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2 皇帝的新裝一、選擇題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和詞語的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炫耀(xuàn) 稱職(chèng) 忙碌 呈報B.滑稽(jì) 頭銜(xián) 陛下 爵士C.欽差(qīn) 御聘(pìn) 隕章 愚蠢D.袍子(páo) 妥當(tuǒ) 圈定 狡猾2.這樣,皇帝就在那個富麗的華蓋下游行起來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說:“乖乖!皇上的新裝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麗!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下列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從詞語的感彩看,“美麗”是褒義詞。B.“乖乖”在此語境中表示吃驚、驚訝的意思。C.“站”是動詞,“他”是名詞。D.“衣服”是名詞,“漂亮”是形容詞。3.下面是幾位同學在討論會上的發言,加點成語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A.騙子說能織出最美麗的布,用它縫出具有奇怪的特性的衣服,皇帝連這種駭人聽聞的話都相信,真是愚蠢至極。B.虛偽的皇帝被騙后不去質疑,反而賞賜騙子,真是不可救藥!C.隨員們不僅對皇帝隨聲附和,還建議皇帝穿著這衣服去參加快要舉行的游行大典。D.騙子們故作穿針引線、上下翻飛的樣子,其實這是騙術的一部分。4.討論會的最后,同學們要進行《皇帝的新裝》課本劇表演,下列建議不合理的一項是( )A.“任何不稱職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藥的人,都看不見這衣服”,這句話是貫穿故事始終的主線,要在臺詞中強調。B.表演時,內臣的角色不能刪去,這樣更能體現大臣們都很荒唐虛偽,表達了作者的諷刺之意。C.讀臺詞時,要突出騎士和群眾的隨聲附和,突出小孩子聲音的清脆、響亮。D.“皇帝有點兒發抖”這一情節表演時,要演出皇帝的心虛后怕和垂頭喪氣的神態。5.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安徒生,丹麥作家,代表作有《海的女兒》《賣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鴨》等。B.《皇帝的新裝》揭露和諷刺了皇帝、大臣們的虛偽、愚蠢、自欺欺人的丑態,歌頌了兒童的天真無邪。C.《皇帝的新裝》以騙子行騙為線索,以皇帝為中心人物展開故事情節。D.《皇帝的新裝》中皇帝被騙的原因有很多,最根本的原因是自己既愚蠢,又愛虛榮。6.課文中皇帝被騙子欺騙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 )A.皇帝自己生活奢侈、目光短淺,只想穿新衣。B.兩個騙子膽大包天、騙術高超,難以識別。C.皇帝自己愚蠢、昏庸,又愛慕虛榮。D.宮廷里的大小官員、騎士都在阿諛奉承,無恥獻媚、討好。二、填空題7.《皇帝的新裝》選自《安徒生童話和故事選》,作者是 (填國籍)的 ,代表作有童話《 》《 》《 》等。8.根據拼音寫出下列形近字。(1)jiǎo 猾 jiāo 媚 jiǎo 健(2)御pìn 馳chěng pīng 婷(3)féng 紉 fèng 隙 péng 松(4)全fù 精神 條fú fú 射(5)賞cì 警tì(6)長páo 細bāo9.