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2026學年度如皋市高三年級質量調研語 文 試 題一、閱讀(72分)(一)閱讀 I (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中蜂詢養361.什么是中蜂 中蜂是中華蜜蜂的簡稱,是東方蜜蜂的一個亞種,是我國特有的一種蜜蜂品種,民間稱為“土蜂”。362.中蜂與西方蜜蜂相比有哪些特點 中蜂的飛行敏捷,嗅覺靈敏,善于采集零星蜜源,飼料消耗少,輔助蜜源期也能生產商品蜜。中蜂出外采集早,收工晚,每天采集時間較長,比西方蜜蜂多采集2~3個小時。耐寒力強,哺育幼蟲所需的巢內溫度,為33℃~34℃,比意大利蜂低2℃左右;當外界溫度下降到10℃時,西方蜜蜂不出巢,而中蜂仍能安全采集飛行。當氣溫下降到8℃時,還可以出巢活動。但中蜂的分蜂性強,較難維持大群,群勢達到6~8框時,便開始產生強烈的分蜂熱。中蜂的戀巢性及護子能力都比西方蜜蜂差,巢內缺蜜或受病敵害侵襲容易棄巢遷逃;受到震動之后,工蜂會離開巢穴不護子,爬到一邊結團,使幼蟲、封蓋子受凍,導致其發育不良或死亡。363.中蜂目前是怎樣的現狀 中蜂長期處于野生和半野生狀態。營巢山區,巢穴分散,自然分布廣。中蜂是以雜木樹為主的森林群落及傳統農業的主要傳粉昆蟲,有利用零星蜜源植物、采集力強、利用率較高、采蜜期長及適應性、抗螨抗病能力強、消耗飼料少等意大利蜂無法比擬的優點,非常適合中國山區定點飼養。2006年,中蜂被列入農業部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中蜂有7000萬年進化史。中蜂抗寒抗敵害能力遠遠超過西方蜂種,一些冬季開花的植物如果沒有中華蜜蜂授粉,必然影響生存。中國許多植物繁衍下來,中蜂功不可沒。中蜂為蘋果授粉率比西蜂高30%,且耐低溫、出勤早、善于搜集零星蜜源,對保護生態環境意義重大。而西蜂的嗅覺與中國很多樹種不相配,因此不能給這些植物授粉。毀林造田、濫施農藥、環境污染等因素,造成中蜂生存危機。而引入的意大利等西方蜂種,是對中蜂最大的威脅。這些西蜂對中蜂有很強的攻擊力,且工蜂翅膀振動頻率與中蜂雄蜂相似,導致中蜂誤認,從而可以順利進入蜂巢,還得到相當于同伴的待遇和飼喂。不同種群不能共存,西蜂殺死中蜂蜂王不可避免。自1896西方蜜蜂的優良品種如意大利蜂和喀尼阿蘭蜂的引進和大量的繁育以來,中蜂受到了嚴重威脅,分布區域縮小了75%以上,種群數量減少80%以上。黃河以北地區,只在一些山區保留少量中華蜜蜂,如長白山區、太行山區、燕山山區、呂梁山區、祁連山區等,并處于瀕危狀態,蜂群數量減少95%以上;新疆、大興安嶺和長江流域的平原地區中蜂已滅絕,半山區處于瀕危狀態,大山區如神農架山區、秦嶺、大別山區、武夷山區、浙江南部、湖南南部、江西東部、南部山區、南嶺等地區處于易危和稀有狀態,蜂群減少60%以上;只在云南怒江流域、四川西部、西藏還保存自然生存狀態。中蜂人工馴養時間比西方蜜蜂短。活框人工養殖只有幾十年時間。但是在很多地方仍沿襲“毀巢取蜜”的舊的飼養方法,致使中蜂蜂蜜產量低、質量差,同時又破壞了中蜂蜂種資源。有的地方雖然也采取新的飼養方法,但由于操作技術不高,管理不當,仍介于自然放養和人工飼養之間,蜂群發展緩慢,產量不高。364.中蜂有什么特點 蜂王:最長壽命3~5年,產卵盛期在第二年,壽命比意蜂短,產卵盛期也短。工蜂:中蜂的工蜂以黑色環為主。壽命與外界蜜源條件有密切的關系,流蜜期為40~50天,零星蜜源期60~70天,越冬期沒有工作任務時約150天。雄蜂:體為黑色,全身被黑色絨毛。壽命約10個月左右,但一般到秋季往往被工蜂驅趕出巢而餓死。365.什么是中蜂過箱 過箱就是指把飼養在舊式蜂巢中的中蜂人為的遷到活框式蜂箱中飼養的一項操作技術。366.新法飼養有什么好處 舊式飼養的中蜂,完全處在自生自滅的自然狀態下,飼料來源只能靠蜜蜂本身出外采集。