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課 《古代詩歌四首》基礎(chǔ)練習(xí)建議完成時間:45分鐘 | 滿分:100分題目說明本練習(xí)題基于七年級上冊語文第四課《古代詩歌四首》(《觀滄海》《聞王昌齡左遷龍標(biāo)遙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凈沙·秋思》)編寫,旨在幫助同學(xué)們鞏固所學(xué)知識,提高詩歌鑒賞能力。題型包括古詩默寫、選擇題和賞析題,滿分100分,建議在45分鐘內(nèi)完成。一、默寫專項(30分)1. 補寫出《觀滄海》中的句子。(8分)(1)東臨碣石,________________。(2)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2. 補寫出《聞王昌齡左遷龍標(biāo)遙有此寄》中的句子。(6分)(1)________________,聞道龍標(biāo)過五溪。(2)我寄愁心與明月,________________。3. 補寫出《次北固山下》中的句子。(8分)(1)客路青山外,________________。(2)潮平兩岸闊,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舊年。(4)鄉(xiāng)書何處達?________________。4. 補寫出《天凈沙·秋思》中的句子。(8分)(1)枯藤老樹昏鴉,________________,古道西風(fēng)瘦馬。(2)夕陽西下,________________。二、選擇題(20分,每小題4分)1. 下列對《觀滄海》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這首詩是詩人北征烏桓勝利后所作,表現(xiàn)了詩人開闊的胸襟和遠大的抱負。B“水何澹澹,山島竦峙”兩句寫出了大海的壯闊和山島的高聳。C 詩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兩句是實寫,表現(xiàn)了大海的廣闊。D 全詩語言質(zhì)樸,氣勢磅礴,體現(xiàn)了曹操詩歌"慷慨悲涼"的風(fēng)格。2. 下列對《聞王昌齡左遷龍標(biāo)遙有此寄》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首句寫景兼點時令,突出了楊花的美麗和子規(guī)啼叫的悅耳,使人賞心悅目。B "過五溪"說明詩人旅途之艱難,也包含了詩人對友人的牽掛。C 后兩句將明月人格化,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和同情。D 全詩情景交融,語言凝練,體現(xiàn)了李白詩歌清新自然的風(fēng)格。3. 下列對《次北固山下》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首聯(lián)以對偶句發(fā)端,寫詩人漂泊他鄉(xiāng),神馳故里的飄泊羈旅之情。B "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描繪了漲潮時水面寬闊,帆船順風(fēng)而行的景象。C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寫夜未消盡,紅日已出;舊年未盡,新春已到,蘊含了時序交替的自然理趣。D 尾聯(lián)寫詩人看到北歸的大雁,希望大雁能將家書帶到家鄉(xiāng),表達了詩人的喜悅之情。4. 下列對《天凈沙·秋思》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描寫自然景物的佳作,被譽為"秋思之祖"。B 全曲僅五句二十八字,語言極為凝練卻容量巨大,意蘊深遠。C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三句,描繪了一幅深秋晚景圖,營造了凄涼的氛圍。D 最后一句"斷腸人在天涯"直抒胸臆,表現(xiàn)了游子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5. 下列對四首詩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觀滄海》是一首樂府詩,氣勢雄渾,表現(xiàn)了詩人的雄心壯志。B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biāo)遙有此寄》是一首七言絕句,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同情和牽掛。C 《次北固山下》是一首五言律詩,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對仗工整,意境開闊。D 《天凈沙·秋思》是一首宋詞,通過景物描寫表現(xiàn)了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 三、賞析題(50分)1. 閱讀《觀滄海》,回答問題。(10分)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fēng)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1)詩中“水何澹澹,山島竦峙”兩句描寫了怎樣的景象?(4分)(2)請賞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兩句的妙處。(6分)2. 閱讀《聞王昌齡左遷龍標(biāo)遙有此寄》,回答問題。