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第二學期期末七年級語文學科質量監測注意事項:1.全卷滿分150分,答題時間為150分鐘。2.請將各題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一、積累與運用(30分)學校開展以“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為主題的系列活動,請你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任務。●【搜集·整理】1. 閱讀下面語段,完成題目。四月的平涼,春山含笑,文旅生輝。到名勝古跡“打卡”紀念,在春官說詩現場炫一把“脫口秀”,去博物館感受一眼千年……清明小長假,平涼市以春為媒,以文塑旅,憑借一場場融合詩意、情懷與煙火氣的文旅盛宴,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人們yōu xián地漫步在fán mì的梨花之間,深切_________著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此時梨白柳青、桃杏爭春,正是踏青出游的好城市。平涼各縣(市、區)在_________踏青賞花的同時,更加注重_________傳統文化。比如在清明期間舉辦“非遺清明”主題活動,讓游客沉浸式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鄉村旅游則興起“近郊微度假”的風尚。市民在掃墓祭祖之余,紛紛走進鄉村享受難得的閑暇時光。游客們采摘草莓、_________農家美食,在田園風光中放松身心,在炊煙裊裊的農家小院里憧憬著美好未來。(1)給加點字注音并根據拼音寫漢字。閑暇_________ 憧憬_________yōu xián fán mì(2)依次填入橫線處的詞語,正確的一項是( )A. 體驗 推行 發揚 品鑒 B. 體驗 推動 弘揚 品嘗C. 體會 推動 發揚 品鑒 D. 體會 推行 弘揚 品嘗(3)畫線句有語病,請提出修改意見。2. 下面是與平涼市博物館(新館)有關的文字,請你選出排序最恰當的一項( )在崆峒山下,平涼市博物館(新館)自2019年開館以來,吸引著來自四面八方的參觀者。_________①中央展館搭配四方角樓凸顯漢唐風格,形成古樸典雅的園林式景觀。②目前館內常設四大特色展覽,生動展現了平涼歷史文化、人文風貌和文物珍藏的風采。③館體坐北朝南,建筑面積2.5萬多平方米。④步入展廳,仿佛暢游于歷史畫卷,起筆落筆之間訴說著時光的滄桑。A. ②④③① B. ④③①② C. ①④②③ D. ③①②④●【實踐·服務】3. 4月20日,2025年甘肅省“書香隴原”全民閱讀周系列活動在平涼啟動。請根據下面方框里的內容,概括讀書的意義。要求10個字以內。史鐵生,一位在命運泥沼中頑強掙扎的勇士,在遭受命運的沉重打擊——雙腿癱瘓后,生活陷入了無盡的黑暗與絕望。然而,閱讀成為他黑暗世界中的一束光。他沉浸在古今中外的經典著作中,與那些跨越時空的智者對話。在文字的世界里,他找尋到了心靈的慰藉。4. 鄰居王大爺打算辦一張平涼市圖書館的借書卡,委托你打電話向圖書館工作人員咨詢辦卡事宜。請根據下面的情境,在橫線上補寫相關內容。你:您好,我想咨詢一下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作人員:您好,首次辦卡需要帶上本人身份證原件。押金有不同檔次,交100元可以借3本書,200元能借6本,300元能借9本。你: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作人員:除了每周一閉館,其他時間每天上午8點到下午6點都可以辦理。你:明白了,謝謝您的詳細解答!