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考語文散文專題訓練----王吳軍散文閱讀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題。艾草青青王吳軍①艾草是一種深受我的鄉下老家西場村的父老鄉親喜歡的植物,也是我無比鐘愛的植物。由于對艾草無比喜歡,我不免會有一些偏愛。我曾經在我的一篇散文里這樣寫道:“艾草也許是所有植物當中清香最怡人的,與其修長的身姿相映生輝,相得益彰。端午節之前,要是見到一株彌漫著清香的艾草,在原野里隨風起舞,清香氤氳,恰到好處,不知道有多少人會被這清香的艾草勾住腳步。”在寧靜樸素的鄉村之地,我的父老鄉親過著樸素的耕種生活。他們并不是心如枯槁,他們能夠被一株青青的艾草勾住腳步,他們的心里其實依然涌動著滿腔的柔情。②尤其是端午節到來的時候,我的鄉下老家家家戶戶都要把青青的艾草插在門上,鄉下老家有一句流傳很廣的諺語:“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我覺得,鄉下老家流行在端午節的時候把艾草插在門上,看重的應該是它的藥用價值,端午節正值仲夏時節,這時候是夏季傳染病開始厲害的時候,把艾草插在門上,利用艾草散發的清香來清潔空氣,驅趕蚊蠅,可以達到防病的目的。不得不說,鄉下老家的人們是非常有智慧的。③正因為艾草的功用很大,所以古人對艾草賦予了不少美譽。④比如,古人尊稱五十歲的人為“艾年”或“艾眼之年”,形容年輕而美貌女子為“少艾”,《詩經》里稱保養為“保艾”,《史記》中把太平無事也寫作“艾安”等,由此可見,古人對艾是無比厚愛的。西晉周處的《風土志》中記載,每逢端午節這一天,人們就把艾草扎成人的形狀,或者編織成虎的形狀,或者用彩色的布剪成虎的形狀,這樣編織成或剪出的東西被稱為“艾虎”,女人們則在端午節這一天開始把“艾虎”別在發間,男人則把“艾虎”佩戴在胸前或掛在腰間。周處在《風土志》中還記載說,在端午節這天,人們還把采摘的艾草的葉子和糯米一起制成“蒿子糍粑”,寓意是食用之后可以“攘病保安康”。南北朝時期南朝的學者宗懔在他的《荊楚歲時記》中記載說,五月初五端午節“雞未鳴時,采艾似人形者,攬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驗。是日采艾為人形,懸于戶上,以攘毒氣。”此外,在端午節到來的時候,人們還經常把艾草、菖蒲、雄黃、檀香等裝在小布袋內做成香囊,用五彩線系著,掛在身上,以驅除病毒,身體健康。那天翻閱舊書的時候,在一本書里看到了一幅題為《艾草之香》的油畫。質樸而美好的畫面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燦爛的陽光照耀著一片田野,到處都是明朗的光彩,青青的艾草,似乎正在彌漫著清香,艾草旁邊的一對母女正對著這青青的艾草面帶微笑,年輕的媽媽的笑是那么慈愛,女兒的笑是那么純真,她們動人的微笑使得這青青艾草也顯得更加風姿綽約了。⑤我喜歡這樣彌漫著艾草之香的畫面。我也深深地喜歡著青青的艾草,我更深深地喜歡著艾草的清香,就像深深喜歡著那些嬌美如花的美好女子一樣。不知為什么,當我獨自沉思的時候,我的耳畔總是會回響起我在十八歲時寫的一首詩的詩句:“我的心中懷著美好的愿望,像你的清香在家鄉的大街小巷飄蕩。你的清香飄落在我美麗可愛的家鄉,我在你的清香里深情地歌唱著我的家鄉……”1.簡要談談第③段有何作用。2.