根據詞義寫出相應的詞語。(1) :病重到已無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壞到無法挽救的地步。(2) :使人聽了非常吃驚(多指社會上發生的壞事)。(3) :別人說什么,自己跟著說什么,形容沒有主見。三、語言表達10.【深讀課文】讀完課文《皇帝的新裝》,童童同學有感而發,想寫一副對聯,但他只想出了上聯,請你對出下聯。上聯:騙子愚人,莫非國中無智者下聯:11.根據下列句子的語境,完成表格。(1)于是他又在鏡子面前把身子轉動了一下,因為他要使大家覺得他在認真地觀看他的美麗的新裝。(2)“我的老天爺!”他想,“難道我是愚蠢的嗎?我從來沒有懷疑過這一點……我決不能讓人知道我看不見布料。”(3)“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沒有穿啊!”一個小孩子最后叫了出來。人物 描寫方法 性格(1)皇帝(2)老大臣(3)小孩子12.【網絡跟帖】《皇帝的新裝》里說真話的小孩子的命運會如何呢?某網絡上,有很多初中學生就《皇帝的新裝》中說真話的小孩子的命運展開了想象。請你在網上發帖發表自己的看法,注意給自己起個富有個性的網名。帖子一:網友“歲月單車”:小孩子天真無邪,皇帝愚蠢暴虐。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皇帝給他判了一個“說真話罪”。帖子二:網友“ ”:四、綜合性學習學校擬舉辦課本劇展演活動,你所在的班級選定課文《皇帝的新裝》這篇童話故事進行編演。請根據要求,完成下面小題。13.【完善環節】展演活動的成功舉辦離不開合理的安排,請將下面環節補充完整。環節一:研讀課文,設計劇本 環節二:環節三: 環節四:提前彩排,正式演出14.【補全片段】下面是劇本組根據《皇帝的新裝》原文改編的劇本片段,請你將空缺內容補充完整。觀眾甲:乖乖,皇帝的新裝真漂亮呀!觀眾乙:看!他的后裙多美麗呀!小孩:(1) (人物臺詞,小孩語言)觀眾甲:天吶!聽聽這個天真的聲音,有個小孩說皇帝什么衣服也沒有穿!觀眾丙:皇帝確實沒有穿衣服啊!皇帝:(2)( )(舞臺提示,皇帝神態)我一定要把這游行大典進行完畢。五、現代文閱讀閱讀下面兩個文本,完成下面小題。文本一:雪兔鄭淵潔①路路是一只黑兔。他恨自己的膚色。②森林里只有路路一只黑兔,白兔們不跟他玩,就因為他膚色黑。路路從小就喜歡一只叫冉冉的白兔。冉冉性格溫柔,走起路來姿態特別好看。路路經常躲在大樹后邊看她。有一天,路路在草叢里碰見了冉冉。③“你好。”路路的心使勁跳。④“……”冉冉見是黑兔,沒吭聲。從小爸爸就告訴她,白兔比黑兔高貴。⑤路路給冉冉讓開路。冉冉頭也不回地走了。⑥路路連做夢都想把自己的膚色變成白色,不為別的,就為能同冉冉說幾句話。可他清楚這是不可能的事。沒有希望的生活是痛苦的。⑦冬天到了。一天夜里,天上飄起鵝毛大雪,轉眼間雪就把山林染白了。⑧睡在草叢里的路路的身上落滿了雪花。清晨,路路驚喜地發現,自己變成了白兔。路路興奮極了,雖然他知道太陽一出來,身上的雪就會融化,但他只要能同冉冉說上幾句話,他就滿足了。路路祈禱太陽晚些出來。⑨路路小心翼翼地朝冉冉居住的地方走去,他生怕碰落了身上的雪花。⑩老天會安排。路路沒走多遠,就看見冉冉在兩棵大樹之間玩雪。 “你好。”路路說。 “你好!”冉冉見是一只白兔,友好地說。 “咱們一塊兒玩行嗎?”路路謹慎地試探。 “當然可以。”冉冉說,“我怎么沒見過你?” “我……我是從別的森林來的。”路路不得不撒謊。他認為自己是在撒真誠的謊。不壞。 冉冉和路路一邊玩一邊聊天。冉冉真喜歡路路,喜歡他的性格,喜歡他的幽默。 