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八年級質量檢測語 文 試 題(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一、積累與運用(13分)1.根據語境,補寫出空缺的部分。(6分)晨光熹微,九鯉溪澄澈空明,溪水中錦鱗百許,恰似柳宗元筆下“潭中魚可百許頭, ① ”(《小石潭記》);白茶山漫起宛如“蒹葭采采, ② ”(《蒹葭》)的朦朧;采茶女素手翻飛,引得路人駐足并誦讀“ ③ ,君子好逑”(《關雎》);村落間,良田遍野,桃紅柳綠,展現出桃源畫卷中“ ④ ,雞犬相聞 ”(《桃花源記》)的場景;暮色四合,晴川灣漁火次第亮起,浪濤吞吐間呈現出孟浩然所描繪的“ ⑤ , ⑥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的磅礴畫面。2.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7分)福鼎餅花是福鼎一種富有地方特色的年畫品種,作為專用于中秋月餅的外包裝裝飾畫,當地群眾在月餅吃完后,會將一幅幅漂亮的餅花貼在墻上以供觀賞。中秋節的wéi ① 幕落下后,這些畫作仍在斑駁土墻上zhàn ② 放光彩,讓人( )。福鼎餅花始創于清代,盛于清代至民國時期,卻在戰亂年代一度瀕 ③ 臨失傳,幸得民間藝人的堅守,這份傳統才未消失。那些善書善畫的餅花藝人,不僅精于紙扎工藝,更深諳( )的微妙,他們將現實生活與神話傳說( )地編織于方寸畫紙間。2006年福鼎餅花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隨著福鼎白茶產業的做大做強,餅花與白茶餅的“聯姻”,重在非遺技藝的繼承與創新是關鍵。(1)根據拼音,依次寫出①②處相應的漢字(正楷字或行楷字),給③處的加點字注音。(3分)① ② ③(2)依次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詞語,全部恰當的一項是(2分)A.蔚為大觀 人情世故 巧奪天工B.嘆為觀止 立身處世 巧奪天工C.蔚為大觀 立身處世 天衣無縫D.嘆為觀止 人情世故 天衣無縫(3)文中畫線句子有語病,請寫出修改后的句子。(2分)二、閱讀(47分)(一)閱讀下面的古詩文,完成3-9題。(20分)學校準備舉辦古詩文研學活動。請你化身文化小使者,參與到研學小組中,跟隨古人進入文字秘境,開啟一場穿越時空的文學尋美之旅!【任務一】設計兩段情景劇表演。(4分)閱讀《詩經·鄭風·子衿》和王昌齡的《閨怨》兩首詩歌,完成以下任務。子衿 《詩經·鄭風》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閨怨 王昌齡 閨中少婦不知愁, 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 悔教夫婿覓封侯。[角色心情卡]3.小組成員想為兩位女主角制作“心情卡片”,分別用一個詞語概括她們的情感。(2分)《子衿》中的女子: ;《閨怨》中的少婦: 。[臺詞二選一]4.表演《子衿》時,導演想用一句現代臺詞表現女子的心理。你會選擇下面哪一句,為什么?(2分)A.“你怎么還不來找我?連消息都不回!”B.“春天都要過去了,你還會回來嗎?”我選(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務二】破解文言密碼。(16分)閱讀徐霞客《游九鯉湖日記》選段,完成以下任務。初至澗底,芳叔急于出峽,坐待峽口,不復入。余獨緣澗石而進,踞潭邊石上,仰視雙瀑從空夭矯①,崖石上覆如甕口。旭日正在崖端與頹波突浪掩暈②流輝。俯仰應接,不能舍去。循澗復下,忽兩峽削起,一水斜回,澗右之路之窮。左望有木板飛架危磯水邊突出之石斷磴間,亂流而渡,可以攀躋。遂涉澗從左,則五漈之石門矣。兩崖至是,壁湊僅容一線,欲合不合,欲開不開,下涌奔泉,上礙云影。人緣陟③其間,如獼猿然,陰風吹之,凜凜欲墮。蓋自四漈來,山深路絕,幽峭已極,惟聞泉聲鳥語耳。