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岳西縣南部部分學校聯考 2025-2026 學年八年級上學期開學語文試卷你拿到的試卷滿分為 150 分(其中卷面書寫占 5 分),考試時間為 150 分鐘。一、語文積累與運用(35 分)1.默寫。(10 分)(1) 閱讀古詩文,我們能從中得到啟示。杜甫《望岳》中的“______,______”兩句,啟示我們要樹立遠大的目標,并不斷努力奮斗;陸游《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__”兩句,啟示我們遭遇困境時不要輕言放棄,因為困境有時也孕育著新的希望;王安石《登飛來峰》中的“______,______”兩句,啟示我們只有站得高,看得遠,才能不怕阻撓,不被眼前的困難所嚇倒。(2) 運用典故是古詩文常用的手法。杜牧在《泊秦淮》中借商女唱《后庭花》,諷刺達官貴人沉迷享樂,不顧國家安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劉禹錫在《陋室銘》中以諸葛亮的草廬和揚雄的亭子作類比,暗示自己的陋室也因主人的品德高尚而不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2.請運用積累的知識,完成(1)~(4)題。(12 分)暴風雪突然襲來。灰色的陰云低低地壓在地面上,移動著,布滿了天空。大雪紛紛 piāo 落下來。晚上,刮起了大風,煙筒發出了嗚嗚地怒吼。風追逐著在樹林中飛速盤旋、左躲右閃的雪花,凄厲地呼嘯著,攪得整個森林驚惶不安。暴風雪咆哮不止,猖狂了一夜。車站上那間破房子根本存不住熱氣,雖然通 xiāo 生著火,大家還是從里到外都凍透了。第二天清晨上工,雪深得使人邁不開步,而樹梢上卻掛著一輪紅彤彤的太陽,碧藍的天空沒有一絲云彩。A的小隊在清除自己地段上的積雪。直到這時 A 才體會到,嚴寒造成的痛苦是多么難以忍受。奧庫涅夫那件舊上衣一點也不保暖,腳上那只舊套鞋老往里灌雪,好幾次掉在雪里找不到。另一只腳上的靴子也隨時有掉底的危險。由于睡在水泥地上,他脖子上長了兩個大癰瘡。托卡列夫把自己的毛巾送給他做了圍巾。瘦骨嶙峋的他兩眼熬得通紅,猛烈地揮動大木锨鏟雪。(1) 給加點的字注音,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4 分)piāo 落 ______怒吼______通 xiāo ______嶙峋 ______(2) 與“飛速盤旋”短語結構類型相同的是 ______(2 分)A. 左躲右閃 B. 碧藍天空 C. 清除積雪 D. 兩眼通紅(3) 以上語段選自《______》(書名),作者是 ______。選段中的 A 是 ______。(人名)(3 分)第 1 頁,共 1 頁(4) 請你根據整本書的閱讀在橫線上填入相應的情節。(3 分)①______②______3.實踐傳統孝道彰顯美德 百善孝為先,你所在班級將要開展以“孝親敬老,從我做起”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邀請你參加,完成以下任務。(13 分)(1) 【揚孝德】以下是小明同學寫的一段與活動主題相關的發言稿片段,請按要求修改。 (3 分)“百善孝為先”,顧名思義,就是在所有的美德中“孝”排在第一位。木蘭替父從軍,白居易孝親敬老,鄭板橋責行孝道……從這些歷史典故中,我們領悟到傳承孝行的可貴和可敬。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 A】 我們的孝行卻在不知不覺中被遺忘甚至被淡化。【B】 難道一碗飯不能見真情,一衣被不能連愛心?讓我們用行動踐行孝義,讓孝與和諧相伴,讓孝與愛心同行。①【A】處劃線句語序不當,應修改為: ______ 。②【B】處劃線句有一處標點使用不當,請你提出修改意見。(2) 小語找到下面的一張圖畫,請你用文字向沒看到這幅畫的同學描述畫面的內容,不超過 60 字。 (4 分)(3) 小文為手抄報選了幾句名言,可他不知道是否合適,請你幫他選出不適合作為此次手抄報內容的一項______ (2 分)A.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B.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論語》)C.事師之猶事父也。(《呂氏春秋》)D.父兮生我,母兮鞠我。(《詩經》)(4) 【談孝道】《弟子規》中有“父母命,行勿懶”“父母責,須順承”等古訓,對古代這些有關“孝”的要求,作為新時代的少年,你是如何看待的?(4 分)二、閱讀(55 分)第 1 頁,共 1 頁4.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一](23 分)父親的麥子巍然①又到麥收時節,鄉野的空氣中彌漫著機器燃油的氣味、泥土味、麥秸稈漿汁味,還有剛打下的新麥香,伴隨著收割機的轟鳴聲撲面而來。農人談笑間,麥粒已經裝入口袋。②曾幾何時,對于農人來說,每到麥收的時節該是多么的勞累和忙碌,田野里村子里都熱鬧起來,可謂全家老幼齊動員,簞食壺漿,車拉肩挑,人來人往,絡繹不絕。如今這樣的場面再也不見了,但依然在腦海里揮之不去……③我對麥子美好而深切的感受來自家鄉的一句諺語“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因為面粉是農人主要的口糧。小麥經過一冬的洗禮后,到了五黃六月,就進入成熟期了,金色的田野仿佛是大地上一堆堆流動的火焰。微風吹過,平展得仿佛水面般的麥田便掀起陣陣漣漪,一波又一波,連綿起伏,十分壯觀。④每到麥收前夕,農人們便開始準備工具。有的到集市上購買嶄新的鐮刀,有的翻出閑置了一年的舊鐮刀,上面出現銹跡,它似乎不是一件農具,而是一件古董。父親一一查驗鐮刀,輕輕撫拭著曾經鋒利無比的刀口,不時地用嘴吹落浮塵,目光里滿是疼惜。⑤父親磨鐮刀的神情,是那樣的肅穆和莊重。⑥明月在天,形狀如鐮;父親在地,腰背亦如鐮。如水的月光灑滿小院。父親面前放水的瓷盆里,倒映著一彎月亮。父親蹲在地上,將磨刀石斜著支撐在瓷盆里,雙手拿起鐮刀,輕放在磨刀石上,往上面撩一些水,然后一推一拉,霍霍聲頓時響起,流暢而熟練,暗紅色的鐵銹紛紛脫落,周圍彌漫著濃重的金屬腥味。過了一會兒,父親的動作變得緩慢起來,輕推慢拉,接著一次次讓鐮刀浸水、磨礪、擦拭,刀口變得愈發明亮起來,直到光亮如初。鐮刀又恢復了往日的面目,渾身透著淬火之后的激情,矯健的身影散發著鋒利的銀光。父親用指頭試試刃口,一種澀澀的鋒利由指尖傳遍全身。⑦晚上父親會披著單衣來到田野里,隨意坐在田頭,傾聽麥子的拔節和揚花的聲響,仿佛是陶醉了,也好似潛伏,融入大地像一株莊稼。與土地廝守的人,何嘗不是土地上的一茬莊稼呢?一茬莊稼可能是經歷了四季的一兩個季節,最后被農人收獲。而人則是經歷了幾十茬的“莊稼”,最后被命運收走。父親也沒有例外。⑧等到密密匝匝的麥子真正成熟了,麥芒變得堅硬刺手,麥穗變得圓潤飽滿,互相接觸著發出“嗦嗦嗦”脆響的時候。父親決定開鐮。⑨每年的開鐮,父親總是站在最前面,左手攏麥,右手執鐮,輕輕地一揮——哧!舉起一束麥高高揚起在家人面前,如同揚起一面旗幟,多么像在戰場上指揮部下的將軍。在父親的帶領下,全家齊動員,戰果很第 1 頁,共 1 頁輝煌。我站在天色微明的田野上,看到麥子一片片倒下,父親不知疲倦地低著頭一直“沖殺”,好像眼睛里只有麥子和泥土。但我知道,父親也是把自己看成一穗麥子。他們都是來自土里,一樣的沉靜,一樣的樸實,都是生活的本色。⑩夏天的旋律是緊張的,農人們的每一根神經都被繃緊,只想著搶收。麥子熟得快,天氣也變化快,如頑皮孩子的臉,說變就變。農諺說麥收有五忙:割、拉、打、曬、藏。從收割到進倉,每個環節都松懈不得。 后來隨著機械化程度的提高,耕牛、拖拉機、脫粒機在逐漸淡出,取而代之的是聯合收割機。眨眼工夫,大片的麥穗在機器的轟鳴聲中、在人們的觀望和驚嘆中被收割完畢。曾經讓人忙得顧不上吃飯、累得直不起腰的時光一去不復返了…… 光陰荏苒,一直鞭策鼓勵呼喚著引領著我前行的“將軍”,在十年前的麥收前夕與我永別了,回到了他心愛的土地里。