請從修辭角度對第①段中畫線句子作簡要賞析。端午節之前,要是見到一株彌漫著清香的艾草,在原野里隨風起舞,清香氤氳,恰到好處,不知道有多少人會被這清香的艾草勾住腳步。3.文中第⑤自然段畫線句稱艾草為“你”的用意是什么?閱讀下文,完成小題。爐火邊的溫暖王吳軍①父親已經去世十六年了, 但我時常想起父親和我的那些溫暖情節。②在我少年時,每年冬天大冷之前,父親就會背起鐵鍬和斧頭,帶著我,到野外去刨伐木者留下的樹墩。他像個先鋒,在前面一個一個地刨挖;我斷后,在后面一個一個往大籃子里撿。我的大籃子滿了,父親也已滿頭滿臉都是汗了。回去時,我變成了先鋒,拿著父親的斧頭,興高采烈地走在前面;父親斷后,用鐵鍬挑起裝滿樹墩的大籃子背到背上,慢慢地走在后面。父子倆一前一后歡歡喜喜地回家。父親說,夏天里的扇子冬天里的火,冬天天冷,一定要把爐火燒得旺旺的。我回頭看看父親赤紅的臉膛,那把紅突突的爐火早已旺旺地在心里燃上了。③那時,家里的火爐是非常簡陋的,在屋子中間用幾塊土磚草草壘一下就算成了,一到最寒冷的日子,父親就把刨來的樹墩在火爐中放好,點燃。紅紅的火光、噼噼啪啪的燃燒聲和淡淡的草木香升騰起來,熱乎乎地縈繞在屋子里。火苗上架著的老茶壺突突地冒著熱氣,火爐邊煨著溫溫的豆腐湯,紅火灰里埋著香噴噴的紅薯,爐火旁邊烘著黃亮亮的饃片。母親在廚房里做飯,我和妹妹坐在火爐邊取暖。我在火爐邊總是不安分的,翻來覆去地撥弄著爐火,嗆人的煙便繞滿了整個屋子,像一個個調皮的撒歡的猴子,滿屋亂竄。妹妹咳起來了。父親從我手里抓過捅火棍,伸進火炭底下撥出個洞來。一會兒,那亂舞的猴子就像被誰拽住了尾巴,乖乖地縮回爐子里去了。父親丟下火棍,說:“燒火要空心,做人得實心。燒火和做人都是有講究的,不能胡來。”④于是我安靜下來,在溫暖的火爐邊,等著母親做飯的當口,父親便講一些古代傳奇故事給我們聽。什么孝義黑三郎、重用楊家將、俠義關二爺、鐵面包黑子之類,現在想來,好像都離不開“忠”“勇”“孝”“義”“俠”幾個字。父親講故事的時候,爐火忽明忽暗的映在他臉上,便也忽而黑臉三郎忽而紅臉關公似的了。母親不知不覺把飯做好了,父親便變回父親,把飯桌放好、擦干凈,利索地往鐵爐子里夾滿火炭,放上一小鍋熱氣騰騰的白菜粉條燉豆腐,然后笑瞇瞇的,摸摸我和妹妹的頭。⑤不一會兒,火炭上面的小鍋里便咕嘟咕嘟地翻起了泡,香味彌漫,和著青煙、白氣一起氤氳了整個屋子。我們就開始吃飯。父親總說:“菜的味道有十分,熱占三分味,咸占三分味,辣占三分味。”還有一分,父親沒有說,我也沒有問。不過,我猜父親沒有說的那一分味,就是永恒的人間煙火味。⑥如今,父親離去了,可他留下的溫暖連同那縈繞在老屋里的熱騰騰的霧氣一起,仍然在我身邊彌漫。爐火曾旺旺地照亮過我兒時的歲月,也必將暖暖地伴隨我前行的路。人間至美之味,刻骨銘心。(原文有刪改)4.結合全文內容,簡要概括“父親和我”的那些“溫暖情節”。5.閱讀第③段,請你賞析畫線的句子在語言表達上的妙處。6.第④段中,加點字“變”前后的情節分別體現了父親怎樣的特點?7.請你說說文章最后一段在結構和內容上的作用。閱讀下文,完成小題。寒夜雁陣王吳軍①少年時期,我們家住在中牟縣謝莊鎮一個名叫西場的小村子里,那是我的鄉下老家。②每當放學后或假期,我總是要跟著父親去田野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農活。這就是教育。是的,父親當初教我的本事,現在已經沒有什么大用了。比如,父親教我把不肯就范的馬套在馬車上,父親教我擠羊奶、鋤草、耕耘土地,父親教我在風很大的日子站在莊稼地里撒肥料等。