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15 梅嶺三章一、選擇題1.(24-25九年級下·全國·課后作業)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注音及根據拼音書寫的漢字,有錯誤的一項是( ?。?br/>A.一路上,秦王的儀仗隊旌(jīn)旗招展,人歡馬叫,鼓角齊鳴,兵雄姿驕,令人生畏。B.21世紀新技術革命的浪潮和綜合國力競爭的fēng(烽)煙已清晰可見,要在新世紀的競爭中永遠立于不敗之地,只有靠人才。C.在那血雨xīng(腥)風的年代,村里大部分的青年都在反侵略的斗爭中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D.奧運健兒出征,我們期待著他們不斷傳來升國旗、奏國歌的捷(jié)報。2.(24-25九年級下·全國·課后作業)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br/>A.在敵人制造的血雨腥風之中,我黨地下組織成員仍然冒著生命危險為黨工作。B.胞弟孝友臨刑時,孝孺淚如雨下,孝友從容吟詩:阿兄何必淚潸潸,取義成仁在此間。C.人生的征途中,有艱難困苦的逆境,也有峰回路轉的機遇。D.陳毅與分別十年的老部下在會上萍水相逢,激動不已。3.(24-25九年級下·全國·課后作業)對下列加粗字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得詩三首留衣底。旋圍解(旋轉)B.取義成仁今日事(成全、實現)C.余傷病伏叢莽間二十余日,慮不得脫(估計)D.旌旗十萬斬閻羅(旗幟的總稱。這里借指軍士)4.(24-25九年級下·全國·課后作業)下列對詩句運用的修辭手法的判斷及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這兩句詩運用了反問的修辭手法,加強了語氣)B.南國烽煙正十年。(借代,“烽煙”代指戰爭,這里指1927年以后的國內革命戰爭)C.取義成仁今日事。(引用,“取義成仁”借用古語“舍生取義”“殺身成仁”,這里指為了人民的解放事業而勇于犧牲)D.人間遍種自由花。(借喻,“自由花”喻指革命成功,人民獲得自由)5.(24-25九年級下·全國·課后作業)下列對《梅嶺三章》課文內容解說有誤的一項是( )A.這三首詩在形式上獨立成篇,內容上卻是一個整體。B.這三首詩中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如引用“閻羅”的典故和“取義成仁”的傳說。C.“此頭須向國門懸”運用典故表明心跡:大業未成,詩人死不瞑目。D.這三首詩把現實與想象、理想完美地結合起來表達思想感情。二、填空題6.(24-25七年級·全國·假期作業)文學常識填空。《梅嶺三章》是 于1936年在 寫的,當時作者正處于被敵人圍困、九死一生的險境?!傲粢碌住北砻髯髡邽? 獻身的決心和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7.(24-25七年級上·全國·課后作業)給下列加點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旌旗( ) 叢莽( ) yán( )羅fēng( )煙 jié( ) 報 zhū( )君8.(24-25七年級上·全國·課后作業)解釋詞語或根據意思寫出相應的詞語。(1)慮不得脫:(2)血雨腥風:(3)取義成仁:(4) :不久圍困解除了。(5) :古代邊境有敵人入侵時,在烽火臺上點起的報警用的煙火,后泛指戰火或戰爭。三、名句名篇默寫9.(24-25七年級上·全國·課后作業)默寫填空。(1)詩中表現詩人至死不渝、誓與反動統治血戰到底的革命精神的詩句是: , 。(2)詩中和《示兒》中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詩句是: , 。(3)詩中表現詩人相信共產主義理想一定會實現的堅定信念的詩句是: , 。四、語言表達10.(2025·廣東深圳·一模)在“革命家風骨”的宣傳活動中,小深計劃朗誦陳毅的《梅嶺三章》,但對感情基調的把握拿捏不準,在以下詞語中請你幫助他選擇兩個。情感基調:清新 悲壯 激越 明快 憂郁 豪壯 凄涼 悲傷11.(24-25七年級上·黑龍江·課后作業)學校決定舉辦以“緬懷英雄,放飛理想”為主題的征文比賽,面向全校學生征稿。請你根據相關信息,以校團委的名義擬寫一則通知。