常因不能進行檢查和處理而造成自然分蜂、飛逃、病蟲害等損失,取蜜落后,每年只能取1~2次蜂蜜,不能充分發揮中蜂的采集力,產量很低,一般年產5千克左右,最多15千克。而且是“一鍋煮”的毀巢取蜜方法,致使蜂蜜中雜質多、質量差。而新法科學飼養的蜂群,在外界蜜、粉充足時,人們可以取其產品,增加收入,外界無蜜源時可以飼喂蜜蜂,保存蜂群。過箱后能及時檢查,并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進行人工育王、人工分蜂、防病治病等蜂群管理工作。能加快繁殖,適時取蜜,充分發揮中蜂的采集能力,提高蜂蜜質量,產量也比舊法飼養提高3~5倍以上。367.過箱對蜂群有什么影響 過箱對蜂群來說,是強迫性遷居,會打破蜂群原有的生活狀況,造成巢內秩序的暫時混亂,蜜蜂對這種刺激需要有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所以過箱要選擇在外界蜜源、氣溫等條件較好的時期進行,使蜂群能盡快地恢復正常生活,增加對新生活環境的適應能力。(摘編自汪應祥、張世文主編《養蜂知識問答1000題》)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在“什么是中蜂”一問中,文本介紹了中蜂的正式名稱、民間稱謂、種屬以及在我國的特殊地位等。B.中峰具有西方蜂種難以比擬的優點,所以其被列入農業部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是理所當然的。C.遠超西方蜂種抗寒抗敵害能力的中蜂,能給在冬季所有開花的植物授粉,這對保護生態環境非常有利。D.文本中362、364兩問中都談了中蜂的特點,362側重于跟西蜂比較,而364則側重于分三種類型說明。2.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分析和評價,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左右”“以上”“約”等詞表示約數,是為了說明的準確、科學,“3~5年”等詞也是如此。B.材料用一問一答的方式行文,既方便作者介紹,又方便讀者獲得知識,但同時也使表述欠深刻。C.文本雖是說明,但用“保留少量”“已滅絕或處于瀕危狀態”等詞表達對中蜂生存環境的擔憂。D.全文語言通俗易懂,平和親切,就好像是雙方在面對面地交談,這與特定的讀者有一定的關系。3.根據原文362內容,在下面表格的空白處填出恰當的內容,每處不超過10個字。(3分)項目 蜂名 采蜜時間 耐寒力 分蜂性 ③中蜂 ① 強 強 差西蜂 短 ② 弱 優4.根據上文,368問提出的問題可能是什么?請寫出一個并闡述理由。(4分)5.文本363部分與魯迅《拿來主義》類似,都談到了如何對待外來事物,二者的出發點有什么不同?我們到底應該怎樣對待外來事物?(6分)(二)閱讀Ⅱ(本題共3小題,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文本一:逃 難蕭 紅何南生和他的太太送走了一個同事,還沒有離開站臺,他就開始不滿意。他的眼睛離開那火車第一眼看到他的太太,就覺得自己的太太胖得像笨豬,這在逃難的時候多麻煩。“這是干什么……這些人。我說,中國人若有出息真他媽的……”何南生一向反對中國人,就好像他自己不是中國人似的。抗戰之前反對得更厲害,抗戰之后稍稍好了一點,不過有時候仍舊來了他的老毛病。什么是他的老毛病呢?就是他本身將要發生點困難的事情,也許這事情不一定發生。只要他一想到關于他本身的一點不痛快的事,他就對全世界懷著不滿。“看吧,到那時候可怎么辦!”他心里想著,“再胖點就是一輛火車都要裝不下啦!”可是他并沒有說。這一抗戰,他就覺得個人的幸福算完全不用希望了,他就開始做著倒霉的準備。倒霉也要準備的嗎?