我給大家義務作講解。”(選自《遼寧日報》,2023年11月15日,有改動)【材料三】①千山位于鞍山市東南,總面積72平方公里(含核心景區面積44平方公里),保護帶面積為53平方公里,共125平方公里。千山植被茂密,分為天然林與人工林兩類。②千山的氣候對植物生長較為適宜,年平均氣溫為8.7℃,年平均降水量為729.5毫米,雨量充足,溫度適宜,適合植物生長,因而千山有千余種植物,構成茂密森林。③千山植被總體上屬于油松落葉闊葉混交林區。絕大部分是天然次生林(簡稱天然林),另有少量人工栽培的植被(簡稱人工林)。④千山的人工植被是在自然植被的基礎上營造起來的人工林,其中的板栗林和梨樹林一般在山腳下土壤較厚而肥沃的地點栽培而成。(選自《科普|千山植物》,有改動)【材料四】①初夏時節,群山之間,位于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的赫圖阿拉城,向來自各地的游客“講述”著400多年前的歷史。②作為清王朝的發祥地,赫圖阿拉城是記錄中國歷史和傳承民族習俗的重要平臺,擁有汗王寢宮、昭忠祠、罕王井等一大批古建筑。③如今,游客走進永陵鎮赫圖阿拉村,總是會被這里頗具特色的仿古建筑吸引。當地以清代四大功臣家族的四合院為原型,打造功臣府邸特色民宿,將滿族特色庭院、滿族火炕等民俗元素與滿族建筑融合,讓游客體驗滿族的風土人情與歷史文化。赫圖阿拉村黨支部書記羅天成說,依托赫圖阿拉城在村內的優勢,全村大力發展滿族特色文旅產業,村民的腰包慢慢鼓了起來。④隨著旅游升溫,滿繡、滿族秧歌、滿族剪紙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文化衍生品越來越受到游客青睞。(選自《遼寧日報》,有刪改)11.下面對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 )(2分)A. 張氏帥府又稱“大帥府”或“少帥府”,張氏帥府博物館與西安楊虎城將軍紀念館、新竹縣張學良故居紀念館每年舉辦一次的“兩岸三館年會”,推動了兩岸文化交流,已成為兩岸交流的品牌活動。B. 海城仙人洞遺址的確價值重大,距今5萬至2萬年前,當時的小孤山正處于父系氏族社會時期。C. 材料三是按照并列結構對千山植物進行介紹,所以段落③與④可以調換順序。D. 赫圖阿拉城頗具特色的仿古建筑吸引了大量游客,全村大力發展滿族特色文旅產業,使村民慢慢富裕起來。12.春末夏初,正是出行旅游的好時節。我們遼寧的省會沈陽也日漸成為南方“小土豆”向往的旅游城市,“沈水之陽,我心向往”,你的好友慕名而來,請結合材料為你的朋友寫一份出行計劃。(3分)出行計劃推薦景點 A ▲景點地址 B ▲推薦理由 C ▲13.材料四中,提到文化衍生品越來越受到游客青睞,針對這種現狀,請根據材料一、二、三,結合當地的景區特色,大膽構思,任選一處,說一說你建議當地推廣什么文化衍生品。(3分)【注】文化衍生品:依托文化產品本體所衍生的信息、知識及審美價值,通過物化手段來表達特定文化內涵的特色文化產品。是通過將文化衍生本體的文化精神濃縮為文化符號,并通過藝術創造將其轉化為實物形式的文化產品。如動漫衍生品就是利用動漫中的原創人物形象,經過精心設計,所開發制造出的一系列可供售賣的產品,如動漫形象模型、玩具等。①張氏帥府博物館 ②海城仙人洞遺址 ③千山景區我選擇 ▲ ,(寫序號即可)我建議: ▲ 。(至少寫出兩種)(二)閱讀下面選文,完成14-18題。(17分)暖心粥①來到愛心粥鋪時,天剛亮,太陽還沒露頭。一下車,一股寒風襲來,臉上刀割似的。我不由得打了個寒戰。②掀起棉門簾,走進屋,熱氣撲面。只見右邊是餐廳,五張長條桌,能坐下一二十人的樣子。左邊矮墻邊放著兩個粥桶。我掀開桶蓋,粥香撲鼻。一桶是小米粥,金黃金黃的;另一桶是大米粥,雪白雪白的。桶邊有兩盆拌好的咸菜,一盆芹菜,一盆芥菜疙瘩。③矮墻里面是廚房,兩個大蒸鍋冒著縷縷熱氣。兩個穿著白大褂的中年女人,一個低頭揉面,一個低頭切菜,看樣子兩人都很忙。④“環衛清潔工、孤寡老人、留守兒童、貧困殘疾人、農村進城務工人員……我不在免費喝粥范圍呢。”我看著墻上紅紙上寫的免費就餐范圍,嘴里念叨著。切菜的女人轉身打量我說:“第一次來吧?自己拿碗盛粥,隨便喝,不在范圍內也不向你要錢。”