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考語文散文專題訓練----鄧宗良散文請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煤油燈鄧宗良①小時候,家家戶戶都有凳條。上面放一盞點著的煤油燈,就成了寫作業(yè)的小桌子。坐在旁邊低矮的小凳子上,看上去像蹲在地上。母親看我趴在凳條上寫作業(yè)時間長了,就說,油燈太暗了,歇歇眼睛吧。她把凳條上的煤油燈和書本拿到了小凳子上。②窄的凳條,可以平躺上去。我看著夜空,星星有些迷離,像無數(shù)個暈化的小點點,似乎正在慢悠悠地飄落。多眨幾下眼,星星漸漸清晰。它們一顆顆的,數(shù)也數(shù)不清,懸停在深藍的夜幕上。它們的閃爍,像輕輕的呼吸,又像低聲的絮語。偶爾,流星忽然劃破寂靜的夜空,像有人在天邊飛快地擦亮一根火柴。③母親挪動小凳子,坐到了凳條邊。她常說起星星和月亮的那些民間傳說。這些故事,母親小時候,外婆跟她講過。順著母親舉起的胳膊望去,那里有牛郎星和織女星,那里還有北斗星……母親的手指尖仿佛觸碰到了這些閃亮的星辰。④數(shù)著星星,不一會兒我就睡著了。醒來時,頭發(fā)似乎有些濕涼,抬手一摸,并沒有露水。煤油燈不知什么時候被母親捻滅了。燈罩被摘了下來,擱在小凳子上,母親用一小把稻草,把燈罩上的煙灰擦掉了。⑤大煤油燈,是班主任家訪后,父親才買的。它的油瓶燈座大了,高了。變大的燈罩,頂端收緊后,拉出長長的圓管,像細小的煙囪。它防風了,明亮了,也費油了。⑥那時我讀初一,初中附設在小鎮(zhèn)的小學。班主任家訪,事先沒打招呼。父母開始忙活起來。母親把小煤油的燈芯挑高,撥松,好讓火苗燃得旺些,家里亮些。燈罩頂冒出了些黑煙。城里來的班主任,已習慣了煤油燃燒的嗆鼻味。⑦班主任看了一眼小煤油燈,表情慢慢嚴肅起來。她從椅子上站起來,蹲下來打量著我的眼睛,問,晚上寫作業(yè),看得清楚嗎?⑧父母看班主任蹲下來,有些局促不安,也跟著蹲了下來。他們不知道,蹲下來跟學生說話,是班主任的習慣。班主任說,給孩子換盞亮一點的燈吧。家里就有了這盞大煤油燈。⑨小鎮(zhèn)里,有時會停電。電壓低時,燈泡的光亮還不如煤油燈。早就裝上了電燈的學校,依然離不開煤油燈。⑩高中畢業(yè)后,我到漁業(yè)碼頭的吹填工地打工。公社教辦主任讓人叫我趕緊回鎮(zhèn)小學當代課教師。我用上了之前的班主任留下的那間宿舍。停電時,在她點過的煤油燈下,學著批改作業(yè)。每個字,每個詞,每句話,都是給學生做示范。我拿筆的手沉重了起來。 不久,我當上了班主任。班里一些學生自愿來校上晚自習,擔心停電,都帶著小煤油燈來。晚自習后,我跟他們一起走到校門前小運河的涵洞橋,才停下腳步。他們怕燈火被寒風吹滅,把煤油燈抱在胸前。煤油燈的火苗晃動著,漸漸遠去,像幾顆星星,消失在小鎮(zhèn)的小巷里。 高考恢復,小學里很多老師都參加了。離春季開學很近了,教辦主任才急匆匆地給我送來了紅色的錄取通知書。他抑制不住驚喜,開心地說這又說那,沒了平時的條理和穩(wěn)重。之后,他嘆了一聲,說,本來要讓你轉正的……我點了點頭,說,應該把名額給留在這里的民辦老師。說著,眼眶里一下子潮乎乎的。教辦主任看著別處,像是在喃喃自語,說,那棵掛鐘的鳳凰樹,快開花了。 哦,鳳凰樹又要開花了。我們學校的鳳凰樹。 離家前那個夜晚真短,母親還有很多很多的話沒說完,院子里的雞窩就傳來雞翅膀撲棱的聲響。公雞快要打鳴了。母親說,孩子,睡吧,明天還要出遠門,出那么遠的門。 母親背過身子,緩緩地捻滅了煤油燈,星光灑在蒲草屋頂上。(《光明日報》2024年8月16日,有刪改)1.下列對文章相關內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③段中母親的手指尖仿佛觸碰到了這些閃亮的星辰,”突出了“我”對母親的無比崇拜和對滿天星辰的無限憧憬。B.第⑧段中“蹲下來跟學生說話,是班主任的習慣?!