讀者們可不要稀奇,現在何南生就要做給我們看了:1938年3月15日,何南生從床上起來了,第一眼他看到的,就是墻上他已準備好的日歷。“對的,是今天,今天是15……”敵人占了風陵渡和我們隔河炮戰已經好幾天了,這炮聲夜里就停息,天一亮就開始。本來這炮聲也沒有什么可怕的。何南生也不怕,雖然他教書的那個學校離潼關幾十里路,照理應該害怕,可是因為他的東西都通通整理好了,就要走了,還管他炮戰不炮戰呢!他吃午飯的時候,一會看看鐘,一會揩揩汗。心里一著急,所以他就出汗。學生問他幾點鐘開車,他就說:“六點一班車,八點還有一班車,我是預備六點的,現在的事難說,要早去,何況我是帶著他們……”他所說的“他們”,指的是孩子、老婆和箱子。何南生的一家,在五點二十分鐘的時候,算是全來到了車站:太太,孩子——一個男孩、一個女孩,一個柳條箱,一個豬皮箱,一只網籃,三個行李包。為什么行李包這樣多呢?因為他把雨傘、字紙簍、舊報紙都用一條破被子裹著,算作一件行李;又把抗戰救國團所發的棉制服,還有一雙破棉鞋,又用一條被子包著,這又是一個行李;那第三個行李,一條被子,那里邊包的東西可非常多:電燈炮、粉筆箱、羊毛刷子、掃床的掃帚、破揩布兩三塊、洋蠟頭一大堆、算盤子一個、細鐵絲兩丈多,還有一團白線,還有肥皂盒蓋一個,剩下又都是舊報紙。何南生這一家人,在他領導之下,五點二十分鐘才全體到了車站,差一點沒有趕上火車——火車六點開。何南生一邊流著汗珠,一邊覺得這回可萬事齊全了。他的心上有八分樂,他再也想不起什么要拿而沒有拿的。因為他已經跑回去三次,第一次取了一個花瓶,第二次又在燈頭上擰下一個燈傘來,第三次他又取了忘記在灶臺上的半盒刀牌煙。火車站離他家很近,他回頭看看那前些日子還是白的,為著怕飛機昨天才染成灰色的小房。他點起一支煙來,在站臺上來回地噴著,反正就等火車來,就等這一下了。“到那時候可怎么辦哪!”照理他正該說這一句話的時候。站臺上不知堆了多少箱子、包裹,還有那么一大批流著血的傷兵,還有那么一大堆吵叫著的難民。這都是要上六點鐘開往西安的火車。但何南生的習慣不是這樣,凡事一開頭,他最害怕。總之一開頭他就絕望,等到事情真來了,或是越來越近了,或是就在眼前,一到這時候,你看他就安閑得多。火車就要來了,站臺上的大鐘已經五點四十一分。火車到了。他提起箱子來,向車門奔去。他擠了半天沒有擠進去。他看別人都比他來得快,也許別人的東西輕些。自己不是最先奔到車門口的嗎?怎么不上去,卻讓別人上去了呢?大概過了十分鐘,他的箱子和他仍舊站在車廂外邊。“中國人真他媽的……真是天生的中國人。”他的帽子被擠下去時,他這樣罵著。火車開出去好遠了,何南生的全家仍舊完完全全地留在站臺上。八點鐘的那次開往西安的列車進站了,何南生又率領著他的全家向車廂沖去。女人叫著,孩子哭著,箱子和網籃又擠得吱咯地亂響。何南生恍恍惚惚地覺得自己是跌倒了,等他站起來,他的鼻子早就流了不少的血,血染著長衫的前胸。他太太報告說,他們只有一只豬皮箱子在人們的頭頂上被擠進了車廂去。“那里裝的都是什么東西?”他著急,所以連那豬皮箱子裝的什么東西都弄不清了。“你還不知道嗎?不都是你的衣裳?你的西裝……”他一聽這個還了得!他就向著他太太所指的那個車廂尋去。火車就開了,起初開得很慢,他還跟著跑,他還招呼著,而后只得安然地退下來。他的全家仍舊留在站臺上,和別的那些沒有上得車的人們留在一起。只是他的豬皮箱子自己跑上火車去走了。豬皮箱不跟著主人而自己跑了。等到第三次開往西安的火車,何南生的全家總算全上去了。到了西安一下火車,先到他們的朋友家。“到那時候……”他又想要說到那時候可怎么辦。沒有說,他想算了吧!抗戰勝利之前,什么能是自己的呢?抗戰勝利之后什么不都有了嗎?何南生平靜地把那一路上抱來的熱水瓶放在了桌子上。(有刪改)文本二:蕭紅以一種平靜淡然的筆調抒寫人們的生命痛楚,她并不是簡單的停留于人物表面特征的描寫而是層層深入,冷靜的挖掘人物內在的靈魂,發現底層勞動人民被奴役被壓迫的精神創傷。透過鄉間小人物的凄慘故事,表達了她對生命的熱愛,對死亡的無懼,以及對個體生命價值尊嚴的認識。