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7 散文詩二首一、選擇題1.下列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徘徊(pái) 匿笑(nì) 并蒂(tì)B.菡萏(hán) 覆蓋(fù) 花梗(gěng)C.心緒(xù) 沐?。╩ù) 遮蔽(bì)D.姊妹(zǐ) 嗅到(yòu) 禱告(dǎo)2.(易錯題)指出下列加點詞語感彩發生變化的一項是( )A.大家都歡喜,說是應了花瑞。 B.我不寧的心緒散盡了。C.你到哪里去了,你這壞孩子? D.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3.下列句子運用修辭手法的一項是( )A.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卻一聲兒不響。B.我們園里最初開三蒂蓮的時候,正好我們大家庭中添了你們三個姊妹。C.那一朵紅蓮,昨夜還是菡萏的,今晨卻開滿了,亭亭地在綠葉中間立著。D.那一朵白蓮已經謝了,白瓣兒小船般散漂在水面。4.《金色花》朗讀節奏與技巧題下列句子朗讀節奏劃分有誤的一項是( )A.當你/沐浴后,濕發/披在兩肩B.穿過/金色花的/林蔭,走到/你做禱告的/小庭院C.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書頁上D.你會/嗅到/這花香,卻/不知道/這香氣是從我身上來的5.對于“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這句話,朗讀時語調應( )A.逐漸升高,充滿贊美與感激 B.逐漸降低,帶有悲傷與無奈C.保持平穩,體現平靜與淡然 D.忽高忽低,表現激動與不安6.下列關于泰戈爾詩歌風格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母愛和童真是泰戈爾詩歌的重要主題,如《飛鳥集》用孩童的視角,描繪兒童的種種天真情態和奇思妙想,語言樸素,格調明快。B.泰戈爾善于學習和運用人民生活中的口頭語言,使詩歌的語言清新活潑。C.創作方法上,泰戈爾善于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有機地結合起來。D.泰戈爾在詩歌體裁、語言及表現手法上大膽創新,別具一格。7.下列句子中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穿過金色花的林蔭,走到你做禱告的小廷院時。B.我要悄悄地開放花瓣兒,看著你工作。C.那一朵白蓮已經謝了,白瓣兒小船般散漂在水面。D.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8.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泰戈爾是曾經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印度作家、詩人,代表作有《吉檀迦利》《新月集》《飛鳥集》《園丁集》等。B.冰心,原名謝婉瑩,代表作有詩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再寄小讀者》等。本課《荷葉·母親》選自《繁星》。C.《金色花》《荷葉·母親》都是借助具體形象表達對母親的愛。D.冰心名字中的“冰”字不是冰冷的意思,而是取“一片冰心在玉壺”中的“冰”的含義,即冰清玉潔。二、填空題9.填空。(1)《金色花》作者是 (國名)作家、詩人 (姓名)。(2)《荷葉·母親》的作者是我國現代詩人、作家 ,原名 。著有詩集《 》《 》,散文集《 》《 》等。10.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笑嘻嘻( ) 沐浴( ) 禱告( ) 嗅到( )11.根據拼音寫出漢字:huā bàn( ) lín yīn( )12.解釋詞語或根據詞義寫出相應的詞語。(1)匿笑:(2)花瑞:(3)欹斜:(4) :流動轉移,不固定在一個地方。(5) :(樹葉)遮蔽;隱蔽。(6) :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比喻猶疑不決,也比喻事物在某個范圍內來回波動、起伏。13.填空。《金色花》媽媽的行動 我的行動 我為什么這么做《荷葉·母親》環 境 紅 蓮 我的心情三、語言表達14.