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湖北省黃岡市團風縣 2024-2025 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測試語文試題參考答案一、積累與運用(共 20 分)1. (2 分)音樂(1 分);相互應和、協調(1 分)2. (2 分)(1)附和(1 分);(2)和面(1 分,符合字義即可)3. (2 分)上聯:將相和有容乃大傳佳篇(1 分);下聯:鄰里相讓成經典六尺巷(1 分,合理即可)4. (8 分)①琴瑟友之(1 分);③黃發垂髫(1 分);④海內存知己(1 分);⑤天涯若比鄰(1 分);⑥潭影空人心(1 分);⑦選賢與能(1 分);⑧揀盡寒枝不肯棲(1 分)5. (3 分)示例:②尊敬師長,上課認真聽講,主動向老師請教問題(1 分);③團結同學,主動關心有困難的同學,積極參與班級集體活動(1 分);④遵守班級紀律,不遲到早退,保持教室衛生整潔(1 分,合理即可)6. (3 分)(1)將“陌生多元的‘他者’”中的引號改為雙引號(1 分);(2)將“不僅是一種對待世界的哲學態度,更是一種人際交往的方式”改為“不僅是一種人際交往的方式,更是一種對待世界的哲學態度”(1 分);(3)將“考慮”改為“探究”(1 分,合理即可)二、閱讀與鑒賞(共 45 分)(一)古詩閱讀(4 分)7. (2 分)金陵子弟來相送(1 分);別意與東流水比長短(1 分)8. (2 分)不舍之情(1 分);欲行不行各盡觴(1 分)(二)文言文閱讀(14 分)9. (4 分)(1)④(1 分 );(2)隨便、隨意(1 分 );(3)達到(1 分 );(4)盡、完(1分)10. (2 分)A. 而(1 分);B. 也(1 分);C. 也(1 分)11. (3 分)日喚芻豆至數斗/飲泉一斛/然非精潔/則寧餓死不受(每處 1 分)12. (2 分)解下馬鞍和鎧甲后,(馬)既不喘息,也不流汗,好像沒事一樣(2 分,譯對大意即可)13. (3 分)《馬說》借千里馬被埋沒,批判了統治者不識人才、摧殘人才的現象,強調伯樂的重要性(1.5 分);《論馬》通過對比良馬與劣馬,闡述了選拔人才應注重品德和實際能力,而非表面表現的觀點(1.5 分)(三)說明文閱讀(7 分)14. (2 分)C15. (3 分)邏輯順序(1 分)。第③段介紹微生物在食品加工中的應用,第④段介紹其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第⑤段介紹其在醫藥領域的創新應用,由日常生活到生產再到高端科技,層層遞進地說明微生物的用處(2 分)16. (2 分)建議使用微生物農藥(1 分),因為微生物農藥不會產生污染,能保障果實綠色安全,還可提升農產品品質,如赤霉素能促進植物生長、增加產量(1 分)(四)散文閱讀(12 分)17. (2 分)(1)循石路進山(1 分);(2)綠樹、山泉、石刻(1 分)18. (2 分)示例一:選(1),運用擬人手法(1 分),賦予鳥以人的情態,生動寫出鳥叫聲的靈動活潑,表現出山中的生機與作者的愉悅心情(1 分);示例二:選(2),“涼”“溫潤”“舒爽”等詞語(1 分),從觸覺角度寫出山泉的特點,表達作者對花山山泉的喜愛之情(1 分)19. (2 分)不多余(1 分)。石刻豐富了花山的文化內涵,體現了花山的歷史底蘊,也表達了作者對花山文化的喜愛,使文章內容更充實(1 分)20. (3 分)對花山自然景色的喜愛之情(1 分),對花山文化底蘊的贊賞之情(1 分),對親近自然生活的向往之情(1 分)21. (3 分)不同意(1 分)。照片僅能展現花山的視覺景觀,而《花山記》不僅描寫了花山的景色,還融入了作者的聽覺、觸覺等感受,以及對花山文化的感悟和個人情感,能讓讀者獲得更豐富的審美體驗和情感共鳴(2 分,合理即可)(五)名著閱讀(8 分)22. (2 分)C23. (2 分)“他”指屈原(1 分)。深層含義:屈原以草木零落比喻時光流逝,以“美人遲暮”比喻君王衰老、朝政衰敗,表達了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和自己懷才不遇的焦慮(1 分)24. (2 分)示例:保爾像松柏一樣堅韌不拔(1 分)。他在革命斗爭中歷經腿傷、傷寒、癱瘓、失明等磨難,卻始終沒有放棄,憑借鋼鐵般的意志完成著作,綻放生命的光彩(1 分)25. (2 分)共同點:都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和頑強的意志(1 分)。屈原為了實現政治理想,雖遭流放卻始終忠于楚國,堅守節操;保爾為了共產主義事業,克服重重磨難,堅持斗爭到底(1 分,合理即可)三、表達與交流(共 55 分)26. (5 分)示例一(任務一):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君子和而不同”,“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我們齊聚一堂舉辦“以和為貴”演講比賽,共同探討“和”的內涵與價值。下面,我宣布演講比賽正式開始!