蕭紅用悲涼的敘述格調講述了苦難世界人們的悲慘遭遇,揭示了民族內在的文化悲劇,給我們留下了許多驚心動魄且耐人尋味的作品。因此,她的作品永遠散發出一股獨特的悲劇藝術魅力。(節選自周艷麗《略論蕭紅小說的悲劇意蘊》)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本一開頭寫何南生和老婆送一個同事坐火車,這告訴讀者,逃難不是一個人也不是一個家庭。B.文本一寫敵人和我們連續炮戰好幾天,沒有刻意描寫,只是簡單敘事,能讓人感受到硝煙彌漫。C.文本一中“豬皮箱不跟著主人而自己跑了”用滑稽幽默的手法寫出了何南生一家的尷尬和痛苦。D.文本二概括了蕭紅小說的悲劇意蘊,從個體悲劇看到民族悲劇,從精神到表面,從死亡到生命。7.關于文本一中何南生這個人物,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何南生認為他老婆太胖,連上下火車都困難,這也從側面寫出了抗戰時期普通百姓逃難之難。B.抗戰爆發后,何南生表現得非常悲觀,他開始做著各種倒霉的準備,也不再指望個人的幸福。C.何南生要早點出發去坐火車,因為他帶著孩子、老婆和箱子,這體現了他在家庭中的主導地位。D.文章結尾何南生平靜地把那一路上抱來的熱水瓶放在了桌子上,表現了何南生沉穩平和的性格。8.文本二提出:“蕭紅……揭示了民族內在的文化悲劇”,請談談文本一通過何南生體現了哪些悲劇。(6分)(三)閱讀Ⅲ(本題共5小題,26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題。材料一:古之取士,取于盜賊,取于夷狄;古之人非以盜賊、夷狄之事可為也,以賢之所在而已矣。夫賢之所在,貴而貴取焉,賤而賤取焉。是以盜賊下人,夷狄異類,雖奴隸之所恥,而往往登之朝廷,坐之郡國,而不以為怍。而繩趨尺步,華言華服者,往往反擯棄不用。何則?天下之能繩趨而尺步,華言而華服者眾也,朝廷之政,郡國之事,非特如此而可治也。彼雖不能繩趨而尺步華言而華服然而其才果可用于此則居此位可也。古者,天下之國大而多士大夫者,不過曰齊與秦也。而管夷吾相齊,賢也,而舉二盜焉;穆公霸秦,賢也,而舉由余焉。夫古之用人,無擇于勢,布衣寒士而賢則用之,公卿之子弟而賢則用之,武夫健卒而賢則用之,巫醫方技而賢則用之,胥史賤吏而賢則用之。今也,布衣寒士持方尺之紙,書聲病剽竊之文,而至享萬鐘之祿;卿大夫之子弟飽食于家,一出而驅高車,駕大馬,以為民上;武夫健卒有灑掃之力,奔走之舊,久乃領藩郡,執兵柄;巫醫方技一言之中,大臣且舉以為吏。若此者,皆非賢也,皆非功也,是今之所以進之之途多于古也。而胥史賤吏,獨棄而不錄,使老死于敲搒趨走,而賢與功者不獲一施,吾甚惑也。不知胥吏之賢,優而養之,則儒生武士或所不若。(節選自蘇洵《廣士》)材料二:古之取士也寬,其用士也嚴;今之取士也嚴,其用士也寬。古者鄉舉里選,士之有賢能者,不患于不知。降而唐宋,其為科目不一,士不得與于此,尚可轉而從事于彼,是其取之之寬也。《王制》,論秀士,升之司徒曰選士;司徒論選士之秀者,升之學曰俊士;大樂正論造士之秀者,升之司馬曰進士;司馬論進士之賢者,以告于王而定其論。論定然后官之,任官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祿之。唐之士,及第者未便解褐,入仕吏部,又復試之。韓退之三試于吏部無成,則十年猶布衣也。今也不然。其所以程士者,止有科舉之一途,雖使古豪杰之士若屈原、司馬遷、相如、董仲舒、楊雄之徒,舍是亦無由而進取之,不謂嚴乎哉!一日茍得,上之列于侍從,下亦置之郡縣,即其黜落而為鄉貢者,終身不復取解,授之以官,用之又何其寬也!嚴于取,則豪杰之老死丘壑者多矣;寬于用,此在位者多不得其人也。(節選自黃宗羲《明夷待訪錄·取士》)9. 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彼雖不能A繩趨而尺步B華言而華服C然D而其才果可用E于此F則居G此位H可也。