边@一交代表現(xiàn)出班主任與學生平等交流,平易近人,流露出“我”對班主任的愛戴和感激。C.⑩段中“我拿筆的手沉重了起來?!笔且驗椤拔摇鄙钌罡械缴頌槿藥熂缲摰呢熑蔚闹卮?。D.第 段中寫教辦主任“沒了平時的條理和穩(wěn)重”寫出了他做事毛躁,遇事不夠冷靜的缺點,強調了他的性格缺陷。2.請從修辭方法的角度賞析第②段畫線的句子。它們的閃爍,像輕輕的呼吸,又像低聲的絮語。偶爾,星忽然劃破寂靜的夜空,像有人在天邊飛快地擦亮一根火柴。3.第 段獨立成段,起到了哪些作用 4.文章線索明晰,首尾呼應,請結合全文加以分析。5.作者通過寫煤油燈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外公的菜園子鄧宗良①外公的菜園子在鎮(zhèn)子西北邊緣,一個池塘圍堰的后面。它北邊是鎮(zhèn)子的屠宰場。西邊是荒坡,十天半個月不下雨,那些高高的野草就開始枯黃。這樣的周邊環(huán)境里,菜園子看上去,就像一小片綠洲。②外公肩膀上挑著澆菜水桶,水桶斜插著兩個用竹筒做的噴頭,水桶往下傾斜,水像雨點一樣噴灑出來,逆光看過去,兩扇水霧都掛著小小的彩虹。田壟上長的菜,沾上水,忽然鮮艷起來,活躍起來,好像兩個小小的噴頭灑下的不僅僅是水。外公的菜園子,像一個巨大的調色板,韭菜的蒼翠,蓋菜的幽藍,青菜花的嫩黃,長茄子的紫黑,旱黃瓜的乳白,在屠宰場灰暗沉悶墻壁的襯托下,是一片跳動著的、洋溢出來的色彩。這個調色板像一池春水,一年四季不干枯。當然,并不適宜把這想象成外公在地里作的畫,外公只是個農民。③外公總是穿著一身黑衫褲,一年到頭都是如此。他看上去大大咧咧,實際上心思縝密。他把這塊菜園子收拾得井然有序,時下種什么菜應季好賣,他了然于心。大家都種同樣的菜,他的第一個上市。他的菜從種下到收割,周期比別人短一些。他比別人能吃苦,更重要的是他凡事都愛琢磨。他早上割了這茬菜,下午新的菜苗就栽上了。其間的翻地、耙地、備苗等等,環(huán)環(huán)相扣,如行云流水。外公的菜園子,不能比喻為時髦櫥窗,卻引領著時蔬的上市。④在廣州讀大學時,校后門有一片菜地。一個個陶土做的酒瓶大小的圓管,套在里面的應該是一叢叢的韭菜,到了收割時,出來的不是綠油油的韭菜,而是嫩黃可愛的韭黃。寒假回家,跟外公講起,他好像發(fā)現(xiàn)新大陸,興趣十足。他推斷,琢磨,怎么讓韭黃不見太陽還能長得那么好。外公后來一定試種過吧。他遇到問題,會自言自語,又像對菜園子說,對土地說,誰都能聽出來,這是對老朋友說話的口吻。⑤菜園子只是外公的自留地。他更大的本事不在這兒。他是生產隊的田間管理的“總工程師”,生產隊什么時候小田育種,什么時候大田插秧,什么時候灌溉或者排水,什么時候施肥,什么時候開鐮,都是外公說了算。他心里有一本賬,但不是死賬。他要考慮變量因素,比如天氣,要看冷暖的變化,雨水的多少。看眼前的,想先前的,預見之后的。那些農諺,那些節(jié)氣,在他心里是鮮活的。⑥他還是鎮(zhèn)子里最有口碑的牛市中間人。外公深得買賣雙方的信任,在外公的撮合下,買賣雙方都覺得合算,自己不是吃虧的一方,這實在不是件易事。外公對每頭牛特點的把握令人叫絕,好像掀開牛皮看透了牛的一切。千百年來,農民跟耕牛相依為命,對耕牛的了解,勝于對自己的了解。外公對行情心中有數(shù),他說的價格八九不離十,對于預先算過賬的買賣雙方來說,完全契合心理預期。外公能拿捏賣家和買家的心態(tài),不太了解農民的人也許覺得外公身上有農民的狡黠。說句公道話,這種常理范圍內有點小技巧的交易,更多地體現(xiàn)了農民的純樸、真誠、善良和實在,沒有什么需要藏著掖著的,坦誠相見,與人為善。⑦外公的粗獷外形,與種地能人、走南闖北的副業(yè)經營能人的形象很是吻合。結結實實的高個子,醬色的臉龐像石頭般堅硬,鼻梁高高的,目光不時習慣性的投向遠處。那雙大手,皮膚粗糙黝黑,血管凸起,骨節(jié)粗大而柔韌。外公不去人多的地方,不玩牌九,不約人喝酒,不湊婚喪嫁娶的熱鬧,甚至也不聽歌看戲。