工作人員:不客氣,歡迎您來圖書館借閱圖書。●【設計·宣傳】5. 請為2025年甘肅省“書香隴原”全民閱讀周的宣傳海報補寫合適的宣傳語。要求緊扣主題,鼓勵人們即刻開啟閱讀之旅。6. 學校開展經典詩文誦讀活動,請你幫助主持人完成以下總結語。在詩文中,古人傳情言志的方式很有特色。趙師秀說寂寞,用“黃梅時節家家雨,(1)___________”(《約客》)寫景寄情;李白言思鄉,用“此夜曲中聞折柳,(2)___________”(《春夜洛城聞笛》)抒懷。杜甫寫理想,用“(3)___________,(4)___________”(《望岳》)展現壯志;王安石寫對前途充滿信心,用“(5)___________,(6)___________”(《登飛來峰》)彰顯信念;劉禹錫寫與人交往,用“談笑有鴻儒,(7)___________”(《陋室銘》)表達喜悅。這些詩文如同千年不涸的泉眼,順著文化的河流流淌至今。二、閱讀(60分)(一)(18分)閱讀下面文章,完成題目。烏篷橋影東湖月胡忠喜①若你在江南看見那水鄉烏篷一搖一曳地穿過石橋,那你無疑是到了古城紹興;若要問及紹興湖月最佳處,或許有人會遙指城東箬簣山麓的東湖。②作為陶潛后世子孫從漢代采石場開辟出來的山水園林,紹興東湖不僅兼具江南園林疊石理水、路橋迂回的特點,更從晉人風流中覓得了幾分淡泊清幽的桃源禪意。從攬月橋上步行至寒碧亭,游人們便迫不及待地想要踏入烏篷船,好在吳儂軟語般輕柔的水波上去感受東湖的秀美。③從一簾垂柳望去,七八條柳葉狀的烏篷船愜意地泊在碼頭,微風忽起時船身也隨之輕輕擺動,仿佛這些小船是用柳條系住似的。搖搖晃晃地上了那“低篷三扇”的小船,烏篷帽下是老一輩紹興船夫們自信愜意的低吟。只見他們用一只腳搖櫓,另一邊單手搖槳,幾乎不怎么費力小船便在湖面上快速劃開來。④都說橋是水的媚骨,體態修長的東湖自然也少不了這份嫵媚。從萬柳橋、秦橋到霞川橋,大小各異的石橋總在湖水恰到處慵懶地橫臥在水面上,而由橋延伸的石板棧道則將湖面與崖壁串聯了起來,形成了“崖壁為幕,湖水為墨”的詩意景觀。乘船游湖,最妙與最險的莫過于船過橋洞。如果將墨綠的東湖比作潤好墨汁的硯臺,那么往來穿梭的烏篷船則無疑是其中恣意灑脫的運筆。只見劃船師傅輕擺船槳,在不減速的情況下尚能絲滑過彎,即使對向會船以至橋洞擁堵時,他們也只需用木槳抵住橋洞,絲毫不會讓船舷有任何磕碰。⑤穿過石橋來到崖壁腹地,你方能領略東湖秀美之外的奇絕。⑥因為是人工鑿石,這里的崖壁呈現出倒梯形的威懾感。游人泛舟其下,每每仰頭觀之,總要在驚悸之余感慨其遠勝于自然之力的鬼斧神工。除此之外,你如果細細品味,又何嘗感受不到千百年前鑿石工匠們的游戲之情?幾處被鑿成不足掌寬的石壁突兀地立在水中,與崖石形成了逼仄曲折的縫隙。船夫劃著烏篷小船穿梭其中,用游刃有余的駕船技藝隔空回應著這巧奪天工的造化。舟中仰面,陶公洞與懸在半空的仙桃洞不禁讓人會心一笑,料想當年的采石匠一定是在百無聊賴時才做出如此冒險且有趣的行為吧!⑦但若論及東湖風致絕佳時,你需要等到落日西沉,月出東山。盛夏時節,每逢東湖景區夜場開放,一些尋幽探秘的風雅之人便來到湖中賞月。夜場的東湖靜得出奇,岸邊偶見幾個提燈之人信步漫游,船中游客卻只看到燈在半空浮游而不見人影。此時的湖面玄黑一色,光滑如硯,船在上而行駛仿佛只憑風力吹拂,全然不見半點著力。⑧如若遇上滿月出山,靜謐的湖面則在一瞬間有了別樣的風韻,仿佛月下翹首等待的佳人,嬌羞中又暗藏著明媚的竊喜。此時玄黑的湖面漸漸趨于淺黛,樹影、橋影與船影斑駁地落在上面,一任微風浮動,搖曳生姿。最妙的當數湖上月影漂浮至橋洞下方時正好補全了橋拱的下半圓,恍如游龍銜珠,又似石橋睜開了沉睡的眼眸。然而,靜態之美總不及動態之姿蹁躚嫵媚。一陣微風襲來,讓湖面上的光影瞬息獲得生命。比如,原先斑駁的樹影與橋影在微風的吹拂下立時便化作了婀娜多姿的舞女,空山曠野中人們仿佛能聽到裊裊的歌聲從湖面升起。而一輪月則散作粼粼波光,恍若一群金色的錦鯉爭相去啜食從空中飄落的花瓣。