(引用名言 1 分,符合開場白要求 3 分,語言流暢 1 分);示例二(任務二):你可知森林之所以郁郁蔥蔥、生機盎然,正是因其孕育了無數奇花異草。它們有的挺拔高聳,有的低矮叢生,有的花開艷麗,有的默默無聞。可以說,森林中沒有一種植物是相同的,但它們都有著共同的目標:守護森林的繁茂。正是遵循“和而不同”的法則,才能在共生中綻放各自的精彩(句式相似 2 分,闡釋內涵 2 分,語言流暢1 分)2025年春季團風縣八年級期末測試語文試題(考試時間:150分鐘滿分:120分)溫馨提醒:1答題前,請將自己的蛙名、班級、考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并將考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指定位置。2.按照答題卡上的要求在指定區城作答,寫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請保持卷面的整潔,書寫工整、美觀。3請認真審題,仔細答題,誠信應考,樂觀自信,相信你一定會取得滿意的成績!一、積累與運用(共20分)“和”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中華之美首先美在“和”之精神。學校開展“以和為貴”專題學習活動,特邀請你參加。1.(2分)《說文解字》:“和,相應也。從口,禾聲。”左邊的“龠原本是定音律的律管,以龠定音,才能奏出和諧悅耳的音樂,可見和諧的觀念最初正是來自于。“和,相應也,意思是字源演變:he敘就麻和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2.(2分)下面是小華同學整理的“和'字資料卡,請你補充完整。字音字義含“和的詞語和(he)①溫和柔順。②和諧,和睦。③結束戰爭或爭執。④表并列。和藹,和平和(he)聲音相應(1)和(huó)在粉狀物中加水或其他液體,通過攪拌、揉弄使有黏性(2)①摻雜,混合。和(huò)和弄,和稀泥②量詞,用于洗東西或煎同一服中藥換水的次數。和(hi)打麻將或斗紙牌時合乎規定的要求而贏牌和牌3.(2分)為了烘托活動氣氛,小語準備張貼一則宣傳標語。請你根據下列詞語,組成一副對聯作為宣傳標語。將相和成經典鄰里相讓傳佳篇六尺巷有容乃大上聯:下聯:入年銀語文試題第1頁共8頁4.(8分)為了更好理解和文化”,小華在活動中編寫下面這段話,請你依據學過的古詩文幫助完成。“和的內容豐富多彩。“①②”(《詩經關雎》)是琴瑟和諧;“③并怡然自樂”(陶淵明《桃花源記》)是老少相和,其樂融融;“④⑤”(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知已應和,友誼永恒;“山光悅鳥性,⑥是(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人與自然,靜謐祥和;“⑦講信修睦”(《禮記·大道之行也》)是生活安定,國家和諧;“⑧,寂寞沙洲冷”(蘇軾《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是和而不流,品德高尚。5.(3分)開展活動后,班委會決定發出倡議,希望大家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和諧共處。請你將倡議書空缺部分補充完整。倡議書親愛的同學們:為把班級打造成團結友愛、尊師重教的和諧班級,我們特向大家發出如下倡議:①不欺負同學,不向同學索要錢財,要與同學互幫互助。②③希望同學們為建設和諧團結的班級而努力。八((1)班班委會2025年6月3日6.(3分)小語閱讀有關“和而不同的一段文字時,發現了一些問題,請你幫忙解決。①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②其中“和而不同”的思想,不儀是一種對待世界的哲學態度,更是一種人際交往的方式。③“和而不同”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核心命題之一。④當然,重視“和”的思想,對“和”與“同”內涵的考慮并不始于孔子,也不止于孔子。⑤“和而不同”是指能夠聽取別人的意見,但勇于保持自己不同的看法,可以與陌生多元的“他者”和諧共存,但又不會湮滅“自我”的獨立性。(1)上面第⑤句標點錯誤,修改方式為:(2)上面第②句有語病,修改方式為:(3)上面第④句用詞不當,修改方式為:二、閱讀與鑒賞(共45分)(一)閱讀下面古詩,完成第7一8題。【甲】送寵人李白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八年銀語文試題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湖北省黃岡市團風縣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測試語文試題.pdf 湖北省黃岡市團風縣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測試語文試題參考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