他是生產隊里的頂梁柱,大家信任他。盡管他游刃有余,責任卻讓他有些壓力。⑧在菜園子,外公找到了樂趣,這里是他排解壓力的好去處。在菜園子里,外公想種什么,怎么種,想改變什么,怎么改變,都隨心所欲,好與壞自己承擔就是了。他不開心時,到菜園子里走走,心底會舒坦起來。他的菜園子,就沒有不中看的時候。他有時抓一把泥土,攤開在手心看一看,皺著眉頭對它說,伙計,你瘦了,該給你補點兒好的了。他將一片菜葉翻過來瞅一眼,便知道什么蟲兒來過。菜園子順著他的脾氣,但有時也給他出些難題,鬧點小別扭,好在外公有的是辦法應對和化解。這時,他就當菜園子像小孩子那樣調皮了一回。⑨外公是農民戶口,是綁在土地上的老農民。他的菜園子,使他與土地有了一條更緊的紐帶,這不是約束的紐帶,而是甜美的紐帶。在菜園子里,常??吹酵夤珡澭谀抢锛毿牟ハ路N子,看到他左手抱著裝著肥料的糞箕,右手灑脫地拋灑著,看到他挑著水桶,水桶的噴頭灑出一團水霧。晨光里,夕陽下,斜斜照過來的陽光里,有外公移動的剪影,水桶里灑出的水花,在陰影中是雪白的,在陽光里是金黃的。外公長長的影子落到地.上,似乎要與菜園子融為一體。小時候,每當看到這個情景,總覺得外公離土地那么近,離我們那么遠。⑩外公這一代農民,跟土地,跟耕牛,跟他種過的每一種作物,跟傳統(tǒng)的耕作,水乳交融,構成那個年代農村的經典風光。他們對土地專注傾心,他們對土地溫情脈脈,他們像土地的主人,又像土地的仆人。他們將自己和家人的命運交給了土地,將心糅進了田間勞作。我作為農民的子弟,常常為之感慨,為之動容。(選自《光明日報》2023年08月09日16版 有刪改)6.選文第①段詳細介紹菜園子周邊的環(huán)境有什么作用?7.請結合語境,品味下面句子,回答括號中的問題。(1)第⑦段畫波浪線語句“那雙大手,皮膚粗糙黝黑,血管凸起,骨節(jié)粗大而柔韌。”(這句話運用了什么描寫方法?有什么作用?)(2)第⑩段畫線句“他們像土地的主人,又像土地的仆人?!保ā凹认裰魅恕薄坝窒衿腿恕边@種說法是否前后矛盾?)8.閱讀選文,概括外公是一個怎樣的人。9.選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外婆的身影鄧宗良①外婆坐在灶間矮矮的凳子上,往灶膛里送稻草,我的背挨著她的背,兩只小手玩著火柴盒里的蠶,或反反復復翻看一本小人書。外婆沖著灶膛的臉,烤得通紅,額頭掛滿了汗珠。她手里的蒲扇總是伸到背后,不停地給我扇風。②外婆家的庭院不大,鋪著的紅磚早就變成青灰色,縫隙里長著毛茸茸的綠苔,外婆天天用笤帚掃。靠近排水口的那一面墻,綠苔從墻腳一直爬到了墻頂,像是被外婆從地面趕到了哪里。③外婆早就駝背了,看上去顯得更加矮小。她天沒亮就開始忙,一直忙到天黑,忙得連直起腰的工夫都沒有,我總覺得這造成了她的駝背。然而她走得飛快,擺動的雙手就像劃起來的小船槳。她在庭院里走,在小巷里走,在街市里走,像一團被風吹動的影子,輕盈地飄來飄去,永遠停不下來。只有到了晚上,飯桌收拾干凈了,灶臺收拾干凈了,一家人的衣服洗好晾起來了,外婆才在院子里安安靜靜地坐下來。坐下來前,她從水缸里舀上一盆水,在臉上打上肥皂,使勁地洗去一天的汗?jié)n和塵埃。她的雙眼在滿臉的肥皂泡沫里張開著,好像還在惦記著什么。忙碌一天后坐在院子里跟我母親聊天,是外婆最愜意的時刻。外婆沒說幾句話,就打起瞌睡,一小會兒又清醒了,問:“說到哪兒啦?”這場景舒適,慵懶。三代人想到哪兒聊到哪兒,前言不搭后語;閃爍的星星、不知不覺移動著的月亮,像稔熟的鄰居,像永不更換的舞臺布景,陪著我們打發(fā)時間;外公割回來的青草里,昆蟲唧唧地歡叫;拴在小廂房里的小牛犢,反芻的咀嚼聲循環(huán)往復,讓人昏昏欲睡。④外婆掌管著這個大家庭,一切都裝在她腦袋里。外婆不識字,不會記流水賬,一個家庭全部的收入和支出,想象不出她是怎么管的。女人管錢,是當?shù)亓曀?。外公掙的錢,回家就扔到飯桌上,一分都不留,出遠門需要用錢,跟外婆要就是了。外公欠了誰多少錢,告訴外婆,外婆也不多問一句,馬上還給人家。