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第二學期期末八年級語文學科質量監測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2.請將各題答案填在答題卡上。一、積累與運用(30分)為深入了解平涼文化的精髓,同時為了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學校開展了“觸摸家鄉歷史,感知優秀文化”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閱讀材料,完成任務。●【搜集·整理】1. 閱讀下面語段,完成題目。商周時期發生在靈臺地區的重要歷史事件當屬文王伐密筑靈臺很關鍵。周人同殷商一樣chóng jìng祖宗,______上天,每遇要事必先卜問,以了解天意,抉擇吉兇,求得祖宗保佑。周天子經常舉行fán suǒ的祭祀活動,最主要的是吉禮、兇禮、賓禮、軍禮和嘉禮這“五禮”。為此,周朝還專門設立了最大的祭祀官“太祝”和專門卜筮的官“太卜”,這說明占卜和祭祀在周朝的政治生活中占有______重要的位置。周文王討伐密須取勝后,在今靈臺縣城舉行了一次十分______的“軍禮”祭祀。為了進行這項祭祀活動,他們驅使密須國的大批奴隸趕造了一座祭壇,稱“靈臺”,以祭天慰民,廣播德化。古“靈臺”歷經兩次重修,1985年重修后的“靈臺”,氣宇軒然,雄偉壯觀,______“靈臺”兩側的碑林,鑲嵌了碑石192方,臺有碑襯,碑隨臺名,成為隴上名勝,游人樂此不疲。(1)給加點字注音并根據拼音寫漢字。抉擇______ 鑲嵌______chóng jìng ______ fán suǒ______(2)依次填入橫線處的詞語,正確的一項是( )A. 迷信 相等 濃重 繚繞 B. 迷戀 相等 隆重 繚繞C. 迷戀 相當 濃重 環繞 D. 迷信 相當 隆重 環繞(3)畫線句有語病,請提出修改意見。2. 在下面語段的橫線上填寫句子,排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崆峒山有許多大大小小、或深或淺的石洞,據初步統計,共有大小32個洞。______①據說,早晨初升太陽光芒,首先射入洞內,故名朝陽洞。②朝陽洞位于獅子嶺東側絕壁上,面臨一條溝谷,谷內長滿茂密的森林,隔谷與西臺相望。③崆峒山得名,與山上的石洞有很大關系,即取“空空洞洞”之意。④此洞不甚大,洞口寬為8米,高為5米,深為5米,沒有出入的路徑,游人很少到此,因此十分幽雅寂靜。⑤這些洞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說法,朝陽洞是其中較有名氣的石洞。A. ⑤③②④① B. ③⑤④②① C. ③⑤②④① D. ③⑤②①④●【實踐·服務】3. 學校正在舉辦主題為“觸摸家鄉歷史,感知優秀文化”的活動。活動期間,學校決定邀請平涼市博物館的研究員李老師到學校的學術報告廳來做一場有關平涼文明的變遷史的講座,時間定于6月3日上午9點,請你代表學生會向李老師打電話發出邀請。你會怎么說?4. 同學們到平涼市博物館參觀,看到了許多精美的文物,其中就有一件明代的“鎏金銅玄武”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它長63厘米、高47厘米,黃銅質,表面鎏金。請你向大家介紹這件文物的造型特點。●【設計·傳承】5. 平涼市文旅局推出主題為“厚重平涼任我游”的旅游精品線路,請參照主題一、二,根據平涼市的旅游資源,完成主題三的設計。