此時,最好有玉人吹著洞簫從石橋上翩翩走過,那顫動的浮光才會如佳人跳動的心房衍生出無比欣喜的情愫。載著一船清輝,烏篷船緩緩行至崖壁,人造燈光的照拂也讓這白日里樸素的石色有了更加豐富的光彩。摩崖石刻,名人題詩,對于一些往昔不曾留意的細節,我在此刻有了更細膩的領悟。⑨船只停泊靠岸,泛舟東湖的行程恍如一段初醒的夢,我在依依不舍間便要踏上陸地。在岸邊不真實的腳感中,東湖依舊平靜,只余幾只空載返程的烏篷船向著粼粼波光處去撿拾散落的夢。(選自《中國青年作家報》2025年4月29日,有刪改)7. 閱讀全文,梳理作者游東湖的路線,在下面的空缺處填上相應的內容。攬月橋→___________→___________→橋洞→___________→停泊靠岸8. 第⑤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請結合內容加以分析。9. 從修辭角度賞析第⑧段畫線句。10. 文章為什么以“烏篷橋影東湖月”為題?請從意象組合方面談談你的理解。(二)(12分)閱讀下面文章,完成題目。追尋薛培政①一夜春雨過后,烈士陵園碧草青翠,繁花燦爛,鳥啼聲聲。②羅毛頭用衣襟仔細擦干墓碑上的水漬,雙手顫巍巍地撫摸著上面的名字。“老叔,這么多年了,俺這心里啊,總算是踏實了……”③他凝望著矗立在墓碑后面的巍巍青山,思緒又回到當年。④羅毛頭幼年就成了孤兒,靠沿街乞討度日。一日,饑寒交加的小毛頭暈倒在街頭。從這路過的董郎中把他抱回藥鋪,喂水喂藥,直到他蘇醒過來。見他無依無靠,董郎中便收留了他。⑤董郎中無家眷親屬,孤身一人生活,行蹤卻很隱秘。每次離開藥鋪,他都會叮囑羅毛頭留神來人,守好家,至于他去哪兒、何時返回,從沒交代過。⑥董郎中常會給他講一些“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去,讓百姓過上好日子”的話,羅毛頭也知道了許多革命道理。⑦那是1940年的臘月,漢奸趁大雪天,要偷偷“圍剿”縣抗日民主政府。得到情報的董郎中,要去掩護縣政府機關干部轉移。出門前,他匆忙地對羅毛頭說:“天黑我要是回不來,就到鷹嘴崖下找我!”鷹嘴崖山高林密,離縣政府不遠,他經常去采藥,對那邊地形很熟悉。那天,董郎中開槍將敵人引至鷹嘴崖邊。面對步步緊逼的敵人,他打光子彈后縱身跳下崖去。⑧羅毛頭是在崖下找到董郎中遺體的。⑨他將董郎中就地掩埋后,哭著說:“老董叔,你先在這里住下,等把日本侵略者打跑了,俺一定給你好好安家。”⑩…… 當地終于解放了,鑼鼓喧天。 羅毛頭去了鄉里,又去了縣上。“董郎中個子不高,白白凈凈像個教書先生。他是為掩護縣政府干部轉移犧牲的……” 原來,董郎中受上級黨組織指派擔任地下交通員,一直跟上級單線聯系。因交通站遭敵人破壞,上線同志犧牲,董郎中與黨組織關系中斷,竟無人知曉他的真實身份。他生前從未跟羅毛頭透露過家鄉在何地,家中還有什么親人,甚至連真正的名字也未說過。 羅毛頭跑市里、跑省里,甚至跑到了北京,一趟又一趟。可是,由于缺乏翔實的材料和組織證明,董郎中的烈士身份始終無法確認,這成了羅毛頭難以釋懷的心事。 羅毛頭在鷹嘴崖下為他立了一塊墓碑,刻著“英雄董郎中之墓”幾個大字。 幾年后,鷹嘴崖一帶建起林場,羅毛頭自愿申請當護林員。 羅毛頭自此吃住都在山中,一邊護林一邊守墓,從毛頭到毛頭叔再到毛頭爺爺,這一守就過了大半輩子。 他在董郎中的墓地周圍栽下的玉蘭、雪松、杉柏,早已枝繁葉茂。春開玉蘭,夏綻芍藥,秋放金菊,冬現勁柏,把鷹嘴崖打理得像個花園。 山中人稀多寂寥。他閑下來時就愛坐在董郎中墓前,絮絮叨叨地對著墓碑訴說:“當年還是你教俺識字,俺寫俺名兒給你看呀。”說著,他就找來根樹枝,在地上一筆一畫地寫下“羅毛頭”。他寫著寫著就難過起來:“這么些年了,俺一直在尋找你當年的情況。你告訴俺,你到底叫啥名兒啊?你的家鄉在哪里?你好歹也托個夢給俺呀……” 那年,就在羅毛頭收拾行裝又要上鄉里的時候,當地有關部門在一份解密的檔案材料中發現了有關董郎中的信息記載:董郎中,真實姓名叫董大同,生于1915年8月,太行山區某縣人,犧牲于1940年冬季反“掃蕩”中,生前是八路軍的一名交通員。 