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yīng)用平臺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 默寫1.(2025 江蘇二模)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以水為喻,形容時間流逝,表達深沉感慨的,有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也有屈原《離騷》中的“ , ”。(2)九江市湖口旅游局考慮選用與本地相關(guān)的古詩文名篇中的語句來制作名勝古跡宣傳語,如鼓樓上游客擊鼓體驗處的宣傳標牌可用“ , ”兩句。(3)對作者而言,項脊軒是個獨屬自己、不被干擾的空間,“ , ”兩句寫出了年輕的歸有光在這里動靜隨意、自在自得的生活狀態(tài)。2.(2025 遼寧模擬)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在自己的詩作中經(jīng)常用香草美人做比喻,司馬遷《屈原列傳》中“ , ”兩句對此做出了解釋。(2)李白在《蜀道難》中,化用西晉張載《劍閣銘》“形勝之地,匪親勿居”語句,以“ , ”兩句表達出對國事的憂慮與關(guān)切。(3)小剛臨摹了一幅山水畫,畫上有蓮、有船,他想在上面題兩句古人成句,比如“ , ”就不錯。3.(2025 高州市三模)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古代詩歌中常通過臉色的變化來表達情意,如《蜀道難》中人們聽聞蜀道之難的反應(yīng)“ ”和《琵琶行》中琵琶女自敘身世時“ ”。(2)在《屈原列傳(節(jié)選)》中,司馬遷對屈原的《離騷》評價極高,其中認為其文字簡練、含蓄隱晦的兩句是“ , ”。(3)草木是古詩詞常用意象,它的榮枯容易引發(fā)人們的感慨,詩人往往借其寄寓作者復(fù)雜的情感,如“ , ”。4.(2025 清遠二模)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蘇軾《赤壁賦》中,“ , ”兩句寫作者夜游赤壁,任憑小船飄蕩,越過那茫茫的江面。(2)秦觀《鵲橋仙》中贊嘆牛郎織女雖一年才可一聚,但其美好卻勝過諸多長相廝守的句子是“ , ”。(3)“芙蓉”具有高潔、素雅、清幽的特點,是古代詩歌中常見的意象,如“ , ”。5.(2025 龍巖三模)補寫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習近平總書記說:“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讀《過秦論》會讓我們明白秦朝滅亡的原因是“ ”。(2)南宋的《錢塘秋潮圖》,描繪了遠處峰岫,黛青隱隱,近景崖石,雜樹交織,中間則白浪滔滔,氣勢磅礴的畫面,讓人聯(lián)想到柳永《望海潮》中,“ , , ”描寫的景象。(3)“芝蘭生于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jié)。”“蘭”在古詩詞中,常被加以人的意志和理想,塑造出高雅、脫俗、獨立的氣質(zhì)。如“ , ”。6.(2025 湖南模擬)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辛棄疾《青玉案》文思細密,上片的燈月煙火、鳳簫戲舞以及下片的麗人群女都只是鋪墊“ , ”兩句,讀者也因此獲得人生精神的凝結(jié)和升華。(2)久經(jīng)戰(zhàn)亂的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獲得暫時的寧靜,期間代表作《客至》中詩人得知崔明府來訪,以與客談話的口吻吟出“ , ”表達了難以掩飾的欣喜與歡迎之情。(3)古詩文中“空”既可以表現(xiàn)客觀環(huán)境的空靈靜謐,也可以表達主觀上的無奈與悲涼,如 (人名)的“ ”承載著豐富的意蘊和濃厚的感情。7.(2025 長沙模擬)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歸去來兮辭 并序》中,陶淵明用“ , ”兩句寫自己歸家途中身立船頭的形象,以此來表達急切的心情。(2)李賀的《李憑箜篌引》中,“ , ”兩句以形寫聲,用玉的碎裂、花的盛開來寫箜篌的樂聲。(3)自然界的雨有著各樣的形態(tài),也給大地和人類帶來多樣的影響,是中國古典詩詞中常見的意象,如“ , ”兩句中就含有“雨”字。8.(2025 鎮(zhèn)江三模)補寫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王充《論衡》中有言:“鑿不休則溝深,斧不止則嶄多。”荀子《勸學》中的“ , ”八個字與之意思相近。(2)好戰(zhàn)必亡,然忘戰(zhàn)也必危。南宋林升《題臨安邸》中寫道:“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辛棄疾《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中“ , ”這兩句也有著類似的擔憂。(3)“吟”或“嘯”是古人吐露心曲、抒發(fā)情懷的方式,在古代詩文中較為常見,如:“ , 。”9.(2025 貴州二模)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蘇洵《六國論》中,指出齊國雖然沒有賄賂秦國,卻也隨著五國滅亡而滅亡的原因的句子是“ ”,告誡統(tǒng)治者不要被強敵積久而成的威勢所脅迫的句子是“ ”。(2)在《報任安書(節(jié)選)》中,司馬遷指出《詩經(jīng)》大部分都是一些圣賢們?yōu)槭惆l(fā)憤懣而寫作的句子是“ , ”。(3)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中,“ ”是對上片所描寫的雄偉江山的總括評價,“ ”描寫了周瑜的外貌,表現(xiàn)他雖為武將,卻有文士的風度。10.(2025 江西二模)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柳永在《望海潮》中用“ , ”來描寫西湖美麗的夏秋之景。(2)在《六國論》中蘇洵用古人的兩句詩“ , ”來作形象的比喻,指出了六國滅亡的根本原因。(3)唐代許多詩人在送別親朋好友時,寫下了很多安慰友人、樂觀豁達的詩句,例如“ , ”。11.(2025 石家莊模擬)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辛棄疾《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中用“ , ”兩句描寫劉裕英勇殺敵的場面,以激勵當權(quán)者北伐。(2)《韓非子 外儲說左》描繪了“國無盜賊”“夜不閉戶”的和諧場景,這與《禮記 大道之行也》“ , ”的大同場景十分相似。(3)上課時,老師說古人十分喜愛音樂,在古詩詞中常用動物或植物來表現(xiàn)音樂的魅力。小明頓時想到了“ , ”這兩句詩來印證老師的觀點。12.