為宣傳“孝親敬老”傳統美德,新海實驗中學九年級準備舉辦“孝親敬老”主題詩歌朗誦會,小語讀了冰心的《荷葉母親》,也想寫首小詩表達對母親的情感。請選用合適的意象,寫一首小詩。母親??!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15.散文詩是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它需要作者通過豐富的想象力來表達內心的情感和思想。下面是泰戈爾《金色花》節選,請你參照第④⑤兩段文字,發揮想象,仿寫一個場景,40字左右。金色花泰戈爾①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為了好玩,長在樹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搖擺,又在新葉上跳舞,媽媽,你會認識我嗎?②……③我要悄悄地開放花瓣兒,看著你工作。④當你沐浴后,濕發披在兩肩,穿過金色花的林蔭,走到做禱告的小庭院時,你會嗅到這花香,卻不知道這香氣是從我身上來的。⑤當你吃過午飯,坐在窗前讀《羅摩衍那》,那棵樹的陰影落在你的頭發與膝上時,我便要將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書頁上,正投在你所讀的地方。⑥……仿寫:四、綜合性學習小濱邀請你參加以“感悟親情”為主題的專題學習活動,完成下面的題目。16.古往今來,歌頌親情的詩非常多,請寫出連續的兩句。17.為了使本次活動更為豐富,請你再設計三個活動內容。活動一:開展一次“爸爸媽媽我愛你”演講比賽活動二:舉辦一次“親情暖人心”手抄報比賽活動三:活動四:活動五:五、詩歌鑒賞18.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題。金色花泰戈爾①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為了好玩,長在那棵樹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搖擺,又在新葉上跳舞,媽媽,你會認識我嗎?②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卻一聲兒不響。③我要悄悄地開放花瓣兒,看著你工作。④當你沐浴后,濕發披在兩肩,穿過金色花的林蔭,走到做禱告的小庭院時,你會嗅到這花香,卻不知道這香氣是從我身上來的。⑤當你吃過中飯,坐在窗前讀《羅摩衍那》,那棵樹的陰影落在你的頭發與膝上時,我便要投我小小的影子在你的書頁上,正投在你所讀的地方。⑥但是你會猜得出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嗎?⑦當你黃昏時拿了燈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來,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講個故事給我聽。⑧“你到哪里去了,你這壞孩子?”⑨“我不告訴你,媽媽?!边@就是你同我那時所要說的話了。(1)文中寫了三次“我”與母親的嬉戲,“我”分別為媽媽做了什么?(2)“我”變成金色花,為什么不愿讓媽媽知道?19.小玉同學受邀參加學校于元旦舉辦的新年詩會,詩會主題為“美好親情,美麗人生”,現邀請你一起完成下列任務。準備文稿: 對岸 ①我渴望到河的對岸去。 ②在那邊,好些船只一行兒系在竹竿上; ③在那邊,人們在早晨乘船渡過那邊去,肩上扛著犁頭,去耕耘他們的遠處的田;在那邊,牧人使他們鳴叫著的牛游泳到河旁的牧場去; ④黃昏的時候,他們都回家了,只留下豺狼在這滿長著野草的島上哀叫。 ⑤媽媽,如果你不在意,我長大的時候,要做這渡船的船夫。 ⑥據說有好些古怪的池塘藏在這個高岸之后。 ⑦雨過去了,一群一群的野鶩飛到那里去,茂盛的蘆葦在岸邊四圍生長,水鳥在那里生蛋;竹雞帶著跳舞的尾巴,將它們細小的足印印在潔凈的軟泥上;黃昏的時候,長草頂著白花,邀月光在長草的波浪上浮游。 ⑧媽媽,如果你不在意,我長大的時候,要做這渡船的船夫。 ⑨我要自此岸至彼岸,渡過來,渡過去,所有村中正在那兒沐浴的男孩女孩,都要詫異地望著我。 ⑩太陽升到中天,早晨變為正午了,我將跑到你那里去,說道:“媽媽,我餓了!” 一天完了,影子俯伏在樹底下,我便要在黃昏中回家來。 我將永不同爸爸那樣,離開你到城里去做事。 媽媽,如果你不在意,我長大的時候,要做這渡船的船夫。 (有刪改)情感基調 (1)朗讀這首散文詩時,感情基調應該是① (A.積極昂揚 B.輕柔愉悅 C.低沉傷感)的。結合原文內容,我選擇這一感情基調的理由是②朗讀設計 (2)小玉在朗讀散文詩中的畫線句時,總是讀不好,請你幫她進行朗讀設計。(可以從重音、節奏、語氣等角度思考)。 我的朗讀設計為:舞臺背景 (3)在朗誦時,需要一幅圖作為舞臺背景,小玉不知道以下哪幅圖更貼合詩歌的情感,請你幫助選擇并結合散文詩內容闡述理由。 我選擇圖 ,理由:六、現代文閱讀荷葉·母親冰心①父親的朋友送給我們兩缸蓮花,一缸是紅的,一缸是白的,都擺在院子里。②八年之久,我沒有在院子里看蓮花了——但故鄉的園院里,卻有許多;不但有并蒂的,還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紅蓮。③九年前的一個月夜,祖父和我在園里乘涼。祖父笑著和我說:“我們園里最初開三蒂蓮的時候,正好我們大家庭中添了你們三個姊妹。大家都歡喜,說是應了花瑞。”④半夜里聽見繁雜的雨聲,早起是濃陰的天,我覺得有些煩悶。從窗內往外看時,那一朵白蓮已經謝了,白瓣兒小船般散漂在水面。梗上只留個小小的蓮蓬和幾根淡黃色的花須。那一朵紅蓮,昨夜還是蕩茗的,今晨卻開滿了,亭亭地在綠葉中間立著。⑤仍是不適意!——徘徊了一會子,窗外雷聲作了,大雨接著就來,愈下愈大。那朵紅蓮,被那繁密的雨點,打得左右鼓斜。在無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階去,也無法可想。⑥對屋里母親喚著,我連忙走過去,坐在母親旁邊——回頭忽然看見紅蓮旁邊的一個大荷葉,慢慢地傾側了來,正覆蓋在紅蓮上面……我不寧的心緒散盡了!⑦雨勢并不減退,紅蓮卻不搖動了。雨點不住地打著,只能在那勇敢慈憐的荷葉上面,聚了些流轉無力的水珠。⑧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動一⑨母親?。∧闶呛扇~,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20.從思想內容的角度分析這篇文章。21.母愛是溫馨的、偉大的。善良而富有想象力的你們,將如何回報母親?假如讓你變幻成一種東西來回報母親的愛,你會變成什么?為什么?(原因中必須要引用一句關于母愛的詩。)七、作文22.作文。《金色花》篇幅短小而意蘊豐厚,詩中的“我”突發奇想,變成了一朵金色花,三次與母親嬉戲玩耍,以兒童特有的方式表達了對母親的依戀。假如你也擁有這樣神奇的能力,你想變成什么呢?又會做些什么呢?請以“假如我變成了 ”為題,發揮你的想象,表達對母親的愛,寫一篇記敘文。要求:①內容具體,有真情實感;②字數500字以上;③凡是涉及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字母代替;④不得抄襲。《7 散文詩二首》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答案 C C D B A A A B1.C【詳解】本題考查字音。A.并蒂(tì)——dì;B.菡萏(hán)——hàn;D.嗅到(yòu)——xiù;故選C。2.C【詳解】本題考查理解詞語的感彩。C.句中的“壞”是貶義褒用,“壞孩子”是疼愛孩子的表現。故選C。3.D【詳解】本題考查修辭手法。D.把白蓮凋謝的花瓣比作小船,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白蓮凋謝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煩悶、孤獨之情。故選D。4.B【詳解】本題考查節奏劃分。B.“金色花的林蔭”是完整的偏正短語,不應拆分,正確劃分應為“穿過/金色花的林蔭,走到/你做禱告的/小庭院”;故選B。5.A【詳解】本題考查朗讀語調。此句以“荷葉”喻母親,“紅蓮”喻自己,用“心中的雨點”象征人生中的挫折與磨難,生動表達了母親在困境中對子女的庇護與關愛。朗讀時,隨著情感的遞進,語調應逐漸升高:開頭“母親??!”帶有呼喚的溫情,中間對“荷葉”與“紅蓮”的比喻蘊含著對母親形象的珍視,結尾“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則將情感推向高潮,充滿了對母親的贊美、依賴與深深的感激,因此需要以逐漸升高的語調傳遞這種濃烈而真摯的情感;故選A。6.A【詳解】本題考查文學常識。A.