大小節(jié)日目不睱接,需要什么外婆總是備好;親戚鄰居中誰有紅白喜事,外婆都心中有數(shù)。⑤外婆對外公年邁的父親——她的公公,很是孝順,像供奉著一尊神仙。外公還有個弟弟,兄弟倆輪流接老父親到自己家,一個月一換。這是給倆媳婦出的試題。老人家已經走不動了,每次輪換都是外公兄弟倆抬著。老人家一團白花花的胡子,像變魔術似的從鼻孔呼出來,頗有飛瀑直下的氣勢。沒有晚輩的孝順,老壽星哪來的怡然自得和氣定神閑?伺候老壽星,外婆樹立了標桿,家人外人都這么說。外婆總是買最新鮮最肥美的鮮魚,清水煮熟,配上軟米飯、切碎的嫩菜心、香濃的魚露,擺放到老壽星面前的小飯桌上。米粒和碎魚渣會落在他亮晶晶的長胡子上,守在一旁的外婆用毛巾輕輕擦掉。老壽星笑瞇瞇的,真像年畫里的千年老壽星。⑥外婆的舞臺就是這個小小的宅院,舞臺上的每一個角色,她都要一一安頓好。兒子該娶媳婦了,她準備體面的禮金,布置好婚床,操持好婚宴。三個女兒一個個出嫁了,她一視同仁準備好像模像樣的嫁妝。嫁出去的女兒們,憋屈時會回來跟她哭訴,她陪著掉眼淚,然后用一席暖心的話寬慰女兒,給女兒找到回婆家的妥帖的理由,準備婆婆喜歡的禮物。宅院里的故事平平淡淡,日出日落,年復一年,日子就像小鎮(zhèn)坡地下的小溪,清澈,平靜,緩慢,悠長,永不會干枯。⑦每年入冬后,外婆都要準備過年的年糕。門樓間有舂米的石臼,外婆叫來我母親幫忙。母親拉著掛在屋頂?shù)睦K子,踩著石白翹板的一頭,反復撞擊石臼里泡好的糯米?!斑诉恕钡聂┟茁暎顫M了宅院。外婆駝著背,幾乎趴在石臼邊,木杵升起的每一個瞬間,她的手就靈巧地翻動一下石臼里的糯米,天衣無縫。外婆這個動作,一做就是半天。她的身影好像融化在這個場景之中。⑧宅院里勞作的聲響、雨聲、風聲,輕重緩急,若隱若現(xiàn),一年四季各不相同,來了又走,走了又來。在熟悉的聲響里,外婆的身影逐漸變得更縷,更小,動作也更緩慢。最后,不知是外婆帶走了這些聲響,還是這些聲響帶走了外婆。⑨我在離家鄉(xiāng)很遠的北京工作。外婆快不行時,叮囑我母親不要告訴我,不要讓我為了送她來回跑。外婆到了這個時候還念叨著,這孩子從小身體就不好,常肚子疼得滿地打滾,不知現(xiàn)在還疼不疼。之前每次回老家見到外婆,她也都會問我肚子還疼不疼。問這話時,外婆慈祥的目光像水一樣柔軟,落在我的眼睛上,也落在我的心坎里。10.下列對文章相關內容和寫法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主要圍繞“外婆的身影”來組織和安排故事情節(jié)的,寫得真實有情。B.第④段采用對比手法,寫出外婆沒有文化水平,但卻很精明能干。C.此文與課文《一棵小桃樹》的寫法相同,運用了明暗兩條線,明線是外婆的身影,暗線是我的成長經歷。D.文章沒有采用欲揚先抑的手法,前后也沒有照應,但勤勞質樸的故事卻打動人心。11.品析語言。(1)閃爍的星星、不知不覺移動著的月亮,像稔熟的鄰居,像永不更換的舞臺布景,陪著我們打發(fā)時間。(從修辭角度賞析第③段的畫線句)(3)外婆總是買最新鮮最肥美的鮮魚,清水煮熟,配上軟米飯、切碎的嫩菜心、香濃的魚露,擺放到老壽星面前的小飯桌上。(從人物描寫角度賞析第⑤段畫線句)12.結合文章內容,簡要說說外婆是一個怎樣的人。答案1.D 2.運用了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手法,用“輕輕的呼吸”“低聲的絮語”,將星星人格化,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星星閃爍跳動的特點,將“流星”比作“一根火柴”,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流星時間短、亮度大的特點,表達了作者對夜空中星星的癡迷喜愛之情。(意思對即可) 3.結構上,照應上文的“那棵掛鐘的鳳凰樹,快開花了”。內容上,反復敘寫學校的鳳凰樹快開花,起到了強調突出的作用,表達了“我”對學校的深深眷戀和即將離別的依依不舍之情。