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福建省福州一中2026屆高三第一學期開學質量檢測語文試卷(完卷150分鐘 滿分150分)一、閱讀(72分)(一)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文本一】“信息繭房”是數智時代的一項重要議題,它主要源于人們對于信息的個性化(而非全方面)需求。用戶總是傾向基于其個人偏好而選擇接觸媒介信息,進而將自己束縛于“繭房”之中,并滋生網絡過濾、群體極化等問題。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語境下,信息繭房更多產生于人機交互場景中,并呈現出新的特征——基于“技術集合放大作用”“連續對話”“個性生成”等新型要素,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與人類的對話中通過自主學習技術以及對話的上下文反思并調整自己的回答,更好地滿足了用戶的需求。由此,一種同時針對用戶與模型本身的“自反式信息繭房”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語境下生成:一方面,它使個體被“基于個性的同質化信息”包裹,進而失去形成對外界全面客觀認知的渠道;另一方面,它也使人工智能模型在基于個性對話而進行數據訓練時被迫舍棄立體化的知識汲取,而傾向于根據用戶主觀需求和價值選擇進行迎合式的自我成長。“自反式信息繭房”產生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優先取悅人類反饋,而非基于事實邏輯實現內容生成”的原初設定,其最主要特征即在于:在憑借其提供的定制化、個性化對話服務而將用戶閉鎖于由片面信息構筑的狹窄數字空間的同時,生成式人工智能也基于強大的情緒承接能力而將模型自身困于由“用戶核心需求”所形成的無形障壁內,進而使得模型后續基于人機對話的學習和訓練逐漸不再以現實世界的客觀事實為基礎。因此,“自反式信息繭房”在本質上是一種由“用戶的主動信息閉塞需求與被動信息閉鎖困境”和“模型的迎合性設置與傾向性自我調適”共同促成的、表現為“人—機”之“雙重非理性”的現象或效應。它將嚴重削減人工智能模型的思考深度及其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并且通過人機交互將偏頗的觀點、局限的知識、極端的情緒等再度傳導至用戶端;而一旦用戶和模型之間的信任形成,此種基于情緒和需求等非理性因素的“自我反復”在對話中不斷得到鞏固,人機交互也將逐漸走向非理性化,最終阻礙社會整體認知的進步,甚至使社會整體陷入極化風險。【文本二】“回音室”是與信息繭房相互關聯的重要概念,意指人們更容易聽到志同道合的言論,卻也讓自己更孤立,聽不到相反意見;人們尋求或分享的信息既符合其群體規范,又傾向于加強現有的信念。技術層面的“回音室”效應是傳統媒體時代信息繭房成立的前提條件,其指的是互聯網提供的源源不斷的信息導致個人“信息過載”后,受眾只能被動接受有用信息,對“同質化信息”的常態選擇也由此形成。人們對于“回音室”及其內含同質化信息的容忍,主要源于人類對熟悉事物的“信任感”:在互聯網環境之中,觸手可及的信息往往更具可信性,反復傳播并且在個人的經驗世界之中經常被證明或證實的內容遠要比陌生的信息更為安全。【文本三】“自反式信息繭房”不僅具有封閉性、集體性、一元論的現代性癥候,同時也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強化作用下彰顯出全新的特征,即“強化沉浸”效應。通過結合和利用不同的技術,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夠使已然落入傳統信息繭房的用戶獲得更真實、更具象化的體驗。此時,用戶完全被浸沒于由模型提供的虛擬對話中,進而傾向于拒絕所有現實生活中的選擇,導致用戶社交技能弱化。就“自反式信息繭房”的現代性癥候而言,哈貝馬斯在探討現代性的特質時提到,現代性可能因為其對復雜社會損害和潛在暴力的高度敏感性而被揭露為一系列異化的生活關系——無論是被技術操控的關系,還是被政治權威同化的關系。在這種視角下,“自反式信息繭房”顯露出潛在的社會沖突,在不同形態的“回音室”中孵化出的偏見雖未直接催化群體對抗,卻在內化過程中逐步將同質信息轉化為團結內部群體的符號,這種符號在復雜的網絡世界中成為標識個體身份和劃定信息領域的關鍵。