投稿方式:發送至學校郵箱或提交至班級學習委員處。投稿要求:①體裁不限(詩歌除外);②字數限600~1000字;③參賽作品必須為本人原創,杜絕抄襲;④禁止偽造個人資料或者同一人用不同姓名多次投稿。截稿日期:2024年10月15日五、綜合性學習12.(2021·四川資陽·中考真題)綜合性學習。為了豐富學生校園文化生活,發揮美育“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作用,我市揚帆中學決定開展以“美冶情操·浸潤心靈”為主題的藝術節系列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任務。【識歌譜 感受美】小明準備參加學校舉辦的“經典詠流傳”音樂會,請你根據歌譜的歌詞內容,幫助小明理解陳毅元帥被困梅山時創作《梅嶺三章》的情感,讓他更好地領悟此詩“大義凜然、堅毅地”的演唱基調。要求:不超過40字。【觀作品發現美】在繪畫展上,作為袁隆平的崇拜者,你看見一幅《一夢70年》的畫作(如圖),激動不已。請你從構圖要素的角度介紹這幅作品。要求:思路清晰,語言簡明,不超過120字。【編劇本創造美】你所在的學習小組準備把寓言故事《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改編成劇本,用來參加課本劇匯演。請你在下面即將完成的劇本的橫線處,補寫出人物對白時的神態。旁白 身為神使又是商人庇護神的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來到一個雕像者的店里。赫耳墨斯 值多少錢?雕像者 一個銀元。赫耳墨斯 值多少錢?雕像者 還要貴一點兒。赫耳墨斯 這個值多少雕像者 假如你買了那兩個,這個算添頭,白送。六、詩歌鑒賞(25-26七年級上·全國·課后作業)在“童心向黨·探索紅色密碼”的主題教育活動中,某同學找到下面的材料,請你和他一起完成下面的任務。我們發現地處粵湘贛三省交界“紅三角”地區的韶關,具有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1935年3月,項英、陳毅率部突圍來到粵贛邊境的北山、梅嶺、油山地區,領導紅軍游擊隊堅持打了3年艱苦卓絕的南方游擊戰爭。在南雄的梅嶺一帶開展游擊戰期間,陳毅寫了氣壯山河的《梅嶺三章》。梅嶺三章[其一]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其二]南國烽煙正十年,此頭須向國門懸。后死諸君多努力,捷報飛來當紙錢。[其三]投身革命即為家,血雨腥風應有涯。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13.作為華夏后人,我們應該從《梅嶺三章》的詩句中汲取我國革命家的哪些精神財富?14.第一章的主旨是什么?15.最能表現作者視死如歸氣概的是哪一句?16.“斬”與“殺”同義,把“斬閻羅”改為“殺閻羅”是否可以?17.(2025九年級下·全國·專題練習)閱讀下面兩首詩歌,完成小題。梅嶺三章(一)陳毅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別云間夏完淳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難。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請結合詩中加點的“去”“歸”的目的,說說兩位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七、作文18.(24-25九年級下·全國·課后作業)試將《梅嶺三章》改寫成一段敘述性文字,表現無產階級革命家陳毅的英雄氣概,要求語意連貫,文字優美。200字左右。《15 梅嶺三章》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答案 A D A A B1.A【詳解】本題考查字音字形。A.旌(jīn)旗——jīng;故選A。2.D【詳解】本題考查成語運用。A.血雨腥風:形容殘酷屠殺的景象。句中形容敵人制造的兇險環境,使用恰當;B.取義成仁:為了成全仁義,不惜犧牲生命。句中用來描述孝友面對死亡時的從容與決心,使用恰當;C.峰回路轉:形容山峰、道路迂回曲折;有時也比喻經過挫折后出現轉機。形容人生征途中的機遇變化,使用恰當;D.萍水相逢:比喻向來不認識的人偶然相遇。此處用錯對象,本句中用于早就相識的人是不恰當的;故選D。