(意思對即可) 4.①文章以“煤油燈”為線索貫穿全文,文章先后寫到小時候的小煤油燈、中學時代的大煤油燈、當代課教師時自己和學生的煤油燈、上大學離家前夜的煤油燈,井然有序,條理清楚,層次分明。②文章開頭寫到母親點亮煤油燈,結尾寫到母親捻滅煤油燈,首尾呼應.結構嚴謹完整,文章渾然一體。(意思對即可) 5.①煤油燈陪伴了作者從少年到青年時期,影響了作者的學習和工作,寄托了作者的感激之情;②煤油燈是聯(lián)系自己和母親、班主任、教辦主任、學生等關系的紐帶,表現(xiàn)了作者對美好人性和人與人之間和諧關系的贊美之情;③表達了作者對過去的事和人的深切懷念之情。(意思對即可)【導語】《煤油燈》通過寫“我”成長過程中與煤油燈相伴的細節(jié),樸實真切地展現(xiàn)了家庭、教育和生活的變化。文中通過煤油燈的不同情境交織,揭示了時代的變遷和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對知識的渴望。敘述中蘊含著對母愛的溫暖回憶以及對恩師的感激之情。詩意的筆觸將寂靜夜空與煤油燈的微光交相輝映,反映出主人公內心深處對理想與光明未來的追求。1.本題考查對文本內容的分析與理解。D.根據(jù)第 段中的“他抑制不住驚喜,開心地說這又說那,沒了平時的條理和穩(wěn)重”可知,這并不是在寫教辦主任做事毛躁、性格有缺陷,而是通過他一反常態(tài)的表現(xiàn),生動地體現(xiàn)出他為“我”考上大學而感到由衷的喜悅,這種寫法是為了突出“我”收到錄取通知書這一事件的令人興奮的氛圍,從側面表現(xiàn)出他對“我”的關心和祝福。故選D。2.本題考查語句賞析。修辭手法判斷:擬人:“輕輕的呼吸”“低聲的絮語”,賦予了星星人類呼吸和說話的動作,將星星當作人來寫,使星星具有了人的情感和姿態(tài),所以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比喻:“像有人在天邊飛快地擦亮一根火柴”,把流星比作火柴,這是典型的比喻句,用人們熟悉的擦亮火柴的情景來描繪流星,形象地展現(xiàn)流星的特點。表達效果分析:星星閃爍特點:“輕輕的呼吸”“低聲的絮語”,這種描寫讓讀者仿佛能真切感受到星星在夜空中微微閃爍,如同生命的律動一般,生動地刻畫出星星閃爍時那種靈動、微弱且富有節(jié)奏的跳動感。流星特點:“飛快地擦亮一根火柴”,形象地描繪出流星劃過夜空的瞬間,火柴擦亮瞬間發(fā)出的明亮火光,和流星短暫而耀眼的光芒相似,體現(xiàn)了流星劃過夜空時間短暫,但亮度很大的特點。情感表達:通過對星星和流星如此細致且生動的描寫,讓讀者感受到作者對夜空中這些星辰的細致觀察和深深喜愛,將作者對星空的癡迷之情融入到文字之中,真切地傳達給讀者。3.本題考查句段作用。根據(jù)第 段中的“哦,鳳凰樹又要開花了。我們學校的鳳凰樹?!笨芍诮Y構上,它與第 段中教辦主任說的“那棵掛鐘的鳳凰樹,快開花了”相呼應,使文章的結構更加緊密和連貫,讓前后文在內容上能夠相互關聯(lián)起來。從內容方面來說,這一段通過單獨強調鳳凰樹即將開花這一內容,再次提及學校的鳳凰樹,強化了鳳凰樹在文中的象征意義,凸顯了學校在作者心中的重要地位,能夠讓讀者感受到作者對學校的深深眷戀。并且結合前文作者即將離開學校的情節(jié),這種強調也很好地體現(xiàn)出作者即將離別學校時那種不舍的情感。4.本題考查寫作手法。根據(jù)文章整體內容可知,在文章線索方面,從第①段“小時候,家家戶戶都有凳條。上面放一盞點著的煤油燈,就成了寫作業(yè)的小桌子”,這里提到小時候的小煤油燈;到第⑤段“大煤油燈,是班主任家訪后,父親才買的”,講述中學時代的大煤油燈;接著第⑩段“高中畢業(yè)后,我到漁業(yè)碼頭的吹填工地打工……停電時,在她點過的煤油燈下,學著批改作業(yè)”以及第 段“班里一些學生自愿來校上晚自習,擔心停電,都帶著小煤油燈來”,寫當代課教師時自己和學生的煤油燈;最后第 段“母親背過身子,緩緩地捻滅了煤油燈”,提到上大學離家前夜的煤油燈。