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散文詩二首》同步練習題(完成時間:40 分鐘 滿分:80 分)一、基礎積累(25 分)1. 字音字形(8 分)(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4 分)①匿笑( ) ②沐?。? ) ③禱告( ) ④菡萏( )⑤攲斜( ) ⑥蔭蔽( ) ⑦徘徊( ) ⑧姊妹( )(2)根據拼音寫漢字(4 分)①nì xiào( ) ②mù yù( ) ③dǎo gào( ) ④hàn dàn( )⑤qī xié( ) ⑥yīn bì( ) ⑦pái huái( ) ⑧zǐ mèi( )2. 詞語運用(7 分)(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3 分)A.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卻一聲兒不響。(泰戈爾《金色花》)B. 那朵紅蓮,被那繁密的雨點,打得左右攲斜。(冰心《荷葉 母親》)C. 她在舞臺上亭亭玉立,跳著優美的舞蹈,宛如一朵盛開的菡萏。D. 妹妹總是徘徊在商場的玩具區,不肯離開,真是太獨立了。(2)結合課文語境,選詞填空(4 分)(備選詞語:匿笑、沐浴、禱告、蔭蔽)①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為了好玩,長在那棵樹的高枝上,著,笑著,又跳著。(《金色花》)②當你沐浴后,濕發披在兩肩,穿過金色花的林蔭,走到你做______的小庭院時,你會嗅到這花香,卻不知道這香氣是從我身上來的。(《金色花》)③我______地在那里匿笑,卻一聲兒不響。(《金色花》,改編)④母親??!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荷葉 母親》)3. 文學常識與課文默寫(10 分)(1)文學常識填空(3 分)①《金色花》的作者是______,(國籍)詩人、作家,曾獲諾貝爾文學獎,代表作有《飛鳥集》《新月集》等,其作品充滿童真與哲思。②《荷葉 母親》的作者是______,原名謝婉瑩,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讀者》等,其作品風格清新婉約,擅長以小見大。③《散文詩二首》均為______(體裁),兼具詩歌的抒情性與散文的自由性,通過具體意象傳遞情感。(2)根據課文內容默寫(7 分)①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為了好玩,______,笑嘻嘻地在空中搖擺,又在新葉上跳舞,媽媽,你會認識我嗎?(《金色花》)②當你吃過午飯,坐在窗前讀《羅摩衍那》,那棵樹的陰影落在你的頭發與膝上時,______,正投在你所讀的地方。(《金色花》)③當你黃昏時拿了燈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來,______,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講故事給我聽。(《金色花》)④那一朵紅蓮,昨夜還是菡萏的,今晨卻開滿了,______。(《荷葉 母親》)⑤母親??!你是荷葉,我是紅蓮。______,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荷葉 母親》結尾,點明主旨)二、課文理解(20 分)1. 選擇題(8 分,每題 2 分)(1)下列對《金色花》的結構與情感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 課文以 “孩子變成金色花” 的想象開篇,圍繞 “與母親互動”(嗅花香、投影、講故事)展開,充滿童真。B. 