10.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 坐,駐守、鎮守,與杜牧《山行》“停車坐愛楓林晚”句中的“坐”意義完全不相同。B. 舉,推舉,推薦,與《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舉類邇而見義遠”的“舉”意義相同。C. 所以,用來……的,與《師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的“所以”意思相同。D. 不知,不被他人所了解,與《禮記》“人不學,不知道”的“不知”意義用法都不同。1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有些人即使是盜賊也會得到重用,而有些人即使中規中矩、言辭辯麗、衣裳華美也會不用。B.古時候在選用人才時,不依據權勢地位,不依據行業,只要是有賢能的人就可能會被選用。C.古代選拔士人的方法較寬松,但用人比較嚴格;現在選拔士人十分嚴格,而任用卻較寬松。D.據材料二,屈原、司馬遷、司馬相如、董仲舒、揚雄之輩,若無科舉則不會成為豪杰之士。12.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2分)(1)古之人非以盜賊、夷狄之事可為也,以賢之所在而已矣。(2)不知胥吏之賢,優而養之,則儒生武士或所不若。(3)韓退之三試于吏部無成,則十年猶布衣也。13.對于選拔人才,材料一和材料二列舉了哪兩種完全不同的做法?請你分別談談對兩種做法的看法。(5分)(四)閱讀Ⅳ(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4~15題。送子婿崔真父歸長城劉長卿送君卮酒不成歡,幼女辭家事伯鸞①。桃葉宜人誠可詠,柳花如雪若為看。心憐稚齒鳴環去,身愧衰顏對玉②難。惆悵暮帆何處落,青山無限水漫漫。[注]①伯鸞:漢時隱士梁鴻的字。相傳梁鴻與妻孟氏共同隱居,孟氏舉案齊眉,遂成婚姻嘉話,后亦以伯鸞借指賢夫。②對玉:出自《世說新語》,此用以比喻女婿的品行高潔。1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詩歌首聯以“幼女辭家”點出女兒嫁作人婦的成長,同時又暗含對女婿的托付。B.頷聯巧用桃葉、柳花的典故與意象,既贊新婚和美,又借柳絮紛飛喻難舍之情。C.“稚齒鳴環”“衰顏對玉”形成對照,既欣慰子女活力,又擔心他們將年老體衰。D.全詩從情感結構看,敘事起興→隱喻抒情→直抒胸臆→景語收情,符合律詩章法。15.此詩是晚年劉長卿為送別女婿崔真父而作,表達了中國式親情中喜悅與感傷并存的復雜心理。請具體分析。(6分)(五)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在調整位置時,有同學總是說人家這也不是、那也不是,班主任語重心長地說,《論語》中“ , ”兩句告誡后人,無論人家怎樣,我們都要反躬自省。(2)張老師的大學同學三四月來到他家,一下子就被屋前屋后翻涌的河水、上上下下飛翔的白鷗所吸引,脫口而出“ , ”兩句,張老師大笑不止:畢業這么多年了,還記得杜甫的《客至》啊。(3)與右圖內容相契合的古詩文名句,可以是“ , ”。二、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5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題。回想起不久前結束的多哈世乒賽,我依然 A 。頂住壓力成功衛冕女單冠軍后,時任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親自為我頒發冠軍獎杯,( 甲 )。競技場上,球不落地,永不言棄。