父親教我的耩麥子、種玉米、栽紅薯、種芝麻這些本事,還有在關鍵時刻應付母牛的生產,如今也沒有什么用了。③其實,父親不是只教我怎樣去勞動。每年到了春天的時候,父親還會認真的告訴我回到我們家鄉來的鳥叫什么名字。原野里許多花草的名字,花草的藥用功效,也是父親認真教給我的。父親說的鳥和花草的名字,和我日后在教科書里讀到的并不完全一樣。父親說的花草的藥用功效往往是鄉間流傳了許多年的驗方,很傳統,也有點古老。但是,父親讓我學會了觀察,懂得了每一個腳步下面都會有著無窮無盡的變化。④最重要的是,父親使我感受到了世間萬物的神奇奧妙。⑤在十一月一個寒冷的夜晚,寒意凜冽,四周的燈已經全熄了,大家也都已經上床睡覺,四周一片沉寂,只有寒冷的夜風在“呼呼”地吹拂著。⑥突然,和我們住在一個屋的父親跳下了床,他很快穿好了衣服,然后,他急速地沖到了我和哥哥的床前,開口叫我們起床:“你們倆先別睡了,快起床!”⑦哥哥翻了一下身,問道:“這么晚了,干嗎去?”⑧我也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嘟囔著說:“我已經快睡著了。”⑨“走,跟我到外面去!”父親用十分認真的口氣對我和哥哥說,“對了,你們倆不用穿衣服了,披著被子就行了。快一點!”⑩見父親一副不容爭辯的樣子,我和哥哥只好起身,披著被子跟著父親出去了。 外面真冷啊!一出門,一股凜冽的寒意撲面而來,院子里是一片白茫茫的寒霜,我忍不住打了個寒戰,我看到哥哥的身子也抖動了一下,我知道,這樣的寒夜,剛剛從溫暖的被窩里出來,置身在這寒意襲人的院子里,無論是誰都會感到寒冷。 漫不經心地抬頭朝夜空望去,只見一輪朦朧的月亮掛在天上,照得到處都在亮晶晶地閃爍著光芒 “你們仔細聽!”父親小聲對我和哥哥說。他的聲音雖然不大,我卻聽出了一份抑制不住的興奮和喜悅。 我盡量讓自己忍住,不讓嘴里的牙齒因為寒冷而發出打戰的聲音。按照父親的吩咐,我側耳傾聽,并且抬起頭朝著父親望的方向凝神望去。 不錯,我很清晰地聽到了。隨后,我也很清楚地看到了,只見一行雁陣正在頭頂,它們排成了好看的人字形,因為組成雁陣的大雁太多,它們的身影遮住了天上的月亮,翩翩高飛而過。 “總有幾百只大雁呢!”父親提高了聲音對我和哥哥說。 我入迷地看著美麗的雁陣,竟然忘記了寒冷。 雁陣很快就飛過去了。 我依然怔怔地站在那里,沉浸在一份難以言說的美妙情境里,直到哥哥喊了我一聲,我才回過神來。 父親帶著我和哥哥回屋。上床,繼續睡覺。 父親躺在了床上,對我和哥哥又說了一句:“我想,能夠看到這夜晚月下的雁陣,咱們受一點寒冷也是值得的。” 說起來,這樣的事情讓我覺得很是遺憾。如今,世上有時間有心思做這樣父親的人真的是太少了。說起來也同樣很是遺憾,一年一年的時光過去了,好像我再也沒有體會過當年那樣的樂趣了。8.下列對文章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用“寒夜雁陣”做標題,能引起讀者的好奇心,激發讀者閱讀興趣。B.文章開頭寫父親教“我”各種農活,是為了體現父親對“我”勞動技能的重視,與后文看雁陣的情節沒有關聯。C.文中對寒冷夜晚環境的描寫,如“外而真冷啊!一出門,一股凜冽的寒意撲面而來”,更加襯托出雁陣出現時給“我”帶來的震撼和驚喜。D.文章結尾表達了“我”對父親的懷念以及對如今難再體會當年樂趣的遺憾。9.請結合文章內容分析,第④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10.