《飛鳥集》主要是哲理短詩,更多地是對自然、人生、真理等的思考,而描繪兒童天真情態和奇思妙想的主要是《新月集》,該選項關于作品的對應有誤,所以該選項表述不正確;故選A。7.A【詳解】本題考查字形。A.廷院——庭院;庭院:位于正房前面的院子,大多指院落。故選A。8.B【詳解】本題考查文學常識。B.有誤,《荷葉·母親》不是選自《繁星》,而是選自《往事(一)——生命歷史中的幾頁圖畫》(《冰心全集》第一冊);故選B。9. 印度 泰戈爾 冰心 謝婉瑩 繁星 春水 寄小讀者 櫻花贊【詳解】本題考查文學常識。泰戈爾,印度著名詩人、作家?!都村壤贰缎略录贰讹w鳥集》等。191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冰心(1900一1999),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作家、詩人。著有詩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讀者》《櫻花贊》等。《荷葉母親》是兒童文學作家冰心于1922年7月21日創作的一首散文詩 ,原為冰心《往事(一)》中的第七篇10. xī mù dǎo xiù【詳解】本題考查字音的識記。1. 笑嘻嘻(xiāo xī xī):形容面帶笑意的樣子。2. 沐?。╩ù yù):洗澡;比喻受到教育熏陶。3. 禱告(dǎo gào):向神祈求表示愿望。4. 嗅到(xiù dào):用鼻子聞到。11. 花瓣 林蔭【詳解】本題考查字形。花瓣(huā bàn):既是花冠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花被的內部組成部分,還是花無性的一個組成部分;林蔭(lín yīn):樹木枝葉在日光下所形成的陰影。12. 偷偷地笑。 指花帶來的好兆頭。 傾斜,歪斜。 流轉 蔭蔽 徘徊【詳解】本題考查詞語解釋。(1)匿笑(nì xiào):意思是暗中偷笑;掩口暗笑。(2)花瑞(huā ruì):花帶來的祥瑞、好運。(3)欹斜(qī xié):歪斜不正。(4)流轉(liú zhuǎn):流動轉移;運轉。 注意易錯字“轉”。(5)蔭蔽(yīn bì):遮蔽;隱蔽。注意易錯字“蔽”。(6)徘徊(pái huái):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比喻猶豫不決。注意易錯字“徊”。13.示例《金色花》媽媽的行動 我的行動 我為什么這么做做禱告 散發香氣 讓媽媽嗅到香味讀書時 將影子投在書頁上 為媽媽遮陽,保護眼睛拿燈去牛棚 變回孩子,求媽媽講故事 撒嬌《荷葉·母親》環 境 紅蓮狀態 我的心情繁雜的雨聲濃陰的天 開滿、亭亭 煩悶雷聲作了雨越下越大 左右攲斜,無依無靠 不適意雨肆意地下著;在大荷葉的覆蓋下 不動搖 不寧的心緒散盡感動【詳解】本題考查理解詩歌內容。結合《金色花》“當你沐浴后,濕發披在兩肩,穿過金色花的林陰,走到做禱告的小庭院時,你會嗅到這花香,卻不知道這香氣是從我身上來的”,可知:媽媽沐浴后,走到做禱告的小庭院時,“我”為媽媽散發出香氣,“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我”想讓媽媽嗅到花香。結合《金色花》“當你吃過午飯,坐在窗前讀《羅摩衍那》,那棵樹的陰影落在你的頭發與膝上時,我便要將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書頁上,正投在你所讀的地方”,可知:媽媽坐在窗前讀書,“我”將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書頁上,“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我”想用自己的身體為媽媽擋住太陽,讓媽媽安心讀書。結合《金色花》“當你黃昏時拿了燈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來,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講故事給我聽”,可知:媽媽拿了燈到牛棚里去時,“我”再落到地上來,又成了媽媽的孩子,求媽媽講故事?!拔摇敝赃@樣做,是因為“我”想向媽媽撒嬌,獲得媽媽的關愛。結合《荷葉·母親》“半夜里聽見繁雜的雨聲,早起是濃陰的天,我覺得有些煩悶”“那一朵紅蓮,昨夜還是菡萏的,今晨卻開滿了,亭亭地在綠葉中間立著”,可知:當時的環境是半夜里有繁雜的雨聲,早起時是濃陰的天,紅蓮狀態是今晨卻開滿了,亭亭地在綠葉中間立著,“我”的心情有些煩悶;結合《荷葉·母親》“仍是不適意!