拼盡全力、挑戰極限、超越自我,這是所有參賽運動員對“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奧林匹克格言的永恒追求。①2008年,我在電視機前觀看北京奧運會的比賽,②張怡寧與王楠的精彩對決令人熱血沸騰。③頒獎儀式上三面五星紅旗同時升起的畫面,④更是點燃了無數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⑤那時,我接觸乒乓球不到3年,奧林匹克的種子已在我心里悄然生根。從那時起,我的人生有了方向。每次撿球,總想著把球盆再裝滿些,這樣就可以多打幾個球;累到胳膊都抬不起來時,看到跳躍的小白球,還是會忍不住揮拍。進入省隊后,我對自己的要求更加嚴格,每次訓練比別人早起一小時,下訓后還要再加練幾十分鐘。我知道,當決心為祖國榮譽而戰時,便容不得一絲懈怠。努力不會辜負每一個追夢者。20歲時,我拿到了自己的第一塊奧運金牌。站上最高領獎臺,聽到國歌響起,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一個人只有把個人夢想與祖國榮譽結合起來,才會擁有那份堅不可摧的力量。成長的路從來不會 B ,競技體育的殘酷就在于冠軍只有一個。但是奧林匹克史上的無數故事告訴我們,只要為夢想拼盡全力,( 乙 )。體育是全世界通用的語言,人人都是奧林匹克的參與者。我很高興看到,有越來越多體育愛好者盡情揮灑汗水,用體育運動為健康生活添彩。我相信,每個人對體育的熱愛、為夢想的堅持,將共同匯聚起奧林匹克的時代榮光,為構建山海相連、人文相親的命運共同體貢獻更多體育力量。17.請在文中畫橫線的A、B處填入恰當的成語。(2分)18.請在文中括號內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4分)29.文中劃波浪線語句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4分)20.下圖是奧林匹克旗幟的五環圖案,請結合材料,分析其文化象征意義。(4分)21.材料是乒乓球運動員孫穎莎接受人民日報記者采訪時的回答,記者深感孫穎莎的格局之大。請具體概括。(4分)三、寫作(60分)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努力不會辜負每一個追夢者。——本卷語言運用題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紅燭啊! 燒罷!燒罷! 燒破世人的夢, 燒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們的靈魂, 也搗破他們的監獄!——聞一多《紅燭》以上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 請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5-2026學年度如皋市高三年級第一學期期初調研參考答案及評分建議一、閱讀(72分)(一)閱讀 I (本題共5小題,19分)1.(3分)C2.(3分)B3.(3分)① 長 ② 弱 ③ 戀巢性或護子能力評分建議:一處1分,意思對、言之成理即可。4.(4分)示例一:問題:中蜂過箱需要具備什么條件?理由:本文的主要對象是中蜂,因此后文的提問必須圍繞“中蜂養殖”;本文的主要寫作內容是“詢養”,前面已經說了、中蜂過箱的概念、好處和影響,后文就應該講條件。示例二:問題:中蜂過箱如何實施?理由:本文的主要對象是中蜂,因此后文的提問必須圍繞“中蜂養殖”;本文的主要寫作內容是“詢養”,前面已經說了、中蜂過箱的概念、好處和影響,后文就應該講怎么做。評分建議:寫出問題給1分,理由闡述清晰、合乎邏輯給3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5.