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五年級(下)期末語文試卷一、第一部分積累運用(35分)1.(2分)認真抄寫下面的句子,要求書寫正確、行款整齊、布局合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2.(13分)閱讀語段,完成練習。 第十個“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于4月24日在上海舉辦。多年奮斗,中國航天一步一個腳印,堅定地①cāo zòng 著發展的船舵,翻開②zhǎn xīn 的篇章。這些輝煌成就,離不開傳承與創新。傳承,是文化的③xián jiē ,它讓我們④jiē chù 到歷史的脈搏,感受到先輩的智慧與精神;創新,是文化的動力,它讓我們告別落后與愚昧,⑤bēn fù 更為⑥liáo kuò 的未來。(1)結合語境,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詞語。(2)“昧”字小研究。1)下面是“昧”字的字義演變圖,請為語段中“愚昧”的“昧”選擇正確的解釋 2)“昧”字的字形演變過程的順序被打亂了,請你寫出正確的排列順序: 。3)上題中的楷書“昧”乃書法大家 (填人名)所寫,他的書法筋肉豐滿,渾厚有力,具有恢弘雄壯、大氣磅礴的特點。(3)活動結束后,小語感嘆道:“我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峰巒雄偉的泰山,卻從沒看過這樣神秘浩瀚的星海!”下列句子與畫線句修辭手法不同的一項是 A.居住在繁華都市,我卻不時想起家鄉那樸素的小院,想起院中那棵大榆樹。B.一直到現在,我再沒吃過比那夜更好的豆,也再也沒看到比那夜更好的戲了。C.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開花。梅花卻不一樣,愈是寒冷,花開得愈精神。D.蜻蜓是金的,螞蚱是綠的。蜜蜂則嗡嗡地飛著,滿身絨毛,落到一朵花上。三、選一選,把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每小題2分,8分)3.(2分)下列加點字讀音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燕子 燕窩 B.驚嚇 恐嚇C.湖泊 漂泊 D.提供 口供4.(2分)下列加點詞句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生日會上,正值豆蔻年華的哥哥收到許多禮物。B.“惻隱之心,仁之端也。”像這樣一位海納百川的君子,又怎會斤斤計較個人得失呢?C.小剛的學習成績并不拔尖,但他拉二胡可是“隔著門縫吹喇叭——名(鳴)聲在外”呢。D.這位教授的演講十分精彩,在場的人都拱伏無違。5.(2分)下列語句描述的人物,屬于《三國演義》的是( )A.手舉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稱。B.一雙眼光射寒星,兩彎眉渾如刷漆。C.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D.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6.(2分)下列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兩邊的建筑飛一般地倒退,我們的眼睛忙極了,不知看哪一處好”是動態描寫。B.研究報告一般由“問題的提出”“研究方法”“資料整理”和“研究結論”四個部分組成。C.閱讀古典名著時,遇到一些不懂的詞語必須反復琢磨,準確理解意思以后再接著往下讀。D.如果你想要了解爺爺的童年歲月,要認真、耐心地聽爺爺講話,邊聽邊記。四、根據要求完成練習。(12分)7.(2分)選擇一個情景,照樣子,寫一寫。示例:八月,天多熱。雞熱得耷拉著翅膀,狗熱得吐出舌頭,蟬熱得不知如何是好。快 香 辣 冷 8.(2分)他的手放開了繩子和桅桿,張開胳膊,搖搖晃晃地走上橫木去取帽子。(仿寫連續動作的句子) 9.(3分)用學過的修改符號修改下面的語段。(2處語病,1處錯別字) 漢字,不是僵硬的符號,但是有著獨特性格的精靈。“美”字儀態端莊,“家”字令人謄戀,寫下“人”字又會讓人不禁肅然起敬……會情不自禁地把世間一切的情感寄托在漢字上。試問哪國文字能有如此之內涵?10.(5分)根據所學知識填空。 “誰言寸草心,(1) ”寄托了孩子對慈母深沉的愛;“孤帆遠影碧空盡,(2) ”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不舍之情;“黃沙百戰穿金甲,(3) ”展現了戰士們誓死保衛家國的決心;“(4)牧童歸去橫牛背, ”描繪了悠閑自在的牧童形象;“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5) ”闡述了說話、做事不能前后矛盾的道理。五、第二部分閱讀鑒賞(35分)11.(9分)文言文閱讀。 何妥①少機警,八歲游國子學②。助教③顧良戲之曰:“汝姓何,是荷葉之荷?為④河水之河?”妥應聲答曰:“先生姓顧,是眷顧之顧?為新故之故?”眾咸異之。 【注釋】①何妥:北周人,官至大學博士,尤善音律。②國子學:中國古代的教育管理機關。③助教:導師。④為:是。(1)下列選項中加點字“故”的意思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溺而不返,故為精衛B.故今日之責任C.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D.為新故之故(2)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汝姓何,是荷葉之荷?為河水之河?(3)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短文講的是何妥八歲上學時發生的事。B.從“助教顧良戲之曰”中可以看出,顧良不滿何妥比自己聰明,故意戲弄他。C.“眾咸異之”的“咸”可譯為“全,都”,寫出了眾人對何妥的應答感到驚訝。D.“何妥少機警”說明何妥小時候就很有心機,防備心也重,所以能外出求學。(4)何妥與楊氏之子應答時的巧妙體現在哪里?請結合文章內容分析。12.(16分)現代文閱讀。泥活 馮蘭瑞老漢,手持竹刀,這里抹一抹,那里抹一抹。對這么精巧生動的“武松打虎”,似是仍有不滿。他雙眉擠在一起,直視自己的這件創作,搖了搖頭。片刻之后,似乎有悟,他重新拈起案上的竹刀,挑起一丁點兒紫泥,朝著武松的拳背上三剔兩刮,頓時,那拳背上便鼓起幾條彎曲的虬筋。至此,馮蘭瑞的花白胡子里才露出一絲不易覺察到的滿意的笑容。①這句話運用 描寫“ ”“ ”“三剔兩刮”等動詞,生動形象地寫出了 。 孫子馮大剛好趕集回來。他用手甩了一把流到下巴頦兒上的汗,說:“爺爺,今兒頭一天到集上去開張,這買賣別提多快!我把‘芮莊泥人馮’的布幌子打出來,籃子里的各色泥人才擺到地攤上,眨眼之間,趕集的人就圍了個里外不透風,嗬,五十件泥人一下就賣個精光。”馮蘭瑞開懷地笑了。②運用 (正面 側面)描寫,通過馮大剛的語言,生動形象地寫出了 。 馮大剛瞄見桑木案上的武松,樂得眼淚都流出來:“爺爺!我沒見過這么好的泥活!下回趕大集,我得把這個也帶去。”馮蘭瑞答應了。馮大神秘地靠近爺爺的耳朵說:“我把‘打虎’帶到集上送給管理市場的胖老劉,說不定他能讓咱泥活的價往高里提!” 馮蘭瑞眼里一閃一閃的亮光熄滅了。他走到桑木案前,用呆滯的眼神盯著孫子馮大剛,張開粗糙的巴掌,放到“武松打虎”上面,狠狠地向下壓去。(有刪改)(1)本文主要寫了與馮蘭瑞老漢有關的兩件事,請結合文章內容概括。(2)閱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完成批注。(3)下列選項中,正確概括馮蘭瑞心理變化的一項是 A.不滿→開心→傷心→失望B.不滿→滿意→開心→失望C.不滿→滿意→失望→開心D.不滿→失望→滿意→開心(4)結尾寫到馮蘭瑞眼里的光“熄滅了”,請你聯系上下文,寫出他當時的內心活動。(5)簡要分析老漢馮蘭瑞的人物形象。13.(10分)材料閱讀。 材料一:盲盒文化源于美國,興于日本。所謂盲盒,顧名思義,就是盒子里裝著樣式多樣的可愛玩偶手辦(收藏性人物模型),但盒子上并沒有標注具體是哪一款。許多盲盒的隱藏款出現概率為1/72、1/144,也就是說一箱里才可能出一個隱藏款。正是這種不確定性的刺激,極大激發了消費者的購買欲和復購欲。 材料二:為什么青少年熱衷于抽盲盒?心理學家分析,這是“多巴胺”在起作用。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這種腦內分泌物和人的情感有關,它傳遞興奮及開心的信息,而盲盒就是利用了這一點。當人們抽到自己喜歡的款式時,大腦會分泌多巴胺,給人以愉悅的感覺;而在與成功失之交臂的情況下,多巴胺同樣會大量分泌,激起繼續抽取的欲望。多巴胺的分泌受大腦前額葉調控,而青少年大腦前額葉尚未發育成熟,因此他們在神秘的盲盒面前容易失去“消費免疫力”,會不停地花錢買盲盒。并且多巴胺帶來的興奮是短暫的,拆開盲盒的那一刻,盒中未知事物的神秘感消失了,多巴胺的工作就完成了,失望便乘虛而入。