孩子 “匿笑” 卻不現身,既體現孩童的調皮,又暗含對母親的依戀,情感細膩。C. 結尾 “又成了你的孩子” 回歸現實,與開篇的想象呼應,結構完整,情感真摯。D. 課文僅表達孩子對母親的依賴,未體現母親對孩子的愛,情感單一。(2)下列對《荷葉 母親》的意象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 “紅蓮” 象征 “我”,從 “菡萏” 到 “開滿” 再到 “被雨點打得攲斜”,暗合 “我” 的成長與困境。B. “荷葉” 象征母親,“覆蓋紅蓮” 的動作直接體現母親對 “我” 的庇護,是母愛的具象化。C. “繁密的雨點” 象征人生中的挫折與磨難,推動情節發展,凸顯母愛的重要性。D. “無遮攔天空” 僅指自然環境,未延伸到 “人生困境”,意象內涵淺顯。(3)下列對兩首散文詩共同特點的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 均運用想象手法:《金色花》想象孩子變花,《荷葉 母親》將荷葉比作母親,充滿浪漫色彩。B. 均以意象傳情:金色花象征孩子的童真,荷葉象征母親的守護,意象鮮明且情感集中。C. 均以第一人稱敘事:便于直接抒發情感,拉近與讀者的距離,增強代入感。D. 均以 “母愛” 為唯一主題,未涉及其他情感,主題局限。(4)下列對 “散文詩體裁特征” 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 《金色花》語言凝練優美,如 “笑嘻嘻地在空中搖擺”,兼具詩歌的韻律與散文的流暢,符合散文詩特點。B. 《荷葉 母親》篇幅短小,情感集中,通過 “荷葉護紅蓮” 的細節抒情,體現散文詩 “以小見大” 的優勢。C. 散文詩無需注重意象,只需直白抒情,兩首詩因意象過多顯得冗余,不符合體裁要求。D. 兩首詩均無嚴格的格律限制,句式靈活(如《金色花》的短句、《荷葉 母親》的感嘆句),體現散文詩的自由性。2. 閱讀理解(12 分)閱讀《散文詩二首》中的選段,完成題目。【選段一】《金色花》當你沐浴后,濕發披在兩肩,穿過金色花的林蔭,走到你做禱告的小庭院時,你會嗅到這花香,卻不知道這香氣是從我身上來的。當你吃過午飯,坐在窗前讀《羅摩衍那》,那棵樹的陰影落在你的頭發與膝上時,我便要將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書頁上,正投在你所讀的地方。但是你會猜得出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嗎?【選段二】《荷葉 母親》半夜里聽見繁雜的雨聲,早起是濃陰的天,我覺得有些煩悶。從窗內往外看,那一朵白蓮已經謝了,白瓣兒小船般散漂在水面。梗上只留個小小的蓮蓬,和幾根淡黃色的花須。那一朵紅蓮,昨夜還是菡萏的,今晨卻開滿了,亭亭地在綠葉中間立著。(1)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選段一的內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2)賞析下列句子的表達效果(6 分)①當你沐浴后,濕發披在兩肩,穿過金色花的林蔭,走到你做禱告的小庭院時,你會嗅到這花香,卻不知道這香氣是從我身上來的。(《金色花》)(提示:從動作描寫、情感角度分析)②那一朵紅蓮,昨夜還是菡萏的,今晨卻開滿了,亭亭地在綠葉中間立著。(《荷葉 母親》)(提示:從景物變化、擬人手法角度分析)(3)選段二中 “白蓮” 與 “紅蓮” 的對比有什么作用?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傾向?(4 分)三、語言賞析(15 分)1. 指出下列句子運用的表現手法,并分析其表達效果(9 分,每題 3 分)(1)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卻一聲兒不響。(《金色花》)(2)母親?。