主題名稱 線路主題一 傳承紅色 不忘初心 界石鋪紅軍長征毛澤東舊居紀念館——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界石鋪紀念園——六盤山紅軍長征紀念館主題二 山水勝境 古韻平涼 崆峒山風景名勝區——云崖寺國家森林公園——大云寺·王母宮景區主題三 ①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根據語境,寫出古代詩文名句寄情山水間,寓思天地間,一切景語皆情語。《關雎》中主人公以采荇菜表達對女子的相思與追求——“參差荇菜,左右流之。(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中孟浩然面對浩瀚湖水,想到自己欲投無門,發出“欲濟無舟楫,(3)____________”的感慨;《北冥有魚》中以大鵬“水擊三千里,(4)____________”之勢勉勵世人打開格局,開闊眼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杜甫由自身困境推及他人,發出“安得廣廈千萬間,(5)____________”的殷切希望;《賣炭翁》以敘寫賣炭翁“(6)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的艱難處境和矛盾心理,表達了對底層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二、閱讀(60分)(一)(18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題目。河洛剪紙侯發山①放寒假了,小米打算賺點零花錢存著買書用,思來想去卻沒有好主意。媽媽對小米說:“要不你去曹姨那里看看?說不定有什么好辦法呢。”②曹姨是小米家的鄰居,整天拿著一把剪刀在紙上剪花。她的素材均與河洛地區的風土人情有關,有著鮮明的地域特色,可以說是河洛文化的活化石。她剪紙的主要技法是陰剪、陽剪,陰陽結合,以陽為主,造型蘊含著當地的歷史文化。如“常香玉【注釋】系列”,她就分別創作出了常香玉的少女時期、中年時期、晚年時期和《花木蘭》中經典角色的剪紙肖像作品,反映了常香玉不同時期的精神風貌。最絕的是,每幅作品除了人物之外,曹姨還會在人物服飾和周邊融入河洛地區的一些傳統文化元素,像河陰石榴、蓮花、黃河鯉魚、洛陽牡丹等,用以表達家鄉人對大師的熱愛和懷念。再如“留余圖”,作品本身是康百萬莊園“留余匾”的形狀,右側兩個“留余”大字,整幅作品上方是“留余匾”文字內容,下邊是數條姿態各異、活靈活現的黃河鯉魚,兩邊用花卉點綴,養眼又有寓意。曹姨是河洛剪紙省級非遺傳承人,她的作品在市場上供不應求,價格也不菲。③聽了媽媽的話,小米一開始是打算去曹姨那里討一幅剪紙作品。眾所周知,曹姨這人一向心善,逢年過節都會給小米家一幅剪紙作品,大多是“福”字,貼在門窗上,平添了喜慶吉祥。小米心里打著小算盤,想著要是把曹姨送的這幅作品出售了,買書的零花錢不就有著落了?④可讓小米沒想到的是,這次曹姨很溫柔地拒絕了。不過,曹姨和顏悅色地補充說:“小米,我可以教你剪紙。”⑤小米瞅著曹姨,眼里充滿了不解。她知道,曹姨帶了不少徒弟,上有六七十歲的爺爺奶奶,下有五六歲的小朋友。小米想學,可就怕自己出不起學費啊。⑥曹姨像是知道小米的心思,說:“我免費教你。我先教你簡單的,只要認真學,一天就可以剪兩幅……咱河洛剪紙是非遺產品,有客戶上門收購,銷路你不用擔心。”⑦就這樣,小米拜曹姨為師。開始學的是折疊剪紙,簡稱“折剪”,就是將色紙折疊起來,剪出均齊式花紋的剪紙。這種剪紙看似簡單,其實并不好剪。曹姨教她花卉折剪,以折疊兩至三次為宜,只要對折的次序不亂,折疊好后,用鉛筆勾勒出刀法的路徑,就能剪出想要的圖案。⑧小米用心,腦子靈活,依照曹姨的指點,一個“雙喜”字一刀剪成,雖然不是很完美,但已經像模像樣了。小米信心大增,學會剪“雙喜”字后,又開始剪“春”字……半天時間下來,小米已經交了幾篇自己滿意、曹姨也滿意的作業。