(2025 贛州三模)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姚鼐的《登泰山記》中“ , ”兩句,描繪了日出前泰山霞光繽紛絢麗的壯觀景象。(2)魏征在《諫太宗十思疏》中指出“ , ”,以此勸誡為君者“慎終如始,方盡其美”。(3)酒食是詩歌中常見的描寫對象,古人無論貧富,設(shè)宴待客皆有酒有菜,比如“ , ”。13.(2025 郴州二模)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牧《阿房宮賦》中,總結(jié)六國和秦國滅亡的歷史教訓后,提醒唐朝統(tǒng)治者不要重蹈覆轍的名句是“ , ”。(2)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中,感嘆“個人的生命是短暫即逝的,而人類的存在則是綿延久長”的句子是“ , ”。(3)“酒”是古代文人筆下常見的意象之一,但有些文人在詩文中不愛直說“酒”,喜歡用酒的別稱雅號或與酒有關(guān)的器皿來指代“酒”,借此抒發(fā)豐富的情感,如“ , ”。14.(2025 重慶一模)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的《離騷》中經(jīng)常用香花芳草作比喻,關(guān)于這一點,司馬遷在《史記 屈原賈生列傳》中作出了自己的解釋:“ , ”。(2)李商隱的《錦瑟》中“ , ”兩句運用鮫人淚珠和良玉生煙的典故,讓人感受到一種對美好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而又無法實現(xiàn)的悲哀。(3)陸游的《書憤》中追憶兩次抗金勝利的詩句是:“ , ”。15.(2025 江西模擬)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中,“ , ”兩句寫月色如霜,霜飛無從覺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2)魏征《諫太宗十思疏》中,“ , ”兩句指出君主應(yīng)該選拔有才能的人,聽取好的意見。(3)古詩詞中有很多以“空”營造意境氛圍的,或?qū)應(yīng)毷氐墓录牛驅(qū)懣占派n涼的環(huán)境,或?qū)懹⑿鄣氖б猓纭啊? , ”。16.(2025 杭州模擬)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曹操在《短歌行》中引用《詩經(jīng)》中的話,來表達他求賢才而不得時日思夜慕之情的句子是“ , ”。(2)《六國論》對六國滅亡的原因進行了探究,蘇洵認為,韓、魏、楚三國是因賄賂秦國而亡的,而齊、燕、趙三國沒有賄賂秦國也滅亡,則是因為“ , ”。(3)在離別時,詩人不是抒寫惜別之情,而是表達曠達之意的詩句有“ , ”。17.(2025 湖北三模)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海”有的時候或許并不指水,也可以代指廣闊的沙漠,如《燕歌行》“ , ”兩句中的“海”即是如此。(2)《歸去來兮辭》中,陶淵明記敘了當自己抬起頭遙望遠方時,看到了“ , ”這樣美好的景象。(3)學校近日要舉辦“家鄉(xiāng)文化生活”交流活動,需要記錄家鄉(xiāng)的人或物,你不禁想到了古詩文中描繪家鄉(xiāng)風物的詩句“ , ”。18.(2025 蘇州三模)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蘇洵《六國論》中以“ ”表達對朝廷重蹈六國覆轍的憂慮,其實早在唐代杜牧《阿房宮賦》中就用“ ”對其中的原因進行揭示了。(2)《燕歌行并序》中,高適飽含著悲憫和禮贊,用“ , ”描寫戰(zhàn)士們與敵人短兵相接、浴血奮戰(zhàn)的情景,說明他們并不是為了取得個人功勛而視死如歸。(3)唐代李益在《立秋前一日覽鏡》中寫道:“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在唐宋詩詞中,像這樣攬鏡自照、感慨世事人生的名句還有很多,如“ , ”。19.(2025 黑龍江四模)將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補充完整。(1)蘇洵《六國論》“ ”一句直接指出六國失敗的原因,賈誼《過秦論》“ ”一句總結(jié)了秦朝覆亡的原因。(2)《論語 泰伯》中曾子所說的“ , ”兩句話可以作為肩負時代重任的有志青年的座右銘。(3)“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三句將有相同意蘊的意象巧妙地疊加在一起,這是古詩詞常用的一種手法,如“ , ”。20.(2025 湖北模擬)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曾皙“ ”的有禮的舉動與子路“ ”的輕率急躁的表現(xiàn)有著鮮明對比。(2)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并序)》對后世文人影響很大,他們創(chuàng)作的詩文往往化用該篇中的文句,如周拾的“貴使容吾膝”化用的是“ ”,柳宗元“巖上無心云相逐”化用的是“ ”。(3)在古代文人筆下,月和水這兩種事物常常關(guān)聯(lián)在一起,如“ , ”等。21.(2025 全國二模)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項脊軒志》中,作者運用疊詞描摹事物,如用“ ”描寫出微風拂過、桂影搖曳的美麗可愛,用“ ”描寫了庭中枇杷樹的生長情況。(2)人常有一種愛屋及烏的心理,《詩經(jīng) 風 靜女》里的“ , ”兩句詩就體現(xiàn)了這種心理。(3)杭州大運會期間,小剛漫步西湖河畔,不由想起唐宋文人的名句:“ , 。”22.(2025 河南模擬)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比興”手法并非《詩經(jīng)》專屬,在《將進酒)中,李白便用“ , ”兩句起興,以黃河之水引出內(nèi)心對時光一去不復(fù)返的慨嘆。(2)評價一部文學作品,可以借用其他文學作品與之進行比較,例如司馬遷《屈原列傳》中“ , ”兩句,即通過評價《國風》和《小雅》的風格特征,從而強調(diào)了《離騷》兼有兩者之長。(3)“飛將軍”李廣猿臂善射,才氣無雙,在大漢疆域內(nèi)外,早就眾口傳頌,無人不知,故而被寫入諸多詩詞作品中,如“ , ”。23.(2025 貴陽模擬)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禮記 禮運》中,可以給現(xiàn)在政府任用人才、營造社會風氣提供借鑒的兩句是:“ , 。”(2)“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李白在詩中以心隨明月寄相思,《春江花月夜》中“ , ”也以類似的表達來寄寓思婦的深情。(3)捍御匈奴、關(guān)愛士卒的西漢名將李廣被稱為“飛將軍”,唐人邊塞詩中對其多有提及,如“ , ”。