由此可見,文章以“煤油燈”為線索,將不同時期與煤油燈相關的事件串聯(lián)起來,使文章井然有序,條理清晰,層次分明。在首尾呼應方面,文章開頭第①段“母親看我趴在凳條上寫作業(yè)時間長了……她把凳條上的煤油燈和書本拿到了小凳子上”,寫到母親點亮煤油燈相關情節(jié);結尾第 段“母親背過身子,緩緩地捻滅了煤油燈,星光灑在蒲草屋頂上”,寫到母親捻滅煤油燈。開頭與結尾都圍繞母親和煤油燈展開,形成首尾呼應,使文章結構嚴謹完整,給人一種渾然一體的感覺。5.本題考查文本思想感情。感激之情:根據(jù)第⑥⑦⑧段中的“班主任家訪,事先沒打招呼……班主任看了一眼小煤油燈,表情慢慢嚴肅起來……班主任說,給孩子換盞亮一點的燈吧。家里就有了這盞大煤油燈”可知,因為班主任對“我”學習環(huán)境的關心,讓家里換上了更亮的大煤油燈,它改善了“我”的學習條件。同時,結合第⑩段“高中畢業(yè)后,我到漁業(yè)碼頭的吹填工地打工……停電時,在她點過的煤油燈下,學著批改作業(yè)”,煤油燈又陪伴“我”在代課教師的崗位上工作。所以煤油燈陪伴了作者從少年到青年時期,影響了作者的學習和工作,寄托了作者對那些關心自己成長的人的感激之情。贊美美好人性與和諧關系:從第①段“母親看我趴在凳條上寫作業(yè)時間長了,就說,油燈太暗了,歇歇眼睛吧。她把凳條上的煤油燈和書本拿到了小凳子上”,以及第④段“醒來時,頭發(fā)似乎有些濕涼……母親用一小把稻草,把燈罩上的煙灰擦掉了”,能看出母親對“我”的關愛,煤油燈見證了這份母愛。依據(jù)第⑤-⑧段班主任因關心“我”的學習照明情況,建議換燈,進而家里有了大煤油燈,體現(xiàn)出班主任對學生的關懷。第⑩- 段中,“我”當代課教師時,學生帶著煤油燈上晚自習,“我”和他們一起走到校門前小運河的涵洞橋,體現(xiàn)師生間的和諧關系。第 段教辦主任為“我”送來錄取通知書,抑制不住驚喜,這些都通過煤油燈這一紐帶串聯(lián)起來。所以根據(jù)這些段落可知,煤油燈是聯(lián)系自己和母親、班主任、教辦主任、學生等關系的紐帶,表現(xiàn)了作者對美好人性和人與人之間和諧關系的贊美之情。深切懷念之情:文章回憶了從童年到青年,與煤油燈相關的諸多往事,如第②段“窄的凳條,可以平躺上去。我看著夜空……”,描繪了小時候在煤油燈下看星星的情景,充滿對過去時光的回味。再如第 段“離家前那個夜晚真短,母親還有很多很多的話沒說完……母親背過身子,緩緩地捻滅了煤油燈”,借離家前夜的煤油燈,營造出一種不舍的氛圍。所以根據(jù)這些對過去與煤油燈相關場景的描述可知,表達了作者對過去的事和人的深切懷念之情。6.周邊環(huán)境缺少生機,灰暗沉悶,與菜園子充滿勃勃生機形成鮮明的對比,反襯出菜園子的鮮艷和活力。 7.(1)外貌描寫,外公的手寬大粗糙,皮膚黝黑,表明他常年勞作,作者通過對手的描寫,贊美了外公的勤勞精神。(2)不矛盾。“主人”表明土地由外公他們管理,他們自己決定土地上的播種和收獲;“仆人”表明外公他們全身心服務于土地,為了土地全力付出,不辭辛勞,表現(xiàn)出他們對土地的熱愛。 8.樸素、勤勞而智慧(心思縝密);能吃苦、凡事愛琢磨;有豐富的生產經驗;純樸、真誠、善良和實在(待人坦誠、與人為善);有責任心;對土地有深厚的感情。 9.為外公他們對土地的感情而感動,對外公和他這一代農民精神的贊美。【解析】6.本題考查賞析環(huán)境描寫。根據(jù)首段中的“它北邊是鎮(zhèn)子的屠宰場。西邊是荒坡,十天半個月不下雨,那些高高的野草就開始枯黃”和后段中的“在屠宰場灰暗沉悶墻壁的襯托下”可知,周邊環(huán)境的特點是缺少生機,灰暗沉悶。根據(jù)首段中的“這樣的周邊環(huán)境里,菜園子看上去,就像一小片綠洲”可知,菜園子的特點是充滿勃勃生機。