(節選自徐霞客《游九鯉湖日記》)【注釋】①夭矯:屈曲,這里指飛騰的樣子。②掩暈:光暈相互掩映。③陟:攀登。[古籍標點我能行]5.研學小組在整理古籍時發現畫波浪線的句子未加標點,現要根據文意劃分停頓,還原古人筆下的山水畫卷。你認為以下停頓劃分正確的一項是(2分)旭日/正在崖端與頹波突/浪掩暈流輝旭日/正在崖端與頹波/突浪掩暈流輝旭日正在崖端/與頹波突浪/掩暈流輝旭日正在崖端/與頹波突/浪掩暈流輝[文言密碼共破譯]6.小組成員對選段中的文言詞匯理解有困惑,請你承擔“文言破譯員”,結合課內所學推斷詞義,幫助解開山水密碼。(4分)加點字詞 方法提示 釋義余獨緣澗石而進 關聯教材:緣溪行 (1)緣:忽兩峽削起 方法遷移:斗折蛇行 (2)削:可以攀躋 聯系上下文 (3)攀躋:如獼猿然 查閱詞典選擇義項 絕:①認為……對;②然而;③……的樣子;④通“燃”,燃燒;⑤然后,才。(《古代漢語詞典》) (4)然: (填寫序號)[山水神韻巧傳譯] 7.作為研學導游,你需要向同學準確講解畫橫線句的意思,展現古人筆下的山水神韻。(4分)(1)俯仰應接,不能舍去。(2分)(2)遂涉澗從左,則五漈之石門矣。(2分)[文心探微悟情懷]8.研學小組需深入探究文人情懷,請你結合下面的鏈接材料,簡要分析徐霞客“不能舍去”和柳宗元“乃記之而去”所體現的人生態度。(3分)鏈接材料: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唐·柳宗元《小石潭記》[學習方法讀經典]9.通過本次的研學,同學們對古詩文有了更濃的興趣,想借助《經典常談》深入理解《子衿》《閨怨》《游九鯉湖日記》這三部作品。請你運用“選擇性閱讀”的方法指導同學們開展閱讀活動:若想進一步了解《子衿》,可閱讀《經典常談》的“ ”章節;要深入了解《閨怨》,可閱讀《經典常談》的“詩第十二”章節;欲加深理解《游九鯉湖日記》,可閱讀《經典常談》的“ ”章節。由此,大家懂得:為了更好地進行選擇性閱讀,需要首先對全書的內容和結構有所了解,最簡便的方式就是 。(3分)(二)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0-14題。(14分)食茶陳崇正①23歲那年,我離開潮州外出謀生。其后10多年時間里,我的家人也陸續離開潮州,只在過年的時候才回家住上幾天。②我們明白遷徙的代價,很多東西就如同斷線的風箏再也回不來了。直到某個早晨,我在廣州的高樓上醒來,窗外暖陽初升,我坐在沙發上開始燒水泡茶,一個人慢悠悠喝了起來。三杯過后,精神大好。放下茶杯的剎那,我心中大驚,一個熟悉的身影浮現在腦海——晨起早餐之前,喝一杯工夫茶,這個習慣理當是白毛公的,何時悄然轉移到我身上來的?③白毛公是我外公。滿頭白發是他的獨特標識,于是被我們喊作白毛公。12歲之前,我跟著這個古板的老人生活,他給我取名,對我嚴格管教。他寫字板板正正,衣柜里有同樣板板正正的衣服。衣柜旁邊是他最喜愛的手杖,手杖把手上刻有一只貓頭鷹。他喜歡一手摸著貓頭鷹,一手給他的四盆玫瑰花澆水。不過澆花之前,他起床的第一件事是擺弄工夫茶具,慢悠悠沖茶。茶盤很小,茶杯也不大,每杯一口剛剛好。他端起茶杯,放在鼻子下面,停住聞一聞香氣,然后才開始喝茶。④人到中年,屬于我的潮汕基因才重新覺醒,我開始在清晨沖茶。在潮汕方言里,喝茶要說食茶,茶葉被稱作茶米。在這里,茶不是飲料,而是一種食物,是生活的必需品。而且必須是工夫茶。⑤在我的記憶中,就連乞丐也有工夫茶具。小時候官塘鎮最大的集市叫后亭,就在小鎮地勢最高的地方。每次跟著白毛公去買菜,要穿過七彎八拐的小巷子,經過一段比較平緩的臺階。在臺階拐角處,有一個乞丐不分寒暑窩在那里。白毛公路過時,有時會給他一點零錢,有時會給一點食物。于是乞丐遠遠見到白毛公,便熱情打招呼。乞丐有一套工夫茶具,我見過,缺角破損也就罷了,關鍵是也不干凈,全是茶垢。他還有一只炭爐,水燒開以后濺落在爐子上,“嗞嗞”作響。乞丐用他被寒風凍裂的手開始泡茶,招呼白毛公喝茶。我拽了幾次白毛公的手,暗示他別喝。但白毛公還是伸手去端起茶杯,喝完再小心放回去。乞丐十分感激,彎腰還禮。回家的路上我抱怨白毛公不注意衛生,喝了那杯茶會拉肚子。