⑨第二天早上,小米正在看書,曹姨送過來200元,說小米昨天剪的作品有人拿走了。小米捧著自己賺來的零花錢,到書店一口氣買了三部一直想讀的長篇小說。⑩從此,小米愛上了河洛剪紙。她陸續學會了多種剪紙技法,折疊剪紙中的對折、二方連續、四方連續和團花剪紙等,也都得心應手。后來,她又學會了點色剪紙、拼色剪紙等更為復雜的剪紙技法。 一個假期下來,小米賺了2600元,除了買了不少心儀的書籍外,還有剩余。等到暑假的時候,小米繼續跟著曹姨學剪紙——她嘗到了收獲的喜悅,欲罷不能。 多年后,小米也成了河洛剪紙的非遺傳承人。小米是個懂得感恩的人,決定給曹姨辦一個河洛剪紙作品展。在曹姨的工作室幫助曹姨挑選作品時,從一個隱蔽的角落里,小米發現了一批作品。 不是曹姨的作品,而是那個寒假還有接下來的暑假里,小米自己剪的。(選自《文藝報》2025年2月12日,有刪改)【注釋】常香玉:著名豫劇演員,“人民藝術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代表作有《花木蘭》《紅燈記》等。7. 小米在學習河洛剪紙過程中經歷了哪些重要階段?請結合文章內容簡要概括。8. 小說第②段為什么強調河洛剪紙“有著鮮明的地域特色”?9. 品析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表達效果。小米捧著自己賺來的零花錢,到書店一口氣買了三部一直想讀的長篇小說。10. 說說故事的結局設計有著怎樣的好處。(二)(12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題目。“水中人參”——爬沙蟲曹成全①“爬沙蟲”是一種藥食兩用的水生昆蟲類中藥材,它不僅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還能治療小兒夜尿、老人尿頻等疾病,同時具有多種滋補效果,有“蟲參”“土人參”“水中人參”“動物人參”的美譽。②廣義上講,爬沙蟲是廣翅目齒蛉科昆蟲幼蟲的俗稱。廣翅目齒蛉科昆蟲成蟲因為體形和翅膀非常像蜻蜓,長長的牙齒又非常像蛇牙,所以也被稱為“蛇蜻蜓”。其實,齒蛉科的很多幼蟲都能食用,但由于個體小、重量輕,人們食用時還是傾向選擇個頭較大的巨齒蛉屬幼蟲。齒蛉科種類多,體形差異較大,其中巨齒蛉屬的老熟幼蟲體長可以超過10厘米。因此市面上常見的爬沙蟲以巨齒蛉屬幼蟲為主,也偶有一些大型的齒蛉屬幼蟲。③齒蛉科幼蟲會在水中生活好幾年,它們躲藏在流速較快的石塊底部,又喜歡在沙中爬行,因此得名“爬沙蟲”。爬沙蟲體形修長,前口有一對大夾子,腹部兩邊有很多類似“腳”的須,這是它們的呼吸鰓;腹面兩側的白色絨毛狀物被稱為毛簇,可輔助呼吸。因為這樣的外部形態,所以它們又有“夾夾蟲”“水蜈蚣”的俗名。爬沙蟲為肉食性昆蟲,性情兇猛,不僅捕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底棲的無脊椎動物,當食物不足或生存空間受擠壓時,同類幼蟲之間還會出現打斗搶食甚至自相殘殺的情況。爬沙蟲的口器具有發達的鐮刀狀上顎和直桿狀下顎,前足前端有鋒利彎曲的爪。發現獵物后,它們會突然轉頭,用大顎將其夾住;如果獵物體型較大或者劇烈掙扎,它們就會用前足輔助制服、進食。通常,取食一只搖蚊幼蟲,爬沙蟲只需用時30秒。④在我國,爬沙蟲是苗族、彝族等少數民族的傳統食療滋補品和保健良藥。據《云南中草藥》記載,爬沙蟲性溫、味甘,具有補氣益腎、抑虛固本、滋補強壯的功效。攀西(攀枝花、西昌)地區的人們常用它來治療小兒夜尿、老人尿頻。爬沙蟲在祛風濕、跌打損傷、消腫去淤、滋陰壯陽、提高免疫力等方面也有一定療效,眾多藥典名籍對此均有記載。分布于日本和韓國的爬沙蟲,也被稱為“孫太郎蟲”。孫太郎蟲在江戶時期即被當作名貴食品用于進貢,它也是日本有名的民間藥,主要用于治療部分兒科疾病。