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統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13課與朱元思書練習題(含答案)積累與運用1.給下列加紅字注音水皆縹碧 急湍甚箭 泠泠作響 千轉不窮 鳶飛戾天 經綸世務2.按原文字形填空風煙( )凈 直視無( ) 急湍甚( ) 負勢( )上互相軒( ) 嚶嚶成( ) ( )飛( )天 經綸( )窺谷忘( ) 橫柯上( )3.解釋加點的字(1).風煙俱凈:(2).天山共色:(3).從流飄蕩:(4).任意東西:(5).一百許里:(6).天下獨絕:(7).水皆縹碧:(8).直視無礙:(9).急湍甚箭:(10).猛浪若奔:4. 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蟬則千轉不窮 悲守窮廬B.猿則百叫無絕 天下獨絕C.負勢競上 橫柯上蔽D.急湍甚箭 素湍綠潭5. 下列詞類活用現象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任意東西(名詞用作動詞,向東或向西)B.互相軒邈(形容詞用作動詞,往高處遠處伸展)C.橫柯上蔽(名詞用作動詞,向上)D.猛浪若奔(動詞用作名詞,飛奔的馬)6.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吳均的《與施從事書》《與顧章書》和《與朱元思書》并稱“吳均三書”,都是描寫山水的名篇。B.《與朱元思書》是駢體文,文字經千錘百煉,生動曉暢,句式整齊而有變化,讀來很有韻味。C.“答謝中書書”中的第二個“書”和“與朱元思書”中的“書”均指書信,是一種應用性文體,內容多是問候的套話。D.《與朱元思書》中,吳均用生花妙筆,為友人描繪出富春江的奇山異水,也寫出自己面對美景的感受。7.根據課文填空(1).文中從側面表現江水清澈的句子是: 。(2).文中與“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比喻、夸張)句子是: 。(3).文中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陽至桐廬沿途所見,歷歷如畫,令人有同行親見之感。同時,也表現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以簡練傳神的筆法從靜態和動態兩方面描寫了富春江的異水。水色、水深、水清、水急都突出了“異”的特點的句子是: 。(4).文中賦予靜止的山以奮發向上的無窮生命力的四句是: 。(5).表達作者對富春江奇山異水的贊美、留戀以及鄙棄功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 。8. 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從流飄蕩,任意東西。(省略句)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高頻)(3)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4)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5)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閱讀理解(一)閱讀《與朱元思書》,完成各題。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9.解釋句中加點詞的意思。①從流飄蕩 ②鳶飛戾天者10.下列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 負勢競上 至于負者歌于途 B. 天下獨絕 猿則百叫無絕C. 爭高直指 直視無礙 D. 風煙俱凈 湖中人鳥聲俱絕11.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①橫柯上蔽,在晝猶昏②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12. 本文先勾勒出富春江沿岸“奇山異水,天下獨絕。”的景色特點;看到富春江的奇山異水,作者發出了“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的感慨,含蓄地表達了作者 的人生態度。(二)閱讀下面選文,完成小題。【甲】 《與朱元思書》①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②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戲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③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唳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乙】仆去月謝病,還覓薜蘿①。梅溪之西有石門山者森壁爭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蟬吟鶴唳,水響猿啼,英英相雜,綿綿成韻。既素重②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饒竹實③。山谷所資,于斯已辦。仁智所樂,豈徒語哉!(吳均《與顧章書》)【注釋】①薜蘿:借指隱士的服裝或住處。②重:重視,看重。③竹實:文學作品中所描述的隱士所食之物,這里代指糧食。13、根據語境,參考方法提示,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加點詞 方法提示 解釋 (填寫文字)猿則百叫無絕 成語推斷法:滔滔不絕 (1)______________鳶飛戾天者 課內積累法 (2)_________________遂葺宇其上 課內遷移法: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3)_________________于斯已辦 義項選擇法:①備辦,置辦。②辦理,處理。③成,做成。 (4)_________________14. 