∧闶呛扇~,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荷葉 母親》)(3)當你黃昏時拿了燈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來,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講故事給我聽。(《金色花》)2. 結合兩首散文詩,說說它們共同的語言風格有什么特點(6 分)四、拓展閱讀(10 分)閱讀下文,完成題目。紙船(節選)泰戈爾我每天把紙船一個個放在急流的溪中。我用大黑字寫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在紙船上。我希望住在異地的人會得到這紙船,知道我是誰。我把園中長的秀利花載在我的小船上,希望這些黎明開的花能在夜里被平平安安地帶到岸上。我投我的紙船到水里,仰望天空,看見小朵的云正張著滿鼓著風的白帆。我不知道天上有我的什么游伴把這些船放下來同我的船比賽!繁星(一五九)冰心母親啊!天上的風雨來了,鳥兒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風雨來了,我只躲到你的懷里。(有刪改)1. 對比《金色花》與《紙船》(節選),說說兩者在情感表達上的共同點(4 分)2. 對比《荷葉 母親》與《繁星(一五九)》,說說兩者在 “母愛” 主題的呈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6 分)五、微寫作(10 分)請模仿《散文詩二首》“意象象征、情景交融” 的手法,寫一段 150 字左右的文字,描寫 “親情”(如母愛、父愛、手足情),借助具體意象(如路燈、雨傘、書桌等)傳遞情感。要求:①運用至少兩種表現手法(如比喻、擬人、對比);②包含具體意象描寫(如形態、顏色、動作);③情感真摯,貼合 “親情” 主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基礎積累(25 分)(1)①nì ②mù yù ③dǎo ④hàn dàn ⑤qī ⑥yīn ⑦pái huái ⑧zǐ(每空 0.5 分,共 4 分)(2)①匿笑 ②沐浴 ③禱告 ④菡萏 ⑤攲斜 ⑥蔭蔽 ⑦徘徊 ⑧姊妹(每空 0.5 分,共 4 分)(1)D(“徘徊” 形容猶豫不決,與 “獨立” 矛盾,且語境中妹妹是留戀玩具,非 “獨立”,3 分)(2)①沐浴 ②禱告 ③匿笑 ④蔭蔽(每空 1 分,共 4 分)(1)①泰戈爾 印度 ②冰心 ③散文詩(每空 1 分,共 3 分)(2)①長在那棵樹的高枝上 ②我便要將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書頁上 ③又成了你的孩子 ④亭亭地在綠葉中間立著 ⑤心中的雨點來了(每空 1 分,錯字、漏字均不得分,共 7 分)二、課文理解(20 分)(1)D(母親 “做禱告”“讀《羅摩衍那》”“到牛棚” 的日常,暗含對孩子的牽掛,與孩子的依戀形成雙向奔赴的愛,2 分) (2)D(“無遮攔天空” 象征人生中的困境,意象內涵深刻,2 分) (3)D(《金色花》還體現童真,《荷葉 母親》還暗含成長感悟,主題豐富,2 分) (4)C(散文詩注重意象凝練,兩首詩的意象是情感的載體,符合體裁要求,2 分)(1)孩子變成金色花后,在母親沐浴、讀詩時,通過 “散發花香”“投下影子” 與母親互動,卻不被母親察覺(2 分,意思對即可)(2)①“沐浴后濕發披肩”“穿過林蔭”“走到庭院” 一系列動作描寫,細膩勾勒母親的日常場景,充滿生活氣息;孩子 “讓母親嗅到花香卻不告知”,體現孩童的調皮與對母親的默默陪伴,情感溫馨(3 分,答出動作 / 情感,意思對即可) ②“昨夜菡萏” 與 “今晨開滿” 形成景物變化,展現紅蓮的生長;“亭亭地立著” 運用擬人,賦予紅蓮挺拔的姿態,暗含作者對紅蓮的喜愛,也為后文 “荷葉護紅蓮” 做鋪墊(3 分,答出變化 / 擬人,意思對即可)(3)作用:白蓮 “謝了,白瓣散漂” 與紅蓮 “開滿,亭亭立著” 形成對比,突出紅蓮的生機與堅韌(2 分);情感傾向:作者更偏愛紅蓮,為后文將紅蓮比作 “我”、荷葉比作母親埋下伏筆,暗含對 “堅韌成長” 的贊美(2 分,意思對即可)三、語言賞析(15 分)(1)運用細節描寫(“匿笑”“不響”),“匿笑” 寫出孩子偷偷陪伴母親時的調皮與得意,“不響” 體現孩子不愿被母親察覺的小心思,生動展現孩童的天真與對母親的依戀,情感細膩(3 分,答出手法及效果,意思對即可)(2)運用比喻(荷葉喻母親,紅蓮喻 “我”)、反問(“除了你,誰是……”),比喻將抽象的母愛化為具象的 “荷葉護紅蓮”,直觀展現母親的庇護;反問加強語氣,突出母親是 “我” 唯一的依靠,情感濃烈,直抒胸臆(3 分,答出手法及效果,意思對即可)(3)運用動作描寫(“突然落下”)、情景還原(“求你講故事”),“突然落下” 打破之前的 “匿笑” 狀態,回歸孩童本色;“求講故事” 的細節還原母子日常互動,既體現孩子的依賴,又呼應開篇的童真,讓情感更真實可感(3 分,答出手法及效果,意思對即可)①意象鮮明,情景交融:均以具體意象承載情感(金色花、荷葉),如《金色花》中 “花香”“影子” 的場景,《荷葉 母親》中 “紅蓮遇雨” 的場景,景中含情,情因景濃;②語言優美,富有詩意:用詞細膩(如 “亭亭”“匿笑”),句式靈活(《金色花》的短句、《荷葉 母親》的感嘆句),兼具詩歌的韻律與散文的流暢;③情感真摯,貼近心靈:均以 “親情” 為核心,不刻意抒情,而是通過細節(如 “投影子”“護紅蓮”)傳遞情感,如孩童的調皮、母親的守護,容易引發讀者共鳴;④想象豐富,浪漫溫馨:《金色花》想象 “變花”,《荷葉 母親》想象 “荷葉喻母”,打破現實局限,讓情感表達更靈動(每點 2 分,答出三點即可,需結合兩首詩例子,意思對即可)四、拓展閱讀(10 分)①均表達 “童真與牽掛”:《金色花》中孩子以 “變花” 的童真方式陪伴母親,《紙船》中孩子以 “放紙船” 的童真方式傳遞身份與祝福;②均運用 “具體行動” 傳遞情感:《金色花》的 “散花香、投影子”,《紙船》的 “寫名字、載秀利花”,將抽象情感化為具體動作,真摯動人(每點 2 分,共 4 分,意思對即可)①《荷葉 母親》通過 “荷葉護紅蓮” 的實景描寫呈現母愛:先寫紅蓮遇雨的困境,再寫荷葉覆蓋紅蓮的庇護,以 “景” 喻 “情”,母愛蘊含在景物描寫中,含蓄深沉;②《繁星(一五九)》通過 “鳥兒歸巢” 與 “我躲進母親懷里” 的類比呈現母愛:前兩句寫 “天上風雨 — 鳥兒歸巢”,后兩句寫 “心中風雨 — 我躲母懷”,直白類比,直接點出母親是 “我” 的庇護所,情感更直白濃烈(每點 3 分,共 6 分,意思對即可)五、微寫作(10 分)評分標準:內容(4 分):①緊扣 “親情”,運用具體意象(如 “爸爸的舊雨傘”“媽媽的臺燈”)(2 分);②意象與情感結合(如 “雨傘擋雨” 象征父愛,“臺燈亮到深夜” 象征母愛)(2 分);語言(4 分):①運用至少兩種手法(如 “爸爸的手像老樹皮,卻把雨傘撐得穩穩的”—— 比喻 + 動作描寫;“臺燈的光像媽媽的目光,溫柔地落在作業本上”—— 比喻 + 擬人)(2 分);②語句通順,無明顯語病,語言優美(2 分);情感(2 分):情感真摯,不空洞(如 “看著那盞亮到深夜的燈,忽然明白,媽媽的愛,就藏在這日復一日的陪伴里”)。(示例:《臺燈下的愛》 書桌角的舊臺燈是媽媽送我的,米白色的燈罩有些泛黃,燈泡卻總亮得很暖。每晚我寫作業時,它的光輕輕落在作業本上,像媽媽的手,溫柔地撫平紙頁的褶皺(比喻 + 擬人)。有次我熬夜復習,臺燈忽然閃了閃,媽媽輕手輕腳走進來,換了新燈泡,說:“別累著,燈暗傷眼睛?!?燈光重新亮起來,比之前更暖。原來,這盞臺燈不只是照明,更是媽媽藏在夜里的牽掛,陪我走過每一個努力的晚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