路路更是感到甜美,他認識到自己并不比白兔差,這從冉冉興奮的程度上就能判斷出來。 太陽終于無情地從山后露出了通紅的臉龐,樹枝上的雪花開始變成水珠墜落進泥土。 路路明白自己的真面目馬上就要暴露了,他不愿破壞這美好的場面。 “再見了!”路路說。 “再玩一會兒不行嗎?”冉冉央求。 “我還有事,以后來玩。”路路又說謊了。這回是神圣的謊。 “我等你。”冉冉依依不舍地說。 路路走了。 幾天后,路路又碰見了冉冉。 “你好!”路路情不自禁地問候。 “……”冉冉一看是黑兔,不理他。 路路心里感到凄涼。 從此,路路天天盼著下雪,可整整一個冬天再沒下第二場雪。 后來路路聽說,冉冉失蹤了。有的說她去別的森林找一只叫路路的白兔,有的說她在半路上遇到了狼的襲擊。 路路恨那場大雪。文本二:皇帝的新裝(節選)安徒生①這樣,皇帝就在那個富麗的華蓋下游行起來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說:“乖乖!皇上的新裝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麗!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誰也不愿意讓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見,因為這樣就會顯出自己不稱職,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從來沒有獲得過這樣的稱贊。②“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沒有穿啊!”一個小孩子最后叫了出來。③“上帝喲,你聽這個天真的聲音!”爸爸說。于是大家把這孩子講的話私下里低聲地傳播開來。④“他并沒有穿什么衣服!有一個小孩子說他并沒有穿什么衣服啊!”⑤“他實在沒有穿什么衣服啊!”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說。皇帝有點兒發抖,因為他似乎覺得老百姓們所講的話是真的。不過他自己心里卻這樣想:“我必須把這游行大典舉行完畢。”因此他擺出一副更驕傲的神氣。他的內臣們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著一條并不存在的后裙。15.下面關于文本一的內容理解和寫法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雪兔”其實是一只黑兔,因為不喜歡自己的膚色想變成白兔。B.白兔冉冉因為路路的性格以及幽默而不再計較他是一只黑兔。C.文中既有豐富的心理描寫,又有個性化的語言描寫,塑造的形象鮮活生動。D.故事情節富于變化而又合情合理,巧妙運用對比手法表達深刻的主題。16.好的結尾總是讓人意猶未盡、若有所思,請你想象一下,《皇帝的新裝》中那些托著“后裙”跟在皇帝后面走的內臣們心里在想些什么。請以第一人稱的口吻寫出他們的心理活動。80字左右。17.這兩篇童話都設計了有關“說謊”和“真相”的情節,但《雪兔》的結尾并未揭示真相,而《皇帝的新裝》結尾作者讓一個小孩說出了真相,這樣寫有何用意?分別有怎樣的表達效果?請你結合文本一和文本二內容具體分析。六、作文18.假如《皇帝的新裝》中,那個孩子沒有指出事情的真相,事情會怎樣發展?假如《龜兔賽跑》中,兔子沒有睡覺,誰會取得勝利?假如《夸父追日》中,夸父最終追上了太陽,接下來會發生什么……請從你讀過的故事中任選一篇,發揮你的想象,自擬題目,寫一篇“故事新編”。