(1)根據以上材料,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畫“√”,錯誤的畫“×”。①盲盒文化源于美國,興于日本。通常盒子上會標注具體款式,讓人產生購買欲。 ②無論是否抽中心儀的盲盒,都可促使大腦分泌多巴胺。 ③“多巴胺”能持久地給人帶來興奮、愉快的感覺。 ④青少年受大腦前額葉尚未發育成熟的影響,容易沉迷于買盲盒。 (2)材料一的畫線句運用 的說明方法,具體準確地說明了 。(3)下列關于材料二的概括最合適的一項是 A.青少年過度購買盲盒的弊端。B.青少年熱衷于抽盲盒的原因。C.什么是“多巴胺”?D.“多巴胺”在盲盒經濟中的作用。(4)如果你身邊有同學沉迷于購買盲盒,請結合短文內容勸勸他。(至少寫出兩條理由)三、第三部分習作表達(30分)14.(30分)習作表達。 生命,是豐富多彩的。請你任選一種顏色,以《忘不了那一抹 》為題寫一篇記敘文,可以寫一件事,一個人,或是一處景……不管是什么,它一定是你記憶中不可磨滅的印記,牽動著你心靈深處的情感。 要求:(1)將題目補充完整;(2)內容具體,情感真實,不少于400字;(3)注意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2024-2025學年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五年級(下)期末語文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4小題)題號 3 4 5 6答案 A C C C一、第一部分積累運用(35分)1.(2分)認真抄寫下面的句子,要求書寫正確、行款整齊、布局合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解答】故答案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2.(13分)閱讀語段,完成練習。 第十個“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于4月24日在上海舉辦。多年奮斗,中國航天一步一個腳印,堅定地①cāo zòng 操縱 著發展的船舵,翻開②zhǎn xīn 嶄新 的篇章。這些輝煌成就,離不開傳承與創新。傳承,是文化的③xián jiē 銜接 ,它讓我們④jiē chù 接觸 到歷史的脈搏,感受到先輩的智慧與精神;創新,是文化的動力,它讓我們告別落后與愚昧,⑤bēn fù 奔赴 更為⑥liáo kuò 遼闊 的未來。(1)結合語境,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詞語。(2)“昧”字小研究。1)下面是“昧”字的字義演變圖,請為語段中“愚昧”的“昧”選擇正確的解釋 B 2)“昧”字的字形演變過程的順序被打亂了,請你寫出正確的排列順序: ①③④② 。3)上題中的楷書“昧”乃書法大家 顏真卿 (填人名)所寫,他的書法筋肉豐滿,渾厚有力,具有恢弘雄壯、大氣磅礴的特點。(3)活動結束后,小語感嘆道:“我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峰巒雄偉的泰山,卻從沒看過這樣神秘浩瀚的星海!”下列句子與畫線句修辭手法不同的一項是 D A.居住在繁華都市,我卻不時想起家鄉那樸素的小院,想起院中那棵大榆樹。B.一直到現在,我再沒吃過比那夜更好的豆,也再也沒看到比那夜更好的戲了。C.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開花。梅花卻不一樣,愈是寒冷,花開得愈精神。D.蜻蜓是金的,螞蚱是綠的。蜜蜂則嗡嗡地飛著,滿身絨毛,落到一朵花上。【解答】(1)考查看拼音寫漢字。根據所學漢語拼音知識進行拼讀寫出相應的詞語即可。(2)考查多義字、文學常識。1)根據“昧”字字義演變圖可知,“愚昧”的“昧”由“如幽暗”引申為糊涂、不明白,故選B。2)觀察圖片,“昧”字的字形演變過程,從左至右分別為:①金文、②楷書、③小篆、④隸書,正確的演變順序應為金文、小篆、隸書、楷書,即①③④②。3)楷書四大家是對書法史上以楷書著稱的四位書法家的合稱,楷書“昧”是顏真卿所寫,顏真卿的書法筋肉豐滿,渾厚有力,具有恢弘雄壯、大氣磅礴的特點,被稱為“顏體”。(3)考查修辭手法。例句“我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峰巒雄偉的泰山,卻從沒看過這樣神秘浩瀚的星海!”運用了對比的修辭手法,將大海、泰山與星海進行對比,突出星海的神秘浩瀚。選項A相同,該句將繁華都市與家鄉樸素的小院、大榆樹進行對比,突出對家鄉的思念,使用了對比的修辭手法。