⑤對爬沙蟲主流品種之一的屬模巨齒蛉的研究顯示,其體內常量元素以鈉、鉀、磷含量最高,微量元素以鐵、錳、碘含量最高,且有害元素含量未超出規定標準的限度。而大量研究表明,藥材中的化學元素可能是其具有某些藥效的關鍵物質基礎。比如,磷是構成人體骨質、核酸的基本成分,既是肌體內代謝過程的儲能和釋能物質,又是細胞內的主要緩沖劑;鉀有助于神經系統傳達信息、激活多種酶等。這些研究也是爬沙蟲具有某些藥用價值的科學證明。⑥一項利用水負荷大鼠模型考察爬沙蟲抗利尿作用的實驗表明,爬沙蟲可顯著減少大鼠排尿量,同時可顯著提高大鼠血清中抗利尿激素含量。爬沙蟲抗利尿作用的機制就是通過提升大鼠對血管升壓素2型受體蛋白的表達,促進大鼠抗利尿激素的釋放,使得腎臟集合管上的水通道蛋白2的表達增強,從而提高腎臟集合管的收縮能力,增強腎小管對水的重吸收,起到抗利尿作用。⑦在我國四川、云南、貴州等地,爬沙蟲可是一道美味佳肴。比如,攀西地區的民眾食用爬沙蟲的主要方式是油炸:將爬沙蟲洗凈后直接裹面油炸,或者用開水燙過、剝皮后再油炸。還可以將去皮后的爬沙蟲切碎,與雞蛋液混合后爆炒或蒸熟食用。當然,也有人用它來燉湯或泡酒。⑧隨著爬沙蟲的名氣越來越大,市場需求也越來越大。持續走高的市場需求、環境污染、肆意捕殺等讓野生爬沙蟲資源急劇下降,人工繁育和產業化利用成為科學保護爬沙蟲的重要途徑。目前,爬沙蟲人工繁育技術已經取得重大突破,人們利用人工繁育種群替代野生種群,研發出了多種類型的藥食兩用爬沙蟲產品。而且,人工繁育和產業化利用也給偏遠地區的人們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收益。部分山區居民通過在河溝里養殖爬沙蟲等水生資源昆蟲,既保護了水源,又發展了一種新型農村集體水生昆蟲養殖模式——“昆蟲溪溝經濟”。這種養殖模式不僅有助于保護河道、提升生態環境質量,還能就地產出經濟昆蟲,促進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實現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多贏。(選自《百科知識》2025年第8期,有刪改)11. 文章從哪些方面介紹了爬沙蟲的藥用價值?請結合具體內容分析。12. 第③段中畫線句子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13. 下列對本文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爬沙蟲屬于廣翅目齒蛉科昆蟲幼蟲,人們更傾向于食用個頭較大的巨齒蛉屬幼蟲,市面上常見的多為此類。B. 爬沙蟲因在水中石塊底部生活、喜在沙中爬行而得名,還有“夾夾蟲”“水蜈蚣”等俗名,是肉食性昆蟲。C. 《云南中草藥》記載爬沙蟲性溫、味甘,有補氣益腎等功效,日本用其治療跌打損傷,韓國稱其為“孫太郎蟲”。D. 對屬模巨齒蛉的研究顯示,其體內鈉、鉀、磷等常量元素及鐵、錳、碘等微量元素含量較高,有害元素未超標。14. 下面句子中加點的“急劇”一詞能否刪去?為什么?持續走高的市場需求、環境污染、肆意捕殺等讓野生爬沙蟲資源急劇下降。(三)(17分)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題目。【甲】馬說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乙】上①令封德彝②舉賢,久無所舉。上詰之,對曰:“非不盡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長。古之致治者③,豈借才于異代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誣⑤一世之人?”