隨著“回音室”的信任向信息繭房的規范直覺轉變,群體成員的行為模式也發生了變化:其不再是信息洪流的消極接受者,而開始在現有的信息基礎上積極尋找和聚集相似的信息資源,以此構筑更加堅實的信息防線。這種由群體自發構建的防線,雖在外部受到資本主義異化、技術統治以及政治權威等多重因素影響,但其內在邏輯則是基于新的社會規范——一種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時代下的直覺式規范。在這種規范指導下,群體成員不僅在信息上建立起屏障,也在心理上形成了對“自反式信息繭房”安全性的依賴,反過來又進一步強化了信息的封閉性和群體的內聚性。如此,這些由“回音室”階段的簡單信任和自我鎖閉所演化而來的防線,也不再是被動的結構,而是群體成員有意識構建的堡壘。成員們不僅能找到情感上的慰藉和認同感,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中抗拒和排斥與己觀點不同的信息,導致信息的單向流動和思想的單一化。最終,這種“規范直覺”成為維持“自反式信息繭房”穩定的核心力量,它悄然影響著群體成員的信息選擇、處理和交流方式,進而在無形中塑造了網絡社會的認知圖景和交往模式。就“自反式信息繭房”的新特征而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通過“連續對話”營造的深度沉浸感強化了前述力量,而沉浸效應可能使得成員更加難以跳脫已然陷入的信息繭房,并可能使模型自身由于信息繭房的反饋循環而表現出更強的非理性特征。以“對話”為核心而展開的人機交互活動摻雜著一種顯明的非理性要素,即通過組織自然語言滿足“用戶需求”。當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內蘊著“以用戶為中心,深化個性化體驗”的發展趨勢。 對沉浸性的追求使得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的回應,逐漸不再以“知識”與“真理”為依歸,而是以實現作為對話者之人類的主觀滿足感為其交互目的;此外,借助其自主學習能力,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可能進一步將人機交互的語料限定在用戶特定需求所指涉的范圍之內,用戶與模型便同時被禁錮在由此種非理性要素所構筑的枷鎖之中。質言之,雖然在人類主體性的視角下,此種目的導向無可厚非,但它實際上也使得人機交互不可避免地滑向非理性。“虛擬身份的觀點會逐漸與特定群體的共識融合,使得信息繭房變得更加堅不可摧。”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的持續對話功能,為信息繭房內的成員提供了一種新的交互體驗,“面對面”式的互動不僅使得意見更加深入地展開和變得更具體,而且還使得“自反式信息繭房”內的壁壘設計更加復雜和精巧。在這種“強化沉浸”效應下,傳統的“網絡鍵盤交流”被一種更直觀、仿佛面對真人的虛擬對話所取代,提高了信息的透明度和直接性,使個體與特定群體的意見在更短的時間內達成一致。對話的連續性和互動性加快了商討、批評、磋商和團結的過程,這不僅加速了群體內意見的形成和統一,而且為“自反式信息繭房”引入了一套明確的“排他規則”,各繭房之間的隔離墻因此變得更加堅固。(以上文本均摘編自曹冬英《“自反式信息繭房”: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構筑機理與超越》)1. 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 “自反式信息繭房”本質上是一種“雙重非理性”的現象或效應,其將模型自身困于無形障壁內的危害要比其將用戶閉鎖于狹窄數字空間中的危害更大。B. 人類對熟悉的事物懷有“信任感”,在互聯網環境之中,人們更愿意相信觸手可及的信息,相信那些反復傳播并且在個人經驗世界之中經常被證明或證實的內容。C.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時代,“回音室”效應將同質信息轉化為標識個體身份和劃定信息領域的符號,并促使“自反式信息繭房”產生一種穩定的直覺式規范。