要求:①文體自選;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襲;③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關信息;④不少于600字。《22 皇帝的新裝》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答案 D C A D C C1.D【詳解】本題考查字音字形。A. 稱職(chèng)——(chèn);B. 滑稽(jì)——(jī);C. 隕章——勛章;故選D。2.C【詳解】本題考查語文基礎知識。C.有誤,“他”在此處實際上是代詞,指前面提到皇帝;故選C。3.A【詳解】本題考查成語的運用。A.駭人聽聞:使人聽了非常吃驚(多指社會上發生的壞事)。用在此處不合“皇帝相信騙子的話”的語境。運用不恰當,應改為“聳人聽聞”;B.不可救藥:原指病情嚴重到無法醫治的地步,后來比喻壞到無法挽救的地步,含貶義。結合語境可知,這里實在形容皇帝辦事愚蠢到極點。運用恰當;C.隨聲附和:意思是形容自己沒有主見,人家說什么,也跟著說什么。形容“隨員們”沒有主見,皇帝說什么,就跟著說什么。運用恰當;D.穿針引線:意思是使線的一頭通過針眼,比喻從中聯系、拉攏。符合騙子假裝織布的語境。運用恰當;故選A.4.D【詳解】本題考查對文本內容的把握。D.“皇帝有點兒發抖”是因為皇帝認識到自己可能被騙了,因而內心恐慌;但是他“擺出一副更驕傲的神氣”,目的是掩飾自己內心的恐慌。所以,表演時用“垂頭喪氣”的神態不恰當;故選D。5.C【詳解】本題考查內容理解。C.《皇帝的新裝》是以騙子們賦予實際上并不存在的所謂的“ 新衣服”一個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稱職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藥的人,都看不見這衣服。這一特性是貫穿故事始終的主線,作者展開情節、安排材料、刻畫人物都是圍繞這個主線進行的。并非以騙子行騙為線索;故選C。6.C【詳解】本題考查內容理解與分析。A.皇帝生活奢侈、目光短淺,想穿新衣只是表面現象,是原因之一,不是根本原因,這背后反映的是他愛慕虛榮的本質;B.騙子騙術雖然高明,但如果皇帝本身不具有愛慕虛榮、愚蠢昏庸的性格特點,也不會輕易上當受騙。所以這是外因,不是根本原因;C.皇帝自己愚蠢、昏庸,又愛慕虛榮,這是他被騙子欺騙最根本的原因。因為他太在意自己的外表是否華麗,是否能得到別人夸贊自己穿著好看,以至于失去了基本的判斷力,才會輕易相信騙子所說的能織出神奇的布并做成新衣的謊言;D.宮廷官員的阿諛奉承是因為皇帝本身喜歡聽好話、愛虛榮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這是導致他被騙的間接原因,不是根本原因;故選C。7. 丹麥 安徒生 海的女兒 賣火柴的小女孩 丑小鴨【詳解】本題考查文學常識。安徒生:漢斯·克里斯汀·安徒生,又譯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德森等,19世紀丹麥童話作家,被譽為“世界兒童文學的太陽”。代表作有《堅定的錫兵》《海的女兒》《拇指姑娘》《賣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鴨》《皇帝的新裝》等。8. 狡 嬌 矯 聘 騁 娉 縫 縫 蓬 副 幅 輻 賜 惕 袍 胞【詳解】本題考查字形。