白毛公卻笑著說:“人家相敬,拉肚子也得喝,不過確實無茶味。”第二天他給乞丐帶去了半包茶米。乞丐見到茶葉如獲至寶,卻沒有彎腰行禮。多年之后,我回憶這個情景,才懂得白毛公去喝那杯茶,是比送一包茶葉更大的尊重。⑥這些年,很多人通過視頻里的英歌舞①和營老爺②知道潮汕,然后來到潮州古城旅游。逢年過節,潮州古城人山人海。許多人對潮州的印象是熱熱鬧鬧,活力無限。但其實,潮文化有動的一面,更有靜的一面。我倒是覺得,熱鬧是潮州的表象,真正的潮州其實非常安靜,這里的時間千百年凝固不動,就如茶爐水沸,看起來煙霧繚繞,待到茶在杯中,一切又澄澈如鏡。⑦懂得工夫茶,才懂得潮州人的靈魂。我父親是個農民,不識字,他的農民朋友也會到家里來。兩個人靜靜在沙發上對坐,抽煙喝茶,半晌才喊了一聲:“食。”弟弟總結過,他們整個下午唯一有效的信息交流是豆角一斤比昨天漲了兩毛錢。更神奇的是,這樣的情景在幾天后還會重新出現,區別僅是窗外的四時變化,是蛙聲一片,還是雨打芭蕉。“有閑來食茶”在這里不是一句套話,而是一種生活方式。以前我和弟弟會將父親喝茶的情景當作笑話。弟弟說在深圳時間是按15分鐘為單位劃分板塊的,時間就是金錢。而今弟弟已過而立之年,有一天他突然對我說:“其實老爸這樣喝茶也挺好的。”我明白他的意思。當在辦公室的格子間忙起來常常忘記喝水時,一個人總會懷疑幸福的本質究竟是什么。⑧在我的小說里,潮州曾被虛構成一座叫“退城”的城市。之所以叫“退城”,是因為它在時代滾滾浪濤之中堅守傳統,留出余地,留出空白。世界教會我做事,但老家潮州一直在教會我生活。(選自《人民日報》2025年03月04日,有刪改)【注】①英歌舞是廣東潮汕地區及福建漳州一帶的傳統民間舞蹈,被譽為“中華戰舞”。②營老爺是潮汕地區村民將當地信奉的神明(俗稱“老爺”)從廟中請出,抬轎巡游全境,以祈求風調雨順、驅邪納福的民俗活動。10.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2分)A.第②段中寫作者在異鄉刻意模仿白毛公晨起飲茶的習慣,是因為懷念他。B.第⑥段描寫了潮州古城熱鬧表象,意在揭示工夫茶文化寧靜的精神內核。C.文章以“食茶”為線索串聯故事,展現潮州文化的厚重,富有地方特色。D.文章多用比喻、夸張等修辭,語言華麗絢爛,富有表現力,能吸引讀者。11.簡要概括第⑤段圍繞“茶”所寫的三件事。(3分)12.結合語境,按要求賞析。(3分)潮州的時間千百年凝固不動,就如茶爐水沸,煙霧繚繞,待到茶在杯中,一切又澄澈如鏡。(句中喻體“澄澈如鏡”,請寫出其本體,并分析修辭的使用所產生的表達效果。)13.文中白毛公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簡要概括。(3分)14.文章結尾提到“潮州一直在教會我生活”,請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3分)(三)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15-17題。(7分)清秋燕子歸何處陳染 戚譯引①在很早以前,先民們就敏銳地觀察到,燕子春分來、秋分去,精準地指示著四季的更迭。盡管古人很早就知道燕子秋去春來,但是受限于當時的觀察手段,他們不知道燕子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因而對燕子的生活充滿了浪漫的想象。②家燕在人堂下筑巢,與人親近。古人普遍喜歡家燕,因而留下了許多關于家燕的觀察記錄。這些記錄大多散落在浩瀚群書中,直到清代中期,才出現了第一部系統性的燕子觀察記錄——《燕子春秋》。③“燕燕于飛,下上其音。之子于歸,遠送于南。”古人在詩歌中用離開的燕子襯托送別的氛圍。但是,關于家燕具體遷徙時間的討論,卻反映出物候的古今差異。④成書于先秦時期的《禮記·月令》《逸周書·時訓解》和《呂氏春秋》等文獻記載,家燕遷徙的節氣時間是白露。成書于戰國到兩漢期間的農事歷書《夏小正》則認為,家燕遷徙是在農歷九月大火星不再可見的時候,時間稍晚一些。《燕子春秋》記錄的家燕遷徙時間是農歷八月社日。