D. 在以“對話”為核心而展開的人機交互活動中,人類主體性視角使得人機交互不可避免地滑向非理性,“滿足用戶需求”因此成為一種無可厚非的目的導向。2. 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分析和評價,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文本一先介紹“信息繭房”,再由此導入“自反式信息繭房”的概念,闡明了后者形成的背景和原因,并介紹了其特征與危害。B. 文本二介紹了“回音室”的概念,通過文本三的相關內容可推知,作為傳統媒體時代信息繭房成立前提條件的“回音室”效應,在生成式人工智能語境下被放大了。C. 文本三采用了總分式結構,闡述了“自反式信息繭房”的兩個特征,即封閉性、集體性、一元論的現代性癥候和“強化沉浸”效應。D. 文本三的第二段運用了引用論證的手法,援引哈貝馬斯的觀點,目的是為了證明封閉性、集體性、一元性的現代性癥候可以和“強化沉浸”效應共存。3. 請從以下四段話中選出恰當的選項,填入文本中橫線處空缺。( )A. 2024年11月12日,中央網信辦秘書局等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開展“清朗,網絡平臺算法典型問題治理”專項行動的通知》,要求“深入整治‘信息繭房’、誘導沉迷問題”,并提出要“構建‘信息繭房’防范機制,提升推送內容多樣性豐富性”。B. 以Chatbot為例,其可以為用戶提供全天候的服務,通過GAI技術的整合回答常規預設的問題,并基于用戶對話歷史、行為習慣甚至是情緒感知的動態響應,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互動體驗。C. 2025年1月20日,DeepSeek發布R1模型,其隨著測試時間計算的增加而出現了諸如“自我反思”的復雜行為,并會重新訪問和評估其先前步驟以及探索解決問題的替代方法。D. 根據CNNIC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發展報告(2024)》,20至29歲網民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的比例最高,達到40.5%;其次為19歲及以下網民,比例為29.1%。4. 2023年,比利時一名具有自殺傾向的男子皮埃爾,在智能聊天機器人“艾莉莎”的誘導下自殺身亡,請推測一下二者的聊天內容可能存在什么特點,以及可能有什么內容。5. 與傳統的“信息繭房”相比,“自反式信息繭房”將會帶來新的風險。這些風險為什么會產生?請結合文本內容進行闡述。(二)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文本一:釣魚的醫生汪曾祺這個醫生幾乎每天釣魚。他搬了一把小竹椅,坐著。隨身帶著一個白泥小灰爐子,一口小鍋,還有一瓶酒。他釣魚很有經驗。釣竿很短,魚線也不長,而且不用漂子,就這樣把釣線甩在水里,看到線頭動了,提起來就是一條。都是三四寸長的鯽魚。釣上來一條,刮刮鱗洗凈了,就手放到鍋里。不大一會兒,魚就熟了。他就一邊吃魚,一邊喝酒,一邊甩鉤再釣。這種出水就烹制的魚味美無比,叫做“起水鮮”。到聽見女兒在門口喊:“爸——!”知道是有人來看病了,就把火蓋上,把魚竿插在岸邊濕泥里,起身往家里走。不一會兒,就有一只鋼藍色的蜻蜓落在他的魚竿上了。這位老兄姓王,字淡人。王淡人的家很好認。門口倒沒有特別的標志。大門總是開著的,往里一看,就看到通道里掛了好幾塊大匾。匾上寫的是“功同良相”“濟世救人”“仁心仁術”……醫生家的匾都是這一套。這是親友或病家送給王淡人的祖父和父親的。送給王淡人的只有一塊,匾很新,漆地烏亮,匾字發光,是去年才送的。這塊匾與醫術無關,或關系不大,匾上寫的是“急公好義”。進了過道,是一個小院子。院里種著雞冠、秋葵、鳳仙一類既不花錢,又不費事的草花。王淡人的醫室里掛著一副鄭板橋寫的對子:“一庭春雨瓢兒菜,滿架秋風扁豆花。”他很喜歡這副對子。這點淡泊的風雅和一個不求聞達的寒士是非常配稱的。……①王淡人是有點傻。去年、今年,就辦了兩件傻事。去年鬧大水。這個縣的地勢,四邊高,當中低,因此,這地方常鬧水災。去年鬧了一次大水。王淡人在河邊釣魚,傍晚聽見蛤蟆爬在柳樹頂上叫,叫得他心驚肉跳,他知道這是不祥之兆。果然,連天暴雨,一夜西風,運河決了口。