(選自《資治通鑒》)【注釋】①上:皇上,指唐太宗。②封德彝:名倫,唐代初年大臣。③致治者:使國家達到太平治世的君主。“致”意為招致、實現。④異代:不同的時代,指前代或后代。⑤誣:冤枉、貶低。15. 解釋下列加點詞。(1)不以千里稱也( ) (2)策之不以其道( )(3)上令封德彝舉賢( ) (4)上詰之( )16. 下列加點詞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 不以千里稱也 徐以杓酌油瀝之(《賣油翁》)B.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而計其長曾不盈寸(《核舟記》)C. 豈借才于異代乎 貨惡其棄于地也(《大道之行也》)D. 上詰之 忘路之遠近(《桃花源記》)17. 翻譯下列句子。(1)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長。18. 閱讀文章,回答下面問題。(1)【甲】文中,作者借“千里馬”的遭遇,寄托了怎樣的思想感情?(2)【甲】【乙】兩文在“人才觀”上有何相同點?(四)古詩閱讀。(5分)19. 閱讀古詩,完成各小題山亭夏日[唐]高駢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精簾【注釋】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注釋】水精簾:水晶簾,指質地精細而色澤晶瑩的簾子。(1)請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三、四兩句詩所寫的景象。(2)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五)名著閱讀。(8分)20. 下面是《經典常談·<尚書>第三》的選文,請分析伏生傳《尚書》這一事件對《尚書》傳承的重要意義。伏生本是秦博士。始皇下詔燒詩書的時候,他將《書》藏在墻壁里。后來兵亂,他流亡在外。漢定天下,才回家;檢查所藏的《書》,已失去數十篇,剩下的只二十九篇了。他就守著這一些,私自教授于齊魯之間。文帝知道了他的名字,想召他入朝。那時他已九十多歲,不能遠行到京師去。文帝便派掌故官晁錯來從他學。伏生私人的教授,加上朝廷的提倡,使《尚書》流傳開去。伏生所藏的本子是用“古文”寫的,還是用秦篆寫的,不得而知;他的學生卻只用當時的隸書鈔錄流布。這就是東漢以來所謂《今尚書》或《今文尚書》。21.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多次描寫“筑路”情節,這一集體勞動場景對塑造保爾形象及傳遞作品精神有何意義?三、作文(60分)22. 旅途中,我們觀賞自然風光時,常會有許多有趣的體驗。請你寫一寫旅途中某處奇特的景致,或者講述一次旅途中的奇遇,200字左右。請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其一,完成一篇作文。23. 閱讀下面文字,從教材中選取一位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來補充題目,完成作文。閱讀八年級下冊語文教材,我們仿佛在與不同時代、不同身份的人對話。那些文字背后,是作者的思想、情感與人生感悟。在閱讀中,我們可以跨越時空,與他們展開精神交流。請以“與______對話”為題目作文。要求: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②不得抄襲、套作;③不少于600字,書寫工整,卷面整潔;④不得泄露個人相關信息,如需出現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請用××代替。