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6年中考語文積累與運用專題訓練:文學文化常識一、單選題1.下列關于文學及文化常識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世說新語》是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組織編寫的一部志怪小說集。B.古代有關年齡的詞有很多,如:“始龁”是指七八歲,“豆蔻年華”指少女十三四歲,“加冠”指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表示成年。C.中國古代晉升官職常用的詞語有“升”“擢”“遷”“拜”“拔”等。如《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左遷”指升職。D.雨果,法國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說《巴黎圣母院》《羊脂球》《悲慘世界》等。2.下列文學、文化常識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孟子,名軻,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B.“令堂”“令尊”是常見敬辭,“貴庚”“愚見”是常見謙辭。C.聞一多,詩人、學者、民主戰士,著有詩集《繁星》《春水》。D.高爾基,蘇聯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說《我的叔叔于勒》等。3.下列關于文學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戰國策》是西漢劉向根據史料編輯整理成的紀傳體史書,《鄒忌諷齊王納諫》《周亞夫軍細柳》均出自其中。B.《無言之美》的作者是美學家、翻譯家朱光潛,他的主要作品有《文藝心理學》《談美》《西方美學史》等。C.《蟬》的作者是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他的《昆蟲記》行文活潑、語言詼諧,常常以擬人手法表現昆蟲世界。D.“閻”是指居民聚居處。古代二十五家為一閭,貧者居閭左,富者居閭右,所以用“閭左”來指代貧苦人民。4. 下面書法作品分別是唐朝懷素的《苦筍貼》、北宋蘇軾的《啜茶帖》、明朝文徵明的《茶具十詠》(部分)、清朝汪士慎的《幼孚齋中試涇縣茶》(部分)。都與茶有關,其中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圖1 B圖2C圖3 D圖4A.圖1《苦筍貼》是草書,作品上疏下緊,上輕下重,給人一氣呵成之感。B.圖2《啜茶帖》是行書,每字各具姿態,大小錯落,整體布白自然雅致。C.圖3《茶具十詠》是楷書,筆畫規范,字形端正,蘊藉文人儒雅的氣質,給人以狂放之感。D.圖4《幼孚齋中試涇縣茶》是隸書,筆畫多蠶頭燕尾,字形扁寬,方圓合度,結構嚴謹。5.下列對課文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民俗是民間流行的習俗、風尚。閱讀魯迅的小說《社戲》,我們可以感受到紹興“年規戲”的熱鬧場景,體會到其中的童真童趣和淳樸民風。B.讀詩,可以獲得審美的愉悅。《蒹葭》選自《詩經·秦風》,通過重章疊句,直接訴說主人公綿遠悠長的思念之情,營造了“秋水伊人”的美麗意境。C.君子當自強不息。《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一文,以古代圣賢的經歷,通過對比論證,強調艱苦環境對人的磨礪作用,告訴我們君子處世要剛毅堅韌,持之以恒。D.人的價值在于有思想。《懷疑與學問》告訴我們要有懷疑精神,不論對于哪一本書、哪一種學問,都要經過自己的懷疑,在不斷地懷疑、發問、求解中,一切學問才會發展起來。6.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歌”是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形式、音韻較近體詩自由,《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登幽州臺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都屬此類。B.端午節,也叫端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相傳是人們為了紀念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立,有吃粽子、賽龍舟等習俗。C.“畫家梁文樑在新與舊交替的時代變革中,不是選擇放棄,而是自覺肩負起把真、善、美傳播到四方的責任”,是一個選擇復句。D.《回憶我的母親》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深情懷念,及對母親教給自己與困難作斗爭的經驗、勤勞的習慣、革命的意志等的感激。7.下列文學、文化常識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紅樓夢》以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線索,講述了以賈家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興衰史。作者是清代小說家曹雪芹。B.“惠顧” “見諒” “犬子”是敬詞,“家嚴” “愚見” “勞駕”是謙詞。C.茅盾原名沈德鴻,字雁冰,代表作有小說《湘行散記》。D.二十四節氣中,“立春”在“春分”之后,“谷雨”在“清明”之前。8.下列有關文學文化常識及文體知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漢語中有許多敬辭和謙辭,其中,常見的敬辭有“貴庚”“賢弟”“奉陪”“令尊”等。B.科幻小說是將科學和幻想結合在一起,創作出一片奇妙而又合理的想象天地,劉慈欣的《帶上她的眼睛》就體現了這個特點。C.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評劇被稱為中華民族的國粹,又是現存劇種之中知名度最高的戲曲劇種。D.消息一般由標題、導語、主體、背景和結語組成,常按照“最重要—重要—次重要”的順序安排材料。它的寫作要求真實、及時、簡明。