⑤家燕的遷徙不是一夜之間就完成的,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物候現象。1962年起,中國科學院組織了全國性的科學系統物候觀察。研究顯示,家燕的始見期由西南向東北逐漸推遲,最早的四川盆地3月初家燕已經出現,最遲的黑龍江流域要到5月初才能看到家燕,而作為古代政治文化中心的中原地區,家燕始見期在3月底到4月上旬。家燕的絕見期,各地的差異則不大。⑥秋天的燕子去了哪里,古人一直尋求著各種解釋。在中國文化中,化生說是對物候變化現象最早的解釋。古人相信,在雷霆風雨、四季日月的變化下,生物與生物,甚至是生物與非生物間能夠發生轉化。另一種流行的解釋是蟄伏說。蟄伏就是冬眠,古人觀察到很多冬眠的動物,自然地認為燕子也會冬眠。歷史上有數次挖掘燕子的記錄,其中最有名的一次發生在東晉“永嘉之亂”期間。當時,名士郗鑒率領鄉人到山東嶧山避難,由于缺少食物,郗鑒等人只好挖掘藏在河岸土坡里的野鼠吃,卻不經意地挖出許多燕子。第三種說法是渡海說——秋天的燕子會渡海回到自己的國家。宋代志怪故事《烏衣國》正是基于渡海說演繹的。這個故事十分浪漫,但是在古代并不占主流,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也毫不客氣地批評渡海說是“謬談”。然而,這種說法卻最接近燕子遷徙的真相。⑦現在,科學的環志方法揭示了燕子遷徙的秘密。一項日照地區的環志研究證實,燕子從山東出發,到達馬來西亞越冬,兩地的距離足有3960千米。北京師范大學趙欣如團隊運用微型光敏定位器對北京雨燕進行追蹤,結果發現北京雨燕每年7月啟程,經過蒙古、中亞,飛過紅海,穿越非洲中部,最終到達越冬地南非高原,全程14733千米,用時111天。⑧科學的研究糾正了古代關于燕子遷徙的錯誤認識,但是《烏衣國》的浪漫傳奇仍在繼續。(選自《科學大眾》2024年12期,有刪改)15.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第②段引用《燕子春秋》的例子,說明了古代對燕子已有系統性的觀察。B.《禮記》《夏小正》等文獻均記載家燕遷徙時間為白露,體現古人共識。C.家燕遷徙的始見期受緯度影響,西南地區比東北地區能更早觀察到家燕。D.文章從古代猜想寫到現代科學結論,符合“現象到本質”的邏輯說明順序。16.第⑥段說明“秋天的燕子去了哪里,古人一直尋求著各種解釋”,請簡要分析其說明思路。(2分)17.文章標題“燕子清秋歸何處”有何妙處,請分析。(3分)(四)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18-20題。(6分)【材料一】2025年1月27日,中國人工智能公司DeepSeek同時登頂中國和美國蘋果應用商店免費榜,其開源大模型DeepSeek-R1以“高性能、低成本”特性沖擊全球AI格局。DeepSeek的崛起被《時代雜志》解讀為“低成本創新對傳統資本密集型AI研發模式的顛覆”,其開源策略更引發美國對華技術封鎖有效性的質疑。公司創始人梁文鋒表示:“創新需要自信,中國AI不會永遠在跟隨”。隨著DeepSeek震撼全球,AI已從一項前沿的專業技術變成幾乎無人不提的熱門話題,大模型已從生僻的技術用語變成耳熟能詳的常用詞。AI大模型賦能百千萬行業已從理論設想走入現實,技術變革的大時代洪流讓人激動,令人著迷。目前,我國生成式人工智能注冊用戶數已超過6億,完成備案并上線、能為公眾提供服務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大模型已達190多個。在一些社交平臺上,年輕人“睡前一問DeepSeek”成了熱門帖子,甚至某種程度上成了一些年輕人的情感交流方式。(選自《新華每日電訊》2025年3月10日,有刪改)【材料二】數據來源:《2024-2025年中國智能學習機市場趨勢研究報告》【材料三】AI能夠自動化處理大量重復性任務,例如數據輸入、客戶服務等,從而釋放人力資源,使員工專注于更具創造性和復雜性的工作。在制造業中,智能機器人可以替代人力完成繁重任務,顯著提高生產效率。 