24. 請以“在平凡中發現美”為題目作文。要求:①文體不限,歌除外;②不得抄襲、套作;③不少于600字,書寫工整,卷面整潔;④不得泄露個人相關信息,如需出現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請用××代替。2024—2025第二學期期末八年級語文學科質量監測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2.請將各題答案填在答題卡上。一、積累與運用(30分)為深入了解平涼文化的精髓,同時為了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學校開展了“觸摸家鄉歷史,感知優秀文化”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閱讀材料,完成任務。●【搜集·整理】【1題答案】【答案】(1) ①. jué ②. qiàn ③. 崇敬 ④. 煩瑣 (2)D(3)可刪除“很關鍵”。【2題答案】【答案】C●【實踐·服務】【3題答案】【答案】示例:李老師,您好!我是×××學校學生會的×××。我們學校正在舉辦主題為“觸摸家鄉歷史,感知優秀文化”的活動,同學們都很想深入了解平涼文明的變遷史。聽聞您在平涼歷史文化研究方面造詣深厚,所以我代表學生會誠摯邀請您于6月3日上午9點,到學校學術報告廳為我們做一場關于平涼文明變遷史的講座。希望您能在百忙中抽出時間,我們全體師生都熱切期待您的到來!【4題答案】【答案】示例:這件“鎏金銅玄武”長63厘米、高47厘米,用黃銅鑄成,表面鎏金。玄武作龜蛇纏繞狀,蛇頭高聳,烏龜后望,與蛇對視,龜甲蛇鱗清晰逼真,形象生動,造型優美,工藝精湛。●【設計·傳承】【5題答案】【答案】 ①. 探秘古跡 對話歷史 ②. 平涼市博物館——靈臺縣博物館——荊山森林公園(文王伐密筑靈臺遺址)【6題答案】【答案】 ①. 窈窕淑女 ②. 寤寐求之 ③. 端居恥圣明 ④. 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⑤.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⑥. 可憐身上衣正單 ⑦. 心憂炭賤愿天寒二、閱讀(60分)(一)(18分)【7~10題答案】【答案】7. ①拜師學藝:曹姨免費教小米剪紙,小米拜曹姨為師。②學習折剪:小米先學習折疊剪紙,從花卉折剪入手,學會了剪“雙喜”字、“春”字等。③技法提升:小米逐漸學會了多種折疊剪紙技法,還掌握了點色剪紙、拼色剪紙等更為復雜技法。④傳承發展:一個假期下來,小米賺了不少錢,多年后也成了河洛剪紙的非遺傳承人。8. ①突出河洛剪紙的獨特價值,展現了當地的風土人情和歷史文化,使其區別于其他剪紙藝術。②為后文曹姨的作品在市場上供不應求、價格不菲做鋪墊,因為獨特的地域特色增加了作品的文化內涵,提升了作品的吸引力,使其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市場價值。③體現曹姨作為非遺傳承人的匠心,她在作品中融入地域文化元素,傳承和弘揚了河洛地區的傳統文化。④為小米后來愛上河洛剪紙并成為非遺傳承人埋下伏筆。9. “捧”這個詞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小米對自己賺來的零花錢的珍視,表現出她通過自己勞動獲得報酬后的喜悅和珍惜之情;“一口氣”則突出了小米買書時的急切心情,體現了她對書籍的熱愛以及實現心愿后的滿足感。10. ①情節上出人意料,制造了情節的反轉。②突出了曹姨的善良和用心,也表現出小米的成長。