請結合文章具體內容概括文中父親的形象。11.請從描寫的角度賞析下面的句子。我入迷地看著美麗的雁陣,竟然忘記了寒冷。12.本文意蘊豐富,請研讀全文,概括作者在文中表達了哪些情感 答案1.第③自然段是過渡段。承接了上文對艾草有很大功用的敘述,開啟了下文古人對艾草賦予了不少美譽的描寫。 2.運用擬人的修辭,把艾草人格化,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艾草身姿曼妙、清香撲鼻的樣子。體現了父老鄉親對艾草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3.①將艾草稱為“你”,增加了親切感,無形中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②使讀者更能直接體會作者的情感,便于抒發對艾草的贊美與喜愛之情。【解析】1.本題考查句段作用。根據第③段“正因為艾草的功用很大”,聯系第②段“我覺得,鄉下老家流行在端午節的時候把艾草插在門上,看重的應該是它的藥用價值,端午節正值仲夏時節,這時候是夏季傳染病開始厲害的時候,把艾草插在門上,利用艾草散發的清香來清潔空氣,驅趕蚊蠅,可以達到防病的目的”可知,第③段承接上文對艾草有很大功用的敘述;根據第③段“所以古人對艾草賦予了不少美譽”,聯系第④段“比如,古人尊稱五十歲的人為‘艾年’或‘艾眼之年’,形容年輕而美貌女子為‘少艾’,《詩經》里稱保養為‘保艾’,《史記》中把太平無事也寫作‘艾安’等”可知,引出下文古人對艾草賦予了不少美譽的描寫;據此可知第③段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為過渡段。2.本題考查語句賞析。語句中“起舞”將艾草人格化,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要是見到一株彌漫著清香的艾草,在原野里隨風起舞,清香氤氳,恰到好處,不知道有多少人會被這清香的艾草勾住腳步”,生動展現了艾草身姿曼妙、清香撲鼻的形象;聯系第①段“艾草是一種深受我的鄉下老家西場村的父老鄉親喜歡的植物,也是我無比鐘愛的植物。由于對艾草無比喜歡,我不免會有一些偏愛。我曾經在我的一篇散文里這樣寫道”可知,通過對艾草的描寫,表達了體現了父老鄉親對艾草的喜愛和贊美,表現了“我”對艾草的偏愛。3.本題考查人稱的使用。“你”為第二人稱;第⑤段“我的心中懷著美好的愿望,像你的清香在家鄉的大街小巷飄蕩。你的清香飄落在我美麗可愛的家鄉,我在你的清香里深情地歌唱著我的家鄉”,把自己喜愛的艾草稱為“你”,將艾草當成人一樣,有與之對話的感受,使人感到親近、親切,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表達了作者對艾草的喜愛與贊美,對故鄉的懷念,使讀者更能直接體會作者的情感。4.父親帶我挖樹墩;父親教我燒火做人;父親給我講傳奇故事;父親向我解說十分菜味 5.示例:(1)“紅紅”“噼噼啪啪”“淡淡”“熱乎乎”等疊詞的運用,使文句富有節奏感和音韻美,營造出了家庭的溫馨氣氛。(2)“升騰”“縈繞” 兩個動詞,形象生動地描繪出父親燃起的爐火給家里帶來的溫暖和溫馨。 6.善于教育孩子(崇尚“忠”“勇”“孝”“義”“俠”),善于講故事;勤快、慈愛。 7.結構上照應開頭,內容上寫出了父親對我一生產生的深遠影響,表達了作者對父親不盡的感恩和綿綿的懷念之情,點明了文章的主題。【解析】4.