選項B相同,該句將那夜的豆和戲與其他時間的豆和戲進行對比,突出那夜的豆和戲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使用了對比的修辭手法。選項C相同,該句將旁的花與梅花進行對比,突出梅花不畏嚴寒的品質,使用了對比的修辭手法。選項D不同,該句只是對蜻蜓、螞蚱、蜜蜂的顏色和狀態進行了描寫,沒有使用對比的修辭手法。故選:D。故答案為:(1)①操縱;②嶄新;③銜接;④接觸;⑤奔赴;⑥遼闊;(2)1)B;2)①③④②;3)顏真卿;(3)D。三、選一選,把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每小題2分,8分)3.(2分)下列加點字讀音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燕子 燕窩 B.驚嚇 恐嚇C.湖泊 漂泊 D.提供 口供【解答】A.相同,“燕子”“燕窩”“燕”是多音字,有“yàn”和“yān”兩個讀音。讀“yàn”時,指鳥類的一科,候鳥,常在人家屋內或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捕食昆蟲,對農作物有益。“燕子”“燕窩”中的“燕”都指的是這種鳥類,所以都讀“yàn”,該選項中加點字讀音完全相同。B.不同,“驚嚇”“恐嚇”“嚇”是多音字,讀音有“xià”和“hè”。“xià”:使害怕的意思,常用于口語化表達。“驚嚇”指因意外的刺激而害怕,“嚇”讀“xià”。“hè”:有威脅、恫嚇的意思,多用于書面語。“恐嚇”指以要挾的話或手段威脅人,“嚇”讀“hè”。所以該選項中加點字讀音不同。C.不同,“湖泊”“漂泊”“泊”是多音字,有“pō”和“bó”兩個讀音。“pō”:指湖,如“湖泊”“血泊”,“湖泊”中“泊”讀“pō”。“bó”:有船靠岸、停留、安靜等意思。“漂泊”指隨波浮動或停泊,比喻居無定所、四處流浪,“泊”讀“bó”。所以該選項中加點字讀音不同。D.不同,“提供”“口供”“供”是多音字,讀音為“gōng”和“gòng”。“gōng”:表示供給、供應,把生活中必需的物資、錢財、資料等給需要的人使用。“提供”意思是供給,“供”讀“gōng”。“gòng”:有把祭品陳列在祖先、神佛的像或牌位前以示敬奉、受審者陳述案情等意思。“口供”指受審者口頭陳述的與案情有關的話,“供”讀“gòng”。所以該選項中加點字讀音不同。故選:A。4.(2分)下列加點詞句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生日會上,正值豆蔻年華的哥哥收到許多禮物。B.“惻隱之心,仁之端也。”像這樣一位海納百川的君子,又怎會斤斤計較個人得失呢?C.小剛的學習成績并不拔尖,但他拉二胡可是“隔著門縫吹喇叭——名(鳴)聲在外”呢。D.這位教授的演講十分精彩,在場的人都拱伏無違。【解答】A.有誤,“豆蔻年華”通常用來形容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紀,用來形容哥哥不恰當。B.有誤,“惻隱之心,仁之端也”出自《孟子 公孫丑上》,意思是同情心是仁的開始。不符合語境。C.正確。D.有誤,“拱伏無違”通常用來形容對某人的尊敬和服從,但在這里使用并不恰當,因為教授的演講精彩,但并不能因此就說在場的人都對他拱伏無違。故選:C。5.(2分)下列語句描述的人物,屬于《三國演義》的是( )A.手舉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稱。B.一雙眼光射寒星,兩彎眉渾如刷漆。C.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D.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解答】A.不屬于。描寫的是《西游記》中的孫悟空。B.不屬于。描寫的是《水滸傳》中的武松。C.屬于。描寫的是《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D.不屬于。描寫的是《紅樓夢》中的王熙鳳。故選:C。6.(2分)下列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兩邊的建筑飛一般地倒退,我們的眼睛忙極了,不知看哪一處好”是動態描寫。B.研究報告一般由“問題的提出”“研究方法”“資料整理”和“研究結論”四個部分組成。C.閱讀古典名著時,遇到一些不懂的詞語必須反復琢磨,準確理解意思以后再接著往下讀。D.如果你想要了解爺爺的童年歲月,要認真、耐心地聽爺爺講話,邊聽邊記。