鷹嘴崖下,白發蒼蒼的羅毛頭立起一塊石碑,上刻“董大同烈士之墓”。撫摸著英雄的名字,他再一次熱淚盈眶。(選自《解放軍報》2025年4月8日,有刪改)11. 請簡要概括羅毛頭為探尋董郎中的身份做了哪些事。12. 第 段中,羅毛頭為何“寫著寫著就難過起來”?請結合全文分析原因。13. 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文章開頭“一夜春雨過后,烈士陵園碧草青翠,繁花燦爛,鳥啼聲聲”的環境描寫,營造了靜謐莊重的氛圍。B. 董郎中收留羅毛頭并講述革命道理,體現了他善良的本性與堅定的革命信仰,為后文他掩護縣政府機關干部轉移的行為埋下伏筆。C. 羅毛頭從青年到老年一直守護董郎中的墓地,甚至成為護林員,這一情節體現了他對山林生活的熱愛。D. 文章以羅毛頭祭奠董郎中場景起筆,采用了倒敘的手法,能使文章產生懸念,同時也可以避免文章的平鋪直敘。14. 文章最后一段表達了羅毛頭怎樣的感情?請加以概括。(三)(17分)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題目。【甲】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選自周敦頤《愛蓮說》)【乙】周敦頤,字茂叔,道州營道人,以舅龍圖閣學士鄭向任①,為分寧主簿。有獄久不決,敦頤至,一訊立辨。邑人驚曰:“老吏不知也。”部使者薦之,調南安軍司理參軍。有囚法不當死,轉運使②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眾莫敢爭,敦頤獨與之辯,不聽,乃委手板③歸,將棄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殺人以媚人,吾不為也。”逵悟,囚得免。(節選自《宋史》)【注釋】①任:擔保,保舉。②轉運使:官名。掌一路或數路軍需糧餉,后并兼軍事、刑名、巡視地方之職,為府州以上行政長官,權任甚重。③手板:笏,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見時手中所拿的狹長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記事。15. 解釋下列加點詞。(1)可愛者甚蕃( ) (2)陶后鮮有聞( )(3)敦頤至( ) (4)乃委手板歸( )16. 下列加點詞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 水陸草木之花 睨之久而不去(《賣油翁》)B.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而兩狼之并驅如故(《狼》)C. 為分寧主簿 愿為市鞍馬(《木蘭詩》)D. 將棄官去 意與日去(《誡子書》)17. 翻譯下列句子。(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2)有囚法不當死,轉運使王逵欲深治之。18. 閱讀文章,回答下面問題。(1)【甲】文中作者以花喻人,表達了作者怎樣的生活態度?(2)【乙】文中周敦頤是一個怎樣的人?請根據文章內容加以概括。(四)古詩閱讀。(5分)19. 過積香寺【注釋】王維不知積香寺,數里入云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注釋】積香寺:故址在今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南。賞析古詩,完成對話。老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來賞析王維的《過積香寺》。大家先通讀全詩,感受一下詩中描寫的內容。