3.A【詳解】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的理解與辨析。A.句意:得到三首詩并把它們藏在衣底,不久包圍就被解除了。旋:不久,很快。故選A。4.A【詳解】本題考查修辭手法。A.有誤,這兩句詩自問自答,運用了設問的修辭手法,引起讀者的注意和思考;故選A。5.B【詳解】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容。B.“閻羅”,即閻羅王,也稱“閻王”,民間傳說中掌管陰間的神,它不是典故,是傳說?!叭×x成仁”是一個成語,出自《論語·衛靈公》,它不是傳說,是典故。故選B。6. 陳毅 梅山 革命【詳解】本題考查文學常識。《梅嶺三章》是陳毅于1936年在梅山生死存亡之關頭所寫下的一曲氣壯山河的無產階級正氣歌。這是由三首七言絕句構成的一組詩。三首詩雖在內容上各有側重,可單獨成篇示人,但在基本題旨上又具有內在統一性,它們從不同側面表現了作者堅定革命的信念及甘愿為人類美好事業獻身的革命生死觀。其中序言“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圍。余傷病伏叢莽間二十余日,慮不得脫,得詩三首留衣底。旋圍解”中的“留衣底”表明作者為革命獻身的決心和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7. jīng mǎng 閻 烽 捷 諸【詳解】本題考查字音字形。旌旗:jīng qí,泛指各種旗幟。叢莽:cóng mǎng,長在一起的茂密的草木。閻羅:yán luó,舊時比喻剛直的清官。比喻兇惡殘暴的人。道教人物。烽煙:fēng yān,烽火。捷報:jié bào,勝利的消息。諸君:zhū jūn,意思是各位。8. 估計不能脫險。 風里帶有腥氣,血濺得像下雨一樣。形容殘酷屠殺的景象。 為了成全仁義,不惜犧牲生命。詩中指為了人民的解放事業而勇于犧牲。 旋圍解 烽煙【詳解】本題考查詞語理解。(1)慮不得脫:慮:憂慮。得:能夠。脫:擺脫、解脫、逃脫。擔心不能逃脫。根據《梅嶺三章》詩序“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圍。余傷病伏叢莽間二十余日,慮不得脫,得詩三首留衣底。旋圍解”可知,這里表明形勢危急,作者已做好了犧牲的準備。(2)血雨腥風:雨點帶著鮮血,風里夾著腥味。也說腥風血雨。根據《梅嶺三章》中“投生革命即為家,血雨腥風應有涯”可知,這里形容瘋狂殺戮的兇險氣氛或環境。(3)取義成仁:?。哼x取。成:成全、實現。指為正義而犧牲生命。根據《梅嶺三章》中“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可知,詩中指為了人民的解放事業而勇于犧牲。(4)旋圍解:旋:不久。圍解:圍困解除了。根據“不久圍困解除了”的提示可知,此處填“旋圍解”。(5)烽煙:烽火臺報警之煙。亦借指戰爭。根據“古代邊境有敵人入侵時,在烽火臺上點起的報警用的煙火,后泛指戰火或戰爭”的提示,可知此處填“烽煙”。9. 此去泉臺招舊部 旌旗十萬斬閻羅 后死諸君多努力 捷報飛來當紙錢 取義成仁今日事 人間遍種自由花【詳解】本題考查名句默寫。默寫題作答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文的內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是答題內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字。本題中的“部”“旌”“閻”“仁”等字詞容易寫錯。10.應選擇悲壯和豪壯。 《梅嶺三章》寫于陳毅被國民黨軍隊圍困于梅嶺,身處絕境之時。詩中“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詩人做好了犧牲的準備,要在死后召集舊部繼續戰斗,充滿了慷慨赴死的壯烈感。這種明知可能犧牲,但仍要為革命奮斗到底的情懷,帶有強烈的悲壯色彩;“投身革命即為家,血雨腥風應有涯。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等詩句,展現出詩人為革命事業奉獻一切的豪邁氣概。盡管面臨死亡威脅,詩人依然堅信革命必將勝利,充滿了對未來的樂觀展望,體現出一種豪邁壯闊的情感。【詳解】本題考查詩歌朗讀基調。《梅嶺三章》是陳毅在被國民黨四十六師圍困在梅嶺時寫下的組詩。