——徘徊了一會子,窗外雷聲作了,大雨接著就來,愈下愈大。那朵紅蓮,被那繁密的雨點,打得左右敧斜。在無遮蔽的天空之下”,可知:當時的環境是雷聲作了,大雨愈下愈大;紅蓮狀態是被那繁密的雨點,打得左右敧斜,沒有任何物體為它遮蔽;“我”的心情仍是不適意。結合《荷葉·母親》“一回頭忽然看見紅蓮旁邊的一個大荷葉,慢慢的傾側了下來,正覆蓋在紅蓮上面——我不寧的心緒散盡了”“雨勢并不減退,紅蓮卻不搖動了,雨點不住的打著,只能在那勇敢慈憐的荷葉上面,聚了些流轉無力的水珠”,可知:當時的環境是雨勢并不減退,在那勇敢慈憐的荷葉的覆蓋下;紅蓮狀態是不搖動了,“我”不寧的心緒散盡了。結合以上分析組織答案即可。14.示例:母親??!你是陽光,我是葵花,清晨的露珠墜落時,除了你,誰能拭去我肩頭的寒霜?【詳解】本題考查仿寫詩歌。結合“母親啊”可知:首先交代寫作的抒情對象;結合“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可知:運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我”比作荷花,把“母親”比作荷葉,體現出“我”是雨打風擺的荷花,而母親則是替荷花抵擋風雨的荷葉。通過借景抒情,抒發了母親保護兒女成長的無私以及那份淡淡的溫暖。結合“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可知:“心中的雨點”運用比喻手法,比喻生活遇到的困難;“除了你”強調母親對“我”成長的重要意義,“誰是我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這是反問句,具體表現母親保護“我”成長。仿寫時要展開豐富的聯想,表達對“母愛”的歌頌。示例:母親啊,你是露珠,我是小草。心靈枯涸時,除了你,誰是為我送來滋潤的源泉?15.示例一:當你黃昏時拿了燈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來,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講故事給我聽。示例二:當你讀書累了,斜靠在金色花樹下的椅背上,我又像一只蝴蝶,在你的手心快樂起舞。【詳解】本題考查仿寫與續寫。仿照“當你……,我便要……”的句式,選取生活中某一溫馨場景,像原文的沐浴、讀書等,能體現親昵、愛意,如原文金色花與母親的互動。示例:當你黃昏時分坐在庭院,疲憊地閉上雙眼時,我便化作微風,輕輕拂過你的臉龐,給你送去一絲清涼與思念。16.(示例)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17. (示例)開展一次“誰不說咱父母好”座談會 舉辦一次“老照片的故事”交流會 舉辦一次“為爸爸媽媽洗腳”實踐活動【解析】16.本題考查古詩積累。要求寫出連續兩句歌頌親情的古詩,如: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17.本題考查活動設計。設計活動時,需注重主題的多樣性和參與者的互動,符合“感悟親情”的主題,提升活動的豐富性和感染力。聯系示例“開展一次‘爸爸媽媽我愛你’演講比賽”可知,要符合“動詞+主題+形式”的格式,可開展知識競賽、征文比賽等形式的活動。示例:舉辦一次“感恩父母”攝影展覽;組織一次“親情故事”分享會;安排一次“說說家人的煩惱”茶話會。18.(1)母親禱告時,我悄悄地開放花瓣散發香氣;母親讀《羅摩衍那》時,將影子投在母親所讀的書頁上;母親拿了燈去牛棚時,突然跳到母親跟前,恢復原形。(2)①用無私的回報襯托無私的母愛;②表現兒童活潑、機靈可愛的天性。【導語】泰戈爾的《金色花》以孩童視角展開奇幻想象,通過“我”化作金色花與母親的三次互動(散發花香、投影書頁、黃昏現身),巧妙編織出溫馨而靈動的親子畫卷。詩人以花的意象隱喻純真童心,用“匿笑”“不告訴”等細節凸顯孩子頑皮又依戀的心理,而母親的自然詢問則賦予對話生活氣息。全文在詩意與童趣的交融中,歌頌了母子間無需言明的深情與默契,展現了泰戈爾對自然、愛與童真的獨特哲思。【小題1】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概括。根據文章第④段“當你沐浴后,濕發披在兩肩,穿過金色花的林蔭,走到做禱告的小庭院時,你會嗅到這花香,卻不知道這香氣是從我身上來的”的內容可知,在母親禱告時,“我”悄悄地開放花瓣散發香氣,讓母親能嗅到這香氣。