③深化了主題,一方面體現了非遺傳承中前輩對后輩的無私扶持與關愛,另一方面凸顯了非遺文化傳承的意義和價值。(二)(12分)【11~14題答案】【答案】11. (示例)傳統中醫藥記載:《云南中草藥》稱其性溫、味甘,可補氣益腎,治療小兒夜尿和老人尿頻,還能祛風濕、消腫去淤等。現代藥理研究:通過水負荷大鼠實驗證明其抗利尿機制是通過提升抗利尿激素含量,來增強腎臟對水的重吸收。國際應用:日本和韓國稱其“孫太郎蟲”,它在江戶時期被當作貢品,民間用其治療兒科疾病。(意思對即可)12. 示例:運用了列數字的說明方法。準確地說明了爬沙蟲取食搖蚊幼蟲速度之快,使讀者對爬沙蟲的捕食效率有更直觀的認識。 13. C14. 示例:不能刪去。“急劇”表示速度快且程度劇烈,突出了野生爬沙蟲資源下降的迅速和嚴重程度。如果刪去,就無法準確體現出這種緊迫性,“急劇”一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和嚴謹性。(三)(17分)【15~18題答案】【答案】15. ①. 出名,揚名 ②. 用馬鞭驅趕 ③. 推薦 ④. 責問 16. B17. (1)想要與普通的馬一樣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君子任用人才就像使用器物一樣,要(根據他們的特點)選取各自的長處。18. (1)作者借“千里馬”的遭遇,寄托了對人才被埋沒、遭摧殘的深切同情與憤懣,以及對統治者不識人才、不重用人才的強烈控訴和諷刺。(2)都認為人才客觀存在,關鍵在于管理者是否具備識才、用才的能力。(四)古詩閱讀。(5分)【19題答案】【答案】(1)示例:微風吹拂,庭院中的水晶簾輕輕擺動。滿架的薔薇艷麗奪目,院中早已彌漫陣陣清香。(2)對夏日美景的喜愛;對休閑生活的喜愛。(五)名著閱讀。(8分)【20題答案】【答案】示例:伏生傳《尚書》對其傳承意義重大。首先,在秦朝焚書后典籍大量散失的情況下,伏生憑借一己之力保存《尚書》二十九篇,使《尚書》得以部分保存,避免了完全失傳;其次,伏生以私家教學的方式傳授《尚書》,培養了晁錯等學者,擴大了《尚書》的傳播范圍,為其在漢代的重新興起奠定了基礎;最后,伏生所傳的《今文尚書》成為漢代官方認可的版本,在當時的學術和政治領域產生重要影響,推動了《尚書》研究與傳承的發展。【21題答案】【答案】示例:“筑路”情節是保爾形象的重要塑造點,也是作品精神的集中體現。從人物塑造上看,保爾在嚴寒、饑餓、疾病的威脅下堅持筑路,甚至在肺炎痊愈后立刻重返崗位,展現出超強的忍耐力和對革命事業的絕對忠誠;從精神傳遞角度,筑路群體克服萬難完成任務的過程,象征著布爾什維克以集體力量戰勝一切困難的革命信念,凸顯了“鋼鐵”不僅是個人意志,更是集體主義精神的鍛造。三、作文(60分)【22題答案】【答案】例文:土樓夜月暮色漫過福建土樓,我坐在天井數廊柱。白發阿婆遞來桂花茶:“等會兒有好戲。” 亥時梆子響,滿月升至樓頂。月光穿天井八卦井,在墻上投下完整的圓。環樓三百六十個窗洞,將月光剪成細月牙,沿走廊連成銀河。 阿婆說這是五十年一遇的“月環樓”。她年輕時見過,正和心上人繡繡球。風帶桂花香掠過,月牙輕輕搖晃,像誰撥動銀弦。 離開時阿婆塞來月光糕。回頭望,土樓如浸亮的玉璧,月牙流轉間,分不清是月光落窗,還是星星墜人間。請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其一,完成一篇作文。【23題答案】【答案】例文:與莊子對話深夜,臺燈的光暈柔和地灑在書頁上。當我再次讀到“北冥有魚,其名為鯤”時,那些文字仿佛活了過來,化作一片無垠的海洋。恍惚間,我仿佛看見一位衣袂飄飄的長者,正含笑凝視著這條化而為鳥、其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魚。“先生,”我在心中輕聲發問,“這鯤鵬之變,究竟有何深意?”