(6分)第一問:本文出發點是如何保護中蜂、發展中蜂,《拿來主義》出發點是如何對待外來文化。第二問:不懼怕外來事物,要仔細辨認鑒別,合理分門別類,充分認識危害,要力爭互相融合。評分建議:一點1分,意思對、言之成理即可。(二)閱讀Ⅱ(本題共3小題,12分)6.(3分)D(“從精神到表面,從死亡到生命”錯,應該是“從表面到精神,從生命到死亡”。)7.(3分)D(“沉穩平和的性格”錯。)8.(6分)要求他人較多而要求自己較少,民族自卑感較多而無民族自豪感,關心自家較多而關心民族甚少,無效憂慮較多而有效作為較少。評分建議:一點2分,意思對、言之成理即可。(三)閱讀Ⅲ(本題共5小題,26分)9.(3分)BCF10.(3分)B(A“坐”前一個是“駐守”“鎮守”,后一個是“因為”;B后一個是“列舉”的意思;D前一個是“被別人知道”的意思,有表示被動,后一個“不懂得”,沒有被動的意思。)11.(3分)D(意思說反了,意思是他們這些杰出人物,如果只有科舉一途則不會成為杰出人物。)12.(12分)(1)古代人并非認為盜賊、外族的行為是可取的,是因為賢人在那里罷了。評分建議:以、以各1分,句意通順2分。(2)人們不能識別文書小吏中的賢者,給予優待并培養,那讀書人和武士或許還不如他們呢。評分建議:優、則各1分,句意通順2分。(3)韓愈說他在吏部參加了三次博學宏詞科考試都沒有考過不能任職做官,所以他中進士后十年還是平民。評分建議:于、布衣各1分,句意通順2分。13.(5分)兩種做法:一是寬松,一是嚴格。看法:寬松指讓不同地位、不同身份、不同才能的人得到重用,選拔的路子也多種多樣,能夠最大程度發現人才;嚴格指選拔只有科舉一條路徑,會使眾多的豪杰之士終生埋沒在民間。評分建議:一點1分,意思對、言之成理即可。參考譯文:材料一:古代選拔人才,有從盜賊中選取的,有從外族中選取的。古代人并非認為盜賊、外族的行為是可取的,是因為賢人在那里罷了。那賢人所在的地方,在高貴者中間就從高貴者中間選取,在低賤者中間就從低賤者中間選取;因此盜賊這些低下的人,外族這些非我族類者,即使連奴仆也感到羞恥的,卻常常讓他們登上朝堂,坐鎮一方,而不以此為愧疚。而那些中規中矩、言辭辯麗、衣裳華美的人,反而常常被擯棄不用。為什么呢?因為天下能夠中規中矩、言辭辯麗、衣裳華美的人很多;而朝廷的大政、地方的治理,并非僅僅這個樣子就能治理好的。而那些雖然不能中規中矩、言辭辯麗、衣裳華美的,但他們的才能如果確實可以用在這里,就可以讓他們居于這個位置。古時候,全天下國家最大而士大夫最多的,莫過于齊國和秦國。然而管仲做齊相,推薦賢人,卻舉薦了兩個盜賊;秦穆公使秦國稱霸諸侯,提拔賢人,卻提拔了戎國的由余。這說明他們能夠明斷是非而不受眾人議論的影響,沒有聽說過有誰因為他們任用盜賊和外族而鄙薄他們。現今有一些人并非盜賊和外族,然而尚且不能獲得任用,我不知道那是什么緣故。古時候選用人才,不依據權勢,平民寒族而賢能的就選用,公卿子弟而賢能的就選用,武夫健卒而賢能的就選用,巫師、醫生、相士、術士而賢能的就選用,文書小吏而賢能的就選用。現如今,平民寒士在一尺見方的紙上,書寫規避聲病和東拼西湊的詩文,就能夠享有高官厚祿;公卿大夫的子弟在家里飽食終日,一出仕就能驅駕高車大馬,高居民上;武夫健卒出一點清道灑掃的力,效一些奔走的勞,時間長了就可以掌管大郡、執掌兵權;巫師、醫生、相士、術士有一句話說中的,大臣就會舉薦他們做官。像這些人,都并不是賢能的,都不是立功的,由此可見現今進用人才的路子多于古代。然而文書小吏,卻獨獨被拋棄不用,任他們老死于鞭笞奔走的差事上,而他們中賢能和有功的不能獲得一點恩典,我感到非常疑惑不解。人們不能識別文書小吏中的賢者,給予優待培養,那讀書人和武士或許還不如他們呢。材料二:古代選拔士人的方法比較寬松,但任用士人比較嚴格;現在選拔士人十分嚴格,而任用士人卻比較寬松。古代從鄉里選拔人才,賢能的士人不用擔心自己不為人所知。