父親雖與泥土為伴,但永遠活在我的心中,一直激勵著我砥礪前行。(1) 下列對全文內容理解與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______(4 分)A. 文章從麥收時節的鄉野氣息寫起,通過回憶過去麥收場景,串聯起父親與麥子的故事,展現農耕生活。B. 父親查驗舊鐮刀、磨鐮刀的細節,既體現他對農具的珍視,也暗含對傳統麥收勞作的重視與堅守。C. 文中將父親開鐮時比作“將軍”,僅為突出父親在家人面前的領導力,與他對土地的情感關聯不大。D. 結尾寫父親與土地為伴、活在“我”心中,既總結全文,又點明父親精神對“我”的激勵作用,升華主題。(2) 小徽同學想要依據“四格漫畫”形式展現父親與麥子的生命歷程,請你把思路圖補充完整。(8 分)關鍵詞 畫面重點 課文句子等待 凍土中的麥種 ① ______準備 ② ______ “渾身透著淬火之后的激情”勞作 彎腰收割 ③ ______④ ______ 麥粒入倉 “回到了他心愛的土地里”(3) 請你自選角度,為文中畫線的句子作一條賞析式批注。(5 分)每年的開鐮,父親總是站在最前面,左手攏麥,右手執鐮,輕輕地一揮——哧!舉起一束麥高高揚起在家人面前,如同揚起一面旗幟,多么像在戰場上指揮部下的將軍。批注:______(4) 假如本文的父親和《臺階》里的父親在微信群聊里相遇,請你根據原文及情境完成他們的微信對話內容。(6 分)《麥子》父親發語音:“今年麥子沉甸甸的,磨面夠吃三年!”第 1 頁,共 1 頁《臺階》父親回復一條 30 字左右的語音(需補全內容,需體現他的羨慕/質疑/感慨):①______群內還有“現代青年”插話:“兩位伯伯,你們辛苦一輩子,覺得值嗎?”請代其中一位父親回答:②______[二](16 分)5. 蒲丁立梅①我們叫它,蒲。②蒲,蒲呀,我們這樣輕輕喚。像喚自家的小姐妹。③蒲是跟苦艾長在一起的。有水的地方,幾乎都能瞥見它的身影,綠身子,綠手臂,綠頭發,在清風里兀自舒展,翛①翛復翛翛。④它是從哪一天開始進入我們小孩的視野的?實在說不清。它跟鄉下的許多植物一樣,存在得那么天經地義臺情合理。我們熟稔它,也是那么天經地義合情合理。就像河里本來就有魚,空中本來就有飛鳥。它生來,就是村莊的一部分。⑤端午節,家里大人一聲令下,去采些蒲和苦艾回來。我們領旨般地,撒了歡地直奔它而去。都知道,它在哪塊水塘里長得最茂盛呢。⑥這是一年一年承傳下來的風俗,過端午,家家門上必插上蒲與苦艾。也在蚊帳里懸掛,也在家神柜上擺著。節日的氣氛,被渲染得濃烈又隆重。⑦苦艾味苦,苦到骨頭里,是愁眉苦臉的一個人哪,終年看不見他的笑。我們采一把苦艾,手上的苦味,搓洗很久,也去不掉。我們不愛。蒲卻清清爽爽的,是喜眉喜眼的女兒家,又憨厚,又天真。它在水邊端然坐,青羅裙帶,長發飄拂,碧水繚繞,那方水域,也都染著淡香。我們拿它綠綠的枝葉纏辮梢,每一絲頭發,都變得好聞,便格外欣喜起來。⑧夏天,它抽出一枝一枝橙黃的穗,像棍子一樣的,我們叫它蒲棍。采了它,晚上點燃了熏蚊子,屋子里也就散發出好聞的蒲香味,像撒了一層薄薄的香料。我們也舉著它,當燈,去草叢里捉蟋蟀、捉螞蚱。⑨家里也總有幾樣物件,與它關聯著。像蒲扇。它比不得芭蕉扇,又大又笨,扇出的風也大。蒲扇是輕的、軟的,它輕搖慢抗,不疾不徐,永遠是那么的好脾氣,造合溫順的女人和孩子用。鄉下的孩子,人人都有一把自己的小蒲扇的。⑩那時也只道它尋常,不過是野生野長的野草罷了。并不過分珍惜,也沒過分看重,只是日日相見的那個尋常人,在骨子里親著、愛著,卻不自知。經年之后,我在一些書籍里遇到它,才吃驚起來,原來它的來歷,非同一般。它入得了菜,入得了酒,入得了藥,還入得了愛情。它簡直就是隱世高人一個。早在《詩經》里就有:“其獲維何,維筍及蒲。”盛筵之上,蒲和筍一樣,是當作佳肴被擺上桌的。春日初生,它第 1 頁,共 1 頁白嫩的根和莖,是鮮蔬中的珍品。是在《詩經》里,它闖進一個少女的心扉,成了她輾轉反側的愛戀,“彼澤之陂,有蒲與荷。有美一人,傷如之何”“彼澤之陂,有蒲與蘭。有美一人,碩大且卷”“彼澤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碩大且儼”。