本題考查對文章情節的把握與概括能力。解答時,需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結合關鍵的段落分析概括。從文中第2段的“在我少年時,每年冬天大冷之前,父親就會背起鐵鍬和斧頭,帶著我,到野外去刨伐木者留下的樹墩”概括得出:父親帶我挖樹墩;從文中第3段的“父親丟下火棍,說:‘燒火要空心做人得實心。燒火和做人都是有講究的,不能胡來。’”可概括出:父親教我燒火做人;第4段“父親便講一些古代傳奇故事給我們聽”可看出本段寫父親給我講傳奇故事;第5段寫父親向我解說十分菜味。5.本題考查句子的賞析。我們可以采用的答題模式是:此句運用了(修辭手法、人物描寫方法、詞語)+表達效果(如生動形象、生動細膩)+寫出了的內容+表達的情感。本題可從詞語運用角度賞析。句中“紅紅”“噼噼啪啪”“淡淡”“熱乎乎”等疊詞的運用,以及“升騰”“縈繞”等動詞的運用,可以任選其中一個角度去做賞析。如:“紅紅”“噼噼啪啪”“淡淡”“熱乎乎”等疊詞的運用,疊詞的使用一般都是讓文章的語言具有節奏美,所以其作用就是使文句富有節奏感和音韻美,營造出了冬天一家人圍坐在火爐旁的溫馨氣氛。(2)“升騰”“縈繞”是兩個動詞,形象生動地描繪出父親燃起的爐火,散發的草木香和熱氣在屋內盤旋往復,給家里帶來的溫暖和溫馨。6.本題考查對人物形象的分析。“變”之前寫父親講傳奇故事給我們聽,從“什么孝義黑三郎、重用楊家將、俠義關二爺、鐵面包黑子之類,現在想來,好像都離不開‘忠’‘勇’‘孝’‘義’‘俠’幾個字”可以看出父親崇尚“忠”“勇”“孝”“義”“俠”,善于教育孩子;“變”之后寫父親“把飯桌放好、擦干凈,利索地往鐵爐子里夾滿火炭,放上一小鍋熱氣騰騰的白菜粉條燉豆腐”,可以看出他的勤快;“然后笑瞇瞇的,摸摸我和妹妹的頭”表現了父親的慈愛。7.本題考查語段的作用。結尾的作用通常有:結構上:點題、首尾呼應、總結全文。內容上:突出人物品質/情感、點明中心、深化中心。結構上:“仍然在我身邊彌漫” 照應開頭“但我時常想起父親和我的那些溫暖情節”,使文章結構嚴謹;內容上:從“仍然在我身邊彌漫”“也必將暖暖地伴隨我前行的路”“刻骨銘心”可以看出父親對我一生產生的深遠影響,從而表達了我對父親感激和懷念之情,點明了文章的主題。8.B 9.承上啟下。承接上文父親教“我”干農活、認識鳥和花草名字及其藥用功效等內容,總結了父親這些教育行為的最重要的意義一一讓“我”感受到萬物的神奇奧妙。引出下文寒夜中父親帶“我”和哥哥看雁陣的情節,雁陣也是世間神奇奧妙之物的一種體現。使文章行文連貫自然。 10.勤勞能干:通過第②段父親教“我”勞動可以看出;②見多識廣:通過第③段父親告訴“我”各種鳥、花的名字和花草的藥用功效可以看出;③教子有方:通過寒夜觀看雁陣,可以看出。 11.這句話運用了神態描寫,通過描寫“我”看雁陣時人迷的狀態以及忘記寒冷的感受,生動地表現出雁陣的美麗和迷人,突出了“我”對雁陣的喜愛和陶醉之情,從側面反映出自然之美對人的巨大吸引力。 12.①對父親教誨的感激之情;②為有這樣用心教育“我們”的父親感到幸福;③對現在缺少像“我”父親這樣注重教育的方式方法的人,以及成年后再也沒有體會到那種樂趣而感到遺憾;④對美好的少年時光的懷念之情。【導語】這篇文章通過講述“我”與父親在寒夜中欣賞雁陣的經歷,展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美好。文章娓娓道來,透過父親的教育方式與對大自然的細致觀察,傳遞出一個尊重生命、熱愛自然的主題。