24.(2025 湛江一模)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歸去來兮辭》中的“ , ”兩句描繪樹木和泉水,表現(xiàn)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機,疊詞的運用使句子充滿了韻律感。(2)蘇洵在《六國論》中解釋了齊、趙兩國滅亡的原因,他認為齊國滅亡的原因是“ ,而對于趙國滅亡”,他感嘆道:“ 。”(3)杏花象征意味濃郁,它代表春意盎然,象征生機勃勃,還寓意幸福。比如唐宋詩句“ , ”。25.(2025 衡水模擬)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向游客介紹三星堆遺址時,解說員引用了《蜀道難》中“ , ”兩句,來說明很久以前蜀地就建立了國家。(2)小剛立于泰山之頂?shù)却粘觯斂吹教炜粘霈F(xiàn)奇幻變化時,他不由吟誦出姚鼐《登泰山記》中關(guān)于日出前景象的句子“ , ”。(3)魏晉名士,風流倜儻,雅好長嘯。其實“嘯”只是一種形式,倨傲狂放才是它的靈魂。“嘯”興盛于魏晉,如“ ”;唐宋時期,文人的嘯已經(jīng)不多了,但仍能聽到一絲余音,如“ ”。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 默寫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1.(2025 江蘇二模)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以水為喻,形容時間流逝,表達深沉感慨的,有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也有屈原《離騷》中的“ 汩余若將不及兮 , 恐年歲之不吾與 ”。(2)九江市湖口旅游局考慮選用與本地相關(guān)的古詩文名篇中的語句來制作名勝古跡宣傳語,如鼓樓上游客擊鼓體驗處的宣傳標牌可用“ 桴止響騰 , 余韻徐歇 ”兩句。(3)對作者而言,項脊軒是個獨屬自己、不被干擾的空間,“ 偃仰嘯歌 , 冥然兀坐 ”兩句寫出了年輕的歸有光在這里動靜隨意、自在自得的生活狀態(tài)。【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分析】本題考查學生默寫詩文名句的能力。答題時要熟背相關(guān)篇目,并理解語句的含義,準確地寫出相關(guān)名句。【解答】故答案為:(1)汩余若將不及兮 恐年歲之不吾與(重點字:汩)(2)桴止響騰 余韻徐歇(重點字:桴)(3)偃仰嘯歌 冥然兀坐(重點字:偃)2.(2025 遼寧模擬)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在自己的詩作中經(jīng)常用香草美人做比喻,司馬遷《屈原列傳》中“ 其志潔 , 故其稱物芳 ”兩句對此做出了解釋。(2)李白在《蜀道難》中,化用西晉張載《劍閣銘》“形勝之地,匪親勿居”語句,以“ 所守或匪親 , 化為狼與豺 ”兩句表達出對國事的憂慮與關(guān)切。(3)小剛臨摹了一幅山水畫,畫上有蓮、有船,他想在上面題兩句古人成句,比如“ 金槳木蘭船 , 戲采江南蓮 ”就不錯。【答案】(1)其志潔 故其稱物芳(2)所守或匪親 化為狼與豺(3)金槳木蘭船 戲采江南蓮【分析】本題考查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層級為A。高考時,以《考試說明》規(guī)定的篇目為主,文體側(cè)重于詩歌和散文。完成此類型題目,主要是靠同學們平時的積累,同時也要注意突破關(guān)鍵字(生僻字,通假字,同義異形字,語氣助詞等),避免錯別字的出現(xiàn)。做題時,書寫要工整清晰,留意語句的出處和具體的語境(情景默寫的方式增加了對學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學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礎(chǔ)上進行識記)。【解答】故答案為:(1)其志潔 故其稱物芳(重點字:稱)(2)所守或匪親 化為狼與豺(重點字:稱)(3)金槳木蘭船 戲采江南蓮(重點字:槳)3.(2025 高州市三模)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古代詩歌中常通過臉色的變化來表達情意,如《蜀道難》中人們聽聞蜀道之難的反應(yīng)“ 使人聽此凋朱顏 ”和《琵琶行》中琵琶女自敘身世時“ 整頓衣裳起斂容 ”。(2)在《屈原列傳(節(jié)選)》中,司馬遷對屈原的《離騷》評價極高,其中認為其文字簡練、含蓄隱晦的兩句是“ 其文約 , 其辭微 ”。(3)草木是古詩詞常用意象,它的榮枯容易引發(fā)人們的感慨,詩人往往借其寄寓作者復(fù)雜的情感,如“ 惟草木之零落兮 , 恐美人之遲暮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分析】本題考查學生默寫詩文名句的能力。答題時要熟背相關(guān)篇目,并理解語句的含義,準確地寫出相關(guān)名句。【解答】故答案為:(1)使人聽此凋朱顏 整頓衣裳起斂容(重點字:斂)(2)其文約 其辭微(重點字:微)(3)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遲暮(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六朝舊事隨流水 但寒煙衰草凝綠)(重點字:暮)4.(2025 清遠二模)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蘇軾《赤壁賦》中,“ 縱一葦之所如 , 凌萬頃之茫然 ”兩句寫作者夜游赤壁,任憑小船飄蕩,越過那茫茫的江面。(2)秦觀《鵲橋仙》中贊嘆牛郎織女雖一年才可一聚,但其美好卻勝過諸多長相廝守的句子是“ 金風玉露一相逢 , 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3)“芙蓉”具有高潔、素雅、清幽的特點,是古代詩歌中常見的意象,如“ 涉江采芙蓉 , 蘭澤多芳草 ”。【答案】(1)縱一葦之所如 凌萬頃之茫然(2)金風玉露一相逢 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3)涉江采芙蓉 蘭澤多芳草(小楫輕舟 夢入芙蓉浦)【分析】本題考查學生默寫詩文名句的能力。答題時要熟背相關(guān)篇目,并理解語句的含義,準確地寫出相關(guān)名句。【解答】故答案為:(1)縱一葦之所如 凌萬頃之茫然(重點字:凌)(2)金風玉露一相逢 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重點字:便)(3)涉江采芙蓉 蘭澤多芳草(小楫輕舟 夢入芙蓉浦)(重點字:澤)5.