一個渾厚而悠遠的聲音仿佛穿越時空而來:“你看這鯤,潛于北冥之時,世人皆以為魚;化而為鵬,徙于南冥,方知天地之大。萬物皆在變化之中,何必執著于一時的形態與際遇?”我若有所思。想起自己近來因為一次考試的失利而耿耿于懷,仿佛被貼上了失敗的標簽。此刻忽然明白,這不過是生命長河中一次小小的“潛泳”,何必因此定義自己的全部?正如鯤化為鵬,此刻的困境或許正是下一次騰飛的蓄力。“可是先生,”我追問道,“鵬鳥翱翔九萬里,仍需憑借六月息。人生在世,難道不需要依靠什么嗎?”那聲音帶著智慧的笑意:“善哉問!鵬憑風而起,知借力而行;人借道而通,明順勢而為。但這‘憑借’非為依賴,而是順應天地之道。正如你們年輕人,要借時代之風、知識之翼,更要明心見性,找到自己的‘逍遙游’。”這番話讓我想起身邊的同學們:有人擅長藝術,有人精通數理,每個人都在尋找屬于自己的“六月息”。真正的智慧不是盲目追隨,而是如莊子所言,認清自己的本性,找到適合的天地。“那么什么是真正的逍遙呢?”這是我最深的困惑。“逍遙非逃避,乃心靈之大自在。”聲音漸顯深邃,“鵬之徙于南冥,水擊三千里,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唯有登高望遠,方能明白天地之壯闊、個人之渺小。心游萬仞,精騖八極,這才是真正的逍遙。”我恍然大悟。原來逍遙不是無所事事,而是在認識世界規律后的精神自由;不是放棄追求,而是超越功利后的全心投入。就像我們讀書,不僅為升學,更為獲得這種觀照世界、安頓心靈的能力。燈光依舊柔和,書頁安然如初。但我知道,這場跨越千年對話已經在我心中種下了一顆種子——一顆懂得變化、善于借力、追求逍遙的種子。它將在未來的日子里,伴我乘風而起,翱翔于屬于自己的那片南冥天宇。【24題答案】【答案】例文:在平凡中發現美我家樓下有一家開了二十年的理發店,師傅姓陳。在我眼里,那里普通得近乎陳舊——老式轉椅、斑駁的鏡臺、總是播著戲曲的收音機。每次路過,我總會加快腳步,仿佛它的平凡會沾染到我急于奔向“精彩”世界的身上。那個暑假,母親執意讓我去找陳師傅理發。我勉強推開玻璃門,混合著皂香和消毒水的氣味撲面而來。陳師傅正在給一位老人理發,梳剪起落間,銀發如雪紛飛。我注意到他的動作——左手輕托客人太陽穴,右手推剪如筆走龍蛇,每一次停頓都恰到好處。更讓我驚訝的是他的眼神,那不是完成工作的機械,而是近乎藝術家端詳作品般的專注。理完發的老人對著鏡子左看右看,咧嘴笑了:“老陳,還是你懂我!”陳師傅用毛刷輕輕掃去客人頸間的碎發,也笑了:“您這頭型,得留點長度才撐得起來。”那一刻,陽光正好透過玻璃窗,照在老人滿意的笑臉和陳師傅額頭的汗珠上,我突然被某種說不清的東西擊中了。后來去得多了,我才知道這家店為什么能開二十年。陳師傅記得每個老客人的喜好:張老師后腦要留厚些,李阿姨劉海必須齊眉,王爺爺耳朵不好,電推子響時要停一停。他的剪刀不僅修剪頭發,更修剪著時光——有人在這里從黑發理到白發,有人從少年理到中年。那些老主顧來的時候說不僅是“理個發”,更是“看看你”。我開始明白,真正的美從來不在遠方。它藏在陳師傅三十年如一日的指間溫度里,藏在推剪劃過頭發時均勻的沙沙聲里,藏在老顧客對著鏡子時那聲滿意的嘆息里。這是一種需要沉下心來才能發現的美——是時間打磨出的溫潤光澤,是專注賦予的深沉力量,是人與人之間經年累月沉淀出的信任與默契。如今我依然路過那家理發店,但不再匆匆。有時我會停下腳步,看陳師傅在工作——梳起、剪落、審視,每一個動作都重復了千萬遍,卻依然莊重如儀式。我終于懂得,生活最深處的美,就蘊藏在這些平凡到極致的細節里。它不需要華麗的舞臺,只需要一顆愿意發現的心。正如地上的麥穗,越是飽滿,越是低頭趨向孕育它的大地。而那些最普通的人生里,往往藏著最厚重的光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