⑤正說著,進來三個戴棉帽、穿棉襖的女人,帽子前檐上掛著白霜,棉衣外面套著橘黃色馬甲。打頭的女人摘下帽子,搓著手說:“這天,真冷啊!”看這身打扮,我猜她們是環衛工人。⑥一問,果然是。我洗過手,盛了三碗粥,端到她們面前:“喝碗粥暖暖身子。”高個子說聲謝謝,接著問我:“以前沒見過你,是新來的義工吧?”我笑了笑,說:“算是吧,臨時幫忙。”她笑著應道:“熱乎乎的粥,喝一口熱在身上、暖在心里,我們姐妹把這粥叫暖心粥!”⑦矮個子接過話茬:“我們每天凌晨四點多出來干活,掄著大掃帚,干活時沒感到冷,掃完停下來就冷了,特別是后背冰涼冰涼的,又冷,又累,又餓。”停一會兒,她指著碗里的粥說:“你看,這時熱乎乎的粥馇好了,還是免費的,喝上一碗,是不是特別暖心?”⑧此時,陸續有人進來喝粥吃飯,人多了起來。顧客自己盛,吃多少盛多少。忙完手中活,兩個中年女人從廚房出來,坐在木凳上歇息。趁著空閑,我與她倆聊了起來。⑨原來這個粥鋪是一個叫老李的人在2012年開辦的,她們是這里的義工,其間來來走走的有三十多人。她們說起了老李辦愛心粥鋪的初衷:有一次,老李起早外出談業務,三九天特別冷,車出了點故障停在路邊,見一名女環衛工在干活,眉毛上都是白霜。聊幾句,她說干完活,大冷天就想喝碗熱乎乎的粥。還有,老李居住的小區,有些七八十歲的老人,獨自生活,手腳不大利落,做飯困難。小時候老李家困難,讀書時沒少得到好心人的幫助,就想做點力所能及的事。于是老李就開了這個免費粥鋪。⑩粥鋪開辦初期,只限環衛工人和孤寡老人用餐,后來擴大到現在的用餐人員范圍。每天來喝粥的有五六十人,主要還是環衛工人和附近的老人。 以環衛工人為主的就餐高峰過了。其中一個女人說:“咱們把米粥和饅頭熱熱,再拌個豆腐咸菜,老人們該來了。”說完,倆人又忙了起來…… 陽光透過窗戶,灑在餐桌上。窗外凜凜寒風,屋內融融暖意……(選自《人民日報》,有刪改)14.選文圍繞“愛心粥鋪”講述了人們的哪些行為?請補全下表。(4分)“我”來到愛心粥鋪當“義工”。 (1) ▲ (2) ▲ 粥鋪幫助過環衛工人后繼續幫助老人們。15.第⑨段運用了哪種記敘順序?有什么作用?(4分)▲16.選文第⑥段畫線句運用哪些人物描寫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她笑著應道:“熱乎乎的粥,喝一口熱在身上、暖在心里,我們姐妹把這粥叫暖心粥!”▲17.結合選文內容,分析第②段中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3分)一桶是小米粥,金黃金黃的;另一桶是大米粥,雪白雪白的。▲18.如何理解最后一段畫線句子中加點詞語“暖意”的含義?(2分)▲閱讀下面選文,完成19-22題。(11分)大自然的語言 (節選)竺可楨①立春過后,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冰雪融化,草木萌發,各種花次第開放。再過兩個月,燕子翩然歸來。不久,布谷鳥也來了。于是轉入炎熱的夏季,這是植物孕育果實的時期。到了秋天,果實成熟,植物的葉子漸漸變黃,在秋風中簌簌地落下來。北雁南飛,活躍在田間草際的昆蟲也都銷聲匿跡。到處呈現一片衰草連天的景象,準備迎接風雪載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溫帶和亞熱帶區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復始。②幾千年來,勞動人民注意了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同氣候的關系,據以安排農事。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趕快種谷子。布谷鳥開始唱歌,勞動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麥插禾。”這樣看來,花香鳥語,草長鶯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③這些自然現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稱它為物候。