等到了唐宋時代,選拔士人的科目很多,士人在一方面未能得到任用,還可以轉從另一途徑入仕,選拔士人的標準還是比較寬松的。《王制》中說,鄉里考察選拔出優秀的士人為秀士,到司徒那里稱為選士;司徒考察選拔出優秀的選士,送入太學稱為俊士;主管太學的大樂正從造士中選拔優秀的推薦給司馬,稱為進士;司馬從進士中挑選賢能,向君主稟告確定其所擅長的方面。確定之后先讓其試行代理某一職務,試用合格后才予以爵位正式任職,爵位定下來以后才發給俸祿。一個人,在未入仕之前已經過四次層層考核,在入仕之后還要經過三次考驗,總共七次才能得到俸祿。唐代的士子,科舉進士及第后也不能馬上就脫離平民身份當官,而是要去吏部進行考試。韓愈說他在吏部參加了三次博學宏詞科考試都沒有考過不能任職做官,所以他中進士后十年還是平民。宋代,雖然登第之后就可以做官,但是其官職也只是主簿、縣尉、縣令、錄事參軍這樣的低級官職,高中榜首者才能得到通判的職位,由此可見用士的嚴格。選拔士人的時候寬松,如此不會遺漏人才,任用士人的時候嚴格,才能減少僥幸做官的情況。但是如今卻不是這樣。用來考察士人的只有科舉這一種途徑,即使是古代的豪杰如屈原、司馬遷、司馬相如、董仲舒、揚雄之輩,除了科舉一途也沒有其他進取之途,不能不說是很嚴格啊!一旦登第入仕,上則可入翰林院,在皇帝身邊,下也可在郡縣為官,即使是會試落榜后以貢生身份進入國子監,終身不再參加科舉,也會被任命為官。如此任用士人又是何其寬松啊!選拔的時候嚴格,會使眾多的豪杰之士終生埋沒在民間;任用士人寬松,又會出現許多在位的官員不稱職的現象。(四)閱讀Ⅳ(本題共2小題,9分)14.(3分)C(“又擔心他們將年老體衰”錯,應該是自傷年老體衰。)15.(6分)喜悅:對女兒外貌姣好的自豪、女婿品行高潔的滿意;傷感:女兒女婿離別的不舍、遠行路途艱辛的擔憂;并存:既有以女兒女婿幸福婚姻的喜悅,又有女兒女尸從自己身邊遠離的惆悵。評分建議:一點2分,意思對、言之成理即可。(五)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6.(6分)(1)見賢思齊焉 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2)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見群鷗日日來(3)示例一:明月松間照 清泉石上流示例二:斜月沉沉藏海霧 碣石瀟湘無限路示例三:江動月移石 溪虛云傍花二、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5小題,18分)17.(2分)A 心潮澎湃 B 一帆風順18.(4分)甲:令我備受鼓舞 乙: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冠軍評分建議:一句2分,意思對、言之成理即可。19.(4分)③句,改為:頒獎儀式上三面五星紅旗同時升起的畫面;④句,改為:更是激發了無數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評分建議:一句2分,意思對、言之成理即可。20.(4分)五環象征著五大洲;五環相連象征著人類世界的大團結;以五環圖案作為奧林匹克旗幟的標志,即號召全世界的運動員以公正、坦率的比賽和友好的精神在奧運會上相見;期待人們共同匯聚起奧林匹克的時代榮光,為構建山海相連、人文相親的命運共同體貢獻更多體育力量。評分建議:一點1分,意思對、言之成理即可。21.(4分)由個人的成功到一般人的成功,由為國家而戰到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努力。評分建議:一點2分,意思對、言之成理即可。三、寫作(60分)22.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