(1)狡猾(jiǎo huá):詭計多端,不可信任;嬌媚(jiāo mèi):形容女子的容貌和態度,通常用來形容女性的柔美和嫵媚;矯健(jiǎo jiàn):強壯有力;英勇威武;指詩文等風骨雄健;(2)御聘(yù pìn):指受到皇帝或高級官員的聘請,擔任重要職務;馳騁(chí chěng):(騎馬)快速奔跑,常用來描述人或動物在廣闊的原野或道路上快速奔跑的場景;娉婷(pīng tíng):形容女子的姿態美;(3)縫紉(féng rèn):指裁剪制作衣服、鞋帽等;縫隙(fèng xì):指接合處或裂開的縫處,也有比喻事物間的漏洞的含義;蓬松(péng sōng):形容草、葉子、頭發、絨毛等松散開的樣子;(4)全副精神(quán fù jīng shén): 全部精力,指將所有的精力集中于某一件事上。 這個短語通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做某件事情時非常專注和投入,盡心盡力地完成任務;條幅(tiáo fú):直掛的長條的字畫,單幅的叫單條,成組的叫屏條;輻射(fú shè):從中心向各個方向沿著直線伸展出去;(5)賞賜(shǎng cì):地位或輩分高的人把財物送給地位或輩分低的人;警惕(jǐng tì):對可能發生的危險情況或錯誤傾向保持敏銳的感覺;(6)長袍(cháng páo):男子穿的中式長衣;細胞(xì bāo):構成人體基本結構和生理功能的基本單位。9. 不可救藥 駭人聽聞 隨聲附和【詳解】本題考查詞語。不可救藥:出自《詩經·大雅·板》“多將熇(hè)熇,不可救藥。” 原意是說周厲王多行酷烈之暴政,就像重病人一樣,不能再醫治了。后泛指病重到無藥可治。也比喻人或事物已經壞到不能挽救的地步。駭人聽聞:出自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東角樓街巷》“南通一巷,謂之界身,并是金銀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壯,門面廣闊,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動即千萬,駭人聞見。”意思是使人聽了非常吃驚(多指社會上發生的壞事)。隨聲附和: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十一回“崇侯虎不過隨聲附和,實非本心。”意思是別人說什么,自己跟著說什么,形容沒有主見。10.(示例)心魔作怪,幸虧世上有童心【詳解】本題考查對聯相關知識。對聯的特點:上下聯字數相等、結構相同。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達到某種效果外,上下聯字數必須相同。對應位置詞性相同。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量詞對數量詞,副詞對副詞,而且相對的詞必須在相對的位置上。要平仄相合,音調和諧。按韻腳來分,上聯韻腳應為仄聲,下聯韻腳應為平聲,謂之“仄起平收”。節奏相應,就是上下聯停頓的地方必須一致。“騙子愚人,莫非國中無智者”由兩部分組成,“騙子愚人”是主謂短語,指兩個騙子編織皇帝新衣的故事。“莫非國中無智者”“莫非”與“國中無智者”從整體說,構成動賓關系,是對“騙子愚人”行為原因的推測。故下聯可揭示人們受騙的真正原因:騙子正是利用了人們內心的虛榮,編織了一個關于神奇新裝的謊言,這個新裝據說只有聰明和稱職的人才能看到。讓皇帝和手下的大臣及很多百姓擔心自己看不見新裝會被認為是愚蠢或不稱職,因此選擇了相信騙子的話,是他們的心魔在作怪。而天真的小孩子,沒有這個心魔,于是敢說真話,揭示了真相。依據上面分析,緊扣課文中騙子行騙、群臣助騙、百姓傳騙、孩子揭騙等情節,結合人物、主旨,依據上聯,對出下聯。示例:奸徒擾心(主謂短語),難道世間多偽君(“難道”與“世間多偽君”從整體說,構成動賓關系)。11.