詩歌著重寫十年征戰,大業未成,詩人死不瞑目,勉勵幸存者努力作戰,以勝利捷報來告慰死者,表現了關心國家命運、盼望人民解放的革命精神。雖然處在危難之際,但獻身的決心和對必勝的信心卻矢志不移。他的樂觀主義精神,成為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華夏后人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艱苦創業,勇往直前,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生動教材。因此,朗誦這首詩的感情基調應該是悲壯和豪壯。悲壯:詩中“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等句,體現出詩人在面臨生死考驗時的慷慨赴死之情,有一種悲壯的氛圍。豪壯:“投身革命即為家,血雨腥風應有涯。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等詩句,展現了詩人為革命事業不惜犧牲的豪情壯志,以及對革命勝利的堅定信心,充滿豪壯之氣。11.(示例)通知各位同學:為了解英雄事跡,從革命先輩身上汲取精神力量,我校團委決定舉行“緬懷英雄,放飛理想”主題征文比賽,特向全校學生征稿,投稿要求如下:①體裁不限(詩歌除外);②字數限600~1000字;③參賽作品必須為本人原創,杜絕抄襲;④禁止偽造個人資料或者同一人用不同姓名多次投稿。請大家將稿件于10月15日之前發送至學校郵箱或提交至班級學習委員處。希望大家踴躍參與。××中學校團委2024年10月5日【詳解】本題考查擬寫通知。首先需要理解通知的基本結構和內容要求。通知通常包括標題、正文、落款和日期等部分,且需要清晰、準確地傳達信息。確定標題:標題應簡潔明了,能夠直接反映通知的主題。在這里,可以直接使用“關于舉辦‘緬懷英雄,放飛理想’主題征文比賽的通知”作為標題。編寫正文:開頭:簡要介紹舉辦征文比賽的目的和背景,即緬懷英雄、放飛理想,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和理想追求。主體:詳細列出投稿方式(發送至學校郵箱或提交至班級學習委員處)、投稿要求(體裁不限但詩歌除外、字數限制、原創性要求、禁止偽造資料和重復投稿)等關鍵信息。這些信息需要條理清晰,便于學生理解和遵守。結尾:強調截稿日期(2024年10月15日),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期待他們的精彩作品。落款:落款應寫明發布通知的單位,即校團委。日期:在落款下方,應注明通知發布的日期。題目已經給出了截稿日期,通知的發布日期應提前一段時間。示例:關于舉辦“緬懷英雄,放飛理想”主題征文比賽的通知全校各班級、各位同學:為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同時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和崇高理想,校團委決定面向全校學生舉辦以“緬懷英雄,放飛理想”為主題的征文比賽。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投稿方式請將參賽作品發送至學校郵箱(郵箱地址:……),郵件主題請注明“征文比賽-班級-姓名”。也可將作品稿提交至班級學習委員處,由學習委員統一收集后交至校團委。二、投稿要求體裁不限,但詩歌除外??梢允怯洈⑽?、議論文、散文等。字數控制在600~1000字之間。參賽作品必須為本人原創,嚴禁抄襲。一旦發現抄襲行為,將取消參賽資格。禁止偽造個人資料或同一人用不同姓名多次投稿。一經發現,將嚴肅處理。三、截稿日期本次征文比賽的截稿日期為2024年10月15日。請務必在此日期前完成投稿。同學們,讓我們以筆為媒,緬懷英雄,放飛理想,共同書寫屬于我們的青春篇章!期待你們的精彩作品!校團委2024年10月1日12.【識歌譜 感受美】示例:為了革命事業,我生死不渝,希望生者繼續奮斗,獻身革命,事業必勝。【觀作品發現美】示例:畫的左邊,袁老站在一人高的稻田里,肩搭白毛巾,手抓稻子,眼看右邊。右邊是少年袁老,一手夾著書本,一手舉著稻穗。畫面的遠處太陽照亮大地,畫的下方,書寫著“袁龍平一生兩個夢想,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世界夢”。