根據文章第⑤段“當你吃過中飯,坐在窗前讀《羅摩衍那》,那棵樹的陰影落在你的頭發與膝上時,我便要投我小小的影子在你的書頁上,正投在你所讀的地方”的內容可知,母親讀《羅摩衍那》時,“我”將自己小小的影子投在母親所讀的書頁上。根據文章第⑦段“當你黃昏時拿了燈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來,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講個故事給我聽”的內容可知,母親拿了燈去牛棚時,“我”突然跳到母親跟前,恢復原形,還求母親講個故事。【小題2】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根據文章第①段“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為了好玩,長在那棵樹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搖擺,又在新葉上跳舞”的內容可知,“我”變成金色花帶有孩童“好玩”的天性,以這種隱秘的方式與母親互動,體現了兒童活潑、機靈可愛的天性。根據文章第②段“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卻一聲兒不響”、第④段“你會嗅到這花香,卻不知道這香氣是從我身上來的”、第⑥段“但是你會猜得出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嗎?”的內容可知,“我”在母親尋找時匿笑不回應,在母親禱告時散發香氣卻不讓她知曉來源,在母親讀書時投下影子卻不讓她猜出,“我”以這種不被察覺的方式默默陪伴、回報母親,用這種無私的回報襯托出母親無私的愛。19. B ①情感角度:從孩子對母親親昵的稱呼及對母親的依戀中,可以感受到本詩溫馨愉悅的母子之情;②意象與意境角度:散文詩借助一系列優美的意象,營造出田園意境,傳遞出輕柔愉悅的感情基調;③主旨角度:作者反復吟唱“要做這渡船的船夫”,表現出對對岸的渴望,對美麗遠方的憧憬,也表現出輕柔愉悅的心境。 示例:重音:“升到”“跑”“餓”等詞可重讀,讀出對母親的依戀。(重讀的詞的選擇及其理由,合理即可)節奏:“媽媽,我餓了”語速略快,突出“我”對母親的依戀。語氣:用調皮、輕快的語氣讀出孩童的天真活潑。 示例一:一 此圖以水牛、農夫等為主要構圖元素,也是本詩的主要意象,這些意象在圖中構成一派靜謐又生機勃勃的田園風光,這和詩歌的意境非常貼切。因此,本圖適合作為舞臺背景。示例二:二 圖片中選取的場景是夕陽下,水岸邊,和本詩描繪的自然環境一致。圖中母親將孩子高高舉起,溫馨而美好,很好地體現出溫馨的母子之情。這幅圖還體現了本詩的主題:母愛、童真、大自然。示例三:三 圖片中美麗的蘆葦在風中搖曳,遠處的小島上草木茂盛,蘆葦飄揚,顯示出一派生機勃勃的優美意境?!疤J葦、小島、野草”等元素正是這首散文詩的主要意象,所以選擇這幅圖作為舞臺背景。【導語】泰戈爾的《對岸》是一首充滿溫情與童真的散文詩。詩中通過孩子的幻想,描繪了對生活純樸美好的向往,表達出對母親深切的愛與依戀。孩子渴望成為渡船船夫,不愿離開母親去城市務工,這反映了對自然簡單生活的向往與對親情的珍視。詩句富有詩意地描繪了河岸兩邊的田園生活,語言輕柔,情感真摯,營造出一種寧靜美好的氛圍,使人感受到生命的平和與親情的溫暖。【詳解】本題考查詩歌鑒賞理解。(1)本題考查詩歌感情基調。這首散文詩的感情基調是輕柔愉悅的。結合第⑤段“媽媽,如果你不在意,我長大的時候,要做這渡船的船夫”,第⑩段“媽媽,我餓了”,從孩子對母親親昵的稱呼“媽媽”中,第 段“一天完了,影子俯伏在樹底下,我便要在黃昏中回家來”,第 段“一天完了,影子俯伏在樹底下,我便要在黃昏中回家來”“我將永不像爸爸那樣,離開你到城里去做事”從孩子對母親的依戀中,我們感受到了母子之間溫馨而愉悅的情感交流;結合第②段“好些船只一行兒系在竹竿上”,第⑦段“茂盛的蘆葦在岸邊四周生長”,第③段“牧人使他們鳴叫著的牛游泳到河旁的牧場去”,第④段“黃昏的時候,他們都回家了”這些細膩的景物描寫營造了一種平和而美好的氛圍;“船只”“竹竿”“犁頭”“田”“?!薄澳翀觥薄耙苞F”“竹雞”等一系列優美的意象,營造出一個令人心曠神怡的意境。這些畫面充滿了生活的溫馨與安寧,進一步強化了輕柔愉悅的情感基調;結合第⑤⑧ 段中“媽媽,如果你不在意,我長大的時候,要做這渡船的船夫”可知,作者通過組詩的形式,反復吟唱“要做這渡船的船夫”,這一表達不僅展現了對對岸、對美麗遠方的憧憬與向往,也透露出一種輕柔而堅定的心境。