示例:人物 描寫方法 性格(1)皇帝 動作描寫 愚蠢可笑、自欺欺人(2)老大臣 心理描寫 虛偽、愚蠢(3)小孩子 語言描寫 單純、天真無邪【詳解】本題考查人物形象。(1)皇帝:根據“于是他又在鏡子面前把身子轉動了一下”可知,這里通過“轉動”這一動詞,對皇帝的身體動作進行刻畫,所以運用的是動作描寫。皇帝明明什么都沒看到,卻還假裝認真欣賞并不存在的美麗新裝,試圖讓眾人覺得他真能看見,把精力放在佯裝上而非戳破騙局,凸顯出他的愚蠢可笑,同時也是在自我欺騙,體現了自欺欺人的性格特點。故填寫:動作描寫,愚蠢可笑、自欺欺人。(2)老大臣:根據“‘我的老天爺!’他想,‘難道我是愚蠢的嗎?我從來沒有懷疑過這一點……我決不能讓人知道我看不見布料’”可知,直接呈現老大臣內心所想,屬于心理描寫。老大臣內心明知看不到布料,卻不愿承認自己的問題,害怕別人知曉自己看不見,為了面子選擇隱瞞,足見其虛偽;而連布料真假都辨別不出,還盲目維護虛假表象,又體現出他的愚蠢。故填寫:心理描寫,虛偽、愚蠢。(3)小孩子:根據“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沒有穿啊”可知,直接引用小孩子說的話,運用的是語言描寫。在周圍大人都佯裝看到新衣的氛圍下,小孩子不受世俗觀念、虛榮風氣影響,直白說出皇帝沒穿衣服的事實,這份不加掩飾、脫口而出真話的特質,展現出他的單純、天真無邪。故填寫:語言描寫,單純、天真無邪。12. (示例)真理永恒 小孩子無畏無懼,皇帝氣急敗壞。倒行逆施——皇帝以“散播謠言”之罪將其囚禁。【詳解】本題考查語言表達能力。寫跟帖是現實生活中常見的一種交流方式。寫跟帖時一定要跟隨一個主題去擬寫,不能偏離主題。其次寫跟帖字數一定不要多,言簡意賅,不要啰嗦,能把自己的想法寫出即可,也可以結合別人發帖的格式去寫。最后擬寫跟帖語言一定不要模棱兩可,而是要給人以積極向上的思想。由題意可知,要對說真話的小孩的命運展開想象,并給自己起個富有個性的網名。示例格式:網名+小孩的性格特點+皇帝的性格特點+名句+結果。示例:真話小勇士。小孩無私無畏,皇帝驕奢淫逸。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皇帝獎了他一個“尚方寶劍”。13. 確定角色,選定演員 熟悉劇本,準備排練 14. 咦?皇帝什么衣服也沒穿呀! 擺出一副更驕傲的神氣【解析】13.本題考查活動設計。這道題目要求完善課本劇展演活動的環節。首先,我們需要明確課本劇展演活動的基本流程,即從研讀課文開始,到設計劇本、招募演員、準備道具和場景,最后進行彩排和正式演出。然后,根據這個流程,將給出的環節一“研讀課文,設計劇本”作為起點,依次補充后續的環節。在每個環節中,都需要明確該環節的主要任務和目的,以確保整個活動的順利進行。第一空,在劇本設計完成后,就需要招募演員并分配角色。演員的選擇應該根據他們的表演能力和角色特點來進行,確保每個角色都能得到合適的演員來演繹。示例:招募演員,分配角色。第二空, 根據劇本的需要,準備相應的道具,并布置好場景。道具和場景的準備應該盡量貼近課文中的描述,以增強觀眾的代入感。示例:準備道具,布置場景。14.本題考查情景對話。本題要求補寫戲劇組根據《皇帝的新裝》改編的課本劇片段中的空白內容。題目中給出了兩個觀眾的臺詞和一個舞臺提示,需要根據這些提示和上下文,補寫出小孩的臺詞和皇帝的神態。首先,根據觀眾甲的臺詞“乖乖,皇帝的新裝真漂亮呀!”和觀眾乙的臺詞“看!他的后裙多美麗呀!”可以推斷出,這兩個觀眾都是在贊美皇帝的新裝。但是,根據上下文和常識,我們知道皇帝其實并沒有穿任何衣服,因此這里存在一種諷刺和虛假的氛圍。接著,根據小孩的語言特點,他應該是天真無邪、直言不諱的,因此他的臺詞應該是直接指出皇帝沒有穿衣服的事實。而皇帝的神態則需要表現出他內心的驚慌和強作鎮定的矛盾情緒。