細膩的環境描寫如寒冷的夜風、月光下的景象,增強了情節的真實感和感染力。同時,通過“我”對兒時樂趣的懷念,突顯出對當下簡單純真生活方式的渴望與遺憾。整體風格質樸而富有詩意,給人以深思。8.本題考查分析鑒賞文章內容與藝術特色。B.“是為了體現父親對‘我’勞動技能的重視,與后文看雁陣的情節沒有關聯”分析不正確。結合第②段“每當放學后或假期,我總是要跟著父親去田野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農活。這就是教育。是的,父親當初教我的本事,現在已經沒有什么大用了”,第③段“其實,父親不是只教我怎樣去勞動”“但是,父親讓我學會了觀察,懂得了每一個腳步下面都會有著無窮無盡的變化”,第④段“最重要的是,父親使我感受到了世間萬物的神奇奧妙”可知,文章開頭寫父親教“我”各種農活,是為了突出父親讓“我”學會了觀察,感受世間萬物的神奇奧妙,從而引出了后文的父親寒夜帶我們看月下雁陣,突出寒夜看雁陣對我的影響之深,從而使父親的形象更加豐滿。故選B。9.本題考查理解句段作用。結合第③段“其實,父親不是只教我怎樣去勞動。每年到了春天的時候,父親還會認真的告訴我回到我們家鄉來的鳥叫什么名字。原野里許多花草的名字,花草的藥用功效,也是父親認真教給我的。父親說的鳥和花草的名字,和我日后在教科書里讀到的并不完全一樣。父親說的花草的藥用功效往往是鄉間流傳了許多年的驗方,很傳統,也有點古老。但是,父親讓我學會了觀察,懂得了每一個腳步下面都會有著無窮無盡的變化”可知,第④段“最重要的是,父親使我感受到了世間萬物的神奇奧妙”承接了上文父親教“我”干農活、認識鳥和花草名字及其藥用功效等內容,父親通過勞動與生活教育使“我”感受到萬物的神奇奧妙;結合第⑤段“在十一月一個寒冷的夜晚,寒意凜冽,四周的燈已經全熄了,大家也都已經上床睡覺,四周一片沉寂,只有寒冷的夜風在‘呼呼’地吹拂著”,第⑥段“突然,和我們住在一個屋的父親跳下了床,他很快穿好了衣服,然后,他急速地沖到了我和哥哥的床前,開口叫我們起床:‘你們倆先別睡了,快起床’”可知,第④段“最重要的是,父親使我感受到了世間萬物的神奇奧妙”還起到了引出下文的作用,引出下文寒夜中父親帶“我”和哥哥看雁陣的情節,雁陣也是世間神奇奧妙之物的一種體現。使文章行文連貫自然。故第④段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10.本題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結合第②段“父親教我把不肯就范的馬套在馬車上,父親教我擠羊奶、鋤草、耕耘土地,父親教我在風很大的日子站在莊稼地里撒肥料等。父親教我的耩麥子、種玉米、栽紅薯、種芝麻這些本事,還有在關鍵時刻應付母牛的生產”可知,父親教“我”怎樣去勞動,表明父親自己就是一個熱愛勞動,勤勞能干的人;結合第③段“每年到了春天的時候,父親還會認真的告訴我回到我們家鄉來的鳥叫什么名字。原野里許多花草的名字,花草的藥用功效,也是父親認真教給我的”可知,父親知道鳥的名字,花草的名字與藥用功效,可見父親是一個見多識廣、知識豐富的人;結合第③段“但是,父親讓我學會了觀察,懂得了每一個腳步下面都會有著無窮無盡的變化”,第④段“最重要的是,父親使我感受到了世間萬物的神奇奧妙”可知,父親讓“我”學會了觀察,使“我”感受到世間萬物的神奇奧妙,這表明父親就是一個善于觀察,能體會世間奧妙的人,是一個對生活充滿了熱愛和情趣的人;結合第⑥段“突然,和我們住在一個屋的父親跳下了床,他很快穿好了衣服,然后,他急速地沖到了我和哥哥的床前,開口叫我們起床:‘你們倆先別睡了,快起床’”,第⑨段“‘走,跟我到外面去!’