AI在科學研究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例如分析天文數據、加速藥物研發等,它能夠處理海量數據,發現隱藏規律,為科學家提供有力支持。 AI輔助診斷系統能夠快速分析醫療數據,幫助醫生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提高診療精度。AI在教育領域通過個性化學習平臺縮小教育差距。在環境保護中監測環境變化,優化能源分配,助力全球向低碳經濟轉型。此外,智能家居和智能交通等應用也讓日常生活更加便捷。但AI的自動化技術可能導致傳統崗位被取代,特別是低技能勞動力面臨失業風險,加劇了職業極化現象。 AI系統需要收集和處理大量個人數據,增加了數據泄露和濫用的風險。此外,智能系統的漏洞可能被惡意利用,威脅個人隱私和國家安全。AI的決策過程缺乏透明度,可能因編程偏見輸出不公平結果。例如,自動駕駛汽車在道德抉擇時如何權衡乘客與行人的安全,這些問題尚未有明確的法律規范。AI技術的普及可能加劇數字鴻溝,致使無法接觸或使用先進技術的人群可能陷入更加不利的社會地位。(本文由DeepSeek根據主題生成)18.下列對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DeepSeek的開源策略,顛覆了傳統資本密集型AI研發的模式。B.作為前沿技術的AI大模型賦能各行業已從理論設想走入現實。C.根據材料三的內容,橫線處的標題可以設置為《AI的利與弊》。D.AI的自動化技術會導致低技能勞動力失業,加劇職業極化現象。19.根據材料二的圖,寫出你的結論。(2分)20.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三,說說在AI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們應該如何做?(2分)三、作文(40分)21.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寫作。(40分)2025年春晚,全國觀眾見證了一場炫技式的表演:16位機器人演員整齊劃一地扭秧歌、轉手絹、最后把手絹拋向臺下。這些機器人是王興興創辦的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王興興少年時代最大的愛好——做手工,15歲時拆解了家中所有電器研究機械原理,大學期間用廢舊零件組裝出簡易機器人。創業初期,王興興遭遇資金鏈斷裂,他帶領團隊晝夜攻堅。如今他創立的宇樹科技已引領全球仿生機器人潮流。他常說:“科技創新就像在山洞鑿光,每鑿一寸都有新風景。”閱讀以上文字,你有什么聯想和感想?請你任選一個角度,以“鑿一寸新風景”為題寫一篇作文。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不得套作,抄襲;③文中不要出現個人信息。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八年級質量檢測語文試題州(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奶赳一、積累與運用(13分)1.根據語境,補寫出空缺的部分。(6分)晨光熹微,九鯉溪澄澈空明,溪水中錦鱗百許,恰似柳宗元筆下“潭中魚可百許頭,①”(《小石潭記》);白茶山漫起宛如“兼葭采采,②”(《兼葭》)的朦朧:采茶女素手翻飛,引得路人駐足并誦讀“③,君子好逑”(《關雎》):村落間,良田遍野,桃紅柳綠,展現出桃源畫卷中“④,雞犬相聞”(《桃花盡常源記》)的場景:暮色四合,晴川灣漁火次第亮起,浪濤吞吐間呈現出孟浩然所描繪的“⑤,⑥”(《望洞庭湖贈張丞相》)的磅礴畫面。2.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7分)福鼎餅花是福鼎一種富有地方特色的年畫品種,作為專用于中秋月餅的外包裝裝飾畫,當地群眾在月餅吃完后,會將一幅幅漂亮的餅花貼在墻上以供觀賞。