示例:小孩:(疑惑地大聲說道)可是,皇帝明明沒有穿任何衣服啊!皇帝:(臉上微微一僵,但馬上恢復鎮定,心中雖然驚慌卻強作鎮定)15.B 16.示例:哎呀,這后裙到底在哪里呢?難道我是愚蠢的?我真的不稱職嗎?不,我覺得那個小孩子說的是真的,這件新衣根本不存在!唉,管他呢,皇帝沒發話,我還是裝作托著后裙跟著走吧,絕不能第一個露餡兒! 17.①《雪兔》并沒有揭示真相,而是寫冉冉因不停地尋找路路而失蹤,表達對等級觀念的諷刺和抨擊,使平淡的故事情節陡然生出波瀾,給讀者留有回味的余地;②《皇帝的新裝》中讓小孩子來揭示真相,表現了成人世界的虛偽、兒童世界的真實,增強了諷刺的藝術效果。【導語】這篇閱讀文章通過兩篇童話《雪兔》和《皇帝的新裝》探討了“說謊”與“真相”的主題。《雪兔》通過黑兔路路的內心掙扎和短暫的白雪偽裝,揭示了社會偏見與自我認同的沖突,結尾的未揭示真相增加了故事的悲劇色彩,引發讀者對人性與社會的深刻反思。而《皇帝的新裝》則通過小孩的天真揭穿謊言,諷刺了成人世界的虛偽與盲從,結尾的真相揭露強化了諷刺效果,直擊人心。兩篇童話在表達手法上各有千秋,但都通過“說謊”與“真相”的對比,傳達了深刻的社會批判與人性思考。15.本題考查內容及寫法辨析。B.有誤,結合文本一第 段“‘你好!’冉冉見是一只白兔,友好地說”和第 段“冉冉和路路一邊玩一邊聊天。冉冉真喜歡路路,喜歡他的性格,喜歡他的幽默”以及第 段“‘……’冉冉一看是黑兔,不理他”可知,冉冉喜歡路路是因為路路以白兔的身份和她交流玩耍,當她看到路路是黑兔時就不理他了,說明冉冉自始至終都在計較路路是黑兔這一身份,并不是不再計較他是一只黑兔;故選B。16.本題考查主觀表達。做答此題,首先要深入理解《皇帝的新裝》原文情節,清楚內臣們之前為迎合皇帝對不存在的新衣一味夸贊,處于自欺欺人的狀態。現在小孩道出真相,他們面臨尷尬處境;其次,把握人物心理。內臣們既害怕因承認看不到新衣而被認為愚蠢或不稱職,又開始對新衣真實性產生懷疑,但更擔心違抗皇帝權威,內心糾結復雜;用“我”的視角,生動展現他們內心的掙扎、惶恐以及無奈的選擇,語言風格要符合內臣的身份和當時情境。示例:這可如何是好?小孩的話讓我心慌意亂,難道新衣真不存在?我真的愚蠢又不稱職?可皇帝還在游行,我不能有任何差錯,先硬著頭皮裝作托著后裙吧,千萬別讓別人看出我的異樣。17.本題考查內容理解及句段表達效果。結合文本一第④段“‘……’冉冉見是黑兔,沒吭聲。從小爸爸就告訴她,白兔比黑兔高貴”可知,在這個兔子的世界里存在著等級觀念,這導致了路路和冉冉之間交流的障礙。文章結尾冉冉因尋找路路失蹤,沒有揭示路路曾偽裝成白兔與她相處的真相。由此可知,這樣的設計表達了對這種等級觀念的諷刺和抨擊,也讓平淡的故事有了波折,留給讀者想象和回味的空間。 結合文本二第②段“‘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沒有穿啊!’一個小孩子最后叫了出來”可知,在眾人因害怕被認為愚蠢或不稱職而不敢說出真相時,是小孩子道出了皇帝沒穿衣服的實情。結合前文大人們對不存在的新衣虛假夸贊,由此可知,用小孩子揭示真相,鮮明地表現出成人世界的虛偽和兒童世界的真實,極大地增強了諷刺的藝術效果。18.例文:謊言的延續:《皇帝的新裝》新篇在那繁華卻荒誕的王國,皇帝對新衣的癡迷眾人皆知。游行大典那天,皇帝身著那所謂“新衣”,昂首闊步走在街道上。本該歡呼雷動,卻因孩子的沉默,故事駛向了意外方向。起初,民眾們交頭接耳,眼神滿是疑惑與不安。兩個騙子卻鎮定自若,扯著嗓子喊:“看吶,陛下的新衣多華麗,只有聰明之人才能瞧見這絕美服飾!”皇帝微微顫抖的雙手緊攥著“衣角”,盡管心中慌亂,可在眾人面前,還是強裝鎮定,繼續前行,還不時擺出優雅姿態,試圖讓臣民相信他身著世間最華美的衣裳。