9.下列有關文學文化知識的解說,正確的一項是( )A.“生”“旦”“丑”是中國戲曲里的人物角色行當,其中“生”是扮演女性角色的一種行當,“旦”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種行當體。B.魯迅被國人譽為“民族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阿長與<山海經>》《故鄉》《藤野先生》均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C.《世說新語》,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組織編寫的一部志人小說集,主要記載漢末至東晉士大夫的言談、逸事。D.《論語》,儒家經典著作。東漢列為“七經”之一,宋代把它與《大學》《禮記》《孟子》合稱為“四書”。10.嚴監生是《儒林外史》中一個復雜而立體的人物形象,他有吝嗇的一面,也有卑微可憐的一面,還有慷慨與不乏人情味的一面。他臨死的時候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出兩根手指頭的意思是( )A.燈盆里點了兩莖燈草,太費油 B.還有兩個親人,不曾見面C.兩位舅爺不在跟前,非常掛念 D.還有兩筆銀子,未曾吩咐明白11.下列選項與整組漫畫講述的成語故事,最吻合的一項是( ) A.風塵仆仆 B.望梅止渴 C.垂涎欲滴 D.所向披靡12.選出對下列名著相關內容的表述正確的一項( )A.《駱駝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小說描寫了一個普通人力車夫的一生,反映了一個有良知的作家對底層勞動人民生存狀況的關注和同情。B.英國作家夏洛蒂 勃朗特的《簡 愛》,以第三人稱講述了貧苦孤女簡 愛為尋求人格獨立、愛情和尊嚴而掙扎奮斗的故事。C.《五猖會》中兒時的魯迅被父親強迫背完《鑒略》后,興高采烈地去看了五猖會,并對賽會印象深刻。D.《水滸傳》中塑造人物注意表現其共性和個性。如魯智深和李逵,同是疾惡如仇、俠肝義膽、脾氣火爆的人物形象,但李逵粗中有細,豁達明理;魯智深頭腦簡單,直爽率真。13.下面是對《朝花夕拾》主題的理解,請選出不恰當的一項( )A.表達對童年自由快樂生活的喜愛。B.表達對兒童天性被束縛的無奈和厭煩。C.揭露阿長、庸醫、衍太太等人在人性方面的丑陋。D.批判封建社會不顧人情甚至滅絕人性的所謂“孝道”。14.從傳統文化的角度來看,下列各項中小玲的做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小玲陪家里的老人一起登高望遠,賞菊吟詩,遍插茱萸。B.小玲的生肖屬相是蛇,弟弟比她小2歲,小玲要挑選一款生肖屬相的玩具送給弟弟作為生日禮物,她選擇了一直可愛的機器狗。C.小玲向同學小明詢問他母親的姓氏,按照古代的禮儀應這么問:“令堂貴姓?”D.老師提問:“農歷二月份有哪些節氣?”小玲回答:“驚蟄和春分。”15.下列關于文學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魯迅原名周樹人,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我們學過的《藤野先生》《故鄉》都選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B.雨果,法國作家,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九三年》等。C.《唐雎不辱使命》選自《戰國策》,《戰國策》是西漢劉向根據戰國時期史料整理編輯的,屬于古代國別體史料匯編。D.《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中的“九日”指陰歷九月九日重陽節。古人有重陽登高、飲酒、賞菊的風俗。16. 下列關于文學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與《大學》《中庸》《孟子》合稱為“四書”。B.《蘇州園林》的作者是葉圣陶,他的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倪煥之》、童話集《稻草人》等。C.莫泊桑是英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被譽為“短篇小說巨匠”,作品有《項鏈》《羊脂球》等。D.“絲”指弦樂器,“竹”指管樂器,“絲竹”泛指音樂,如《陋室銘》中的“無絲竹之亂耳”。17.在班級名著閱讀交流會上,小明和同學分享閱讀《水滸傳》的收獲。他認為《水滸傳》通過生動曲折、環環相扣的情節來塑造人物形象。如描寫武松的就有“景陽岡打虎”“斗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血濺鴛鴦樓”等情節,展示了人物性格的發展史。聽了他的分享,你想再為他補充一個和武松有關的情節,下列選項中正確的一項是( )A.誤入白虎堂 B.大鬧飛云浦 C.大鬧桃花村 D.三打祝家莊18.下列對有關文化和文學常識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A.“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句話出自《周易》,意思是天道運行,剛健有力,永無止息;君子處世,剛毅堅韌,努力奮進。這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古有祖逖聞雞起舞,今有鄧稼先嘔心瀝血研制核彈,都體現了君子自強不息的精神。B.《經典常談》是朱自清寫給中學生看的書,是一部介紹我國傳統文化經典的著作。閱讀此書;如果對古代文學感興趣,可以先讀《詩第十二》《文第十三》兩篇;如果對歷史感興趣,則可以從《〈戰國策〉第八》《〈史記〉〈漢書〉第九》讀起。C.《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是一則消息,消息最大的特點是時效性強和真實客觀。消息正文的結構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遞增的原則安排的,即所謂“倒金字塔結構”。D.雨果,19世紀法國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說《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等。