大水十多天未退,有很多人困在房頂、樹頂;還有許多人生病:上吐下瀉,痢疾傷寒。王淡人就用了一根結結實實的撐船用的長竹篙拄著,在齊胸的大水里來往奔波,為人治病。他聽說泰山廟北邊有一個被大水圍著的孤村子,一村子人都病倒了。但是泰山廟那里正是洪水的出口,水流很急,不能容舟,過不去!他和四個水性極好的專在救生船上救人的水手商量,弄了一只船,在他的腰上系了四根鐵鏈,每一根又分在一個水手的腰里,這樣,即使是船翻了,他們之中也可能有一個人把他救起來。②船開了,看著的人的眼睛里都蒙了一層眼淚。眼看這只船在驚濤駭浪里顛簸出沒,終于靠到了那個孤村,大家發出了雷鳴一樣的歡呼。這真是玩兒命的事!水退之后,那個村里的人合送了他一塊匾,就是那塊“急公好義”。拿一條命換一塊匾,這是一件傻事。另一件傻事是給汪炳治搭背,今年。汪炳是和他小時候一塊掏蛐蛐、放風箏的朋友。這人原先很闊。這家伙后來把家業敗得精光,連一片瓦都沒有,最后只好在幾家親戚家寄食。一天夜里,他覺得背上疼痛,渾身發燒,早上歪歪倒倒地來找王淡人。王淡人一看,這是個有名有姓的外癥:搭背。說:“你不用走了!”王淡人把汪炳留在家里住,管吃、管喝。王淡人祖上傳下來的麝香、冰片也為他用去了三分之一。一個多月以后,汪炳的搭背收口生肌,好了。有人問王淡人:“你干嘛為他治病?”王淡人倒對這話有點不解,說:“我不給他治,他會死的呀。”王淡人的老婆是很賢惠的,對王淡人所做的事沒有說過一個不字。但是她忍不住要問問淡人:“你給汪炳用掉的麝香、冰片,值多少錢?”王淡人笑一笑,說:“沒有多少錢。——我還有。”他老婆也只好笑一笑,搖搖頭。王淡人就是這樣,給人看病,做傻事,每天釣魚。③一庭春雨,滿架秋風。你好,王淡人先生!(有刪改)文本二:思想·語言·結構汪曾祺小說的開頭和結尾要寫好。④古人云:“自古文章爭一起”。孫犁同志曾說過:開頭很重要,開頭開好了,下面就可以頭頭是道。這是經驗之談。要寫好第一段,第一段里的第一句。我寫小說一般是“一遍稿”,但是開頭總要廢掉兩三張稿紙。開頭以峭拔為好。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原來的第一句是:“滁之四周皆山”,起得比較平。后來改成“環滁皆山也”,就峭拔得多,領起了下邊的氣勢。我寫過一篇小說《徙》。這篇小說是寫我小學的國文老師的。他是小學校歌的歌詞作者,我從小學校歌寫起。原來的開頭是:世界上曾經有過很多歌,都已經消失了。我到海邊轉了轉,回來換了一張稿紙,重新開頭:很多歌消失了。這樣不但比較峭拔,而且有更深的感慨。奉勸青年作家,不要輕易下筆,要“慎始”。其次,要“善終”,寫好結尾。往往有這種情況,小說通篇寫得不錯,可是結尾平常,于是前功盡棄。結尾于“謀篇”時就要想好,這樣整個小說才有個走向,不至于寫到哪里算哪里,成了沒有腦線的一風箏。有各式各樣結尾。湯顯祖評《董西廂》,說董很善于每一出的結尾。湯顯祖認為《董西廂》的結尾有兩種,一種是“煞尾”,一種是“度尾”。“煞尾”“如駿馬收韁,寸步不移”;“度尾”“如畫舫笙歌,從遠處來,過近處,又向遠處去”。湯顯祖不愧是大才子。我覺得結尾雖有多種,但不外是“煞尾”和“度尾”。(有刪改)6. 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正確的一項是( )A. 文本一中關于蜻蜓落竿的描寫,看似閑筆實則通過細節描寫營造了寧靜恬淡的氛圍,也體現了王淡人的醫者仁心。B. 醫生家的匾都是“功同良相”“濟世救人”這一套,此處含有諷刺意味,襯托了“急公好義”這塊匾的獨特價值。C. 從“這個醫生”到“這位老兄”再到“王淡人先生”,稱呼的不斷變化反映出作者對主人公先抑后揚的情感態度。D. 文本二對小說《徙》的創作介紹,讓讀者看到了汪曾祺小說的美學追求,也窺見了他的人生和社會理想。7. 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句子①以及下文寫王淡人辦的“傻事”,采用似貶實褒的方式,贊美了王淡人高超的醫術及淡泊恬靜的性格特點。B. 句子②通過旁觀者“蒙了一層眼淚”的細節,側面烘托王淡人冒險救人的壯舉,傳遞出民眾的感動與擔憂,言簡意賅而情感飽滿。C. 句子③化用鄭板橋的對子含蓄地表現出了王淡人的志趣,產生了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效果。D. 句子④引用古語,說明文人寫文章很注重開頭,下文列舉孫犁、歐陽修的事例,均是為了證明這一觀點。8. 