【編劇本創造美】漫不經心 洋洋自得【詳解】【識歌譜 感受美】根據譜中的文字可提取出詩歌內容“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南國烽煙正十年,此頭須向國門懸。后死諸君多努力,捷報飛來當紙錢。投生革命即為家,血雨腥風應有涯。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表現了作者生死不渝的戰斗意志,即使到了泉臺也會繼續革命,和陰間的統治者閻羅做斗爭。“后死諸君多努力,捷報飛來當紙錢”表現了作者的殷切希望,希望還活著的革命者繼續奮斗,爭取革命的勝利,把捷報告訴自己。“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表現了作者視死如歸的決心和對革命勝利的堅定信心。革命必將勝利,勞苦大眾將獲得自由與幸福。【觀作品 發現美】考查圖文轉換??磮D可知,圖中的左右兩個人物都是袁隆平,左邊的是老年時期的袁老。他站在一棵比人還要高的水稻下邊,右肩上搭著一塊白毛巾,就像是一位樸實的農民。他手里抓著一把稻子,眼睛看著右下方。右邊是年輕時候的袁老。他左手舉著一株稻穗,右手夾著一本書。畫面的遠方一輪紅日照耀著大地。畫的下方寫著三行文字,為“袁龍平一生兩個夢想,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世界夢”。按一定的順序,把畫中出現的各個元素介紹清楚即可。【編劇本 創造美】考查賞析人物心理。第一空:根據“為神使又是商人庇護神的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的尊重”可知,赫耳墨斯來到人間,只是為了看自己受到了多大的尊重。他問其他諸位神靈的雕塑多少錢只是隨口一問而已,故此空可填:漫不經心。意為:隨隨便便,不放在心上。第二空:此時他問的是自己的雕塑,根據“身為神使又是商人庇護神的赫耳墨斯”可知,他覺得自己既是神使,又是商人的庇護神,理所當然會得到商人的尊重,那么,他的雕塑一定會比其他神靈要貴很多。此時他充滿了信心,問多少價錢,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罷了。故此空可填:洋洋自得。意為:形容非常得意、自我欣賞的樣子。13.陳毅雖然處在危難之際,但獻身革命的決心和對革命必勝的信心卻矢志不移。他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華夏后人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艱苦創業,勇往直前,這些都成為了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 14.面對死亡,回顧艱難創業的征戰歷程,表示死后也要召集舊部英魂,與“閻羅”血戰到底。 15.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 16.不可。“斬”字力度強,速度快,有居高臨下的氣勢?!皻ⅰ碧话慊耍野H不分。【導語】這三首詩氣魄雄渾。其一以決絕之態展現為革命視死如歸,要招舊部斬閻羅,豪情萬丈;其二心系南國烽火,盼死后仍見國門安寧,激勵同志奮進;其三堅信革命終會勝利,以“取義成仁”明志,憧憬自由之花遍人間。全詩情感熾熱,盡顯革命者堅定信念與無畏精神。13.本題考查對詩歌主旨及所體現的精神內涵的理解與概括能力。由第一首“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可知,即便面臨斷頭這樣極端危險的處境,陳毅依然想著在另一個世界繼續戰斗,這體現出他毫不畏懼死亡,堅定投身革命、為革命事業奮斗到底的決心。由第二首“南國烽煙正十年,此頭須向國門懸。后死諸君多努力,捷報飛來當紙錢”可知,陳毅以革命者的大無畏氣概,做好了犧牲的準備,同時還不忘激勵后來者繼續努力,堅信革命會取得勝利,這反映出他對革命必勝的堅定信心以及樂觀的革命精神。由第三首“投身革命即為家,血雨腥風應有涯。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可知,陳毅把革命事業當作自己的歸宿,相信血雨腥風的殘酷斗爭會有盡頭,為了實現理想甘愿犧牲,體現出他為了革命理想不惜犧牲一切的崇高精神以及革命樂觀主義情懷。14.本題考查對詩歌主旨的把握能力。