這種心境與散文詩整體輕柔愉悅的感情基調相得益彰,共同構成了這首散文詩獨特的藝術魅力。(2)本題考查朗讀設計。“太陽升到中天,早晨變為正午了,我將跑到你那里去,說道:‘媽媽,我餓了’”整句的朗讀設計如下:重音:可重讀“升到”“變為”“跑到”“餓”,“升到”強調太陽升高,“變為”突出時間的轉換,“跑到”體現孩子行動的急切,“餓”展現孩童對母親的依賴;節奏:“太陽升到中天,早晨變為正午了”語速稍緩,營造時間流逝的氛圍;“我將跑到你那里去,說道”語速漸快,表現孩子的期待;“媽媽,我餓了”語速輕快,凸顯孩童的天真;語氣:整體用天真、嬌憨的語氣,“說道”后的內容帶著一絲撒嬌的意味,生動展現出孩童在母親面前的活潑與親昵。(3)本題考查圖文轉換。詩歌內容:“我”想象中的“對岸”是恬美神奇的樂土。人們在那里耕耘、放牧,各種飛禽走獸在那里自由自在地棲息生長,連長草在月光下也呈現出異彩。在這令人神往的景象的描繪之中,寄寓著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故土的眷戀之情,也表現了“我”甘愿做一名船夫,探索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為村民服務,報答養育自己的母親和祖國深恩的思想感情。找到詩歌與畫面內容相契合的地方回答即可。示例一:選圖一,是因為它精準捕捉了田園詩的精髓。畫面中,水牛悠然、農夫耕作、田園廣袤,這些都是本詩的主要意象,它們共同編織出一幅靜謐而生機勃勃的田園風光。這不僅是視覺上的享受,更是心靈上的慰藉,與詩歌中向往的寧靜生活不謀而合。遠處的山林若隱若現,為畫面增添了一抹神秘與向往,仿佛引領觀眾穿越至那令人心馳神往的對岸。作為背景,它能引導聽眾沉浸于詩歌的寧靜與向往之中。示例二:選圖二,圖片深情詮釋了母愛的偉大與溫馨。夕陽余暉灑落水岸,母親將孩子高高舉過頭頂,目光交匯間滿是溫情。這一幕不僅觸動了人心最柔軟的部分,也完美契合了泰戈爾詩歌中“母愛、童真、大自然”的主題。通過溫暖的色調和親密的場景,為朗讀增添了一抹溫情,讓聽眾感受到詩歌中的溫情與美好。示例三:選圖三,該圖片作散文詩背景,意境還原精妙。水邊蘆葦帶慵懶弧度輕搖,葦葉泛銀白,似有風過“沙沙”聲,小島綠意層次分明,近岸淺草掛露,遠處灌木如傘,野草順風向舒展,草穗輕顫,具象“隨風起舞”的靈動。水面漣漪泛金斑,與光影草木交輝,顯自然生命力。“蘆葦、小島、野草”等元素正是這首散文詩的主要意象,此景牽引聽眾視覺,聯動聽覺,助其沉入意境,感受自然之美,讓朗讀成視聽沉浸體驗。20.《荷葉母親》借景寫人,寫眼前之景,直接抒發自己對母親深深的愛意和贊美。 21.示例: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希望自己變成一把小傘,為母親遮風擋雨,讓母親更加溫暖。【導語】冰心的《荷葉·母親》以細膩的筆觸描繪紅蓮在風雨中受荷葉庇護的意象,巧妙將自然場景升華為母愛的象征。文中白蓮的凋零與紅蓮的堅韌形成對比,突出生命脆弱與守護的力量;荷葉“傾側覆蓋”的細節,傳遞母親無私的庇佑。結尾直抒胸臆,以“心中的雨點”喻人生困境,強調母愛是永恒的港灣。全文借物抒情,語言清麗,情感真摯,體現了冰心“愛的哲學”內核。20.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根據文章第④段“從窗內往外看時,那一朵白蓮已經謝了,白瓣兒小船般散漂在水面。梗上只留個小小的蓮蓬和幾根淡黃色的花須。那一朵紅蓮,昨夜還是菡萏的,今晨卻開滿了,亭亭地在綠葉中間立著”的內容可知,作者細致描繪了白蓮凋謝、紅蓮盛開的景象,通過對比,突出了紅蓮在雨中初綻的生命力,為后文荷葉保護紅蓮的情節做了鋪墊,借眼前的蓮花之景,隱含著對美好事物的關注與情感寄托。根據文章第⑤段“仍是不適意!——徘徊了一會子,窗外雷聲作了,大雨接著就來,愈下愈大。那朵紅蓮,被那繁密的雨點,打得左右欹斜。在無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階去,也無法可想”的內容可知,作者描寫了紅蓮在大雨中遭受擊打、左右欹斜的困境,以及自己“不適意”卻又“無法可想”的心情,這里的紅蓮仿佛是脆弱的象征,而“無遮蔽的天空”則營造出一種無助的氛圍,進一步積累了情感,讓讀者感受到作者對紅蓮命運的擔憂。根據文章第⑥段“對屋里母親喚著,我連忙走過去,坐在母親旁邊——回頭忽然看見紅蓮旁邊的一個大荷葉,慢慢地傾側了來,正覆蓋在紅蓮上面……我不寧的心緒散盡了!”