中秋節的wei①幕落下后,這些畫作仍在斑駁土墻上zhàn②_放光彩,讓人()。福鼎餅花始創于清代,盛于清代至民國時期,卻在戰亂年代一度瀕③臨失傳,幸得民間藝人的堅守,這份傳統才未消失。那些善書善畫的餅p花藝人,不僅精于紙扎工藝,更深諳()的微妙,他們將現實生活與神話傳製說()地編織于方寸畫紙間。2006年福鼎餅花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隨著福鼎白茶產業的做大做強,餅花與白茶餅的“聯姻”,重在非遺技藝的繼承與創新是關鍵。(1)根據拼音,依次寫出①②處相應的漢字(正楷字或行楷字),給③處的加桶點字注音。(3分)①】②③挺(2)依次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詞語,全部恰當的一項是(2分)A.蔚為大觀人情世故巧奪天工B.嘆為觀止立身處世巧奪天工C.蔚為大觀立身處世天衣無縫D.嘆為觀止人情世故天衣無縫(3)文中畫線句子有語病,請寫出修改后的句子。(2分)二、閱讀(47分)(一)閱讀下面的古詩文,完成3-9題。(20分)e學校準備舉辦古詩文研學活動。請你化身文化小使者,參與到研學小組中,吶跟隨古人進入文字秘境,開啟一場穿越時空的文學尋美之旅!語文試題第1頁共8頁【任務一】設計兩段情景劇表演。(4分)閱讀《詩經·鄭風·子衿》和王昌齡的《閨怨》兩首詩歌,完成以下任務。子衿《詩經·鄭風》閨怨王昌齡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閨中少婦不知愁,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春日凝妝上翠樓。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角色心情卡]3.小組成員想為兩位女主角制作“心情卡片”,分別用一個詞語概括她們的情感。(2分)《子衿》中的女子::《閨怨》中的少婦:[臺詞二選一]4.表演《子衿》時,導演想用一句現代臺詞表現女子的心理。你會選擇下面哪一句,為什么?(2分)A.“你怎么還不來找我?連消息都不回!”B.“春天都要過去了,你還會回來嗎?”我選(),理由:【任務二】破解文言密碼。(16分)閱讀徐霞客《游九鯉湖日記》選段,完成以下任務。初至澗底,芳叔急于出峽,坐待峽口,不復入。余獨緣澗石而進,踞潭邊石上,仰視雙瀑從空天矯,崖石上覆如甕口。旭日正在崖端與頹波突浪掩暈⑦流揮。俯仰應接,不能舍去。循澗復下,忽兩峽削起,一水斜回,澗右之路之窮。左望有木板飛架危磯水邊突出之石斷磴間,亂流而渡,可以攀躋。遂涉澗從左,則五滌之石門矣。兩崖至是,壁湊僅容一線,欲合不合,欲開不開,下涌奔泉,上礙云影。人緣陟③其間,如獼猿然,陰風吹之,凜凜欲墮。蓋自四滌來,山深路絕,幽峭已極,惟聞泉聲鳥語耳。(節選自徐霞客《游九鯉湖日記》)【注釋】①天矯:屈曲,這里指飛騰的樣子。②掩暈:光暈相互掩映。③陟:攀登。[古籍標點我能行]5.研學小組在整理古籍時發現畫波浪線的句子未加標點,現要根據文意劃分停頓,還原古人筆下的山水畫卷。你認為以下停頓劃分正確的一項是(2分)A.旭日/正在崖端與頹波突/浪掩暈流輝B.旭日/正在崖端與頹波/突浪掩暈流輝C.旭日正在崖端/與頹波突浪/掩暈流輝D.旭日正在崖端/與頹波突/浪掩暈流輝語文試題第2頁共8頁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八年級質量檢測語 文 參 考 答 案一.積累與運用(13分)1.(6分)①皆若空游無所依 ②白露未已 ③窈窕淑女 ④阡陌交通 ⑤氣蒸云夢澤 ⑥波撼岳陽城2.(7分)(1) ①帷 ②綻 ③bīn (2)D(3)隨著福鼎白茶產業的做大做強,餅花與白茶餅的“聯姻”,重在非遺技藝的繼承與創新。(或隨著福鼎白茶產業的做大做強,餅花與白茶餅的“聯姻”,非遺技藝的繼承與創新是關鍵。)二.閱讀理解(47分)(一)(20分)【任務一】(4分)3.(2分)《子衿》:急切(或“期待”“熱烈”);《閨怨》:懊悔(或“幽怨”“孤獨”“含蓄”)(答對其中一個即可得分)4.