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一2026學年第一學期華岳學校八年級第一次綜合練習(語文)試題本試卷包括四道大題,共21道小題,共6頁,滿分12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考試結束后,將本試題和答題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并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域內。2.答題時,考生務必按照考試要求在答題卡上的指定區域內作答,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一、積累與運用(15分)(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立春過后,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冰雪融化,草木萌發,各種花次第開放。再過兩個月,燕子翻然歸來。不久,布谷鳥也來了。于是轉入炎熱的夏季,這是植物孕有果實的時期。到了秋天,果實成熱,植物的葉子漸漸變黃,在秋風中簌簌地落下來。北雁南飛,活躍在田間草際的昆蟲也都xiā0()聲匿跡。到處呈現一片衰草連天的景象,準備迎接風雪載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溫帶和亞熱帶區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復始。幾千年來,勞動人民注意了草木榮枯【甲】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同氣候的關系,據以安排農事。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要趕快耕地【乙】桃花開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趕快種谷子。布谷鳥開始唱歌,勞動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麥插禾【丙】這樣看來,花香鳥語,草長鷙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1.根據拼音填寫漢字并給加點字注音。(2分)(1)xia0()聲匿跡(2)風雪載途(2.解釋加點詞語在文中的含義。(2分)周而復始:3.在文中【甲)、【乙】、【丙處填入標點符號,恰當的一項是((分)A.,01C.、;。D4.下列表述不恰當的一項是()(2分)A.“立春過后,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一句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B.語段中的“榮枯”“去來”是兩對反義詞。C.草木榮枯、草木萌發、割麥插禾、花香鳥語都是并列結構的短語。D.畫波浪線的句子在語段中起引起下文作用。5.古詩文默寫(7分)(1)樹樹皆秋色,口口門門、(王績《衢)(2)晴州歷歷漢陽樹、「門口口口口門口.(崖題《黃鷓樓》(3)亂花漸欲迷人眼,【白居易《錢塘湖春行》(4)王維《使至塞上》中的詩句“m”以清晰的線條、鮮明的色彩勾勒出一幅雄奇壯麗的塞上風光圖。(5)李白《渡荊門送別》~詩中,借故鄉之水的深情厚誼表達對故鄉思念之情的語句是:二、閱讀理解(45分)(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題。(15分)【甲】記承天寺夜游(北宋)蘇軾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處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較,相與步于中庭。爬下如積水空明,水中策、杵文橫,益竹柏彩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乙】臨皋”閑題(北宋)蘇軾臨阜亭下八十數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媚雷水,吾叢食沐浴皆取何必歸鄉越!江山囚月本無常主閑者便是主人。聞范子豐四斯第因池,與此軌勝?【注釋】①臨皋:位于黃州,此文寫于蘇軾被貶黃州期問。②范子豐:名百嘉,是蘇軾的兒女親京6.根據提示,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3分)根據字形特征,根據“戶“的字形演變,可知“月色入戶“的“戶“意思是進行推測①文言詞語聯系成語,“懷民亦未寢"中的“寢“意思釋義方法推斷意思以成語“廢寢忘食“來印證。是②“聞范子豐新第園池”中的借助詞類活用,“第“是名詞,本義是宅院,“聞范子豐“第"意思是變換詞性新第園池“中的“第”有詞類活用現象。③7.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2分)A.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閑者便是主人B.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閑者便是主人C.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閑者便是主人D.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閑者/便是主人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①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②吾飲食沐浴皆取需,何必歸鄉哉!9.【甲】文中“閑人”之“閑”,【乙】文中“閑者”之“閑”意蘊相同之處為何?(2分)10.古人常以天地方物為友,你認為“明月”“大江”哪一景物可以成為蘇軾的好友?請結合甲乙兩文及你對蘇軾生平、個性的認識簡要闡述。(4分)(二)閱讀下面的文章,先成11~13小題。(7分)具有藝術氣質的中國古代地圖宋協偉①一般來說,人們對地田的關注,更多側重于其實用功能。然而,地田的內涵與外延絕非止于“用”。地田與藝術的關系以及地圖的文化之道也是有待挖掘的。從藝術的維度談地圖,或許可以為我們認識地困提供斯的視角。②中國地圖繪制的歷史十分悠久。在春秋戰國時期,地圖就廣泛運用于軍事、農牧業生產、城市建設。到漢代,中國的制圖水平已經達到一定的高度。魏普時期,裝秀提出了系統的地困編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