的內容可知,荷葉傾側覆蓋紅蓮的瞬間,讓作者“不寧的心緒散盡了”,這一景象充滿了溫情與力量,荷葉如同守護者一般,為紅蓮遮擋風雨,作者借這一眼前之景,感受到了被保護的安穩,情感開始向對保護者的感激轉變。根據文章第⑦段“雨勢并不減退,紅蓮卻不搖動了。雨點不住地打著,只能在那勇敢慈憐的荷葉上面,聚了些流轉無力的水珠”的內容可知,作者繼續描寫荷葉保護下的紅蓮狀態,紅蓮在大雨中不再搖動,而荷葉則勇敢地承受著雨點的擊打,“勇敢慈憐”一詞直接賦予荷葉以人的品性,這里的荷葉已經不僅僅是自然景物,更承載了作者對保護與關懷的理解,為后文將母親比作荷葉做了直接的情感鋪墊。根據文章第⑨段“母親??!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的內容可知,作者直抒胸臆,將母親比作荷葉,自己比作紅蓮,明確點出了母親在自己遭遇“心中的雨點”(即生活中的困難、煩惱等)時,是唯一的蔭蔽,直接抒發了對母親深深的愛意和贊美,完成了從借景到抒情的升華,使借景寫人的主旨清晰呈現。21.本題考查閱讀拓展。結合對母愛的感悟,選擇一種事物來回報母愛,并引用詩句說明原因。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我會變成一盞夜燈。在母親夜晚起身時,為她照亮前行的路,就像她曾無數次在我害怕黑夜時給予的陪伴?!按饶甘种芯€,游子身上衣”,母親的愛滲透在生活的點滴中,這盞夜燈雖簡單,卻能以微弱的光芒溫暖她的夜晚,回報她深沉的愛。22.范文:假如我變成了別的假如我變成了一個杯子,只是為了好玩,穩穩地蹲在桌上,安靜地反射著漂亮的暖暖的燈光,在盛滿水時感到愉快,媽媽,你會認識我嗎?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干什么呀?”我就悄悄把杯里的水蕩開幾層漣漪,輕輕地笑,卻一聲不響。我要靜靜蹲在你桌角,看著你工作。當你推開被窩,眼睛半瞇著,穿過客廳,走到你燒水的廚房時,你會拿起一盞小小的玻璃杯,倒上登亮的清水,潤濕你干燥的口舌,卻不知道你拿著的就是小小的我。當你吃過早飯,坐在電腦前查閱資料,拿起杯子捂捂手,我便要將我能感受到的,杯內的所有溫度都給你。但你會知道這是你的孩子所轉達給你的溫度嗎?當你傍晚時又要拿杯子去倒一杯橙汁,我就突然滾落到椅子上,又成了你的孩子,并求你再讓我吃一塊餅干。“你到哪里去了,我一天都沒看見你!”“媽媽,你猜?!?br/>假如我變成了一只貓,只是為了好玩,喧鬧地上蹦下跳,懶懶地在椅子上打盹,輕輕有節奏地甩著尾巴,媽媽,你會認識我嗎?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兒?”我就在你腳下蹭來蹭去,卻一聲不響。你工作時,我就趴在電腦后,那里很暖和,你會看見一條毛茸茸的尾巴,順著往過看,還有一個毛茸茸的屁股,你就拍了拍那個屁股,卻不知道那尾巴和屁股,都屬于你的孩子。當你喂其他貓時,我就蹲在遠處,顫一顫胡須。你晚上又拿了貓糧出來,我便要蹦回地上,又成了你的孩子,便求著你讓我喝一盒牛奶。“孩子,你又到哪里去耍了?”“媽媽,你再猜?!?br/>【詳解】這是一則半命題作文。1.審題與立意。題目既是半命題的作文,也屬于想象類的文章。要補充的是你對現實中本不存在或者無法實現的任何事物的假設。文章的重點放在對假設事物的具體描述上。如把自己設想成為一只鳥、一片云、一座山、一條河流……可以是單一的事物,也可以是多個事物。你可以讓自己變成現實世界里存在的任何事物,然后隨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注意是寫“我”的變化,不能寫別人的。且要符合要求“表達對母親的愛”這個主題。因此想象的事物和內容要與“母親”息息相關。2.選材與構思。題目明確要求寫記敘文。注意敘述的角度一定是變成的事物。比如寫自己變成了一只螞蟻,就要用螞蟻的視角去寫,那么路邊的小草、大樹就是龐然大物了。變成了一朵云,就要按照云的身份去活動,去觀察,所見景物往往是采用平視或俯視的角度來寫。注意將自己的想法以生動的語言描述出來,還可以運用擬人、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從而使文章更具體、更生動。要重點寫出自己變成什么以后要做什么,這樣的做法與媽媽有什么內在關聯,可以借鑒《金色花》的寫法,把事情寫得具體、生動。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