兩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對比中,突出了菜園的生機與活力。7.本題考查語句賞析。(1)這句話是對外公的手的描寫,所以是外貌描寫?!澳请p大手,皮膚粗糙黝黑,血管凸起,骨節(jié)粗大而柔韌”是因為外公常年勞作不息所致。所以這句話通過對外公手的描寫,表現(xiàn)了外公的勤勞,表達了作者的贊美之情。(2)聯(lián)系第⑤段中的“生產隊什么時候小田育種,什么時候大田插秧,什么時候灌溉或者排水,什么時候施肥,什么時候開鐮,都是外公說了算”可知,土地是由外公他們管理,他們決定了如何在土地上耕作,所以說他們是土地的主人。聯(lián)系末段中的“他們對土地專注傾心,他們對土地溫情脈脈”“他們將自己和家人的命運交給了土地,將心糅進了田間勞作”可知,他們對土地飽含深情,全力付出,對土地充滿了熱愛。所以說他們是土地的仆人。8.本題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根據(jù)第③段中的“外公總是穿著一身黑衫褲,一年到頭都是如此。他看上去大大咧咧,實際上心思縝密。他把這塊菜園子收拾得井然有序,時下種什么菜應季好賣,他了然于心。大家都種同樣的菜,他的第一個上市。他的菜從種下到收割,周期比別人短一些”可得:樸素、勤勞而智慧(心思縝密);根據(jù)第③段中的“他比別人能吃苦,更重要的是他凡事都愛琢磨”可得:能吃苦、凡事愛琢磨;根據(jù)第⑤段中的“生產隊什么時候小田育種,什么時候大田插秧,什么時候灌溉或者排水,什么時候施肥,什么時候開鐮,都是外公說了算”可得:有豐富的生產經驗。根據(jù)第⑥段中的“更多地體現(xiàn)了農民的純樸、真誠、善良和實在,沒有什么需要藏著掖著的,坦誠相見,與人為善”可得:純樸、真誠、善良和實在(待人坦誠、與人為善);根據(jù)第⑦段中的“他是生產隊里的頂梁柱,大家信任他。盡管他游刃有余,責任卻讓他有些壓力”可得:有責任心。根據(jù)末段中的“外公這一代農民,跟土地,跟耕牛,跟他種過的每一種作物,跟傳統(tǒng)的耕作,水乳交融,構成那個年代農村的經典風光。他們對土地專注傾心,他們對土地溫情脈脈”可得:對土地有濃厚的感情。9.本題考查賞析作者感情。根據(jù)末段中的“外公這一代農民,跟土地,跟耕牛,跟他種過的每一種作物,跟傳統(tǒng)的耕作,水乳交融,構成那個年代農村的經典風光。他們對土地專注傾心,他們對土地溫情脈脈”可得:為外公他們對土地的感情而感動。根據(jù)末段中的“他們像土地的主人,又像土地的仆人。他們將自己和家人的命運交給了土地,將心糅進了田間勞作”可得:對外公和他這一代農民精神的贊美。10.C 11.(1)運用比喻,把月亮、星星比作熟稔的鄰居,同時又把月亮、星星擬人化,表現(xiàn)了三代人舒適、慵懶、溫馨(“其樂融融、溫馨”也可以)的聊天情景,語言生動有詩意,表達了作者對兒時生活的懷念之情。(2)這是對外婆的動作描寫,寫出了外婆做飯的嫻熟與美味,表現(xiàn)了外婆對公公的孝順,也表達了作者對外婆的贊美。 12.外婆每天都在忙碌,可見外婆是一個吃苦耐勞的人:無論是對作者,還是家務,或者對待親人,她都任勞任怨:外婆掌管著這個大家庭,節(jié)約開支,可見她是一個對待家庭事物精明能干、善于管理的人:外婆精心伺候、照顧老壽星,她是一個孝順的人;外婆幫母親春糯米,準備年糕,她對待兒女好,是一個普解人意的人;對待“我”,她溫柔慈祥,她是一個具有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婦女。【解析】10.本題考查內容和寫法理解。C.分析不正確??v觀全文可知,“外婆的身影”是本文的感情線索,作者是圍繞這個內容行文的;“身影”是最能表現(xiàn)外婆特征的地方,是她一生忙碌,為家庭無怨無悔付出的象征,最終能體現(xiàn)外婆美好的品德,更能體現(xiàn)“我”對外婆的感激與贊美;通過“身影”也寫出了外婆逐漸衰老,表達了“我”對外婆的懷念。