(10分)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biāo)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1)首句"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描寫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樣的氣氛?(4分)(2)"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兩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6分)3. 閱讀《次北固山下》,回答問題。(15分)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1)"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兩句描繪了怎樣的景象?(5分)(2)"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兩句蘊含了怎樣的哲理?(5分)(3)全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5分)4. 閱讀《天凈沙·秋思》,回答問題。(15分)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1)前三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共描寫了九種景物,這些景物有什么特點?(5分)(2)"夕陽西下"一句在全曲中有什么作用?(5分)(3)這首小令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5分)參考答案以下是本套練習(xí)題的參考答案,供同學(xué)們參考。詩歌賞析題的答案僅供參考,言之有理即可。一、默寫專項答案1. 《觀滄海》(1)以觀滄海(2)山島竦峙(3)秋風(fēng)蕭瑟(4)星漢燦爛2.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biāo)遙有此寄》(1)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2)隨君直到夜郎西3. 《次北固山下》(1)行舟綠水前(2)風(fēng)正一帆懸(3)海日生殘夜(4)歸雁洛陽邊4. 《天凈沙·秋思》(1)小橋流水人家(2)斷腸人在天涯二、選擇題答案1. C 解析:這兩句是虛寫,是詩人的想象,表現(xiàn)了大海的廣闊無垠。2. A 解析:首句寫景兼點時令,楊花飄落,子規(guī)啼鳴,渲染了凄涼哀愁的氣氛。3. D 解析:尾聯(lián)表達了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而非喜悅之情。4. A 解析:《天凈沙·秋思》是元散曲,不是描寫自然景物的作品,而是表現(xiàn)游子思鄉(xiāng)之情的作品。5. D 解析:《天凈沙·秋思》是一首元曲,不是宋詞。三、賞析題答案1. 《觀滄海》賞析答案(1)描寫了海水蕩漾、波濤洶涌,山島高聳挺拔的景象。海水寬闊浩蕩,山島高高地挺立在海邊,展現(xiàn)了大海的壯闊和山島的雄偉。(2)這兩句運用了夸張和想象的手法,寫出了大海的廣闊無垠,仿佛日月星辰都在大海中運行出沒。詩人通過對大海景象的描繪,表現(xiàn)了自己開闊的胸襟和遠大的政治抱負,氣象雄渾,意境開闊。2.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biāo)遙有此寄》賞析答案(1)描寫了楊花和子規(guī)鳥。楊花飄落,子規(guī)啼鳴,渲染了一種凄涼哀愁的氣氛,暗示了友人王昌齡被貶的不幸遭遇。(2)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將明月人格化,賦予明月以人的情感,讓它成為傳遞愁思的使者。表達了詩人對友人被貶的同情和牽掛,以及對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3. 《次北固山下》賞析答案(1)描繪了潮水上漲,江面寬闊,兩岸與江水齊平,順風(fēng)行船,一片白帆高懸的景象。畫面開闊,意境雄渾,表現(xiàn)了詩人開闊的胸襟。(2)蘊含了時序交替、新舊更迭的自然理趣,揭示了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的哲理。同時也暗示了詩人對未來的希望和樂觀向上的精神。(3)全詩表達了詩人漂泊他鄉(xiāng)的孤獨感和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之情。詩人在旅途中看到新春景象,更加思念家鄉(xiāng),希望大雁能為自己傳遞家書。4. 《天凈沙·秋思》賞析答案(1)這些景物都是秋天傍晚的蕭瑟景象,具有衰敗、凄涼的特點。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fēng)、瘦馬等景物,勾勒出一幅深秋晚景圖,渲染了凄涼悲苦的氣氛。(2)"夕陽西下"一句點明了時間,與前面的景物描寫相呼應(yīng),進一步渲染了凄涼的氣氛,同時也為下文"斷腸人在天涯"的抒情做了鋪墊,增強了游子思鄉(xiāng)的悲苦之情。(3)這首小令通過對深秋晚景的描繪,表達了天涯游子孤寂愁苦、思念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全曲以景喻情,情景交融,將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