本文畫波浪線部分寫得頗為巧妙,請談談你的理解。9. 請結合文本二,分析文本一的首尾兩段是如何體現“慎始”和“善終”的。(三)閱讀Ⅲ(本題共5小題,2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人也。知天長縣。有盜割人牛舌者,主來訴。拯曰:“第歸,殺而鬻之。”尋復有來告私殺牛者拯曰何為割牛舌而又告之盜驚服。徙知端州,遷殿中丞。端土產硯,前守緣貢,率取數十倍以遺權貴。拯命制者才足貢數,歲滿不持一硯歸。(節選自《宋史·包拯傳》)材料二:后漢劉寵為會稽太守,多善政。將去,父老赍錢送之,曰:“明府①下車以來,狗不夜吠,民不識吏。今當遷去,聊為贐送。”寵為選一大錢受之。今號其地曰錢清。(節選自《夜航船·選舉部·郡守》)材料三:吳隱之,字處默。廣州包帶山海,珍異所出,一篋之寶,可資數世,故前后刺史皆多黷貨。朝廷欲革嶺南之弊,以隱之廣州刺史。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門,有水曰貪泉,飲者懷無厭之欲。乃至泉所,酌而飲之,因賦詩曰:“古人云此水,一歃②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及在州,清操逾厲,常食不過菜及干魚而已,帷帳器服皆付外庫,時人頗謂其矯,然亦終始不易。(節選自《晉書·吳隱之傳》)材料四:子貢為信陽宰,將行,辭于孔子。孔子曰:“勤之慎之,奉天子之時,無奪無伐,無暴無盜。”子貢曰:“賜也,少而事君子,豈以盜為累哉?”孔子曰:“汝未之詳也。夫以賢代賢,是謂之奪;以不肖代賢,是謂之伐;緩令急誅,是謂之暴;取善自與,是謂之盜,盜非竊財之謂也。吾聞之,知為吏者,奉法以利民;不知為吏者,枉法以侵民,此怨之所由也。治官莫若平,臨財莫如廉。廉、平之守,不可改也。”(節選自《孔子家語·辯政》)[注]①明府:對太守、刺史等地方長官的尊稱;②歃:飲,微吸。10. 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尋復有A來告私B殺牛者C拯曰D何為割牛舌E而又告F之G盜驚服。11. 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 “狗不夜吠”的“夜”與《鴻門宴》“吾得兄事之”的“兄”用法相同。B. 聊,姑且,與《歸去來兮辭》“聊乘化以歸盡”的“聊”意義相同。C. “豈以盜為累哉”與《五代史伶官傳序》“豈獨伶人也哉”“豈”用法不同。D. 臨,面對,治理,與《陳情表》“州司臨門”的“臨”意義不同。12. 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包拯讓牛主人殺牛并售賣,引盜牛舌者自曝行徑,這展現了他斷案的智慧與機敏。B. 劉寵將離任會稽太守時,父老“赍錢送之”,這一細節側面凸顯了其治政成效。C. 吳隱之不懼貪泉傳說,坦然飲下貪泉水,當時眾人都認為他的行為有所改變。D. 孔子所謂的“盜”并非指一般的盜竊財物,而是指把一切美好的東西都歸于自己。13. 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端土產硯,前守緣貢,率取數十倍以遺權貴(2)不知為吏者,枉法以侵民,此怨之所由也。14. 材料四中孔子提出“臨財莫如廉”,三位人物如何踐行“廉”?請結合前三則材料分別概括。(四)閱讀IV(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兩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自題寫真①宋·司馬光黃面霜須細瘦身,從來未識漫相親。居然不可市朝往,骨相天生林野人。自題傳神宋·陸游識字深村叟,加巾下版僧。檐挑只草履,壁倚一烏藤。得酒猶能醉,逢山未怯登。莫論明日事,死至亦騰騰。【注】①自題寫真:即自題畫像。“寫真”和陸游詩中的“傳神”,都指肖像畫。15. 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兩位詩人均以平實的語言題寫自己的畫像,卻在平易中見出精氣神。B. 在兩首詩歌的后半部分,兩位詩人都通過議論來披瀝自己的內心。C. 司馬光詩的開頭未加鋪墊,開門見山地勾勒出畫中人的面容與身形。D. 陸游詩的頷聯描繪了清新雅致的家居環境,有力地烘托了詩人形象。16. 