河畔澤地,它與荷在一起,它與蘭花在一起,它與蓮在一起,是那么的卓爾不群!英俊又健美的少年郎哪,怎不叫人相思!蒲也被智慧的先民們,用來泡酒。“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唐人殷堯潛在過端午時如是祈愿。在那之前,應該早已有了這樣的傳統,在端午,必喝上幾杯蒲酒,祈愿人世安穩太平。有些地方,更是把此酒引到婚宴上,擬出“喜酒浮香蒲酒綠,榴花艷映佩花紅”這樣的對聯,真個是美酒飄香,花美人俏,地久天長。蒲還是上等的藥材,全草入藥,曰“香蒲”。它的學名,原就叫香蒲的。花粉亦是入得藥的,叫“蒲黃”。果穗茸毛入藥則叫“蒲棒”。帶有部分嫩莖的根莖入藥,叫“蒲蔚”。這樣的藥煎熬出來,怕也帶著一股子香的。小城新辟的觀光帶中,不知是誰的大手筆,竟辟出四五個塘,里面長的,全是蒲。闊別它多年,偶然遇見,我的驚喜不言而喻。我不時跑過去看它。它開花,嫩黃淺白。它抽穗,橙黃的一枝枝,像棒槌一樣的,昂立,長長的碧葉襯著,實在漂亮。它還有個別名,叫水蠟燭,真正是形象極了。它是替魚照著光明?還是替蓮和菱?還是心中本就生著一枝枝光明?我每回去,都見有孩子在它邊上玩耍。他們攀下一枝枝水蠟燭,在風中快樂地揮舞著。我為他們感到慶幸,有蒲熏著的童年,總有一縷清香在飄拂。【注】①翛(xiāo):自在的樣子。(1) 結合全文說說蒲有哪些特點?(3 分)(2) 結合⑤—⑦段的內容,說說作者為什么在文中要寫到艾草?(3 分)(3) 請從結構和內容兩方面分析第①段的作用?(4 分)(4) 作者在文中說到“只是日日相見的那個尋常人,在骨子里親著、愛著,卻不自知。”請結合你的生活體驗,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6 分)[三](16 分)6.閱讀下文,完成各題。【甲】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選自周敦頤《愛蓮說》)【乙】自古人知貴蘭,不待楚之逐臣①而后貴之也。蘭蓋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叢薄之中,不為無人而不芳,雪霜凌厲而見殺,來歲不改其性也,是所謂“避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者也。蘭雖含香體潔,平居②蕭艾③不殊,清風過之,其香藹然④,在室滿室在堂滿堂是所謂含章以時發者也。第 1 頁,共 1 頁(節選自黃庭堅《書幽芳亭記》)【注釋】①楚之逐臣:指屈原。②平居:平時。③蕭艾:野生蒿草,味臭,喻小人。④藹然:形容蘭花香氣很盛。(1) 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4 分)①濯清漣而不妖 ______②陶后鮮有聞 ______③自古人知貴蘭 ______④蘭雖含香體潔 ______(2) 【乙】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兩處需要斷句,請在相應位置用“/”標出。(2 分)在室滿室在堂滿堂是所謂含章以時發者也。(3)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 分)①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②雪霜凌厲而見殺,來歲不改其性也。(4) 【甲】文中周敦頤認為“蓮,花之君子者也”,【乙】文中黃庭堅認為“蘭蓋甚似乎君子”。請分別概括兩段文字中君子的品性。(4 分)三、寫作(55 分)7.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5 分)生活和學習中,常常需要選擇。面對測試失利,是發奮努力,還是一蹶不振?面對他人的誤解,是憤然離去,還是耐心溝通?面對手機的誘惑,是沉迷其中,還是果斷放下?諸如此類,這些選擇,都會呈現出成長的軌跡。