(2025 龍巖三模)補寫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習近平總書記說:“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讀《過秦論》會讓我們明白秦朝滅亡的原因是“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2)南宋的《錢塘秋潮圖》,描繪了遠處峰岫,黛青隱隱,近景崖石,雜樹交織,中間則白浪滔滔,氣勢磅礴的畫面,讓人聯(lián)想到柳永《望海潮》中,“ 云樹繞堤沙 , 怒濤卷霜雪 , 天塹無涯 ”描寫的景象。(3)“芝蘭生于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jié)。”“蘭”在古詩詞中,常被加以人的意志和理想,塑造出高雅、脫俗、獨立的氣質(zhì)。如“ 扈江離以辟芷兮 , 紉秋蘭以為佩 ”。【答案】(1)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2)云樹繞堤沙 怒濤卷霜雪 天塹無涯(3)扈江離以辟芷兮 紉秋蘭以為佩【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名句名篇識記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為兩類:識記式默寫、情景式默寫(理解性默寫),其中識記式默寫考查字形默寫,情景式默寫(理解性默寫)主要考查在語境中的具體運用,具有一定難度,理解能力和記憶力都同時考查到了。【解答】故答案為:(1)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重點字:異)(2)云樹繞堤沙 怒濤卷霜雪 天塹無涯(重點字:涯)(3)扈江離以辟芷兮 紉秋蘭以為佩(重點字:扈)6.(2025 湖南模擬)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辛棄疾《青玉案》文思細密,上片的燈月煙火、鳳簫戲舞以及下片的麗人群女都只是鋪墊“ 那人卻在 , 燈火闌珊處 ”兩句,讀者也因此獲得人生精神的凝結(jié)和升華。(2)久經(jīng)戰(zhàn)亂的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獲得暫時的寧靜,期間代表作《客至》中詩人得知崔明府來訪,以與客談話的口吻吟出“ 花徑不曾緣客掃 , 蓬門今始為君開 ”表達了難以掩飾的欣喜與歡迎之情。(3)古詩文中“空”既可以表現(xiàn)客觀環(huán)境的空靈靜謐,也可以表達主觀上的無奈與悲涼,如 王維 (人名)的“ 空山新雨后 ”承載著豐富的意蘊和濃厚的感情。【答案】(1)那人卻在 燈火闌珊處(2)花徑不曾緣客掃 蓬門今始為君開(3)王維 空山新雨后【分析】本題考查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層級為A。高考時,以《考試說明》規(guī)定的篇目為主,文體側(cè)重于詩歌和散文。完成此類型題目,主要是靠同學們平時的積累,同時也要注意突破關(guān)鍵字(生僻字,通假字,同義異形字,語氣助詞等),避免錯別字的出現(xiàn)。做題時,書寫要工整清晰,留意語句的出處和具體的語境(情景默寫的方式增加了對學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學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礎(chǔ)上進行識記)。【解答】故答案為:(1)那人卻在 燈火闌珊處(重點字:闌)(2)花徑不曾緣客掃 蓬門今始為君開(重點字:緣)(3)王維 空山新雨后(重點字:新)7.(2025 長沙模擬)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歸去來兮辭 并序》中,陶淵明用“ 舟遙遙以輕飏 , 風飄飄而吹衣 ”兩句寫自己歸家途中身立船頭的形象,以此來表達急切的心情。(2)李賀的《李憑箜篌引》中,“ 昆山玉碎鳳凰叫 , 芙蓉泣露香蘭笑 ”兩句以形寫聲,用玉的碎裂、花的盛開來寫箜篌的樂聲。(3)自然界的雨有著各樣的形態(tài),也給大地和人類帶來多樣的影響,是中國古典詩詞中常見的意象,如“ 渭城朝雨浥輕塵 , 客舍青青柳色新 ”兩句中就含有“雨”字。【答案】(1)舟遙遙以輕飏 風飄飄而吹衣(2)昆山玉碎鳳凰叫 芙蓉泣露香蘭笑(3)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名句名篇識記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為兩類:識記式默寫、情景式默寫(理解性默寫),其中識記式默寫考查字形默寫,情景式默寫(理解性默寫)主要考查在語境中的具體運用,具有一定難度,理解能力和記憶力都同時考查到了。【解答】故答案為:(1)舟遙遙以輕飏 風飄飄而吹衣(重點字:飏)(2)昆山玉碎鳳凰叫 芙蓉泣露香蘭笑(重點字:凰)(3)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重點字:浥)8.(2025 鎮(zhèn)江三模)補寫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王充《論衡》中有言:“鑿不休則溝深,斧不止則嶄多。”荀子《勸學》中的“ 鍥而不舍 , 金石可鏤 ”八個字與之意思相近。(2)好戰(zhàn)必亡,然忘戰(zhàn)也必危。南宋林升《題臨安邸》中寫道:“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辛棄疾《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中“ 佛貍祠下 , 一片神鴉社鼓 ”這兩句也有著類似的擔憂。(3)“吟”或“嘯”是古人吐露心曲、抒發(fā)情懷的方式,在古代詩文中較為常見,如:“ 登東皋以舒嘯, , 臨清流而賦詩 。”【答案】(1)鍥而不舍 金石可鏤(2)佛貍祠下 一片神鴉社鼓(3)登東皋以舒嘯 臨清流而賦詩【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名句名篇識記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為兩類:識記式默寫、情景式默寫(理解性默寫),其中識記式默寫考查字形默寫,情景式默寫(理解性默寫)主要考查在語境中的具體運用,具有一定難度,理解能力和記憶力都同時考查到了。【解答】故答案為:(1)鍥而不舍 金石可鏤(重點字:鍥)(2)佛貍祠下 一片神鴉社鼓(重點字:佛)(3)登東皋以舒嘯 臨清流而賦詩(重點字:賦)9.(2025 貴州二模)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蘇洵《六國論》中,指出齊國雖然沒有賄賂秦國,卻也隨著五國滅亡而滅亡的原因的句子是“ 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告誡統(tǒng)治者不要被強敵積久而成的威勢所脅迫的句子是“ 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2)在《報任安書(節(jié)選)》中,司馬遷指出《詩經(jīng)》大部分都是一些圣賢們?yōu)槭惆l(fā)憤懣而寫作的句子是“ 《詩》三百篇 , 大底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 ”。