小平:老師,我覺得這首詩的開頭很有意思,詩人從“不知”出發,走了幾里路后便登上了高入云天的_________。老師:小平同學說得對,詩歌開篇就營造出一種探尋的意味。大家再想想,中間兩聯描繪了哪些景物?又有什么特點?小涼:中間兩聯描繪了古木、小徑、深山、鐘聲、泉聲、危石、_________這些景物。古木和無人小徑讓人感覺到環境的_________,深山里傳來鐘聲,給人一種神秘感。小真:我覺得“泉聲咽危石”中的“咽”字用得好,這個字通過寫泉水發出_________一樣的聲音,表現了泉水在危石間艱難穿行的狀態。小美:還有“日色冷青松”的“冷”字,讓人感覺陽光照在青松上都帶著寒意,營造出一種_________的氛圍。老師:“咽”和“冷”這兩個字確實是詩眼,被譽為錘煉字句的典范。(五)名著閱讀。(8分)20. 班級開展《駱駝祥子》名著閱讀活動,請你根據原著內容將表格空缺處填補完整。閱讀策略 內容呈現 閱讀記錄關注人物 婚后,她不許祥子有任何主張,可是老不短著他嘴,變法兒給他買些做些新鮮的東西吃。 這句話中的“她”是①_________關注情節 他生長在鄉間,失去了父母與幾畝薄田,十八歲的時候便跑到城里來…… 請寫出“他”到城里后的“志愿”:②_________關注評價 《駱駝祥子》中老馬一直保持著自己的美德,可是,他對生活的熱忱和生活對他的冷酷卻形成鮮明的對比。 老馬的悲慘遭遇反映了什么?③_________21. 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和《駱駝祥子》這兩部作品中,主人公都經歷了諸多磨難,但他們的結局卻截然不同。請根據原著內容,分析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觀因素。三、作文(60分)22. 在“孝親敬老,傳承家風”專題學習活動中,有人提出,當代青少年講究個性、重視獨立,與“孝”有矛盾之處。你是否同意這一說法?請結合生活實際說明理由。(不少于100字)請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其一,完成一篇作文。(50分)23. 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作文。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自然界中有許多美麗的花朵,它們或清新淡雅,或孤高堅韌,或謙遜低調,或淡泊從容……帶給人們不同的感受,引發人無限思緒。請以“ 花之美”為題目作文。要求: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不得抄襲、套作;③書寫工整,卷面整潔;④不得泄露個人相關信息,如需出現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請用××代替。24. 請以“難忘的夏天”為題目作文。要求: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不得抄襲、套作;③書寫工整,卷面整潔;④不得泄露個人相關信息,如需出現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請用××代替。2024—2025第二學期期末七年級語文學科質量監測注意事項:1.全卷滿分150分,答題時間為150分鐘。2.請將各題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一、積累與運用(30分)學校開展以“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為主題的系列活動,請你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任務。