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水皆縹碧,千丈見底。 (2)仁智所樂,豈徒語哉!15. 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三處)梅溪之西有石門山者森壁爭霞孤峰限日16.小語和小文就【甲】【乙】兩文和鏈接材料展開了討論。鏈接材料: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酈道元《三峽》)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問題。寇 準準少英邁,通《春秋》三傳①。年十九,舉進士。太宗取人,多臨軒顧問,年少者往往罷去。或教準增年,答曰:“準方進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評事,知歸州巴東、大名府成安縣。每期會賦役未嘗輒出符移②唯具鄉里姓名揭縣門百姓莫敢后期。累遷殿中丞、通判鄆州。召試學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館,為三司度支推官,轉鹽鐵判官。會詔百官言事,而準極陳利害,帝益器重之。擢尚書虞部郎中、樞密院直學士,判吏部東銓。嘗奏事殿中,語不合,帝怒起,準輒引帝衣,令帝復坐,事決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準,猶文皇之得魏徵也。”(選自《宋史·寇準傳》)【注釋】①三傳:《左氏傳》《公羊傳》《谷梁傳》。②符移:宜府征調敕命文書。17.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 )A.事決乃退 / 乃悟前狼假寐B.或教準增年 / 或王命急宣C.準方進取 / 方欲行D.帝益器重之 / 香遠益清18.請用三條“/”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每 期 會 賦 役 未 嘗 輒 出 符 移 唯 具 鄉 里 姓 名 揭 縣 門 百 姓 莫 敢 后 期。19.通讀文段,你認為寇準是一個怎樣的人?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問題。【甲】普性深沉有岸谷,雖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齷齪循默普剛毅果斷,未有其比。嘗奏薦某人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復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案牘擲地普顏色不變跪而拾之以歸。他日補綴舊紙,復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乙】有群臣當遷官,太祖素惡其人,不與。普堅以為請,太祖怒曰:“朕固不為遷官。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懲惡,賞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賞天下之刑賞,非陛下之刑賞,豈得以喜怒專之。”太祖怒甚,起,普亦隨之。太祖入宮,普立于宮門,久之不去,竟得俞允。(選自《宋史·趙普傳》)2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太祖乃悟 / 乃取一葫蘆置于地B.太祖素惡其人 / 可以調素琴C.且刑賞天下之刑賞 / 年且九十D.久之不去 / 一狼徑去21.請用三條“/”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太 祖 怒 碎 裂 案 牘 擲 地 普 顏 色 不 變 跪 而 拾 之 以 歸。22.這兩段文字,表現了趙普怎樣的性格?答案1、piǎo tuān línglíng zhuàn yuān lún 2.俱 礙 箭 競 邈 韻 鳶 戾 世務 反 蔽 3.(1)都消散干凈 (2)同樣的顏色。 (3)順、隨 (4)向東,向西 (5)表約數,相當于左右。 (6)獨一無二,絕:到了極點。 (7)青白色。 (8)阻礙 (9)急流的水;甚于、超過 (10)飛奔的馬 4.D 5.C 6.C 7.(1)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4)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 (5)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8.(1)(乘船)隨著江流漂蕩,任憑船隨意向東或向西漂流。(2)湍急的江流比箭還快,洶涌的大浪像飛奔的駿馬。(3)橫斜的樹枝在上面遮蔽著,白天也像黃昏時那樣陰暗;稀疏的枝條互相掩映,有時也可以見到太陽。(4)蟬長久不斷地叫,猿也啼叫不停。(5)那些極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就平息了名利之心。9.①隨著;②至。 10.D。11.①橫斜的樹枝在上面遮蔽著,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黃昏時那樣昏暗。②治理政務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12.鄙棄功名利祿,向往寧靜閑適生活13.(1)斷絕 (2)至、到達 (3)于是,就 (4)備辦,置辦14.(1)水都是淺青色的,千丈之深的地方也可以一望到底。(2)仁者智者喜愛山水,哪里只是說說而已!15.梅溪之西/有石門山者/森壁爭霞/孤峰限日16.(1)夸張 (2)湍急 (3)對自然山水的熱愛之情 (4)對世俗官場和追求功名利祿之徒的蔑視及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17.B18.每期會賦役/未嘗輒出符移/唯具鄉里姓名揭縣門/百姓莫敢后期。19.才華出眾,誠實守信,為官有方,敢于直諫。20.D21、太祖怒/碎裂案牘擲地/普顏色不變/跪而拾之以歸。22.以天下事為己任,不畏權勢,執著、堅定或深沉有岸谷,剛毅果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