【解答】A.正確。“兩邊的建筑飛一般地倒退,我們的眼睛忙極了,不知看哪一處好”,此句描寫了船行駛時兩邊建筑快速后退的情景,呈現出一種動態的場景,屬于動態描寫。B.正確。研究報告通常包含“問題的提出”“研究方法”“資料整理”和“研究結論”這四個主要部分。“問題的提出”明確研究的目的和問題;“研究方法”說明研究采用的方式;“資料整理”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歸納和梳理;“研究結論”則總結研究的結果。C.錯誤。在閱讀古典名著時,可以聯系上下文大致猜測詞語的意思,不必過于糾結每一個不懂的詞語。D.正確。想要了解爺爺的童年歲月,認真、耐心地聽爺爺講話,邊聽邊記是一種很好的方式。這樣既能讓爺爺感受到被尊重,也能更好地記錄下爺爺講述的內容,以便后續回顧和整理。故選:C。四、根據要求完成練習。(12分)7.(2分)選擇一個情景,照樣子,寫一寫。示例:八月,天多熱。雞熱得耷拉著翅膀,狗熱得吐出舌頭,蟬熱得不知如何是好。快 香 辣 冷 選“香”:夜晚,廚房里飄出的香味真濃。紅燒肉的香氣彌漫在空氣中,讓人垂涎欲滴;清蒸魚的鮮香直鉆鼻孔,勾得人食欲大增;就連剛出鍋的米飯,也散發著淡淡的米香,彌漫了整個屋子。 【解答】示例中圍繞“熱”這一情景,通過描述雞、狗、蟬在炎熱環境下的不同表現,從側面烘托出天氣的炎熱程度。所以我們在仿寫時,需要選取一個能體現所選字特點的具體事物,通過描述這些事物在該情景下的狀態或反應,來突出所營造的情景氛圍。示例一:選“快”:運動會賽場上,比賽進行得真快。短跑運動員像閃電一樣沖過終點線,中跑選手腳步如風,眨眼間就超越了前面的對手,就連長跑運動員也邁著有力的步伐,快速地向著終點邁進。示例二:選“辣”:火鍋店里,那鍋底的辣味真足。剛涮了一片毛肚放進嘴里,舌頭就像被火灼燒一般,辣得人直吐舌頭;吃了一口麻辣牛肉,喉嚨里仿佛燃起了一團火,辣得眼淚都出來了;就連喝了一口火鍋湯,整個口腔都像被辣椒包圍,辣得人忍不住大喊過癮。示例三:選“冷”:冬天,外面冷極了。樹枝被凍得瑟瑟發抖,上面的積雪簌簌地往下掉;湖水結了一層厚厚的冰,仿佛一面巨大的鏡子,冷得沒有一絲波瀾;就連平日里活潑的小鳥,也躲在溫暖的巢里,冷得不愿出來覓食。故答案為:選“香”:夜晚,廚房里飄出的香味真濃。紅燒肉的香氣彌漫在空氣中,讓人垂涎欲滴;清蒸魚的鮮香直鉆鼻孔,勾得人食欲大增;就連剛出鍋的米飯,也散發著淡淡的米香,彌漫了整個屋子。8.(2分)他的手放開了繩子和桅桿,張開胳膊,搖搖晃晃地走上橫木去取帽子。(仿寫連續動作的句子) 我走到書桌旁,從書包里拿出作業本,搬來椅子坐下開始寫作業。 【解答】連動句是用連動短語充當謂語的句子,或者是由連動短語直接構成的句子。所有動作描述的是同一個主語,動作之間沒有停頓,也沒有連接詞。例句中主語是“他”,一連續的動詞短語“放開”“張開”“走”“取”描述了一個取帽子的過程。示例:他一進門就扔下書包,迅速換上鞋,匆忙去開冰箱找冷飲。故答案為:我走到書桌旁,從書包里拿出作業本,搬來椅子坐下開始寫作業。9.(3分)用學過的修改符號修改下面的語段。(2處語病,1處錯別字) 漢字,不是僵硬的符號,但是有著獨特性格的精靈。“美”字儀態端莊,“家”字令人謄戀,寫下“人”字又會讓人不禁肅然起敬……會情不自禁地把世間一切的情感寄托在漢字上。試問哪國文字能有如此之內涵?【解答】漢字,不是僵硬的符號,但是有著獨特性格的精靈——關聯詞搭配不當,把“但是”改為“而是”;會情不自禁地把世間一切的情感寄托在漢字上——成分殘缺,在前面添加“人們”;“家”字令人謄戀——錯別字,把“謄”改為“眷”。故答案為:漢字,不是僵硬的符號,而是有著獨特性格的精靈。“美”字儀態端莊,“家”字令人眷戀,寫下“人”字又會讓人不禁肅然起敬……人們會情不自禁地把世間一切的情感寄托在漢字上。試問哪國文字能有如此之內涵?10.(5分)根據所學知識填空。 “誰言寸草心,(1) 報得三春暉 ”寄托了孩子對慈母深沉的愛;“孤帆遠影碧空盡,(2) 唯見長江天際流 ”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不舍之情;“黃沙百戰穿金甲,(3) 不破樓蘭終不還 ”展現了戰士們誓死保衛家國的決心;“(4)牧童歸去橫牛背, 短笛無腔信口吹 ”描繪了悠閑自在的牧童形象;“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5) 同世而立 ”闡述了說話、做事不能前后矛盾的道理。