●【搜集·整理】【1題答案】【答案】(1)xiá chōng 悠閑 繁密 (2)B(3)將“城市”改為“時節”。【2題答案】【答案】D●【實踐·服務】【3題答案】【答案】示例:閱讀能慰藉心靈。【4題答案】【答案】 ①. 平涼市圖書館辦借書卡需要帶什么材料和要交多少押金 ②. 請問每天的辦卡時間是幾點到幾點呢●【設計·宣傳】【5題答案】【答案】示例:閱讀正當時。(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6題答案】【答案】 ①. 青草池塘處處蛙 ②. 何人不起故園情 ③. 會當凌絕頂 ④. 一覽眾山小 ⑤. 不畏浮云遮望眼 ⑥. 自緣身在最高層 ⑦. 往來無白丁二、閱讀(60分)(一)(18分)【7~10題答案】【答案】7. ①. 寒碧亭 ②. 烏篷船碼頭 ③. 崖壁腹地8. 示例:承上啟下。“穿過石橋”承接上文船過橋洞的內容,“來到崖壁腹地”引出下文對鑿石崖壁的描寫,展現東湖景觀從“秀美”到“奇絕”的變化。9. 示例:運用比喻與擬人修辭手法,將“月影漂浮至橋洞下”的景象比作“游龍銜珠”,賦予石橋以人的神態,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月影與橋洞相合在一起的奇幻之景。10. 示例:“烏篷”“橋影”“月”這三個詞語構建了富有江南水鄉特色的詩意畫面,能引發讀者的聯想和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同時也暗含了作者對東湖美景的喜愛和贊美之情。(二)(12分)【11~14題答案】【答案】11. 示例:①四處奔走,申請確認董郎中的烈士身份。②在鷹嘴崖下為董郎中立墓碑,刻“英雄董郎中之墓”幾個大字。③自愿成為護林員,在墓地周圍栽種花木并長期守墓。④堅持向他人描述董郎中的特征,尋找其真實信息。12. 示例:①董郎中教羅毛頭識字,兩人之間有著深厚情誼,寫字讓羅毛頭想起往事,心生懷念。②董郎中犧牲后,羅毛頭始終不知其真實姓名、家鄉及親人信息,內心充滿遺憾。③多年探尋卻因缺乏證明材料而無法確認董郎中的烈士身份,感到無力與愧疚。④時光流逝,自己已年邁,擔心無法完成對董郎中“好好安家”的承諾。 13. C14. 示例:文章最后一段既表現了羅毛頭完成心愿后的超然與釋然,也包含了他對英雄的敬仰與崇敬之情。(三)(17分)【15~18題答案】【答案】15 ①. 多 ②. 少 ③. 到 ④. 放下,扔下 16. B17. (1)(蓮的柄)內部貫通,外部挺直,不橫生藤蔓,不旁生枝莖,香氣遠聞更加清芬。(2)有個囚犯按法律不應當判處死刑,轉運使王逵想重判他。18. (1)示例:甲文表達了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態度。(2)示例:乙文中周敦頤是一個才能出眾、不畏強權、堅守原則的人。(四)古詩閱讀。(5分)【19題答案】【答案】 ①. 示例:山峰 ②. 青松 ③. 幽靜 ④. 哽咽(嗚咽) ⑤. 清冷(五)名著閱讀。(8分)【20題答案】【答案】 ①. 虎妞 ②. 擁有一輛屬于自己的車 ③. 社會的冷漠與底層人民的苦難【21題答案】【答案】示例:保爾·柯察金具有堅韌不拔、勇敢無畏、意志堅定等品質。在面對戰場上的槍林彈雨、身體殘疾等重重磨難時,這些品質始終支撐著他勇敢地走下去。祥子雖心懷夢想,但他性格中也存在著自私、狹隘、缺乏反抗精神的一面。他在遭遇一系列打擊后,逐漸變得消沉、墮落,最終淪為行尸走肉。三、作文(60分)【22題答案】【答案】示例:我不同意這一說法。在我看來,講究個性、重視獨立和“孝”沒有矛盾。比如,雖然現在的青少年喜歡自己決定穿什么衣服、聽什么音樂,但這并不影響他們關心父母。我身邊很多同學會用零花錢給爸媽買小禮物,或者主動分擔家務。獨立是成長的表現,而孝順是發自內心的愛,兩者完全可以結合。