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區2025-2026學年上學期年七年級新生學業發展水平監測語文試題(二)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題。(7分)①當人們仰望寂靜的夜空時,是否想過:這里除了群星閃爍,其實正有一場大規模的“遷徙”悄然上演?②上世紀70年代,科學家在氣象和軍事雷達上發現神秘生物回波,稱其為“天使”,后研究揭示它們是高空遷飛的昆蟲。一些昆蟲為躲避不良環境進化出遠距離遷徙本領,其中大量是危害農業的“遷飛害蟲”,2023年公布的10種一類農作物害蟲里8種具遷飛能力,防控它們是農業生產難題。③張浩文是中國農科院植保所副研究員,其導師是吳孔明院士,他所在團隊致力于研究遷飛害蟲的遷徙規律、監測方法和防治策略。研究初期困難重重,害蟲體形小、數量多、飛行高,肉眼無法觀測。上世紀80年代,中國老一輩科學家利用改造的民用雷達觀測遷飛害蟲。④科技進步使新式專用昆蟲雷達不斷問世,中國最新的高分辨率昆蟲雷達可24小時監測,能發現蟲群、分析種類、掌握來源去向,為防治爭取時間。之所以重點研究雷達監測,是因為遷飛性害蟲暴發性強、飛行遠、繁殖快,傳統測報手段滯后,防治關鍵在于“早發現、早治理”。⑤近年來,雷達監測技術成熟并走向應用,中國部署多臺昆蟲雷達,成為世界上擁有昆蟲雷達最多的國家,為雷達組網監測奠定基礎。⑥然而,雷達組網初期面臨數據無法互通的問題,科研團隊建立標準化雷達數據庫系統,開發全國昆蟲雷達聯網信息平臺。該平臺自2021年運行至今,已監測到1500多次不同危害等級的遷飛蟲群,其中單日單雷達監測到2萬頭以上的高密度蟲群多數超1000次,為植物病蟲情報發布提供依據,能實時掌握害蟲動態并預警。目前接入38部昆蟲雷達,預計2025年底擴增至50部。(選自“學習強國”,有刪改)16.高分辨率昆蟲雷達的功能有哪些?這些功能對防治遷飛害蟲有什么幫助?(2分)17.短文第②段提到“2023年公布的10種一類農作物害蟲里8種具遷飛能力”,這一數據主要說明了什么?結合生活經驗,談談這類害蟲對農業生產的潛在威脅。(3分)語文試題卷·第5頁·共8頁18.關于全國昆蟲雷達聯網信息平臺,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是()(2分)A.該平臺解決了雷達組網初期數據無法互通的問題。B.自2021年運行至今,已監測到1500多次不同危害等級的遷飛蟲群。C.目前接入的昆蟲雷達數量已達到50部。D.能為植物病蟲情報發布提供依據,實現實時掌握害蟲動態并預警。(三)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9-23題。(14分)一頂軍帽①紅軍長征路過村子時,阿柴整天跟在戰士們身后,看著紅軍戰士頭上綴著紅五星的八角軍帽,一臉美慕。阿柴心想,要是參加了紅軍,就能有一頂軍帽了吧。于是,他找到指導員,說:“報告指導員,我要參加紅軍!”看著他倔強的神情,指導員同意了。②部隊走得急,軍裝來不及發。阿柴對指導員說:“那軍帽呢?頭上沒有軍帽,算什么紅軍呀!”指導員摸著他的頭,說:“別急,以后一定發給你!”阿柴只能一邊行軍,一邊惦記著那頂神氣的軍帽。③部隊進了雪山,巍峨壯麗的雪山寒氣逼人,泛出刺眼的白光。沒多久,阿柴的鞋子就破得沒法穿了。他的雙腳被冰雪凍得麻木,雙腿也慢慢被凍僵,開始不聽他的指揮。撲通一聲,阿柴倒在了地上。④指導員從后面趕上來,大口地喘著粗氣,臉凍得發青,看不出一絲血色。他急切地把阿柴無法動彈的雙腿焐(wù)在懷里。阿柴搖搖頭說:“指導員,我是走不動了。”指導員沒說話,在干糧袋里摸索了一陣,掏出一小塊煮熟的牛皮,用凍得發抖的手哆嗦著遞給阿柴。阿柴沒有去接,他知道這是指導員舍不得吃節省下來的口糧。指導員硬把牛皮塞到阿柴手里,說:“快吃,一切行動聽指揮。”阿柴顫抖著接過了牛皮。牛皮下肚,他感到身體暖和了一些,慢慢地站了起來。這時,他發現指導員的腳像是被凍在地上一樣,邁不開半步。阿柴拼命幫指導員搓著雙腳,又搬著指導員的腳一步一步地往前挪。指導員終于緩過勁來,又能勉強邁開步子了。但大部隊已經走遠,他們掉隊了。⑤指導員拍拍阿柴的肩膀說:“我要跟你打個賭,我們來比一比誰先翻過雪山。要是你贏了,我的軍帽送給你!”阿柴的眼睛亮了,二話不說,拄起木棍,邁開大步在齊膝深的大雪中走了起來。雖然又冷又餓,可一想到自己夢寐以求的軍帽,他就覺得渾身充滿了力量!語文試題卷·第6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