(3)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中,“ 江山如畫 ”是對上片所描寫的雄偉江山的總括評價,“ 羽扇綸巾 ”描寫了周瑜的外貌,表現(xiàn)他雖為武將,卻有文士的風度。【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分析】本題考查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層級為A。高考時,以《考試說明》規(guī)定的篇目為主,文體側(cè)重于詩歌和散文。完成此類型題目,主要是靠同學們平時的積累,同時也要注意突破關(guān)鍵字(生僻字,通假字,同義異形字,語氣助詞等),避免錯別字的出現(xiàn)。做題時,書寫要工整清晰,留意語句的出處和具體的語境(情景默寫的方式增加了對學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學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礎(chǔ)上進行識記)。【解答】故答案為:(1)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重點字:嬴)(2)《詩》三百篇 大底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重點字:憤)(3)江山如畫 羽扇綸巾(重點字:綸)10.(2025 江西二模)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柳永在《望海潮》中用“ 有三秋桂子 , 十里荷花 ”來描寫西湖美麗的夏秋之景。(2)在《六國論》中蘇洵用古人的兩句詩“ 以地事秦 , 猶抱薪救火 ”來作形象的比喻,指出了六國滅亡的根本原因。(3)唐代許多詩人在送別親朋好友時,寫下了很多安慰友人、樂觀豁達的詩句,例如“ 海內(nèi)存知己 , 天涯若比鄰 ”。【答案】(1)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2)以地事秦 猶抱薪救火(3)海內(nèi)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分析】本題考查學生默寫詩文名句的能力。答題時要熟背相關(guān)篇目,并理解語句的含義,準確地寫出相關(guān)名句。【解答】故答案為:(1)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重點字:荷)(2)以地事秦 猶抱薪救火(重點字:薪)(3)海內(nèi)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重點字:涯)11.(2025 石家莊模擬)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辛棄疾《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中用“ 金戈鐵馬 , 氣吞萬里如虎 ”兩句描寫劉裕英勇殺敵的場面,以激勵當權(quán)者北伐。(2)《韓非子 外儲說左》描繪了“國無盜賊”“夜不閉戶”的和諧場景,這與《禮記 大道之行也》“ 盜竊亂賊而不作 , 故外戶而不閉 ”的大同場景十分相似。(3)上課時,老師說古人十分喜愛音樂,在古詩詞中常用動物或植物來表現(xiàn)音樂的魅力。小明頓時想到了“ 舞幽壑之潛蛟 , 泣孤舟之嫠婦 ”這兩句詩來印證老師的觀點。【答案】(1)金戈鐵馬 氣吞萬里如虎(2)盜竊亂賊而不作 故外戶而不閉(3)舞幽壑之潛蛟 泣孤舟之嫠婦【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名句默寫的能力。此類題目要注意重點字的寫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寫法,不能出現(xiàn)錯別字或漏字、多字。【解答】故答案為:(1)金戈鐵馬 氣吞萬里如虎(重點字:戈)(2)盜竊亂賊而不作 故外戶而不閉(重點字:賊)(3)舞幽壑之潛蛟 泣孤舟之嫠婦(重點字:壑)12.(2025 贛州三模)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姚鼐的《登泰山記》中“ 極天云一線異色 , 須臾成五采 ”兩句,描繪了日出前泰山霞光繽紛絢麗的壯觀景象。(2)魏征在《諫太宗十思疏》中指出“ 有善始者實繁 , 能克終者蓋寡 ”,以此勸誡為君者“慎終如始,方盡其美”。(3)酒食是詩歌中常見的描寫對象,古人無論貧富,設(shè)宴待客皆有酒有菜,比如“ 烹羊宰牛且為樂 , 會須一飲三百杯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分析】本題考查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層級為A。高考時,以《考試說明》規(guī)定的篇目為主,文體側(cè)重于詩歌和散文。完成此類型題目,主要是靠同學們平時的積累,同時也要注意突破關(guān)鍵字(生僻字,通假字,同義異形字,語氣助詞等),避免錯別字的出現(xiàn)。做題時,書寫要工整清晰,留意語句的出處和具體的語境(情景默寫的方式增加了對學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學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礎(chǔ)上進行識記)。【解答】故答案為:(1)極天云一線異色 須臾成五采(重點字:臾)(2)有善始者實繁 能克終者蓋寡(重點字:寡)(3)烹羊宰牛且為樂 會須一飲三百杯(重點字:烹)13.(2025 郴州二模)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牧《阿房宮賦》中,總結(jié)六國和秦國滅亡的歷史教訓后,提醒唐朝統(tǒng)治者不要重蹈覆轍的名句是“ 后人哀之而不鑒之 , 亦使后人而復(fù)哀后人也 ”。(2)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中,感嘆“個人的生命是短暫即逝的,而人類的存在則是綿延久長”的句子是“ 人生代代無窮已 , 江月年年望相似 ”。(3)“酒”是古代文人筆下常見的意象之一,但有些文人在詩文中不愛直說“酒”,喜歡用酒的別稱雅號或與酒有關(guān)的器皿來指代“酒”,借此抒發(fā)豐富的情感,如“ 引壺觴以自酌 , 眄庭柯以怡顏 ”。