他在《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中,描摹贊嘆了圓明園之美,辛辣嘲諷了英法聯軍的強盜行為。19.選出下列句子內容表述有誤的一項( )A.郎朗在27歲時就成為了世界鋼琴界的領軍人物之一,那年他剛過而立之年。B.“清明”是我國傳統節日,在清明時節人們有上墳和踏青等習俗。C.“文房四寶”指“筆、墨、紙、硯”,是書房中常備的四種文具。D.生肖包括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十二種動物。20. 在“城·印象”探究活動中,同學們的發言內容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有些古人的稱呼與城市有關,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被世人稱作“柳柳州”。B.相較于流連都市,有些文人更喜歡寄情山水,如蘇軾與百姓同游滁州醉翁亭。C.古代城市也有學校,“今諸生學于太學”中,“太學”是設在京城的最高學府。D.許多作品都以作家生活過的城市為寫作背景,如汪曾祺的散文《昆明的雨》。21. 下列關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荷花淀》《蘆花蕩》是《白洋淀紀事》中的“姊妹篇”。《蘆花蕩》中的老頭子為給受傷的大菱報仇雪恨,巧設妙計,痛打敵人。B.沈從文的散文集《湘行散記》中戴水獺皮帽子的朋友、拉纖老人、水手牛保都有積極樂觀、真誠善良的一面,表現出質樸的人性美。C.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的《昆蟲記》,生動描述了蜘蛛、蜜蜂、螳螂等昆蟲的生活習性,兼具理趣和情趣,被稱為“昆蟲的史詩”。D.朱自清的《經典常談》是一部介紹我國傳統文化經典的著作。“春秋三傳”中,《左傳》《公羊傳》以敘事為主,《穀梁傳》以解經為主。22. 下列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班級開展以漢字文化為主題的研究性學習,你可以用選擇性閱讀的方法,去讀朱自清《經典常談》中的《〈說文解字〉第一》。B.閱讀科普作品,可以質疑問難。如讀《昆蟲記》,要思考法布爾對動物習性的觀察和分析是否全部正確。C.閱讀外國小說,要理解小說的文化內涵。如要讀懂夏洛蒂·勃朗特的《簡·愛》,不但要了解小說的創作背景,更要了解歐洲的歷史、文學等內容。D.閱讀諷刺作品,要體會其批判精神。如《儒林外史》,吳敬梓通過塑造范進、杜少卿等反面人物,揭露了科舉制度背后的荒謬本質。23. 下列關于文學文化常識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戰國策》是西漢劉向根據戰國時期史料整理編輯的一部國別體史書,共33篇。《唐雎不辱使命》和《鄒忌諷齊王納諫》均出自《戰國策》。B.“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劃線句運用了借喻的修辭手法。C.詞原是配合音樂歌唱的歌詞,句式長短不一,又稱“長短句”,風格多樣,講究韻律,常見的詞牌名有《如夢令》《念奴嬌》《天凈沙》等。D.契訶夫,法國作家、戲劇家,和歐·亨利、莫泊桑并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主要作品有小說《第六病室》《裝在套子里的人》《變色龍》。24.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堅持文化自信是民族復興的強大動力。下列描述中,不屬于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項是( )A.一架繡繃、一縷絲線、一枚鋼針,在蘇州平江古城的一家小店里,深研刺繡技藝30多年的蘇繡傳承人盧建英埋首錦緞之上,巧手翻飛。B.素凈的坯體亭亭玉立,你不敢相信它竟出自腳下的泥土,一旦工匠繞指揮毫,再經高溫煅燒,那淡雅的青花便躍然瓶上。C.登臺六十載,臉上一點白,在插科打諢里演繹百樣人生。念白做工里,一團精氣神,在念念不忘中傳承國粹未來。D.苦后回甘,飲下的是力量與熱情。與茶媲美,共寫飲品文化。當醇香的苦澀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追捧者時,咖啡文化也慢慢進入了中國百姓的生活。25. 下列關于名著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駱駝祥子》被譽為“抗戰前夕中國最佳的長篇小說”。通過祥子“三起三落”后變成行尸走肉的故事,作者無情地批判了這個黑暗的社會。小說為我們展示了一幅具有濃郁的老北京風情的人物畫與世態圖。B.《昆蟲記》中作者將專業知識與人生感悟熔于一爐,娓娓道來。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本人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充滿了對萬物的贊美之情。C.魯迅評論吳承恩《西游記》“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從文學角度講,豬八戒的人物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他性情憨直、奸懶讒滑、挑撥離間,常懷退縮之心,善奉承諂媚。如在“三打白骨精”中豬八戒就表現出了性情憨直的一面。D.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紅星照耀中國》書以紀實性手法向西方國家介紹了紅色中國以及紅軍長征的大量事跡,一度風靡全世界。書中塑造了毛澤東、朱德等一大批中國無產階級革命領導人的群像。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2.【答案】A3.【答案】A4.【答案】C5.【答案】B6.【答案】C7.【答案】A8.【答案】C9.【答案】C10.【答案】A11.【答案】B12.【答案】A13.【答案】C14.【答案】B15.【答案】A16.【答案】C17.【答案】B18.【答案】C19.【答案】A20.【答案】B21.【答案】D22.【答案】D23.【答案】A24.【答案】D25.【答案】C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