【解答】(1)“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出自唐代孟郊的《游子吟》,意思是誰說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2)“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出自唐代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意思是孤船帆影漸漸消失在碧空盡頭,只看見滾滾長江向天際奔流。(3)“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出自唐代王昌齡的《從軍行七首 其四》,意思是守邊將士身經百戰,鎧甲磨穿,壯志不滅,不打敗進犯之敵,誓不返回家鄉。(4)“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出自宋代雷震的《村晚》,意思是放牛的孩子橫坐在牛背上,隨意地用短笛吹奏著不成調的樂曲。(5)“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出自《自相矛盾》,意思是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與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時存在于這個世界上。故答案為:(1)報得三春暉 (2)唯見長江天際流 (3)不破樓蘭終不還 (4)短笛無腔信口吹 (5)同世而立五、第二部分閱讀鑒賞(35分)11.(9分)文言文閱讀。 何妥①少機警,八歲游國子學②。助教③顧良戲之曰:“汝姓何,是荷葉之荷?為④河水之河?”妥應聲答曰:“先生姓顧,是眷顧之顧?為新故之故?”眾咸異之。 【注釋】①何妥:北周人,官至大學博士,尤善音律。②國子學:中國古代的教育管理機關。③助教:導師。④為:是。(1)下列選項中加點字“故”的意思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D A.溺而不返,故為精衛B.故今日之責任C.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D.為新故之故(2)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汝姓何,是荷葉之荷?為河水之河?(3)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C A.短文講的是何妥八歲上學時發生的事。B.從“助教顧良戲之曰”中可以看出,顧良不滿何妥比自己聰明,故意戲弄他。C.“眾咸異之”的“咸”可譯為“全,都”,寫出了眾人對何妥的應答感到驚訝。D.“何妥少機警”說明何妥小時候就很有心機,防備心也重,所以能外出求學。(4)何妥與楊氏之子應答時的巧妙體現在哪里?請結合文章內容分析。【解答】(1)考查字詞解釋。A、B、C中的“故”均指“所以”。D選項中“故”指原因。故選D。(2)考查句子翻譯。“汝姓何,是荷葉之荷?為河水之河?”的意思是:你姓什么?是荷葉的“荷”,還是河水的“河”?(3)本題考查對文言文內容的掌握。A.題目敘述錯誤,文章是講何妥八歲求學于國子學,并沒有說這件事是他八歲的時候講的。B.題目敘述錯誤,“助教顧良戲之曰”意思是:助教顧良戲弄他說,沒有顧良不滿何妥比自己聰明的意思,只是故意戲弄他。C.題目敘述正確,“眾咸異之”的“咸”譯為“全,都”,寫出了眾人對何妥的應答感到驚訝。D.題目敘述錯誤,“何妥少機警”意思是:何妥小時候就機警聰敏,沒有何妥小時候就很有心機,防備心也重的意思,只是因為機警聰敏才求學于國子學。故選:C。(4)考查比較閱讀。結合文章內容可知,何妥與楊氏子的回答妙在:①都沒有直接回答問題,而是模仿對方的問話方式,用同樣的問題反問對方,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既巧妙地回應了對方,又體現了他們思維的敏捷和語言的機智。②都是在姓氏上做文章,都展示出了兩個孩子是一個思維敏捷、機智幽默的孩子。故答案為:(1)D;(2)你姓什么?是荷葉的“荷”,還是河水的“河”?(3)C;(4)①都沒有直接回答問題,而是模仿對方的問話方式,用同樣的問題反問對方,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既巧妙地回應了對方,又體現了他們思維的敏捷和語言的機智。②都是在姓氏上做文章,都展示出了兩個孩子是一個思維敏捷、機智幽默的孩子。12.(16分)現代文閱讀。泥活 馮蘭瑞老漢,手持竹刀,這里抹一抹,那里抹一抹。對這么精巧生動的“武松打虎”,似是仍有不滿。他雙眉擠在一起,直視自己的這件創作,搖了搖頭。