請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其一,完成一篇作文。(50分)【23題答案】【答案】例文:荷花之美在我的家鄉,每到夏日,便能看到湖里的荷花一幅“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的荷花盛開的景象。一眼望去,碧綠的荷葉,挨挨擠擠的,鋪滿了池塘。說鋪滿其實它們并不在一個平面上,而是高高低低,錯落有致。單看一片葉子時,又像一個碧綠的大圓盤。筆桿粗的葉莖從水里鉆出來,把荷葉高高擎起,一條條葉脈從盤子中心放射開來,清晰可見。有風的時候,滿池的荷葉便會隨風起舞,池中綠波蕩漾。它們顏色不一,有桃紅色的,有玫紅色的,還有被太陽曬成了橙黃色的。它們形態各異,有的含苞待放,像個害羞的小姑娘,不想露面;有的已經開花了,露出了它那紅彤彤的小臉蛋;還有的早就衰老了,花瓣兒一片片落在了池塘水面上,風一吹,有些還落在了草地上。 粉色從花心蔓延到花頂,近觀之,花瓣上一條條清晰的脈絡,在荷花間顯得靈動。那是一種從內到外的美,令人賞心悅目。但這樣美的荷花,卻于污泥中生長。它的根深深扎在爛泥之中,卻以清香傲視世界,這是多么奇妙!從青到粉的莖、葉、花依然是那般潔凈。荷花這種高潔的品質令人贊嘆。雖然自己的生長環境不好,但它卻樂觀向上,保持著這種美好的品質。在荷花的身上,我們看到了這種高尚的品質,而唐朝的詩人劉禹錫,也有著向荷花一樣冰清玉潔的心靈。他在被貶官之后,隱居山中的小茅屋中。雖然生活清貧,官位也丟了,但他卻十分樂觀向上,有著高潔不俗的品質。正如他在自己的《陋室銘》中所寫的“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是啊,只要一直保持自己的純潔心靈,不管外界有多么騷亂,都無法影響人的內心。荷花的美,令我無法忘懷。每每在夏季湖邊徜徉,一縷清香拂過,看微風中輕插的荷,思緒便不禁飄遠……【24題答案】【答案】范文:難忘的夏天那是一個炎熱而特別的夏天,蟬鳴聲此起彼伏,陽光炙烤著大地,空氣中彌漫著青草和泥土的氣息。這個夏天之所以難忘,不僅因為它的炎熱,更因為它見證了我人生中一次重要的成長。記得暑假剛開始時,我報名參加了社區組織的志愿者活動,負責照顧社區里的幾位獨居老人。起初,我只是為了完成學校的社會實踐要求,心里還盤算著剩下的時間可以去游泳、打游戲。然而,這個決定卻徹底改變了我對夏天的期待。我的服務對象是住在小區三單元的王奶奶。第一次去她家時,推開那扇略顯陳舊的木門,撲面而來的是一股淡淡的藥香。王奶奶已經八十多歲了,腿腳不便,但精神矍鑠。她總是笑瞇瞇地招呼我:“孩子,來啦?外面熱吧?快進來喝口水。”起初,我的工作很簡單:幫她買菜、倒垃圾、讀讀報紙。漸漸地,我發現王奶奶特別喜歡聽我講學校的事情,每次我說到有趣的地方,她就會開懷大笑,眼角的皺紋舒展開來,像一朵綻放的菊花。有時候,她也會給我講她年輕時的故事,那些關于戰爭、饑荒和重建家園的往事,讓我這個在和平年代長大的孩子聽得入迷。七月中旬的一天,天氣異常悶熱。我去王奶奶家時,發現她臉色蒼白,額頭滾燙。我立刻打電話叫了救護車,并一直陪在她身邊,用濕毛巾為她降溫。在醫院里,我跑前跑后辦理各種手續,直到她的家人趕來。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原來自己也可以成為別人的依靠。這個夏天結束時,王奶奶康復出院了。她拉著我的手說:“好孩子,謝謝你,這個夏天因為有你的陪伴,我過得很開心。”而我,也在這個夏天里學會了責任與關愛,體會到了付出的快樂。如今,每當夏天來臨,蟬鳴聲響起,我就會想起那個特別的夏天,想起王奶奶慈祥的笑容。那不僅僅是一個關于炎熱的記憶,更是一段關于成長的珍貴時光。在這個難忘的夏天里,我收獲了比陽光更溫暖的感動,也明白了生命中最美好的風景往往來自人與人之間的真誠相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