兩首詩中詩人都以村夫野老自居,但寄寓思想情感不同。請簡要分析。(五)名句名篇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諫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團結他人和輕視他人會造成不同的結果。(2)《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連用江、月、花三個意象,營造出朦朧意境,給人如夢似幻之感。(3)在中國古代社會中,“鼓”兼具實用和審美功能,它經常出現于古典詩詞中,如“__________,__________”。二、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2小題,18分)(一)(10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瑜伽是一種最自然的瘦身法,它的瘦身效果非常持久。只要堅持練習,傲人的身材就能與你常相伴。瑜伽的動作雖然很平緩,但消耗的熱量卻很大。依照每個體位的練習強度不同,每10分鐘的瑜伽練習約能消耗70卡的熱量,這相當于兩塊威化餅干的熱量。每周堅持進行2-3次的瑜伽練習,每次練習30分鐘左右,你體內多余的熱量就會被消耗掉,脂肪自然就不會堆積。此外,瑜伽還能幫助拉伸肌肉線條,讓你練出修長緊實的好身材。瑜伽的體位法、呼吸法和冥想都有調節自律神經的作用,并且能間接調節“內分泌系統”。此外,瑜伽體式中的各種彎曲、伸展、扭轉、擠壓等姿勢,也能直接按摩和滋養內分泌腺,使人體內分泌系統恢復正常。因此,堅持練習瑜伽的人常常會感覺自己的食欲逐漸減弱,從而控制食量,達到瘦身目的。18. 下列各句中引號,和文中“內分泌系統”的引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 )A. 他曾說過,“瑜伽是身、心、靈的修行”。B. 人體的“循環系統”由心臟、血管和血液組成,負責全身物質運輸。C. 這樣的“聰明人”還是少一點好。D. 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世界上最壯麗的雪山。19. 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你體內多余的熱量就會被消耗掉”,是否可以改為“你體內多余的熱量就會消耗掉”?為什么?20. 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主要運用了哪一種說明方法?請簡要分析其作用。(二)(8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1)____________________。當你堅持練習瑜伽一段時間后,便會發現自己不怎么喜歡脂肪含量高的食品了,轉而傾向于蔬菜、水果等綠色食品。你攝取的食物不僅營養豐富,而且熱量低,瘦身后也不容易反彈。(2)____________________。①在瑜伽練習中,②我們只有學會正確的呼吸方法,③才能讓身體各個器官發揮正常功能,④將有害的物質排出,⑤達到排毒瘦身。腹式呼吸,坐著或仰臥皆可。將左手或右手輕輕地放在肚臍上,吸氣時,直接將空氣吸入腹部,此時你會發現手被腹部鼓起。吸氣越深,腹部升起得越高,橫gé( )膜相應地下降。呼氣時,腹部將會朝著脊( )柱的方向收,用收縮的力量將空氣從肺部呼出去。胸式呼吸,仰臥或伸直腰背坐著,深深地吸氣,不要讓腹部擴張,而是將空氣直接吸入胸腔。這時你的肋骨向外和向上擴張,而腹部卻保持平坦。呼氣時,肋骨向下并向內收。完全呼吸,是將腹式和胸式呼吸法結合起來。先讓腹部最大程度地擴張,肩膀微微上抬,然后再擴張到胸部。呼氣時,先放松肩膀和胸部,然后放松腹部,并且收縮腹部的肌肉,盡可能地將所有的廢氣排出體外。21. 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22. 請按照括號內的要求作答。脊__________(注音)柱 橫gé__________(填字)膜23. 文中第二段標序號的部分有一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邏輯嚴密。可少量增刪詞語,不得改變原意。三、寫作(60分)24. 