片刻之后,似乎有悟,他重新拈起案上的竹刀,挑起一丁點兒紫泥,朝著武松的拳背上三剔兩刮,頓時,那拳背上便鼓起幾條彎曲的虬筋。至此,馮蘭瑞的花白胡子里才露出一絲不易覺察到的滿意的笑容。①這句話運用 動作 描寫“ 抹一抹 ”“ 拈起 ”“三剔兩刮”等動詞,生動形象地寫出了 馮蘭瑞老漢雕琢泥活時的專注、技藝的精湛以及對作品精益求精的態度 。 孫子馮大剛好趕集回來。他用手甩了一把流到下巴頦兒上的汗,說:“爺爺,今兒頭一天到集上去開張,這買賣別提多快!我把‘芮莊泥人馮’的布幌子打出來,籃子里的各色泥人才擺到地攤上,眨眼之間,趕集的人就圍了個里外不透風,嗬,五十件泥人一下就賣個精光。”馮蘭瑞開懷地笑了。②運用 側面 (正面 側面)描寫,通過馮大剛的語言,生動形象地寫出了 馮蘭瑞的泥活技藝高超、深受市場歡迎 。 馮大剛瞄見桑木案上的武松,樂得眼淚都流出來:“爺爺!我沒見過這么好的泥活!下回趕大集,我得把這個也帶去。”馮蘭瑞答應了。馮大神秘地靠近爺爺的耳朵說:“我把‘打虎’帶到集上送給管理市場的胖老劉,說不定他能讓咱泥活的價往高里提!” 馮蘭瑞眼里一閃一閃的亮光熄滅了。他走到桑木案前,用呆滯的眼神盯著孫子馮大剛,張開粗糙的巴掌,放到“武松打虎”上面,狠狠地向下壓去。(有刪改)(1)本文主要寫了與馮蘭瑞老漢有關的兩件事,請結合文章內容概括。(2)閱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完成批注。(3)下列選項中,正確概括馮蘭瑞心理變化的一項是 B A.不滿→開心→傷心→失望B.不滿→滿意→開心→失望C.不滿→滿意→失望→開心D.不滿→失望→滿意→開心(4)結尾寫到馮蘭瑞眼里的光“熄滅了”,請你聯系上下文,寫出他當時的內心活動。(5)簡要分析老漢馮蘭瑞的人物形象。【解答】(1)本題考查文章內容概括。結合“馮蘭瑞老漢,手持竹刀,這里抹一抹,那里抹一抹。對這么精巧生動的‘武松打虎’,似是仍有不滿……馮蘭瑞的花白胡子里才露出一絲不易覺察到的滿意的笑容”,概括為:①馮蘭瑞老漢精心雕琢“武松打虎”泥活,反復修改后才露出滿意笑容;結合“馮蘭瑞眼里一閃一閃的亮光熄滅了。他走到桑木案前,用呆滯的眼神盯著孫子馮大剛,張開粗糙的巴掌,放到‘武松打虎’上面,狠狠地向下壓去”,概括為:②孫子馮大剛趕集賣泥人獲利,提議將“武松打虎”送給市場管理員以抬高價格,馮蘭瑞因此憤怒地毀掉了這件泥活。(2)本題考查句批注。①“片刻之后,似乎有悟,他重新拈起案上的竹刀,挑起一丁點兒紫泥,朝著武松的拳背上三剔兩刮,頓時,那拳背上便鼓起幾條彎曲的虬筋”運用動作描寫,“抹一抹”“拈起”等動詞,生動形象地寫出馮蘭瑞老漢對泥活創作的精益求精(或:專注、細致的匠人精神)。②“我把‘芮莊泥人馮’的布幌子打出來,籃子里的各色泥人才擺到地攤上,眨眼之間,趕集的人就圍了個里外不透風,嗬,五十件泥人一下就賣個精光”運用側面描寫,生動形象地寫出馮蘭瑞的泥活技藝高超、深受歡迎。(3)本題考查人物心理分析。起初馮蘭瑞對“武松打虎”泥活“似是仍有不滿”;修改后“露出一絲不易覺察的滿意笑容”;聽孫子說泥活暢銷,“開懷地笑了”;得知孫子想利用泥活走后門,眼里的光“熄滅了”,心生失望。故選:B。(4)本題考查人物心理內心活動分析。此題答案不唯一。示例:示例:這孩子怎么能這么想!我做泥活靠的是手藝和良心,不是投機取巧。這“武松打虎”是我用心做的,怎能用來討好別人、玷污手藝!太讓我失望了。(5)本題考查人物形象分析。技藝精湛:能雕琢出“精巧生動”的“武松打虎”,細節處理(如拳背虬筋)精益求精。堅守原則、有匠人風骨:重視手藝的純粹性,拒絕用作品投機取巧,甚至不惜毀掉心血之作。性格鮮明:對作品嚴格要求,對孫子的不當想法態度堅決。故答案為:(1)①馮蘭瑞老漢精心雕琢“武松打虎”泥活,反復修改后才露出滿意笑容;②孫子馮大剛趕集賣泥人獲利,提議將“武松打虎”送給市場管理員以抬高價格,馮蘭瑞因此憤怒地毀掉了這件泥活。(2)①動作 抹一抹 拈起 馮蘭瑞老漢雕琢泥活時的專注、技藝的精湛以及對作品精益求精的態度;②側面 馮蘭瑞的泥活技藝高超、深受市場歡迎;(3)B;(4)我辛辛苦苦雕琢的泥活,是手藝的心血,怎么能用來搞歪門邪道、討好別人?這不僅糟蹋了手藝,更丟了做人的骨氣!我絕不能讓這份手藝染上銅臭和投機取巧的心思。(5)馮蘭瑞是一位技藝精湛、對作品精益求精的民間藝人,從他反復雕琢“武松打虎”可見其專注與專業;同時他堅守原則、有骨氣,面對孫子用泥活謀私利的提議,不惜毀掉心血之作,體現了他對技藝尊嚴的維護和正直的品格。13.(10分)材料閱讀。 材料一:盲盒文化源于美國,興于日本。所謂盲盒,顧名思義,就是盒子里裝著樣式多樣的可愛玩偶手辦(收藏性人物模型),但盒子上并沒有標注具體是哪一款。許多盲盒的隱藏款出現概率為1/72、1/144,也就是說一箱里才可能出一個隱藏款。