【答案】(1)后人哀之而不鑒之 亦使后人而復(fù)哀后人也(2)人生代代無窮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3)引壺觴以自酌 眄庭柯以怡顏 ( 何以解憂 唯有杜康/人生得意須盡歡 莫使金樽空對月/駕一葉之扁舟 舉匏樽以相屬)【分析】本題考查默寫常見名句名篇的能力。情境式默寫題一般都涉及正確理解文意及句子內(nèi)涵,因此平時積累時要加強理解性記憶,弄清文章內(nèi)容及句子內(nèi)涵,切不可死記硬背。【解答】故答案為:(1)后人哀之而不鑒之 亦使后人而復(fù)哀后人也(重點字:鑒)(2)人生代代無窮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重點字:望)(3)引壺觴以自酌 眄庭柯以怡顏 ( 何以解憂 唯有杜康/人生得意須盡歡 莫使金樽空對月/駕一葉之扁舟 舉匏樽以相屬)(重點字:眄)14.(2025 重慶一模)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的《離騷》中經(jīng)常用香花芳草作比喻,關(guān)于這一點,司馬遷在《史記 屈原賈生列傳》中作出了自己的解釋:“ 其志潔 , 故其稱物芳 ”。(2)李商隱的《錦瑟》中“ 滄海月明珠有淚 , 藍田日暖玉生煙 ”兩句運用鮫人淚珠和良玉生煙的典故,讓人感受到一種對美好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而又無法實現(xiàn)的悲哀。(3)陸游的《書憤》中追憶兩次抗金勝利的詩句是:“ 樓船夜雪瓜洲渡 , 鐵馬秋風大散關(guān) ”。【答案】(1)其志潔 故其稱物芳(2)滄海月明珠有淚 藍田日暖玉生煙(3)樓船夜雪瓜洲渡 鐵馬秋風大散關(guān)【分析】本題考查學生默寫詩文名句的能力。答題時要熟背相關(guān)篇目,并理解語句的含義,準確地寫出相關(guān)名句。【解答】故答案為:(1)其志潔 故其稱物芳(重點字:稱)(2)滄海月明珠有淚 藍田日暖玉生煙(重點字:暖)(3)樓船夜雪瓜洲渡 鐵馬秋風大散關(guān)(重點字:洲)15.(2025 江西模擬)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中,“ 空里流霜不覺飛 , 汀上白沙看不見 ”兩句寫月色如霜,霜飛無從覺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2)魏征《諫太宗十思疏》中,“ 簡能而任之 , 擇善而從之 ”兩句指出君主應(yīng)該選拔有才能的人,聽取好的意見。(3)古詩詞中有很多以“空”營造意境氛圍的,或?qū)應(yīng)毷氐墓录牛驅(qū)懣占派n涼的環(huán)境,或?qū)懹⑿鄣氖б猓纭啊∮畴A碧草自春色 , 隔葉黃鸝空好音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名句名篇識記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為兩類:識記式默寫、情景式默寫(理解性默寫),其中識記式默寫考查字形默寫,情景式默寫(理解性默寫)主要考查在語境中的具體運用,具有一定難度,理解能力和記憶力都同時考查到了。【解答】故答案為:(1)空里流霜不覺飛 汀上白沙看不見(重點字:霜)(2)簡能而任之 擇善而從之(重點字:善)(3)映階碧草自春色 隔葉黃鸝空好音(重點字:鸝)16.(2025 杭州模擬)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曹操在《短歌行》中引用《詩經(jīng)》中的話,來表達他求賢才而不得時日思夜慕之情的句子是“ 青青子衿 , 悠悠我心 ”。(2)《六國論》對六國滅亡的原因進行了探究,蘇洵認為,韓、魏、楚三國是因賄賂秦國而亡的,而齊、燕、趙三國沒有賄賂秦國也滅亡,則是因為“ 蓋失強援 , 不能獨完 ”。(3)在離別時,詩人不是抒寫惜別之情,而是表達曠達之意的詩句有“ 海內(nèi)存知己 , 天涯若比鄰 ”。【答案】(1)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2)蓋失強援 不能獨完(3)海內(nèi)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或: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古詩文默寫能力。首先要熟悉課標要求的必背篇目并積極課外積累,根據(jù)題中情境提示補寫詩文句,不多字不漏字,不寫錯別字。【解答】故答案為:(1)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重點字:衿)(2)蓋失強援 不能獨完(重點字:援)(3)海內(nèi)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重點字:己)或: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重點字:曾)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重點字:己)17.(2025 湖北三模)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海”有的時候或許并不指水,也可以代指廣闊的沙漠,如《燕歌行》“ 校尉羽書飛瀚海 , 單于獵火照狼山 ”兩句中的“海”即是如此。(2)《歸去來兮辭》中,陶淵明記敘了當自己抬起頭遙望遠方時,看到了“ 云無心以出岫 , 鳥倦飛而知還 ”這樣美好的景象。(3)學校近日要舉辦“家鄉(xiāng)文化生活”交流活動,需要記錄家鄉(xiāng)的人或物,你不禁想到了古詩文中描繪家鄉(xiāng)風物的詩句“ 春暮百花次第殘 , 家山槐樹花初綻 ”。【答案】(1)校尉羽書飛瀚海 單于獵火照狼山(2)云無心以出岫 鳥倦飛而知還(3)春暮百花次第殘 家山槐樹花初綻【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名句名篇識記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為兩類:識記式默寫、情景式默寫(理解性默寫),其中識記式默寫考查字形默寫,情景式默寫(理解性默寫)主要考查在語境中的具體運用,具有一定難度,理解能力和記憶力都同時考查到了。【解答】故答案為:(1)校尉羽書飛瀚海 單于獵火照狼山(重點字:瀚)(2)云無心以出岫 鳥倦飛而知還(重點字:岫)(3)春暮百花次第殘 家山槐樹花初綻(重點字:綻)18.(2025 蘇州三模)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蘇洵《六國論》中以“ 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表達對朝廷重蹈六國覆轍的憂慮,其實早在唐代杜牧《阿房宮賦》中就用“ 后人哀之而不鑒之 ”對其中的原因進行揭示了。(2)《燕歌行并序》中,高適飽含著悲憫和禮贊,用“ 相看白刃血紛紛 , 死節(jié)從來豈顧勛 ”描寫戰(zhàn)士們與敵人短兵相接、浴血奮戰(zhàn)的情景,說明他們并不是為了取得個人功勛而視死如歸。