物候知識在我國起源很早。古代流傳下來的許多農諺就包含了豐富的物候知識。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業生產,已經發展為一門科學,就是物候學。物候學記錄植物的生長榮枯,動物的養育往來,如桃花開、燕子來等自然現象,從而了解隨著時節推移的氣候變化和這種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④物候觀測使用的是“活的儀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氣象儀器復雜得多,靈敏得多。物候觀測的數據反映氣溫、濕度等氣候條件的綜合,也反映氣候條件對于生物的影響。應用在農事活動里,比較簡便,容易掌握。物候對于農業的重要性就在這里。下面是一個例子。⑤北京的物候記錄,1962年的山桃、杏花、蘋果、榆葉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遲十天左右,比1960年遲五六天。根據這些物候觀測資料,可以判斷北京地區1962年農業季節來得較晚。而那年春初種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種的,結果受到低溫的損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遲,選擇適宜的播種日期,這種損失就可能避免。選文①—③段是怎樣將“物候”這一科學概念一步步引出來的?(3分) ▲結合語境,分析第③段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3分)古代流傳下來的許多農諺就包含了豐富的物候知識。▲選文第⑤段主要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以“大自然的語言”為標題,有什么好處?(2分) ▲四、寫作 (滿分50分)23. 請從下面兩個文題中,任選其一,按要求作文。(一)小南在領略漢字魅力之后,寫下了這樣一段話:橫豎撇捺傳深意,一字一句總關情。在我們的課本中,也有很多聲音值得銘記:如果母愛有聲音,那是史鐵生母親的低聲泣訴“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活兒”;如果豁達有聲音,那是蘇軾在雨中的低吟“也無風雨也無晴”;如果愛國有聲音,那是艾青化作鳥兒嘶啞的歌唱“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請以“如果漢字有聲音”為題目,寫一篇文章。(二)“世界贈予我蟲鳴,也贈予我雷霆/贈我彎彎一枚月,也贈予我晚星/贈我一場病,又慢慢痊愈搖風鈴/贈我一場空,又漸漸填滿真感情/世界贈予我擁有,也贈予我回敬/贈我小小一扇窗,也贈予我屋頂/贈我一個名,又漸漸長大的年齡……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都曾收到過無數份饋贈。有的饋贈是歲月長河中偶然拾得的珍珠,每一顆都閃耀著智慧;有的饋贈是生命旅途中偶遇的風景,每一處都讓人流連忘返;有的饋贈是心靈深處悄然綻放的花朵,每一瓣都散發著芬芳。請以《藏在 ▲ 里的饋贈》為題目,寫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選角度,立意自定,文體自選(詩歌、戲劇除外)。②字跡工整,書寫清楚,卷面整潔。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套作、抄襲,不得透露個人信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教學質量檢測八年級語文試卷答題卡_答題卡文件 (6).pdf 八年級第二學期期中語文答案(1).docx 遼寧省撫順市新賓縣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教學質量檢測語文試卷.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