隨著游行推進,人群中開始有不和諧聲音。一位大臣皺著眉,小聲對旁人說:“這事兒透著古怪,我咋就看不到陛下的新衣呢?”然而,他的話很快被周圍人制止:“噓,別亂說,小心被當成愚蠢之人。”但質疑的種子一旦種下,便開始生根發芽。越來越多的人私下議論,可依舊沒人敢站出來道出真相。兩個騙子察覺到異樣,擔心騙局敗露,便心生一計。他們找到皇帝,故作神秘地說:“陛下,您的新衣太過耀眼,光芒刺痛了一些人的眼睛,他們心生嫉妒,就開始造謠說您沒穿衣服。為維護新衣尊嚴,彰顯您的威嚴,我們建議舉辦一場盛大宴會,邀請所有貴族和大臣,讓他們近距離欣賞新衣,親口表達贊美。”皇帝聽后,覺得這主意既能挽回顏面,又能讓質疑者閉嘴,便欣然應允。宴會當晚,燈火輝煌。皇帝再次穿著“新衣”現身。貴族和大臣們紛紛圍上來,臉上堆滿虛假笑容,嘴里說著阿諛奉承的話。就在這時,一個外國使團走進大廳。為首的使者目光敏銳,一眼看穿鬧劇。使者走上前,恭敬行禮后說道:“尊敬的陛下,聽聞您有一件神奇新衣,可在我們國家,真誠是最珍貴的品質。我直言,我沒看到您身上有衣服。”皇帝聽后,臉色瞬間煞白,內心開始激烈掙扎。但皇帝最終還是放不下虛榮,他惱羞成怒,斥責外國使者不懂欣賞。騙子們趁機添油加醋,說使者心懷不軌。外國使團無奈離去,而皇帝依舊沉浸在謊言中,繼續舉辦各種展示新衣的活動。民眾們雖心中不滿,卻也只能繼續配合這場鬧劇。王國在虛假的氛圍中漸漸失去活力,經濟衰退,民心渙散。最終,這個曾經繁華的王國,在謊言的重壓下走向了衰落,只留下一段荒誕的故事,供后人唏噓。【詳解】本題考查材料/情境作文寫作。一、審題立意。本次“故事新編”需立足經典故事,以《皇帝的新裝》為例,在保留關鍵人物、情節架構與社會背景的基礎上,改變孩子未揭露真相這一關鍵情節,進行大膽想象與創新創作。立意層面,核心聚焦于人性的復雜、虛榮的危害以及群體意識的盲目性。通過構建新故事,深刻揭示虛榮蒙蔽人心、使人喪失理智判斷的負面效應,批判社會中盲目跟風、隨波逐流的不良現象,引導讀者反思自身行為,呼吁堅守真誠、勇敢和獨立思考的品質,不被虛假表象所迷惑,始終保持清醒的認知。二、思路點撥。以《皇帝的新裝》為例,文章開篇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迅速回顧《皇帝的新裝》經典故事梗概,著重強調皇帝癡迷新衣、騙子設局以及眾人配合演出這一荒誕場景,順勢筆鋒一轉,點明此次故事的關鍵變化——孩子未道出真相,自然引出故事新編的情節。主體部分,先著重刻畫皇帝因未被揭穿而愈發膨脹的虛榮心態。他頻繁舉行新衣展示大典,不斷增加賦稅以籌備資金,全然不顧百姓疾苦,致使國內民怨沸騰。接著,深入描繪騙子的狡猾與貪婪。他們巧妙利用皇帝的弱點,編造出更離譜的謊言,如聲稱新衣能讓國家風調雨順、繁榮昌盛,哄騙皇帝投入更多資源,一步步將騙局推向更深的深淵。與此同時,細膩展現民眾在謊言籠罩下的復雜反應。一部分人因恐懼和功利心理,對新衣的贊美愈發夸張,諂媚皇帝;另一部分人雖內心懷疑,卻在群體壓力下選擇沉默,只能通過一些細微舉動,如私下的搖頭嘆息、游行時稀疏的掌聲,來表達內心的不滿。最后,引入外部因素,如鄰國的一位正直使者來訪,他對這場鬧劇感到震驚,決定挺身而出,揭露騙局,由此引發一系列激烈沖突,推動故事走向高潮。結尾部分,詳細描述皇帝在經歷一系列事件后,從最初的憤怒抗拒到逐漸清醒的心理轉變過程。最終,皇帝認識到虛榮帶來的巨大危害,開始對國家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嚴懲騙子,減輕賦稅,倡導務實之風。以此升華主題,讓讀者深刻領悟到堅守真實、摒棄虛榮的重要意義。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