父親用十分認真的口氣對我和哥哥說,‘對了,你們倆不用穿衣服了,披著被子就行了。快一點’”,第 段“‘你們仔細聽!’父親小聲對我和哥哥說。他的聲音雖然不大,我卻聽出了一份抑制不住的興奮和喜悅”,第 段“父親躺在了床上,對我和哥哥又說了一句:‘我想,能夠看到這夜晚月下的雁陣,咱們受一點寒冷也是值得的’”可知,父親帶“我”和哥哥寒夜觀看雁陣,表現了父親在引領孩子觀察和感受生活上的用心與認真,印證了作者的感慨“世上有時間有心思做這樣父親的人真的是太少了”,可以看出父親關愛子女、關心子女成長,用心教育子女(教育方式獨特)并且熱愛自然,富有生活情趣,是一個教子有方的人。11.本題考查賞析語句。結合“我入迷地看著美麗的雁陣,竟然忘記了寒冷”分析,這句話運用了神態描寫,通過對“我”入迷情態的刻畫,間接表現出雁陣的美,以及其在凜冽寒夜中帶給“我”的暖意和震撼。通過“忘記寒冷”這一反應烘托出雁陣的吸引力和瞬間之美,突出了“我”對雁陣的喜愛和陶醉之情,從側面突出自然之美對人的巨大吸引力。12.本題考查理解概括作者情感。結合第②段“每當放學后或假期,我總是要跟著父親去田野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農活。這就是教育”,第③段“其實,父親不是只教我怎樣去勞動。每年到了春天的時候,父親還會認真的告訴我回到我們家鄉來的鳥叫什么名字。原野里許多花草的名字,花草的藥用功效,也是父親認真教給我的”“但是,父親讓我學會了觀察,懂得了每一個腳步下面都會有著無窮無盡的變化”,第④段“最重要的是,父親使我感受到了世間萬物的神奇奧妙”可知,父親教會“我”干力所能及的農活,教“我”鳥與花草的名字,教“我”花草的藥用功效,教“我”學會觀察,教“我”感受世間萬物的神奇奧妙,這表達了“我”對父親的教誨充滿感激之情;結合第⑨段“‘走,跟我到外面去!’父親用十分認真的口氣對我和哥哥說,‘對了,你們倆不用穿衣服了,披著被子就行了。快一點’”,第 段“‘你們仔細聽!’父親小聲對我和哥哥說。他的聲音雖然不大,我卻聽出了一份抑制不住的興奮和喜悅”,第 段“父親躺在了床上,對我和哥哥又說了一句:‘我想,能夠看到這夜晚月下的雁陣,咱們受一點寒冷也是值得的’”,第 段“說起來,這樣的事情讓我覺得很是遺憾。如今,世上有時間有心思做這樣父親的人真的是太少了”可知,父親沒有對孩子受冷受凍的憐惜之情,只怕孩子們錯過看雁陣的最好時機,父親懂得教育子女問題上的孰輕孰重;“我”為有這樣用心教育我們的父親感到幸福;對現在缺少像“我”父親這樣注重教育的方式方法的人,以及成年后再也沒有體會到那種樂趣而感到遺憾;也表達了“我”希望有更多的父母能用心教育孩子,像父親一樣分得清主次的情感;結合第 段“我入迷地看著美麗的雁陣,竟然忘記了寒冷”,第 段“我依然怔怔地站在那里,沉浸在一份難以言說的美妙情境里,直到哥哥喊了我一聲,我才回過神來”,第 段“說起來也同樣很是遺憾,一年一年的時光過去了,好像我再也沒有體會過當年那樣的樂趣了”可知,當年“我”入迷地欣賞美麗的雁陣,沉浸在難以言說的美妙情境里;而現在年齡大了,不能再享受如此美好的少年時光了,表達了“我”對美好的少年時光的懷念之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