(3)唐代李益在《立秋前一日覽鏡》中寫道:“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在唐宋詩詞中,像這樣攬鏡自照、感慨世事人生的名句還有很多,如“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 , 朝如青絲暮成雪 ”。【答案】(1)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后人哀之而不鑒之(2)相看白刃血紛紛 死節(jié)從來豈顧勛(3)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 朝如青絲暮成雪【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名句名篇識記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為兩類:識記式默寫、情景式默寫(理解性默寫),其中識記式默寫考查字形默寫,情景式默寫(理解性默寫)主要考查在語境中的具體運用,具有一定難度,理解能力和記憶力都同時考查到了。【解答】故答案為:(1)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后人哀之而不鑒之(重點字:鑒)(2)相看白刃血紛紛 死節(jié)從來豈顧勛(重點字:勛)(3)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 朝如青絲暮成雪(重點字:暮)19.(2025 黑龍江四模)將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補充完整。(1)蘇洵《六國論》“ 弊在賂秦 ”一句直接指出六國失敗的原因,賈誼《過秦論》“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一句總結(jié)了秦朝覆亡的原因。(2)《論語 泰伯》中曾子所說的“ 士不可以不弘毅 , 任重而道遠 ”兩句話可以作為肩負時代重任的有志青年的座右銘。(3)“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三句將有相同意蘊的意象巧妙地疊加在一起,這是古詩詞常用的一種手法,如“ 煙柳畫橋 , 風簾翠幕 ”。【答案】(1)弊在賂秦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2)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遠(3)煙柳畫橋 風簾翠幕樓船夜雪瓜洲渡 鐵馬秋風大散關(guān)【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古詩文默寫能力。首先要熟悉課標要求的必背篇目并積極課外積累,根據(jù)題中情境提示補寫詩文句,不多字不漏字,不寫錯別字。【解答】故答案為:(1)弊在賂秦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重點字:弊)(2)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遠(重點字:毅)(3)煙柳畫橋 風簾翠幕(重點字:幕)樓船夜雪瓜洲渡 鐵馬秋風大散關(guān)(重點字:洲)20.(2025 湖北模擬)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曾皙“ 舍瑟而作 ”的有禮的舉動與子路“ 率爾而對 ”的輕率急躁的表現(xiàn)有著鮮明對比。(2)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并序)》對后世文人影響很大,他們創(chuàng)作的詩文往往化用該篇中的文句,如周拾的“貴使容吾膝”化用的是“ 審容膝之易安 ”,柳宗元“巖上無心云相逐”化用的是“ 云無心以出岫 ”。(3)在古代文人筆下,月和水這兩種事物常常關(guān)聯(lián)在一起,如“ 疏影橫斜水清淺 , 暗香浮動月黃昏 ”等。【答案】(1)舍瑟而作 率爾而對(2)審容膝之易安 云無心以出岫(3)疏影橫斜水清淺 暗香浮動月黃昏或:星垂平野闊 月涌大江流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時【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古詩文默寫能力。首先要熟悉課標要求的必背篇目并積極課外積累,根據(jù)題中情境提示補寫詩文句,不多字不漏字,不寫錯別字。【解答】故答案為:(1)舍瑟而作 率爾而對(重點字:瑟)(2)審容膝之易安 云無心以出岫(重點字:岫)(3)疏影橫斜水清淺 暗香浮動月黃昏(重點字:疏)或:星垂平野闊 月涌大江流(重點字:闊)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時(重點字:生)21.(2025 全國二模)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項脊軒志》中,作者運用疊詞描摹事物,如用“ 珊珊可愛 ”描寫出微風拂過、桂影搖曳的美麗可愛,用“ 亭亭如蓋 ”描寫了庭中枇杷樹的生長情況。(2)人常有一種愛屋及烏的心理,《詩經(jīng) 風 靜女》里的“ 匪女之為美 , 美人之貽 ”兩句詩就體現(xiàn)了這種心理。(3)杭州大運會期間,小剛漫步西湖河畔,不由想起唐宋文人的名句:“ 欲把西湖比西子 , 淡妝濃抹總相宜 。”【答案】(1)珊珊可愛 亭亭如蓋(2)匪女之為美 美人之貽(3)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或: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古詩文默寫能力。首先要熟悉課標要求的必背篇目并積極課外積累,根據(jù)題中情境提示補寫詩文句,不多字不漏字,不寫錯別字。【解答】故答案為:(1)珊珊可愛 亭亭如蓋(重點字:珊)(2)匪女之為美 美人之貽(重點字:貽)(3)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重點字:妝)或: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重點字:竟)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重點字:蓮)22.(2025 河南模擬)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比興”手法并非《詩經(jīng)》專屬,在《將進酒)中,李白便用“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 奔流到海不復(fù)回 ”兩句起興,以黃河之水引出內(nèi)心對時光一去不復(fù)返的慨嘆。