請你選擇一個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記敘文。要求:( 1)文中不要透露你的個人信息;(2)抄襲是不良行為,請不要照搬別人的文章;(3)不少于600 字。第 1 頁,共 1 頁岳西縣南部部分學校聯考 2025-2026 學年八年級上學期開學語文試卷答案一、(35 分)1.(10 分)(1)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山重水復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緣身在最高層(注意“凌”“疑”等字的書寫)(2)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后庭花 南陽諸葛廬 西蜀子云亭(注意“廬”的書寫)2.(12 分)(1)①飄 ②hǒu ③宵 ④lín (4 分)(2)B (2 分)(3)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尼古拉 奧斯特洛夫斯基 保爾 柯察金(3 分)(4)①得了傷寒和大葉性肺炎 ②暴風雨所誕生的(3 分)3.(1)①我們的孝行卻在不知不覺中被淡化甚至被遺忘②應將“見真情”后的逗號改為問號。 (3 分)(2)畫面中,“孝”字的上半部分像一位老人,下半部分像一個孩子在背著老人,寓意著晚輩對長輩的孝順。 (4 分)(3)C (2 分)(4)示例一:我認為我們應該尊重并踐行這些傳統要求。因為父母含辛茹苦把我們養大,就算有些要求有點過分,我們也應遵從,順從也是一種孝。示例二:我不認同這些要求。新時代講究平等,對待父母尊重即可,不必拘泥于某種形式。示例三:我們應該辯證地看待這些要求。對一些好的傳統,我們應該傳承;對此不合理的要求,則應摒棄。(4 分)二、(55 分)[一](23 分)4.(1)C (4 分)(2)①“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②磨亮的鐮刀③“左手攏麥,右手執鐮,輕輕地一揮——哧!”④回歸(8 分)(3)運用動作描寫和比喻修辭,“攏、執、揮、揚”等動詞精準刻畫父親開鐮的利落姿態,將揚起的麥穗比作“旗幟”,將父親比作“將軍”,既展現父親勞作的熟練有力,又凸顯他在麥收中的引領地位,暗含對父親熱愛土地、擔當責任的贊美。(5 分)(4)示例:①“你家麥子能存三年?我這臺階修起來,可耗了大半輩子力氣喲!”②(《麥子》父親)“值!看著麥子沉甸甸的,一家人有糧吃,比啥都強,這就是咱莊稼人的本分。”(6 分)[二](16 分)5.(1)①形態:蒲扇輕軟;花朵初為嫩黃淺白,抽穗時橙黃的穗如棒槌昂立,搭配長長的碧葉,在河畔澤地與荷、蘭、蓮等相伴時獨具特色。②用途:可入菜(春日嫩根莖為鮮蔬);可泡酒(端午飲蒲酒祈安穩,部分地區用于婚宴);全草、花粉、果穗茸毛及帶嫩莖的根莖等可入藥。③文化內涵:《詩經》中已有記載,常與愛情相關,是少女寄托愛戀的象征,生長環境中顯露出卓爾不群的氣質。(3 分)(2)通過端午時人們對艾符習俗的普遍追求,與對蒲酒“話升平”祈愿的態度形成對比,突出了人們對蒲酒所承載的美好祈愿的重視,豐富了文章內容,增添了文化氛圍。(3 分)(3)結構上:引出下文對蒲扇及蒲的相關描寫,為后文鋪墊,使過渡更自然。內容上:通過描寫家中常見的蒲相關物件,體現蒲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讓讀者初步感知蒲的日常存在。(4 分)第 1 頁,共 1 頁(4)示例:這句話揭示了生活中對習以為常的人或事物的情感忽視。如同父母、親人等常在身邊的人,他們的陪伴與付出被視為理所當然,我們往往未察覺深藏的親近與愛意,直到分離或特定時刻才醒悟。文中蒲的“尋常”與作者后來察覺的喜愛,正是這種情感的體現,提醒人們珍惜身邊的尋常溫暖。(6 分)[三](16 分)6. (1)①洗②少③以……為貴④雖然(4 分)(2)在室滿室/在堂滿堂/是所謂含章以時發者也。(2 分)(3)①香氣遠聞更加清芬,潔凈地挺立在水中,可以從遠處觀賞,卻不能靠近賞玩啊。