由第一章“斷頭今日意如何”可知,詩人以設問開篇,直接面臨死亡進行思考,展現出無畏的勇氣;由“創業艱難百戰多”可知,回顧了艱難的創業征戰歷程,體現出征戰的艱苦與不易;由“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可知,表明即便死后也要招集舊部英魂,與象征反動勢力的“閻羅”血戰到底,體現出堅定的革命意志和決不向反動勢力屈服的決心。15.本題考查對詩歌關鍵語句的賞析以及情感主旨的把握能力。第一首詩中“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意為“這次要去陰間召集已經犧牲的戰友,帶領十萬英靈擊敗反動勢力”。詩句中“泉臺”指陰間,“斬閻羅”以夸張手法展現與反動勢力決一死戰的決心,通過“招舊部”“旌旗十萬”的壯闊意象,將個人犧牲升華為集體革命力量的延續,充分體現了作者面對死亡時的無畏氣概和革命必勝的堅定信念。因此,這句最能表現作者視死如歸的氣概。16.本題考查對詞語表達效果的辨析能力。不可以。由第一首詩“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可知,“斬”這個字在這里營造出一種極具沖擊力和震撼力的畫面感?!皵亍弊至Χ葟?,速度快,仿佛能看到詩人率領著十萬旌旗,以一種凌厲、果敢且居高臨下的氣勢去對付閻羅,凸顯出詩人對反動勢力的無比痛恨以及誓要將其消滅的堅定決心和豪邁氣概。而“殺”字雖然與“斬”同義,但“殺”太一般化了,在情感表達和氣勢營造上遠不如“斬”字,并且“殺”這個字本身褒貶色彩不鮮明,無法像“斬”字那樣精準地傳達出詩人強烈的情感和堅定的意志。所以把“斬閻羅”改為“殺閻羅”是不可以的。17.身去陰間,是為了“招舊部”“斬閻羅”,以此表達詩人不屈不撓的斗爭意志和與反動統治斗爭到底的決心;魂歸人間,是為了看戰旗在空中飄揚,以此表達詩人對勝利的渴盼和壯志未酬的悲憤。【導語】兩詩皆為詩人臨危之作,情感熾烈。陳毅以“斷頭”“斬閻羅”抒斗爭到底的剛毅;夏完淳借“山河淚”“歸看靈旗”訴家國痛與勝利渴盼。均以生死寫壯志,語言鏗鏘,盡顯志士風骨與家國情懷。【詳解】本題考查情感理解。結合《梅嶺三章(一)》“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可知,“去”指向“泉臺”(陰間),詩人即便面臨“斷頭”之境,仍計劃到陰間召集舊部,以“旌旗十萬”的氣勢斬殺象征反動勢力的“閻羅”。“去”的目的是延續斗爭、對抗敵人。這一表述凸顯出詩人即便犧牲也絕不妥協,誓與反動統治斗爭到底的堅定意志。結合《別云間》“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可知,“歸”指詩人死后“毅魄”(魂魄)返回人間,歸來的目的是親眼看到象征抗清斗爭的“靈旗”在空中飄揚?!皻w”的期盼中,既有對抗清勝利的深切渴望,也暗含著自身被俘、難以親赴戰場的遺憾。這一表述傳遞出詩人壯志未酬的悲憤,以及對革命事業延續的牽掛。18.示例:在梅嶺的嚴冬里,面對敵人的圍追堵截,無產階級革命家陳毅毫不畏懼,始終堅定信念。他在險境中寫下壯麗的豪言,誓言以熱血換自由。就在那荒涼的山谷,他以堅定的意志,沉著冷靜地思索著未來的道路。縱然身陷絕地,他依然保持面對困難的戰斗精神,不向命運低頭。那些在漫漫長夜里閃爍的星光,仿佛是他不滅的信仰,指引著他走出重圍,迎向絢爛的黎明,展現了革命者崇高的英雄氣概和不屈的奮斗精神。【詳解】本題考查小作文。改寫詩歌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保持對詩歌主題和情感的忠實表達,將詩歌的核心思想和情感意圖體現出來;其次,重視語言的連貫性與優美性,讓敘述自然流暢;第三,適當增加細節描寫,以豐滿人物形象或故事情節;最后,確保文章的長度及風格符合要求。可改寫《梅嶺三章》中關于陳毅革命精神和英雄氣概的意境,進行擴展,突出他在艱苦斗爭中無畏無懼的品質和堅定不移的革命信念,表現其偉大的人格和崇高的理想。通過對環境的描寫和人物的內心刻畫,使文字更加生動連貫,符合要求的字數和風格。示例:在梅嶺的險峻山道上,無產階級革命家陳毅以無畏的步伐前行。他胸懷堅定的信仰,不屈于敵人的威脅,盡顯革命者的英雄氣概。面對艱難困苦,他毫不動搖,心中始終堅定不移地向往自由與解放。他以一顆赤誠的心,許下為人民謀幸福的誓言。在風雨中,他佇立不倒,如同一座不朽的豐碑,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堅貞不屈的革命精神。陳毅以其無畏的勇氣和堅定的意志,成就了革命的偉大事業,令人欽佩不已。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