文中沒有暗線“我的成長經歷”。故選C。11.本題考查語句賞析。(1)要求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根據(jù)第③段的畫線句“閃爍的星星、不知不覺移動著的月亮,像稔熟的鄰居,像永不更換的舞臺布景”將“星星、月亮”比作“鄰居、布景”,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根據(jù)“陪著我們打發(fā)時間”可知,此句賦予星星、月亮人格化,可知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聯(lián)系第⑤段“忙碌一天后坐在院子里跟我母親聊天,是外婆最愜意的時刻。外婆沒說幾句話,就打起瞌睡,一小會兒又清醒了,問:‘說到哪兒啦?’這場景舒適,慵懶。三代人想到哪兒聊到哪兒,前言不搭后語”可知,此句寫出了外婆在忙碌了一天后,“我們”祖孫三代在院子里聊天時的輕松與愜意,展現(xiàn)出慵懶而溫馨聊天場景,語言富有詩情畫意;情感:暗含“我”對幼時生活的懷念對外婆的懷念。(2)要求從人物描寫的角度賞析。根據(jù)第⑤段畫線句“外婆總是買最新鮮最肥美的鮮魚,清水煮熟,配上軟米飯、切碎的嫩菜心、香濃的魚露,擺放到老壽星面前的小飯桌上”中的“煮熟”“切碎的嫩萊心”“擺放到”可知,此處運用的是動作描寫,描繪了外婆做飯時的場景,表現(xiàn)了外婆做飯嫻熟;聯(lián)系第⑤段“伺候老壽星,外婆樹立了標桿,家人外人都這么說”“米粒和碎魚渣會落在他亮晶晶的長胡子上,守在一旁的外婆用毛巾輕輕擦掉”可知,外婆所做的飯菜是外婆專門為公公準備的,表現(xiàn)了外婆的體貼與孝順;暗含“我”對外婆的贊美與懷念。12.本題考查人物形象。根據(jù)第②③段“外婆家的庭院不大,鋪著的紅磚早就變成青灰色,縫隙里長著毛茸茸的綠苔,外婆天天用笤帚掃。靠近排水口的那一面墻,綠苔從墻腳一直爬到了墻頂,像是被外婆從地面趕到了那里”“外婆早就駝背了,看上去顯得更加矮小。她天沒亮就開始忙,一直忙到天黑,忙得連直起腰的工夫都沒有……她在庭院里走,在小巷里走,在街市里走,像一團被風吹動的影子,輕盈地飄來飄去,永遠停不下來”等語句,可知外婆天天在為家里的事忙碌;可見外婆是任勞任怨,辛勤肯吃苦的;根據(jù)第④段“外婆掌管著這個大家庭,一切都裝在她腦袋里。外婆不識字,不會記流水賬,一個家庭全部的收入和支出,想象不出她是怎么管的”“大小節(jié)日目不暇接,需要什么外婆總是備好;親戚鄰居中誰有紅白喜事,外婆都心里有數(shù)”等語句可知,外婆掌管著家里的收入和支出,事事心里有數(shù),可見外婆是精明能干的;根據(jù)第⑤段“伺候老壽星,外婆樹立了標桿,家人外人都這么說。外婆總是買最新鮮最肥美的鮮魚,清水煮熟,配上軟米飯、切碎的嫩菜心、香濃的魚露,擺放到老壽星面前的小飯桌上。米粒和碎魚渣會落在他亮晶晶的長胡子上,守在一旁的外婆用毛巾輕輕擦掉”可知,外婆在伺候公公時,盡心盡力,可見外婆是孝順的;根據(jù)第③⑨段“忙碌一天后坐在院子里跟我母親聊天,是外婆最愜意的時刻”“外婆快不行時,叮囑我母親不要告訴我,不要讓我為了送她來回跑。外婆到了這個時候還念叨著,這孩子從小身體就不好,常肚子疼得滿地打滾,不知現(xiàn)在還疼不疼”可知,外婆會在晚上時與母親聊天,在臨終前還惦念“我”;可見外婆對待兒女、后代是善解人意的;第①⑨段“外婆沖著灶膛的臉,烤得通紅,額頭掛滿了汗珠。她手里的蒲扇總是伸到背后,不停地給我扇風”“之前每次回老家見到外婆,她也都會問我肚子還疼不疼”,從外婆給“我”扇風,總問“我”肚子疼不疼,可知外婆是溫柔慈祥的;可見外婆是賢良淑德的,具有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婦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