②在遭受雪霜殘酷的摧殘之后,也不改變自己本性。(6 分)(4)【甲】文中君子的品性:潔身自好,不慕名利,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乙】文中君子的品性:耐得住寂寞,遭受打擊后依然能夠堅守本性和內心的志向。(4 分)參考譯文:【甲】水上、陸地上各種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愛的非常多。晉代的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從李氏唐朝以來,世人大多喜愛牡丹。我唯獨喜愛蓮花從積存的淤泥中長出卻不被污染,經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得妖艷。(它的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生蔓,也不長枝。香氣傳播更加清香,筆直潔凈地豎立在水中。(人們)可以遠遠地觀賞(蓮),而不可輕易地玩弄它啊。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對于菊花的喜愛,在陶淵明以后很少聽到了。對于蓮花的喜愛,和我一樣的還有誰?(對于)牡丹的喜愛,人數當然就很多了!【乙】自古人們以蘭花為貴,并不是等到屈原稱贊蘭花之后,人們才以它為貴的。蘭花和君子很是相似,它生長在深山和貧瘠的叢林里,不因為沒有人知道就不發出香味;在遭受雪霜殘酷的摧殘之后,也不改變自己本性。這就是人們所說的避世而內心無憂,不被任用內心也沒有煩悶。蘭花雖然含著香氣,形狀美好,但平時與艾蒿并沒有什么兩樣。一陣清風吹來,它的香氣芬芳,放在室內可以香滿一室,放在廳堂可以香滿廳堂,這就是人們所說的隱藏自己美好的德行,以待時機施展自己。三、(55 分)7.(55 分)作文評分標準等 次項 目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五等(55~48 分) (48~39 分) (39~30 分) (30~21 分) (21~0 分)分數 30~26 分 26~21 分 21~16 分 16~11 分 11~0 分內容 (30 分) 評分 標準 文章切題 中心明確 感情真實 內容充實 文章切題 中心較明確 感情真實 內容具體 基本切題 中心基本明確 內容比較具體 勉強切題 中心基本明確 內容不具體 文不切題 中心不明確 內容不具體表達 分數 25~22 分 22~18 分 18~14 分 14~10 分 10~0 分第 1 頁,共 1 頁(25 分) 評分 標準 表達方式 運用得當 結構合理 語言流暢 表達方式 運用得當 結構完整 條理清楚 語言通暢 表達方式 運用基本合理 結構完整 層次基本清楚 語句較通順 表達方式 運用有缺陷 結構基本完整 層次不清楚 語句基本通順 表達方式 運用不當 結構不完整 語病較多說 明:不足 600 字的作文,每少 50 字扣 1 分。評卷要求:(1)每篇作文必須由兩人獨立評分;(2)兩人所評同一篇作文得分,相差在 5 分以內的,最后得分取兩人評分的平均分;相差超過 5 分的,交閱卷中心組評判后確定分數。卷面書寫(5 分)卷面書寫評分標準5 分 4~3 分 2 分 1~0 分①正確使用規范漢字; ①有錯別字; ①錯別字較多; ①錯別字多;②字體端正、勻稱; ②字跡清楚; ②字跡較清楚; ②字跡潦草;③標點、格式正確; ③標點、格式有錯誤; ③標點、格式錯誤較多; ③標點、格式錯誤多;④卷面整潔美觀。 ④卷面整潔。 ④卷面較整潔。 ④卷面臟亂。第 1 頁,共 1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語 岳西縣南部部分學校聯考2025-2026學年八年級上學期開學語文試卷.docx 語 岳西縣南部部分學校聯考2025.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