(2分)選A 理由:A句與“子寧不嗣音?”“子寧不來?”的語氣更加貼切(或A句是主動追問)(1分),情感直白熱烈。(1分)【任務二】(16分)(2分)C(4分)(1) 沿著、順著 ;(2)像刀削一樣;(3)攀登;(4)③7.(4分)(1)(我)時而低頭時而抬頭觀看(這道美景),不忍心離開。(“我”和“這道美景”各0.5分,“舍去”0.5分,意思通順0.5分。)(2)(我)于是從左側涉過山澗,便到了五漈的石門。(“我”0.5分,“遂”0.5分,“從左”倒裝句0.5分,意思通順0.5分。)8.(3分)徐霞客“不能舍去”,是因為被石澗(九鯉湖)內的壯麗景象所吸引,體現了他對自然的熱愛與探險精神;柳宗元“乃記之而去”,是因為小石潭環境過于清幽(“凄神寒骨”)流露出他被貶謫后的孤寂憂傷之情。(寫出一點2分,兩點3分。)9.(3分)《詩經》第四(或《詩經》) 文第十三 (或文) 瀏覽目錄(二)(14分)10.(2分)C11.(3分)乞丐破盞敬茶、白毛公坦然喝茶、白毛公贈茶。12.(3分)①本體是潮州時間的凝固不動(1分);將潮州時間的凝固狀態比作“澄澈如鏡”,形象生動(1分);展現潮州文化歷經變遷仍保持純粹、寧靜的本質(1分)。13.(3分)古板(板正)、重禮、善良、尊重他人、堅守傳統(寫到三點即可滿分)14.(3分)在潮汕,茶是一種食物,是生活的必需品;白毛公喝乞丐的茶并贈送乞丐茶教會我尊重生命、平等待人;白毛公、父親與友人等為代表的潮州人每天喝茶的習慣教會“我”慢下來,享受生活;潮州的民俗文化教會“我”在快節奏時代要堅守傳統,留出心靈余白。(答對一點2分,兩點3分。)(三)(7分)15.(2分)B16.(2分)從化生說、蟄伏說、渡海說三個方面進行闡釋,層次分明;三個層次按照時間順序,條理清晰。17.(3分)點出說明對象——燕子清秋歸何處;用疑問句式,激發讀者閱讀興趣;用詩化的語言來說明燕子遷徙的科學問題,富有文學美感。(6分)18.(2分)D19.(2分)2021-2025年中國教育智能硬件產業的規模呈逐年上升的趨勢;2021-2025年中國教育智能硬件產業的增長率在2022年達到頂點,之后呈逐年緩慢下降的趨勢。20.(2分)保持創新意識,主動擁抱技術變革;提升勞動力素質,增強核心競爭力;注意AI技術的安全防范,建立法律規范;注意AI技術的公平性,縮小數字鴻溝。(答到兩點即可滿分)三.作文(40分)(略)八年級語文期中考試卷雙向細目表模塊 題號 題型 分值 考查內容 能力 難度識記 理解 運用 易 中 難積累運用(13分) 1 填空題 6分 古詩文默寫 √ √ √2(1) 填空題 3分 字音、字形 √ √2(2) 選擇題 2分 成語運用 √ √ √2(3) 簡答題 2分 修改病句 √ √古詩文閱讀(17分) 3 填空題 2分 課內外詩歌 情感 √ √4 簡答題 2分 內容理解 √ √ √ √5 選擇題 2分 課外文言文 斷句 √ √6 填空題 4分 字詞釋義 √ √ √7 簡答題 4分 句子翻譯 √ √8 簡答題 3分 內容理解 √ √ √名著閱讀(3分) 9 填空題 3分 原著內容分析 √ √ √ √文學類文本閱讀(14分) 10 選擇題 2分 內容理解 √ √11 簡答題 3分 內容概括 √ √12 簡答題 3分 品味語言(修辭) √ √ √13 簡答題 3分 人物形象賞析 √ √14 簡答題 3分 主旨理解 √ √實用類文本閱讀(說明文)(7分) 15 選擇題 2分 信息篩選、理解、 √ √ √(7分) 判定16 簡答題 2分 說明文語言品味 √ √17 簡答題 3分 標題作用 √ √實用類文本閱讀(非連)(6分) 18 選擇題 2分 信息篩選、理解、 √ √ √判定19 簡答題 2分 材料概括、分析 √ √ √20 簡答題 2分 材料概括、分析 √ √ √寫作 21 作文題 40分 寫作表達 √ √(40分)(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八年級質量檢測——語文答題卡) (以下為非選擇題答題區,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在指定的區域內作答,否則答案無效)((二)(14分)10.