正是這種不確定性的刺激,極大激發了消費者的購買欲和復購欲。 材料二:為什么青少年熱衷于抽盲盒?心理學家分析,這是“多巴胺”在起作用。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這種腦內分泌物和人的情感有關,它傳遞興奮及開心的信息,而盲盒就是利用了這一點。當人們抽到自己喜歡的款式時,大腦會分泌多巴胺,給人以愉悅的感覺;而在與成功失之交臂的情況下,多巴胺同樣會大量分泌,激起繼續抽取的欲望。多巴胺的分泌受大腦前額葉調控,而青少年大腦前額葉尚未發育成熟,因此他們在神秘的盲盒面前容易失去“消費免疫力”,會不停地花錢買盲盒。并且多巴胺帶來的興奮是短暫的,拆開盲盒的那一刻,盒中未知事物的神秘感消失了,多巴胺的工作就完成了,失望便乘虛而入。(1)根據以上材料,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畫“√”,錯誤的畫“×”。①盲盒文化源于美國,興于日本。通常盒子上會標注具體款式,讓人產生購買欲。 × ②無論是否抽中心儀的盲盒,都可促使大腦分泌多巴胺。 √ ③“多巴胺”能持久地給人帶來興奮、愉快的感覺。 × ④青少年受大腦前額葉尚未發育成熟的影響,容易沉迷于買盲盒。 √ (2)材料一的畫線句運用 列數字 的說明方法,具體準確地說明了 盲盒隱藏款出現概率極低 。(3)下列關于材料二的概括最合適的一項是 B A.青少年過度購買盲盒的弊端。B.青少年熱衷于抽盲盒的原因。C.什么是“多巴胺”?D.“多巴胺”在盲盒經濟中的作用。(4)如果你身邊有同學沉迷于購買盲盒,請結合短文內容勸勸他。(至少寫出兩條理由)【解答】(1)本題考查材料內容分析。①有誤,材料一明確提到盲盒“盒子上并沒有標注具體是哪一款”,故該說法錯誤。②④正確。③有誤,材料二說明“多巴胺帶來的興奮是短暫的”,并非“持久地”,故錯誤。(2)本題考查說明方法分析。畫線句“1/72、1/144”是具體數字,屬于列數字的說明方法,直觀準確地說明了隱藏款出現的概率極低,體現了盲盒的不確定性。(3)本題考查材料內容分析。材料二開頭以“為什么青少年熱衷于抽盲盒?”引出,后文從“多巴胺”的作用及青少年大腦發育特點等方面解釋原因,核心是說明青少年熱衷抽盲盒的原因。故選:B。(4)本題考查閱讀拓展。此題答案不唯一。材料二提到,青少年大腦前額葉尚未發育成熟,面對盲盒容易失去“消費免疫力”,且多巴胺帶來的興奮是短暫的,拆開后可能因未得到心儀款式而失望。這兩點是勸說的核心依據。故答案為:(1)①×;②√;③×;④√;(2)列數字 盲盒隱藏款出現概率極低;(3)B;(4)同學,別太沉迷買盲盒啦。一方面,盲盒的隱藏款概率特別低,很難抽到,容易花很多錢卻達不到預期;另一方面,你現在大腦前額葉還沒發育成熟,容易被多巴胺影響,忍不住一直買,既浪費錢又可能影響學習,還是理性一點好呀。三、第三部分習作表達(30分)14.(30分)習作表達。 生命,是豐富多彩的。請你任選一種顏色,以《忘不了那一抹 》為題寫一篇記敘文,可以寫一件事,一個人,或是一處景……不管是什么,它一定是你記憶中不可磨滅的印記,牽動著你心靈深處的情感。 要求:(1)將題目補充完整;(2)內容具體,情感真實,不少于400字;(3)注意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解答】范文:忘不了那一抹紅色忘不了那一抹紅色,它是我記憶中不可磨滅的印記,牽動著我心靈深處的情感。那是一個寒冷的冬天,我獨自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我看到一位老人在寒風中瑟瑟發抖,他的手中緊緊握著一張紅色的紙片。我走近一看,原來是一張獻血證。我心中一動,決定幫助這位老人。我走上前去,對老人說:“爺爺,您需要幫助嗎?”老人抬起頭,看著我,眼中閃過一絲驚訝,然后微笑著說:“謝謝你,孩子,我正想去醫院,但腿腳不便。”我毫不猶豫地扶起老人,陪他一起走向醫院。在醫院里,我陪老人做完檢查,又幫他辦理了住院手續。老人感激地看著我,說:“孩子,你真是個好人。”我微笑著回答:“爺爺,這是我應該做的。”從那以后,我經常去看望老人,陪他聊天,給他讀書。老人也成了我的朋友,他給我講了許多有趣的故事,讓我受益匪淺。那個冬天,因為有了老人的陪伴,變得不再寒冷。然而,春天來臨的時候,老人卻離開了我們。他的離去讓我悲痛不已,但我知道,他的生命因為我的幫助而更加有意義。那一抹紅色的獻血證,成為了我心中永恒的記憶。忘不了那一抹紅色,它讓我明白了生命的可貴,也讓我懂得了幫助他人的重要性。我會將這份記憶珍藏在心底,讓它成為我人生路上的一道亮麗風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