閱讀下面的漫畫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結合材料的內容和寓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參考答案【答案】1. B 2. D3. B 4.(1)特點:①情緒迎合:機器人過度認同用戶情緒,缺乏理性引導。②個性化生成:根據用戶情緒不斷調整語言,強化負面思維。③封閉式對話:回避現實干預建議,形成情緒閉環。(2)內容:①用戶傾訴孤獨、無助,AI未引導其尋求專業幫助。②AI可能對用戶的死亡念頭表示“理解”甚至“認同”。③對話中可能強化用戶“無人理解”“生活無意義”等認知。5. (1)人機雙重封閉:自反式信息繭房不僅封閉用戶,也使AI模型陷入迎合性成長,削弱其知識完整性(2)非理性交互固化:AI優先取悅用戶而非依據事實回應,導致人機交互日益非理性化。(3)沉浸效應加劇依賴:連續對話與虛擬互動增強用戶沉浸感,加深對繭房內信息的心理依賴。(4)群體極化強化:群體在AI支持下主動構建信息防線,加速共識形成,加劇社會認知極化。【答案】6. B 7. A8. (1)以對話刻畫人物性格:王淡人面對妻子的疑問,輕描淡寫地回應“沒有多少錢。——我還有”,這種語氣上的輕松與淡然,體現出他對金錢的淡泊、對朋友的無私幫助。他不計較得失,只以“救人”為本心,凸顯其“急公好義”的醫者仁心。(2)夫妻間的微妙情感張力:妻子“忍不住”發問,表明她雖賢惠,但也并非完全不在意經濟負擔。她的“笑一笑,搖搖頭”則透露出一種無奈與理解,也暗含對丈夫性格的包容與敬重。這種細節描寫,使人物關系更加真實、立體。(3)語言簡潔而意蘊深遠:對話短促、自然,卻蘊含豐富的情感層次。“我還有”三字,既是安慰妻子的實話,也可能是一種故作輕松的掩飾,暗示他對藥材的珍視與慷慨。這種“言外之意”的處理,使語言更具張力。(4)呼應主題,深化主旨:這段對話巧妙地呼應了全文“淡泊名利、重情重義”的主旋律。王淡人不為功名、不計得失的“傻氣”,正是作者所推崇的高潔人格。通過這句看似家常的對白,進一步強化了人物形象與作品主題的統一。9. ①開頭以簡潔的語言直截了當地交代人物的身份、愛好,語言比較峭拔;“幾乎每天釣魚”,除了寫人物的愛好,還暗含人物淡泊、從容的品質,領起下文對人物形象的塑造。②“你好,王淡人先生!”以“煞尾”的方式結尾,如“駿馬收韁”,干脆利索;在介紹完王淡人的兩件傻事后,稱呼王淡人為“先生”,并直接向其問好,體現了作者對王淡人品質的贊美與欽佩。【答案】10. CDG11. C 12. C13. (1)端州出產硯臺,此前的知府趁著進貢大都斂取是貢數幾十倍的硯臺,來贈送給當朝權貴。(2)不懂為官之道的人,歪曲法律來侵害人民,這就是百姓怨恨官吏的原因。14. 包拯的“廉”體現在絕不借職務之便謀取額外利益。劉寵的“廉”體現在面對百姓饋贈時,既尊重民意,又堅守原則,絕不貪受民財。吳隱之的“廉”體現在身處易貪環境中,仍能堅守本心,甚至以行動破除“貪”的迷思。【答案】15. D 16. (1)司馬光以“林野人”自居,寄寓不媚權貴、堅守隱逸的高潔志趣。 陸游以“村叟”“僧”自比,展現閑適灑脫、超然生死的豁達情懷。(2)司馬光詩突出遠離市朝、天生隱者風骨,強調人格操守。 陸游詩重在得酒能醉、遇山敢登,體現樂觀放達的人生態度。17.【答案】 ①. 竭誠則胡越一體 ②. 傲物則骨肉為行路 ③. 江流宛轉繞芳甸 ④. 月照花林皆似霰 ⑤. 漁陽鼙鼓動地來 ⑥. 驚破霓裳羽衣曲(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答案】18. B 19. 不可以刪“被”。(1)原句“你體內多余的熱量就會被消耗掉”是被動句,強調“熱量”是被動作的對象,突出瑜伽練習帶來的結果,語氣更柔和、客觀。(2)若改為“就會消耗掉”,則主語不明,語義不清,削弱了表達效果。20. (1)主要運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 將“每10分鐘瑜伽消耗70卡熱量”與“兩塊威化餅干的熱量”作比。(2)使抽象的熱量數據具體化,便于讀者直觀理解瑜伽的熱量消耗效果,增強說服力。【答案】21. (1)瑜伽能幫助改善飲食習慣(2)正確呼吸對瑜伽瘦身很重要22. ①. jǐ ②. 膈23. 第⑤處,修改為:達到排毒瘦身的效果。24.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