(2)評價一部文學作品,可以借用其他文學作品與之進行比較,例如司馬遷《屈原列傳》中“ 《國風》好色而不淫 , 《小雅》怨誹而不亂 ”兩句,即通過評價《國風》和《小雅》的風格特征,從而強調(diào)了《離騷》兼有兩者之長。(3)“飛將軍”李廣猿臂善射,才氣無雙,在大漢疆域內(nèi)外,早就眾口傳頌,無人不知,故而被寫入諸多詩詞作品中,如“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 至今猶憶李將軍 ”。【答案】(1)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fù)回(2)《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3)示例一:君不見沙場征戰(zhàn)苦 至今猶憶李將軍示例二: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古詩文名句的識記理解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我們需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做好積累,根據(jù)提示語句寫出相應(yīng)的句子,書寫時注意字跡清楚,尤其要注意不要出現(xiàn)多字、少字、錯別字的情況。【解答】故答案為:(1)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fù)回(重點字:復(fù))(2)《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重點字:淫)(3)示例一:君不見沙場征戰(zhàn)苦 至今猶憶李將軍(重點字:猶)示例二: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重點字:度)23.(2025 貴陽模擬)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禮記 禮運》中,可以給現(xiàn)在政府任用人才、營造社會風氣提供借鑒的兩句是:“ 選賢與能 , 講信修睦 。”(2)“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李白在詩中以心隨明月寄相思,《春江花月夜》中“ 此時相望不相聞 , 愿逐月華流照君 ”也以類似的表達來寄寓思婦的深情。(3)捍御匈奴、關(guān)愛士卒的西漢名將李廣被稱為“飛將軍”,唐人邊塞詩中對其多有提及,如“ 但使龍城飛將在 , 不教胡馬度陰山 ”。【答案】(1)選賢與能 講信修睦(2)此時相望不相聞 愿逐月華流照君(3)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名句名篇識記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為兩類:識記式默寫、情景式默寫(理解性默寫),其中識記式默寫考查字形默寫,情景式默寫(理解性默寫)主要考查在語境中的具體運用,具有一定難度,理解能力和記憶力都同時考查到了。【解答】故答案為:(1)選賢與能 講信修睦(重點字:睦)(2)此時相望不相聞 愿逐月華流照君(重點字:逐)(3)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重點字:度)24.(2025 湛江一模)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歸去來兮辭》中的“ 木欣欣以向榮 , 泉涓涓而始流 ”兩句描繪樹木和泉水,表現(xiàn)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機,疊詞的運用使句子充滿了韻律感。(2)蘇洵在《六國論》中解釋了齊、趙兩國滅亡的原因,他認為齊國滅亡的原因是“ 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而對于趙國滅亡”,他感嘆道:“ 惜其用武而不終也 。”(3)杏花象征意味濃郁,它代表春意盎然,象征生機勃勃,還寓意幸福。比如唐宋詩句“ 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 , 一枝紅杏出墻來 ”。【答案】(1)木欣欣以向榮 泉涓涓而始流(2)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惜其用武而不終也(3)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 一枝紅杏出墻來【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默寫常見名句名篇的能力。本考點包括兩個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謂“名言”,是指那些廣泛流傳的詩文、格言警句之類;所謂“名篇”,是指在人們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為教材中要求背誦的篇目。平時要加以識記。【解答】故答案為:(1)木欣欣以向榮 泉涓涓而始流(重點字:涓)(2)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惜其用武而不終也(重點字:嬴)(3)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 一枝紅杏出墻來(重點字:住 )25.(2025 衡水模擬)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向游客介紹三星堆遺址時,解說員引用了《蜀道難》中“ 蠶叢及魚鳧 , 開國何茫然 ”兩句,來說明很久以前蜀地就建立了國家。(2)小剛立于泰山之頂?shù)却粘觯斂吹教炜粘霈F(xiàn)奇幻變化時,他不由吟誦出姚鼐《登泰山記》中關(guān)于日出前景象的句子“ 極天云一線異色 , 須臾成五采 ”。(3)魏晉名士,風流倜儻,雅好長嘯。其實“嘯”只是一種形式,倨傲狂放才是它的靈魂。“嘯”興盛于魏晉,如“ 登東皋以舒嘯 ”;唐宋時期,文人的嘯已經(jīng)不多了,但仍能聽到一絲余音,如“ 扣舷獨嘯 ”。【答案】(1)蠶叢及魚鳧 開國何茫然(2)極天云一線異色 須臾成五采(3)登東皋以舒嘯 扣舷獨嘯【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名句名篇識記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為兩類:識記式默寫、情景式默寫(理解性默寫),其中識記式默寫考查字形默寫,情景式默寫(理解性默寫)主要考查在語境中的具體運用,具有一定難度,理解能力和記憶力都同時考查到了。【解答】故答案為:(1)蠶叢及魚鳧 開國何茫然(重點字:叢、鳧)(2)極天云一線異色 須臾成五采(重點字:臾)(3)登東皋以舒嘯 扣舷獨嘯(重點字:皋)21世紀教育網(wǎng)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