(2分)[A] [B] [C] [D]11.(3分)12.(3分)13.(3分)14.(3分)) (考生嚴禁填涂,監考教師填涂,缺考標志[ ]) (考生條形碼) (學 校班級姓 名考生號考室號座位號)(以下為非選擇題答題區,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在指定的區域內作答,否則答案無效)(一、積累與運用(13分)1.(6分)①②③④⑤⑥)(2.(7分)(1)(3分)①②③(2)(2分)[A] [B] [C] [D](3)(2分))((三)(7分)15.(2分)[A] [B] [C] [D]16.(2分)17.(3分))(二、閱讀(47分)(一)(20分)3.(2分)4.(2分)我選(),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分)[A] [B] [C] [D]6.(1)(1分)(2)(1分)(3)(1分)(4)(1分)7.(1)(2分)(2)(2分)8.(3分)9.(3分))((四)(6分)18.(2分)[A] [B] [C] [D]19.(2分)20.(2分))(請勿在此處作任何標記) (以下為非選擇題答題區,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在指定的區域內作答,否則答案無效)(三、寫作(40分)題目100200300400)(以下為非選擇題答題區,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在指定的區域內作答,否則答案無效)(500600700800)■口口口■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八年級質量檢測一一語文答題卡以下為非選擇題答題區,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在指定的區域內作答,否則答案無效考生嚴禁填涂,監考教師填涂,缺考標志[]學校班級(二)(14分)姓名巖生條形碼10.(2分)[A][B][c][D]考生號考室號座位號11.(3分)以下為非選擇題答題區,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在指定的區域內作答,否則答案無效12.(3分)一、積累與運用(13分)1.(6分)①③③⑦13.(3分)⑤⊙14.(3分)2.(7分)(1)(3分)①③(2)(2分)[][B][C][D](3)(2分)(三)(7分)15.(2分)[A][B][c]【D]二、閱讀(47分)16.(2分)(一)(20分)3.(2分)4.(2分)我選(),理由:17.(3分)5.(2分)[A][B][c][D]■6.(1)(1分)(2)(1分)(3)(1分)(4)(1分)(四)(6分)7.(1)(2分)18.(2分)[A][B][c][D](2)(2分)19.(2分)8.(3分)20.(2分)9.(3分)以下為非選擇題答題區,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在指定的區域內作答,否則答案無效三、寫作(40分)題目請勿在此處作任何標記以下為非選擇題答題區,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在指定的區域內作答,否則答案無效1005000600000080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2025第二學期八年級語文試卷.docx 2024—2025第二學期八年級語文試卷.pdf 八年級語文期中參考答案.docx 八年級語文期中考試卷雙向細目表.xls 八年級質量檢測答題卡(語文).docx 八年級質量檢測答題卡(語文).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